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
『七菩提分』,「七」是名數,「菩提」是覺。七菩提分都是屬於智慧的揀擇,也就是選擇,是一種智慧的選擇。這在整個佛法的修學,可以說從初發心到如來地都非常重要。我們在什麼情況之下要選擇什麼樣的法門,這是要靠智慧,就好像我們一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感覺得有不很舒服的話,就想辦法來調理,隨時注意選擇對治的法門,那就沒有不成就的。這七條是原則,是七個原則,每一條裡面包含的境界都是無量無邊。
第一個是「擇法」,這一條範圍就很廣大了。「法」是世出世間法都包括在其中。一門深入,給諸位說,那是上上根人才行,學了一個法門一生不改變是上上根人,中下人做不到。所以古人常講「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兩種人一生當中決定成就。上智,他選擇一個法門之後,他不會改變。下愚之人,你教他一個法門,他一生也不會改變,他很老實,他就守定一個法門,他一生當中一定成就。譬如我們在《高僧傳》或者是《淨土聖賢錄》裡面,那些人對於修學的法門也是經過非常慎重的選擇。如果一開頭就決定這個法門,這個人是了不起的人。我們平常凡夫總是在許多法門裡去兜圈子,兜到無可奈何的時候才決定學一個法門,你想想看浪費多少的寶貴時間,成就很難,為什麼?年歲大了。修行要年輕,要有精神,要有體力。我們這一代可以說佛法很普及,到處都有道場講經說法,成就很難,毛病就是心定不下來。
我不說別人,以我自己為例,我從民國四十二年開始學佛,三十多年。雖然是掛名講修淨土,是掛名,沒真乾。真正接近這一門,你們諸位常常跟我很接近就曉得,才不過二、三年的事。你想想看,過去那麼多大好光陰都浪費掉了。不經過那麼長的時間處處去選擇,選這個不太適合,那個也不太適合,真是俗話常說「不到黃河心不死」。死心塌地來修念佛法門,把其他一切經論都放下了,來專門講《阿彌陀經》,專門修《阿彌陀經》,感覺得再不決定一個行門來不及了,不放下行嗎?
古來大德有一生就講一部《阿彌陀經》的,這是對的。我當年剛剛學佛的時候,李老師勸我學念佛法門,而且特別要我研究《阿彌陀經要解》,那是跟著老師學,不能不敷衍,沒認真。如果從那個時候起,諸位想想,要是拿《彌陀經要解》、《彌陀經疏鈔》,這樣一遍一遍講到今天,講了二十多年,今天大家看到我一定都叫我阿彌陀佛了,成就了。世出世間法都歸一門深入,所以「擇法」太重要了。好像世間,你們在學校念書,你們念大學選擇哪一個科系,那是將來你終生要從事的。你這個科系選對了,很適合你,那你這一生一定有非常殊勝的成就。如果選的不對,不是自己的興趣,當時勉強選的,那個痲煩就大了,你一生搞這一樁事情都是不情願、不甘心,做得沒興趣,那你那個事業怎麼能夠發展?學問與事業,可見得都要著重在選擇,選擇要有智慧觀察。
當我們自己沒有能力選擇的時候,真正好的老師能夠觀察我們的根性,幫我們選擇,或者是提出幾個法門供給我們做參考,那比我們自己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面去摸索要好得太多了。由此可知,七菩提分這一條比什麼都重要。這是講大的選擇,決定我們一生成敗的關鍵。除這個之外,還有小的選擇。如何真正能夠達到我們自己修學的目標,你要是不會擇法就很難成就。這種做法就是要天天選擇,時時要選擇,如果自己一有懈怠、一有退轉,或者一有妄念,你要選擇什麼樣的法門來對治,讓自己永遠不斷的精進。
這個裡面頂重要的,有許多同修來問我,學佛要從哪個地方開始?要從哪部經先下手?大家都明了,經看不懂,別說經看不懂,就連註解也看不懂,註解要是看得懂,我們何必講註解?所以一定要聽經,聽經太重要了。從哪裡開始?從聽經開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生都講經,不但要聽,而且要研究討論,真正有幾個好的同參道友常常在一起,互相切磋琢磨來研究,這個樣子我們對於理才能搞得透徹,方法才能夠正確,我們修行就會有相應了。
