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現觀莊嚴論》講記十九


時間:2018/9/12 作者:學佛娃娃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現觀莊嚴智度竅訣論》。全論分四部分,今天講

甲三、論義分二(乙一、造論分支;乙二、所造正論)

乙二、所造正論分三部分

丙一、今天是針對欣樂廣講者之八現觀分類分:

丁二、廣講彼等之義 分三個

戊一、廣講所抉擇之三智分三部分

己二、(廣講能得之道智)可分為二:一、道智之支分;二、道智之整體。

庚二、(道智之整體或能依道智之特徵)可分為三:一、聲聞之道智;二、緣覺之道智;三、菩薩之道智。

辛二、(緣覺之道智)可分為三個:一、行者所依之特徵;二、所行道之本體;三、道智之因法——順抉擇分。

壬一、(行者所依之特徵)可分為二:一、特徵主體;二、遣除疑惑。

癸一、(特徵主體):

由於是依憑發願之力與因緣而證悟菩提的依緣證悟,也即在最後有際不觀待其他阿闍黎而獨自成就,因而稱之為獨覺。

這裡主要講的是緣覺的境界。菩薩要通達緣覺的境界,緣覺所通達的一切法相。同時,他也要把緣覺所證的現觀視為空性,以這種無緣的方式來緣取。

為什麼?第一,為了攝受緣覺種姓的眾生。很多眾生只追求緣覺的境界,具足這種根基。對於菩薩來講,只要有一點機會,都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眾生。菩薩有時候也需要度化這種種姓的眾生,所以要通達緣覺所通達的一切法相。否則,就無法攝受。

第二,他要通達緣覺所通達的這些法相,如此他可以進一步去超越這種境界。菩薩相續中的現觀,與普通的緣覺的境界是不一樣的,是以三種殊勝來攝持、以無緣的方式來緣取緣覺的境界和智慧。

緣覺有麟角喻獨覺和部行獨覺兩種。他在最後有際(即輪迴的最後一次,之後再也不會輪迴)的時候,要示現成就。但是示現成就的方式,是不靠他力,不靠善知識的教授,通過自己的覺悟獲得成就。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與因地的時候有關係。比如說麟角喻獨覺會發三種願,都是比較特殊的。

第一種願:他要經過一百個大劫的修行,在這個過程中要積累很多資糧,到最後有際的時候,他發願來世投生到沒有佛、阿羅漢的地方。

第二發願,在最後的時候不依靠善知識,不靠他利,通過自證,自己的覺悟去獲得究竟的成就。從大乘的角度去分析,是不究竟的,但他認為是究竟的。

第三種願,他也會利益眾生,幫助他人,但是不通過語言、詞句,而是通過身體的各種表現,示現神變,以身教讓眾生明白所表達的意義,讓有緣眾生了知四諦十二緣起這樣等等甚深的道理,不靠言教。

他會發這三種願,而後死去,投生到佛不出世的地方,不依他力而成就。

有些講義里說投生到佛不出世的地方,這種說法不太嚴謹。主要是理解為投身到佛、阿羅漢不在的地方。若說投生到佛不出世的地方,會違背一些教理,因為佛經里很多講過佛在世的時候有些獨覺佛利益了很多眾生。如果佛在、阿羅漢在,他們也可以幫助、利益眾生,但他們認為作用也不大,所以會在因地時如此發願。他們去佛與阿羅漢都不具足的地方,幫助利益他人。

其實這個願是很殊勝的。現在很多人的想法都是錯誤的,哪個道場大,哪裡善知識多,出家人多,就往哪裡鑽。不知這種人是為了貪圖享受還是為了什麼?如果有能力,應該退出來,到出家人、善知識不具足,甚至他們不去的地方利益幫助他人,這樣更有意義。

第二個發願是不靠善知識,但不是先前,而是在最後有際的時候,不靠他力,就是不靠善知識的意思,不靠善知識的教授。這也是比較特別的願。因為一般補特伽羅都是要靠善知識的教授獲得各自所求的成就,但是獨覺佛在因地的時候發願最後有際的時候不靠善知識。

