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祖師大德談持名念佛即是實相念佛


時間:2018/1/11 作者:徹悟

蓮池大師:持名念佛即是實相念佛

【疏】教分四種念佛。從淺至深。此(持名念佛)居最始。雖後後深於前前,實前前徹於後後。以理一心,即實相故。

【鈔】四種念佛,如前序中說。一稱名。二觀像。三觀想。四實相。稱名者,即今經(佛說阿彌陀經)。觀像者。謂設立尊像。注目觀瞻。如法華雲。起立合掌。一心觀佛。即觀相好光明現在之佛也。若優填王以栴檀作世尊像。即觀泥木金銅鑄造之佛也。故云觀像。觀想者。謂以我心目。想彼如來。即觀佛叄昧經。十六觀經所說。是也。實相者。即念自性天真之佛。無生滅有空能所等相。亦復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是名實相。所謂我欲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是也。此四者,雖同名念佛。前淺後深。持名雖在初門。其實意含無盡。事一心則淺。理一心則深。即事即理。則即淺即深。故曰徹前徹後。所以者何。理一心者。一心即是實相。則最初即是最後故。

問:豈得稱名便成實相。答:實相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經云: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云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何況今名理一心也。又觀經第九。觀佛相好疏。直謂觀佛法身。相好既即法身。名號何非實相。(摘自《彌陀經疏鈔》)

蕅益大師云:「諸佛本從法身垂跡,固結緣種,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尊隆於教乘,舉揚于海會,沁入於苦海,慈契於寂光,所以萬德欽承,群靈拱極①。當知佛種從緣起,緣即法界②。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華,一聲一色,乃至受懺授記,摩頂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

【注釋】①拱極:如眾星悉皆拱衛北斗星。②法界:指眾生之心性,此心能生世間、出世間等一切諸法,故稱為法界。

譯文(大安法師)

阿彌陀佛本從法身垂示十劫成佛之跡,必定與眾生廣結法緣,令未種善根者種,已種者增長,已增長者成熟,已成熟者解脫,不斷佛種,若世間出世間之功德利益,悉皆不可思議。信願持名,橫超生死,圓證三不退,補處菩薩甚多。乃一代時教八萬四千法門中,最勝尊隆,十方諸佛於本土同音讚嘆宣說。釋尊亦遍灑淨宗甘露法雨,流入娑婆苦海眾生的心中,令其信願持名,念念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由事持而達理持,則慈契於寂光真如實相。所以十方諸佛萬德慈尊,悉皆伸出廣長舌相,欽承讚嘆。極樂世界諸上善人,皆拱衛阿彌陀佛,如眾星悉皆拱北。十方無量菩薩亦皆願生極樂,親覲彌陀。

當知眾生本具之正因佛性,必藉了因佛性之慧解與緣因佛性之修持,方能開啟。了因之慧解與緣因之修持,即是全體法界。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故念一佛,即念一切諸佛;極樂是法界藏土,故生極樂一土,即生一切諸佛國土。極樂淨土中一香一華,一聲一色,乃至阿彌陀佛接受吾人懺悔,授他方菩薩成佛之記,予眾生摩頂加持,垂金色手臂接引眾生,一一無非全體法界,一一皆橫遍十方,豎窮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互遍互融,事事無礙。故此念佛增上緣因,有大力用,得生淨土,即名法界緣起正理。

印光大師:論持名念佛通實相

切不可謂持名一法淺近,舍之而修觀像、觀想、實相等法。夫四種念佛,唯持名最為契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若修觀想實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墮。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印光大師文鈔·與徐福賢書)

「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功德,阿彌陀佛一佛,全體具足。如帝網珠,千珠攝於一珠,一珠遍於千珠。舉一全收,無欠無餘。」(增廣卷第一復高邵麟居士書二)

一心持名,為千穩萬當之行。待至心歸於一,淨境自會現前。(印光大師文鈔·復黃玉如書)

即持名而實相

觀想一法,非理路明白,觀境熟悉,無躁妄欲速之心,有鎮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則損多益少。至於實相念佛,乃一代時教,一切法門,通途妙行。如台宗止觀,禪宗參究向上等皆是。所謂念自性天真之佛也。

楞嚴一經,實為念實相佛之最切要法。然又為持名念佛,決志求生極樂,無上大教。何以言之,最初征心辨見,唯恐以妄為真,錯認訊息。迨其悟後,則示以陰入界大,皆如來藏妙真如性。乃知法法頭頭,鹹屬實相。既悟實相,則覓陰入界大之相,了無可得。而亦不妨陰入界大行布羅列。所示二十五圓通。除勢至圓通,正屬持名,兼餘三種念佛之外。余者總為念實相佛法門。以至七趣因果,四聖階位,五陰魔境。無非顯示於實相理,順背迷悟之所以耳。

