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無量壽經(第14集)


時間:2014/11/14 作者:果林果梅

上次講到「真實之際」,這是一個根本,正是由於這部經它是從真實之際所開化顯示,因為一切聖眾他們都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的含義就是真如實相到了究竟徹底境界。由於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因此這一部經,阿彌陀佛後來就住「真實之慧」,真實之慧是從真實之際所產生的。由於住於真實之慧來莊嚴淨土,而有了淨土法門,就「惠以眾生真實之利」。這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就這一部經所謂畫龍點睛的地方,也是最精要中的精要,一切都是圍繞這。底下,我們還要碰到真實之慧、真實之利,到那個時候我們再來連繫這個真實之際。

底下,我們看到是「超過世間諸所有法」。所以有的時候我們是必須要參考一些好的註解,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發,不然往往就很容易忽略,比世間的都超過,我們就過去了,這個就顯得很籠統。《淨影疏》的看法,它說世間是什麼?就是分段的世間和變易的世間。有分段生死,咱們現在就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活了死了、活了死了,一段一段的,這一輩子是一段,下一輩子又一段,這個生死,這個生死阿羅漢可以了,這是分段生死。再有變易生死,菩薩到了三賢,到了聖賢之位,一共四十二個位次。這麼說的比較多,還有稍微有不同的,不管,總是有一些位次。從一個低的位次到一個高的位次是一個變化,所以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所以好多人在這些地方很含糊,他不知道是個不可測,他只以為是程度的差別。咱們說考試,這個同學考六十分,那個同學考九十分,他比我多三十分。這個差別就是咱們世間的差別,因為他得九十分,一看你的卷子全懂,他比你多答的正確一些,他能了解。這個差一個位次你無法了解,初地菩薩就不知二地菩薩在什麼地方舉足下足。

有一個虎禪師說,神秀對於六祖他只能夠迷信,他不能了解六祖。你看,這兩個人當時都是泰斗,但是他不能了解六祖,他對於六祖只是迷信而已,或者是仰信,就是因為先師的衣缽在他那,他一定比我強,到底強在哪,神秀是無法了解的。禪宗厲害處就在這,不是程度上的差別,大家都以為是程度上,你就是摸不著門。講這個幹什麼?說明這個變易生死,你從一個低的位次變一個高的位次是一個生死,不然變易生死沒法講,也就是太籠統。這大家就清醒,所謂變易生死者是到聖賢位中,在這個位次之中從舍一個低的位次到一個高的位次是一個生死,這個生死叫變易生死。這兩種生死都可以稱為世間,所謂超過世間諸所有法,就是指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中種種的法,一切的法,都超過。不但超過我們世間的一切,凡夫六道中的一切,連變易生死中的阿羅漢、緣覺、菩薩,一直到等覺,這中間一切法都超過。這麼一講,這兩句話的含義就出來了。所以很多人講解這個經,都是把很深的意思說淺了,這個就名為是弘揚,實際有些是謗法。所以免於謗法是很難,一按著自己的意思去猜測,就很難逃謗法的罪。

《淨影》是中國人的,是隋朝的,這是慧遠大師作的。《合贊》是日本人的,它的解釋強一點,它說是「超過分段、變易二死」,這兩種死都超過了,不但超過我們凡夫六道中輪迴的這種分段生死,而且超過賢聖位的那些變易生死,他就「安住出世二空之智」。二空是人空和法空,阿羅漢只達到人空的境界,他還有法,他還有修四諦法,修四諦法可以證涅盤,這些法執還在,有所修、有所證、有所斷,要把這個法也空了,這二空,就安住於人也空、法也空,二空的智慧。這個是什麼?就是成就智德和斷德。一切煩惱都斷了,生死都出了是斷德;怎麼才能夠斷?因為有智慧故才能斷,智德也圓滿,「此即成就智斷二德也」。所以這一句話就引出了智斷二德都已成就。《會疏》,這也是日本人的。古時候的日本人還是很不錯的(現在他們學西方,搞得有一些走樣,或者搞學術了),關於淨土宗古代的註疏就有百十來家。《會疏》說,「三界虛妄,皆不常住,總名世間。眾生國土,臧否萬差,是名諸所有法。菩薩深以大智慧,達性空無相,故云超過。」由大智慧的緣故,達到性空無相,認識了本來,知道性空,離一切相,這叫做超過。所以這三個人基本上是一樣,但是用的文辭不大一樣。

《甄解》就跟前面稍微有點不同,說「世間諸所有法者,有為可破壞,名世間」。為什麼說世間諸所有法?因為世間這一切法,換句話說,我們給它下個定義,因為是有為,是可以破壞的,叫做世間。它就不給你說什麼,很籠統的說,而且只是原則,凡是有為,可破壞的,就叫做世間。因為像依正,有依報有正報、有善有惡、有因有果等等,一切有為諸法就叫做所有法。「菩薩能知一切三界虛妄」,《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是虛幻,可是他知道都是虛幻,「而行世間不捨」,知道世間空幻而不捨世間,知道眾生本空而仍然救度眾生,「故云超過。」所以就是說,我們選擇一些好的註解對我們是很有幫助的,所可惜的就是我們不大容易知道怎麼選,要看到一個壞的註解那就還不如不看。這有四個,引了四處,都是對的,但是最後《甄解》所說更契合咱們這個經,說知道虛妄而行世間不捨。

《維摩詰經》的話,「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雖然知道一切佛國和眾生都是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可是我還常常來修淨土,教化群生,就跟這的意思完全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往往能夠通達就好,一部經你真通了什麼經都通,實際是一件事情。我們這麼去體會,你就看不出淨土宗和《金剛經》,有人說念阿彌陀佛和《金剛經》是兩回事,這兩個好像是矛盾的,你有矛盾所見就是矛盾,你要照這樣一個觀點,這個經有什麼矛盾?知道一切國土、眾生都空,阿彌陀佛還攝受極樂世界,還攝受一切眾生,這叫做超過一切。這還有什麼差別?一味了。所以我之所以要來,目的就是希望我們大家能圓融一些,能夠通達,能夠達到一味。現在末法就是斗諍堅固,大家現在要知道這些末法的現象,你說我不好,我說你不好,這個法門說那個法門不好,那個倒過來也是如此,這就是佛說的斗諍堅固,末法現象,衰象。我們如果能夠圓融,不但讚嘆自己所修所持的法門,對於別的我們也同樣的讚嘆,這還斗諍嗎?大家就安定團結,是不是?講了這兩句,我們就知道,從這兩句一看也就明白了,但是這些見解就把我們引深一步,就提高一大步。我們剛剛自己這麼一看,自己得這麼一個體會,都這麼講,然後再把註解看一看,得到很大的提高。