以前印度有很多屍陀林,藏地也有很多天葬台。他們一到這些地方,看到死人的骨頭、頭髮,他就觀察這些骨頭、頭髮是怎麼來的,都是老和死當中產生的。那麼老和死是怎麼來的?生是怎麼來的?這樣逆勢修行十二緣起,一步一步往前推,推到最後發現原來根是無明,以自己的悟性以及之前在漫長的時間裡修行的善根、慧根,自證,對治、遣除無明,通過自己的悟性,以自證而了知諸法的究竟實相,遣除無明,獲得成就。對於諸法的究竟實相,他證悟了人無我,在這個基礎上證悟了一部分法無我,他是這樣的證悟。

從大乘的角度去分析,他沒有達到諸法的究竟實相,但從他自己的角度來講,獲得了究竟的實相,去除了無明,但是還有一部分法無我沒有證悟,所以他的所斷和所證沒有圓滿。他最後以這種方式自證,逆勢修行十二緣起而成就。

第三個願,他幫助他人、利益眾生的時候是不靠語言的,只靠一些神通。世間人都喜歡神通、相信神通,他主要是以神通、神變傳法,讓眾生不得不信。

有這樣一個關於獨覺佛的公案。一對夫婦老來得子,非常歡喜,認為自己無後顧之憂了,老了也有人照顧。有一天一位獨覺佛來化緣,這對老夫婦非常虔誠地供養了他。接受供養後,他對老夫婦說:你們有什麼心愿可以跟我說,我可以滿你們的心愿(獨覺佛也不是不說話,但他傳法主要不是靠語言的)。夫婦說,我們沒有別的心愿,只想安度一個快樂的晚年。獨覺佛問,你們家裡是不是生了個孩子?是啊!我們年輕時無子,幸運的是老來得子。獨覺佛沒有過多的言語,只要求夫婦把孩子抱過來看看。

夫婦倆沒有過多地考慮,就把孩子抱來給獨覺佛。獨覺佛接過孩子就扔到了旁邊的河裡。見此情景,老夫婦氣憤之極,正想要報復獨覺佛時,河裡冒出了一股煙,上面出現了孩子,對老夫婦說,因為你們今天供養了獨覺佛,得獨覺佛加持,我們之間的緣已經了了,我走了,你們可以過一個快樂的晚年了。然後就不見了。

獨覺佛就是以這種方式度化世人,這只是其中一種情況,其他還有各種各樣的方式,主要是不用語言,因為很多是語言無法表達的。我們苦口婆心講了這麼多年的法,但也沒有真正利益到誰,到現在還沒有一個開悟的人,太勞神費力。獨覺佛明白言教不如身教,僅僅是口頭上講也不行,應該示現神通。於是,他在因地就如此發願,果地的時候不用語言來傳法,而以神通度化眾生。

獨覺佛在百劫當中圓滿積累資糧,繼而修習諸善巧之處——蘊、界、處、諦、緣起、處與非處六法,最終如同在因地時發願一般,在無有諸佛與聲聞之剎土,一般以欲界的身份獲得成就。主要是在人間,以三洲士夫(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貨洲)的身份。

於屍陀林間依靠厭離心之因緣而圓滿五道,在屍陀林看見頭髮、骨頭生起出離心,逆勢修行十二緣起,然後獲得成就,在一座上圓滿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修道,獲證無學道果位並獨身居住的,為麟角喻獨覺。麟角喻獨覺一個人獨身居住,猶如麒麟的頭上孤零零地只有一隻角,比喻他獨自一人這樣成就。麥彭仁波切的觀點是這樣的。

還有一種是部行獨覺,在百劫的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的過程中積累資糧,從而獲證見道以下的境界,後世經歷其餘之道而獲得果位,並有伴侶同住的,為部行獨覺。跟麟角喻獨覺不同,部行獨覺是有伴侶的,有的論典里記載幾百個部行獨覺在一起。

部行獨覺也是以無聲的身神變來演說正法的,這方面兩種獨覺一樣。在因地的時候有些不同,積累資糧的過程有長短的差別。果地的時候一個是有修行伴侶的,很多獨覺在一起;另一個沒有伴侶而獨居,其他沒有什麼區別。

三乘的種姓都分決定和不決定兩種。決定種姓的,剛開始就進入緣覺乘,因地的時候修法和聲聞是差不多的,沒有太大的區別,發願時間的長短不一樣,發了一些特殊的願,其他方面跟聲聞是一樣的。不決定種姓的,起初進入聲聞道,後來一些因緣具足,再進入緣覺乘。菩薩也是一樣,決定種姓的剛開始對菩薩乘生起信心,進入菩薩乘。不決定種姓的是先進入聲聞乘或緣覺乘,後來具足了一些因緣,再進入菩薩乘。

