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隨法師:《阿彌陀經要解》略注 後跋(蕅益大師跋)  


後跋(蕅益大師跋)

【要解】

後跋

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嗚呼!今正是其時矣。舍此不思議法門,其何能淑吐心吐膽?

旭出家時,宗乘自負,藐視教典。妄謂持名,曲為中下。後因大病,發意西歸現身說法。復研《妙宗》、《圓中》二鈔,及雲棲《疏鈔》等書,始知念佛三昧,實無上寶王。方肯死心執持名號,萬牛莫挽也言有不獲已者。吾友去病,久事淨業,欲令此經大旨,辭不繁而炳著,請余為述要解,余欲普與法界有情,同生極樂,理不可卻言有不獲已者。舉筆於丁亥順治四年(一六四七)九月二十有七,脫稿於十月初五,凡九日告成。

所願一句一字,鹹作資糧字字道實果然果然;一見一聞,同階不退。信疑皆植道種,贊謗等歸解脫。仰唯諸佛菩薩攝受證明,同學友人隨喜加被,西有道人蕅益智旭閣筆故跋。時年四十有九。

【略注】

「後跋」是大師自述其著《要解》因緣。初引經證,明淨土一法最應末法時機,所謂「舍此不思議法門,其何能淑」也。後敘《要解》緣起,因友人(去病)所請而述一經大旨,亦應眾生所需而開甘露之門,欲普與法界有情,同生極樂。並自述其修學經歷,以身說法,導人死盡偷心,老實念佛。最後以此功德回向法界,同階不退,等歸解脫。九日成書,豈可思議!

大師初以宗乘自負,藐視教下,更不屑於淨土,後因大病而不能作主,始知業力不可思議;並深感無常迅速,遂發意西歸,窮研淨宗(機深信)。待深明淨宗心要,方知持名一法,至簡至易,至頓至圓;乃最勝方便,無上寶王,是出離之津要(法深信)。故棄捨一生修學,死心執持名號,萬牛不能挽回﹝信願堅固﹞。《要解》可謂其心之流露,辭簡而理暢,言約而義豐。以真佛眼,徹彰佛智;以大悲心,傳佛心印。人中芬陀利花,令人敬仰。

大師處於諸宗融混的時代,故於《要解》中,處處涉他宗之理,又一一消歸淨土,別彰淨土圓收圓超一切法門之義。雖圓攝種種義理,卻融而不混,聖淨分明。於法衰微之際,大悲於苦者,故不惜眉毛拖地,種種教?,別彰淨土宗旨,開顯彌陀本願,可謂用心良苦。深沐慈恩,感悅徹髓。

「一句彌陀無註腳,歸依即是大慈航。」今於《要解》妄加注釋,畫蛇添足;唯念佛恩深,不恥人倫嘲。雖千言萬語,亦覺意猶未盡;而一言佛名,猶感美善兼備。著筆於此,彌感佛力難思,佛恩廣大,縱出廣長舌,窮劫讚揚,亦難道其萬一。唯願一句一字,鹹作資糧;一見一聞,同階不退。信疑皆植道種,贊謗等歸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