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鍾茂森:落實佛門至孝—《佛說盂蘭盆經》研習報告(第七集)


時間:2015/3/13 作者:果林果梅

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說盂蘭盆經》。我們昨天講到正宗分第二個大段,第二個大段是「如來廣示法要」。裡頭第二個部分「正示」,昨天把教孝子獻供之法這個段落講完了,今天我們來講教眾僧受供之儀,我們先來看經文: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塔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這一段是佛教我們具體受供之儀。施主是設供,眾僧受供,受供也必須有如法的禮儀,這樣才能夠真正感應道交。樣樣都合乎禮儀,如理如法,這是顯示恭敬心。我們來看蕅益大師的註解,他說,「施主設供,本為父母。故將受食,先須咒願,並行禪定」。因為施主是為了超度自己過去的父母設盂蘭盆會這個法供,所以受供的十方眾僧需要為施主家來行『咒願』,就是給他祝福,這個祝福裡頭需要並行禪定,用自己專注的心念來加持,令法會的功德圓滿。所以這裡講到要咒願,要『行禪定意』,然後才能受食。蕅益大師說,「咒願者,願其父母離苦得樂,今文略也」。咒願就是持咒來祝願,也就是祈禱祝福,願施主的父母能夠離苦得樂。像目連尊者他設供,佛應允,要求十方眾僧在受供養的時候為他母親祝福,使他母親超離惡道,這裡簡單的略過去了。所以咒願的目的和內容就是願七世父母離苦得樂。

下面說,「行禪定意者,攝心觀想,凝慮澄神,令咒願成就也」。祝願能否成就,關鍵在於祝願者能不能夠攝心觀想,凝慮澄神,這需要用專注的心念。觀想是將飲食化作無量無邊,供養十方三寶,乃至供養一切眾生,包括三惡道的眾生。這個供養就隨著觀想真正可以滿足受供者,隨著這個心量的擴大也就變得遍法界虛空界。所以供養的功德很重要,就在於這個攝心觀想。凝慮澄神,這是把思慮凝結起來、專注起來,澄神就是心要清淨,澄是清淨的意思,不能夠有雜念,咒願才能夠成就。在初受食的時候,先把飲食安放在佛前,也就是先供佛像,這是儀軌。

「佛前者,隨是何等佛像」,任何的佛像都可以。「塔寺中佛前者,浮圖及殿堂中佛像」,這是專指在塔寺中的佛像,塔也叫浮圖;殿堂裡面,像寺院大殿這裡面的佛像。我們未受食前,先要供佛像,這表示我們以三寶為尊,先供佛。「供佛然後及僧,加以咒願、禪定,三寶具足,令施福圓滿也」。我們用這個儀軌,這裡面都含有表法的意思,供佛像,這代表我們供佛寶;供養眾僧,這代表供養僧寶,十方僧寶;供的時候加以咒願,行禪定意,這是法寶。所以三寶具足,令施主他這個供養之福得到圓滿,真正修到了無上福田。這是佛為我們介紹應該如何做法供的儀軌。這是正宗分裡面第二個大段就結束了。

下面看正宗分第三個大段,「當機獲益脫苦」,這是講法供之後得到什麼樣的利益。這裡分為兩個段落,我們先看第一節經文,這是講到「孝子獲法喜益,脫憂愁苦」。

【時目連比丘及此大菩薩眾皆大歡喜。而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這是講到施供之人目連尊者,他是大孝子,要度脫他母親。結果法供之後,佛講完此經,這孝子就真正獲得法喜,他先自己離苦得樂。他的苦是憂愁苦,因為自己的神通道力不足以解脫他母親的痛苦,所以他憂愁;現在他不憂愁了,他歡喜。蕅益大師註解兩行,很簡略,但是是畫龍點睛。他說,「法喜之益,大眾同欣,以各懷報恩之心故。憂愁之苦,目連頓釋,以慈母必能度脫故」。這法喜的利益不僅是目連尊者得到,在座聽經的大眾,這裡講到的大菩薩眾,可見得本經當機眾裡面不僅是小乘這些修行人,目連尊者代表小乘,裡頭還有大菩薩眾,有大乘修行人。所以本經屬於大乘經,涵蓋了大小乘。『皆大歡喜』,他們共同都生法喜。為什麼?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懷有報恩之心,都想超度自己往昔世中的父母,現在知道怎麼超度法了,無量的歡喜。目連原來是非常的憂愁,悲啼哀號,現在立即得到解脫,他不再憂愁了。為什麼?因為他的母親必定得到度脫。所以這個法門一經宣說,聽經大眾就立刻得到法喜。再看下面第二節經文,這是講到「慈母獲濟度益,脫果報苦」,是目犍連尊者的母親得到了離苦。

