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習《大經》,今天我們到了第二十四品「三輩往生」,這是一個關鍵的部分。《大日經》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一切樹木都要有根,花瓶里插的花未嘗不好看,但是插不了幾天,它沒有根,無本之木。本是什麼?是大悲心。菩提為因,這個因果律,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若要成佛,佛就是覺悟,要覺悟就須種覺悟的因,菩提就是覺悟,所以要有覺悟的因。覺悟,菩提心是因。所得的果實,徹底的果實是什麼?落實在什麼地方?落實在你有沒有大悲菩提,解決問題了,實現了願望。要度眾生,這不是一個空話,不是個狂願,喊口號。誰不願意幫助別人,與人為善?咱們儒家有這個思想,連基督教都有,但是你有沒有具體的方法。所以方便可以很粗淺的解釋為一個便利的方法,要有個便利的方法度眾生。你這個方法愈是徹底的便利,你所證的果也就是究竟的果。
所以現在講了很多,這個教眾生怎麼能夠去,要落就落在這,方便為究竟這個果實就在這裡。我們學經也是如此,我們出家學道為什麼?當然有不少的人是發心不純的。可是慢慢的總要發起一個,你到底是為什麼?可能就是只有得到一個職業嗎?這是大丈夫事!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不是總司令、國務總理這些世間上的名人他們所能做得了的,大丈夫事。怎麼叫大丈夫事?就是要自度度他,自覺覺他,所以叫大丈夫事。我們要怎麼能夠得到自度?怎麼還能夠度他?我們知道「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佛就是要度眾生,就是說了彌陀本願之海,而現在這個三輩往生就是本願之海的一個落實,我們也就是要依靠這個彌陀本願之海而已,讓一切眾生分享這個法益,所以這個非常重要。這一章就是說,我們如何具體來實踐求生淨土、普度眾生這個心愿。求生淨土的動機,是為了最快的、最穩的和最好的來實現我們度眾生的心愿。不然你只是個空願,我願意度眾生,你自己還在苦海裡頭,腦袋一會出來一會進去,你怎麼能度眾生?而且你要有方法,你要有一個大的救生船,你就可以度很多的人;你赤手空拳,你也度不了人,而且你還不會游泳,甚至於你還在苦海中頭出頭沒。所以這一段的重要性,就是它實現彌陀的願望,也實現我們學佛的願望。實現,實踐,再簡單說就是落實,落實我們學佛的這個心愿。佛的心愿的落實,也是我們心愿的落實。
一上來就是這樣幾句話,「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國,凡有三輩」。十方世界諸天人民,下面就要注意了,就是指人民說的,不是十方世界的聲聞、緣覺、菩薩,就是人民,人民可以就是凡夫。至心,這個諸位要注意,至誠的心,真實的心。願生彼國,這裡一共可以分成三輩,所以《無量壽經》是三輩往生。三輩往生,這就跟我們淨土宗另外一部基本經典,《觀無量壽經》的內容,在這個地方我們就要一起研究了。《觀經》是指的九品,《無量壽經》是三輩,《觀經》是九品,上品、中品、下品,每一品又再分為上生、中生、下生,三三見九,成了九品,《無量壽經》是三輩。三輩與九品,這兩部經裡頭這個內容是相對應的、相符合的,還是是兩件事,各說各的呢?在這個問題上,從古以來是有爭論的,有兩種不同的說法。贊成同的有好幾位,一個是曇鸞大師,曇鸞大師在《略論》裡頭說(我們不引他的全部),《無量壽經》是三輩,《觀經》一品就相當於一輩,三三見九,合為九品,也就是說認為這兩個是一致的,不過這個意思不很明顯。《淨影疏》,可以說是這一劫地球上最早的一部《無量壽經》註解,這就說得比較明確,它說往生者一共有三輩,《觀經》粗分為三,細分為九。《觀經》它不是有三品嗎?上品、中品、下品,不也分成三嗎?而每一品要再細分就分成九,也就說這個三輩和它的三品,一個是粗,一個是細。嘉祥,這是《觀經疏》裡頭,他也作過《無量壽經疏》的,他說《無量壽經》這個三輩,就是在《觀經》裡頭把三輩開成九輩。一步一步的意思就明確了,嘉祥說得更明確,《觀經》就是把《無量壽經》這個說得更細。朝鮮(當初是新羅)憬興說,「今即合彼《觀經》九品,為此三輩,故其義無異。」就是《觀經》的九品跟本經的三輩意思沒有兩樣,這個話就更肯定了。蓮池就更肯定,「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還有天台的《觀經疏》也是說,《觀經》的九品就是大本的三輩。有這麼許多的古德都是贊成相同的這一方面。
另外也有兩個很重要的人,頭一個是靈芝,宋朝一個大德,他注了《阿彌陀經疏》,幽溪大師根據他的疏寫了《阿彌陀經》的《圓中鈔》,還有孤山。先說靈芝,靈芝他就說,三輩裡頭跟《觀經》相對應的只有《觀經》的上品,《觀經》的中品、下品都不對應,不包括在我們這個經裡面。那就差得很多,為什麼?因為《觀經》的中品、下品都沒發菩提心,咱們這個經要求都是發菩提心,這是他的一個論點。孤山比他寬一點,他說我們這個經只包括《觀經》的上品、中品,不包括下品,下品有三輩,只包括它六個,不包括它下面三個。為什麼?因為它的下品往生的人都是惡人,都是有罪惡的人,是他們臨終懺悔而往生的,所以兩經不能相配。這是這方面的主張。
我們是看到贊成相配的多。還有,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裡頭,把這個問題解決得很好,他不但是說明了自己主張,而且把這個原因做了解釋,為什麼贊成是配合做了解釋,也把他們認為不配合的道理也給予承認,但是這裡頭還要圓融。他說是贊成同的這一方面,只是論往生以後你的位次,就是你到底是哪一輩哪一品,這個位次。靈芝他們所著眼的是往生以前的行持,你往生以前發菩提心沒有,你是行善還是行惡。他注重往生以前的行持,《觀經》的那些人確實是惡人,在臨終才悔改,而《無量壽經》三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就不一樣了。但是他說,這裡說的原則稍微高,「煩惱不異菩提」,這一句大家不大容易接受,底下一句就可以接受了,「始惡何妨終善」,開始是惡人,何妨最後變成善人。所以就是要從發展看問題,他開始是惡的,最後他變善的了,一變善的那就賢聖同科,惡人也變成善人,都可以往生,都同科了,所以三輩九品正相配合。這個主張就把這個問題說清楚了。也就好像咱們現在學校裡頭,很多學生都是好的,考取了,但其中也會有,可能有些是被勞動教養過的,但是他非常刻苦、非常用功,教養釋放以後表現很好,他也來投考,考取了。考取了,照樣你可以分大學本科、分研究生,都可以按照水平來分班。所以這個能考取之後,分班就是這些班,不會再有一班說給那個勞改的人專修班,沒有這個班,就是進來之後的這個階次。所以論位次,就是這個情況。但是你要說他過去入學以前的情況,那就很不同了,有的學生是三好學生,你看他是個勞改犯,或者小偷、或者流氓,小偷和流氓跟那個三好生當然不一樣。但是後來他改了,教養了,他悔過了,悔過之後他也變成好人,他也考取了,那他就是學生。這樣說我們這個道理就清楚了。
