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龍樹是怎樣一個人? 答:龍樹Nāgārjuna是公元二、三世紀間的南印度人,原來是一個婆羅門學者, 後來歸依佛教,出家受戒,在雪山從一位老比丘受到大乘經典,由此智慧無礙。 當時許多哲學家們都被他的雄辯所折伏。他感到所讀到的佛經雖然深妙,但是道 理還有未盡發揮的,隨後又從別處得到許多大乘經典,他便造了許多論著以闡明 發揮經義。他的學說迅速地流布印度各地,從此大乘佛教便大為興盛起來。 問:龍樹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龍樹主張的是「諸法實相論」。前面說過,在對於事物的認識問題上,有部 認為一切法的自體是永恆存在的,只是它的作用的生起,要依借於因緣。龍樹則 與此相反,認為一切有為法只是因緣和合所生的現象,沒有常住不變、單獨存在 的自體。譬如眾木聚生而為林,林只是個假名,除眾木外,別無自體無自體也叫 做「無自性」。所以龍樹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 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空」乃是一切 法的真實相狀。 問:這是不是一種否定一切的懷疑論? 答:為了便於判斷,需要再作些說明:1.一切法空的理論是建立在一切法互相依 存的因果律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它不是否認因果律的。2.這裡所說的空,不是空 無之空,它是絕待的,不能認為是有,也不能認為是無,不能認為是生,不能認 為是滅,一切經驗上的有無、生滅、來去等等概念都說不上,不是我們的覺知分 別所能得其實際。所謂非有非無,非生非滅,一切皆空,所以說是「空不可得」。 3.對於事物的認識,龍樹說有二諦,這是就一件事物的兩面來說的:從現象來說 為世俗諦相待的世間真理,從本質來說為第一義諦絕待的真理。從世俗諦來看, 宇宙萬有,無量差別,種種相狀,種種功用,種種生滅、來去、同異、是非、得 失等現象和因果關係,歷歷分明而有;從第一義諦來看,雖有萬象差別,而當體 空不可得。空與有在因緣所生法上是統一的,因此世俗諦與第一義諦是二而不二 的,這便是「不壞假名,而說實相」的道理,這也便是龍樹的「中道義」。 問:龍樹之後,大乘有什麼發展? 答:龍樹之弟子提婆是龍樹的得力的繼承者和弘揚者。提婆也有許多著作,著重 於破斥外道。佛教對非佛教的宗教和哲學,均稱為外道,因此遭到殺害,但是大 乘學說更為發達,同時,有部、經量部和其他部派始終與大乘相抗行,也都很發 達。大乘佛教和部派在互相爭論辯難中,都在思想上有所發展。到了公元四、五 世紀的笈多王朝,大乘佛教產生了一個新的學派--瑜伽系Yogācāra與原來龍樹 的學派--中觀系Mādhyamikāh並稱為印度大乘佛教的二大思潮。 問:請簡略介紹一些笈多王朝的情況。 答:笈多王朝在印度史上是與孔雀王朝媲美的一個王朝。它是公元 320年左右在 中印度興建起來的,月護王是這個王朝的創始者。第二代海護王統一了五印度, 國勢大盛。第三代月護二世王更向西方擴展,並發展了海外貿易交通,遠及埃及 諸地。隨著政治與經濟的興隆,當時印度的文化學術也呈現著燦爛的光彩。笈多 時代的佛像雕刻被認為是印度歷代雕刻中很完美的作品。其它藝術、文學方面都 有很高的成就。我國法顯法師五世紀初西遊印度時,正是月護二世王在位時期, 他的《佛國記》中曾記載他當時見聞的盛況。至於宗教哲學方面,當時婆羅門教 神學有很大發展,其他學派如數論、勝論等頗為興盛;佛教在這時期也有了重要 的建樹,出了不少大學者,其中無著Asanga和世親Vasubandhu兩兄弟是最為特出 的人物,他們就是瑜伽系的創立者。 問:無著和世親是怎樣的人物? 