在一切法門裡面,這個選擇實在不容易,給諸位說,比愛國獎券中第一特獎還要難,八萬四千法門,念佛法門就是第一特獎。你看看今天學佛的人有多少?幾個人選擇這個法門?是用智慧的選擇,他真正了解。那個一般沒有選擇的,「念佛就念佛」,念佛什麼回事情他也搞不清楚,那個不算,為什麼?那個念佛只是種善根,這一生未必能成就。就像李老師在台中常講,台中蓮友有二十多萬,真正能往生的也不過三、五個而已。他們是不是聽經?也聽經,那個聽經的效果不太顯著,為什麼?聽的人到講經的時候去聽,聽完了之後就算了,印象淺薄,他聽了之後,未必去想想經裡面的道理,真聽的人少,來湊熱鬧的多。他那個講堂大,一直到現在還如此,聽經的人差不多有四百多人,他們講堂是四百個座位,座位都坐滿了,平常的時候,窗戶外面都有人站在外面聽,人是真多。幾個人真聽了?那就不多,真正聽的人就不多。那些人都是在那裡給淨土結個法緣而已,真聽的人這一生決定成就。所以真聽,那就常常在一起研究討論,這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麼說這個法門是第一法門?講席前面曾經多次的提到,在本經裡面我們讀經要覺悟,所以看經你要會看,你們在許多經典當中有沒有看過哪部經是十方諸佛都來讚嘆?沒有的。這部經是十方諸佛都讚嘆,換句話說,十方一切諸佛都推薦,這個法門要不是第一法門,怎麼會勞動一切諸佛來推薦?菩薩說說就可以了,何必要諸佛來推薦?這個事情諸位要記住,你能夠看出這個,那你是有了慧眼,你這個眼力就不平常,你真看到東西,其他經里沒有的。再看中國佛教隋唐時代,這是中國佛教黃金時代,中國大乘八大宗都是在這個時候建立的,八大宗的祖師也推薦這個法門,這個不可思議。
《華嚴》不必說,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是文殊、普賢就推薦了。天台智者大師就是一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往生傳》裡頭有他。法相宗的窺基大師,我們現在正印窺基大師的《彌陀經》註解,今天估價已經估出來了,這個本子希望多印,印得愈多愈好,希望大量的能夠流通到國外。還有在國內,如果我們印的份數多,分送給大專院校的同學們去讀。現在年輕人好高騖遠,沒有把淨土看在眼裡,把一些禪、密、唯識認為很時髦。這些大師們統統都修淨土的。禪宗裡面,前面跟諸位提到過,淨土宗第三代的祖師法照禪師,這是禪宗大徹大悟回過頭來專修淨土。永明延壽禪師也是回過頭來專修淨土的,成為淨土宗的祖師。淨土宗之歷代祖師沒有一個不懂禪的,他能把一切法門、一切經論都舍掉,都放下,專修這個法門,希望提高自己的品位,這個重要,搞別的東西打閒岔。這個道理除非你不明白,你要真正明白覺悟,你就會死心塌地修學這個法門。
我在美國兩次講經,這兩次效果非常的顯著,第一次去把他觀念扭轉過來了,不輕視淨土法門。第二次去,有許多人把從前所修學的舍掉了,來學淨土,很難得。明年再去講《阿彌陀經》,講什麼本子?就講《通贊疏》,講窺基大師這個本子。這個法門在國外就可以推展,就可以弘揚了。窺基大師不是老太婆,世出世間學問都是第一,沒有人敢輕視他。他是貴族出家,不是家裡沒飯吃出家的,一流的學問,你看看他對於《阿彌陀經》的讚嘆,序分裡頭就說得很清楚,「圓頓法門,七天成就」,這是真正的大法。所以能夠在選擇法門裡面選擇念佛法門,選擇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實在不可思議。