《報恩論》說,總之我們分成三輩九品都是最簡單的分法,實際應該說是無量品。三輩每一個分上中下,成了九品,九品中每一品又可以再分三,一直可以無窮盡的分下去。因為人種種的根器不同,所以往生之後種種的情況也是不同的。但是概括的說,總是有上中下三等。現在也都是分,有先進的、有落後的、有中間的,總是可以分成這麼三大類,三輩就是這樣的三大類。《無量壽經》就很概括,《觀經》分得細一點,而且《報恩論》還說,《觀經》裡頭「極其優降」,把這個優和降發揮到極點。《觀經》的上品上生那是殊勝極了,馬上就隨佛,就到種種世界,就得種種陀羅尼。得陀羅尼這個事比得三昧強,得了陀羅尼之後,不管你是什麼樣的心行,這一切陀羅尼的功德都現前。這個三昧,你只是入三昧之後顯現出三昧的功德,你不入三昧的時候這個顯現不出來。而陀羅尼永遠不失,種種無量的陀羅尼,從此就可以分身到無量的世界去度眾生,極優!那都是地上的菩薩,五地、六地、七地、八地,可以這麼說。最壞的呢?造了五逆的惡人,五逆的惡人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等等的惡人,這極降,地獄都現前了。「極其優降」,《觀經》的特點。所以看起來覺得好像跟我們這個就不相配合,乍看似異,而實旨是相同的。
這就首先把這個三輩,《觀經》這是第一個問題,是要討論的。我們這一段里有三個問題,我們就隨著一個一個討論。首先就是明上輩。上輩這麼殊勝,凡夫,就是我們凡夫,咱們修行能不能修到這個地步?這個也有爭論。這個不舉了,不舉這些很有名的人這些主張。他說上上品須四地到七地的菩薩,你已經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薩修行,你才能得到上品上生。上中品,這不是九品嗎?上面那段是上上,上中是初地到四地的菩薩,要這麼高。只有中品中生以下,就是在中間以下,中品中生底下是中品下生、下品上生,這四類,這才是凡夫可能達到的。善導大師把這個說法給否定了,所以是個大德。因為佛經到中國來,過去也沒有很多,所以有些我們體會往往是憑自己的意思,經典看的也不夠多,往往就會有錯誤。善導大師,到唐朝了,佛法漢朝就來了,《無量壽經》漢朝就譯了,他就「廣引經論,力破舊說」,對於以前的這些說法大力的破除。因為如果要像善導以前的大德所說的,都是已經修成地上菩薩再要往生,這個都成了我們凡夫無分,我們根本沒有資格去,又成了難行道,這不是淨土宗的特點。
善導大師他很有名的著作叫《四帖疏》,咱們的住持在日本留學就要學《四帖疏》,這是善導大師注的《觀無量壽經》。他說看這個文意,總是指的是什麼?這些往生的,總是指的佛去世以後五濁惡世的凡夫,都是這些人,三輩三品都是這些人。「但以遇緣有異」,他的緣不一樣,所以就有九品的差別。上品三人是什麼?「是遇大凡夫」,他遇見大乘法了,這樣的凡夫他能發願往生求生淨土,結果他就可以上品生。「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他所遇見的法、所聽的法都是小乘的法,所以他一往生之後,他就證阿羅漢,證初果、二果,這樣的情況。都是到了極樂世界之後,他不是定性的聲聞,都是發大乘心的。「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聽到一些善法。這是所遇的法不一樣,他雖然是有惡業,所以帶業往生。這個地方,現在還有人寫文章,除了以前的陳建民之外,現在又出了一個人,他自稱他見了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叫他來反對帶業往生。所以現在這個邪說,大家要知道,非常多非常多,大家確實要小心,不能一聽是有名的人,一聽是出了書就,有的我覺得十分的荒唐。你看這幾句話不就是帶業往生嗎?以惡業故,他還有惡業,是惡人,臨終藉著一點善,乘佛的願力,他悔改了得往生,惡業還都帶著。這就說明,往生有上輩、中輩、下輩,都是我們凡夫有分的,不但是中品、下品,上品上生都有分。不但是這樣,我們晉朝有一個人,他就是念佛念了幾天之後,他就見著佛,他就在人身就得無生法忍。大家有分,不過修持得不努力就是了。所以這是個最極圓頓的教法。所以根器大的眾生如果能夠信受,能夠圓解圓修,他就是跟普通人的修行日劫相倍。你真正能夠生起六信,理解這個信,信彌陀大願殊勝的道理,你這麼精進去修持,你這就是圓解圓修,你修行一天等於別人一劫。所以他一生之內就能夠達到這樣的功德。
底下就再引本經的話來證明,證明善導大師的話。本經必成正覺品的偈子,就是佛敘述彌陀的情況,「令彼諸群生,長夜無憂惱,出生眾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他要令一切的群生(就是眾生),長夜(在生死長夜之中)沒有憂惱。所以彌陀所發願要救度的正是在長夜中憂惱的眾生,這不就是凡夫嗎?所以彌陀這些願他就是為凡夫。出生善根,他善根還沒有出生,讓他出生,這還不是凡夫嗎?然後成就菩提果,善根既然出來了,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這就是法藏的願,我要成佛,佛號叫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所以得的果是很殊勝,都成佛。這不就是為眾生嗎?這四句很清楚!就是令長夜昏昧中的眾生,遠離一切憂悲苦惱,出生善根,成就菩提。所以要知道佛所要救度者,實在就是為眾生,一往生之後就成佛。
底下我們就看這一段,這上輩的內容。上輩也是我們這一段,第二個問題我們討論完了,頭一個問題就是兩個經合說,第二個問題就是這些上輩是不是凡夫有分,就是為我們凡夫而說的,凡夫都有分。「其上輩者,舍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上輩是這樣。「舍家者,出家也。棄欲,離欲也」。它這個地方也有一個問題,這就是第三個問題,是不是出家的人才能生上輩,其他的人不能?上輩的條件,舍家棄欲,第一句話。這個問題很需要圓融,因為出家有心出家和身出家。你身出家了,你心不入道,這個沒出家,你穿的衣服是出家人的衣服,你心沒出家,這個並不算;如果心出家身不出家,實際還是出家了。你看維摩詰居士,我們這個經裡頭,賢護等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薩,尤其是《觀經》,聽經的都是國王的夫人、侍女,她們當時就得無生法忍。這個裡頭不同的,就是下面彭紹升他就承認了,做出家人這是正因。海東元曉,它這裡稍微有點不同,他說「舍家棄欲,而作沙門」是顯發正因的方便,也就是說不是必須要舍家棄欲做和尚。這是成為往生正因的一種,助這個正因的一種方便,這是第二種說法。至於《報恩論》就相反,他就舉一些例子,他說劉遺民這樣的居士是上品生,舉一些例子。
實際我們真正要看這兩部經《觀經》、《無量壽經》。《觀經》是韋提希夫人痛苦極了,兒子要殺她,天下只有殺父親的國王,沒有殺母親的國王,這個國王是昏惡到了極點,所以她也苦惱到極點,把她都關起來,她只有求佛。佛就到,給她說法,讓她看各種世界,她就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她說我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請佛給她說淨土的法。韋提希夫人她當時得無生法忍,五百個侍女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都給她們授記,來之後都得什麼三昧,不都是上品生嗎?所以在《觀經》,不但事實上所說的都是些在家人,而且在往生的條裡頭,上品上生的文裡頭,就不像《無量壽經》說出「舍家棄欲,而作沙門」,它在中品裡頭說出來做和尚,上品里沒有說。所以這兩部經我們就應當圓融看。這部經特點是什麼?這部經聽經的大比丘是一萬二千人,七千個男居士,就一萬九,再有一千個女的(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正好二萬人,二萬人的大會。所以比丘僧是一萬二,比丘尼是五百,一萬二千五百都是出家,出家是絕對多數,而且這個都是跟著佛一直聽經的。所以在這個裡頭,這是往生上輩的,那絕對都是在座的這些出家人為主。所以在這個情形,佛就舉這種大的情況,文字中就特別提出舍家棄欲。在《觀經》那時候所說的,當時阿難他們不是來聽法的對象,真正請說法的是韋提希夫人和她的侍女,都是在家人,當然她們往生都是上品生,她們當然不是出家人,所以在這個文字裡就沒有出家人。
