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方立天:佛教倫理推動和諧社會發展的三個向度


時間:2009/2/8 作者:明華居士

探討佛教倫理與和諧社會的關係,運用佛教倫理推動和諧社會的發展。挖掘佛教倫理的積極內涵,並運用佛教倫理的積極因素配合社會、緩解矛盾,減少不和諧因素,推動和諧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 一、和諧社會與佛教倫理的內涵與定位 和諧社會包括三個方面:即人與自我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社會成員的身心和諧即形體、心理、精神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基點。人與社會的和諧包括了人與人之間、各民族之間、各階層之間和社會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和諧,這是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人與自然的和諧為和諧社會提供必要的條件和生存空間。正確地處理、協調、緩和、消解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個方面的矛盾,正是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 佛教是為尋求人生和宇宙的“真實”,進而求得“解脫”而展開的宗教體系。佛教的“真實”主要是從道德層面講的,是道德價值判斷。佛教倫理中的因果報應思想,去惡從善、平等慈悲和自利利他三大倫理準則,以及五戒、十善、四攝和六度等倫理德目,對於維護中國佛教流傳兩千多年而不衰,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並對中國社會倫理和民風習俗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一個組成部分。 佛教倫理具有兩重性,既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社會倫理成分。佛教倫理中的世俗倫理成分能夠為和諧社會提供道德支持。佛教嚮往和追求的理想彼岸世界--淨土,其特點有三:一是居住者身心健康,二是社會生活美好,三是自然環境優美。這與社會主義理想社會的構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二、推動人與自我的和諧 人與自我的和諧,即個體有機體系統的內在和諧,是包括飲食、氣血、經脈、精神的均衡,特別是個體精神世界的和諧。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素質有了提高。但是,社會的發展也帶來了新的矛盾,一些人自我扭曲,精神生活空虛,道德素質下降,人生價值迷惘。有些人以利己為中心,一味追求物慾、過度索取自然,以至生態失衡,造成生存環境危機。 形成上述情況的原因很複雜。從主觀方面來說,一些人對道德責任與物質欲求、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關係、對自我與他我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認識不健全,自我中心意識極度擴張。從客觀方面來說,高新技術生命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促進了社會發展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威脅。 實現高尚的人生價值,就必須端正自我,把握自我,提升自我確定人與自我的合理關係。而在這方面,佛教倫理確有值得參照、借鑑的積極因素。佛教很早就發現了人性的三大弱項:貪、嗔、痴。貪、嗔、痴被認為是污染眾生身心、燃燒眾生身心的三種根本煩惱,也稱“三毒”。 為了從觀念上排除貪、嗔、痴,早期佛教還提出“無我”說,強調要從“我”的觀念、“我的東西”的觀念中解脫出來。早期佛教講的“無我”並不是說作為實體的“我”不存在,而是表示要“離我執”。“我執”是執著自己東西的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表現為“我愛”,對自我的執愛;“我”,自我傲慢,仇恨他人;“我痴”,對事理迷妄、無知。佛教的“無我”--“離我執”倫理學說,在當前對於認識自我,和善心靈,善待他人,愛護自然,都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三、推動人與社會的和諧 社會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如人與家庭的矛盾、人與團體的矛盾、不同階層、不同利益群體的矛盾;不同民族的矛盾等等。宗教領域的重要的矛盾有:一是由於信仰不同造成的矛盾;二是由於經濟利益引發的矛盾;三是圍繞著宗教事務管理問題形成的矛盾;四是某些宗教界人士(教界)與宗教研究者(學界)在思想觀點上的矛盾等。 在建設和諧社會過程中,佛教倫理可以有五個重要理念發揮積極作用。 其一,緣生理念。緣生理念套用於人與社會的關係問題上,可以邏輯地推論出兩點:一是人與人的依賴關係。人是不能離開他人存在的,人們應正視彼此的互相依存的關係,實現互助互利,人際和諧。二是人與社會的依賴關係。離開個體無所謂集體,離開個人無所謂社會,而個人離開社會,人也不成其為社會的人。人與社會的密切關係要求社會公共生活領域為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公民則應自覺地承擔社會責任,實現社會發展與個人發展的良性互動,進而構建和諧社會。 其二,和敬理念。佛教僧團共住生活有六項準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這是僧團內部從身、口、意、戒、見、利六個方面表現僧人彼此間的同愛和敬。這些準則若經過創造性的詮釋,就會對建構和諧社會產生一定的借鑑作用。 其三,誠信理念。誠信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最根本之道。待人以誠,授人以信是維繫人際關係和諧和社會穩定的深層基礎。佛教提倡“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都是提倡講真話、誠實守信,這對建構和諧社會是有積極意義的。 其四,寬容理念。寬容是人與人交往和溝通的助力,是互相信任和和諧的橋樑,建構和諧社會需要有寬容美德的支撐。中國佛教寺院天王殿供奉的大肚彌勒佛,其兩旁對聯的上聯多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表現了佛教所追求的寬容境界。這也是值得我們有分析的借鑑的。 其五,慈悲理念。佛教提倡愛護眾生,給予眾生以歡樂;憐憫眾生,拔除眾生痛苦。佛教要求佛教徒以自己的財力、體力和智力去救助貧困者,從事社會公益事業,顯然這對緩解社會弱勢群體的實際困難,消解社會公共生活的矛盾,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 當代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以及自然資源浪費極其嚴重,人與自然的矛盾非常尖銳。正確認識個體與自然、群體與自然,即人與自然的關係,建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佛教在樹立環境友好型社會理念方面,擁有獨特的倫理資源。例如,“緣起”思想認為,人類與自然萬物是和合共住、唇齒相依的共生關係。而“依正二報”說,強調作業者會帶來生存環境的報應,應當排除惡業,從事善業。這些理念有助於約束人自身的行為,重視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又如,“無情有性”說,“報國土恩”,及佛教的眾生平、慈悲濟世等理念和戒殺護生、戒葷素食等修持實踐,直接有助於實現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建立。 五、餘論 佛教倫理並不能直接套用於世俗社會的生活實踐,必須提出符合時代特點和社會需要又富創新性的解釋,才能有助於提升社會成員的道德素質。要發揮佛教倫理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是,佛教徒要成為實踐佛教倫理的典範。佛教徒要以自己的道德操守、人格魅力去感化人,影響人。因為在倫理領域裡,實踐高於理念,知榮明恥,行勝於言;在倫理教育領域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典範性的實踐是引領社會風尚的鮮明旗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