我死心塌地專修這個法門是在《華嚴經》裡面得到的啟示。五十三參裡面,我發覺原來這個法門是普賢行裡面主修的法門,十方三世一切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滿菩提,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普賢行裡面,念佛法門是主修法門,而八萬四千法門都屬於助修法門,正助雙修,要不是讀《華嚴經》,我們怎麼會曉得?善財童子第一位參訪的吉祥雲比丘傳授他的念佛法門,這就是擇法,善友為他選擇,最後普賢菩薩導歸極樂,這一個開頭,一個終了,你就曉得這個法門是個主修法門。當中五十一位善友所代表的就是所謂的八萬四千法門,那是助修。助修,用可以,不用也可以。主修的力量強了,一切助修的法門都用不著。正如同蕅益大師所說的,一句阿彌陀佛就圓滿的將八萬四千法門統統包攝,一個也不漏。蕅益大師說這個話是不是過分?給諸位說,一點都不過分,怎麼曉得?讀《華嚴》就曉得了。這句阿彌陀佛就好像樹的主幹一樣,從根到頂就一句阿彌陀佛。八萬四千法門好比是枝葉,你看哪個枝葉離了它的主幹?確實圓圓滿滿的包含了。
所以此地大師給我們解釋得很好,你要是能夠真正揀別哪是真、哪是偽,這個真偽是一個比較,外道跟佛法比較,佛法是真,外道是偽。佛法裡面大小乘比較,大乘是真,小乘是假的,是方便的。大乘法門裡面來比較,淨土是純真,包括帶業往生都是純真,這個不可思議,這就叫做難信之法,淨土是純真的。我們真正發現了,這才把一切經論統統舍掉,世間人他們心還沒死,他喜歡研究哪個經去研究去。我們心死了,不搞那些,所以我們現在選的經只有《阿彌陀經》這一本,跟《彌陀經疏鈔演義》,再加個《四十華嚴》,再有《梵網經》註解,其他都不搞了,全部放下了。還有那個沒死心的,他去搞去。我們今天要緊的就是如何決定往生,決定把自己的品位向上提升,這是擇法。法門選擇之後,要認真修行、要精進。
第二個是『精進覺分』,精進去修學,不修無益的苦行。苦行是非常難能可貴,也是為世間大眾之所讚嘆。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在雪山修了六年苦行,普通一般的外道只修三年,釋迦牟尼佛加一倍,修了六年的苦行。六年,告訴大家,這個苦行不能悟道,換句話說,六年的苦行沒有結果,所以把苦行舍掉。佛示現成佛之後,教誡我們不修無益的苦行,換句話說,如果這個苦行對我們有利益的,要不要修?要修,沒有利益的苦行不修,注意這一句,在行門當中決定沒有錯誤。
『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常」是永遠沒有間斷,「勤心」就是精進心,天天要求進步,在「真法」裡面行,不是在假法裡面行。我們如果不能辨別什麼是真法、什麼是假法,如果沒有這個能力辨別的話,經典就是依據。《要解》真是名副其實,簡單扼要,告訴你什麼是真法。《疏鈔》博大精深,何況還有《演義》,將《阿彌陀經》的經義發揮得淋漓盡致,是我們應該修學,也是我們修學的依靠,這叫做「精進覺分」。
『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常常有這種境界,修得心裡很歡喜,這個境界好不好?這個境界算不錯,可是你要明了,如果這個境界是從感情當中所動的,這不是真法喜。真正的法喜是理智的,不是感情的,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到。換句話說,真正的法喜是從清淨心生的,法喜充滿絕不失清淨心,他的身心還是清淨的,所以與我們世間所講的歡喜不一樣。世間那個歡喜是煩惱,你看七情五欲,七情頭一個就是喜,喜、怒、哀、樂、愛、惡、欲,那是煩惱。所以諸位在這個地方要特別留意,不要把煩惱當作法喜,那就壞了。
所以這個地方有一句話,句句話當中都有這麼一句「善能覺了」,「善」是講的善巧方便,非常的巧妙,他覺而不迷,確實有喜,真是法喜充滿。法喜充滿絕不迷惑,這叫真法喜,這個所講的全是真功夫,心行都與真實法相應。這個真實法就是與法性相應,或者以本經來說,與西方四土相應,與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相應,這是真話,這一點都不假。
再看下面的一段,這七條我們前面講了三條,再看未後,後面這三條:
解【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
『除』的意思就是遠離的意思,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斷煩惱,斷除。煩惱裡面首先要斷的就是見思煩惱,所以他講『若斷除諸見』,這個「見」就是五種見惑。圓瑛法師《講義》裡面寫得很清楚,身見、邊見。身見執著四大五蘊假合的這個相,認為是自己的身相,執著是自己的身相,這叫「身見」。諸位在此地要記住,是叫你除身見,不是叫你除這個身,你要記住,身是有,不要有身見,換句話說,不要有執著,有執著就錯了。對於這個身起了執著就叫我執,於一切法相起執著就叫做法執。佛是教我們去執著,不是教我們除這個身,身除不掉的。這五種都是屬於錯誤的見解,這個裡面沒有真實,佛教我們遠離,教我們把它斷掉。
「邊見」是執著兩邊的見解,拿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相對的。我們世人的見解全是生活在相對的境界裡,起心動念全是相對的,起念、不起念是相對的,大跟小是相對的,長跟短是相對的,你們想想,哪有一法沒有相對的?我們在相對的世間裡面要覺悟,相對不是真實的,不可以執著,執著就變成法執。
第三種,「邪見」,凡是不正的知見都叫邪見。邪見裡面最嚴重的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聖教,這就太嚴重了,必定墮惡道。「見取見」跟「戒取見」這兩種都是成見,我們常說某人成見太深,見取見是果上的成見,戒取見是因上的成見。煩惱是指的貪、瞋、痴、慢、疑。所以「諸見煩惱」就是平常講的見思煩惱,換句話說,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是不是應該要把它斷除?它不是正確的,不是真的,所以應當要舍掉。
『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一些虛假的要除掉。虛假要除掉,對於真正的善根有沒有損害?沒有損害。諸位要曉得,你離開了五種見惑(就是錯誤的見解),你的正見現前了。你離開了五種思想上的錯誤,你正思惟現前了,八正道裡面正見、正思惟就現前了。我們今天八正道裡頭,正見沒有、正思惟沒有,什麼原因?因為你有見惑,你的正見不能現前。因為你有思惑,你的正思惟不能現前。八正道是我們本有的,是真的。這個叫「除」,除是把它斷除掉。
解【若舍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舍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舍覺分。】
這個「除」跟『舍』的意思很接近,但是它是兩個境界。「除」是指煩惱障上來說的,「舍」就是一般講放下,它的功能不但能斷煩惱,而且能破所知障。所以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如果『舍所見念著境』的時候,要曉得那個境界統統是虛妄的。佛在《金剛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你舍了之後,剛才講了,我們就以剛才的例子說,我們把五種見惑舍掉了,正見現前了。五種思惑除掉了,我們正思惟現前了。正見、正思惟是境界,這個境界好,好不能執著,一執著就錯了。
阿羅漢就是把見思煩惱除掉了,除掉之後,他不捨他的境界,「內守幽閒」,他不捨他的境界,所以他不能見性,不能夠超越。我們俗話說「鑽牛角尖」,鑽到裡面出不來了,所以佛喝斥他「焦芽敗種」。但是比我們凡夫高明太多了,我們凡夫有六道生死輪迴,他至少沒有生死輪迴。可是你要記住,他不能見性,他墮在涅盤坑裡面,原因就是他貪戀這個境界,執著了,三界之內的貪心他沒有,貪、瞋、痴、慢他都斷,三界之外微細的貪心,跟我們這個境界不相同。