總是我們這個地方要看,就是說要往生到上品,不管你是遵《觀經》也好,遵《無量壽經》也好,總之是一個心出家,這是共同的。所以把這個解釋為心出家,這之間就沒有分歧了。現在有許多出家人,他是離開他世間俗的那個家庭,但是這個廟又成了他的家。這廟裡好多事情,這樣的事情,那樣的事情,要齋糧,要香火,要照顧施主,甚至於還有些派別,這是我同師的,這是我同鄉,這是我同屆,這個和我沒有關係,這個是什麼回事,這都是家務事,與修行毫不相干,這還是在家,你出家在家。所以這個有四料簡,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這四個類型。希望大家出家出家是最好了,何必出家還在家?在家人甚至一切放下,一心為佛法,在家出家,心出家。所以劉遺民他很主張。劉遺民,廬山東林大殿要開光,他們寫了邀請信來,這是很殊勝的開光,當年是第一個淨土宗道場,劉遺民參加過。請了陶淵明,陶淵明沒有酒喝跑了,可惜得很。劉遺民是三次見佛,等到遠公往生的時候,劉遺民隨著佛來接。劉遺民還跟遠公說,師發心早於我們,為什麼來得晚?這個就是在家人的往生,上品往生,這個是一些例子。
還有就是我們再略微提一提,這個在家人,我們現在不要拘於這個形式,四眾弟子要很好的配合、合作。密宗裡頭的噶居派,噶居派是紅白教里很有名的,白教在國外也很興旺,他的祖師就是居士,所以稱為白教。為什麼?因為居士是白衣。所以他們穿法衣,就是在衣服之上穿一件白袍子,然後再披袈裟,表示他是白衣,不忘本。他現在就算是和尚,就是喇嘛,受了出家戒,他上座還是這麼穿,要穿一件白衣,然後再披袈裟。維摩詰是金粟如來的化現,這部經一開始,賢護十六正士代表一切大居士,還有《賢護經》,這一切,還有在居士里,還有很多很多,還有一個居士女說法。阿難重男輕女,在法華會上,在龍女面前他認了一次輸;在維摩詰會上,天女散花,他又輕視婦女,又認了一次輸,這都很特殊。還有一個居士女他也看不起,她先沒有出來,後來把她請出來,他們一問法,舍利弗又有點輕視,最後還又認輸了。所以就是說這些居士,甚至於女眾都有龍象。但是舍家棄欲是共同的,至於是不是示現出家人的這種身形,這就好像中國南方人拿米當主食,北方人拿面當主食,米和面不一樣,但做為主食是一回事。所以就是說上品上生,出家出家的人當然是可以,在家出家的人也可以。你出家在家、在家在家的,這都不可以。這部經裡頭有三個問題,這是第三個。所以一上來,上品上生中提出「舍家棄欲,而作沙門」。這確實是,這是第一句話,很重要。你總要離開這一切家務事、閨閣瑣事,灑脫這一切,棄欲,一切情慾都斷絕,上品生必須如此。所謂愛不重不墜娑婆,還在情愛、情慾之中,換句話說,娑婆你還很留戀,這個牽掛很深,牽掛很深你就出離不了。所以舍家棄欲。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兩句話我們很熟,在我們一開始,我們就大講特講,這是我們本經的宗,在宗的部分我們已經很詳細的講了。一經的宗,就是一經的宗旨,一經的修行方法,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彌陀要解》以信願持名為小本之宗」。這個信願大家要知道,不是一般所謂的信,這是截流大師所謂的正信。你要不是正信,你這個修行是結三世冤,你第三世就苦了。因為你今生修持沒有解決問題,來生就大富貴,大富貴就造業,造業就入地獄,第三世就入地獄。你在修持,這裡頭有些人他們就造惡,殺豬,以屠殺為業,種種的殘酷,好多罪孽,他死了就入地獄;你修行,你死了之後富貴,但是第三生也入地獄,跟他只差一個前後步,他早一步,你晚一步。所以極力提倡正信。不然不信怎麼肯修行?要正信。所以我們所討論的信,不是一般所謂的信。
蕅益大師講六信: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這個因果不是信世間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那個因果,那個太淺了。你相信我能夠信願持名就一定得往生,以信願持名為因,必定得往生不退轉為果,這個能信才是信因果。能相信,圓人修持和不圓的人的修持日劫相倍,圓人修持一天等於不圓的人修持一劫。因不同,果不同,在這些地方能夠信。信願持名是小本的宗,大本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所以這兩個宗旨是一回事,一樣的。真是深信切願,對於娑婆世界一點也不留戀了。這個事大家真正要做到了,也就是你有深信、有切願,必然會念,所以你決定往生。
我們就把我們這個宗,和小本的宗再連繫一下,小本的信願再和《觀經》連繫一下。咱們淨土最主要的三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觀經》主張三心,一個是至誠心。善導大師解釋,至誠心是什麼?就是真實心,至誠心就是真實心。這個文字用得很簡練,但是注得很好。怎麼叫至誠?我一個表侄,他禮拜,因為他求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所以他很誠懇,他都是磕響頭。他磕響頭,他在房間裡磕響頭,院子裡都聽得見,你說他誠不誠?但是這個人,就在北京的西南角上被火車撞死了。所以這個不是至誠,你磕頭磕得如山崩那麼響。真實心,善導大師解釋得很好,至誠心是真實心,非常真實。再說,什麼是真實心?就是你真實的本心,人人本有的那個心。所以《觀經》的三心,第一個就是至誠心,就是真實心,雖然只有三個字,注得很好。現在大家初步還不能明心見性,不知自己的心是什麼,你就是真實,先真實,先老老實實,不要心口不如一,心口要如一就是很大一個進步。嘴裡說到的實際要做得到,自己所表現的真正是自己,一切話,這都是屬於真實的範圍,先從這做起也不錯。
深心就是深信心。「深信有二」,善導大師很能夠接引初機,「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要深信自己確實是這樣,多劫以來流轉生死,沒有出離的因緣,出離不了。第二,「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客群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自己是這麼一個苦惱的情況,遇見了這個法門,是如此的解決你的問題,絕對的,這是深信。第三,「回向發願心者,從真實深信心中,以所修一切善根回向」,來求生極樂世界。就這個三心,《觀經》說修這個三心的話就可以往生,這個也就跟小本信願的宗是一致的,和本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是一致的。發菩提心這個事,就是不管你修什麼法,是共同的。我們已經講了兩次,在前頭概要講過一次,在講彌陀四十八願中,講到發菩提心這條願裡頭也講過一次。以前很多已經講過,將來大家可以把這幾部分,把它會在一塊看一看。