答:無著是北印度人,原來是有部的僧人。傳說,他因為對有部教理感到不滿足, 乃上升兜率天彌勒菩薩所居住的天上,向彌勒菩薩請問大乘空義一說彌勒下降為 他說法,於是大得悟解。他傳出了彌勒的五大部論,並且寫了許多著作,以闡明 大乘教義。有人考證,無著所師事的彌勒,大概是一位屬於瑜伽師有部中專修禪 定的人,稱瑜伽師,即禪師的大乘學者,而不是兜率天的彌勒。世親是無著之弟, 原來也是有部的學者,後來聽從無著的勸導,改學大乘,大弘無著的學說。世親 著作極多,被稱為千部論師。 問:瑜伽系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瑜伽系的學說,內容極為繁博,包括方面甚廣,現在只就宇宙觀問題簡略地 介紹一些。在這個問題上,瑜伽系繼承諸法實相論而加以補充和發展。它認為實 相應該有兩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又不是一切都無所有,這樣的認識才是離開有 與無的執著,才是中道。瑜伽系說諸法自性有三種:一切法都是依眾緣而起,這 便是「依他起性」;依他起的萬物由於凡夫的種種虛妄思量分別周遍計度,而有 種種虛構的體相在心上現出來,其實這種種體相完全是沒有的,這便是「遍計所 執性」;在依他起上離開虛妄分別,便證到圓滿成就的真實,或叫做「真如」, 或叫做「實相」,這便是「圓成實性」。這三性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遍計所 執好象是夜間行路看見一條繩而誤認為蛇,其實蛇沒有而似有;依他起好比是繩, 繩的體由因緣所生,只是假有;圓成實比如繩體的痲,則是真有。從三性的裡面 來觀察,又有三無性:第一,遍計所執的相是沒有的,這便是相無性;第二,凡 夫認為自然而有的事物,只是因緣所生而已,這便是生無性;第三,諸法的實相, 是空不可得,這便是勝義無性。 問:「三性三無性」的說法,與龍樹的二諦有什麼不同? 答:「三性三無性」的說法仍然是以緣起性空論為基礎的,但以前龍樹的「一切 皆空」論只是就三無性的一邊說的,瑜伽系則同時主張三性,而且詳於闡說三性 一邊的道理,它大量採用了有部的「名相」即術語而加以組織來分析說明一切法 的類別和關係,特別指出在依他起中應當認識一切法都是識所變現,所謂「萬法 唯識」的道理,這是中觀系所沒有的。 問:佛教既認為根眼、耳等境色、聲等相合,才有識的發生,如何又說萬法唯識 呢? 答:唯識家認為我們眼識所見的色,耳識所聽的聲,鼻識所嗅的香,舌識所嘗的 味,身識所觸的堅、濕、暖、動等,都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五識依著五根托外 界事物為「本質」而變起的「影象」。所以識有兩種功能:一種就是能夠變起影 象的功能,叫做「相分」;一種是能夠了別影象的功能,叫做「見分」。我們的 一切知覺無非是自己識上的見分對相分的了別而已。 問:這種說法,只能說明我們主觀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並不能說明唯識的道理, 因為照唯識家的說法,也必須先有外界事物才有相分,有了相分,才有見分,換 句話說,仍然是根境相合才有識的發生,根與境都是離開識而存在的,倒是識不 能離開根境而存在。 答:唯識家主張六識之外,還有兩個識--第七末那識mana和第八阿賴耶識alaya。 末那意譯為「意」,是第六意識所依之根,它有一個單純的作用,就是恆常不斷 地執持「我」的思想。由於「我」的思想,人們在接觸外界事物時,便有愛憎、 好壞、是非、彼此種種意識活動。阿賴耶意譯為「藏識」,它能保藏一切事物的 「種子」不使失壞。「種子」在這裡是一個借用的名詞,它的實際意義是能力, 或者是潛勢力。阿賴耶藏的種子有兩類:一是名言種子,「名言」用現代語說, 就是概念。