如是念實相佛,說之似易。修之證之,實為難中之難。非再來大士,孰能即生親證?以此之難,固為持名念佛之一格量勸贊。了此而猶欲仗自力以斷惑證真,複本心性。不肯生信發願,執持佛號,求生西方者,無有是處。以實相遍一切法。持名一法,乃即事即理,即淺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門也。於持名識其當體實相,則其益宏深。外持名而專修實相,萬中亦難得一二實證者。能得蘇東坡,曾魯公,陳忠肅,王十朋等之果報,猶其上焉者。

了生脫死一事,豈可以志大言大而成辦乎哉?!宜自詳審。是知實相之理,不可不知。息心研究楞嚴,則凡聖、因果、迷悟、修證之若事若理,明如觀火。而自力佛力,持名實相之利益大小,亦明若觀火。固當若自若他,皆期以即持名而實相。決不致以好高務勝,離持名以修實相。致使徒有修心,而無證果也。

(增廣印光大師文鈔·復吳希真居士書二)

念念返究自心

甚矣,佛恩之廣大深遠,莫能形容也。一句染神,永為道種。譬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能如是生信,是謂正信。爾宜勉之。

又善得益者,無往而非益。甘受損者,無往而非損。今之人每以世智辨聰之資,研究佛學。稍知義路,便謂親得。從茲自高位置,藐視古今。且莫說現今之人,不入己目。即千數百年之高僧,多有古佛再來,或法身菩薩示現者。彼皆以為庸常,不足為法。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聽其言,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如是習染,切宜痛除。否則如貯醍醐於毒器中,便能殺人。

若能念念返究自心,不但如來所說諸法,即能得益。即石頭碌磚,燈籠露柱,以及遍大地所有種種形色音聲,無非第一義諦實相妙理也。謂古今無人者,何曾夢見。祈諦信而勉行之。

(增廣文鈔·復吳希真居士書三)

宣化上人:阿彌陀佛萬法王

阿彌陀佛,雖然僅四個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釋迦牟尼佛所說每一部經典,都是有人請法,惟獨彌陀經沒有人請法,為不問自說。為何沒有人請法?因為沒有人明白這種法。淨土法門,表面上看來好像很簡單,實際上『阿彌陀佛'四個字,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典。我在幾十年前,念佛有感,而作了一首偈頌:

阿彌陀佛萬法-王五時八教盡含藏

行人但能專持誦必至寂光不動場

阿彌陀佛雖然只是一句佛號,但是你能念佛的名號,一切法你都能明白了,所以說『阿彌陀佛萬法-王'。『五時'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八教'是藏、通、別、圓、頓、漸、秘密、不定教。這五時八教都在阿彌陀佛這四字裡包藏著,所以修行的人只要能專心誦持阿彌陀佛名號,一定能到常寂光淨土的不動道場裡。

一般人誤認為:念佛是老太婆所作的工夫,有智慧的人就不該修行。這是錯誤的思想。

念『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有智慧的人可修,愚痴的人也可以修,這法門是三根普被,三根是上根、中根、下根,都能得到加被。我們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和觀世音菩薩最有緣。觀世音菩薩是普門示現,有三十二應身,一切眾生和阿彌陀佛更有緣,因為阿彌陀佛是觀世音菩薩的師父,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往昔在因地未成佛前,為法藏比丘,曾發四十八願,每願是接引眾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極樂世界只有男人,因為人是從蓮華里生出來的。生在極樂世界的人,先托生到蓮華胎里。我們一念佛,極樂世界的蓮華蕊就長一些;念一句佛,花蕊就大一些;念佛愈多,蓮華就愈大,等到大如車輪,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親身來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去。我們的靈性置在蓮華蕊里,蓮華一開,法身即現,所謂『花開見佛',蓮華一開,就生出一尊佛來。極樂世界離我們有十萬億佛土,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蓮華化生,所以說:『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我們所有眾生念阿彌陀佛,就會生在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曾發願:『等我成佛時,所有十方眾生,若有稱我名號者,皆生我國,蓮華化生,得成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在娑婆世界,若有人念阿彌陀佛,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來接引此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有偈云: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

在將來末法時期,佛法會斷滅,一切經典都會消滅,為什麼?