這個地方,我們從《安樂集》,因為這個書也有很多古德都沒有見過,所以過去的書裡頭引證的也很少。道綽大師他講的,有四番議論,第一是「顯菩提心之功用」。我們不讀他的原文,原文書上有,我們做解釋。這個功用,菩提心實在是往生淨土的本源,他說「發菩提心為源」,源是源流、本源、根本。所以不發這個心,你雖然修得很勤,也就好像是什麼?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沒有根的樹,就像插瓶的花,有人送花圈,那些花沒兩天就完了;無源之水,流兩天就幹了、就臭了。底下他解釋菩提,菩提是什麼?菩提就是覺。菩提是印度話,因為我們中國沒有字跟它恰恰相應,所以就用它的這個音,翻譯它的音,不翻譯它的意思。這跟般若一樣,沒有恰恰好的字。你說智慧,智慧我們已經用亂了,不是我們所謂這些智慧,我們這些智慧有很多是正好相反,是世智辯聰,是學佛最不利的條件。所以沒有適當的文字,我們加個大智慧,恭敬不翻,就說般若好一些,菩提也是如此。菩提就是覺,無上的覺就是佛,所以菩提也就是無上佛道這樣一個名稱。所以這個菩提很重要!你要發心作佛,發心作佛就是發起一個什麼心?發起《觀經》裡頭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個心,能夠發這個心,能發這個心的,這個心本來就是佛。我們現在在作佛,你在修行,大家經常上殿,是在作佛,大家念佛、看經、聽講,都是在作佛,你作佛的這個心也就是本來是佛的那個心。
這個心怎麼樣?此心就是廣大。豎,從時間來說,三際,你找不到頭,過去沒有一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未來你也不可能找到有個什麼時候終了,找不著始,找不著終,所以豎窮三際,三際你找都找不著。橫是說空間,遍於十方虛空。這個心超空間、逾時間,遍入一切空間,遍入一切時間,就是說我們要發菩提心,要求成佛,求成佛這個心廣大,周遍法界,「豎窮三際,橫遍十虛」。而且這個心究竟,非常徹底,徹底到等於什麼?「等若虛空」,和虛空一樣。所以究竟兩個字,究是「究極真際,窮盡法源」,究竟者就是這個意思,把這個真際達到了極點,而法源是窮極源。這個源確確實實不可窮的,極盡其源,有這個意思,契合於這個心。而且這個心是等於虛空,它究竟是契這個本源,等於虛空,不可得。
「此心長遠,盡未來際」,剛才已經說豎窮三際,這再重複一下,這個心是長遠,是「明寂真常,永離生滅」。不像都是有生有滅的,這個心是離開生滅,無生,無生它就無滅。「此心普被,離二乘障」,此心它就是備足一切功德,具足一切,離開了二乘之障。所以大家修法,有人稱讚你是羅漢什麼,大乘佛法你要稱讚是羅漢你是罵他,對不對?退大乘心了。所以很多人羨慕羅漢有神通,不知道他發大乘的心,你說他是羅漢,你這是罵人。所以這二乘是障。大家要有志氣,我們很多人學佛要有一點志氣,要知道所做的這個事是大丈夫事,要超出一切法界之上。不但到天界是墮落,成了聲聞、緣覺都是墮落。《首楞嚴經》把證阿羅漢叫做著魔,魔界,那是最突出了,在五十種陰魔之內,阿羅漢在五十種陰魔之內。這個心遠離了二乘的障,不會墮落成聲聞、緣覺。
「若能一發此心」,只要你一發這個心,所以講到發菩提心的功德,「傾無始生死有淪」。這句話很難講,這是古人的文章,不大好講。傾是傾盡,倒出去了,扔了。無始以來生死這個有,這個輪迴、輪轉、淪陷,這不是那個車輪的輪,是淪陷的意思,你淪陷於這個生死有的這樣一個苦境,現在把它拋棄了,一發這個心,就把無始以來生死諸有,這一切淪落都傾盡了。並且你就把你所有的功德,發這個心,把你所有的功德來回向菩提,就必能成佛,就必能夠上證佛果,所有功德絕不唐捐。所以道綽這個話把菩提心的功用就說出來了。一發這個心,這個心是如此的殊勝,這個心它就是廣大、遍一切時間、遍一切空間,沒有窮盡。而且此心是究竟的,此心普備一切功德,離開了二乘的障,不是地獄、餓鬼、畜生那個障,是離開了聲聞、緣覺的那個障,都離了。一發這個心,無始以來生死諸有種種的沉淪都消除、傾盡了,再也不會有了,所以這個是超情離見,微妙難思。
底下這幾句在過去引過,現在再引一下,密宗的《菩提心論》。現在很多人想修密法,現在學密的人都是緣木求魚,爬到樹上去找魚去了,不知道密法的根源。有一個人從大同來,問我學密的事情。後來我告訴他,我說你的根器不能學密,你不夠。他只知道密法成就快,威力大,想學密。我說你不能學密,因為它最重要的是菩提心,最強調菩提心。它之所以殊勝,完全在菩提心,就要求你行者必須發菩提心,天天都是唯此事物,沒有發的勸你發,已發的叫你增長。為什麼這麼重視菩提心?因為《菩提心論》說,「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薩功德故」,包含一切菩薩的功德,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金剛薩埵等等的,這一切菩薩都在內,菩提心就包括一切菩薩的功德。「若修證出現」,所以這個裡頭就不單純是一個理解的問題,說我懂得了,這個事也是好,但是它不等於出現。我曾經打比方,你把一個杏核要種在土裡頭,它要發芽,發芽有很多過程,最初在杏仁裡頭開始綠了一點,那就開始了,然後這個綠的東西長出杏仁那個肉,這是第一步,第二步長出杏仁的軟皮,又是一步,第三步長出杏仁的硬皮,出殼了,第四步出土了。這都是有具體的內容,不是一個理解,真正從你內心裡頭有所開發、有所啟發。當然拿世間東西來比方,永遠比方不恰當。這就是南嶽讓的話,「說似一物即不中」,說像一個什麼就不恰當了。也是如此,但是勉強就可以這麼說。這就說明什麼?不光是你懂的事,不光是你懂。所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華嚴經》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還有比這更圓、更頓的嗎?你說要快,還有比這更快的嗎?「若歸本」,這兩個字又很有意思了,若歸之於本,「則是密嚴國土」。所以這個心如果不外馳,歸本,始覺合本也是歸本;珠生了光,珠光還照本體,也是歸本,歸本你這就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你在這坐著,你不用起來,一切佛事都完成了。所以這個極圓頓之法,這是讚嘆菩提心的殊勝,也確實可以說大暢佛的本懷,超情離見!你不能信就是了。這是道綽大師的第一段。