【是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蕅益大師在這裡的解釋非常的好,他說到,「積罪重殃,壽同造化。法音方演,果報消亡。亦如韋提,創聞十六觀門,頓悟無生法忍。慈母既脫苦輪,孝子仍修勝供,增上與樂,於理何妨?」他母親墮到了餓鬼裡面,本來要滿一劫的時間才能夠脫離餓鬼道。這個一劫的時間太長了,因為本經它不是小乘經,它是大乘經,蕅益大師已經給我們確定了本經的教相,所以這個一劫就是大劫,不是小劫。佛在經裡面告訴我們,二十個小劫稱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稱為一個大劫,這四個中劫是世界的成、住、壞、空四個時期,有成劫,有住劫,有壞劫,有空劫,這四個中劫合在一起叫一個大劫,等於整個世界成住壞空一次這麼漫長的時間。所以這裡講的,積罪重殃,壽同造化,他母親造作慳貪的罪業極重,所以她在餓鬼道的壽命就跟整個世界的壽命一樣長,這個造化就是天地世界的壽命。可是就在此時此刻,佛把如何超度餓鬼的法門演說出來,結果他母親的果報立刻就消亡,快得就是這樣所謂立見消亡。

有人會問,他母親離開餓鬼道是佛剛講完這部經的時候才離開,還是說一直到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法會完成之後,他母親才能夠超脫餓鬼道?根據蕅益大師這個意思,我們就能判斷,是佛剛剛講完此經,他母親就得脫。所以『即於是日』,是日就是今天,就是當下佛講到這裡的時候,他母親就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這裡蕅益大師舉出,就像韋提希夫人這個例子,這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說到的。韋提希夫人當時也遇到了厄難,他的兒子發動政變,將他的父王幽閉起來,活活的餓死。韋提希夫人是他的母親,也被關起來。這個兒子是阿闍世王,他爭奪他父親的王位,這當然是有前因的。這個時候,韋提希夫人是虔誠的佛教徒,她就對空中向佛在的方向禮拜,求佛來救濟她。結果佛就得到感應,立刻就帶著弟子們從空中降下,為韋提希夫人講淨土法門。在講之前,韋提希夫人是求佛告訴她一個他方的世界,能夠沒有這些苦難的。她覺得做人太苦了,雖然自己是皇后,但是一點幸福都沒有,遇到了這樣的災難。佛還沒有告訴她淨土法門之前,先給她用神通展現十方世界的依正莊嚴,讓她自己選擇到哪一個世界去,韋提希夫人就選擇到西方極樂世界。她的選擇非常正確!然後世尊教導她要修淨業三福,然後教給她十六觀門,就是念佛法門的所謂十六觀,十六種觀法,「持名念佛」就是第十六觀。所以,韋提希夫人創聞十六觀門,就是因為有她這樣一個因緣,佛就給我們宣說《十六觀經》,就是《觀無量壽佛經》,結果她就在當下頓悟無生法忍。這個了不起,就不再是凡夫,成為大菩薩。這個是說明,法音方演,這個利益就得到了。不用等到她臨命終時往生淨土,那個利益是在將來;現前就得到殊勝的利益,就得到離苦得樂。

所以目犍連母親也是如此,佛剛剛講完本經,這種功德已經加持目連尊者母親脫離苦輪了,脫離了餓鬼道。可是目犍連尊者仍然需要修這個法供,還是要做這個盂蘭盆會,為什麼?增上與樂。已經為他母親拔苦了,現在還要繼續給她與樂,給與她快樂,使他母親得到更殊勝的利益,這個於理何妨?所以這裡講到,『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是從脫苦來講,他母親現前就得到,不用等到七月十五盂蘭盆會。

蕅益大師又說,「舊雲,應至七月十五,供自恣僧,母方脫苦,恐為未達。只據今文,益顯法門之勝」。蕅益大師在此地所說的意思,跟過去舊的註疏,具體是指宗密大師的《佛說盂蘭盆經疏》註解有不同。因為宗密大師認為「即於是日」,這講的是七月十五修法供那天,一定要等到這一天法供圓滿了,他母親才能脫一切餓鬼之苦。可是蕅益大師說不需要,恐為未達,就是宗密大師的解釋還未完全領會得經文的意思,所以他自己有必要作一個新疏。根據這個文義,他說是當下就獲得脫苦的利益,這更顯得法門之殊勝。

盂蘭盆會,這是以孝慈為宗的法門,殊勝之處就在於立刻令惡道的眾生得到解脫。實際上我們如果讀《地藏經》,裡面也說到這個原理。你看婆羅門女當時為了解救她母親,從地獄裡超拔出來,所以她在修法供,供養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這也是供養三寶,這個道理是跟目犍連尊者所修的是一樣的,感得如來示現,告訴她回家念佛。結果她回去念佛,念了一日一夜,就到了地獄裡面,見到了無毒鬼王,無毒鬼王告訴她說,你的母親在三天前已經往生到天上去了。這說明什麼?不需要等到婆羅門女念佛一日一夜圓滿她母親才超生,她母親早在三天前就超生了。三天前是什麼?她在剛剛要修法供,感得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為她宣說法門,這之前她母親已經得到脫苦的利益了,這法門之勝。

為什麼?《華嚴經》裡講的「一切唯心造」,心念一動,要修殊勝功德的時候,還沒等到你修,這個功德已經現前了,這個功德已經加持她的母親超生了。當然婆羅門女仍然需要念佛,增上與樂,就跟目犍連尊者仍要修勝供一樣,也是增上與樂的意思。所以蕅益大師這裡的解釋真的比宗密大師的解釋更為圓滿,更顯得此法門之圓頓、圓滿和超速。反過來,假如我們一念生起惡念,還沒等到造作,你就要知道果報就會註定。這反過來的意思也是一樣,這裡目犍連尊者還沒有真正修供,一經動了孝慈之心,感得如來說法,這功德已經圓滿。如果我們要是生起惡念,沒等到造作,那真的也就會有果報了,這個我們不得不注意。這裡我們將正宗分的經文就學習圓滿。