因為眾生沒有福報,罪業太深,沒有機會可以看見經典,不要說將來,現在的人,有些人眼睛沒有毛病,但看經典的字不清楚,有所障礙,這都是業障,這等於末法,有眼睛而看不清楚佛法。末法時期,一切經典都會消失,且先滅楞嚴經,再滅其他的經典,但最後消滅的是彌陀經,多住世一百年,度許多眾生;後僅剩『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又過一百年,又度了許多眾生;只剩『阿彌陀佛'四字,再過一百年,連『阿彌陀佛'四字也消滅了,那時佛法便完全斷滅。彌陀經是佛不請自說,因為它太重要了。我們學佛法的人,遇到這種法門,不要輕易放過,如參禪的人,參『念佛是誰?'足見我們過去都念過佛的,才知道參『念佛是誰?'如果沒有念過佛,而參『念佛是誰',你根本就沒念過。誰念佛呀?根本沒有人念佛,怎麼可以說『念佛是誰?'所以由『念佛是誰'這個話頭,可以知道我們在過去生中都念過佛的,不過有的念多,念少,有誠心念的,有馬馬虎虎念的。我們應當勤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黃念祖:持名念佛通達實相念佛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花了五劫的時間才想出這「四十八大願」,想出這個極微妙的法門,這個法門「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潛通佛智就是與佛智相通,暗暗地合乎道妙,巧入無生就是得無生法,證「無生法忍」,正所謂「花開見佛悟無生」。有人就是不能相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其實能真正事念的人,一樣可以達到「理一心」。為什麼?因為事念照樣可以暗合道妙!持名念佛的人,通過念佛不知不覺中也就能達到「實相念佛」,念得自己萬緣放下什麼都不想了,就是一句佛號,明明朗朗現前,無住而又生心,這是極殊勝的「實相般若」,能在暗中就通了、就合了。所以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就在於此。

黃念祖:淨宗之妙,全在於此!

經云:「法藏白言: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惟願如來應正遍知,廣演諸佛無量妙剎。若我得聞,如是等法,思惟修習,誓滿所願。」(解)法藏菩薩再請曰『非我境界』,請佛廣演,是即外慕諸聖也。峻諦師曰:『此乃法藏菩薩自開他力門也。』此語道破淨宗玄微,世稱淨宗為他力法門。淨宗所以能三根普被,一生成辦,凡夫二乘例登不退,皆仗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力,此即仗他力。淨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即以彌陀無上果覺,作為眾生因地初心,因達果海,果徹因源,因果同時,感應難思,此又是他力之妙用。更加以外聖易信,己靈難明。是以具縛凡夫但能信『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深信此兩個『有』字,切願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願,逕登不退。是乃凡愚所同能,若獨言究明自心,則唯上智所堪任。法藏菩薩於因地中,悲願宏深,開顯此他力法門,是以世稱彌陀乃大願之王。又密宗亦是他力門,同屬果教,皆是從果起修。此殊勝難思之他力門,正是彌陀悲願至切處,亦正是淨密二宗方便究竟處。蓋自他本來不二,肯仗他力,即是於此難信之法,能生淨信。難信能信,全由當人之無上智慧,此即是自力。但能信入,老實念去,自然能所兩忘,自心朗現,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淨宗之妙,全在於此。

法藏菩薩陳明『非我境界』後,乃啟請世間自在王如來,為之廣說諸佛之無量勝妙剎土。我若得聞如是等等妙剎及其攝取之法,我當思惟修習,誓當圓滿我之所願。——《大乘無量壽經解·至心精進第五》

黃念祖:念佛妙在因果同時,即凡心成佛心

念佛法門具有《法華經》「因果同時」的殊勝——蓮花獨有之妙,花正開時,其實蓮蓬宛然顯現於中。花果表示修因時即結果時,稱為因果同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時即成佛時。同時出現,花正開時,小蓮蓬已現,花瓣落後,蓮蓬漸長,漸漸蓮子充實,可以種植,這是蓮蓬完全成熟了。但此蓮蓬即是初開時所見之蓮蓬,決非他物。所以說花果同時。這是非常直捷,非常殊勝,非常圓頓的妙法。

《彌陀要解》中有現成的兩句,正好作一個對聯:「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這兩句可以概括淨土宗的殊勝奧妙。

「事持」就是不論是誰,老老實實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事持,事上你是這麼持名了。理持呢?須要契於實相,住於般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從容中道,這叫理持。

所以四種念佛——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實相念佛的功德最高,凡夫就覺得無從下手——但是你不知道,這個奧妙在你持名念佛中,如果老老實實,綿綿密密,清清淨淨,不知不覺,不知不覺,你也就達到了實相念佛!