我們前七識所見聞覺知的東西留著印跡於阿賴耶識上面,用唯識家的 術語,這叫做「薰習」,好象用香薰衣服,衣服便留著香氣那樣。薰習所成的便 是作為潛勢力而存在的種子。二是業種子,就是我們的意識所造的善業、惡業熏 在阿賴耶識上的種子。由阿賴耶所藏的二類種子變起現在的五官根身,外界器界 以及現起前七識所以根身、器界都是阿賴耶識所變現,它們是阿賴耶的相分。這 身心宇宙的變起,叫做「現行」現在的活動。於是再由現行薰習名言種子和業種 子而有未來的身心宇宙的變現。這就是瑜伽系的「阿賴耶緣起論」。 問:佛教是不承認靈魂的,但是阿賴耶識可否說是變相的靈魂? 答:佛教內部對這個問題也有爭論,甚至後來瑜伽系的學者也有刪去第七、第八 識而只談六識的。但主張阿賴耶緣起論的人認為阿賴耶不是一個常住不滅的東西, 而是永遠在遷流變化著的,這與一般靈魂的意義不同。好像遠望中的瀑布,看上 去以為是一片白布下垂那樣,把極其急速而微細的遷流變化的阿賴耶識,認作是 一個常住不變的「我」或叫做靈魂的存在,這是錯覺。這個錯覺,就是末那識。 唯識家的目的仍然是破除我執,把有漏煩惱之識,轉成為無漏之智。 問:瑜伽系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唯心論體系之外,還有什麼其他建樹? 答:佛教的邏輯學--因明,到笈多時代有了很大成就。瑜伽系學者在這方面的貢 獻特別多。到了六世紀的陳那Mahadignāga和七世紀的法稱Dharmakirti,因明 更為發展。這兩人都是瑜伽系的大學者。 問:印度大乘思想除中觀、瑜伽兩系外,還有其他派系沒有? 答:正式形成學派的是中觀、瑜伽兩系,它們是印度大乘思想的主流。兩系之間 固然有學說上的諍論,兩系內部也各有不同流派的發展。此外,也還有不同於兩 系的思想上的支流,將來有機會再談。 問:笈多王朝以後的情況怎樣? 答:笈多王朝後期五世紀末,〖HT5,7SS〗口〖KG-4〗厭〖HT5SS〗噠族一說 是匈奴族,未確。〖HT5,7SS〗口〖KG-4〗厭〖HT5SS〗噠族又稱白匈奴,但 與匈奴不是一族。由阿姆河南下,占領印度西北部,建立王國。西北印度佛教受 到嚴重的破壞。印度終因異族的繼續入侵,笈多王朝的覆滅,而陷於分裂割據的 局面。其時,東印度一個王國西侵中印度,中印度佛教又一度受到破壞。後來中 印伐彈那王朝的戒日王S〖AKi-〗lāditya戰勝了敵人,並統一了中印度,佛教 始稍稍復興。笈多時代已經開始興建的那爛陀寺,在伐彈那王朝繼續得到增建, 規模日益宏大,大乘學者們集中在那裡講學研習,蔚為當時印度最高學府。大約 六世紀中葉至七世紀中葉,這一百年左右是那爛陀寺的最盛時期。我國玄奘法師 在這裡留學時公元七世紀三十年代,瑜伽系的大論師戒賢s〖AKi-〗labhakya和 中觀系的大論師智光Jna〖AKn~D〗āpradha都在那爛陀寺講學。戒日王曾在他 的首都曲女城Kanyakubja今名Kanauj開民眾大會召集學者們辯論哲理,可見當時 佛教講學風氣之盛。 問:這以後的情況如何? 答:戒日王死後,中印度又陷於混亂局面。當時印度分據各地的王國都崇奉婆羅 門教,佛教日益削弱。獨有東印度的波羅王朝歷代崇信佛教。這個王朝起於七世 紀中葉,延續到十一世紀末。它統治著摩揭陀以東的地方,那爛陀寺在它的境內, 它又在那爛陀附近另建一超岩寺,規模更大。這一時期,密宗逐漸興盛起來,九 世紀以後,更為盛行,但佛教在學術思想方面則逐漸衰落下去。 問:密宗是怎樣創立的? 答:密宗,或稱為真言陀羅尼宗,或稱為密乘大乘其他宗派相對而稱顯宗或顯乘, 傳說是龍樹開南天竺鐵塔,取出秘密經典而傳出來的。事實上,自龍樹以來,流 行的大乘經典中,就雜有密乘的成分密咒,但獨立而成立所謂密宗,則是遠在龍 樹之後的事。 問:真言陀羅尼是什麼意思? 答:真言陀羅尼就是密咒。根據密宗的說法,密咒是佛內證的智慧的語言,是能 夠顯示諸法實相的真實語言,所以叫做真言。陀羅尼dharani的意義是「總持」。 