下面我們來看本經流通分,流通分也分為三個段落,第一個段落是「申請」,第二個段落是「贊答」,第三是「奉行」。申請是目連尊者要祈請佛為一切眾生宣說盂蘭盆會這個法門,也超薦一切眾生的父母;贊答是如來的回應,讚嘆目連尊者,回答他的問題;第三段是講大眾依教奉行。我們來看第一段申請,請看經文:

【爾時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父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為爾否。】

這是目連尊者代大眾祈請。我們非常感恩尊者,因為尊者他不僅是為自己的母親超度,而且代我們來向如來祈請,也幫助我們來超度父母。可見得這個經就不是小乘,不是只度一個人,它是度一切眾生。蕅益大師解釋說,「君子愛其親,以及人之親,況出世大孝乎?」這是講,世間的君子都能做到,自己能愛自己的父母,而推廣這個愛心去愛大眾的父母。正如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將孝心、愛心擴展,這不是小乘,這是大乘心量。《孝經》上也講到,「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自己對父母盡到愛敬之道,用自己的言行來為大眾做個好榜樣,這是為大眾施以德教。而且目連尊者不僅是身教,這裡還祈請世尊做言教,這個利益功德就更加增勝。世間講的孝道都要推己及人,更何況出世大孝?所以目連尊者此地就是推己及人,解救了自己的母親,又要幫助大家來解救父母。

蕅益大師又說,「前以母嬰重苦,痛切肝腸,馳告如來,且求悲救。今母蒙解脫,為眾重咨。既雲得蒙三寶之力,又雲眾僧威神之力者,雖稱三寶,已攝僧伽,為顯僧寶所存、佛法攸寄,故別表之也」。目連尊者在此之前,因為看到母親遭受餓鬼道的重苦,沒有飲食,嬰是遭受的意思,所以他痛切肝腸,非常的悲痛,跑到如來那裡去求救,自己幫不了母親,祈請如來解救。現在如來說了這個法門,他母親已經得到解脫,他又代眾生重新祈請。目連尊者這裡講到的,他母親是得蒙三寶之力和眾僧威神之力。眾僧就是僧寶,本來是屬於三寶之中的,但是這裡單列出來,就有它特別的意思。他母親得到三寶之力,又著重提起這三寶裡頭的僧寶威神之力。這是說什麼?為我們揭示「僧寶所存,佛法攸寄」,攸就是所字的意思,就是佛法所寄。所以佛法能否住世,關鍵還在於僧寶,有僧寶就有佛法。正如孔子說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之所以能夠在這個世間流傳,發揚光大,是靠祖祖輩輩的這些祖師大德,他們用自己的行持來護持佛法。

蕅益大師特別點出這一點,也顯示出他老人家念念想到要建立如法僧團的願望。他在世的時候,念念就希望有五比丘得以和合而住,能夠使佛法發揚光大。很可惜,這個願望他到了最後還是沒有能實現。但是他的遺志,我們後人要擔當起來,希望能夠真正完成他老人家的遺願。那說老實話,找五個比丘現在太難了,像我們師父講,現在這個時代你能夠做到百分之百落實《沙彌律儀》,那你就是真正如法的出家人,你就能夠堪任僧寶的這個名稱,就能夠紹隆佛種。假如有五個沙彌和合而住,那佛法也一定興旺,這沙彌是真正的沙彌,百分之百做到《沙彌律儀》。再退一步講,在家居士能夠百分之百落實五戒十善,我們師父講的三個根,《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你統統做到,還要做到五戒,五戒比十善還要高。有五個這樣的人,五戒十善都做到,能夠在一起修六和敬,和合而住,也能使佛法興旺起來。用這樣的功德來回向父母,決定能使父母超生,這是真正叫修盂蘭盆。

盂蘭盆的意思就是仰賴三寶之力來救度父母,這不只是一個形式,更重要的,要有內容。三寶之中最重要的是僧寶。僧寶,我們要自己直下承擔,與其希望別人做,不如自己來做。自己真正依教奉行,修五戒十善,不管你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有四、五個人在一起和合而住,戒和同修,您就真正能夠稱為僧寶,這就能夠有威神之力,這就能夠超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這個「七」字,它一語雙關,在於心量小的人來講,佛講七世,不能講太多,講七世父母,就已經對他來講足夠了,他心量就這麼大。但是對大乘心量的人來講,七世父母這個七就不是數字,是表法的。正如《佛說阿彌陀經》裡講到的「七重欄楯、七重行樹、七重羅網」,這個七也不是數字,它是表圓滿的意思。《彌陀經》是用七來表示圓滿,這裡的七也表示圓滿。也就是說,無量劫前生生世世一切父母、一切六親眷屬,都能得到解救。目連尊者代我們祈請,能不能夠這樣修盂蘭盆法供,超度往昔父母?底下是如來「贊答」,首先如來「讚許」,然後「正答」。我們來看第一個小節經文: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

