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名山]終南山:千古清修幾人能解讀的隱居文化


時間:2012/3/3 作者:心修

[名山]終南山:千古清修幾人能解讀的隱居文化

來源:西部網

終南山龍口茅棚的夏天(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義淨法師)

「天下修道,終南為冠」。終南山最高峰有2600多米。無論山勢多麼陡峭,都有踩踏堅實的山路可尋,小徑、石階,抑或是懸掛在崖上的木板「天梯」和鐵鏈,都表明常年有人在此行走,終南山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修道勝地,它既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發祥地。

終南山為世人所矚目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隱士文化」,終南山自古就有隱逸的傳統。中國歷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過「終南隱士」,相傳西周的開國元勛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終南山的磻溪谷中隱居,他用一個無鉤之釣,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後以八十高齡出山,結束隱逸生涯,輔佐武王伐紂,建功立業,成為一代名相;秦末漢初,有東園公、夏黃公、綺里季、角里四位先生,年皆八旬有餘,鬚眉全白,時稱「四皓」,先隱居商山,後隱居終南,終成大業;「漢初三傑」的張良功成身退後「辟穀」於終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終;晉時的王嘉、隋唐五代的新羅人金可記、藥王孫思邈、仙家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以及金元時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明清時江本實等都曾隱居終南山。終南山歷史上高僧輩出,緇素雲集,出現過智正、靜淵、普安、靜藹、靈裕、虛雲等多位高僧大德,然而終南山卻始終不太被當代人所重視,特別是隋唐時期。終南山歷史上的隱士主要有三種人,一種是不願意跟新政權合作的士大夫;一種是躲避戰亂的逸民。再有一種就是看開放下的人。

[名山]終南山:千古清修幾人能解讀的隱居文化

終南山上的修行者:自己砍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義淨法師)

《詩經》裡說:終南何有,有條有梅……終南何有,有紀有堂。自唐朝以來,終南山就已經成為那些致力於宗教修行的人匯集的中心。很多人在這座山中開悟,成為大師。佛教旅行日記作家高鶴年在《名山游訪記》一書中記述了1903年他在嘉五台隱居時的感受:山勢壁峭,上摩穹霄,下臨絕澗。耳不聞雞犬之聲,目不睹塵俗之境,獨居茅棚,清靜異常。

唐代著名道教人士司馬承禎受到皇帝的召見,卻不受皇帝之命,立志回四川的天台山隱居。已經是尚書左丞的盧藏用授意他去終南山隱居。司馬承禎則說「以所觀,乃仕宦捷徑耳」,終南山對他來說只是那些醉心功名人的一個跳板,這就是成語「終南捷徑」的由來。這段故事在《舊唐書·隱逸傳》等很多史料上都有記載。

從王維的《終南山》一詩中來看,第一句便是「太乙近天都」,天都者就是指長安。這句詩則是反映了王維真實的想法,這裡的「近」恐怕不單是指距離上的近,王維一生過著半隱半官的生活,游離於宦海和夢想之中,既想脫離塵世的繁雜,又不甘一生在平淡中度過。在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中掙扎著的。

[名山]終南山:千古清修幾人能解讀的隱居文化

終南山上的修行者:打坐(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義淨法師)

說到隱居,都會想到是道家的修身之法,過著與世隔絕一般的生活。如果是真正的隱士則根本不在乎在什麼地方,什麼環境下隱居。那終南山有沒有真正的隱士呢?答案是有!《千家詩》裡有一則五言詩《答人》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這首詩的作者現今都已無考,只知道號「太上隱者」,是終南山上的一個隱士,詞律簡單的幾乎可以用白話來形容。我說這才是真正的隱士,詩里所表達思想境界的高深絕非常人可比的,真是領悟到了老子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學!直到美國著名漢學家比爾·波特的一部《空谷幽蘭》橫空出世,更多的國人才知我們的終南山竟然還有著如此的魅力與價值,簡直可與希臘的奧林匹斯山相媲美。

如今,終南山已經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為數不多的、還存在隱士的地方。仍然有很多人來到終南山修行,在雲中,在松下,在塵囂外,半畝菜地,幾株果樹。他們中有僧人、道士、尼師、道姑,大部分上了年紀,也有畢業於廈門佛學院和北京大學中文系的年輕人。他們的生活都非常簡樸甚至可以說清苦,可是,比爾·波特在書中說,「他們是我遇見的最幸福、最有智慧的人。」比爾·波特對美國人介紹,中國的隱士很像研究生,他們在攻讀自己精神覺醒的碩士學位。每年都有不少人不遠千里慕名而來在此隱居修行。據不完全統計,終南山現有約2000多名隱士。這些人來自全國各地,此外,還有我國台灣、日本、韓國的修行者。這些隱士有的是來學佛問道,有的是為了練氣養身,有的僅僅只是找一處清淨的地方讀書做學問。