所以要曉得,不要說是阿羅漢所證的偏真涅盤是虛妄的,西方世界四土也不例外,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樣說起來皆是虛妄,到底有沒有?我要問你,我們眼前的境界有沒有?如果你要是眼前境界有,這是真實的,西方世界跟這個一樣,那就是有,真實的。如果我們現在這個相是空虛的,是沒有的,西方世界相也是空虛的,也是沒有的。一有一切有,一空一切空。說空是從本體上講的,「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所以說萬法皆空。
前面給你講的先從空觀,從空出假,就像小乘裡頭回小向大,你能出得來。西方四土可不可以留戀?不可以。可不可以執著?不可以。那就像《金剛經》上說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個「舍」就是放下,決定沒有分別、執著。所以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所舍之境全體是虛妄的,不是實在的,它是「唯心所造,唯識所變」。所以你對於境界真正理解了,就是事實真相真正明白了,你舍掉之後就絕對不後悔,為什麼?它是虛妄的,它不是真實的,這叫做『舍覺分』。第六,這是講到定覺分。
解【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愛見妄想。名定覺分。】
這一條也非常要緊,可是我們現前還沒這個境界,還到不了這個境界。『禪』的種類太多了,禪定現前的時候,要了解禪定當中的境界也不是真的。我們曉得夢中境界不是真的,定中境界也不是真的,有沒有這個事?有,也是事有體無,佛告訴我們不要執著。因為禪定是非常殊勝的境界,禪心寂靜,所以有禪定的人就有法喜,就有輕安,有輕安、有法喜是非常殊勝的享受,於是他貪著了。你看看佛在經典裡面講的色界天人,禪悅為食,那是講貪著禪悅。禪定裡面有喜悅,是非常殊勝的受用。
禪裡面有一種最大的錯誤就是「無想定」。他去打坐了,他修什麼?我什麼都不想,這叫修無想定。真正到一切都不想了,給諸位說,那個想是第六意識跟第七識,主要的就是第六意識完全不叫它起作用,以定功把它降伏住,把它壓住,第六意識不起作用。一切境界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分別當然沒有執著,雖然在一切境界裡面不執著,他有一種執著,執著他的不分別,執著他的定境,這個叫外道禪,所以這些我們要明白,這叫修無想定。如果他真正修成了,他的果報在無想天,無想天的壽命五百劫。在這五百劫當中,在無想天裡面,他也是什麼都不想,跟他在定中境界完全相同。可是他的功夫只能支持這麼久,五百劫到了,他這個定失掉了,失掉之後,還是要墮落。經典裡面一再告訴我們,他墮落的時候多半是墮落在三途,原因是什麼?是毀謗三寶。他向人家講,佛教我學定,我學定了,他以為那個境界就是涅盤,就入了涅盤,哪裡曉得那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四禪八定都是舍受,不是真正的禪定,縱然到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劫,比無想定還要高,你想想看,他為什麼不能出離三界?他不是真正的定,他的功夫是伏煩惱,沒有斷煩惱,見思煩惱沒斷,石頭壓草,伏住而已。為什麼阿羅漢說是出了三界?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到第八定,這個伏的力量非常之強大,他這個定功如果再加深,那就是他不住這個境界。他們的定都是住在這個境界裡頭,這個境界很自在,很樂,他住在裡面,他這一住就不會往上再提升,所以他的煩惱根沒斷。伏總是有期限,八萬劫了,他伏不住了,這又墮落了。所以禪定的境界決定住不得,不能夠安住,雖然有輕安,有身心清淨這種受用,可是一定要精進,曉得這種殊勝的境界不是究竟。