「心常諦住度世之道」。這一切都是說來參加法會的這些菩薩的德,是這麼些人都來聽法,而且是無量無邊。這個是什麼我們要知道,就是啟發我們對於這個法的重視,來聽經的人他心常諦住度世之道。「諦」就是安,就是安住。所以《淨影疏》說,「謂常安住真實無為度世之道」。這句話的解釋,就是說他們這些在家出家的菩薩,常常安住在什麼地方?安住在真實無為,真實法、無為法這些度世的道,心常諦住度世之道,度這一切世間,諦住是安住。《甄解》就說,「出有為,證無為,而不著無為,故云諦住」,它又把諦住更進一步的解釋一下。《淨影疏》只說是安住,怎麼叫安住?《甄解》的話很好,出有為,跳出了有為。我有一次見到通願法師,我說好好的無為法,到了大家手裡頭就變成有為法。有的人就覺得,我也是成天在作佛事,以為就是佛事了,不知道你這是有為的佛事。出有為,跳出了有為;證無為,就是實踐做到了無為,不是嘴裡說無為。嘴裡說無為,筆下寫無為,都不管事,叫做說食數寶。我說今天吃了什麼好東西,今天是銀耳,什麼什麼嘴裡說,說得再好,你還是餓;數寶,這裡是多少鑽石、多少金條,你數都數出來了,是人家的東西,你一無所有。你這數一數,這個就不行。要出有為,而且是實際中證到,不是說食數寶(你真是吃、真是得到了);證無為,真實的得到,這個得字要一執著就壞了,不著無為,這叫做諦住。出有為,證無為,而不著無為,什麼東西一著,就把無為法變成有為法了。

無為法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有為法就是可限量的。我們從數學可以知道,任何一個數跟無限大相比等於零,什麼被什麼除就是個相比,任何數讓無限大一除等於零,這個事大家應當知道的。你其餘的一切有為功德跟這個無為功德一比,你那個有為功德就忽略不算個數。所以為什麼龍女八歲成佛?她是無為,她是無限大的功德。所謂畜生女,龍是畜生,畜生的女,只有八歲,成佛。所以這一切,涅盤會上屠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真正達到無為,其功德不可思議。我們念佛,真正要老實念,這就暗合道妙。你不管有為無為,你只要去念,暗合道妙,就暗合了,你什麼都忘了,就剩這一句,這就是即無為還不著無為。所以愈是高的法愈是簡單。道教有這話,「下士聞道,大笑之」。下士聽道,可笑可笑,他就是想有人聽見我這話就可笑。你說念佛這麼高,可笑可笑,他不知道這個道理就在這。為什麼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可以往生,就是阿鞞跋致?都是不可思議,大家要知道。

「諦住」這裡講得很好。「此菩薩心常住無住處涅盤」,這都避免了語病,常住涅盤,你這個涅盤就成了個住處,他說無住處涅盤,你住一個無住之處,這個語病就少一些。但是凡是有言語總會有些語病的,所以我們要善於體會它的意思。這個叫做常住,就是心常諦住,一個是安住,一個是常住,他就都解釋了。《會疏》的解釋沒有新的意思,我們就不講了。

底下,「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萬物,指萬法」,總之都是說的一切,一切諸有。「自在者,通達無礙」,我通達而沒有障礙。「《法華經序品》云: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有無法你把它成了一個結、一個扣,拴住了,牢固了,就把你束縛住,就不自在,你是被束縛的;這些有結都消除盡就自在了。再有自在的含義,「施為無壅,神通自在」。壅就是不通,這些施為沒有什麼障礙,都是通暢,神通自在神通當然不是壞事,而且是成就的人自然會得到神通,但是我們如果不求覺悟,首先要去求神通,你這個方向就錯誤了,方向錯誤你就必定是走到一個錯誤的路上去,你愈走得精進,你愈走得長,將來你要退回來就愈費事。所以神通,佛菩薩都有無量的神通,神通是好事,但是神通是「聖末邊事」,是聖道中末末了邊上的事情,比神通有許許多多更重要的事,那才是我們值得留心的地方。因為這裡頭提到神通,所以把這個提一提。所以黃檗大祖師那個氣魄,他還沒有悟道,他就跟一個人結伴去遊方,走到一個地方,山水來了,底下就成了河,過不去。那個人就把草帽一丟,往那一蹦,這樣就漂過去了,他就招黃檗,你來你來。黃檗說:早知你如此,我打斷你的狗腿,我後悔,不該跟你這個稍子作隊。就是我沒想到跟你這麼個,稍子現在我也不好翻譯,它是土話,我沒想到跟你這麼個飯桶一塊搭夥、搭伴,早知你是如此,我打斷你的狗腿。現在人還不沖他磕頭,了不得,你這漂水而過。所以這種胸襟、魄力,黃檗底下是臨濟,三次問法三次打,把臨濟打開悟了,現在臨濟兒孫遍天下,全中國的禪宗都是臨濟的兒孫。臨濟的師父就是黃檗,他沒有悟道的時候就是這種胸襟、氣魄。