第二段,關於菩提心的名和體。第一個是法身菩提,法身菩提就是什麼?就是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等等的。底下是報身菩提、化身菩提,分了三個說。我們也不看他的本文,我們講這個註解。我們的法身菩提,禪宗六祖他大悟,所悟這個時候的心,那就是所發的法身菩提心。法身菩提就是真如、就是實相、就是第一義空,道綽說第一義空是「自性清淨,體無穢染」,這個法身菩提是自性、是清淨,清淨為自性,本體沒有污垢、沒有染污。「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天真自然,不需要修成,不需要修,不像現在說練功,你練功練出來的決定不是法身。這就是禪宗六祖在聽到「無住生心」之後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六祖他這才是發心,六祖這個時候就發了心,這個心從內心發出來了,哪裡想到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這跟道綽講的「自性清淨,體無穢染」是一句話。底下道綽說「理出天真,不假修成」,這也就是當時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哪裡想到自性本來就具足,還需要你修什麼、成什麼?所以一部《心經》就講的無所得,現在的人偏偏想有所得,這些背道而馳,緣木求魚,你就是要跟觀音菩薩抬槓。沒辦法,有很多人他就是這個心,沒辦法,他就想得點什麼,今天得點禪定,明天出點神通。出點神通幹什麼?嚇唬人去。神通不能弘法,只能嚇唬人,再就是欺騙人。就是這樣的話,五祖聽見之後就給衣缽,就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所以「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這六祖是很好的例子,一個沒有受過戒,沒有看過經的人,就只是一部《金剛經》,聽別人念了五分之二,他就發了菩提心,他就成了人天師,就是佛。
所以當時大家去追,不要怪那個時候的人爭名奪利,我給大家解釋,我說這個你得理解他們的心情,你要在那你也會追,太想不通了,佛傳的衣缽,怎麼我們這些出家人,我們的首座神秀沒得到,讓在廚房裡頭乾苦活的這麼一個苦力他拿走了,這個事不對,非追回來不可。他就是這樣,這個很自然,你要在那你也追。所以有人怪神秀,神秀很好,要是神秀太低了,六祖也就不高了。神秀很好,武則天要請神秀當國師,神秀說我不能當國師,我的師兄才是國師。他和他爭衣缽。這些事都是神秀,神秀不說出來別人不知道。所以武則天才派薛簡去接六祖,接六祖接不來,人真出家,國師也不當。這一則公案是很好,所以現在世界上把禪宗列為中國的,也是我們的光榮。所以一發此心就頓登祖位,剛才我們說的就是做為一個證例。
菩提心是「迥出凡情,功用難思」。我們從一點點來,我們就是一點點,要了解菩提心是什麼內容。所以《金剛經》處處給我們講到菩提心,佛滅度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就是菩提心。要度眾生,這是慈悲;度生而無度,這就是智慧。而這個自然就是本心,自然裡頭就是智慧、就是慈悲,這就是菩提心。「如是心性,名為法身。是佛道之本體」,所以稱為菩提。這是法身菩提,還有報身菩提。法身是你本來有的,這是性德,性中本有之德。但是人人都有性德,怎麼大家這個性德不能發揮作用?必須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你修德出了功效,你性德才顯現。所以要修六度萬行,功德莊嚴,就得這個報身的佛果。得了報身佛果,報身就「圓明具德,通達無礙」,所以道綽稱為「圓通無礙」。因為它圓明具德,通達無礙,「名為報身菩提」。報身,這是從法身所顯現的,是因為你修德這個功效而顯現了報身。從報身,因為你悲心不盡就流現化身,這是隨機化現,隨對方的機緣而現種種身。所以就是說從二臂一直到八萬四千臂到無量臂,從一個眼到無窮的眼,從一個頭到無窮的頭,種種的相,隨機應現。以至於觀音,會上說,怎麼觀音還不來?釋迦牟尼說,現在觀音正在度茅子裡的蛆,他變了一隻蜜蜂,給茅子裡的蛆說法。蜜蜂蛆能看得見,它很接近,它在那度眾生。這個就是化身,「隨機化現,妙用無窮」,所以道綽稱為「益物圓通」,益物就是使我們所要救度的對象得到利益。所要救度的對象就稱之為物,不是咱們物理學的那個物,這個物是指我們救度的對象。對他有益而圓通自在,使他得到真實之利,這是「化身菩提」。這是道綽的第二段。
第三段就是發心,他舉出兩種,一種是普通的,一種是淨土的。發心一個是要「識達有無」,因地的發心要發三種心,這是第一個,就叫做識達有無。道綽這個話非常精練。識達有無,咱們先說怎麼識達無。識達無,從《心經》中說,《心經》是一串的無字,從「無眼耳鼻舌」最後到「無智亦無得」,這一大段都是無,識達有無要先識這個無,要發菩提心要先識這個無。《涅盤經》,佛在涅盤的時候,佛入種種禪定,回答又告大眾:我遍觀三界,我找無明本際。咱們眾生都是因為無明,因為無明一念妄動,就流轉生死。佛這個時候說去找無明本際(無明本際它的性本來是解脫的,無明並沒有在那纏縛什麼,乃至老死也是解脫的),而且這個無明我十方求,在十方一切世界,一切殊勝的世界,我都去找這個無明,了不能得,我一點點也找不到,哪有一點無明?我找不到,「根本無故」,這個根本它沒有。從無明所伸展的一切,十二因緣,以及老死、憂悲苦惱等等,也都沒有了。所以無明解脫,都解脫了。以這個因緣,我常安住常寂滅光,「名大涅盤」。所以這給我們證明,無明是十方你找不到。這個就是永明大師在《宗鏡錄》寫的,願於無量劫,把皮剝了當紙,拿骨頭來當筆,血當墨來書寫這個話,來報佛恩。沒有無明!所以《心經》我們隨嘴就讀過,「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你根本無無明,你還迷個什麼,是不是?這是知無。
我們現在這個妄,我們現在知道是在妄中,但是這個妄它本來是空,並不是實際在這。就好像你作夢,老虎也來了,山也要崩,要著火了。你要是想法子阻止山崩,要救火,要把老虎拴起來,那很費事。但是你只是夢,根本沒有,夢一醒就完了,不用移山倒海,不用這些事,這是夢!妄它就是這麼回事。所以你要是真正了達妄是本空,真性自顯。所以禪宗開悟,開悟應該都是真性自顯,那不是一個口頭的事。現在有人略略嘗了一點清淨,嘗了一個什麼,頓然間消除一些粗的妄想,就以為自己是開悟了,這個有時候很危險,有時候就變成大妄語,很危險。這個是知無。
還有知有,所以就必須識達有無。這個怎麼講?所以道綽這段話,這以前也沒有,因為這個書多久在國外,沒人見,咱們也沒誰作註解,這是我第一次,請大家提提意見。知有,所以宗門就說「必須知有始得」,你必須得知有。曹山也說,必須要知有,無論你在煩惱無明之中都不要緊,就是你要知有。有什麼?就是《涅盤》的話,「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六祖說「密在汝邊」,佛最密的就在你那邊。有人說你在井上看看,井裡一看,那就是自己。傅大士的《心王銘》:「水中鹽味,色里膠清。決定是有,不見其形」。水裡的鹹味有沒有?一嘗鹹的,決定是有。但是鹹味是個什麼東西?你把這鹹味抓出來,抓不出來,但是味嘗決定是有。這是打個比方。現在我們可以打個更好的比方,就是磁性。現在大家說,水裡因為有鹽,你把水煉了之後,把鹽拿出來,就可以。這個比方過去沒有,就夠了,現在有一點好像是還說不清楚。磁性,這個磁它就吸鐵,磁性消失了,它就變成一塊普通的鐵,一充磁它就又能吸鐵了。電磁是一充電,它磁性就出來了,電一沒有了,它磁性就沒有了。磁性那就厲害了,多少噸的東西,它這一吸就吸起來,力量大極了。但是什麼叫磁性?你把那個鐵弄成碎末,砸成粉末也找不到磁性,就是這個比方。所以現在我們就找到一些更好一點的比方、譬喻,來譬喻咱們眾生的佛性,決定是有。如鐵的磁性決定是有,不見其形,磁性是什麼樣?這個磁性決定是有,鴿子,南京的鴿子,軍訓鴿,它坐飛機帶到北京,到北京一放它就回南京。它是要靠磁的感覺,它在飛機上頭沒有看見下面是什麼樣,它就從磁的感覺它能飛回去。所以動物就比我聰明,你要帶我去個地方,從飛機上讓我下來讓我再走回北京,我回不來。所以要知有,就知有這個佛性。《心燈錄》也說教人知有,「若不知有,總是虛妄。」所以曹山自比為小釋迦牟尼,就是他有這個把柄,他真知有。