念佛法門最不可思議就在這個地方,所以稱為究竟的方便。

所以說「念佛時就是成佛時」,因為你就是清清淨淨的,別的都放下了,若能「淨念相繼,能所兩忘」就是理持。理念就是念實相,也即是實相念佛。

實相的功德不可思議。以懺罪來說吧:「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欲懺罪者,端坐念實相。」說明實相能消眾罪。《觀經》說:「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大家想想看,八十億劫是多長的時間,生死重罪是何等的重罪!《觀經》指示,一句阿彌陀佛可以消除!這是由於念佛暗合道妙,暗合實相,所以功德不可思議!

《金剛經》的關鍵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大菩薩的境界。但是凡夫就不可能做到了,不但凡夫不可能,二乘都不可能了。因為凡夫只是念念不停地生凡心,沒有一個時間能無住。成了阿羅漢就「無住」了,但是他不再生起度無量眾生的心,所以阿羅漢能「無住」但不能「生心」。

再往上到了台宗別教三賢位的菩薩(三賢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所以我們成佛共四十二個位次。十信還不算賢人,要到十住。初住到十住,十個住的位次,十個行的位次,十個回向的位次,這是三十個位次了。這稱為三賢。再登初地,初地到十地,又有十個位次,四十個位次。上頭還有等覺、妙覺。四十二個位次。)到了地前的三賢位,他們有時「生心」,有時「無住」,生心的時候不能無住,無住的時候不能生心。

只有在別教(天台宗判分佛教為四教:(一)藏教小乘、(二)通教通於大小兩乘、(三)別教純大乘、(四)圓教一乘)登地的菩薩,才能在生心的時候就無住,無住的時候就生心——所以說這是大菩薩的境界。

可是我們用念佛法門,正當念佛時你一切都放下了,什麼世間的人我是非,出世的法執這些東西都放下了,你就「無所住」哇;可是這一句佛號綿綿密密,自然相繼,這個是「生心」。就暗合「無住生心」的甚深般若。

再前進一步,蕅益大師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在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所以這一句佛號即是佛的果覺。念佛是從佛果起修,以佛果覺作我因心,自然因果同時。(念佛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所以淨土宗也是果教派。夏師曾說,淨土即是密教的顯說。又說,稱名即是持咒。所以前段贊咒也即是讚嘆佛號。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圓攝萬類。最上的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普賢菩薩與華嚴會上五十二位次的法身大士一致發願求生淨土:「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安樂剎就是極樂國)。這是普賢菩薩所發求生西方淨土的願。

文殊菩薩,大智文殊菩薩的發願一樣,把這七言偈改成五言:「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大智的文殊,大行的普賢都以往生極樂為志願。所以對至高無上的上上根也不屈才。

再下呀,不但五逆十惡都能往生,連動物,連地獄中的眾生都能往生!

動物往生,我要舉夏老師的例子,他在閉關的時候,成天繞佛念佛,繞了佛之後坐下來念,念了之後穿上鞋下去繞。後發現有一個老鼠,在老居士繞佛時就跟著繞,等老居士坐到座位上,盤腿一坐,兩隻鞋就放下去了,是兩隻很大的鞋,那老鼠就坐在兩隻鞋當中,它也端坐。等到起立繞佛,這個老鼠又跟著他繞,成為常規,天天如是。可是有一天先師起來了,一看那隻老鼠沒有動,碰一碰老鼠還不動,再一看,老鼠端坐死去。這隻老鼠,它能跟著人繞佛,跟著人坐下來,人起來它又跟,最後就安然在兩隻鞋中間坐化了。至於它是否會念佛,無從證明,但它能在關房中,緊跟先師同坐同繞,最後安然坐化,決定是深入淨土法門。

還有經上說的,地獄的眾生,只要他肯念阿彌陀佛,在他業障消除的時候,在剛出地獄的一剎那,就成就清涼華菩薩。

所以淨土法門普被三根,統收萬類,十分殊勝!