神通自在,底下咱們就,我這再加一些文字,就是這個作者的意思,根據這些,對上頭做些講解。「夫心有拘累,隨物而轉」,心有所累、有所牽掛,你就隨著境界而轉,碰見好你就高興,不好你就不高興;見色聞聲,你的心就隨著你所見的東西就轉了,就隨物而轉,隨物而轉所以就被煩惱把你捆住了,因為你隨它轉。因此別人讚嘆你,你真是大德,修持好,我們都向你學習,聽得很高興,有人要罵你一句,你就不高興,你就隨它轉,你自己沒有做主的分,它叫你高興你就高興,它叫你不高興你就不高興,你為煩惱所縛。凡夫就執著於諸有,愛這些東西,世間諸所有物,功名富貴、妻兒子女,這是著有;「二乘滯空」,阿羅漢他們就停滯在空裡頭,「皆墮情執之中」。所以我們這個大乘法,是以成就阿羅漢看為墮落的。《楞嚴經》上說,為什麼很多修行的人沒有成就,以至於墮落成為阿羅漢,以至於成為魔的魔子魔孫,都成為墮落。五十種陰魔最後一種魔就是成就阿羅漢。大乘法,你明明是佛,你怎麼執著於自了?不承認自,不明白自己的佛性,這是墮落。所以凡夫執有,二乘滯空,就墮到情執之中,都叫做「心隨物轉」。因為空即是色,你滯空,空就成了色,色就是物,你以為空就是沒有物,空就有個空相,那就是物。這個道理我就聽見艾思奇講,思想就是物。有很多黨員對艾思奇的話沒有接受,艾思奇是馬列主義中辯證法最好的權威,我親自聽他說的,思想是物質。因為它是存在的,它有它自己的規律,不能用你的主觀意志去改變它。他講得很好,你的思想我怎麼能改變你?在你腦子裡存在的,我又不能改變。既是存在,又不能被人家主觀東西所改變,這就是物質。所以思想就是物質。再深入到佛法說阿羅漢滯空,空即是色,還是隨物轉。所以在萬物就不得自在,在一切法前他就是非常被動。

「大士深達法性」,不但達法性,而且深達法性,所以他「當相離相」,不是撥相離相。所以很多人說,要把這個相除掉才是離相,當著相就離相。所以宗門就說,「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你對於萬物只要無心就完了,哪怕萬物來圍繞你。所以老是想躲避,找個什麼地方才能修,這都是為物所轉。就是想找一個清淨的物,而避免這些煩囂的物,你無心就完了!當相離相,你就不隨物轉。當相,見一切而離一切相,你見著一個美女的照片,你無美女之相,那就跟一個花的照片又有什麼分別?跟一個樹的照片有什麼分別?你就不為它所轉。再來一步,「物隨心轉」,東西可以隨你心來轉,「故能隨意自在」。

《淨影疏》說,「由成勝通」,得到殊勝的神通,對於一切東西可以變化隨意,這樣就可以讓眾生得到利益,「故能利物,名為自在」。一切萬物隨意自在,後頭又加了一步,不但是不為物所轉,而且神通變化,可以出現一切物來利樂眾生。所以後頭法藏比丘出家以後,後來成阿彌陀佛,在成佛之前,他手中常出無量珍寶可以給眾生,他這就是神通自在,不但不為物轉,而且能轉物。這種轉物,《淨影疏》這個解釋也是對的,由於神通而轉物。實際上我們也不是只有在得了神通之後才轉物,我們如果真能當相離相也就是轉物。所以宗下就說,「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你看看好些竹子,那都是法身,竹子都是法身;那個黃花,菊花的黃花開得很好,一朵一朵,那都是般若。這不就轉物了嗎?你要看見又是世間的竹子,這就是世間的黃菊花,這都是世間的色,我都得遠離,這個你就隨它所轉了。或者你很喜歡,你貪戀愛護備至,花要是謝了你就哭,這也是被物所轉。你要轉物,這就是法身、就是般若,這一切都是如此。這也是不待神通,不必等待神通,眾生也有分。所以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就是如此,不是要撥掉這些相,必須這一切我都能夠隨意自在。《首楞嚴經》,應該稱《首楞嚴》,現在簡稱為《楞嚴》,其實它這個名詞是三個字連在一塊,《首楞嚴》。首楞嚴的含義,這是翻譯的音,因為這個意思不好翻,所以用它的原音,這個意思是一切事究竟堅固,萬物都是究竟堅固。翠竹就是法身,黃花就是般若,你這不就轉物了嗎?你就可以隨意自在。一切事究竟堅固。

底下,「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這些大菩薩是這麼慈悲,庶類就是指眾生,為一切眾生作什麼?作不請之友。《會疏》就說,「眾生背覺」,他糊塗,他離開了覺道,背覺合塵去了。所以就「沉迷漂流」,沉迷在煩惱之中,漂流於生死之海。「生盲無目」,天生的瞎眼,從生下來就是瞎子,沒有眼睛,他就沒有想出離之心。菩薩就憐憫他,因為你不能夠要求他辨出好壞,他生下來就沒有眼睛,憐憫他。「無疲厭念」,普賢菩薩十大行願,沒有疲厭,憐愍他。「常為不請之友」,不等眾生請求,他自己來幫忙。因為眾生他從生下來就沒有眼睛,他怎麼知道,會請求?所以《阿彌陀經》佛不問自說,也正是不請之友。你看《法華》三請而後才說,《阿彌陀經》沒有人請佛自說,這也就是不請之友最典型的了。憐愍故,大家不會問到這,怎麼想出問到淨土法門?所以就直截了當,《阿彌陀經》佛直接就告訴舍利弗,我就告訴你了。不請之友,「隨逐愛護」。所以《涅盤偈》就說,「世救要求然後得,如來不請而為歸。」世間的救度者都是你得要求他,然後你才能得到你所要求的東西。但是如來就不是這樣,如來不等你要求,不等你請求就來,讓你得到歸宿,讓你得到依靠,這就是真友。《維摩詰經》說,「眾人不請,友而安之」,不等別人來要求,你就去跟他做朋友,而且還使他相安,作為不請之友。這些菩薩都是如此,為一切眾生作不請之友。所以咱們當然是有緣慈,我們有這個因緣你來要求我,因此我們做一些救度、做一些幫忙。但是大菩薩們就不是如此,是不請之友。在五十三參裡頭,善財童子見了觀音之後,正性無異行菩薩就自己來了,不等善財童子去,這是不請之友,我自己到你這個求法的人這來。