自覺自證故亦不依他教

是故當宣說麟喻智甚深

經中以「諸藥叉等言詞咒句……猶可了知,大德善現……以種種言詞顯示……竟不能解……」 、「宣說甚深極甚深言教」、「獨自現證」等等所要闡釋的就是:獨覺的修道者補特伽羅是自然覺悟的。在最後有際的時候沒有依靠善知識,叫自然覺悟。換言之,具備證悟一個半無我智慧的兩種獨覺,他的所證是一個半無我。他證悟了人無我,從這個角度講與聲聞是沒有區別,他還證悟了一部分法無我,比如外境,對細微的極微塵都了知空性,只知道外境不存在,但是不知道有境也不存在。他只知道物質不存在,是空性的,但是不知道精神也是不存在,也是空性的。

他與大乘的唯識宗是有區別的,唯識宗承許的是遠離能取所取的自證自明的剎那心,而對於有境的心,獨覺沒有證悟空性。

有些人疑惑:是不是與大乘的唯識宗沒有區別了?大乘唯識宗承許的是遠離能取所取的自證自明的剎那心,是有區別的。兩種獨覺,一個叫麟角喻獨覺,一個是部行獨覺。

自己證悟甚深之道的,既不需要依靠他眾對自己進行教授,也不需要傳授於他眾,因而其所證悟的境界——麟角喻智慧,是深於聲聞之智的。他不需要善知識的教授,自己在傳法與利益眾生的時候也不需要言語。

偈頌里,智甚深,他的智慧甚深。甚深的意思,第一,他所證悟的境界甚深。為什麼呢?他證悟的境界,如果與聲聞相比較是很甚深的,因為聲聞只證悟了人無我,其他的法沒有證悟空性。但是獨覺證悟了一部分法無我,比如外境、物質徹底證悟空性,所以他的境界、現觀是甚深的。很多甚深的法義通過語言難以表達傳授,他利益眾生的時候,傳法的方式選擇了通過身,也可以說是密宗里講的持明表示傳,持明表示傳也是通過一些動作,以及神通,總之是不用語言的。所以,傳授的方式也是比較甚深的。一個是獲得的境界甚深,一個是傳授的方法甚深,應該從這兩個角度去理解。

這樣一講,某些人會產生疑惑。如果有人提出質疑:這樣一來,獨覺之智就成為無因之法,因為他是自然覺悟的,如果他是自然覺悟的肯定不靠因緣。

答覆:不是不靠因。在因地的時候,他在那麼漫長時間裡積累資糧,怎麼會沒有因?最後有際的時候,他到屍陀林間,逆勢修十二緣起,最後以自證的方式獲得了成就,不是無因之法,而是有因之法。

還有這樣的疑惑:既然是自然覺悟的智慧,就應當是無因之法,那麼道之修持就不合情理,那修行就沒有意義了。在一百個大劫中積累了資糧,這些都是沒有意義,因為他是自然覺悟。

答覆:不是,他最後是自證的,沒有靠善知識的教授,但是他之前在無數劫當中積累的資糧是有意義的,修道是有利益的。他的願為什麼能實現?也是靠之前的修行,積累資糧的力量。如果之前沒有這樣積累資糧,那麼發的願也沒有用。就像凡夫發願一樣,我今天要買個彩票,要中一千萬,我就可以捐出八百萬建設寺院,這都是貪心。

我以前也講過這個事,真有這樣發願的。我告訴他:第一,我們建設寺院不需要靠你中獎,第二真正中獎了一千萬,你能捐出來八百萬嗎?這是不可能的事。人都是會變的,這都是沒有意義的。獨覺佛也是一樣,在因地,如果沒有在漫長過程的積累資糧,他發願也沒有用處,都是空願,不可能成就。我們也是如此,發願要靠積累資糧的,積累資糧越多,願就實現得越快,只發願是沒有用的。

第三個疑問:既然如此,那麼不經過修道仍然可以現前證悟?