佛一聽到目連尊者這一問,他非常高興,就讚嘆目連尊者,你問得好!『大善快問』,本來我正好要說的,你現在已經問了。這是什麼?師徒二人想到一塊兒去了,都想到要幫助一切苦難眾生。蕅益大師講,「下契群機故大善,上契聖心故稱快」。大善快問,什麼叫大善?他問的這個問題非常契合一切眾生的根機,眾生都會想到這個問題。學佛人首先要行孝,孝道是佛法的基礎。如何行孝?就是讓父母離苦得樂。父母不在了,如何能夠超度父母?這是每一個學佛人都關心的問題。所以目連尊者代我們來請問,這問得非常好,非常契合眾生的根機。而且這個法門是人人能修的,所以這個問叫大善之問。那又稱為快問,快就是問得非常的爽快,非常能夠契合如來的聖心,正好如來心裡要想說這個問題,你這麼問出來,所以連佛都稱快。「正欲說而復問,正所謂快問也」。正要宣說這個法門,目連尊者就先問了,所以這叫快問。這是如來念念想到苦難眾生,結果這個時候有人祈請,正好使得佛可以滿他度眾生的願,這是著實令佛稱快。

下面是如來正答,我們來看這底下經文。經文分四個小段,第一是講「教起行」,第二是講「教發願」,第三是講「教常作」,常常要去奉行的,第四是「勸受持」。我們先看第一小段教起行: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這裡是一段,這是佛教導我們具體的做法。蕅益大師這一段解釋說,「無論出家在家,富貴貧賤,各有生身重恩,安得不修孝慈之行?不修孝慈,不但非佛弟子,亦復非人類也」。所以經文裡面佛教我們,他叫著『善男子』,這是叫著目犍連尊者。為什麼稱為善?首先目連尊者他能修孝慈。你看世間也有一句古話叫「百善孝為先」,更何況目連尊者現在是修出世大孝,所以這個善男子當之無愧。我們要學佛,首先要做一個善人,也要當得起經中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的稱號,這才有資格成為佛弟子。那修善先修什麼?先修孝慈。所以這裡佛勸導『比丘、比丘尼』,這是出家人;『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這是指在家人。無論是出家還是在家,無論你是富貴還是貧賤,富貴至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這都富貴之人,萬民庶人就包括一切,每一個人都有生身父母。我們這身從何而來?父母生養的。這個生養的重恩不能不報,怎能夠不修孝慈之行?所以佛教我們上報四重恩,第一個要我們報父母深恩,要修孝慈。這個孝是專對父母而言,慈是將孝心擴展對一切父母,《弟子規》講的「事諸父,如事父」,這叫慈。學佛弟子假如不能夠修孝慈,就不是真佛弟子,蕅益大師講「不但非佛弟子,亦復非人類也」,連人都談不上了。

人要有做人的資格。什麼叫做人資格?要有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叫八德;要能修五常,所謂仁義禮智信,這就是五常。儒家講的五常跟佛家裡面講的五戒是相應的,五戒講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仁者就不殺生,不殺生才叫仁;義,不偷盜才叫義;禮是不邪淫;智是不飲酒,不飲酒才不會失智慧;不妄語是信。五常跟五戒是相對應的,這個是人的資格,假如五戒、五常做不到,八德做不到,這個就沒有人的資格,我們說人格都沒有了。現在雖然是人的樣子,穿著人的衣服,那叫做什麼?衣冠禽獸,命終之後必定墮三惡道,而且這個現報會很明顯。我過去曾經請問過師父,請師父鑑定我這個想法對不對,我說眾生有兩種果報不用等到來世,現生就有現報。因為一般講三世因果,很多時候現在修的因,可能來世結果;但是有兩種果報現生就有,一種是孝和不孝,一種是貞潔和邪淫,所謂孝為百善之先,淫為萬惡之首,這孝、淫兩種果報現生就會看到。師父點頭,他說對。

在《雜寶藏經》裡面就講到一個故事,過去昔迦默國在鳩陀扇村中,有這麼一個地方。有一位老母親,她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悖逆,不修仁孝,對他母親常常生起瞋恨心,甚至會打罵。有一天他竟然舉手把他母親打了一巴掌,結果就在那天他出門就遇到了強盜,強盜就把他的那隻手臂給砍了下來,這不孝之罪馬上就有現報。現生就有這個現報叫花報,臨終最後就會看到地獄果報現前。所以蕅益大師這裡勸我們一定要修孝慈。現在時間到了,我們這節經文沒有講完,一會兒休息之後,我們繼續來學習。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說盂蘭盆經》,我們來看流通分。剛才我們講到世尊回答目犍連尊者的請問,教導他要修盂蘭盆法供,這是「教起行」這一節經文。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不修孝慈,不但非佛弟子,亦復非人類也」。剛才在休息之前,我們舉了佛在《雜寶藏經》裡面講的一個不孝子的現報,因為他打他的母親,結果那天出去外面就被強盜把他的手臂給砍下來。在休息當中,結果有一位同學跟我講了一個非常類似的故事,而且比佛在《雜寶藏經》裡講的故事這個果報更加慘烈,這是他親身見到的例子。這個同學在二00七年的時候,還是在中學念書,他說他們班有一位女同學,她的姐姐當時是十八歲,讀初三。因為她曾經留級,讀書不用功,所以十八歲才讀初三。在家裡對她的父母就不恭敬,而且亂談戀愛,換了好幾個男友。在二00七年,就是兩年前,農曆四月十八那天,這是東北雙城市某中學一個學生,那天這個女生就約她的男友外出去玩,她母親就拉住她不讓她出去。結果她是一定要出去,而且反手還打了她母親一個耳光。她母親就非常的悲痛氣憤,就說了一句咒罵的話,說你在外面死了就好了。結果這個女生跟她的男友一起騎機車,在路上就見到一輛載著豬的大卡車,不知不覺,她的那個車把就失去控制,就一下子撞到了卡車裡面,結果那個女生當場胳膊就被車給撕掉了,她腦漿都被撞出來,當場死亡。她的男友結果就兩條腿被車給碾壞了,送到醫院搶救,還撿了一條命,但是兩條腿也被截肢了。

