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七重欄楯,這是表示戒;七重羅網,這表示定;七重行樹,這表示慧。這三種也就是戒、定、慧,也就是表示著七科。什麼是七科?七科,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一)四念處、(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菩提、(七)八正道,這就叫七科。那麼這三個七,都是表示三十七道品,這是表法。
「七重欄楯」 為什麼說「欄楯」代表「戒」呢?什麼叫戒?戒,就是「止惡防非」,就是「諸惡不作,眾善奉行」。止住諸惡,而奉行眾善,叫做戒。所以沒受戒以前,你亂打妄想可以;受戒之後,就不可以亂打妄想了,所以要自淨其意志。如果要打妄想的時候,你自己摸摸自己的頭,「哎!我是出家人了,我沒有頭髮。啊!我現在不是在家人,在家人可以隨便打妄想,隨便什麼不乾淨的東西都可以想一想,現在我不可以想了。」這不清淨的思想、不清淨的念頭,得停止了。這就好像那個欄桿似的,在那兒欄著你,不叫你進來;你若從這個欄桿跳進來,你就犯法了。你出去,你不走那個門路,就跳出去,這也不合法。所以,「七重欄楯」這是表示戒。
「七重羅網」為什麼說是表示「定」呢?定,就是不出不入。你要「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你要是真有定力,你就不必打坐了;有什麼境界來了,也搖動不了你的心。你心不為境界轉了,這就叫常常在定裡頭。你要是來一個境界,譬如來個好吃的東西,心裡就想要吃:「這個東西不錯,今天來了,我試一試,嘗一嘗。」這就沒有定力了。甚至於偷著吃,這更不單沒有定力,更是犯戒了!
說:「這沒有什麼關係吧?」啊,就這一點點你犯了,一點點就生長成很大的。人做錯事,也就是由這個一點點開始。一點點,你都錯了;那大的,更該錯了。所以你一點點都不應該錯。就這很少的一個小事情、小毛病,就不容易改;你若改了這個小毛病,那就是有定力了。「無有不定時」,你什麼東西來了,什麼境界現前,就「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
那麼這定,就是不被境界轉,這就是定了。譬如,女人見著一個最美麗的男人,心裡不生淫慾心,這就是有定力;男人見著一個最美貌的女人,不生淫慾心──見如不見,聞如不聞,「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這就是定力,這就叫「七重羅網」,知道嗎?「七重羅網」就是表示「定」的。現在明白《彌陀經》了吧?我一講,你大約不明白多,也會明白少少的;要不然,你說我講了有什麼用呢?!
「七重行樹」:這行樹,樹是很高的。這高的,就是代表人的智慧,人智慧是很高的。你若有智慧,你就高;你若沒有智慧呢,你就是矮。不是身體高矮的問題,是你智慧有沒有的問題。智慧有,這就是「七重行樹」;沒有智慧,這也有七重,有七重什麼呢?七重行草!不是七重行樹了,變成七重行草。那個草,把你心都給堵住了,愚痴得又愚痴,愚痴得又愚痴,人講一次也不明白,講兩次還不明白。
「皆是四寶周匝圍繞」:什麼叫四寶?金、銀、琉璃、玻璃,這是四種寶貝。極樂世界就是這四種寶貝嗎?極樂世界的寶貝是無量無邊的。我們這世界,都沒有看見那麼多種的寶貝,都沒有的。極樂世界什麼寶貝都有,那麼為什麼單提出四種的寶貝?這四種的寶貝也是譬喻。譬喻什麼呢?譬喻四種德行──涅槃四德。涅槃的四德是什麼呢?就是「常、樂、我、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