並非如此。他之前積累過資糧,也發過願。以他發的願,所以他最後不靠善知識的教授,以自證的方式證悟,不是不經過修道現前證悟的。

答覆:如果不依靠堪忍甚深之義的道般若,寂滅所緣諸邊之智就無法現前(這是大乘的境界)。因為這種智慧已經被客塵所遮障而不能顯現的緣故。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德相。」是都有,但是沒有用,已經被客塵所遮障而不能顯現的緣故。所以都是要通過修道、積累資糧的。

其實,不要說是大乘依隨與法性真如無二無別的究竟自證之智,即使是以小乘道所獲證的,聲聞緣覺所獲證的暫時的成就和智慧,只是清淨了相應障垢的真如,也需要依靠堪忍斷除實有之見的片面空性之義,或者心智所能觸及的般若之理所包含的力量。

不是遠離八邊戲論的空性,但也是證悟空性的。哪怕獨覺所證的一個半無我,也是憑藉往昔修持之因,而在最後有際成就的。沒有之前的基礎,最後也不可能成就。雖然沒有他眾的教授,但只有以這樣的方式證悟,才能夠以理服人。

癸二、(遣除疑惑):

若誰於何義欲聞如何說

於彼彼彼義無聲如是現

如果有人提出質疑:無聲與宣說佛法是完全背離的,既然獨覺不發音聲,又怎麼宣說佛法呢?傳法還能不靠語言?

回答:如果根據眾生各自的意樂,補特伽羅誰對於所宣的何種義理,具有想聽聞其如何闡說的欲望,獨覺便向所調化的彼彼諸人,宣說彼彼之義。雖然在宣說過程中無有能詮之音聲以及詞句,但獨覺卻能使對方現見自己身神變的形態變化,從而以身體語言來闡說佛法。這些顯現,是依靠發願所致的。

因地的時候發願了,他也在漫長的過程中積累資糧,最後有際的時候成就了。如願以償,不用靠語言,可以以身神變的形態變化來傳授佛法。有緣眾生能了知想了知的義理,獲得可獲得的成就,達成這樣的目標就可以了。

對於我們來說一點不意外。密宗里講的持明表示傳,歷代傳承祖師們大部分通過持明表示傳成就的、見性的。但是對某些人來說有點意外。他為什麼能這樣?這與他所發的願有關係的。

最後成佛的時候也是,佛的事業任運自成,為什麼呢?佛是沒有任何分別念的,沒有想去利益眾生、幫助他人這些想法,但都是自然而然的,千江有水千江月,眾生的善根、福德到位了,他就會示現,就會利益眾生,為什麼呢?這與他在因地發的願有關。他就發這樣的願,到時不需要分別念就能辦到。

壬二、(所行道之本體):

遠所取分別未離能取故

當知由所依攝為麟喻道

對於如夢如幻的現象,雖然能了達所現外境之本體不可成立,但在能取方面卻並未遮破顯現。

為什麼說如夢如幻?是用來作比喻的,比喻一切法都是顯而無自性的,不能完全理解成如夢幻一般。夢幻是世俗諦上也不存在,而顯現是在世俗諦上存在的,但是為什麼用夢幻比喻?夢幻是顯而無自性的,同樣一切法也是顯而無自性的——顯現上有本體上沒有,相上有本體無。用幻和夢作比喻,說明顯而無自性這個特徵。

了知物質都不可得,不是實有的、空性的,都證悟了空性。能取是有境、精神,但在能取方面卻並未遮破顯現,沒有證悟空性。

其真實之道是:因為證達了外境無有自性,所以遠離了對所取外境的耽執分別。但又因尚未證達內識之自性不存在,所以未能遠離對有境諸識之能取實有耽執。其實外境和有境都不存在,都是觀待之法,但是他沒有這種覺悟,他的境界、智慧就是這樣。

依靠此道的法基——獨覺種姓之差別:我們應當了知,由所依身份尤其超勝於聲聞,但又遜色於通達大乘之種姓的中根種姓者之現證,便可以真正地含攝麟喻道之智慧。

獨覺的證悟比聲聞高,但是比菩薩低,大乘所證悟的很多境界他都沒有達到,所以不是上等種姓,但也不是下等種姓,而是中等種姓的現證。

此處講的是獨覺佛的境界。講菩薩的境界時,為什麼還講獨覺的境界呢?因為菩薩要將輪涅一切法視為空,或輪涅一切法以三種殊勝來修持,把這些境界,包括阿羅漢、獨覺佛、菩薩自己的境界乃至佛的境界都要視為空性,都要以無緣的方式去緣取、修持。所以,此處要講緣覺的現證。菩薩的境界是遠離一切邊戲的,他要斷除一切分別念,所以他相續中的緣覺道也是遠離八邊戲論的真理。