當時她父母聞訊趕來,看到這個女生掉下來的手臂還在抽搐。我們這個同學的母親,還有幾個佛友,當時還跑去助念。看到這一場現前因果報應的一幕,大家都怵然。這個男生後來截肢手術完了之後,他就跟大家講,說當時他這個車好像鬼使神差,自己已經沒辦法控制,就撞到了這個卡車裡面。而且更奇怪的是,這卡車司機也沒見到這輛機車,事情發生之後,這車也就跑掉,無影無蹤了。這個男友只知道那個車是一個裝豬的車,是不是鬼神把她推到裡頭去,是不是將來來世墮到豬道,就不可而知了。這是什麼?現報。這個報應比佛在《雜寶藏經》裡講的故事報應更慘烈,那個故事裡的那個不孝子只是當時被砍了手臂,還沒有喪命;她就砍了手臂,同時也喪命,打了母親一個耳光的手臂被切掉,打她母親的臉,自己的腦漿都崩裂出來,所以不由我們不生敬畏。結果這個死的女生她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都跟她母親發誓說,以後再也不敢不孝順,再也不敢亂談戀愛。真的,孝為百善之先,淫為萬惡之首,如果這兩個罪都犯了,那個報應就極其慘烈,所以不修孝慈就不是人了。

我們繼續看蕅益大師這一節經文的註解,「皆應先為者,不必父母去世,然後為之」。經文上講的,『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修這個法供。這裡講的先為,就是現在就要做,不必說一定要父母去世之後,我們才修盂蘭盆這個法供。現前父母在世,我們就應當為之,應該去做;換句話說,供養佛法僧三寶,我們現在就要做,而且念念、時時刻刻都要做。那什麼才是真正的供養三寶?念念不離三寶,這是真正的法供養,念念如教修行,這是真正供養三寶。念佛寶,我們專念阿彌陀佛;念法寶,我們專念《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專修淨土法門;念僧寶,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眾菩薩,這是聖賢僧;我們專念西方極樂世界三寶,西方極樂世界三寶即是自性三寶,這是念念修法供,必定能使現在父母、過去父母得到拔苦與樂之益。

下面說,「佛歡喜日者,如來應世,本為度生,今自恣日,眾僧如法相教相諫,展轉相成,能令正法久住;又檀越得因此修供作福,廣行孝慈,暢佛本懷,故名佛歡喜日也」。佛歡喜日這一天,七月十五為什麼稱為佛歡喜日?第一層意思是說,佛應化在世間目的只有一個,度化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超生善道,乃至脫離三界,乃至成佛。七月十五這天是僧自恣日,也就是大家做互相勸諫、互相勉勵,這個是提升僧團的素質,提升修行人的境界,所以提升沒有別的,就是改過自新而已。那自己很難認識到自己的過失,由別人提出來,別人來勸諫我們,我們提升就快,所以這一天大家都得到提升,這個僧團提升了,能令正法久住,法賴僧傳,這是佛最歡喜的。第二個意思是說檀越(這是講施主)在這一天供養十方眾僧,修供作福,這一天供養眾僧,確確實實功德是最大。因為這一天僧團裡面大家都是真修行,真提升得非常迅速,而修供的目的是廣修孝慈,是為了行孝慈,為了超度自己的現在過去父母。所以修供和孝慈都是令佛歡喜的,佛度眾生也就是不外乎令眾生修圓滿的孝道,落實佛門的至孝就是圓滿成佛,這是暢佛本懷,佛這一天覺得是最舒暢的、最開心的,所以這天稱為佛歡喜日。這一天修供,令佛歡喜,眾僧歡喜,皆大歡喜。底下一節經文是「教發願」,我們來讀讀經文:

【乞願便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

這是如來教我們大眾要發願,以願來導行。蕅益大師說,「一切行門,願為前導」,我們修行之所以能夠用功精進,就是因為我們有願,願是前導。就像世間人講的要立志,人有志向,他才能夠勤奮努力朝著他的目標去精進。修出世道、修佛法也不例外,立願為先。這裡的願不是為自己的,為自己那是自私自利,是小乘;是為現在父母乃至過去生生世世的父母。對現在的父母,我們希望他能『壽命百年、無病』,得到健康長壽,而且沒有『一切苦惱憂患』,就是他得到幸福快樂一輩子,健康又長壽,這是世間的福報;希望七世父母都『離餓鬼苦,生人天中』,不僅是希望現在父母,還有過去的父母。