底下,「受持如來甚深法藏」。這個有兩種解說方法、內容,一個是《淨影疏》,「明修勝解如來藏性,是如來甚深法藏」。你能夠很明白、很清楚的去修習,能夠得到殊勝的開解如來藏性。大家念《大乘起信論》,不是人人都有如來藏嗎?了達這個如來藏,這就是如來甚深法藏。解釋如來甚深法藏,上頭八個字就解釋六個字,如來甚深法藏就是如來藏性。這個給你指出之後,你暗障就可以消除,暗障消除就可以「明現己心」。所以我們沒有什麼法叫你得到什麼,只是叫你去掉什麼,因為你本來具足,只是多了點髒東西;實際這個髒也是虛妄的,現在一破之後,除了。就說前兩天陰天,沒有太陽,現在太陽不是出來了嗎?所以雲一去太陽就現。你看,這也是講得深一步了,受持如來法藏,就是佛講的東西他都能接受,這個地方它就不是這麼簡單,你「明現己心,故曰受持」。要明自己本心,達到本性,才叫做沙門,所以沙門的定義也是很高的。所以這裡就是以明心做為受持如來甚深法藏,這個解釋。

《甄解》的解釋說,「聞持三世一切如來法藏」。三世者,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未來、現在如來的一切法藏,他都能夠聞、能夠持。這個很廣,「多聞歸一聞」,一和多是相即的,《華嚴》的道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多聞可以歸於一聞,一聞就是什麼?就是聞名號。所以受持如來甚深法藏這兩解,一個說就是指的明心,一個說這就是聞著彌陀的名號。聞佛名號就是受持甚深法藏,也就是明心。這個事,《大集經》就是這麼說的,「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一聲佛號一聲心,一聲佛號是你什麼?就是你的自心在這一聲中顯現。這個道理用言語來說很難,為什麼說這一句佛號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只有佛跟佛才能夠究竟其義,它的含義能究竟。所以我們不能究竟是理所當然,但是要仰信。

「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護」就是護持、維護。「佛種性」是什麼?解釋為就是六度。底下我們引證《會疏》的話,它把佛種性做了四個解釋,我這取了三個。第一個,護持佛種性,什麼是佛種性?就是「眾生所具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也就是眾生心中本來有的如來性,也就是大家正在念的如來藏,這個是本來不變的,能生多少?能生超過恆沙那樣的功德。這一點我們也是要相信,相信我們心中所具的這個佛性,是從來沒有變過。你現在雖然是眾生,雖然還有比我們更不行的眾生,它也沒有變過,沒有減少過。不但沒有減少,它能出生超過恆河沙那麼樣多的功德,但是現在為無明所蔽。太陽能生無量功德,太陽一照,咱們大地什麼東西都長出來了,沒有這個不得了,樹木、花,一切都不行了。能生恆沙的功德,「但為無明所蔽」,雲遮住了,「雖有同無」,有,但是不起作用。菩薩就教化,就開發他們本來具有的如來藏。大家念《大乘起信論》,講這個如來藏,就是開發這個如來藏。這樣叫做什麼?叫做「紹隆佛種」,也就是這說的護佛種性,就開顯這一點。這個就是以本有的佛性,本有的如來藏,是佛種性。第二個,是「以菩提心為佛種」。《會疏》根據《華手經》說,「譬如無牛,則無醍醐」。沒有牛就沒有牛奶,沒有牛奶怎能做出醍醐?若沒有菩薩發心就沒有佛種,菩薩都不發心,那還有佛嗎?所以有牛就有醍醐,有菩薩發心,佛種不斷。這是以發菩提心做為佛種性。第三是「以稱名為佛種」。根據《寶雲經》說,好像種樹,你有個種子,這個種子沒有腐敗,種下去就能夠生芽,就能長出大樹。「善男子:聞佛名者,得其種子」,你聞到佛的名號,你就得了種子。「具足因緣,便得受記」。這個種子種下去,有土壤、有水分、有陽光,種種好的因緣,它就能成大樹。現在咱們聞佛名者,也像具足這些好的因緣,你就可以得到授記。好的因緣是什麼?就是你聞到之後能夠持名、能夠發願,信願持名,將來一定授記成佛。這就是《會疏》的三個解釋。現在把《會疏》裡頭,我們把它提出來的話,它就是把菩提心跟稱佛名號念佛叫做佛種性。本經以什麼為宗?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就跟本經這個宗是完全相合的。什麼叫佛種性?發菩提心是;什麼是佛種性?念佛名號是。我們這部經的宗旨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就是「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常使不絕」,底下又有三個解釋。《嘉祥疏》,這是三論宗的祖師,「欲使如來法種不斷故也」。所以常使不絕,法種不叫它斷,這裡就把文字這麼解釋了。《淨影疏》就說,「護使離障」,護持讓他離開那些罪障,「起善無間」,我要生起這些善念叫它沒有間斷,「名常不絕」,就是在護持自心。《甄解》的集義說,《大論》就是《大智度論》,說「於無佛處,讚嘆三寶音」,在沒有佛的地方也要讚嘆三寶,大家就聞到三寶的聲音了。「三寶音者,即受持宣說佛法藏」。我們先要受持,受持兩個字還是很深刻的,能夠接受、信受,持,要去實踐,然後才宣說。你不能受持,你宣說什麼?無可宣說,也就無可奉告。眾生就由於,本來無佛處,你這樣來宣揚的話,這個時候他們就能夠種植善根,能夠開發智慧,能夠成德,能夠修持(有修持)、德行能夠成長,契理,這重要了,能夠契合本體、契合實際、契合本心。「故三寶種子傳傳相繼,常使不絕」,這樣才能常使不絕。這個都一致,都有詳有略,可以合參。

底下就是「興大悲」起,一直到「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有十句話,都是表示這些大士的大慈大悲。「興大悲,愍有情」,「愍」就是哀念。菩薩悲憫眾生,他是平等的悲。《會疏》說,「拔苦為悲」,這是至悲,是真實平等的悲,對於一切都是平等對待的。因為佛教講究怨親平等,不是說有分別的,這個人跟我好,我就可以多什麼一點,那個人跟我不好,有選擇的、區別對待的,不是,是平等對待的,怨親平等,而且把怨字擱在前頭,這是大悲。《涅盤經》說,「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密教也是說,「大悲為根本」。這兩句話是一樣的。這些大士都發了這樣的心,大悲之心,同體大悲,興大悲就愍有情,憐憫有情。