壬三、(道智之因法——順抉擇分):

開闡假法性無違相為暖

頂由達色等無滅等所顯

道智之因法包括:

(一)加行道之暖位。經中所說的因緣於四諦而不捨離增益,或者不捨離世俗名言中僅有之假立,或者不捨離假立之理,而開闡一切假立與勝義中不可詮說的,不超離於法界的法性無有違背之相,就是了知獨覺道的加行道暖位。色等一切法都不是實有的,都是以分別心假立的。這種假立,在名言中是以分別念假立的,跟法性、空性是不相違,是一味一體。

(二)加行道之頂位。是由通達因色法等諸外境不存在,所以無減無增等等的特徵來加以開顯詮釋的。色等一切外境都不存在,自性空性是不增不減、不來不去的。

忍由內空等不執色等故

色等無生等相為第一法

(三)加行道之忍位。宣說為了遮遣執著於內外等種種法的內空等十八空性之類的,由通達所斷色等諸法了不可得而絕不耽執,故為加行道之忍位。內空、外空、空空等中觀里講了十六種、二十種空性。法和法性是以無二無別、一味一體的方式修行,都不執著。

(四)加行道之勝法位。色等外境無有生、滅、住等相,即為能決定出生涅槃道的世第一法。色等一切法都是遠離一切戲論的大空性,以這種方式行持。

以上共講了四種加行道——暖位、頂位、忍位、勝法位。加行道是見道之因,也叫抉擇分。「抉擇」是見道,「分」是因的意思,見道之因。

這一切聲緣之道直接所宣說的,是大乘之道;而間接所宣說的,則是各自之所證。

辛三、(菩薩之道智)可分為二:一、見道之道智;二、修道之道智。

壬一、(見道之道智)可分為二:一、略說本體;二、廣說修持之相。

下面要說大乘的見道了。加行道的最後一個階段是勝法位,從世間的角度講是最高的境界、最殊勝的法,緊接著產生的就是見道,不是世間,而是出世間了。很多人都說世間出世間,見道才是真正的出世間,之前還是世間的。從見道開始,菩薩的相續中產生了真正的勝義菩提心,之前沒有勝義菩提心,即使有也是相似的,不是真正的。勝義菩提心的最低界限是見道(一地)。見道是現證諸法的究竟實相——大空性,以前從未見過,是第一次現量見到諸法的究竟實相。

癸一、(略說本體):

由諦與諦上忍智四剎那

說此道相智見道具功德

在世第一法之後,緊接著的便是以與無緣三摩地與智慧相應,而現見法性真諦的見道,第一次見到法性真諦。此時是無緣三摩地(禪定),不是有緣,跟智慧是相應的,即寂止和勝觀雙運的大禪定。

接著講見道的所依。

三洲士夫、女人以及欲界天眾均可。

身之所依:以什麼樣的身份可以獲得見道?按小乘的觀點,欲界屬於三洲之眾生——南瞻部洲、西牛貨洲、東勝神洲的男女部分,以及欲界的四大天王可以獲得見道。

麥彭仁波切在講義中講的跟小乘的觀點是一致的。但是大乘的《寶積經》講餓鬼、天道眾生都來聽佛傳講的法,都現證了諸法的究竟實相、真如。所以不僅僅是欲界的眾生,其他界的眾生也可以成為見道的法器。

心之所依:靜慮六地均可。獲得見道要靠禪定,沒有禪定的功夫是不可能獲得見道。可以依靠六種禪定之心,這都屬於色界的心,必須靠色界的禪定才可以獲得見道。

初禪分三:

第一,初禪前位之定。它不是真正的初禪狀態,是初禪之因,但是依靠這個也是可以見道的,這種禪定的狀態也特別合適,不強也不弱。菩薩可以靠這種心態、禪定獲得見道。

第二,初分正禪,這是初禪初步的狀態,菩薩依靠這種禪定也可以獲得見道。

第三,初禪,是真正的正禪,也可以獲得見道。菩薩是屬於欲界的人,但是靠色界的心——禪定,可以獲得見道。

第四,二禪的殊勝正禪。

第五,三禪的殊勝正禪。

第六,四禪的殊勝正禪。

以上講的也叫四禪六地,依靠這六種禪定地可以獲得見道。也有屬於欲界的禪定,但靠欲界的禪定是不能見道的。

由不懼怕有漏二諦與無漏二諦之四諦的忍、智剎那,包括現證法性[法智忍、法智] 以及現證法性所產生的類證[類智忍、類智]四相所組成的道相智此階段——見道,具有不退轉等此生功德,以及能憶念生生世世等他世功德,此處即承許為忍、智十六心剎那。

四個剎那——法忍、法智、類忍、類智。現證發心的有法忍和法智,現證發心產生的有類忍和類智。此四個剎那(四種智慧)所組成的道相智此階段——見道。四個剎那又可以分成十六剎那,這樣的現證狀態叫見道。

此時獲得了很多功德,但在此處沒有講太多,而在《入中論》、《十地經》裡有詳細講解。

何為忍智十六剎那呢?接下來講十六種剎那智慧。

見苦諦的四個剎那: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

見集諦的四個剎那:集法忍、集法智、集類忍、集類智;

見滅諦的四個剎那:滅法忍、滅法智、滅類忍、滅類智;

見道諦的四個剎那:道法忍、道法智、道類忍、道類智。

以上所述,即為所承許的十六剎那。

關於十六剎那,雖然也有「在前前生起之後,後後以其為對境並加以了達」等等眾多觀點,但一般說來,對欲界所攝之法現見四諦,就稱之為法忍、法智;對上二界(色界和無色界)所攝之法現見四諦,就稱之為類忍、類智。

所謂「忍」就是法忍和法智,是指作為現證諸諦對治的無間道無漏智慧;所謂「智」,也是類忍和類智,則是指現證諸諦的解脫道無漏智慧。

類忍和類智,也有無間道和解脫道兩個階段。講義中的「前前生起,後後以其為對境加以了達」,對此有很多不同的觀點。

首先,《俱舍論》裡講,見道共有十六剎那,其最後一個剎那屬於修道,之前十五個才是真正的見道。現證苦諦的時候,有四個剎那——法忍、法智和類忍、類智。法忍和法智是屬於欲界的,類忍和類智屬於色界和無色界。

先是證悟欲界的苦諦,屬於欲界的苦諦有兩個——無間道和解脫道。什麼是無間道?就是他正在斷所斷時,他有自己的所斷,此時的智慧叫無間道。第二個剎那,他戰勝了違品,此時是解脫道。第一個階段是正在斷所斷的時候,叫無間道;第二個階段是已斷,戰勝了違品,叫解脫道。

同樣,上二界——色界和無色界現證苦諦時,第一剎那,正在斷所斷的時候,叫類忍;他戰勝了違品時,叫類智。這也是無間道和解脫道。這樣,欲界有法忍和法智,法忍是無間道,法智是解脫道。欲界也有類忍和類智,類忍是無間道,類智是解脫道。

苦諦有四個剎那的智慧——法忍、法智、類忍和類智。集諦、滅諦、道諦也一樣,各有四個剎那智慧。最後的道類智屬於修道,不是見道。以上是小乘《俱舍論》裡的觀點。

第二種是大乘《阿毗達磨》的觀點,跟《俱舍論》的觀點不同。大乘認為現證苦諦時,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三地的苦諦同一時間見,是沒有次第的,一剎那當中洞悉所有的苦諦。他正在斷所斷的時候,這種智慧叫法忍,是無間道。他戰勝了違品,叫法智,是解脫道。

類忍的對境是前面的法忍和法智,其智慧是了知究竟成就的因。把類忍作為對境,這個有境叫忍智。按他們的觀點,有無間道、解脫道以及殊勝道。最後的類忍和類智屬於殊勝道,是把前面的見解、境界持續和穩固的階段。無間道是斷所斷的時候,解脫道是戰勝了違品,殊勝道是持續這種狀態,是穩固的階段,這樣分三個。