這裡蕅益大師講,「既修勝供,須以勝願期之,自得存亡均利」。修盂蘭盆會法供是勝供,殊勝的供養,又加上要以勝願來期許之,願行合一,這個功德能使存亡獲利。存是指現在父母,亡是過去父母,過去生生世世的父母,「充七世以及塵劫,是在修願行者,自拓其心量也」。所以這裡就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佛跟我們舉出七世父母,這個七字,既可以說是真實的數字,七世的父母,那是我們的心量有限,只想到過去七世父母,七世父母得利,都能得到人天福樂;如果拓開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過去無量劫的父母,這塵劫是微塵數劫,就是無量劫,這些父母統統都得到真正的福樂。所以這全在修願行的人自己心量要拓開,心量愈大,功德愈大,為什麼要小心量?這裡佛教我們要包容,這個包容的量要擴展到虛空法界,你的心量大到這個六道已經容不下了,你就出離六道,你就突破六道;你的心量大得連十法界都不能容納你,那你就突破十法界,所以全在拓開心量而已。我們繼續看第三小段,這一段經文是「教常作」,要常常要做法供。

【佛告諸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供養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所以修盂蘭盆法供救度自己的父母眷屬,這是常常要做,佛這裡教我們年年做。實在講,應該是天天做、時時做。怎麼樣天天做、時時做?不是說在形式上去做,形式上當然年年做一次這就不錯了,那天天做、時時做,是念念憶念三寶、憶念父母,於念念中常修孝慈。所以蕅益大師註解中說,「念念常憶父母等,正是教修孝慈」。這是佛教我們真正的目的,法供的目的在於修孝慈。如果只是在形式上參加一個莊嚴的法會,搞得熱熱鬧鬧,而孝慈之心並沒有增長,這個法會就沒有什麼意義。法會是個形式,以形式來啟發內容,以事相啟發我們的心。

大師又說,「孝慈之道,正是觀心。若不心觀,為法供者,徒存空想,縱令晝夜悲號,究竟何益?」所以,孝慈之道最重要的是觀心,觀心就是我們真正心裡頭要起這個觀照。這裡講到的『常憶父母』,這是觀心;『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這是觀心。如果不真正起心觀,不起這個觀照來修這個法供,也就是只在形式上做,心裡頭還是很多的妄念,不專注,沒有真正起孝慈之心,這叫徒存空想,打妄想而已,這樣的法會就不能有真正超度的效果。縱令晝夜悲號,這是講自己過去父母可能在惡道當中受苦,我們還是沒辦法解救他們,自己縱然真有一點孝心希望超度自己的父母,可是不如理不如法,也沒有辦法達到超度的效果。

所以這裡的心觀,在淨宗法門裡面這心觀很好修,就是念念念阿彌陀佛。念念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念不離三寶,就是念念常憶父母。蕅益大師在「五重玄義概要」部分裡面有講到,三寶即是父母,所以你念念不離三寶,就是念念中常憶父母,這就是常修孝慈。所以你真能念佛,即使是在形式上你沒有參加那個盂蘭盆法會,可是你真能超度父母,你做的是真正的盂蘭盆。盂蘭盆是救倒懸的意思,就是幫助自己的父母眷屬超拔苦難的意思。像婆羅門女救她的母親離開地獄,她沒有真正搞這些盂蘭盆的法會,她就是端坐家中念佛,念了一日一夜得一心不亂,這就是念念不離三寶,她一心不亂就是念念常憶父母,使她母親超生。所以佛法重實質。

底下又說,「若漠然忘念,則非佛弟子,忤逆不孝」。這裡講的標準就很高,如果我們忘念了,忘記憶念父母三寶,這個念頭忘了,也就是其他的妄想夾雜進來,那就不是佛弟子,就是忤逆不孝。這裡講的不孝,標準比前文所說的要高,前文說到,不修孝慈,非佛弟子,亦非人類;這裡講到的,漠然忘念,則非佛弟子,忤逆不孝,也就是說,你有一念忘了,這一念就是不孝,就是忤逆。所以我們要念阿彌陀佛,真正起大孝慈心,念念不移,就是《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講到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你才是真佛弟子。你真佛弟子將來必然成佛,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就成佛了。有一念忘了,這一念就不孝。

如果我們真有這樣的警覺心,我們去念佛,念念想到我這一刻忘了佛號,這一刻就對不起父母,可能這一刻父母就要遭受無量的苦。婆羅門女為什麼能夠一日一夜就念到一心不亂?正是因為她有真實的孝心,不忍心讓自己的母親有一刻受苦,所以是念念不移,念念仰靠三寶威神之力,這念佛就是仰靠三寶威神之力。真念佛人,他就是大孝之人、至孝之人,他能夠迅速圓滿孝道。《華嚴經》講到「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如果念念不移都在阿彌陀佛上,那你將來成的是阿彌陀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個法門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念佛法門不正是修盂蘭盆供嗎?真正想修盂蘭盆供也必須要念阿彌陀佛,這叫觀心。蕅益大師又說,「進退推之,必須約觀心。釋此文義也」。從觀心的高度來講,這就是要念念不移,念三寶、念佛,用這個角度來詮釋文義,這樣就使得文義圓滿,盂蘭盆供也就成了我們成佛的法門了。