—黃念祖居士《心聲錄·佛教的大光明與大安樂》

淨土老法師:遇到淨土法門真是大福報、大因緣

「持名即是念實相。一超直入妙莊嚴路。如是之道,法爾自然」,黃念祖這個總結得好,持名就是念實相,持名就是念自性,為什麼?阿彌陀佛本來就是真如自性。這句話是梵語,可以翻成中文的,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無所不覺。我們本性就是無量覺,所以它是念本性,不是念別人。無量覺念無量覺回歸無量覺,你不念無量覺你就會有妄想,有一些邪知邪見,那你就回不了無量覺,只有用無量覺來幫助我們回歸無量覺。這方法妙絕了,一般人想不到,阿彌陀佛想到了,就用一句名號,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有緣眾生,這多難得。

一生當中能夠親近一尊佛不得了了,乃至於親近一個菩薩、一位阿羅漢,這福報都很大。在極樂世界,每一個人,每一天都能親近十方一切諸佛,你說他修多大的福報;聽一切諸佛講經說法,那是修多大的智慧。所以要修大福報、大智慧只有到極樂世界,這能不去嗎?除極樂世界沒地方,哪有這麼好的地方?所以這個是一定要知道。

持名念佛就是「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淨宗之妙,全在於此」。其它法門沒有這個玄妙,沒有這麼容易,沒有這麼簡單,這就是究竟的方便,方便到極處。男女老少,賢愚不肖,遇到這個法門沒有不成就的。遇到淨土法門,真的是大福報、大因緣,不簡單,當面錯過那就太可惜了。其它的過失不算什麼,這個過失真是大過失,百千萬劫難遭遇。所以經典、註疏,這個批註都是黃念祖老居士在一切經論里,祖師大德開示會集起來,解釋這部經典,讓我們不生懷疑,不起顧慮,深信不疑,我們就得利益了。

——老法師淨土大經科注第158集(2014/01/05)

大安法師:念佛即是大圓通法門

《念佛圓通章》表明大勢至菩薩專修念佛法門,契入圓滿周遍的實相。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全心貫注佛號,以一精明統攝六根。就叫根大圓通。他與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輝映成趣,相得益彰。以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的方法,修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的功夫。觀世音菩薩是「入流亡所」,不順流聞外面的聲塵,而是逆流內照自己的聞性。大勢至持念佛號,返念念自性,不藉助任何其他法門,單持佛號,自念自聽,轉凡夫之根身器界為佛法界,悟入法性。證知勢至的「反念念自性」與觀音的「反聞聞自性」相得益彰。

念佛具有淨化念頭的功力,這句名號具足著阿彌陀佛全體的功德,當我們執持名號時,轉化念頭力量強大。「名具萬德,名召萬德,全攝佛功能為自功德。」所以念佛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由於從本源上淨化了念頭,因而由念頭所顯現的身心狀況、人際關係和事業等等,都會向好的方面轉化。

名號即是實相

「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實相身。

這個名號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真實智慧就是無量光。

無為法身就是無量壽。

無量光壽的融合就是實相,

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佛性。

所以這個名號全體都是實相!

依正莊嚴,實相正印

淨土法門所展示的全體是實相,全體是涅槃,全體是一真法界!

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依正莊嚴都是實相,不是現象界的一些助於我們感官快樂的對境。所以這個體性是很重要的。了解了這部《阿彌陀經》是以實相為正體的話,那麼我們就能夠去理解蕅益大師談的:把這個實相的一真法界的體性,顯現為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

這種實相的體性,顯現為阿彌陀佛的法身、報身、應化身。這個實相的展開,那就森羅萬象。實相的圓融無相是不可言說,實相的緣起那是窮劫難盡。

能說這個經典的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阿彌陀佛的功德,能度眾生的兩土世尊、所度的十方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眾生能信的心和所信的淨土妙法,能厭離的能願心——「能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和所願的極樂世界,能持修淨業的身、口、意三業以及所持的彌陀名號,能往生淨土的信、願、行三資糧和所往生的極樂世界四種淨土,能讚嘆這部經典的釋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諸佛,以及所贊的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名號功德,等等等等,都是「實相正印之所印」。這就是很奇妙了。

這些淨土法門所展示的事相,全體是實相,全體是涅槃,全體是一真法界。我們觀察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實際上就是觀察我們當下一念心性。觀察佛的境界,以佛的境界作所緣境,以真如熏無明,就能夠打開心量,伏滅煩惱。所以讀《阿彌陀經》,讀《無量壽經》,觀察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就是極為殊勝的修行觀察法門。因為它全體都是實相!

