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知識

2012.1.23 大年初一 恭迎彌勒菩薩聖誕


時間:2012/1/22 作者:地水火風

彌勒,全譯梅特雷耶(Maitreya),又譯為慈氏。彌勒是姓,名阿逸多(Ajita),義譯無能勝。西元前六世紀人,與釋迦牟尼同時。生於印度波羅奈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他生而相好莊嚴,聰慧異常。

彌勒的事跡

簡介

按印度的習俗,生了孩子要請相師看相。相師驚異地說:『此兒具足輪王相,長大必然要當轉輪聖王』。這話很快傳到國王耳里,滿朝文武惶恐異常,怕國內要發生政變。急欲覓得此子,加以殺害。其父預感大禍臨頭,即將其匿藏於舅父家中。及長,舅氏慮其禍終不能免,即令其見佛聞法,從佛出家。彌勒由於從小生活在經濟富裕的族氏家中,出家後,依然交遊族姓,喜愛穿著。如國王將一件金縷袈裟供佛,佛將它賜給諸比丘,大家看到這般華麗的袈裟,誰都不敢要。唯彌勒受之,並天天穿在身上,到處乞食。引起一些比丘議論,他聽了根本不放在心上。彌勒在《楞嚴經》裡說:『憶我往昔,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名利,好游族姓』《法華經序品》文殊也說他『心常懷懈怠,貪著於名利,求名利無厭,多游族姓家』說明他這一習性的養成,並非始於今日,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由來已久。

歷史

彌勒學佛的歷史,比釋迦牟尼資格要老得多。但他因喜好交遊,愛吃穿,而重視慧學。勇猛精進,不如釋迦,結果是後來者居上了。在《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裡,釋迦回憶說:『彌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於其後乃發道意。於此賢劫,以大精進,超越九劫,得無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覺』。『我以十事致最正覺:一者所有無所愛惜,二者妻婦,三者兒子,四者頭目,五者手足,六者國土,七者珍寶財物,八者髓腦,九者血肉,十者不惜身命。我以此十疾得佛道』。

地位

彌勒出家後,生活或修學,不與小乘比丘為伍。而與文殊、普賢、觀世音、大勢至等大菩薩同事,所以在大乘法會上,彌勒都占有重要的席位。如《華嚴經》彌勒故現樓閣,而令善財入於法界。《般若護國》為波斯匿王酬量希相,法華會上,而與文殊共任流通。《解深密經》釋迦以瑜伽了義之教,傳與彌勒,九百年後,暢弘於世。

接班人

釋迦牟尼在他的眾多弟子中,對彌勒總是另眼看待的。他選擇彌勒作接班人,予以授記,「次當作佛」。這件事引起一些比丘的非議。如在《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優波離問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說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釋迦牟尼回答優波離說:『十二年後,彌勒于波羅奈國,劫波利村,大婆羅門家,本所生處,結跏趺坐,如入滅定。身紫金色,光明顯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天,其身舍利,如鑄金像,不動不搖。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密,字義炳然。時諸天人,尋即為起眾寶妙塔,供養舍利。時兜率天,七寶台內,摩尼殿上,獅子床坐,忽然化生,於蓮花上,結跏趺坐,身如閻浮檀金色,長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與諸天子各坐華座,晝夜六時,轉大法輪,度諸天子』。

異見

在優波離等人的眼中,彌勒是一個『不修禪定,不斷煩惱』,『未盡諸漏』的一介凡夫。釋迦選這樣的一個人接班,授記作佛,是難以令人想得通的。說明二乘人心懷偏見,對一乘佛道不能望其項背。彌勒精神體現菩薩在艱苦條件下,行菩薩道,著重利他的大乘氣象,於利他中實現自利,完成佛國依正莊嚴。

未來

據說,再過五十六億七千六百萬年,彌勒當下生於閻浮提,證得佛果。那時閻浮提的情況大致如下:

(1)自然條件:國土長一萬由旬,廣八千由旬。土地平坦如鏡,名花軟草,遍覆其地。種種樹木,花果茂盛,其樹悉皆高三十里。

(2)居民:人壽八萬四千歲,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詳快樂。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飲食,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

(3)城市:城市次比,雞飛相及。有一大城,名翅頭木,街巷道陌,廣十二里,灑掃清淨。有明珠柱,皆高十里,其光照耀,晝夜無異,燈燭之明,不復為用。時世安樂,無有怨賊劫竊之患。城邑聚落,無閉門者,亦無哀惱、水火刀兵及諸饑饉毒害之難。人常慈心,恭敬和順,調伏諸根,語言謙遜。

(4)政治:時有轉輪王名叫儴佉,有四種兵,以威武統治四天下,王有七寶,又有四大藏,各有四億小藏圍繞。珍寶湧出,無守護者,眾人見之,心無貪著。

下世

彌勒下世,也如釋迦有托生、出家、成道、說法種種示相。

(1)托生:有大婆羅門名曰妙梵,女曰梵摩波提,彌勒托生以為父母。彌勒生後,膚紫金色,身高千尺,胸廣三十丈,面長二十丈四尺,具足三十二相,相好端正無比。

(2)出家:彌勒觀世五欲,致若甚多眾生沉沒在生死海,甚可憐愍。如是正念,不樂在家。感王施物,終歸毀壞,知一切法,亦皆幻滅,修無常想,出家學道。

(3)成道:彌勒成道,坐於龍華菩提樹下,即日成就無上道果,應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地神乃至諸天,各相告曰『當今彌勒已成佛道』。

(4)說法:時有魔王,名曰大將,率欲界無數諸天至彌勒佛所,請說施論、戒論及生滅之論,乃至諸佛所說,苦集滅道。時座上有八萬四千天子,得法眼淨。彌勒有三會說法:初會有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二會有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三會有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彌勒說法常贊釋迦功德。彌勒壽命八萬四千歲,般涅盤後遺教存世一萬四千歲。

(5)弟子:儴佉王將八萬四千眾,往至佛所,求作沙門。大臣長者,亦復如是,各自念言:雖復千億歲,受五欲樂,不能得免三惡道苦,妻子財產,所不能救,世間無常,命難久保。我等今者,宜於佛法而修梵行,念已出家。

(6)涅槃:彌勒壽命八萬四千歲,入涅槃後,遺法留存一萬四千歲。

彌勒的思想和慈氏由來

兩大特色

漢譯大乘佛經,關於彌勒的記載,不勝枚舉,現僅從他的姓名窺知其思想具有兩大特色。

彌勒以修慈心觀而聞名。在《華嚴經·修慈分》裡佛告彌勒,應修慈心,以自調伏。於念念中常修六波羅蜜,修慈心時,未離分別,未能不起我我所見。當得六種梵天之福。若離分別,離我我所,此則名為廣大之慈。所有先世所作罪障,皆得除滅,不久當證無上菩提。修慈心觀而上求佛道,是彌勒思想一大特色。還表現在彌勒於一切時一切處,不起殺想,不啖眾生肉。如《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說:在過去無數劫時,有一世界,名勝華敷,佛號彌勒。有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明,聞佛說《慈三昧大悲海雲經》即便信服,為佛弟子,尋發菩提心,誓願未來成佛,亦號彌勒。於是舍家入山,勤修梵行,八千歲中,少欲無事,乞食自活,誦持《慈三昧經》,一心不亂。時洪水暴發,不得乞食,一切智光明仙人,已七日不進粒米,生命垂危。時有兔王,母子二獸,為護法久住,投入火中,令己肉熟,供養仙人。兔王母子捨身護法的精神,對仙人教育很大。

他看著燒熟的兔肉,即說偈曰:

寧當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

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啖肉食眾生。

如佛所說行慈者,此人行慈不滿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

更發誓言,願我世世不起殺想,恆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斷肉戒。語已,即投火中,與兔王母子並命,這是慈氏一姓的由來。

解說

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了彌勒對一切眾生不起殺想的廣大慈心觀,即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寧破骨髓出頭腦,絕不啖肉食眾生』的堅定立場是絕不動搖的。他還制『斷肉戒』,規定其弟子不得食肉。這裡清楚昭示人們彌勒是一位素食主義的實踐者和倡導者。從印度佛教史上考察,釋迦牟尼在世時,還沒有完全做到這一點。可見在素食的問題上,彌勒比釋迦是略勝一籌。

無能勝一名的含義

彌勒名無能勝,是因其修唯識觀而著稱於世。他修此觀,非始於現在,而是源遠流長。如《楞嚴經》說:「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出家。時佛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至燃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虛空,如來國土,淨穢無有,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今得世尊授記,次補佛處。」彌勒的唯識觀,不僅否定了娑婆世界外境實有,更徹底地把盡虛空世界所有佛土,一筆勾銷。一切染淨因緣沒有了,顯現諸法的「我心」,又將安立何處!這種不存一法的精神,唯佛與佛乃能證知,非凡夫、二乘、權位菩薩,所能勝過,故名曰無能勝。

創瑜伽學派

佛滅九百年頃,中印度阿瑜遮國,有無著菩薩入日光定夜升兜率天,參與內院法堂聞法,於彌勒處,受《瑜伽師地論》。晝為大眾宣講,弟子中有不信是彌勒說者,無著為釋眾疑,乃請彌勒降到人間,為眾說法。即於瑜遮那講堂,普施法雨。凡所說法,皆約為頌,無著依頌解釋,乃成彌勒五論。一、《瑜伽師地論》理無不窮,事無不盡,文無不釋,義無不詮,疑無不遣,執無不破,行無不修,果無不證。一百卷,玄奘譯。二、《分別瑜伽論》,顯觀行說,未傳我國。三、《大乘莊嚴論》,莊嚴大乘,十卷,波羅頗密多羅譯。四、《辯中邊論》,顯主法相,三卷,玄奘譯。五、《金剛般若經論》,顯實相說,一卷,達摩笈多譯。五論立義,罄無不盡。

傳承彌勒學說,有無著、世親兄弟。無著造有《顯揚聖教論》,《大乘阿毗達摩集論》《攝大乘論》等。世親造有《攝大乘論釋》、《十地經論》、《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頌》等。世親之後,又有護法、安慧等十大論師,廣造諸論,使彌勒之學,極盛一時。唐玄奘法師從戒賢學,回國後與弟子窺基專弘唯識。彌勒之學,興旺於初唐,流傳於日本、朝鮮等國。