底下怎麼做?就「演慈辯,授法眼」。慈辯就是從慈心來為大家說法,慈就是與樂,使大家能得到安樂。「依慈起說,名演慈辯」,這是《淨影疏》。從慈心出發,救度眾生,讓他得樂而為之說,這個叫做演慈辯。授法眼,法眼是五眼之一,這個大家知道,我不念了。法眼就是菩薩為了度眾生能夠照見一切法門的智慧,稱為法眼。這個五眼,現在就必定想到是個具體的眼睛怎麼怎麼樣。法眼,它是一種智慧,能夠決策一切法門,知道什麼法能夠度眾生,如何如何,這個稱為法眼。《會疏》說,「佛道正見,名為法眼。」你對於佛道,你有一個正見,這就是你有了法眼。不像大家說天眼,看見這個、看見那個,通達這一類的,這個不行,這是一種正見。「智慧型照法」,這是《淨影疏》,「故名曰法眼。」你的智慧能夠照了一切法,這個叫做法眼。所以法眼就是能夠了達眾生種種的根器,知道他的根器,我們善於知道一切去救度他們的方法,應他們的機,給他們這樣來救度,這樣的智慧稱為法眼。我們教導眾生對於佛法生了正的知解,他有了這個智慧,他就得到法眼,所以稱為「授法眼」。尤其是在淨土法門,眾生他能夠知道抉擇,能夠知道淨土最好。眾生這個智慧是很不容易,真能得到法眼你才能知道。怎麼叫授法眼?是佛把這法眼給你,告訴你這個最殊勝,你就應當信,應當去念,你就跟著這個去做,就等於你自己有了法眼一樣。這個法眼是佛所授與你的,這才是授法眼的意思。你自己一點一點生了智慧,而有了這個正見,那就是得到法眼。這個授法眼有他力,給你的。所以我們說淨土法門,使眾人能夠依著這個,能夠信解,信願持名,選擇這樣的修持方法,就跟有了法眼是一樣,這個法眼就是佛所授的。所以「演慈辯,授法眼」,在我們淨土法門,這裡頭又是一個很深的含義。

「杜惡趣,開善門」。「杜惡趣」就是杜塞、止住,畜生、鬼、地獄這三惡趣。惡趣苦不可言,三途一報五千劫。給佛修精舍的時候,阿羅漢看見螞蟻,阿羅漢就掉淚了,在某某佛出世的時候這些就是螞蟻,現在又到釋迦牟尼佛成佛了,這中間經過多少時候。你看釋迦牟尼佛到彌勒這中間,它那個數額大家念過,多少多少億年,這兩尊佛之間這麼長的歲月,螞蟻始終是螞蟻。你看這也很自然,它的社會、它的接觸、它的因緣,一切一切都在螞蟻裡頭。這一輩子我是這邊的兵,把那邊咬死,下輩子就來報復,它就是冤冤相報。它有緣有怨都是這一界,它的所見所聞也都是螞蟻的社會生活,它出不出去。所以三途一報五千劫,而是極苦!大家要知道,極苦,三惡道。我們之前看見螞蟻吃槐樹蟲子,槐樹蟲子在那蹦,蹦下來這咬一口,那下蹦上去,眾生這種惡趣之苦。鬼趣的苦,鬼是老苦,鬼是餓。還有地獄,那就不可說了。杜惡趣就是杜塞著不使他墮落三惡趣。所以阿彌陀佛大願,生到極樂世界,「來生我剎……不復更墮惡趣」。後頭還要講,將來後頭願文里比這還清楚,都證明了帶業往生。就你的業力本來要到三惡趣的,但是現在你由於念佛,故佛接引,接引你之後,你再也不入三惡趣了。就是因為你本來還是罪業未盡,帶業往生。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反對帶業往生,這都是,不管他怎麼說,有意無意的是在破壞。「開善門」,就是給你把這個走到善道的門給打開。我們這開善門就不可以看成是三善道之門,我們這個是菩提涅盤的門。《會疏》說,「大慈德也,善門則菩提涅盤之門」。咱們這個經里說,「必得超絕去,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這是開善門。到了這個門,聽到這個佛國,而且非常容易進去,進去之後,你有多少的業力都不復再入三惡道,而且必定一生成佛。因為頭一個因素是不退,第二個因素是壽命無量,只有進步,沒有退步,而且壽命是沒有頭的,焉得不一生成佛?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對一切眾生都看成是自己,這叫「同體之悲」。對一切眾生看了就是我自己一樣。《涅盤經》有偈子,「一切眾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人苦」,一切眾生受了種種的苦,實際就是如來他自己一個人在那受苦。中國古代的聖人說「己飢己溺」,國內有一個人在挨餓,是我叫他挨餓;國內有一個人受洪水之災,還有一個人在洪水裡頭,是我推著他到水裡去的。所以就是如來更廣大,中國的聖人只看到人類,有一個人在水中,有一個人在挨餓,都是我的罪過,如來更是,一切眾生受苦都是佛的苦。所以就要拯濟,去救度,負荷就是要把他們背起來,讓他們度彼岸。底下引《大法炬陀羅尼經》說,「菩薩擔者」,菩薩的擔負是什麼?就是誓願要負荷、要救度一切眾生出離世間,讓一切眾生都能夠出離這個世間。譬如有長者家裡頭很豐富,有很多珍寶,只有一個兒子,因為愛這個兒子,這一切珍寶都給他,而且他也沒有說我累了,我不去管我的家財。菩薩也是這樣,一切好的東西盡都給眾生。所以佛視眾生等同一子,等同一子是什麼?就是等於他獨生子,佛視一切眾生就跟他一個獨生子一樣,什麼東西都要給他,以至於讓他們進到無餘涅盤,這個叫做負荷重擔,就解釋了「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的意思,菩薩都是這樣的。

再底下,「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這一句就把前頭我們所說的這些大士都是果上證得的人而示現菩薩,這句話就得到了根據。不然大家總說是不是推崇太過?推崇太過照樣是不合適。所以對於佛法,我們把它說淺了、說少了,這叫做減損謗,說得過了頭,叫做增益謗。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這都是不許,不是找你做宣傳,更不應當誹謗。所以這一句話就看出來,對於我們前頭那些說法不是過頭了。這一切來的人「悉獲」,都得到諸佛的無量功德,都得到諸佛的智慧聖明,都是不可思議。來會的這些大菩薩是無量無邊,這麼多人,他們都得到一切佛的功德,無量的功德,而這樣的智慧、這樣的聖明不可思議,是這樣的人。他們都圓滿,無量的功德,「福智二嚴」,福也足,慧也足,他們是具足,得到。「位齊果位」,佛是最後的果位,是從果向因,從這個果位而示現為因位的這些大菩薩。「智慧聖明不可思議」,就是說大士們都得如來的智慧莊嚴,這樣的解釋是《淨影疏》、《甄解》、《合贊》它們都是相同的。