因賅果海,果徹因源

怎麼理解「因賅果海,果徹因源」?由於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功德在我們念佛的因心裏面,所以我們當下念佛、觀佛的因心裏面就「賅」——含攝著、包裹著果海,就是阿彌陀佛果地像大海般的功德是在我們能念的心裏面完全含攝的、包括住的(就像國王把天下所有財產打入一張銀行卡)。

這「因賅果海」。為什麼能念佛的心就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就是阿彌陀佛遍知法界的那種大海般的一切種智,從我們每一聲佛號裡面展示出來。

阿彌陀佛建立淨土,建立名號,四十八大願每一願的施設都是為了眾生,不是為了自己。所以他由願所引導的大行——六度萬行,也是完全為了眾生,從這裡理解「果徹因源」。阿彌陀佛果地上的一切功德,徹到了我們眾生因地當中的本源心地。那麼這個源也表明阿彌陀佛的加持力源源不斷,像無盡的寶藏。

彌陀名號的十二光如來,當我們每一聲稱念的時候,十二光如來的無邊光、無礙光、智慧光、歡喜光……都在加持著我們,它是不間斷的。

耳根圓通,自念自聽

觀世音菩薩的這種耳根圓通,告訴我們叫入流亡所。入自性的法性流,忘記外面的聲塵之所。我們原來是能聞的耳根和所聞的聲塵形成一種密切的關聯。現在把這種關聯截住,不再聽外面的聲塵。旋轉我們的聞機,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我們能聞之性是不生滅的,這種不生滅的自性,就能夠成就不生滅的菩提佛果。如果以生滅心去修,那就是煮砂不能成飯了。那麼我們不循外面的聲塵的時候,那怎麼樣來安立我們的耳根的聞性呢?就是自念自聽。自己聽自己念出的聲音。所以自己念出的聲音是我系緣的境---所境。那麼自己念出聲音是從心裡流現出來的。由心啟聲那個發音的機制,再通過我們發音的七個器管。這個七個器管出來的,它本身上是一個物理氣流的現象,但是他本身是由音由心起的,所以裡面代表著心的信息。信息把它發出來之後,又用耳根把它聽進去,聽到心裡去。再從心裡出來念出來再聽進去,形成這樣一個內循環。這樣耳根就不往外跑,是向裡面攝。所以自念自聽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製造了很多念佛機,是好事也是壞事。何以故呢?如果你老是聽念佛機的聲音,你的聞性還是往外走,沒有返聞。而這個返聞是非常重要的,亡所是非常重要的。你還是聽外面的聲音。你這個能所還是在那裡原有的軌道。

名號具足阿彌陀佛的全體功德

念佛具有淨化念頭的功力,這句名號具足著阿彌陀佛全體的功德,當我們執持名號時,轉化念頭力量強大。名具萬德,名召萬德,全攝佛功能為自功德。所以念佛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由於從本源上淨化了念頭,因而由念頭所顯現的身心狀況、人際關係和事業等等,都會向好的方面轉化。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高度和諧。一團太和境界顯發出來了。和是生命當中健康的狀態。不和那就生病了。心要和諧,怎麼做到心和諧?離開了那些分別執著,離開了那種猛厲的貪嗔痴慢心,這個心就平了。一定有平等才能和啊,叫平和啊。那怎麼才能做到平等啊,你有空性才能平等,因為平等是建立在無相的基礎上,無相才能平等。怎麼做到無相一定要空。所以我們說和的境界來自於空、無相、無作,這種進入涅槃城的三門才能做到這個和。所以這個和能夠把我們生命當中般若智慧顯發出來。然後跟我們的自身身體和,外部環境和,一切眾生和,一切山河大地和,才是一個大和的法界。

益西彭措堪布:名號本身就是佛

一聲「阿彌陀佛」,就是釋迦本師在五濁惡世所得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如果不是佛的果覺法,怎麼能讓眾生頓時恢復本覺而達至果覺呢?要認定,這一句彌陀名號就是佛所證得的無上菩提境界,外化為名號相,從源源果海所流現,圓明具德。執持這一句名號,自心就逐漸同化成佛,因為名號本身就是佛。自從一念流落下來衍生出的所有法都會消失,恢復到本來。

淨土法門為什麼叫「法華秘髓」呢?因為佛欲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而佛之知見就是一真法界如來藏心,這就是佛的無上果覺。《法華》的要髓在哪裡?就在一句「阿彌陀佛」里,真是方便至極、圓頓至極、了義至極。

現在本師釋迦佛把這個果覺全體授給濁惡眾生,這是諸佛所行的境界,只有佛和佛才能究竟,不是九界有情憑自力所能信解。這是無上果覺法門,以佛果覺作我因心,下手處就是佛的果覺。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它是果教門,因此有橫超度越、直捷圓頓的特點,叫做「頓門」。善導大師在《般舟贊》裡一開始就說,《瓔珞經》說菩薩發心,生在佛家後,一萬劫才得不退。而此法頓時成就,所以是頓教。