你看看,連阿羅漢第九定了,他因為住在裡面,所以他的功夫不能再往上提升。假如他不住了,他從小乘一變就變成大乘。阿羅漢在圓教,他的功夫是相當於第七信位的菩薩,圓教七信位,七信菩薩也是斷了見思煩惱。阿羅漢要把他的九次第定再一放下,不執著了,馬上就突破了,他就到圓教第八信菩薩的地位。他要是守在那個裡面,他不如七信位的菩薩,他必須放下他的執著以求突破。從第八信到等覺還有四十多個位次,位位的境界都是虛幻不實。因此每個位次都不能住,你才能提升。到什麼時候才真實?到如來究竟的大定,那是真實的,那就到頭了。等覺菩薩要是住在等覺菩薩的位次上,不肯舍掉,他永遠作等覺菩薩,他成不了佛。
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如此,生到同居土,如果對同居土很喜歡、很自在,這樣受用就不錯了,沒有意思再往上求,你永遠不能到方便土,為什麼?貪戀你的境界,那你的境界怎能往上提升?方便土裡頭,他要是貪愛他的方便土,他就不能生實報土,這是講大的差別。小的差別,每一土裡面還有三輩九品,如果有下品下生,「可以了,不錯了,很好」,那下品中生你就達不到。跟我們世間念書一樣,念一年級,一年級滿好,不錯,他年年一年級,那行嗎?告訴你,只是一個階段,不能停留。
這個地方重要的意思就在這一點,教給你禪定的境界確實是有非常殊勝的受用,禪悅之樂,我們世間五欲六塵什麼樣的樂都不能跟它相比。可是這個樂不能貪愛、不能執著,你的境界才能向上提升,你的前途是永無止境。一貪戀,那就大錯,就錯誤了。所以菩薩成佛,有的菩薩成佛很快,有的菩薩成佛比較晚,你就曉得什麼原因,就是他在那個境界裡逗留的時間長了,有的人一經過馬上就走了,那他當然快了,就是這麼個道理。
釋迦牟尼佛跟彌勒菩薩在因地當中,彌勒菩薩發心修行比釋迦牟尼佛都早,應當他早成佛才對,釋迦牟尼佛在後,後來居上,先他成佛了,原因在什麼地方?原因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步伐很快,每經過一個境界他不停留。彌勒菩薩每個境界都要停留一段時期,這個耽誤了。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眼前的境界不能停留。所以精進要天天精進。眼前的環境不錯,懈怠放逸沒什麼關係,換句話說,你在眼前境界止住了,你不曉得提升,絕對不能懈怠,絕對不能放逸,連禪定當中的受用都是虛假,不是真實,何況其餘,這個叫『定覺分』。
特別要注意到的,世間的四禪八定並沒有了生死、出三界。換句話說,決定不能貪著,你要是貪著,還是在六道輪迴裡面沒出得去。阿羅漢以上,你要是貪著了還沒有什麼關係,為什麼?他不受三界輪迴之苦,享受一下也無所謂,反正成佛晚一點,早也成,晚也成,晚一點也無所謂,那也行。沒出六道可不得了,這一墮落就苦了。再看下面一條,念覺分:
解【若修出世道時。】
這個地方要注意到,你看七菩提分前面的六條,通世出世間一切法,這一條是講的『出世道』。
解【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
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如果真正想出離三界,想求生西方,念佛要想得個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念佛三昧,《楞嚴經》裡面講的「楞嚴大定」,那你就要注意到了,定慧要均等。你看六祖大師《壇經》裡面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定慧要平等了就開悟了,就明心見性,在念佛功夫裡面講理一心不亂。我們幾時能把定慧調到平等上?修行人的毛病不是定多慧少,就是慧多定少,很難達到平等。幾時平等,幾時就是禪家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淨土裡面理一心不亂。由此你就覺悟到平常用功、聞法是修慧,念佛是修定。定中有慧,慧中有定,這怎麼說?把聽經所悟的這些道理融會在念佛當中,這個定中就有慧。再將念佛的功夫又能夠融會在經教的理論裡面,定中就有慧了。這樣我們的生活,近代俗語,真正提高了生活的品質,那是真正提高,我們生活在什麼境界?生活在定慧之中,所以要注重均等,這個很重要。