底下又說,「年年七月十五等,教修事供,不得執理廢事」。佛教我們每年七月十五都修盂蘭盆法供,這是在事上要真修。這雖然是事相,雖然是形式,但是還要去做,不能夠執理廢事。執理廢事是道理明白了,但是事上不肯真修,這叫執理廢事。譬如說有一類人,說到崇尚禮儀,他說萬法皆空,一切的這些事相都是虛幻的,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就可以了;說到盂蘭盆會,佛是這樣教我們的,他就說我們知道了,反正念念不離三寶就可以了,事上也就不用做。實在講,他也沒有念念不離三寶,他只是為自己找一個藉口,不要去修了,懶得去做。這種偏於理空,沒有在事上真修,這個沒有得利益,到最後就是該怎麼生死就怎麼生死。

要知道「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你事上真修,你就真有這個殊勝的果報,殊勝的利益。即使是你不明白理,但是事上修,還是一樣得利益,為什麼?事裡頭就含有理,何必在事之外還找一個什麼理?你執理廢事是把理和事給對立起來,以為這個事外頭還有理,要了理就行了,不要事了,這理和事不是對立了?理和事是圓融不二的,有事就有理,你真修就真得利益,你就真得到理。有真正的理,他也不會荒廢那個事,所以真明白理的人一定是在事上精進努力的去修習。像剛才我們講到念佛,如果執理廢事,說什麼反正是心是佛,我心本來就是佛,何必要去再念佛?這是執理廢事,那不能往生,也不能夠超度父母。如果執事廢理還行,你在事上真念佛,對於道理雖然一點都不明白,但是他事上真乾,照樣往生。蓮池大師講,執事廢理九品有分,不虛入品之功,因為他事裡頭就有了理。我們事上不肯修的,說明理還沒通達,那怎麼樣?繼續去深入理論、經典,真有一天明白了,道理通達了,必定是真乾真修,念念不移,念念直趨佛道。那真是像《阿彌陀經》裡講的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那個是真正理通達的人。

底下又說,「又不得一年修供之後,遂謂父母已度,不復更修。須知父母恩重無極,須是念念觀理,年年舉事。未度脫者,令得度脫;已度脫者,令增勝樂,方名孝子,始是報恩」。佛教我們年年七月十五都要修,不是只修一年。即使是像目犍連尊者,已經將他的母親超度出來,但是年年還是要做。佛教導我們是年年做,不是只做一次,不是說父母已經離開惡道,就不修了,不行。為什麼?因為父母恩重無極,對我們的深恩大德無量無邊,所以我們要念念報恩,念念報恩就是念念觀理。從理上講,父母、三寶不二,所以念念念佛,念念不離三寶,這是真報恩人。

年年舉事,在事相上,每一年七月十五還是要修盂蘭盆供,理事都要去做,入觀去舉事。未度脫者,令得度脫,一次度不了,第二次得度;第二次度不了,第三次也得度,最終一定能夠度脫父母,只要真正用功精進。已度脫的,把父母已經超度出惡道的,令他得增勝樂。即使是在天上,天有二十八層天,一層層往上增勝,愈來愈殊勝。天道相比四聖法界來講,四聖法界又是增勝,他出離三界六道,沒有煩惱。在六道,哪怕是天道,哪怕是色界、無色界都有苦,《法華經》裡講的三界通苦,出了三界,苦才真正除掉。四聖法界裡面的眾生,聲聞、緣覺、菩薩、佛,相對一真法界的法身大士來講,法身大士又增勝。所以度脫這是無盡的,一直要將父母度到成佛而後已,這叫做孝子。所以最大的孝子就是地藏王菩薩,他是念念度盡一切眾生成佛,眾生不成佛,他自己不證菩提,一定要全部法界的眾生同成佛道,他才取菩提、才成佛,這是大孝,至孝,這才叫報恩。

要度父母,當然首先是度自己,譬如說你念佛,像婆羅門女念佛,她自己念到一心不亂,她父母也就得度了。換句話來講,自度和度他是不二,自己得度脫和父母得度脫是不二,自己得度脫,父母也跟著得度脫,自己未度,父母也不能度。所以這個法門,自他不二的大乘圓教。孝子這種孝心,孝慈之心,也就是大乘心,也就是大菩提心,一定要我和一切生中的父母、生生世世的父母同證菩提,這孝道才叫圓滿。底下第四小節經文是如來「勸受持」。

【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

蕅益大師解釋說,「信受名奉,專念名持。即是雙勸,修於事理二供也」。『應當奉持是法』,什麼叫奉?能信、能受名奉,你真相信這個法門,真正接受,真正接受必定是依教奉行,這叫奉。持,專念是持。這裡講的專念,通指專念三寶、常憶父母,這叫專念。不是只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才念,平時就念念不移,這叫持。如果在淨土法門裡面說,專指念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經》裡講的「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持就是持名,專持名號就是專念三寶,就是報恩,就是行大孝。這個道理到現在我們就真正明了了,我們看到極樂世界的菩薩們,《阿彌陀經》和《無量壽經》都講到,他們是天天都去十方世界供養諸佛,他們是到無量無邊世界,《阿彌陀經》裡講的「十萬億佛國土」,這十萬億是代表圓滿,這個法界裡面一個國土都不漏。當然去十方世界供養佛法僧三寶,必定也供養父母,這不是天天在修盂蘭盆會嗎?而且盂蘭盆會是在法界裡頭修,這個功德不可思議。