彌勒在我國的傳說

彌勒在兜率天內院,不動本際,應現十方,若凡若聖,不可限量。傳我國六朝齊梁時傅翕,五代梁唐時布袋和尚是彌勒的化身。現錄其事跡,供研究者參考。

傅翕(西元497——569年),號善慧,浙江義烏林鄉人,父名傅宣慈。十六歲納劉氏女妙光為妻,生二子曰普建、普成。一日,一個印度和尚嵩頭陀訪之,與傅翕說:『吾與汝毗婆尸佛所發誓,今兜率宮,衣缽見在,何日當返?』因命臨水影,見圓光寶蓋。傅翕笑答曰:『□轕(編者按:此地是否為「轕」字存疑)之所多鈍鋏,良醫之門足病人,度生為急,何思彼樂乎?』嵩指松山頂曰:『此可棲也。』傅遂於此山躬耕而居之,日常營作,夜則行道。自謂得首楞嚴三昧。如是苦行七年。時梁武帝稱帝,崇尚佛教,傅上書曰:『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白國主救世菩薩,條上中下善,希能受持。其上善:略以虛懷為本,不著為宗,無相為因,涅盤為名。其中善:略以治身為本,治國為宗,人間天上,果報安樂。其下善:略以護養眾生,勝殘去殺,普令百姓,皆稟六齋』。書進,詔遣迎至。帝問:『從何而來,師事何人?』答曰:『從無所從,來無所來,師事亦爾。』異日,武帝請講《金剛經》,傅才升座,以尺揮案一下,便下座。帝愕然,傅曰:『陛下會否?』答曰:『不會』。一日,傅講經次,帝至。眾皆起,傅端坐不動。眾曰:『聖駕臨此,何不起?』傅曰:『此地若動,一切不安。』太建元年(西元596年),嵩頭陀於柯山靈岩寺入滅。傅曰:嵩公兜率待我,不可留也,四月二十四日趺坐而終。著有《心王銘》傳世。臨終時對弟子說:『我從第四天來,為度汝等,次補釋迦。』

布袋,五代時明州(今浙江寧波)奉化縣人。自稱契此,世莫詳其姓氏,但稱之為長汀子布袋和尚。常手持錫杖,身背布袋,出入聚落、田野間,後面有十八個小兒競逐之。見醯醢魚菹物,輒乞入口,余投袋中,至闤闠處,開袋盡取撒下,請眾觀看。常以紙包屎物示人說:『這個兜率內院的。』乞食所至,酒廬屠肆,皆姿其飲啖。遇雨,晨起曳高齒木履,豎股臥大橋上,是日必晴。遇晴,系草履疾走,是日必雨。抵閩,有陳居士者館遇甚歡,及游兩浙書偈於門曰:『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無一塊泥土,無一點彩色。工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體相本自然,清清潔皎潔,雖然是一軀,分身千百億。』至四明,與郡人蔣宗霸游,往來甚密。一日共浴長汀溪中,使蔣揩背,視師背上有四目,炯然光彩,驚作禮曰:和尚是佛也。師曰:『勿說,吾與汝相聚三四載,可謂有大因緣,吾當去,汝勿憂也。』貞明三年(西元917年)三月三日,示寂於岳林寺廡下磬石上。邦人建塔於封山之原,其山皆岩石,石之窪穴,皆師之遺蹟。晉天福初,莆田縣令王仁煦,遇和尚於江南天興寺。後又遇於福州官舍,出懷中圓封書,誡王曰:我七日不來,則開看。王如誡,開圓封,內誡曰:『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皆不識。』後書九字云:『不得狀吾相,此即是真。』至是乃知和尚為彌勒也。宋紹興間,岳林寺住持圓明為新造封山塔亭。馮斯道等又施四圍群山,為增廣基地。崇寧三年(西元1104年)住持曇振募捐建閣於寺後,塑像於閣內。天下佛寺山門供師像,肇始於此。

如傅翕事梁武帝,著《心王銘》,此與彌勒善交流望族,修唯識觀,似有相同之處。布袋和尚笑容滿面,心量廣大,給人們一種皆大歡喜的享受,這正是慈心觀的體現。

彌勒菩薩偈語選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隨它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訊息,何愁道不了?

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睹人青眼在,問路白雲頭。

即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成稻,退後原來是向前。——《插秧偈》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讚頌彌勒詩歌

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彌勒菩薩章

痴根愛種力鋤除,一段靈明是舊基。插草天人深會意,拈花尊者笑開眉。魚行大士須珍重,布袋憨僧且伏惟。處處鼻頭相撞磕,唯心境界你謾誰。

彌勒的濟喜精神

彌勒菩薩全名彌勒阿逸多菩薩,在菩薩的名字已經體現,教導我們如何修學,充分流露彌勒菩薩的大慈大悲,以達到我們學習的榜樣。

一:彌勒,慈氏也。慈能濟喜。菩薩教授我們要在財物和精神上施與眾生,令大家快樂、歡喜、富貴。我們就會得到慈的力量和榮華富貴安樂的果報。

二:阿,無量,廣大也。菩薩教授我們要有廣大心量,有包容的心,寬恕大家過失,有容忍力量。我們就會得到相貌圓滿的果報。

三:阿逸多,無能勝。菩薩教授我們學習最殊勝的智慧,用智慧去辦事,用智慧去利益人民。從心地遠離貪嗔痴等煩惱,學習如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做事要有頭有尾,才會圓滿無能勝。要幫助苦難的人,度生死苦海,到涅盤彼岸。從苦難此岸帶到快樂彼岸。要有觀機說法的最勝方便,使大家都得益安樂。我們就會得到最勝尊貴喜悅的果報。

年初一是彌勒菩薩聖誕!每當我們走進寺院,首先看到的,便是那個袒胸露腹、笑臉相迎的彌勒佛。在中國老百姓中,彌勒與觀音,是人們最喜聞樂見、最虔誠信仰的佛菩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因為,在佛教大菩薩之中,彌勒代表大慈——給予人們以歡樂;觀音象徵大悲——可以救苦救難。所以,彌勒還有一個名稱:慈氏菩薩。2012.1.23 大年初一 恭迎彌勒菩薩聖誕彌勒為什麼既是菩薩、又是佛呢?為什麼所有的佛都無比莊嚴神聖、所有的菩薩亦極盡華美高貴,唯獨彌勒「不修邊幅」,活脫脫就是一個平常人的模樣呢?彌勒,與文殊、觀音、地藏等其他大菩薩不同,他不是傳說人物,而在歷史上實有其人。他出身於古印度一個婆羅門家庭,其父親迦波利是波羅柰國的宰相,他少年時期便跟隨釋迦牟尼出了家。然而,他作為佛的聲聞弟子——出家比丘,卻不斷煩惱、不修禪定、不證羅漢道——因為,他靈根宿植、累劫修行——甚至比釋迦牟尼還早四十大劫,早已經是一位等覺菩薩了,所以,釋迦牟尼授記他續自己之道統,紹自己之佛位,將來在娑婆世界作佛。因此,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空之中,彌勒屬於未來(三世佛:過去之佛燃燈、現在之佛釋迦牟尼、未來之佛彌勒),代表著明天。他先於釋迦牟尼入滅,上生到兜率陀天彌勒內院,等待將來機緣成熟,下生人間,在龍華樹下得道成佛,弘揚佛法,廣度眾生。根據《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鳩摩羅什譯為《彌勒大成佛經》)記載,彌勒下生之時,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會變得環境優美,四海大同,國土富盛,五穀豐登,自然祥和,社會安寧。那時的人民,相貌美若天仙,壽命長達八萬餘歲,無病無災,福樂安康……這就是說,彌勒代表著美好的希望,是圓滿幸福的象徵,他從兜率陀天下生,將給人間帶來一片淨土——一個前所未有的理想世界。在古代中國,隨著佛教的弘傳,西晉時期彌勒經典的翻譯,彌勒淨土信仰十分流行,「彌勒出現,國土豐樂」的觀念深入人心。不但下層勞苦大眾,對彌勒淨土無限神往,強烈期盼,就連道安、玄奘這樣的一代宗師,也都一心嚮往彌勒內院,祈求往生兜率陀天。2012.1.23 大年初一 恭迎彌勒菩薩聖誕