平常我們想研究經,這些大經大論我們普遍去涉獵,博學多聞,他變成什麼現象?慧多定少,雖然博學多聞,甚至於把大藏經講得天花亂墜,他不開悟,為什麼不開悟?定慧不等。還有一種人,他什麼經教都不看,他也不要聽,一天到晚,我一天十萬聲佛號就好了,什麼也不要聽了,聽那些經幹什麼?這樣的人是什麼樣子?定多慧少,也不能開悟。由此可知,古代中國的叢林每天八小時講堂講經,八小時念佛堂,有道理,而且門庭施設都有一部主修的經典,他不會搞那麼多。
這個八大宗裡面,每一宗有它主修的經典,除主修經典之外,與主修經典有關係的經典、經論,選擇一些來作幫助,他不是一切經論統統涉獵,沒這回事情。賢首宗以《華嚴》為主,天台宗以《法華》為主,「三論宗」以後變成「四論」,它是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以後加上《大智度論》,以這四部為主。唯識宗雖然講六經十一論,可是它真正主要的是一部《解深密經》,《楞伽經》還其次,充其量是以《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跟《成唯識論》,是以這三部為主。淨土更不必說了,是以淨土三經一論,《往生論》。你看每個宗派所選擇的只是三、四樣,這叫一門深入,與它主修有關的經論大概有十幾種、二十種的樣子,那是做參考自己看看幫助主修的經論,為什麼這麼做?無非是求『定慧均平』。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得要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定慧不等就不行。在我們日常用功的時候,我們會產生兩種現象。一種就是妄念、妄想太多了,還有一種就是昏沉,提不起精神就打瞌睡。我們在這個月二十五號開始打佛七,佛七當中我們看看有幾個打瞌睡的,會昏沉的就打瞌睡。昏沉是定多慧少,但是這個定與慧不是禪定、不是般若智慧。妄想太多的人,慧多定少,你要能叫功夫上軌道,自己要曉得調和。要曉得調和,底下講了:
解【或心沉沒。】
昏沉來了。
解【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起之。】
我們舉個例子,你在念佛時昏沉了,你坐在那個地方打瞌睡了,馬上換個方式,我走著念,經行,或者是大聲念,大聲念,精神提起來了,不打瞌睡了,或者拜佛,選擇。我一樣精進,絕不退轉,所以你要能夠馬上選擇一個方法來對治,不能一直昏沉下去。
解【或心浮動。】
『浮動』就是妄念太多了。
解【當念用除舍定三覺分。以攝持之。調和適中。名念覺分。】
心裡頭妄念紛飛的時候,這個時候怎麼辦?是『除舍』,怎麼「除舍」?不去理會它,把它撇在一邊,把你的精神注重在佛號上,意志集中在佛號上,妄念不要去理會它,隨它去,它起它的,你不理會它,它一下就沒有了。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在念佛妄念很多,這個妄念怎麼這麼多,你去照顧妄念,那個妄念愈來愈多,結果佛號就沒有了。這種情形起了妄念,不能照顧它,愈照顧愈痲煩。根本不理它,它起也好,不起也好,沒關係,妄念跟念佛可以同時並進,它妄念自然就少了,這個叫「除」,這個叫「舍」。一定要用方法使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功夫不退轉,保持著純一精進,這樣我們的境界自然一天比一天好。好,我們今天就講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