佛以無限的慈悲,把一切的功德海都攝歸在一句名號里了,正如蕅益大師所說:「阿彌陀佛稱為無量光壽,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即以此體做彌陀名號」。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佛的法身、佛的智慧、佛的功德海,就是法界。因此,歸命無量光壽代表的名號,我們將跟阿彌陀佛直接相應,也就是雖然不能直接見到阿彌陀佛極其深廣的報身,以及在清淨眾生前所現的化身,但是只要一心歸命名號、一心稱念名號,就是和佛的本體相合了。因此,這裡要修持方便、簡易、直接、圓頓的持名念佛。

要知道我口中念的阿彌陀佛,就是實際的阿彌陀佛。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佛的光明就在心上做加被,就在轉化著心,就在出現彌陀願海所承諾的那些作用。這樣抱著「名號即佛智慧」的大勝解,我們就歸命阿彌陀佛。修持念佛法門,就是要以這樣的信心來念。(《彌陀經初機導引》)

大安法師:名號就是佛心,就是涅槃妙真如心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複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一句佛號,俱攝悟修兩門之要。舉悟則信在其中,舉修則證在其中。信解修證俱攝,大小諸乘一切諸經之要罄無不盡。然則一句彌陀,非至要之道乎?」———《徹悟禪師語錄》

這一段高度概括了念佛法門與一代時教所突顯的勝異方便與殊勝利益。這段文句非通宗通教者說不出來,一定是對宗門教下的教理非常通達、對念佛又有深切體會的人才能概括得出來。雖然文句少,但義理非常深邃、恢宏。讓我們逐句來看: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是應我們眾生種種不同的根機,應病施藥,由方便法契入到實相之門。在所有的法門當中,首先要明心,禪宗也把「明心見性」作為綱要。不能明心,不能見道,就沒有辦法去修道。那麼要明什麼心?《楞嚴經》首先開示:心有兩種。一種是無數劫以來,我們的攀緣心這樣的識心,我們常常把這個心認為是自己,把它看作是真實的,所以就認賊為子,就受它欺騙,總是以這個攀緣的心——識心,作為真實的東西,而這恰好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另一種是妙明真心,清淨本然,不生不滅。這種涅槃的心才是我們解脫的地方,才是我們的本地風光,才是我們要修行的至道。首先要明了這個。不明了這個,用識心、生滅心去修行,就叫「煮沙永遠不能成飯」。一切外道不能明了這個真實心,所以他修行永遠得不到解脫。

那麼在行門當中,對一切身口意方面的行持,要以淨心為要。我們這顆無明染著的心,要使它清淨。我們本自清白,要洗濯垢污,顯明清白,這就要修持。悟要頓悟,悟了這個心,就知道用什麼心去修行。行要漸修,逐步斷除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越來越清淨,清淨到最後,至極清淨,唯佛一人。這就概述了一代時教,明心和淨心這兩個主題。對這兩個主題,其它宗門、教下都有它的方法。然而在比較當中,從明心之最要來看,沒有比念佛更好的了,何以故呢?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摘自《楞嚴經》《徹悟禪師語錄》)

我們憶念佛的功德,憶念佛的光明,憶念佛所展示的無盡的莊嚴,尤其是憶念這句名號和持念這句名號。【這句名號就是佛心,就是涅槃妙真如心,所以當下我們凡夫的生滅心就安住在清淨心上,安住在真如之心上】,就能夠以巨大的能量使我們得禪定,得三昧,現前見阿彌陀佛。如果現前不能見阿彌陀佛,也能夠帶業往生,到西方淨土,蓮華綻開,見阿彌陀佛。這個「現前當來」,現前是現生得念佛三昧見佛,當來就是未來往生淨土,見阿彌陀佛。無論是現前還是當來,必定是可以見阿彌陀佛。這時候所見的阿彌陀佛,就是我們自性的彌陀,就是這個妙真如心。所以念佛一法是單刀直入,不假方便,不需要藉助參禪、止觀、持咒,就是一句名號解決問題。「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把我們的妙真如心、如來藏心打開。這就是「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入到無生法忍。所以說,念佛就是明心之最要,還有比這更直接的嗎?「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不是一般的禪,而是無上的,無與倫比的,最深邃的,最微妙的禪。

禪是什麼?禪是佛心。我們在念名號的時候,這個名號就是佛心,就是無上深妙禪。我們已經安頓在這個禪上,佛心上,這就叫「此身已在含元殿,何必覓人問長安」,你已經在皇宮裡面最核心的含元殿裡面了,還需要去問長安在什麼地方嗎?就好像我們已經在北京的中南海,還需要到處打聽北京在什麼地方啊,怎麼走啊?沒必要。