在佛教淨土信仰中,彌勒信仰特別注重改造現實,完善社會。這在佛教思想之中是獨樹一幟的,有其獨特的現實意義。這種積極入世、建立人間淨土的思想,源自於大乘佛教的的實質——般若。般若,可以勉強翻譯為「大智慧」。這種般若智慧,可以使得我們洞悉宇宙人生的真正意義,把握自然規律,從而使我們具備不畏生死、不屈不撓、普度眾生、利樂有情的菩薩精神,使我們的生命迸發出璀璨的光輝。在中國歷史上,彌勒信仰的這種完善自我、積極入世、改造現實的美好願望,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賦予了濃重的政治意味,不但像隋文帝這樣帝王以彌勒的影響迷惑天下百姓耳目,就連民間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往往也利用彌勒信仰興兵造反。於是,我們看到,先有武則天利用彌勒當來下生——以自己是慈氏菩薩——彌勒應身的名義,製造了「神示天授」的神話,從而代唐而立,登上了女皇寶座,開中國政治歷史空前之創局。其後,在元朝末年,紅巾軍以「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的名義相號召,掀起了席捲全國的起義狂飆。在朱元璋奪取政權,建立起自己的明王朝之後,他從自己的成功中深切感受到,一旦彌勒信仰與困苦的民眾相結合,必將對自己的封建專制構成巨大威脅,因此,他不但下詔取締了彌勒教,而且他還將容易令人聯想起「明王彌勒」的明州,更名為了寧波——象徵安寧平靜。朱元璋之所以將明州改稱寧波,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明州,是中國化的彌勒佛——布袋和尚的故鄉。歷史上,儘管各色人物自稱為「彌勒」化身,以彌勒降世臨凡自居,武則天更是把自己的尊號名之為「慈氏越古天冊金輪聖神」,然而,在真正的佛教徒眼裡,惟有明州布袋和尚,才是真正的彌勒菩薩應化。布袋和尚,系唐末五代時期的僧人,法名「契此」,號「長汀子」——因為他是奉化縣城北長汀村農民張重天的養子。契此長大後在岳林禪寺出家,曾經在海邊的天華寺常住。由於他宿具靈根,很快就大徹大悟,豁然領會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開悟之後的契此,在江浙、福建一帶雲遊多年,直到公元900年前後,才重返明州。此時的契此,形體肥胖,寬心大肚,語默無常,舉止癲狂,時常以禪杖荷一隻布袋出入街市。他所有的用具盡數存放布袋之內,所乞討到食物也塞入其中。有的時候,他把布袋裡東西倒在地上,一一個展示給人們看,並詢問:「是什麼?」他的那隻布袋似乎無所不包,無所不能,十分神奇,因此,人們都稱他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居無定所,隨地坐臥,但居雪水中而衣不濕,處暑寒而無炎涼;只要他身穿蓑衣在街道上疾走,片刻之後就會下雨;而他腳踏木屐在大橋上倒立,天氣則會由陰變晴;他無意之中示人禍福,無不應驗……他身邊經常圍繞著十六個小兒,與他在街頭追逐嬉戲。人們卻不知這些孩子來自哪裡,又去向何方布袋和尚貌似瘋癲,但他的話語之中往往蘊含著深奧的哲理,他的舉止看似荒唐,卻更像禪者的作略,舉手投足都在演示禪機。蔣介石的第二十七代先祖蔣宗霸,號「摩訶居士」,是布袋和尚的俗家弟子,跟隨他雲遊多年。在布袋和尚的啟迪下,蔣宗霸明心見性,契入了自由自在的解脫境界……後梁貞明二年(一說三年)三月三日夜,布袋和尚跏趺端坐在岳林寺東廊下的一塊大青石上,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偈畢,安然順化。直到此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布袋和尚就是彌勒佛的化身!更神奇的是,在他死後,人們還經常在其他地方,例如杭州、越州(今紹興)、天台山等地,看到他杖頭挑著布袋,招搖過市……於是,人們爭相描摹他的形象供奉。而他游化過的廣大江浙地區,首先以他那袒胸露腹、笑口常開的造像,取代了原來的彌勒佛像,堂而皇之進入了各個寺院的天王殿。到北宋時期,布袋和尚是彌勒化身的傳說,得到了皇家的認可,元符元年,賜號為「定應大師」。從此,源自印度的莊嚴神聖的彌勒佛,演化成了親切可愛、樂觀豁達的中國的布袋和尚形象。中國民間之所以更喜愛布袋和尚形象的彌勒佛,是因為寺院裡供奉的佛菩薩大都讓人肅然,惟有大肚子彌勒給人以安然、和藹、平等的感覺。而這,也的確更符合彌勒大慈——給人歡樂的表徵。彌勒作為佛,他與釋迦不同;作為菩薩,也與觀音有別。他的寬容、親善、智慧,詼諧、輕鬆、愉悅,正是人們所期待的;他所倡導的那個和平美好、豐盛安樂的國土,正是人們所盼望的;他樂觀向上的根本精神表明,人生是美妙的,社會未來是充滿希望的,那個理想的人間極樂世界一定能夠到來。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期盼彌勒早日出世,給世界帶來光明與幸福。各個寺院在新年伊始——正月初一要舉行彌勒法會,念誦「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這表示學佛人新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共同發願:祝彌勒佛早日下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上來。佛經中明明記載,彌勒菩薩要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才降生娑婆世界。那麼,人們為什麼希望彌勒佛早日降生呢?彌勒果真能提前臨世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這是彌勒菩薩的本願。《大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中釋迦牟尼佛說:「彌勒菩薩往昔行菩薩道時,作是願言:若有眾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我於爾時,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難,於當來世有諸眾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彌勒菩薩當爾之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菩薩本願力故。」這就是說,「若有眾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的時候,彌勒菩薩即可下生成佛。「淫怒痴」,即貪、嗔、痴。貪是貪愛五欲,嗔是嗔恚無忍,痴是愚痴無明。有利益我者生貪慾,違逆我者生嗔恚,心中智慧未明故而愚痴。此三者是我們人類一切煩惱產生的根本,人人都應該捨棄。「十善」是指十種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騙人、不搬弄是非、不惡語罵人、不惑亂人、不貪、不嗔、不邪見。如果我們所有的人都遠離煩惱,奉行十善,這將是一個多麼和諧美好的世界啊。而這,正是彌勒菩薩從兜率陀天降生人間的條件。這就表明,人間淨土,不是佛菩薩恩賜給我們的,而是要我們每一個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淨化心靈、揚棄邪惡,完善自己、改造自己,丟掉空想、努力實幹,從而構建出人人嚮往的理想世界。因此,人們希望彌勒佛早日下生,不但是一種美好的願望,更具有深切的現實意義。彌勒淨土,不在天上,不在幻想中,就在我們人世間,要憑藉我們自己的力量,用我們人類的智慧去創造完成!

彌勒菩薩心咒之功德 若有聞此咒音一字者,亦不落三惡道

彌勒菩薩心咒之功德若有聞此咒音一字者,亦不落三惡道,亦不入胞胎而生蓮花中

嗡 美鎮達楞 梭哈

(按:此咒乃新龍烏金之美上師傳於楞嚴上師,楞嚴上師復又傳於慈宗彌勒弟子,為廣大利益有緣眾生,上師勸令廣為受持,如見彌勒。)又,上師開示:美鎮達楞=梅怛梨耶(梅-美鎮;怛梨耶-達楞)=彌勒的梵名彌勒菩薩心咒之功德佛經云:彌勒菩薩於佛前願曰:若有人念彼心咒,無論口誦心念,或耳聞此咒音者,自釋迦佛滅度,至彌勒佛出世,於其中間,若墮三惡道者,菩薩皆悉度出之,不令墮諸惡趣。一切眾生,若耳聞此咒音者,不但不墮地獄、餓鬼、畜生中,其所獲福德,能成轉輪聖王,能生於兜率內院彌勒菩薩前。如生其他善處,無諸障礙,能得一切如願,壽命財寶,長遠豐饒,無不具足。此乃彌勒菩薩於佛前擔任之誓,故誦此咒者,必獲如上功德利益,真實不虛。有耳聞此咒,或翻閱或讀誦,或聞憶觀想者,彌勒菩薩均以大菩提與之,並於三界之內,一定覓得是人而度脫之。縱落地獄,亦使脫離,示以菩提,甚至一切畜生,聞此咒音,亦均示以無上清淨道。若有聞此咒音一字者,亦不落三惡道,亦不入胞胎而生蓮花中。其福德一大劫為金輪王,猶不能盡,所獲道種功德,無量無邊。彌勒,梵名Maitr=eya ,巴利名Metteyya 。又稱梅呾麗耶菩薩、末怛唎耶菩薩、迷底屨菩薩、彌帝禮菩薩。意譯作慈氏。依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所載,彌勒出生於婆羅門家庭,後為佛弟子,先佛入滅,以菩薩身為天人說法,住於兜率天。此菩薩欲成熟諸眾生,由初發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緣,而名為慈氏。大日經疏卷一,謂:慈氏菩薩系以佛四無量中之慈為首,此慈從如來種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間不斷佛種,故稱為慈氏。釋尊曾預言授記,當其壽四千歲(約人間五十七億六千萬年)盡時,將下生此世,於龍華樹下成佛,分三會說法。以其代釋迦佛說教之意,稱作一生補處菩薩、補處菩薩、補處薩埵;至彼時已得佛格,故亦稱彌勒佛、彌勒如來。據此而有二種造像。中國一般寺廟供奉之笑口常開胖彌勒像,為五代時之契此和尚,號長汀子,因傳說為彌勒化身,故後人塑像供奉之。而往生兜率天之信仰,自古與阿彌陀信仰同為佛教徒所重。此外,彌勒菩薩之本生譚,詳見於《一切智光明仙慈心因緣不食肉經》,收於《大正藏》第三冊。=======================彌勒,為梵文 Maitreya 的音譯,意譯慈氏,為姓,一說名阿夷多。彌勒菩薩為佛弟子,先佛滅度,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宮,在那裡講經說法,由於釋迦牟尼佛預記他在兜率天壽命終盡時將下生人間,繼之為佛,因此他又被稱為一生補處菩薩,即下一輩子即可替補成佛的菩薩。由於他將來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稱為彌勒佛。彌勒的名字在早期的《阿含經》裡就已經出現了。在《阿含經》中,彌勒是繼釋迦牟尼之後出世的未來佛,彌勒佛出世時,土地平整,七寶充滿,花香濃郁,果味甘美,國土豐樂,人民善良,人的壽命達到八萬四千歲,女子五百歲才出嫁。未來彌勒佛下生時,父名修梵摩,為大臣;母名梵摩越,為公主,可見其出身高貴。彌勒下生之後,在龍華樹下坐禪成道,又設三會度脫眾生,初會度九十六億人,第二會度九十四億人,第三會度九十二億人。彌勒信仰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東漢至兩晉所譯的大乘般若類經典,如《道行般若經》、《放光般若經》、《摩訶般若經》、《維摩經》等都有彌勒信仰的內容,其他如西晉竺法護譯的《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持心梵天所問經》、前秦竺佛念譯的《菩薩處胎經》、後秦鳩摩羅什譯的《思益梵天所問經》等也都有類似的內容。而集中表述彌勒信仰內容的,則有竺法護譯的《彌勒下生經》、鳩摩羅什譯的《彌勒成佛經》、沮渠京聲譯的《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三部,合稱「彌勒三部經」。彌勒信仰,主要包括上生信仰與下生信仰兩種。《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等經表達了上生信仰。彌勒菩薩本來為釋迦牟尼佛弟子,頗受佛器重,但他在釋迦牟尼入滅之前便去世了。在彌勒去世之前,佛便為他授記,預言他命終之後,當上生到兜率天宮。佛教將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欲界有六天,自下而上依次為: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兜率天上瓊樓玉宇,金壁輝煌,蓮花盛開,仙樂奏鳴,更有天女圍繞、宮娥曼舞,算是世人艷羨不已的天堂,不過,彌勒菩薩住在天宮的內院,其中莊嚴清淨,無諸欲樂,與天神所住的外院有所區別,此處又稱為彌勒淨土。世人只要持戒修禪、積累功德,或稱念彌勒名字,死後即可往生彌勒淨土。進入彌勒淨土,不僅可以不入輪迴,還可以常聽彌勒講經說法,將來還能與彌勒一同下生世間,解脫成道。上生信仰,主要是對彌勒菩薩的信仰,也是近期可以到達的目標(死後即可往生),但此處只是解脫的中間環節或中轉站,並不是最終的目的地。下生信仰,見於《彌勒下生經》、《彌勒成佛經》等。據佛經記載,彌勒在兜率天的壽命是四千歲,換算成人間的時間則是五十六億年,他命終之後,便下生人間成佛。彌勒下生之後,人民不僅生活幸福,還有受度解脫的機會,這對於生活在黑暗的世間的人民來說,吸引力不可謂不大,儘管佛經明文說要等五十六億年後彌勒才會下生,但在苦難之中飽受煎熬的老百姓卻急盼彌勒早日來臨,因而下生信仰很快便取代了早期流行的上生信仰,成為彌勒信仰的主流。由於此時的彌勒尚為菩薩,因而上生信仰就是對彌勒菩薩和彌勒淨土的信仰。表現在造像上,最初的彌勒多為頭戴寶冠、身披瓔珞的菩薩裝,姿勢基本上是交腳坐式,其造型帶有濃郁的印度風格。其後,也出現了彌勒佛的形象,中國的大佛有很多與彌勒有關,如浙江新昌大佛、南京棲霞山大佛、河南濬縣大佛、四川樂山大佛、榮縣大佛、寧須彌山圓光寺大佛等。早期的彌勒形象嚴格按照佛經要求的三十二相、八十好等製作,可以說是一種「金身彌勒」,從中看不到太多中國化的痕跡。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民族,尤其表現在對佛教的接受與改造上,彌勒信仰也不例外。由於人民渴望彌勒早日下生,因而這種宗教熱情往往為人利用,不少人打著「彌勒佛出世」的旗號鼓動起事,其中的情況比較複雜,既有農民起義,又有別有用心者迷惑民眾、乘機叛亂,或者藉此斂財騙色等不法行為。在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一些作亂者多假託彌勒下生,以白衣長發的形象出現,這表明「白衣長發」成了當時社會所認可的彌勒新形象,可以稱之為「白衣彌勒」。白衣彌勒,意味著彌勒形象的本土化和世俗化。白衣彌勒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經典的依據,但作為彌勒的一種標準形象在印度並沒有出現過。白衣不僅僅包含著尚白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在家信徒即居士的身份,從其留有長發更足以表明這一特徵。白衣居士也可以作為彌勒佛的化身,是從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傅大士開始的。傅大士,名傅弘,或名傅翕,梁代著名居士。他自稱「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即彌勒的化身,又經常顯弄神異,道俗歸心,一時影響極大。晚唐五代之後,以遊方僧人契此為原型的「大肚彌勒」流行起來,成為長期流傳和普遍歡迎的中國彌勒佛。契此,明州奉化縣人(今寧波奉化),生活在唐末五代。他是一個下層遊方僧人,由於經常被著一個布袋,又被稱為布袋和尚。他的形貌很有特徵,「形裁腲脮,蹙頞皤腹」,皺鼻樑,大肚子,身體十分肥胖。他的行為也很奇特,天將旱時便穿高齒木屐,天將澇時穿濕草鞋,人以此得知天氣,而且他隨處寢臥,冬臥雪中,身上一片不沾。他沒有固定的住處,經常到市場上乞食,不管葷素好壞,入口便食,還分出少許放入布袋,更奇特的是他在哪裡行乞,哪裡的生意便分外好。他平時說法不多,後梁貞明二年(916)於奉化岳林寺東廊下入滅,臨終前說了「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四句偈語,人們才知道原來他就是彌勒佛的化身。作為一個遊方僧人,契此是十分貼近民間的,因而很受普通百姓的喜愛。他的形象和藹可親,雖然不象金身彌勒那樣莊嚴肅穆,卻增加了一種親和力。他雖然顯現神通,卻又只是暗示於人,更不以此為己謀利,直到臨終,他才暗示自己就是彌勒的化身,這又與傅大士公開宣稱自己就是彌勒的化身,並以此驚動朝野、大獲名利形成鮮明的對照,亦與那些以此迷惑民眾、煽動叛亂的白衣長發的假彌勒完全不同。契此為人所重不僅因為其形象的奇特,更因為其思想的超脫。他留下的詩偈不多,卻都富有特色。他有一偈:「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這一偈語反映了當時遊方僧人的生活,青目一句用了稽康用青白眼對待知己與俗人的典故,表明他不為人知的寂寞與孤獨。他還作有一歌,強調只有心才是最真實的,是「十方世界最靈物」,出家人只須騰騰自在、閒閒無為,不用分別凡聖,不用執著經論,與禪宗的風格一致。契此的大肚和布袋成為一種寬厚、包容的象徵。他有一偈:是非憎愛世偏多,子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他強調要大度能容,不要計較人世間的是非憎愛,要「寬卻肚皮」、「豁開心地」,只要肚量大、心胸寬,遇到冤家也能與之和平相處,甚至還能由此悟道成佛,證得六度。