所以這個地方,第一句話就是「要須識達有無,從本以來自性清淨」。清淨者,其他皆無,然而自性決定是有。第二,「緣修萬行,八萬四千諸波羅蜜門等」,這個等於樂修一切善法,這是第二。第三就是「大慈悲為本」。所以在因地中發菩提心要這三個,也就是一個是什麼?頭一個就是至誠心,第二個就是深心,第三個是大悲回向發願心。這是一個。再有《淨土論》,另一種就是《淨土論》,也就是《往生論》裡頭所提的,「今發菩提心者,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今即願生淨土,故先鬚髮菩提心也。」這就是《往生論》的文章。
這麼一看,我們往往就容易覺得,好像前頭要真實心,要能識達有無種種是難一些,這個就容易一些,這是願作佛、願度眾生,讓眾生攝有佛國土,實際是不然,因為淨土往生法門是一個難信之法。所以夏老師在會集本上就把玄奘這個極字攝進去了,是極難信法,淨土法門是個極難信的法。所以你要說是讓眾生生極樂世界,自己要求生淨土,這個信心是很稀有,難信之法。《阿彌陀經》,十方諸佛都稱讚本師,度眾生,在這五濁惡世說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在《無量壽經.獨留此經》這一品裡頭,「若聞斯經,信樂受持」,聽到這個大經你能信,願意受持,受是接受,持是奉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難裡面的難,沒有再比這個更難的了。你要說,這個經要去念念,就兩萬多字,有什麼難的,比那個《大般若經》要容易多了。你要講這個道理,也比《楞嚴經》好念。這個不是那麼難,為什麼說這麼難?總之佛無虛語,真實話。因為你不肯,不是你不能,是你不肯。這樣就表明,能信淨土實在是一切世間的難中之難。對於這個難信,難能就可貴,難信的你能信,這就是大智,信和智是一致的,信和清淨也是一致的。順著這個信心,你發起要成佛、要度眾生、要同登淨土這樣的願,這已經把智慧就包括在裡頭了。有這樣大的願,又有普度,悲也在裡頭,這就是發了菩提心。「但能真實信受」,這個真實兩個字擱在上頭。一般人只是能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我往生是好。所以我常常說,有的人去念佛為什麼?就是因為消災免難,今生要好,死了之後往生,願死了之後也要好,總是個人打算,這個生不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裡頭他一切都是利他的,大乘法,大乘的,發了大乘的心。所以都真實信受這個法,才能夠發這樣的心。
第四,有一個問答,就提出問題,就是說要修萬行,才能感受菩提,要許多有為,為這麼多為。《諸法無行經》說,「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你要求生淨土,又要度眾生,就跟《諸法無行經》這裡有矛盾。《諸法無行經》說,「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你求菩提就沒有菩提。「是人遠菩提」,是人離開菩提就太遠了;「猶如天與地」,隔多遠?遠得像天與地一樣。你又說,修萬行能得菩提之果,這事怎麼能夠解釋?他這個裡頭,我們再看道綽的話,這個問題提出來了,道綽的回答。道綽他引了《大智度論》,《大智度論》說,「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你就是束縛了。「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你也是被縛了,也是捆住了。「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解脫。」你看總共這幾句話,彼此都在這互相矛盾,你見般若也是被縛,不見般若也是被縛;你見般若也是解脫,不見般若也是解脫,這四句話是互相矛盾。龍樹就解釋得好,這四句話都成立,關鍵在哪?如果你這個見解,你沒有離開四句就是縛,離開四句就是解脫。都可以說,但是你要離開四句。所以從前那個方馨他問我,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有?我說極樂世界是離四句的有。所以你見般若也行,不見般若也行,總之是要離開四句。不是用你那個形式邏輯,有就不是沒有,要沒有就不是有,這種執著,這種分別,那你怎麼著也是被縛,你沒有離開四句。
怎麼離開四句?在凡夫分上最好的辦法,你去念佛或念咒,你怎麼都在四句之中。有人很執著的念佛,那還是在四句之中。你老老實實念,念得很綿綿密密,很綿綿密密,暗合道妙。暗合道妙,你一切都放下就無所住,這句佛號綿綿密密、綿綿密密老是相續不斷,就是生其心。所以在地上菩薩才能夠實踐的無住生心,凡夫能暗合道妙,這是持名的最殊勝之處。不是阿彌陀佛希望你念他,他就保佑你。你不要說阿彌陀佛,我黃念祖,有人說你來念黃念祖我就保佑他,我還真覺得你念黃念祖我嫌討厭。不過有這麼一個人,這個當然彼此都不對,這個女眾天天念觀音菩薩,念得這個丈夫很討厭、很膩味。他就叫她名字,成天叫,叫叫叫叫叫,她說你吵死我了,你叫。他說我吵死你了,你天天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不被你吵死了?她不念了。證明兩個都不通。所以菩薩並不喜歡你念,連我都不希望人家念,那個女的(婦人)也不希望人家念,她說吵死了。這就是因為這裡頭已經暗合道妙,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這樣就清楚了,你有為、無為,你要是能離開四句,你所有的都是般若;你不離開四句,你所為都是有為法,你做什麼都是有為法,它就是這樣,都是有漏,你不能無漏。
三種與菩提門相違的,這個地方我們也說一說。三種相違的法,其一就是「我心貪著自身」;第二是「無安眾生心」;第三是「恭敬供養自身心」,這三個必須遠離。第一個是我心貪著自身,我們這個邪見之中,第一個邪見是身見。現在氣功是風行天下,氣功最大的一個毛病就是在身見之中,他就是練的是身,使這個身調,這個身轉換,變成個金身,永遠不死,都是練這個身。第一是我心貪著自身,種種調伏,種種什麼。第二是無安眾生心,沒有讓眾生安樂的心,這當然不行。這三個都是違反的,所以要發菩提心,這都是要注意的。第三個是恭敬供養自身心,自身前頭提過,這加上一個心字,這很重要。這個就不僅僅是氣功方面的人,這就更普遍,是恭敬供養自心,能除這個毛病,把這個毛病能夠除了,能從這個毛病里出得來,大丈夫。