他們這些菩薩們念念都念三寶,沒有一個妄念,他們都是一心不亂,有的是事一心,有的是理一心。事一心的是生凡聖同居土和方便有餘土,理一心的是生實報莊嚴土、分證常寂光土,念念不離三寶,到這個地步叫真孝子,真報恩。所以,如何能夠落實和圓滿佛門至孝?必定我們這一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做得到。所以蕅益大師這裡點出來,佛告訴我們佛弟子,是『一切佛弟子』都要修這個事理二供。事上要去修,年年七月十五,這是一個標誌的日子,特別提醒我們要修孝慈之心,要念三寶;平時在事上也是念念不移。這理上修,我們能觀照,明了是心作佛,就是心是佛。

底下又說,「應當者,誡勖之辭。若不奉持,非佛弟子」。佛教我們非常肯定,應當,這叫誡勖之辭,誡是勸誡,勖是勉勵的意思,勸勉我們一定要這麼做,不這麼做就不是佛弟子。為什麼?你不聽佛的話。所以,什麼叫佛弟子?不是說我們到寺院裡面找個師父做個三皈儀式,領個三皈證,這就是佛弟子,那不一定,你要真正依教奉行,這是真佛弟子。佛教我們做的,我們就一定去做,佛不允許我們做的,我們堅決不做,這是持戒。所以這本經,宗密大師把它也判作律藏裡頭的經典,它既屬於經藏,又屬於律藏。從律藏來講,這是必須要遵依佛的教誡,如果不依照佛教誡去做,這就是犯戒。所以佛制必行,這是律。所以這本經又是經又是律,這是更顯得裡面大乘的含義了。最後我們看末後一節經文,是流通分第三個段落,是勸「奉行」,這講奉行的。

【爾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經講到末後,佛已經把這個法門宣說圓滿。聽經的大眾,這裡以『目連比丘』為代表,『四輩弟子』,這是講聽經也有很多的大眾,都能『歡喜奉行』。蕅益大師解釋這裡,「四輩,即四眾」。有時候經里講四眾弟子,這四眾是哪四眾?大師在這裡講,「一發起眾,二當機眾,三影響眾,四結緣眾」。這四個解釋非常的好。一般我們有時候解釋四眾弟子是講在家二眾、出家二眾。但是蕅益大師在這裡講的這個意思又更為獨特,他講的第一眾是「發起眾」,本經是誰發起的?是目犍連尊者發起的,當然也包括目犍連尊者的母親,由於她墮到餓鬼道裡面受這種苦,使目犍連尊者發心要救她,但是救不了,才啟請佛講這個法門,就幫助他母親超生,這是發起眾。那實在講,不僅是目犍連尊者,我們一切欲修孝慈的人都是發起,一個是暗暗的發。目犍連尊者是顯明的發,他是作為我們的代表。

第二個叫「當機眾」,當機就是這個法門所契合的根機的這一類眾生,我們能夠依此法門能有成就,能得利益,這是當機眾。目犍連尊者他也是當機眾的代表,他也真正得到利益。那我們問問自己是不是當機眾?那就要看我們能不能真正依教奉行,聽到佛講這個法門,我們真照著去做,這個法門前面說到的以孝慈為宗,這修行的綱領就是行孝慈,那我們的孝慈心有沒有真發起來?有沒有真正常念父母、常念三寶,具體而言常念阿彌陀佛,淨念相繼有沒有做到?你要真肯做,你就是當機眾,你就真得利益。

第三是「影響眾」,影響眾那是已經成就了的聖賢人,菩薩乃至阿羅漢,當時也在這個法會當中來聽做影響,使到法會更為莊嚴。那我們也要善學,看到一切眾生我們要起慈悲憐憫的心,幫助他學佛。怎麼幫助?你也做一個影響眾。譬如說有法師來講法,你就坐在第一排,坐得筆直,專注的聽,給大家做個好樣子,這就是影響眾。雖然你這個法門都懂了,但是你還是要做出一個榜樣出來,帶動大家共同來修學。當然,聽經之後更要去做好榜樣,本經是教孝慈,你回家作一個大孝子,作一個真正有慈心的人,慈悲幫助一切眾生,你就為眾生做好榜樣。

第四「結緣眾」,結緣眾就是未必能夠在本經得到利益,但是他聽了這個法門,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就結了緣了,將來這個種子就成熟,他也能成就,但是成就是在將來,不是現在。我們希望這一生就成就,那想這一生成就,最方便最究竟的法門,蕅益大師給我們說,就是念佛求生淨土,那你就真是修報恩行,修孝慈行,你真能往生極樂世界,你就圓滿孝道。

到這裡,我們這一部《佛說盂蘭盆經》就講解圓滿,正好是七天。一般每年在七月十五之前,有七天專讀這本經。我們用七天的時間講解圓滿,經上講超度七世父母,這個七也是個圓滿數字。我們也以此講經的功德和啟發大眾孝慈之心的功德,回向現在乃至過去生生世世的父母,都得到究竟的離苦得樂,往生淨土。在講解過程中,如果有不妥當的地方,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落實佛門至孝—《佛說盂蘭盆經》研習報告鍾茂森博士主講(第七集)2009/9/8中國雲南晚晴軒檔名:57-005-0007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