【彌勒佛】 2012.1.23 大年初一 恭迎彌勒菩薩聖誕

【彌勒佛】彌勒佛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的一尊佛。「彌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譯簡稱,意思是「慈氏」。據說此佛常懷慈悲之心。窺基在《阿彌陀經疏》中解釋說:「或言彌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勝,名無能勝。」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無能勝」。據佛經記載,彌勒出生於古印度波羅奈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與釋迦是同時代人。後來隨釋迦出家,成為佛弟子,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去世。據說釋迦曾預言,他離開此世間後,將上生兜率天宮,在那兒與諸天演說佛法,直到釋迦佛滅度後五十六億六千萬年時,才從兜率天宮下生,來到人間。據《彌勒下生成佛經》所說,到那時,娑婆世界(即我們所生活的有情世間)閻浮提有翅頭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彌勒屆時將托生於此城中一個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說法,其經歷一如釋迦牟尼佛。彌勒繼釋迦成佛後,將在華林園龍華樹下三次說法,廣度眾生。

在我國彌勒信仰的流行也很早。西秦時就已出現了繪製的彌勒像,如甘肅炳靈寺石窟中即有。五代、宋以前的彌勒像,主要有菩薩形和如來形兩大類,分別根據《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創作。菩薩形的彌勒像主要表現了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宮為諸天說法時的形象。這時的彌勒像是菩薩裝束,兩腳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腳下垂,右手扶臉頰的半迦思維形,表示彌勒在兜率天宮等待下生的情形,而如來形的彌勒像則是下生成佛後的形象,與釋迦佛的造像沒有多大區別。大致從北魏開始,中國逐漸流行對彌勒下生的信仰,同時也開始出現穿上佛裝的彌勒佛像。

2012.1.23 大年初一 恭迎彌勒菩薩聖誕

由於彌勒作為未來佛在信徒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因此還有一些彌勒的巨像產生。最大的彌勒木雕像在北京雍和宮萬福閣(又稱大佛樓)。佛像高十八米,埋入地下部分八米,總長二十六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最大的石雕彌勒佛像則為四川凌雲大佛,此佛立於四川樂山市岷江東岸凌雲山上,大佛依斷崖造成,坐像世稱「樂山大佛」。通高七十一米,肩寬二十八米,雕像相好莊嚴,比例勻稱,氣魄雄偉,臨江端坐,也是世界第一石刻坐佛像。藏密也非常崇拜彌勒,最大的銅製彌勒佛就是西藏札什倫布寺中的強巴佛。

大約在五代以後,江浙一帶的寺院中開始出現笑口彌勒佛的塑像。其實這是按照一個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據《宋高僧傳》等記載,契此是五代時明州(今浙江寧波)人,又號長汀子。他經常手持錫杖,杖上掛一布袋,出入於市鎮鄉村,在江浙一帶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語無常,四處坐臥。能預知晴雨,「天將雨,即著濕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為驗」。與人言吉凶頗為「應驗」。因其總負一布袋,故被稱為「布袋和尚」。他還常把布袋中化緣來的什物一古腦兒傾倒於地,對圍觀的人們叫道:「看!看!」曾作歌曰:「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宋高僧傳》卷二十一)後梁貞明二年(916),契此坐化於明州岳林寺廡下的一塊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於是後人認為他是彌勒轉世,為他建塔供養。宋崇寧三年(1104),岳林寺住持曇振為他建閣塑像。此後,江浙一帶就逐步流行一種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顏開的笑口彌勒像,並將他安置在天王殿中,令人一進山門就有皆大歡喜的感覺,深受世人喜愛,以後「大肚彌勒」的這一布置就成了寺廟的定製。

杭州靈隱寺前飛來峰上五代、宋元時所刻的各種佛教造像中,就有這樣一尊彌勒像,所雕的彌勒佛像倚坐于山崖上,光頭現比丘相,雙耳垂肩,臉上滿面笑容,笑口大張。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個按著一個大口袋,一手持著一串佛珠,樂呵呵地看著前來遊玩進香的人們,人們見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蕩的笑容感染而忘卻自身的煩惱。很多寺院的彌勒殿還有這樣一幅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彌勒菩薩】彌勒,梵名Maitr=eya ,巴利名Metteyya 。又稱梅呾麗耶菩薩、末怛唎耶菩薩、迷底屨菩薩、彌帝禮菩薩。意譯作慈氏。依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所載,彌勒出生於婆羅門家庭,後為佛弟子,先佛入滅,以菩薩身為天人說法,住於兜率天。據傳此菩薩欲成熟諸眾生,由初發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緣而名為慈氏。大日經疏卷一,謂慈氏菩薩系以佛四無量中之慈為首,此慈從如來種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間不斷佛種,故稱為慈氏。

釋尊曾預言授記,當其壽四千歲(約人間五十七億六千萬年)盡時,將下生此世,於龍華樹下成佛,分三會說法。以其代釋迦佛說教之意,稱作一生補處菩薩、補處菩薩、補處薩埵;至彼時已得佛格,故亦稱彌勒佛、彌勒如來。據此而有二種造像。

據法華經卷六隨喜功德品、平等覺經卷四等所說,彌勒與佛陀之另一弟子阿逸多為同一人;然據中阿含卷十三說本經、出曜經卷六及大毗婆沙論卷一七八等所說,則以彌勒與阿逸多為不同之二人。

在密教中,彌勒菩薩為胎藏界曼荼羅中台九尊之一,位居大日如來東北方;於金剛界曼荼羅則為賢劫十六尊之一。關於其形像有種種異說,如八大菩薩曼荼羅經及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載,身呈金色,左手持軍持,右手掌向外上揚,作施無畏之勢。三昧耶形為瓶或塔,密號迅疾金剛。

中國一般寺廟供奉之笑口常開胖彌勒像為五代時之契此和尚,因傳說為彌勒化身,故後人塑像供奉之。而往生兜率天之信仰,自古與阿彌陀信仰同為佛教徒所重。此外,彌勒菩薩之本生譚詳見於一切智光明仙慈心因緣不食肉經,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2012.1.23 大年初一 恭迎彌勒菩薩聖誕

彌勒佛聖誕 彌勒佛聖誕在農曆正月初一。

彌勒,梵名Maitreya,巴利名Metteyya,意譯作慈氏。在印度,早就開始以彌勒菩薩為信奉對象。如《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賢劫經》卷七,皆以彌勒為未來出現之第一佛;《阿毗曇八犍度論》卷二十七亦載當來彌勒成佛之事;又據《名僧傳抄·法盛傳》載,佛滅度後480年,阿利難陀羅漢上升兜率天繪彌勒之像,至尤長國東北,造牛頭栴檀彌勒大像。