所以阿難雖然能夠記得十二部大經,證了初果,不能免摩登伽難,就是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佛給他總結,你不知道兩種根本,你不明白一個生死根本,一個是涅盤根本。你自己在認賊為子,你以為是你自己的心,結果那個是什麼?那個是賊,那是害你的賊,而你拿它當作寶貝供養它。這個話就和佛說阿難的話是一致的,不要去供養我們這個心,我們這是妄心。一個就是說我們使得它得了很多的知識,很大的能力,這是一方面;再有就是我有了一個見解之後,別人的東西來時,跟我這個是不相容的,我就是要捍衛我腦子裡的這個東西,我可以跟別人不惜一切的去作戰,這都是供養自身心。所以就是說認賊作子,人對於子都是把很好的東西來養他,而我們養了一個什麼?養了一個賊。所以《四十二章經》就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這都是一致的。所以修行的人先要破這個妄,自己在腦子裡現在當家作主的,這裡頭有個賊在這,我們要十分的警惕。關於菩提心就到這。
底下,第二就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彌陀要解》裡頭說,「在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就是最直捷了當的、最圓頓的,「莫若念佛」。這話就說到極端了,在一切方便之中,至直捷至圓頓的,「莫若念佛,求生淨土」,這是一句。「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念佛有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至簡易、至穩當的,「莫若信願專持名號」。這就是一個總結。所以為什麼《無量壽經》要有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彌陀要解》提出一個理由來,就是講這一方面。又說「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是萬德所成就的名字,「以名召德」,這個名字就能把功德召出來。就好像瓦匠在房上喊「瓦刀」,瓦刀上去了,「灰」,灰就上來了,「水」,水就上來了,這名字就把東西叫來了。以名召德,萬德都召來了,沒有不盡的地方。
所以你只要執持名號就是正行,不必再需要觀想、參究,還要參念佛的是誰,還要觀這觀那。當然這個我們也可以補充一句,你要是覺得我加一點就很好,也不妨加,但是不是說必須得加,是愈簡單愈好。但有的人他簡單不行,他就必須要加一點東西才能勉強做得下去。也不是不允許,但是就是說不是必須那樣。不必,意思就是不是必須的,但是也不是不許你。因此它是至簡易、至直捷,最簡單了。密宗也是,大家也都是不懂,喜歡求大法,這一法這麼厚一本,我就抄過好多本,一座法修三個小時,以這個為高深。不是,愈高的法愈簡單。所以中國的《易經》,為什麼叫《易經》?最殊勝的法就是易,它就是簡易。易則易知,簡則易行,最高深的法,愈高深的愈簡單。繁言不要,要言不繁,繁瑣哲學沒有好東西。
《圓中鈔》(剛才是蕅益大師,這是幽溪大師),「初心凡夫」,只要有口能夠稱名,有心能夠思念,「皆可修之」,都能修。殘疾人一樣,殘疾人他還有口、有心,他都可以修,你四肢都沒有都不要緊。所以至簡至易。還有他又說,「執持名號,不問閒忙,不拘動靜」。黃打鐵就在打鐵的時候,沒有工夫休息,就在打鐵勞動之中就成就了。「行住坐臥,皆可修之」,不要求你是如何如何,你躺著一樣念。在勞動幹校,多少人看著我,他們最忌諱我念佛。那怎麼辦?那就躺著修法,你還能端坐修嗎?我就上床睡覺,我睡覺躺著修,結果是他們也知道,不過拿不出證據,他們也知道。所以又說,「稱名之法,不擇賢愚」,賢人、愚人,賢是賢者、聰明,愚是愚蠢,男的女的、窮的富的、貴的賤的都可以修,攝機很廣。《游心安樂道》說,「諸佛名號,總萬德成」,是總結了萬德而成的;「但能一念念佛名者」,你就在一心念佛的時候,這一念之中就是總念了萬德,一切萬德。蕅益大師還有一句好話,「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你念的時候就把佛的功德全部攝成你自己的功德。
還有就是釋迦牟尼佛勸父親,這個事情已經前頭說過一次,這個地方內容稍微補充一點。佛後來度父親,就勸父親修念佛三昧,父親就說你還有很多深妙的境界,為什麼不叫我作?佛就說了,父王,那些深妙境界,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所以佛經所說有好些不是凡夫你能行得到的,就告訴他父親,不是凡夫所行的境界。所以有許多事,現在我就要做、就要修,很多躐等,躐等你修不成功,那個不行。所以才勸父王修念佛三昧。他父王就問念佛又是什麼樣功德?佛就給打比方,「佛告父王」,如這個臭林子,「如伊蘭林」,四十里地,「四十由旬」,裡頭長出一棵旃檀樹來,剛剛發芽,還沒出土。這個林子怎麼樣?臭,吃了它的花,吃了它的果子,都會瘋。後來這個旃檀樹的芽就長起來了,剛剛要成樹,香氣就出來了,而且能改變這個林子,而且都是香、都美,眾生一看見都生稀有心。佛就告訴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這個苦海之中,這個念佛的心也正是這樣。一個臭林子,吃了這個東西都使人瘋,但是這個旃檀樹長起來就變了。念佛就是這樣,若果是你能夠老這麼接著念,「繫念不止」,一念接一念的念,相續的念,「定生佛前」,你定生到佛的前面。「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一往生之後,這一切惡都改了。所以這又是一個證據,你往生之後才能改變這些惡。現在這些人說是反對帶業往生,這都是屬於邪說。我們這就是說,到這時候才改,「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
《文殊般若經》,這是最大講智慧的經,文殊,「眾生愚鈍,觀不能解」。教他修觀,修唯識觀,修一真法界觀、圓頓三觀,他不能理解。「但令念聲相續」,《文殊般若經》是大智慧的文殊教的法子,還說是愚夫愚婦的法子嗎?就是念聲不斷,自然就得往生。所以《淨修捷要》,我的先師說,讚嘆念佛法門,「六字統攝萬法」,六字統攝了一切萬法,「一門即是普門」,這個念佛的門就是普門,一切法門都在內了。「全事即理」,你這個事就是理,念佛號,佛號是事;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事,這個事都是理。你看那個波,波它就是水,波沒有別的,事它就是理。這樣就「全妄歸真」,在你念的時候,你這個妄,本來是個妄心,你全妄都歸到真實際,真如。「全性起修」,是心是佛,從是心是佛來念,所以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修的什麼?修你這個始覺就合乎你的本覺,念的就是你的本覺,阿彌陀佛無量壽,無量壽就是我的本覺,修就修在性。「廣學原為深入」,要學得很廣就是為了深入。「專修即是總持」,一門專修就是總持一切。「聲聲喚醒自己」,這句話就是參禪,一聲一聲就是把你自己喚醒,喚醒自己你不就是開悟了嗎?「念念不離本尊」,這句就是密,一念一念都不離開本尊。所以禪和密都在裡頭。又說「無量光壽,是我本覺」。無量光、無量壽是什麼?是我的本覺,你起心念佛才是始覺。「托彼依正,顯我自心」,我就假託極樂世界,彼是極樂世界,它的依報、正報,一切的殊勝,顯什麼?都是顯你自己的心。我們不是心外求法,阿彌陀佛的功德,一切觀音、勢至的功德,極樂世界種種莊嚴,水鳥樹林那麼微妙,那麼能隨眾生意,那麼樣的功德,聞香、聞一切的聲音都能增加道念,如此殊勝,這些殊勝是從哪來的?都是你自心的,托彼依正,顯我自心,這些都是說的你自心,這不是心外求法,不在我心外。「始本不離,直趨覺路」,你始本老是這麼念,始覺跟本覺就不離開,就直趨覺路。「暫爾相違,便墮無明」。