「聖者,正也」。肇公解釋,「智慧,體;聖明,用」。凡事都是體相用,有體它就有相、有用,智慧是本體,聖明是智慧所產生的妙用,智慧聖明這四個字裡頭有體有用。怎麼來解釋聖?「無事不照謂之聖」,對於一切事沒有不能照了通達的叫做聖。「菩薩權實靈照」,菩薩的照有權照、有實照,真實的照,權巧的照,這都是靈明的,不是用一種世間可以打比方的稱為靈照。不可以用言思,用言語和思想,思想可以去琢磨叫做擬,用語言說話叫做議,不可以用言思來擬來議,來形容聖明到底是什麼,你怎麼用言語、用思想去琢磨都不能達到,它到底是什麼樣子,「故云不可思議」。所以,對於智慧聖明不可思議,按照肇公的解釋就解釋得很清楚。菩薩權智、實智所生的照用,以我們眾生所有的凡情,你絕對是不能夠理解,也絕對不能夠去想得到,所以叫做不可思不可議。再有,「不可思議有二種:一者理空」,本體之空,所謂第一義空,不是偏空,是第一義空,理空,「非惑情所測」,不是眾生還帶著迷惑的這種情執(我們眾生都在情執之中,都是有情)所能夠猜測的。不要說理解,你猜測都猜測不到,所以這叫不可思議,這個理空猜測不到。「二者神奇」,這一種太不可思議了,你很淺的識,你不可去思量。就好像剛才說的六祖,連神秀都不可測,不要說普通凡夫了;神秀只能迷信,他得了衣缽,他比我強,到底強在什麼地方神秀也不知道。所以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他往往不是一個程度上的差別。一般考試,你考八十,他考七十、六十這個差別,不是這個差別;也不是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這個差別(往往有些天才的孩子,大學的書他提早都看了),這個他就是不行。你初地菩薩對二地菩薩,擱哪舉足下足你都不知道,這就把話說盡了。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這樣的這些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都來了。以上就總結德遵普賢這些大菩薩、這些正士,為了來聽法、來讚揚淨土宗,要廣弘普賢的十大願王,為了普度十方三世(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有情,讓他們能夠往生淨土,往生淨土就可以究竟涅盤。「同德同心,一時來會」,大家都有這個同德,所以就有同心,因為有這個同心,所以就不約而同的都來了。

此外還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清信士就是優婆塞,男居士,七千。所以這個淨土法門是適合於在家人。一萬二的比丘,有七千個男居士,比丘尼是五百,女居士也是五百,跟比丘尼人數一樣,加在一塊整整兩萬人,所以是兩萬人的大法會。我們不要忘了,是當時在咱們地球上這種人兩萬,還有欲界天、色界天眾不在這兩萬人裡頭,和德遵普賢這些大士、正士無量無邊也不在這裡頭,這兩萬人是真正咱們地球上生的人有兩萬。這個經文,比丘尼這些經文,這些天眾,只是《漢譯》才有,剛剛這段話見於《漢譯》。《宋譯》還有點什麼?在經末里提出來,「並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所以天龍八部、一切大眾也參加這個會,不然他怎麼在後頭皆大歡喜?所以總的擱在一塊,《魏譯》很少,《魏譯》只談了比丘和菩薩,根據《漢譯》就補充了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這樣成了四眾,還有天界,再加上《宋譯》還有天龍八部,構成一個什麼?構成一個眾成就。所以六成就裡頭很殊勝,眾成就,這就是眾。所以我們說這個就是要會集的意思,不然它就欠缺一些,而且是欠缺得很不應當,這就把它補齊了,這些地方很多。

這就是通序,到這就完了。通序就是六成就,各經都有通序,主成就、信成就、時成就、處成就等等,一直到眾成就,這是各經都有的,所以稱為通序。不過這個經裡頭,就把這些參加的聖眾他們的功德描述得很多。總之這些序都是為了證信,六種成就都是為了證信,讓你知道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等等增加信心,這些功德,這是通序,這是證信。

底下是別序,別序是本經獨有的序,這個經的序跟那個經的序就不一樣。六成就,各經都有它的六成就。《金剛經》,佛入城乞食回來,「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等等的,各個經在開頭,須菩提就問法,這樣出了《金剛經》。各個都不一樣,這個是稱為別序。這部經別序裡頭是如來放光,阿難請問,世尊就回答,就是別序的內容,「演出一部廣大、圓滿、簡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稀有,難逢法寶」,這一部大經就是這麼出來的。

爾時世尊就放光,就在這個法會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里。現大光明,數千百變。」佛在這放大光明,阿難就奇怪,他說我一直跟著佛這麼久,像這樣放光我是從來沒見過,所以他來提問。這就很補《魏譯》的不足,《魏譯》這一段它特別簡略,所以會集很重要。這一段文章是佛的放光,見於最古的翻譯《漢譯》,漢朝翻譯中,我把這個《漢譯》稍微念一念,「於時佛坐」,佛在那坐著,「思念正道。面有九色光,數千百變」,光在變化,「光甚大明」,大的光明。阿難就起座,整理衣服,禮足,「今佛面目光精,數百千色」,種種妙色,「上下明徹,好乃如是」,好到這種情況。「我侍佛以來」,我當佛的侍者以來,沒有看見過佛的身體這麼光耀、巍巍重明到這種程度。「我未曾見至真等正覺,光明威神,有如今日。」這是《漢譯》的話。所以先師這個功德很大,把各種經典的幾種譯本的精華會聚到一塊。

現在我們看會集本的文章,這個根據很肯定,不但《漢譯》如此,《吳譯》也是如此,五種譯本有兩種譯本都是這麼說的。就只有《魏譯》,常念的《魏譯》最簡單,只有「光顏巍巍,威神光光」,就完了。《唐譯》就多一些,「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凝照光輝。」《宋譯》有說現出寶剎,這種種。所以五譯合參,我們成了這一段,就比任何一譯都強、都殊勝。光中現剎,過去因為都念《魏譯》,《魏譯》太簡單了,大家就認為說這個法佛沒有放光。所以古代的譯師還在那解釋沒有放光的原因,這個就是可惜他們都不參考其他的譯本。不但是放光,而且《宋譯》中,光中現出佛剎,這個也是《漢譯》、《吳譯》所沒有的,《宋譯》是最後,把這都會在一塊,這就非常圓滿。