中國佛教信奉彌勒,始自南北朝時期,逐漸盛行;至唐代後,由於《阿彌陀經》之譯出,發願往生西方淨土者亦多,故彌勒信仰不及阿彌陀佛信仰,但並未消失,影響及於中國近現代。歷來,中國佛教之彌勒信仰分為二派,一派為上生信仰,信仰現今於兜率天說法之彌勒菩薩,而欲往生兜率天;另一派為下生信仰,相信彌勒將來下生此世界時,於龍華樹下,三會說法,以救渡眾生,而自己亦能生此世界,於龍華樹下聽受說法而成佛,故有龍華三會之說。上生信仰者,始有道安,據《梁高僧傳·道安傳》卷五載,前秦苻堅遣使西域,攜回彌勒結珠像等,道安開席講法時,常羅列尊像。繼有戴顒,據《法苑珠林》卷十六記載,東晉戴顒,依據夢告造立彌勒像,後安置於會稽龍華寺。又據《名僧傳抄》載,南朝劉宋元嘉九年(432),法祥建彌勒精舍。此外,上生信仰者還有道矯、僧業、慧嚴、道汪、道法、法盛、曇副、曇斌、玄奘、窺基等。下生信仰亦甚為普及,據《出三藏記集·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序》卷十二載,劉宋明帝(465-471年在位)撰《龍華誓願文》,周顒作《京師諸邑造彌勒三會記》,齊竟陵文宣王作《龍華會記》。南嶽慧思作《立誓願文》,敘述彌勒下生之說。唐代武則天於永昌元年(689)命法朗等偽作《大雲經》,謂武后系彌勒下生。五代時之布袋和尚(契此),更被傳為彌勒化身。

漢地各寺院一般以每年正月初一為彌勒菩薩誕日。之所以有此慣例,是因為相傳布袋和尚的誕日是正月初一,而布袋和尚則傳為彌勒化身。布袋和尚,原名「契此」,又號「長汀子」,傳見《宋高僧傳》卷二十一。相傳他的圓寂很是奇特,這一天他來到浙江奉化岳林寺東廊,在一塊盤石上端坐而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而逝。人們聯繫契此日常的不平凡行為,遂認定契此為彌勒化身,並按他的模樣塑成「彌勒菩薩」,安放在天王殿正中。這樣,彌勒菩薩也就有了自己的誕日。

【彌勒佛在人間的化跡】

彌勒佛累劫累世都與無量眾生廣結天緣、佛緣、道緣,以下是彌勒佛在人間所留下的化跡:

○無量劫以前的一切智光明仙人

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中有記載,在無量多劫以前,曾經有一位佛出世,佛號為彌勒,祂常演說慈、悲、喜、捨四無量法來教化眾生。當時有一位大修行人名叫一切智光明仙人,他精通各種技能,智慧非常廣達,後來受佛所度化,誠心奉持佛經,並且發下心愿,將來一定要成佛,而且也要同樣號為彌勒。因此便捨離家業,帶髮進入深山修行,被當時的人稱之為仙人。

一切智光明仙人入山修行以後,有一年,遇到洪水氾濫,山中的農作物相當缺乏,仙人乞討不到食物,足足有七日沒有東西吃。

當時山上有五百隻兔子,兔王媽媽看見仙人快要餓死了,就發心捨身供養仙人以護持佛法之留傳。兔王媽媽一一交代各兔子:「我要捨身供養佛法,你們各自解散後,要好好照顧自己!」而山神、樹神此時亦配合兔王,準備了火灶。兔王媽媽又叮嚀小兔子:「媽媽現在要離開你,好讓仙人活下去,使佛法留傳萬世,造福更多人;你自己要好好珍重啊!」可是小兔子說:「媽媽,供養仙人護持佛法,這是善事,我也要做!」正在這個時候,山神、樹神來通知火灶已經準備好了。沒想到小兔子就「噗!」地一聲,比兔王媽媽還先跳進火灶裡,兔王媽媽隨即也跟著跳入火坑中。

等到兔肉燒熟了,山神就告知一切智光明仙人,仙人一聽見山神所說,心中悲痛欲裂!就說了一段偈言:「寧可自己殺身破眼目,受種種痛苦,也不忍食眾生肉!」也就是說寧願自己毀了眼目,受種種的痛苦,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忍食眾生肉!他同時又發下誓言:「願我生生世世不起殺想,常不食肉,而入慈心三昧,直到成佛,永遠守住不食肉戒!」說完此誓,仙人自己也投身火中,跟白兔母子一起命終。釋迦牟尼佛向大眾解說:「當時的母兔即是我的前身,兔兒即是我子羅(目侯)羅,一切智光明仙人即是今日之彌勒菩薩。」

此段經文敘述了彌勒佛從初發心即不食眾生肉的因緣,故今日人們欲效法彌勒佛修持慈心者,應同樣護持此大慈因地心,即是時時關懷愛護一切眾生,並發願生生世世不起殺念、生生世世不食眾生肉。

○釋迦佛時代的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是釋迦佛時代的弟子之一,祂不修禪定,也不斷煩惱,卻被釋迦佛認可必定成佛,且授記為後補佛,意指祂將是在釋迦佛之後第一位成佛的大佛祖,故當時又被稱為未來佛。此位彌勒菩薩即是彌勒佛的前身。

當時的彌勒菩薩發下鴻慈大願,欲化混亂的世界為大同世界、化污濁的人間為人間淨土、化罪惡黑暗的世間為世間天國、化紅塵苦海為彌勒佛國。亦即在彌勒佛成佛之時,人間即成就大同世界、人間淨土。故所以三千餘年來的許多高僧大德善信,皆發願要跟隨彌勒菩薩的腳步,共來人間淨土。

彌勒菩薩概述 (印如居士 著)

彌勒,全譯梅達麗(Maitreya),又譯為慈。彌勒是姓,名阿逸多,義譯無能勝。公元前六世紀人,與釋迦世尊同時代人。

據《賢愚因緣經》載,彌勒生於印度波羅奈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輔相之家,生而莊嚴三十二相,十二種好,具足轉輪聖王相,身紫磨黃金色,姿容挺特,聰慧異常。輔相歡喜,召相師相之。相師曰善。因爾立名。則問兒生時凡有何相。答言其母素性不能良善。懷兒以來。慈予今苦見。相師喜言。是兒者必慈心。因此為立名。號曰彌勒。就彌勒之字,阿難曾問佛。此文載於《賢愚因緣經》中:何因緣故。得彌勒字。佛答。過去久遠。於閻浮提中。有一佛出世。名曰弗沙佛。彼時有國王。名曇摩留枝。往佛所時。見一比丘。入慈心三昧。形身安靜。放大光明。王見則問佛。此比丘。入何三昧。光明乃爾。佛答王雲。此比丘。入慈心三昧。王聞此語。信增欽仰言。此慈心定魏魏乃爾。我亦修習此慈心三昧。爾時。曇摩留枝王。今彌勒是。於世則發此慈心。自此以來。常字彌勒。久習性故。至成佛時。猶名慈氏。

下面這段摘自《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食肉經》中的經文,更能體現久劫以前彌勒修慈心三昧的慈悲特點,也更能說明彌勒「慈氏」的由來。在過去無數劫時,有一世界,名曰華敷,佛號彌勒。有一大婆羅門人名一切智光明,聰慧多智,廣博眾經,世間技藝六十四能,無不綜練。聞佛出世,說《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即便信服,為佛弟子。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誓願未來成佛,亦號彌勒。於是舍家入山,勤修梵行。八千歲中,少欲無事,乞食自活,誦持《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一心不亂。

時世間有雨星現,連雨不止,洪水暴發,一切智光明仙人不得乞食。歷經七日,粒米未進。時彼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母子二獸。見仙人七日未食,命不雲遠,法幢將崩,法海將竭,為護無上大法久住,不惜生命,投入火中,令己肉熟,供養仙人。仙人聞睹,悲不能言,心痛欲碎,即語慈偈:

寧當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啖肉食眾生。如佛所說行慈者,此人行總不滿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

偈了,更發誓言,願我世世不起殺想,恆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斷肉戒。語已,即投火中,與兔王母子並命。

以上這個生動的故事充分體現了彌勒菩薩愛憐一切眾生的大慈大悲。彌勒菩薩不但自己身體力行,以金剛之志持修慈心,還制定了「斷肉戒」,規定弟子不得食肉,開了古印度修行食素的先河。上述兩則摘自佛經的敘述表明,母懷彌勒而能改其不善變得慈悲賢良,乃因彌勒久劫以前修行大慈的願力所致。從曇摩留枝國王隨弗沙佛修慈心三昧,至光明仙人拜華敷國佛誦持《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都說明了彌勒「慈氏」的由來。隨兔王母子並命,「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啖肉食眾生」,更體現了彌勒「慈氏」的含義。這既是彌勒「慈氏」的由來,也是彌勒修行的特點。