大乘《中觀六十頌》裡龍樹菩薩的觀點,了知諸法的真諦,是不可分別的。月稱菩薩在《注釋》裡也講了,大乘見道是一剎那,不能分類的,沒有其他剎那。這是龍樹菩薩和月稱論師的觀點。

彌勒菩薩和無著菩薩的觀點,如《現觀莊嚴論》裡講了十六種剎那的智慧。法忍、法智、類忍、類智,每一個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都分四個,總共有十六個剎那的智慧。看似他們的觀點有一些衝突、矛盾,實際並非如此。

龍樹菩薩認為大乘見道只有一剎那,不能分別。彌勒菩薩和無著菩薩講了大乘分十六種剎那的分類。而龍欽巴大師在《如意寶藏論》裡講,其實本體有四個剎那,從反體的角度分有十六種剎那。

龍樹菩薩和月稱論師認為,第一次見道,也叫新見諸法究竟的實相——大空性,從對境大空性的角度來講是如同虛空一樣不可以分割的,從這個角度講是一個剎那。大乘的《阿毗達磨》觀點是苦、集、滅、道四諦是在同一時間見,是分剎那的,法忍、法智、類忍、類智的分別是有的,但這是從有境的角度分的,而從對境的角度是不可分的。這些剎那都是新見諸法究竟實相——大空性,從這個角度講是一個剎那。

如果從有境的角度也不做分類,就有很多過患,這樣一來,無間道和解脫道都成為一體的了,正斷所斷、已斷所斷的兩個智慧也是一體的了。無間道和解脫道還是要分開的。還有獲得滅諦要靠道諦,如果不分開,就有獲得滅諦也不用靠道諦的過患。

如果從有境的角度不做分類,一個人安住在證悟大空性的覺悟當中,時間很長,這樣一來,有境沒有任何變化,他的境界也無法提升。所以從有境的角度講還是要做分類的,從對境大空性的角度講是不能做分類的,這些剎那都是新見諸法的究竟實相,每個階段都有自己不同的作用,只是分了幾個階段而已,但不是入定,而是出定分類的,入定肯定不會分類的,但都是新見諸法的究竟實相,從這個角度講就是一個剎那。龍樹菩薩、月稱菩薩、彌勒菩薩、無著菩薩等大德們的觀點也是可以圓融一致的。以上簡單講了不同的觀點。

另外,雖然還有「此等十六剎那是依次生起」,或「同時生起」等各執一詞的一些說法。

按《俱舍論》阿毗達磨的觀點,這些剎那是有次第生的,有前後順序。但是按大乘的觀點,無論是彌勒菩薩還是月稱菩薩的觀點都一樣,認為沒有前後次序,是同時生起。

麥彭仁波切的觀點,跟《俱舍論》的觀點有點接近。只有以現證諸法無實義的智慧,在成事剎那間,即能圓滿現證三界之四諦法性。只是從反體的角度,才分別安立了十六剎那。麥彭仁波切認為,這樣的觀點才是符合情理的。四諦是在一個成事剎那中同時現證了,從這個角度就是一個剎那。尤其對於現見諸法空性離戲的大乘宗派而言,這種解釋方式可以說是最無懈可擊的。

從大乘角度講,肯定是同一時間,不能有分別,現證四諦時就是如此。這樣來看,只有一個剎那——成事剎那,不是時際剎那。但十六種智慧是從反體角度分,不是從自體分。這是麥彭仁波切的觀點。而龍欽巴大師是從自體的角度分是四個,從反體分是十六個。

不過,對於抱持四諦之相的有戲智慧而言,也存在著苦諦、苦諦之因——集諦,苦諦滅盡之滅諦,以及道諦的次序,都是按照固定順序而生起的,以及圓滿現見四諦之事。

小乘還是執著痛苦、無常、無我、不淨四諦十六行相是有戲論的智慧,對小乘而言都是按照固定順序而生起的,是可以有次第的,是分別念的範疇。但大乘是不可以的。

見道有十六種剎那,是從自體角度分類,還是從反體角度分類?這十六種剎那是如何安立的?都進行了講解。此處我們講了《俱舍論》、大乘《阿毗達磨》、龍樹菩薩和月稱菩薩、彌勒菩薩和無著菩薩、龍欽巴大士、麥彭仁波切的不同觀點。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師仁波切宣講於2018年7月11日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