「爾時世尊」,世尊當然是指釋迦牟尼佛。威神,威光,「威者,有威可畏謂之威」,這個地方指的是威神。威神,在《勝鬘寶窟》裡頭解釋,「外使物畏,目之為威。內難測度,稱之為神。」威神,佛很多相,我們漢地造的像,多半是胖胖的,很慈祥,跟所謂印度的這個像不很一致,古代印度的像就很有威神。外使物畏,你能夠使大家生畏敬之心就叫做威。內難測度,這個形象表現於外的,內就是內心境界,沒有法測度,難於測度,稱之為神。這是威神的意思。威神中而現出的光明就稱為威光。「光者,光明也。自瑩謂之光」,自己就亮叫做光,能夠照東西叫做明。這個東西自己很亮,有光,很亮;能夠照,比方一個手電燈,一照外頭很亮,這就叫做明。實際上,這就是放光、能夠照耀,這兩個含義。「光明有二用:一者破暗」,放光幹什麼?光是破暗;再有它是表法,放光就表法。光正是顯示智慧,因為黑暗,千年的黑暗,光明一照黑暗就消除了。佛的智慧也是如此,佛智慧這樣的法流,這個法要流到咱們心裡頭,就把咱們萬劫以來的黑暗能夠消除,它表這個法。所以威光就從這裡頭可以體會,讓眾生能夠開發自己本有的光,本有的德相,光也正是智慧之相,所謂體相用。它清淨光明,光很明,它沒有渣子、沒有髒、沒有染,消除這一切,就表這些法。所以光有兩個用,一個是破暗,一個表法,表智慧。

「威光赫奕」,威是威神,光就是光明,佛放的光,就是佛在放光;赫奕,赫是很明,奕是很盛,很明盛,就不昏。你這裡頭有點霧,有點什麼,它就有點昏。萬里無雲,朗然,這就是赫,盛的意思。「故知威光赫奕表佛所放之光,雄猛有威,明耀盛大」。「如融金聚」,像融化了的金子聚會在一塊。佛教常說什麼什麼聚,聚者就是很多很多在那。如是很多的金子熔化在那裡,金子本來就很光明,它熔了之後就更亮。這個大家從電視看見這些煉鋼廠那個鋼、那個鐵,它本來不明的東西,你一燒它熔化之後,那都是亮極了。我曾經看見,那個鋼廠,首鋼他們去參觀,多老遠就看見它亮。所以佛的光明如融金聚,金子,多少金子熔化了,放光。

「又如明鏡,影暢表里」。它又像一個很光明的鏡子,這個鏡子影暢表里。憬興,這是個朝鮮人,朝鮮稱為高麗,唐朝人,他有關於《無量壽經》的著作,現在這個經沒有單行本,《大藏經》裡頭有。憬興他的解釋,這個影暢表里,他說「鏡光外照,名為影表」。鏡的光照到外面去了,這個叫做影表,這個光影現於鏡外叫做影表。這個譬喻什麼?鏡子就譬喻是佛的身體放了光,這個光往外放,外照之光。這個光不但是照到外頭去了,它還有影子照到鏡子裡頭,鏡子裡頭也亮了。這個就同於佛放光,放的光又把佛的容顏照亮。珠子能放光,珠子放了光,珠子首先照到珠子這個本體,這個叫做影里。實際佛身不是咱們血肉之軀,他就像鏡子一樣,不但外面是亮的,裡面也都是光明,光明之體。所以我們修密法要觀本尊相就是這麼觀,本尊相非有非空,純粹是光明之體,外面放光,裡頭也是亮的。《淨影疏》說,「鏡光外照,名為影表;外照之光,明顯鏡內,名為影里」。這都一致,咱們不說了。佛身也是如此,「光明外照所放之表,顯曜佛身」,一樣。這就是解釋到「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里」。

底下,「現大光明,數千百變」,這個光明是大光明。這個「大」字是個非常殊勝的字,不是大小之大,是讚嘆到極處。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大字,中國叫「大哉大哉」,這個大字就是說很偉大,偉大之大,起碼用言語來說是這樣。現大光明,數千百變,瞬息萬變。後頭也說,這個經上是「光色參回,轉變最勝」,自然之相。這個光它的光色參回,互相映照,而且是變化不拘,是個活的,不是個呆板,不是個死的,它自然就顯現出最殊勝的光和色。就例如像《法華經》,這是序品中,「眉間白毫,大光普照。」佛的三十二相中有白毫相,就是在眉心之中,這個白毫。觀阿彌陀佛的白毫是八棱中空,光是八棱,八角形的,中間是空的,不是個實體,不是一個死疙瘩的東西,很玲瓏的,旋轉五匝,白毫光是如此,眉間的白毫。最近有一個人往生,他就說佛來接了,說佛這個白毫光之殊勝,白毫放光,大光普照。所以我們這說的放大光明就相當於《法華序》說的「大光普照」,就是大光之義。「至於數千百變」,我們在《無量壽經.壽樂無極品》裡說,「自然光色參回,轉變最勝」。自然的,不要作意,不要去安排的,光和色互參,互相迴轉、轉變,愈變愈殊勝,轉變最勝。