因此,當他遇到釋迦世尊,跟隨他出家時,才能向世尊提出修慈心觀的問題。這一問答,記載於《華嚴經修慈分》篇里。佛告彌勒:「善哉彌勒。汝於我所。常有所問。今所問義。最順我心。汝今哀愍諸天及一切世間。無量眾生。多所利益。多所安樂。故能問我如是之義。吾當為汝。分別演說。今諸菩薩。不經勤苦。而能速疾證佛菩提。佛子。若有眾生。為求菩提。而修諸行。願常安樂者。應修慈心以自調伏。如是修習。於念念中。常具修習六波羅密。速能逮及諸忍之地。速得圓滿無上正覺。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最上功德。莊嚴其身。盡於未來。常住安樂。亦能除滅。一切眾生無始以來諸業重障…佛子當知。此修慈者。乃至未能離於分別。未能不知我我所見。常得六種梵天之福。若舍分別。離我我所。此則名為廣大之慈。先世以來。所有罪障。皆得除滅。不久當證無上菩提。」這段世尊對彌勒首肯讚揚的經文,進一步表明修慈心觀而上求佛道是彌勒一貫的思想。而彌勒名阿逸多,又譯為無能勝,則體現了彌勒重修慧學的特點。「無能勝」譯名的由來,是因其修唯識觀而著稱於世。萬法唯識,一切唯心。彌勒修此觀非始於現在,而是源遠流長。在《楞嚴經》中,彌勒菩薩曾說:「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佛出家。時佛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至燃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知盡虛空。如來國土,淨穢無有,皆是我心變化所現。」彌勒的唯識觀,不僅否定了婆娑世界外境實有,更徹底把盡虛空世界所有佛土,一筆勾銷。一切染淨因緣沒有了,呈現諸法的『我心』,又將安立何處!這種不定一法的精神,唯佛與佛乃能證知,非凡夫、二乘、權位菩薩所能勝過,故名無能勝。彌勒菩薩在佛教中是一個極其特殊的人物。不僅大乘信仰他,小乘也信仰他。這一論述可在大、小《阿含經》中略見一斑。有關他的事跡的記載更是不勝枚舉。彌勒菩薩隨釋迦世尊出家時,常與大乘菩薩為伍,和文殊、普賢、觀音、大勢至菩薩等同事。在大乘法會上,彌勒菩薩都占有重要席位。如《華嚴經》中,彌勒故現樓閣,令善財入於法界;《般若護國》中,為波斯匿王酬量希相;法華會上,與文殊共任流通。他還得世尊瑜伽了義之教,九百年後由其弟子無著宏揚於世,此經乃《解深密經》。又創瑜伽學派,將自己的思想、修證的方法論全部付諸弟子無著,使其弟子得以匯成曠世巨著《瑜伽師地論》。後世學子根據此論又衍生出諸多門派,不斷發揚光大。彌勒菩薩求道、行道、得道都有其自己的特點。在《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中,佛語賢者阿難:「彌勒菩薩本求道時,不持耳鼻頭目手足身命珍寶城邑妻子及國土布施於人,以成佛道,但以善權方便安樂之行得致無上正真之道。」彌勒菩薩行道的方法在於莊嚴國土,護法利生,宏揚釋迦教法,拔苦施樂,開啟眾生智慧,宏播慈心。他取佛果的宏願則是:使其作佛時,令我國中人民,無有諸垢瑕穢,於淫怒疑不大,殷勤奉行十善。從彌勒菩薩的發願、修行的過程可以看出,彌勒菩薩具有與眾不同的大智大慧。也正基於此,釋迦世尊在他的眾多弟子中,對彌勒菩薩總是另眼看待,並選中彌勒作接班人,予以授記,次當作佛。並重申,彌勒將來定成佛無疑,接釋迦世尊之位,作眾生的大歸依主。

彌勒信仰】指以彌勒菩薩為信奉對象之宗教信仰。在印度,早期即有此信仰,如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賢劫經卷七佛興立品等,皆以彌勒為未來出現之第一佛。阿毗曇八犍度論卷二十七,亦載當來彌勒成佛之事。又據名僧傳抄法盛傳載,佛滅度後四八○年,呵利難陀羅漢上升兜率天繪彌勒之像,至憂長國(佛國記之陀歷國)東北,造牛頭栴檀彌勒大像。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靈運傳載,那爛陀寺供有彌勒像。大唐西域記卷七、卷八亦載,戰主國都城西北之伽藍供奉彌勒像。摩揭陀國佛陀成道之菩提?樹東方有精舍,以白銀鑄十餘尺高之彌勒像。

中國關於彌勒信仰之譯經,始自西晉,先後共十餘種譯本,可歸納為『上生』、『下生』、『本願』三系統。玆列舉如下:西晉大安二年(303),竺法護譯之彌勒下生經、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姚秦弘始四年(402),鳩摩羅什譯之彌勒大成佛經、彌勒下生成佛經;南朝劉宋時,沮渠京聲(?~464)譯之彌勒上生經;東晉時,譯者不詳之彌勒來時經;北魏永平元年至天平二年(508~535),菩提流支譯之彌勒菩薩所問經;唐代大足元年(701),義淨譯之彌勒下生成佛經;唐代景龍二年至開元元年(708~713),菩提流志譯之彌勒菩薩所問經等。由以上諸多譯經,可知彌勒信仰?之普及。

彌勒信仰又分為二派,一派為上生信仰,信仰現今於兜率天說法之彌勒菩薩,而欲往生兜率天;另一派為下生信仰,相信彌勒將來下生此世界時,於龍華樹下,三會說法,以救渡眾生,而自己亦能生此世界,於龍華樹下聽受說法而成佛,故有龍華三會之?說。上生信仰者,始有道安(314~385),據梁高僧傳卷五道安傳所載,前秦苻堅遣使西域,攜回彌勒結珠像等,道安開席講法時,常羅列尊像。繼有戴顒,據法苑珠林卷十六記載,東晉戴顒依據夢告,造立彌勒像,後安置於會稽龍華寺。又據名僧傳抄載,南朝劉宋元嘉九年(432),法祥建彌勒精舍。此外上生信仰者尚有道矯、僧業、慧嚴、道汪、道法、法盛、曇副、曇斌等。至唐代,玄奘、窺基亦宏揚兜率上生信仰,而成為法相宗之傳統。下生信仰亦甚為普及,據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序載,劉宋明帝(465~471 在位)撰龍華誓願文,周顒作京師諸邑造彌勒三會記,齊竟陵文宣王作龍華會記。南嶽慧思作立誓願文,敘述彌勒下生之說。唐代則天武后於永昌元年(689)命法朗等偽作大雲經,謂武后系彌勒下生。五代時之布袋和尚(契此),更被傳為彌勒化身。

另據歷代史書所載,藉彌勒下生信仰,而曲解經文,糾眾叛亂者亦不少。隋代大業九年(613),宋子賢自稱彌勒出世,集愚民叛亂,襲擊煬帝鸞駕而被捕。又陝西扶風人向海明亦自稱彌勒出生,號召謀反。唐代開元(713~755)初年,貝州(河北)王懷古自稱新佛(解作彌勒佛),舉事被捕。唐僖宗(873~888 在位)時,彌勒教徒於西蜀地方擴展勢力,組織彌勒會。北宋仁宗(1022~1063 在位)時,貝州之王則率領彌勒教徒叛亂。南宋及元代之白蓮教亦混入彌勒教,假藉彌勒下生之名謀反,迄至明、清時代,尚流行於各地。

由於彌勒信仰之普及,歷來關於彌勒之造像,多不勝數。南齊建武年中,僧護曾發願於剡縣石城山雕鑿千尺彌勒像,然願未果而入寂,後由僧祐於天監十五年(516)完成,世稱三世石佛、剡縣大佛。北魏獻文帝時,鑿造大同雲岡第十三窟彌勒洞,安置十六公尺高之倚像,遷都洛陽後,又造龍門石窟,內有太和、景明、永平等年間所造之大小彌勒佛像數百尊。此外,山東歷城黃石崖、千佛山亦有許多北朝所造彌勒像。中國彌勒之造像形式,甚至透過朝鮮半島影響及於日本。

中國彌勒信仰於南北朝時開始,逐漸盛行;至唐代後,由於阿彌陀經之譯出,發願往生西方淨土者亦多,故彌勒信仰已不如以前盛行。然十九、二十世紀之民間宗教社團猶深受彌勒信仰之影響。又古來韓國、日本之彌勒信仰亦頗為盛行。

----------------------------------------- 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梵文:मैत्रेय 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梅怛儷藥,在未來人壽八萬歲時成佛以後,將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常尊稱為彌勒佛。

他是大乘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大乘經典中又常稱為阿逸多菩薩。他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佛教大師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釋名

彌勒的梵文Maitreya是常見婆羅門姓氏,字根源自梵文Maitrī,意為慈愛[1]。唐朝玄奘到印度求學時,見到梵文原本,所以譯為梅呾利耶。但在玄奘之前,後漢及三國時期的早期譯經家,見到的佛經是由西域輾轉得到,吐火羅文的Metrak,故譯為彌勒[2]。現代學者從語言學分析起步展開聯想,認為彌勒可能與在中亞流行的密特拉(Mitra)神和印度的密多羅(Mitra)神有關,有人還進一步認為他們與彌賽亞(Messiah)的音義相似[3]。

早期記載

在佛教史上,彌勒的記載起源甚早,很可能在第一次結集後、第二次結集前就已經出現,比如在漢譯《阿含經》中可見於說一切有部的《中阿含經》,和法藏部的《長阿含經》。「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當有佛。名彌勒如來。」[4]這是各個佛教部派皆認可的基本共識,但是在具體細節上則有許多不同的說法。

在南傳佛教《小部·經集》的「彼岸道品」(波羅延品)中,帝須彌勒(Tissa-metteyya)與阿耆多(Ajita,又譯為阿逸多)是佛陀的兩位弟子[5]。《中阿含經》記載佛陀授記他們兩位,一位成佛,一位成為轉輪聖王[6]。

彌勒信仰

彌勒菩薩降世的預言,在佛教各派別的經典中均有描述,故彌勒菩薩成為佛教徒的被救度的寄託。在大乘經典中,彌勒是姓,阿逸多是名[7],與上座部的傳說不同,可能是來自大眾部的傳說[8]。據說彌勒出身於南天竺婆羅門家庭[9],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常修行菩薩道,現住兜率天[10]兜率內院[11]修行、說法[12]。根據《雜阿含經》,兜率天的天人壽命是四千歲,相當於人間5.76億年[13],這是以萬萬為億,如果以千萬為億[14]則有如《彌勒上生經》中五十六億年這樣的記載,等時機成熟後,他將會繼承釋迦牟尼佛而降生人間,出家修道,覺悟成佛[15]。並將於龍華菩提樹下舉行三次傳法盛會(又稱龍華三會),分別度化九十六、九十四、九十二億眾生[16],令他們開法眼智,證阿羅漢果,脫離生死輪迴。大乘佛教由此發展出人間淨土的觀念[17],認為當彌勒菩薩降世,將可以救度世人。

彌勒信仰在古印度就甚為流行。據巴利文《大史》記載,公元前2世紀有錫蘭王杜多伽摩尼(duṭṭhagāmaṇī)臨終時蒙眾天神駕車迎往兜率天[18];據《大唐西域記》、《婆藪盤豆法師傳》記載,無著、世親、獅子覺都發願往生兜率淨土。

彌勒經典

《觀彌勒菩薩下生經》,西晉竺法護譯。此經宣揚彌勒下生信仰,有彌勒在後世人壽達八萬四千歲時會降生人間,建立人間淨土的預言。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劉宋沮渠京聲譯。此經描述彌勒菩薩命終往生兜率天宮情形,對兜率淨土有生動描寫。又點明欲往生兜率者所應行的修行善業,念佛形象,口誦彌勒聖名等修法。此經與《觀無量壽經》觀點相通,可視為同一時代背景下之作品。

《彌勒大成佛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其與《觀彌勒菩薩下生經》相近,然內容更豐富。