還有彭紹升的《起信論》,「須知持名一法,最為簡要。行者初發心時貴有定課」,你要有個定課,「每日或千聲,或萬聲,或十萬聲」。人家口氣很大,第一句話就是千聲,底下就是萬聲,十萬聲。「從少至多」,開始就少,慢慢來,「由散入定」,叫你一下念都是很散亂,都是散善,之後你的心定了,才能夠定善。「隨其念力」,你看這句講得好,「俱可往生」。不管你是少,或者是散,只要你肯念,你相續的念,一輩子都堅持下去,堅持到最後都可以往生。《安樂集》說,稱名就是這樣,「但能專至,相續不斷」,你專一的念、至誠的念,你相續不斷,定能生到佛前。「今勸後代學者」,咱們都是他後代的學者,「若欲會其二諦」,有真諦、有世諦,都要懂得這二諦,「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門」,一念一念在哪裡?是什麼?不可得,這個是智慧;「而能繫念相續不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還不斷,「即是功德門」,智慧跟功德同時就都顯現。「是故經雲菩薩摩訶薩,恆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這就是功德智慧。你看前頭又是功德,又說智慧,這不都有了嗎?這麼修其心,又是功德,又是智慧。「若始學者,未能破相」,始學者,你沒有能夠離開相。這是淨土宗最要緊的就在這。所以很多老太婆,不懂的都能夠去,這個是非常殊勝。「但能依相專至」,你就依著這個相,你專心的,你至誠的念,「無不往生」,沒有不往生的,「不須疑也」。一上來你不需要離相,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都不要管。所以念佛有四大要訣:「不貪淨境」,打坐,一個清淨的行,不管這,我要念;「不除妄想」,妄想不去除它,我就念;「不求一心」,不管那事;「不參是誰」,你是誰,我念我的就對了,四大要訣。就這麼念,就老實念,這個誰都辦得到。「依相專至,無不往生」,這個就是很重要的,不是要先求離相,應當老實持名,依相專至就無不往生。這個就是說明本經往生的上輩的是如此,中輩的也是如此,下輩的也是如此,沒有例外。中輩、下輩咱們就不再講,上輩講了之後,中輩、下輩就相同了。
現在我們再把一向專念再引申一步,一向專念到底是什麼含義?《觀念法門》,他說一般是提五念法門,禮拜等等的,一共有五種。他說一向專念有三個類型,第一個,「廢舍余行,專立念佛」,什麼都不做了。所以有人供佛像只供一尊,別的都舍廢了,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叫一向專念,這就是廢舍余行這一類。第二個,「唯以念佛為正業。為助此正業,而修諸行」。我念佛是正業,可是我要幫助這個正業,我還修其他種種的來幫助主念和主修,主助圓融,同入彌陀一乘願海」,也叫一向專念。第三個「以念佛為正,余行為傍。正傍有別,主次分明」。這兩個差別不大,二和三差別不大,一個是為主,一個是為正,一個是為助,一個是為傍,但是要主次分明,這也還是一向專念,不捨余修。所以這個就是說念佛的人,五念就是禮拜、作願、回向等等,沒有不做這些事的,這都是一向專念。
「依據上說,則念佛之人」,你念念往生咒、大悲咒、準提等咒,或念《心經》、念《金剛經》,也有人說念《普門品》,「只須主助分明,念佛綿密,亦皆不違於一向專念」。至於彭紹升他的《起信論》(上頭這三個是《觀念法門》的),《起信論》的說法就更廣了,他說只要發了菩提心,就「當修菩薩行」。菩薩行在世間他也要度,所有的善,乃至無邊的功德,都回向極樂,也是一向專念。「不必棄捨百為乃名專念」,不必把一百樣事都扔了才叫一向專念。這個很合乎時機,因為現在大家很多的事情要做,你不能夠什麼事情都不做,整天一個人就念佛,這個事實上做不到的。你只是深信切願求生淨土,來了事就做事,事去掉之後我就念佛,這樣世法做到究竟也無礙於佛法,一切資生事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何況我們把世法出世法,這一切善都來回向,只要我們拿至誠心來回向極樂,也叫一向專念。所以我們就是還是在做很多事,比方說你將來當了方丈,你有好多事情要做,或者廟裡有什麼職務,或者自己還有什麼著述,這一切一切以念佛為主,是我唯一的一個目的,其餘都是附帶的,這個也算一向專念。所以現在根據《起信論》說,「兼行世法尚得名為一向專念,更何況兼修余出世法」。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地方我們就圓融一點,我們圓融一點的看法),參禪的人想生西方,不必改為念佛。不是說你不參禪去念佛去了,只要你有信願,你求生淨土,你參禪也是淨土行。所以蕅益大師是最圓融,他自己閉關,閉的是念往生咒的關,這也是一個例子。作《彌陀圓中鈔》的幽溪大師,他一生修《法華懺》、《大悲懺》、《光明懺》、《彌陀懺》、《楞嚴懺》等等,「懺無虛日」,天天都修這些懺法。「臨終預知時至,手書妙法蓮華經五字」,並且高唱經題,一直到後來往生。所以修懺法念經也是淨土行。
所以這麼來看,我們只要發菩提心,持佛名號,雖然也兼修一點其他的法,還是可以叫做一向專念。就是我對一向專念的解釋,比現在外面有一些淨土宗,比他們的廣一點、寬一點,在這個地方。但是多門的修總不如一門深入,話又說回來了就是這樣。我們修行就是要把生處變熟,熟處變生。我們貪瞋痴種種這個太熟了,我們打妄想太熟了,從來不需要你做什麼準備,我要打妄想去了,沒有,自然妄想就來了,太熟了,什麼時候都滋出來。但是這些菩提心,這些念佛,這些出世間的事情,我們太生了。我們的修行就是要把熟的地方變生,生的地方變熟,就是你專一於一門,把這個生的變熟就比較有效。你一會修這個,一會修那個,都生,誰也不熟,是不是?這樣的話,一心專至,就容易把生的變熟,熟的也就變生了。這就是說一向的好處。
善導大師並且又說(我們把各種觀點都擺一擺,那些也是祖師,善導也是祖師),善導說「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因為稱名字容易,只要能相續就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就這麼一念一念相續,一直念到最後,「十即十生」,一百個人就一百個生。「何以故?無雜緣得正念故」,你沒有雜緣,而且得到了正念,而且你是「與佛本願相應故」,佛的本願是十念必生,就是勸大家念佛。「不違教故」,你沒有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要發願往生,要念佛,「順佛語故」。「若舍專念修雜念者」,專念你不修,修雜念,不是說絕對不行,「百中稀得一二」,百中很少能得到一個、二個,「千中稀得三四」,就難一些。所以我們就把這個一向專念可以廣一些,但是要注意到,我們還是要使得那個熟處要變生,生處要變熟,善導大師還是希望大家專念。這就是把這個對於咱們本經的宗,也就是三輩往生,每一輩所必備的條件,我們這做一個匯報。
資料恭摘:無量壽經(大經解)黃念祖老居士主講(第二十六集)1991檔名:51-00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