這時候「尊者阿難,即自思惟」,他就想,他當機。阿難,「若論其本」,現在他示現是佛的堂弟,是侍者,只證了初果,小乘道最初的果位,初果,他的本跡也是證了法身的大士。在《法華經》,佛告訴大菩薩說,「我與阿難等,於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和阿難同時在空王佛那時候,都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同的是「阿難常樂多聞」,阿難就喜歡多聞,喜歡多聽、多看,喜歡聞法,「我常勤精進」,我是勤於精進修持。所以我們叫行解相資。咱們現在上課,這都是增加我們的解,但是不要成為只樂多聞,將來就是阿難,就慢了,還要常精進,行跟解要相資。行而不解是增長無明,解而不行增長邪見,這一點大家要注意。只是理解,而一點實踐都沒有,你所增長的是邪見。你為什麼解了不行?就是因為你所解的都是邪見,你真要是解了必定會去行,解而不行是增長邪見。行而不解,有許多老修行,一輩子修行,他並不理解,增長的是什麼?他不是破無明,他長的是無明。所以有的人說要閉關,第一班,你們班上有個學生,他就想閉關。我問他,我說你憑什麼閉關?就是這,你沒有理解,沒有一點基礎,閉不了關,你增長的是無明。這些事情大家都要清楚,不然你是欲升反降,你的願望是要上升,而實際的效果是反而下來了。所以這個就是說,我們常常要行解相資,要依止聖言量,這是很重要的。「是故我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難現在在護持我的法,也護持諸佛的法,教化菩薩。分別就是這,阿難還沒成佛。

實際上阿難所顯現的這個任務,這一生,實際上是很重要,一個就是他是集結經藏的人。「如是我聞」這些話都是阿難說的,他重說經,所以阿難不可輕視。他重說經,如是我聞這個我就是阿難,說這一切都是當年我從釋迦牟尼佛那聽到的,這個我就是阿難自稱,「集結經藏」,他就是這麼集結的。「傳佛心印(禪宗二祖)」,他從迦葉而悟心。他不但傳佛心印,在密教裡頭,《蓮花生大士應化因緣經》,蓮花生大士出生以後,是從阿難那領受了釋迦牟尼佛預囑傳付之法,早就告訴他,你將來傳給蓮花生大士。所以你看他,在教下是集結經藏,禪宗是二祖,密宗他是把釋迦牟尼佛預囑,因為蓮花生大士在佛涅盤後八年才降生,他沒有見到釋迦牟尼佛,只見著阿難,可是阿難把釋迦牟尼佛早就教下來的法傳給蓮花生大士,所以阿難就很重要。在《胎藏界曼陀羅鈔三》,阿難密宗的法號稱為「集法金剛」。密宗的金剛,什麼大威德金剛、喜金剛,這些金剛就是現威猛相的佛,不能把這個相當於四大天王稱為四大金剛,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四大天王就是四大天王,不能稱為四大金剛。《金剛經》前頭有請金剛,有很多人都主張這個經前頭不印這部分,給大家很多誤解,你看居士林印的就沒有請金剛。真正的金剛都是現威猛相的佛。所以阿難,這就顯明他的本,阿難護持佛法是他的本願,他示現成為佛的侍者,而且他傳下了禪宗、傳下了密宗,「續佛慧命,繼往開來」,是這個人物。

所以在本經他當機。我們把阿難問的話把它再講幾句,這裡不就是阿難即自思惟嗎?他思惟什麼?思惟今天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他色身這些根,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悅豫是喜樂、高興、快樂的這種形象,而且非常清淨。清淨,根據《寶積經》就說,「如來身者,自性清澈」,本來它就是清和澈,徹底的清。為什麼?因為「如來久已遠離一切煩惱諸垢穢故」,久遠以來已經遠離一切的煩惱、種種的污垢跟髒穢,所以他清淨。「如來身者,出過世間」,一切世間種種妙的色相佛都超過。「何以故」?因為佛「不為世法之所染污故」。天人之身就妙,色界就比欲界更妙,無色界又妙,也就清淨,就離開色相。但是如來都超過,因為他這個還都是有染污的,他這個不能徹底,有所執著的。所以他雖然入了非想非非想,入了大的禪定,他就像那個凍了水的魚一樣,魚在水裡頭凍了,一點也不能動。他這個定相似於在凍水中的魚,他是不能動,定,什麼也不起,一天水開凍,魚還是魚。所以入這種天,壽八萬劫,他以五百小劫入定,最後五百小劫又出定,他又活動了。這種都是有垢染,不是徹底清淨的定。如來都遠離這一切,不為世法之所染污。「如來身者,如淨鏡中微妙之像」,就像鏡子裡頭那個像。鏡子裡頭那個像有實際東西嗎?大家回去照照鏡子,看到鏡子裡也有一個跟自己一樣的那個我,它有什麼實際的東西?沒有這一切,腸子、肚子、血、汗、眼淚,什麼它都沒有。「如淨水中明滿之月」,像一池淨水所現的光明和圓滿的月一樣。佛身是如此。這個幫助我們理解一下阿難當時所見的「色身諸根,悅豫清淨」。

底下又設一問,佛為什麼這麼歡喜、這麼悅豫?《淨影疏》說,喜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念著阿彌陀佛「所成行德可慶」,這個德都圓滿了,發這麼大的願可慶,所以歡喜,釋迦牟尼佛歡喜。第二,「念眾生得益時至」,眾生得益的時候到了。所以說這個經的時候大暢本懷,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極大的歡喜,因為什麼?因為眾生可以得到真實之利的這個時機來到了,能聞到這樣的法。

「光顏巍巍」,佛的容顏所現的光如此巍巍,巍巍是「高大尊勝之貌」。而且「寶剎莊嚴」,光中現出寶剎,這是《宋譯》中的話。「剎者,《法華文句記二》」就說,剎翻成咱們的話就叫做田,就是國土,就是一個佛他所有的國土,叫做一個佛的佛剎。他說種種寶剎的莊嚴都在佛的光中現出來了。底下又說「從昔以來,所未曾見」,這是我過去到現在以來所未曾見,都是我沒有看見過的。「喜得瞻仰」,今天我高興能夠瞻仰佛這樣的瑞相。「生希有心」,阿難這個時候從內心生出希有之心,很少有的心,看見佛現這個瑞相,從來沒有見過。阿難這時候的心境。所以我們要消歸自己,讀經要身臨其境,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是阿難,你會覺得很歡喜,見到佛這樣的瑞相。於是他就「即從座起」,他就起來,把袈裟披好,袒露右肩,這是儀式,就是「偏袒右肩」。「長跪」,兩條腿著地叫長跪。「合掌」,兩個手就合掌。這個時候他就起來,他就披好袈裟,「而白佛言」,向佛來稟白。

底下的話我們今天就不說,留到下一次,今天我們就到這兒。

資料恭摘:無量壽經(大經解)黃念祖居士主講(第十四集)1991檔名:51-001-0014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