[名山]終南山:千古清修幾人能解讀的隱居文化

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選擇來終南山隱居呢?終南山與其它地方相比又有著怎樣的奧秘呢?西安市長安終南山佛教協會副會長心一居士對此解釋說:「不破本參不住山,不破沖關不閉關。終南山之所以雲集如此眾多向道之士,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是終南山的地理位置與山林環境獨特。'天之中,都之南,故名中南,亦稱終南',長江黃河分水嶺,是我國地理氣候的南北分界線,山大溝深,水源充沛,林木茂密,野果滿山,而且四季分明,氣候乾燥,為山居生活提供了理想的客觀環境;

第二,終南山住山的傳統長期保持,未有間斷。從隋末靜靄率領徒眾入終南錫谷隱居並建七十二茅蓬至今,住山隱居修道之風從未間斷,或為避囂靜志,或為躲法難,或閉關取證,或隱跡,林林總總,不一而足。茅蓬岩洞林立,承傳未有間斷,有利於修道者建立信心,也便於相互切磋學習;

其三,終南山的山民有護持住山者的良好風氣。在終南山搭建一處茅蓬,往往會得到當地山民的支持,因為,終南山住山的風氣很盛,當地老百姓見慣不怪,林業部門也不會過度干涉。據一位參訪過全國各地道場的法師講,如今,像終南山這樣可以隨意搭建茅蓬而無人干涉的現象,恐怕僅剩終南山了。可見,終南山的人文環境為住山者提供了基本保障。」

[名山]終南山:千古清修幾人能解讀的隱居文化

終南山上的修行者:自己做飯(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義淨法師)

關於終南山隱士選擇隱居生活的背景、心態、以及隱居生活的取向與修行的方式等問題,西安市長安終南山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心一居士則認為終南山的隱士可以從不同角度劃分不同的類型。

從隱士產生的背景與追求來看,可以劃分為政治型、宗教型和個人生活型。所謂政治型又包括因為厭惡險惡或腐敗的政治而辭官隱居的,有因為政治鬥爭失敗而被迫隱居的,有因為王朝更迭而不願也不能繼續為官的前朝忠烈之士採取歸隱生活的,有為了致仕而採取隱居的(如終南捷徑的故事),有因為官場環境的需要而半隱半官的,忽隱忽官,似隱非隱的,等等;

所謂宗教型隱士,就是為了追求宗教解脫的目的,以隱居修行的方式達到某種超越性的目標,終南山這種隱士主要分屬於佛教和道教,也有民間宗教和民間信仰的,部分儒士也曾經在終南山有過短暫的隱居經歷。宗教型隱士在古代一直不斷,今天的隱士則很少政治型隱士,而主要是宗教型隱士。

[名山]終南山:千古清修幾人能解讀的隱居文化

終南山上的修行者:行香(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義淨法師)

所謂個人生活型隱士,就是既不是出於政治的背景,也沒有宗教解脫的目標,而是出於個人對原有生活方式的主動或被動放棄,自願採取悠閒、自在、獨立、樸素、淡靜的生活方式。這種類型的隱士有的因為感情的失意,有的因為經濟的窘迫,有的則因為個人對原有常態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厭倦。

從隱居的程度與表現來劃分,終南山隱士則可以劃分為全隱和半隱等不同的形態,其中若從與仕途相關的角度看,則有完全歸隱、先隱後官、先官後隱、半官半隱、忽隱忽官、似隱非隱、隱於廟堂、以隱求仕等等。因為隱居的關鍵在於心態,所以,後來也從內在的精神性隱居程度方面將隱士劃分為大隱、中隱和小隱三種。所謂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近年來,隨著戶外運動的興起,爬終南山的人越來越多。一到周末,「驢友」隊紛紛湧進終南山里,因為不了解隱士文化,很多「驢友」在隱士的居所附近野餐、露營,然後扔下一地垃圾,他們還隨意採摘果實和蔬菜--那可是隱士們一年到頭僅有的收成。因此,隱士們不得不搬到山的更深處,有的則去了人跡罕至的太白山。中國人歷來崇敬隱士,了解了終南山的隱逸傳統,「驢友」們登山路過隱士的居所時,應該更多一分謹慎。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