以上三部經,合稱「彌勒三部經」,若加上同樣描述彌勒下生內容的

《彌勒來時經》 《彌勒受決經》 《彌勒下生成佛經》

則合稱「彌勒六部經」。也有觀點認為彌勒經典還應加上彌勒的本生談《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譯者不詳)、竺法護譯《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楞嚴經·彌勒菩薩圓通章》等經典。

唯識鼻祖

大乘佛教早期經典《惟日雜難經》記載了阿羅漢遇到世友菩薩問難時,入定以神通上至兜率天,親自向彌勒求教的傳說[19]。在大乘佛教中期,一批以修習瑜伽行為主的大乘修行者被稱為瑜伽行派,他們尊奉彌勒為祖師。在無著、世親之後,進一步發展成為瑜伽行唯識學派,並流傳著無著入定上升兜率內院聆聽彌勒教誨、回來弘揚《瑜伽師地論》的傳說[20]。

在4世紀至5世紀間的中觀派中,由僧護的弟子解脫軍傳出的《現觀莊嚴論》,是對《般若經》的註解,據說也由彌勒所傳。其後的師子賢作《現觀莊嚴論釋》、《現觀莊嚴般若波羅密多釋》,被視為早期的中觀與瑜伽行兩派的調合論者。至清辨門下的寂護、蓮花戒論師時,以清辨中觀自續派理論,加上瑜伽行派的教義,成立了順瑜伽行中觀派,他們同樣尊奉彌勒的《現觀莊嚴論》。此派後傳入西藏,對藏傳佛教產生很深的影響。

彌勒五論

漢傳佛教認為彌勒寫作了五部主要的論書,稱為「慈氏五論」。

《瑜伽師地論》,藏傳佛教認為此論為無著所作。

《分別瑜伽論》,此論已失傳。

《大乘莊嚴經論》。

《辨中邊論》。

《金剛般若經論》。

藏傳佛教所傳的五論,內容有所不同,除《大乘莊嚴經論》、《辨中邊論》與漢傳相同外,其餘三論不同。

《現觀莊嚴論》,漢地未傳,民初法尊法師漢譯有《現觀莊嚴論略釋》。 《辨法法性論》,漢地未傳,民初法尊法師由藏譯漢。 《大乘最上要義論》,此論內容同於漢傳《究竟一乘寶性論》,但漢傳此論題為堅慧所造。 漢傳佛教中的彌勒信仰 塑化形象中國的彌勒像有菩薩形和如來形兩類。分別根據《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製作。

菩薩形彌勒像主要表現彌勒在兜率宮為諸天說法的情景。菩薩裝束,兩腳交叉而坐或左腳下垂。如來形彌勒則是下生凡界在龍華樹下繼承如來,形象與如來差別不大。

大肚笑口佛

五代後梁時期在江浙地區開始出現以契此和尚為原型塑成的笑容可掬的大肚比丘。契此和尚圓寂前,曾留下偈頌:「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因此被認為是彌勒菩薩的化身,所以此後彌勒菩薩的塑像就經常被塑成和藹慈祥、滿面笑容、豁達大度、坦胸露腹的慈愛形像,常被華人稱為笑佛、歡喜佛、大肚彌勒佛。著名楹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便把菩薩的寬廣胸懷和樂觀態度描繪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其塑像常被安置在天王殿中,並逐漸成為定製。

而彌勒佛塑像的背後常安置護法神大將韋馱菩薩的塑像,其形象一般是身披盔甲、手執金剛杵的武士。

發展簡介

中國東晉以來,彌勒淨土的信仰日益盛行,且與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信仰和樂融融。淨土宗慧遠的導師道安,因為對經文原義有疑問,發願上升兜率天親自聽彌勒菩薩說法。玄奘、窺基等一代高僧也以往生兜率內院為臨終之大願。

隋唐之後,彌陀信仰愈盛,但彌勒淨土依然不衰,在平民和士大夫中大有傳播。著名詩人白居易便是彌勒信徒。他組織了「一時上升會」,希望這個會的成員都能往生兜率淨土。他本人在《畫彌勒上生幀記》云:「願當來世,與一切眾生,同彌勒上生,隨慈氏下降。生生劫劫,與慈氏俱;永離生死流,終成無上道。」他在晚年的言志詩中也說:「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說吾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

在隋唐之際,彌勒信仰與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信仰曾經有所衝突,雙方信徒甚眾,形成淨土信仰的兩大流派,彌勒與淨土宗相持不下。但是隨著許多民間信仰信徒以彌勒降世為號召,對朝廷反抗起事,故彌勒信仰遭官家大力打擊,至明清之後,逐步讓位給阿彌陀佛信仰,於是在漢傳佛教中式微。

彌勒法門因牽扯上各式各樣的政變與起事,漸漸衰微,但衰而不絕,但仍在漢地傳承不止。清代廣州南海寶象林沙門、曹洞宗高僧弘贊編寫了《兜率龜鏡集》一書,記載了歷代彌勒法門修行者的事跡。

彌勒信仰在朝鮮半島佛教中,仍然保持著主流地位。

結合政治

彌勒教最早於梁武帝時期創立,創始人傅大士自稱「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暗示他本人即為彌勒轉世化身,廣弘菩薩道,門下有傅宣德等人。傅大士只是宣揚大乘佛教,並未有政治運動甚至是反抗君主之舉。

由於佛典中有彌勒佛必定到來人間救苦救難的預言,在中國內地形成了一種類似猶太教、基督教的彌賽亞救世思想,不少農民起義軍利用這種迷信,遂打著「彌勒下生,明王出世」的口號起義。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元末紅巾軍起義的兩個著名教派彌勒教和白蓮教,而衍自波斯拜火教的摩尼教,也受到這樣的影響,打著「彌勒降世」的旗號活動。

由於和民變存在牽連,朝廷帝王對彌勒信仰不再放心,也不支持這個信仰,唐玄宗就曾經發布《禁斷妖訛等敕》,對那些「白衣長發,假託彌勒下生,因為妖訛,廣集徒侶,稱解禪觀,妄說災樣。或別作小經,詐雲佛說,或輒蓄弟子,號為和尚」的不法僧人,命按察使採訪,「嚴加捉搦」。這紙敕令給彌勒下生信仰以沉重打擊;此外,彌勒信仰還遭到佛教內部彌陀西方淨土信仰的不斷衝擊,在此雙重壓力下,彌勒信仰逐漸衰落,與民間秘密宗教逐漸併合。

據中國歷史記載,借彌勒下生信仰,曲解經文而意圖發起動亂或篡奪政權的事例有很多。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扶風人宋子賢、向海明「帶兵作亂」,「自稱彌勒佛出世」,借彌勒下生說起事作亂,唐宋以後不絕如縷。

唐朝武則天時期有中國人編造《大雲經》,認為武則天是彌勒下生,從而成為武周奪取李唐政權的輿論工具。唐朝之後,以彌勒下生作為信仰而發動民變的層出不窮。

宋仁宗慶曆七年(1047年),貝州(今河北清河)人王則以「釋迦佛衰謝,彌勒佛當持世」為口號起義。

元代蒙古人對宗教信仰較為開明,並不太禁止,故以燒香禮彌勒聚眾結社的「香會」在華北活動頻繁。當時的明教與白蓮教等宗教也混入了大量的彌勒思想。元朝末年農民起義,彭瑩玉等人便以彌勒教為號召,後形成以徐壽輝為首的天完勢力。明教起義軍明玉珍在蜀時曾經廢釋、老二教,上奉彌勒。

而在同時期,白蓮教韓山童、劉福通亦宣傳「彌勒降生」、「明王出世」,主張推翻元朝統治。因事跡敗露,韓山童死,其子韓林兒繼稱小明王,立國號為宋,年號龍鳳,成為元末紅巾軍建立的政權。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彌勒教被禁,其餘黨與白蓮教漸漸合流。而在明清時期,仍不時有白蓮教徒利用「彌勒下世」的傳說起義,比如嘉慶時期的川楚白蓮教起義,此後在清末民初,又改名為先天會。

太虛大師與演培大師

1922年武昌佛學院初創時,太虛大師便規定晚課誦《彌勒上生經》及念彌勒菩薩,回向兜率。以後但凡是太虛大師所開創的道場,皆奉行這一做法。他於1924年2月5日,在武昌佛學院編定《慈宗三要》,以《瑜伽師地論·瑜伽真實義品》明境,《瑜伽菩薩戒本》次軌行,《觀彌勒上生經》以明果。

1932年12月25日,太虛大師在廈門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借演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的機緣,發起成立「廈門慈宗學會」,設立慈宗壇尊奉彌勒菩薩。此後,太虛大師於1936年在奉化雪竇寺開講《彌勒菩薩上生經》,刊行《兜率淨土與十方淨土之比觀》,在第四節《慈宗的名義》裡,略釋了慈宗的舉設,源流、影響、作用,以弘揚慈宗。他1935年在上海、1937年在無錫都修彌勒靜七過年。1938年冬季,縉雲山漢藏教理院計畫建「太虛台」,大師說:「紀念台,如未做勿做,已做易名慈氏。自慚福德涼薄,望勿以名之。」從而以彌勒為尊。

太虛圓寂後,由於戰亂和政治形勢的影響,慈宗在中國一直無法弘揚。直到近期,才重新有兩岸僧人組織學會、刻印經典、發願廣傳彌勒淨土法門。而太虛的弟子演培法師,長期在新加坡宣講彌勒,並有《佛說彌勒大成佛經講記》傳世。

日韓彌勒信仰 位於韓國的彌勒菩薩像

韓國自古以來,其國人信仰淨土者,大多是信仰彌勒淨土。在諸多彌勒修法中,主要的行法是效法彌勒,慈心不殺、恆不啖肉;而為亡人得度而造彌勒佛像,也是表達信仰的一種方式。彌勒信仰與俗文化在朝鮮半島交融於一體,散花歌《兜率歌》的形成就是聖俗融合的典型例子。三國時代,新羅的花郎道受到彌勒下生信仰的影響。花郎集團把日常修養和訓練與彌勒信仰結合起來,培養忠於國家和勇敢尚武的精神。

彌勒信仰傳入日本是通過朝鮮半島作為中介的。百濟國王曾把彌勒佛像贈給日本天皇。[21]在奈良、平安時代(公元710年---1185年),彌勒寺的建造已經頗為盛行,且分布地域很廣。[22]發願往生兜率內院的僧人,則如雨後春筍,以南都六宗僧人為主,尤其是日本研究因明的學者,大都仿效日本因明開山祖師松莜善珠,發願往生兜率。