密咒的一字一聲,總含著無量教法義理,持有著無量威力和智慧,憑仗念誦密咒 的威力,可以獲得遠比顯宗迅速而偉大的成就。密宗著重在修習儀軌,按照一定 的儀軌,結壇,設供,身結手印,口誦真言,意作觀想等等,以求將自己的身口 意三業,轉成佛的身口意三密佛的身口意作用微妙不可思議,所以稱為三密,這 樣便可以迅速得到智慧、神通,乃至即身成佛。修習密法還有息災、增福、降伏 等作用。 問:密宗佛像有許多是多頭多手,有的是面貌猙獰,甚至不是人的形狀,這是什 麼道理? 答:密宗的像都是表示一定的意義的,如觀音像的四臂六臂表示菩薩行的四攝六 度;大威德金剛的三十四臂加上身、口、意表示三十七道品;又如佛座上的蓮花 表示出離心,月輪表示菩提心,日輪表示空慧通達一切皆空的智慧;又如手中執 持的種種器具也都是表示佛菩薩的種種誓願、智慧、功德等;面貌兇猛的一般是 金剛有大威力的神像,表示降伏魔軍的威力和作用。此外,還有其他許多天神的 像。 問:密宗是否吸收了許多婆羅門教的內容和形式? 答:是的。從歷史來看,佛教最初是反對婆羅門的教義和祭祀儀式的。佛教一度 在孔雀王朝成為國教,大行其道,但不久即隨王朝的更易而遭到排斥,其後雖得 到某些地方王朝的護持,但一般說來是不斷受到種種障難的。為了隨順時勢與世 俗,佛教不得不採取一些「方便」,以推行其教化。同時婆羅門教雖在政治地位 上居優勢,但由於佛教哲學的發揚,不能不受到刺激而要求改進它的理論。因此 雙方在互相排斥中的互相影響,便成為自然的趨勢。到笈多王朝,婆羅門教梵我 論的建立,擴大和增強了它的影響。公元七世紀後期,婆羅門教學者鳩摩梨羅 Kumarila和商羯羅 sankara更吸收佛教的理論而大大發展它的神學,於是婆 羅門教便以新的姿態大為興盛起來西方學者把這以後的婆羅門教稱為印度教,而 佛教當時則以人才廖落,相形見絀日見陵逼。適應這樣時節因緣而興起的密宗, 在儀式上大量採取「方便」,吸收了婆羅門教的許多東西而加以不同的解釋,確 是事實。但是在教義上仍是以空、無我的理論為根本的。 問:佛教在印度的最後情況是怎樣? 答:從七世紀中葉開始,便有信奉異教的突厥族由中亞細亞侵入印度的西北部。 到十世紀後半期,他們逐漸進展到五河地區,並向內地侵略,所到之處,印度原 有宗教均受到破壞。到十一世紀波羅王朝末期和繼起的斯那王朝時期,侵略勢力 漸達東印各地。佛教上師們星散避難,多經歷尼泊爾、迦濕彌羅等地來到西藏。 最後斯那朝王室也改變了信仰,超岩寺等重要學府先後被毀,留存的僧人寥寥無 幾。於是佛教殘餘不久便絕跡於印度本土,這大約是在十二世紀末葉的時候。 問:近代印度佛教復興的情況,可否介紹一些? 答:十九世紀末期,斯里蘭卡一位達摩波羅Dhammapala居士到印度瞻禮佛教聖地, 看到那些地方的荒涼景象,他便努從事復興印度佛教的事業,於是印度又開始有 了佛教的團體和活動。近幾十年來,中國、緬甸、日本等國佛教徒也陸續在印度 各佛教聖地--菩提伽耶、鹿野苑、拘屍那等處建立了一些佛寺。印度人民漸有歸 依佛教,而且也有到斯里蘭卡出家受戒的,但是為數不多。直到1956年,突然有 一個大規模的改宗佛教運動在「不可觸種姓」的民眾中發生起來,這是近代佛教 史上一件大事。原來,有一位安貝德卡爾B盧盇mbedkar博士,是印度「不可觸 種姓」人民的領袖人物。1956年10月,他在那伽浦爾一次民眾大會上宣布他改信 了佛教,並宣傳「人不是神創造的」和「一切眾生平等」的佛教教義,參加大會 的五十萬「不可觸者」回響他的號召,同時宣布放棄印度教信仰而歸依佛教。安 貝德卡爾於1956年12月突然逝世,但是改宗佛教運動不但沒有停止,反而掀起了 澎湃浪潮,向印度全國各地發展,成千成萬的人相率歸依佛教。據1962年5月《 世界佛教》雜誌報導,印度七千萬不可觸種姓人民中已經有二千萬人改宗佛教。 這個運動目前還在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