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佛心,就是實相,就是一真法界

大安法師

實相念佛就是這種離開生滅、有無、能所的對待,契入到自性清淨心,所謂自性天真佛,這是實相念佛。一般宗門下的,就是直接指向這個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本地風光,實相念佛。

持名念佛,就是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呀!在這四種念佛當中,前三種都有它的困難:觀像念佛,像在的時候勉強可以觀一觀,像一離開觀想難成;觀想念佛,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非常地微細,我們能觀的心非常地粗劣,所以觀想難成呀;實相念佛也不是我們凡夫所能契入的。所以唯有持名念佛,簡單,直接,而且功德殊勝呀!因為這句名號,既簡單又能融攝前三種念佛的功德,這句名號具足阿彌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念佛契入到一心不亂時,阿彌陀佛就現在眼前,所以持名念佛含攝觀像念佛呀!這句名號具足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依正莊嚴,念得一心不亂,不作觀,就自然顯現西方淨土的依正莊嚴,所以持名念佛含攝觀想念佛。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佛心,就是實相,就是一真法界呀!我們安立在彌陀的名號當中,念念都是這句阿彌陀佛,就是實相念佛。所以持名一法,含攝前三種念佛,而且單刀直入,開門見山,不假方便呀。

為什麼能得到大的利益呢?那是阿彌陀佛把他因地當中,無量劫以來備修菩薩六度萬行,所有的功德呀,以及果地上佛的十種力,四種無畏,十八不共法,涅槃的種種的功德,來莊嚴這六字洪名呀!所以這六字洪名成為萬德洪名,就是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來莊嚴的這句名號,這句名號具足了所有功德,我們稱為名具萬德。既然名號具足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那麼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呀,法界藏身是諸佛之王呀,所以名號換句話來說,是具足著十方三世諸佛如來所有的功德。我們要認識這一點,我們才知道,我們每天念的這句名號是多麼地不尋常呀,多麼地沉甸甸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法報化三身,乃至佛的果地上所有的功德,都在這六個字裡面。它是無盡的寶藏呀!那麼我們每一聲去念這句名號,都是開採這個寶藏呀!我們能把六字洪名的寶藏完全開顯出來,我們也就成佛了,萬德洪名,名具萬德。

含藏在名號裡面的萬德,是要等待我們開啟的,所以我們念佛就是名召萬德。我們每一聲念這個名號,就把這名號內具的萬德召喚出來,挖掘出來,挖掘出來的佛的功德,就變為我們這些凡夫眾生的功德。這就全攝佛功德為自功德,為我們自己的功德。這種攝過來的功德成為我們的功德,是法爾自然的,因為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就是為我們來積累的,就是要遺傳給我們的,恩賜給我們的,我們挖掘出來,就是我們自己的。於是佛的果地上的功德,傳達到我們凡夫修行的因地呀,就叫香光莊嚴!阿彌陀佛果地上的法身香,五分法身香,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香和般若智慧光,一切種智的光明呀!就來莊嚴我們的本覺心佛,所以我們就香光莊嚴了。

這句名號可以讓我們頓超三界六道輪迴,讓我們快速成佛,所以這句名號是無量功德所成就的,含攝著所有的法門,這樣的一個修行的方法。因此我們理解祖師,特別是蕅益大師,特彆強調,信願持名念佛一法,是圓收圓超一切法門。圓收一切法門,表明豎與一切法門渾同,那麼圓超一切法門,是迥異一切法門呀,橫與一切法門迥異,它有大不可思議的秘密存在,這個秘密,就是這句名號是法界的秘密呀!因為諸佛如來,阿彌陀佛這種法身的功德,報身的功德,涅槃的功德,是無形無相的,無形無相的功德傳達給我們眾生,一定要藉助一個有形相的,有音聲的,有相的中介來傳達,用有相來寄託無相,是這麼一個關係!

我們修通途法門,要講到怎麼契入到無念、無相、無住的心體去,那麼對我們來說很難,因為我們的心,念念都是攀緣啊!所以念佛法門就是以毒攻毒,用兵止兵,進入無念並不是凡夫的水平所能做到的,你還是有念,但這個念,原來是念五欲六塵,現在就念這句名號。五欲六塵,你越念越輪迴,念這句名號,這句名號是佛心,是清靜,是般若,所以越念越讓我們醒過來。就住在這個相上,這個相是清淨的相,這個相當體就是空性。所以就住相證果,證到菩提正果,無相的功德藉助有相的行為來寄寓。因此念佛法門有個特點,指方立相,住相證果呀!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