1963年日本日蓮宗派的新興宗教「靈友會」吸收了彌勒信仰,在日本伊豆建立「聖彌勒山」,將彌勒信仰引入教義。編制了新經典《彌勒經》以成為其宗經。

回鶻彌勒信仰

回鶻佛教主要是在漢傳佛教的影響下形成的,故其經典、教義都與漢族地區略同。其彌勒信仰亦源自漢地[23],但遠比漢族地區流行,特別在九世紀之後,彌勒崇拜在漢地衰落,而在回鶻卻盛行不衰,直到十五世紀佛教在回鶻中消亡。

回鶻人寫有眾多彌勒崇拜的文獻,如《贊彌勒詩》、《彌勒會見記》、《Insadi經》等。回鶻人在譯經時,往往會特意在文末加入彌勒崇拜的文字,甚至在翻譯《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時,有意強調、擴充玄奘的彌勒崇拜[24]。

注釋與參考文獻

^ 佛陀十大弟子中,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也是這個姓。

^ 季羨林說,在吐火羅文中加上詞尾-ik,可以將一個抽象名詞轉變為具有這個名詞屬性特徵的人,即某「者」。Metrak很可能是梵文的Maitrī(慈愛)加上吐火羅詞尾-ik(者)所形成的新字,意思為慈愛者。故彌勒又直接意譯為慈氏。季羨林《梅呾利耶與彌勒》

^ 季羨林:佛家的彌勒佛就是基督教的彌賽亞

^ 《中阿含經·王相應品·說本經》:世尊告曰。諸比丘。未來久遠當有人民壽八萬歲。人壽八萬歲時。此閻浮洲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村邑相近。如雞一飛。諸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女年五百乃當出嫁。諸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唯有如是病。謂寒.熱.大小便.欲.飲食.老。更無餘患。……佛告諸比丘。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當有佛。名彌勒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長阿含經·轉輪聖王修行經》:八萬歲時人。女年五百歲始出行嫁。時。人當有九種, 病。一者寒。二者熱。三者飢。四者渴。五者大便。六者小便。七者欲。八者饕餮。九者老。時。此大地坦然平整。無有溝坑.丘墟.荊棘。亦無蚊.虻.蛇.蚖.毒蟲。瓦石.沙礫變成琉璃。人民熾盛。五穀平賤。豐樂無極。是時。當起八萬大城。村城鄰比。雞鳴相聞。當於爾時。有佛出世。名為彌勒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增一阿含經》:彌勒菩薩經三十劫應當作佛.至真.等正覺。

^ 漢譯《雜阿含經》中提到過《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經》和《波羅延那阿逸多所問》。

^ 《中阿含經》卷13:「尊者阿夷哆在眾中坐,於是,尊者阿夷哆即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我於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可得作王,號名曰螺,為轉輪王。……爾時,尊者彌勒在彼眾中,即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我於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可得成佛,名彌勒如來。」阿夷哆即阿逸多的另譯。漢傳《雜阿含經》、《中阿含經》皆屬於上座系說一切有部,而南傳《尼柯耶》則是上座系分別說部,同屬於上座部傳統。

^ 宋法雲編《翻譯名義集》卷一:「彌勒,《西域記》雲梅哩(呾之誤)麗耶,唐雲慈氏,即姓也。舊曰彌勒,訛也。什曰:『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羅門子。』《淨名疏》云:『有言從姓立名。今謂非姓,恐是名也。何者?彌勒此翻慈氏。過去為王,名曇摩流支,慈育國人。自爾至今,常名慈氏。始阿逸多,此雲無能勝。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親見正文,未可定執』。觀《下生經》云:『時修梵摩,即與子立字,名曰彌勒』。」

^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三章本生‧譬喻‧因緣之流傳,第三節佛陀觀的開展,第一項三世佛與十方佛

^ 後秦釋僧肇《注維摩詰經》:彌勒菩薩。什曰。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波羅門之子。

^ 《長阿含經》:若始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地為大動。

^ 玄奘《大唐西域記》:無著弟子佛陀僧訶(唐言師子覺)者。密行莫測高才有聞。二三賢哲每相謂曰。凡修行業願覲慈氏。若先舍壽得遂宿心。當相報語以知所至。其後師子覺先舍壽命。三年不報。世親菩薩尋亦舍壽。時經六月亦無報命。時諸異學鹹皆譏誚。以為世親菩薩及師子覺。流轉惡趣遂無靈鑒。其後無著菩薩於夜初分。方為門人教授定法。燈光忽翳空中大明。有一天仙乘虛下降。即進階庭敬禮無著。無著曰。爾來何暮今名何謂。對曰。從此舍壽命往睹史多天。慈氏內眾蓮華中生。蓮華才開慈氏贊曰。善來廣慧。善來廣慧。旋繞才周即來報命。無著菩薩曰。師子覺者今何所在。曰我旋繞時。見師子覺在外眾中耽著欲樂。無暇相顧詎能來報。無著菩薩曰。斯事已矣。慈氏何相。演說何法。曰慈氏相好言莫能宣。演說妙法義不異此。然菩薩妙音清暢和雅。聞者忘倦受者無厭。

^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爾時優波離亦從座起。頭面作禮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於毗尼中及諸經藏說阿逸多次當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佛告優波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應正遍知。今於此眾說彌勒菩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此人從今十二年後命終。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佛告優波離彌勒先于波羅捺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生。卻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還本生處結加趺坐如入滅定。身紫金色光明艷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晝夜六時常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經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令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處兜率陀天晝夜恆說此法。度諸天子。閻浮提歲數五十六億萬歲。爾乃下生於閻浮提。如彌勒下生經說。

^ 《雜阿含經·861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人間四百歲是兜率陀天上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歲。兜率陀天壽四千歲。《中阿含經·晡利多品·持齋經》:人王者不如天樂。若人四百歲是兜率陀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四千歲是兜率陀天壽。

^ 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西方有四種億。一十萬為億。二百萬為億。三千萬為億。四萬萬為億。今瑜伽顯揚。數百萬為億。……華嚴千萬為億。……智度論十萬為億。

^ 《增一阿含經》四十四卷、《佛說彌勒下生經》:爾時彌勒菩薩。於兜率天觀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應從右脅生。如我今日右脅生無異。彌勒菩薩亦復如是。兜率諸天各各唱令。彌勒菩薩已降神生。是時修梵摩即與子立字。名曰彌勒。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身黃金色。爾時人壽極長無有諸患。皆壽八萬四千歲。女人年五百歲然後出嫡。爾時彌勒在家未經幾時。便當出家學道。爾時去翅頭城不遠有道樹名曰龍花。高一由旬廣五百步。時彌勒菩薩坐彼樹下成無上道果。當其夜半彌勒出家。即於其夜成無上道。

^ 《增一阿含經》四十四卷、《佛說彌勒下生經》:此名為最初之會。九十六億人皆得阿羅漢。……彌勒佛第二會時。有九十四億人。皆是阿羅漢。……又彌勒第三之會。九十二億人。皆是阿羅漢。

^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彌勒佛國從於淨命無諸諂偽。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得不受不著。以微妙十願大莊嚴。得一切眾生起柔軟心。得見彌勒大慈所攝。生彼國土調伏諸根。隨順佛化。舍利弗。四大海水面各減少三千由旬。時閻浮提地縱廣正等十千由旬。其地平淨如流璃鏡。大適意華。悅可意華。極大香華。優曇缽花。大金葉華。七寶葉華。白銀葉華。華須柔軟狀如天繒。生吉祥果。香味具足軟如天綿。叢林樹華甘果美妙極大茂盛。過於帝釋歡喜之園。其樹高顯高三十里。城邑次比雞飛相及。皆由今佛種大善根。行慈心報俱生彼國。智慧威德五欲眾具快樂安隱。亦無寒熱風火等病。無九惱苦。壽命具足八萬四千歲無有中夭。人身悉長一十六丈。日日常受極妙安樂。游深禪定以為樂器。唯有三病。一者飲食。二者便利。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

^ 《大史》第三十二章:此時僧眾開始誦經,眾天神拉著六輛車子來到這裡,車上坐著六位天神。眾天神在車上分別向國王哀求:「請到我們愉快的天國吧!國王啊!」國王聽了他們的話,打手勢阻止他們:「等我聽完佛法。」比丘們想:「他可能是讓停止念經。」比丘們停止了念經。國王問為什麼停止?「是因為你向我們打手勢「安靜」」他們回答說。國王說:「並非如此,尊敬的先生們。」他告訴他們真意。他們聽了這些話,有的人想:「他由於瀕死而恐懼,他在說囈語。」為了消除人們的懷疑,無畏長老這樣對國王說:「怎樣才能讓人們知道車來了?」聰明的國王命令,把花鬘投入空中,讓它們分別纏在車轅上,再在車轅上掛下來。人們看到在空中自由飄浮的花鬘,就消除了他們的疑慮。而國王對長老說:「在天界什麼東西最美麗?尊敬的先生們!」其他人回答說:「兜率宮最美麗,國王啊!虔誠的人都這樣想,大慈大悲的彌勒菩薩就住在兜率宮,等待成佛的時機。」最聰明的國王聽了長老的這些話,看了看大窣堵波,躺著合上了眼。

^ 三國吳支謙譯《惟日雜難經》:「有菩薩字和須蜜,難一阿羅漢經,阿羅漢不而解,便一心生意上問彌勒。已問,便報和須蜜言:卿所問事,次第為解之。和須蜜覺知,便詰阿羅漢,卿適一心上問彌勒耶。阿羅漢實然。」

^ 《大唐西域記》:無著菩薩夜升天宮於慈氏菩薩所受瑜伽師地論莊嚴大乘經論中邊分別論等。晝為大眾講宣妙理。……無著菩薩健馱邏國人也。佛去世後一千年中誕靈利見承風悟道。從彌沙塞部出家修學。頃之回信大乘。

^ 《佛光大辭典》第4387頁:「日本方面,最早信奉彌勒之記載,為欽明天皇十三年(551年),自百濟請得一尊彌勒石佛像,並建設佛殿以供奉禮拜。其後,兜率信仰漸盛,發願往生者極多,如高僧空海即其中著名之例。」

^ 如豐前國、加賀國加賀郡等地就有許多彌勒寺,而以大宰府的彌勒寺最為出名。

^ 回鶻文佛典中,彌勒以未來佛的身份流行於世,寫作Maitri(彌勒)Burxan(佛),這種情況與漢傳佛教接近而迥異於印度。

^ 玄奘臨終前,弟子問他「和尚決定得生彌勒內眾不?」。他簡單地答到:「得生。」而在回鶻文寫本中,增加了玄奘詳盡描繪兜率天宮的內容。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