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掀開經本六十七面,今天正好是我們經文的開端。前面所講的是玄義,也就是全部經文的綱領。綱領介紹了之後,在一般來講,老同修就有能力進修了。向下這是入了經文,也就是詳細的來討論這部經典裡面所說的理論以及修行的方法,所得到的殊勝功德利益。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註解:
解【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這就是道安法師,不是我們現在的道安,是東晉時代的道安,判釋如來聖教分為三分,序、正、流通三分,每部經都有三個大段落。
解【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腑臟無闕。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
這是解釋三分的義趣。這些地方都非常的重要,對我們修學的人來說是很要緊。如果對於弘法,把這部經介紹給別人來講,這是更重要了。特別是『初善、中善、後善』,從這六個字來看,三分實在是等量齊觀,換句話說,它的重要性是相等的,無有一句不善,無有一字不善。底下這是舉個比喻說,『序分』好比一個人的頭部,『五官具存』。『正宗分』好比一個人的身體,五臟六腑都不缺。『流通』就好比『手足』,它才能夠起作用,才能夠運行而沒有障礙。旁邊的小字把這個義趣給我們點得更清楚,「解中,判爾時下三十九字,為別序」,當我們看到經文,諸位就曉得了。而「六方佛為流通」,這種的判法與古今這些大德們所見解的不相同,為什麼不相同?就是在「初善、中善、後善」這個義趣,大師在後面給我們說明了。請看底下這一段:
解【故智者釋法華。初一品皆為序。後十一品半。皆為流通。】
這是智者大師註解《法華經》所判的三分。
解【又一時跡本二門。各分三段。則法師等五品。皆為跡門流通。】
這一段是大師引證初、中、後善。『智者』是天台宗第一代的祖師(在傳記裡面有記載),這個人的確是再來人。有傳說他是釋迦牟尼佛再來,這是傳說而已。可是諸佛菩薩在我們中國歷代,再來示現的真正是不少。可是在佛經裡頭有一個例子,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那就是再來人,佛菩薩再來了,如果他的身分暴露了,他馬上就走,不會再住在這個世間,這就是真正佛菩薩再來。所以佛經上給我們說的,如果身分露出來了他不走,這就奇怪了,佛沒有這麼說,我們應當依照四依法,是「依法不依人」。
像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他的身分一被人知道,他馬上坐在那裡就往生了。我們再要去看阿彌陀佛,看不到,阿彌陀佛走了。大耳和尚是定光古佛再來的,這是永明延壽說的。這樁故事就是當時國王,錢鏐王國王,他發心供齋,打千僧齋,在千僧齋的當中(千僧齋這一天,當然就有很多法師們來應供),上座首席大家都客氣,彼此互相的來讓。而這個時候來了一位法師,這位法師平常大家都沒見過面,他看到大家都在爭讓的時候,他也就不客氣,就往首席上一坐,當然有許多人心裡都不很舒服。因為在當時永明延壽大師的聲望是最高了,他是國師,錢鏐王心裡也不痛快,但是都是出家人。好了,上座就讓他坐。這位法師耳朵特別大,但不知道他的名字,就叫大耳朵和尚,大耳和尚。
供齋完了之後,國王就向永明延壽大師請教,「我今天打齋有沒有聖人來應供?」「有。」「那是誰?」「定光古佛來了」。「那是誰?」「就坐在上座那個大耳和尚」。錢鏐王高興了,定光古佛來了。於是他就派人去找,派人到處去打聽,打聽到了,他是住在一個山洞裡面,這個人到那裡去之後,他就說了一句話:「彌陀饒舌」,阿彌陀佛多事,把他的身分說出來了,他說了這句就圓寂了。人家叫他來找古佛,古佛走了。一會兒一想,他說「彌陀饒舌」,那永明延壽大師一定是阿彌陀佛了,不要緊,定光古佛走了,阿彌陀佛還在,趕快回來報告國王,永明延壽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到皇宮去一報告,這邊去報告,再來,那邊又有人來報告,說永明延壽大師圓寂了。身分一露就要走,沒有說身分露了還住在世間,那就叫造謠惑眾,沒這個道理。所以諸佛菩薩示現在我們中國真多,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今天說他是某佛某菩薩再來的,你怎麼還住在世間?你怎麼還不走?走了就是真的。沒走,假的,絕對不要相信。智者大師傳說是釋迦如來再來的,在傳記當中記載他的瑞相,諸位看這個註解本子也能夠了解,確實與一般人不相同。別的不說,他睡覺的時候一定合掌,坐的時候一定向西,這是說他小時候,做小孩的時候,不簡單,沒人教他,他就有這種習慣,這個習慣我們能想像得到,多生多劫的習氣。所以一個人小時候很容易表現他帶著前生的習氣,前生的習氣帶著。他十八歲出家,專攻《法華經》。
今天慈恩社的莊居士下午到我這兒來訪問,我已經相當累了,還跟他談了一、兩個鐘點。我給他談的,他問我們現在這個道場的情形,我說我們現在這個道場是專修,這個道場是專講《阿彌陀經》,杭州南路講堂是專講《四十華嚴》,其他的我統統都放下了。為什麼放下?我說我現在覺悟了,過去我的路走錯了,搞得太多太雜了,沒有成就,如果再這樣下去,我這一生一定空過了。所以現在曉得了,要專修要緊。我也舉了幾個例子,古來的這些祖師大德沒有一個人不是專攻的,所以他能成就。
天台能成為一代祖師,他是不是再來人我們不管他,我們只在跡象上看,人家是專攻,一生是專修一部經,他成功了。清涼一生專門攻《華嚴》,宗密大師一生是專修《圓覺》,你去看看歷代祖師,幾乎沒有一個不是專攻的,這點我們應當要覺悟。現在的人太聰明,真是古人所說「聰明反被聰明誤」,他要做個大通家,樣樣都要學,樣樣都要通,結果學到老是一樣都不通,吃虧了。我就告訴他,我過去二十五年,我是講台上二十五年,如果我在講台上這二十五年統統講《楞嚴經》,那今天我走到任何地方,哪一個不尊稱我作首楞嚴王?一定的,我有成就。如果我一生都講《阿彌陀經》,那人家見到我一定合掌「南無阿彌陀佛」。雖然我不是阿彌陀佛再來的,人家眼睛當中一定看我是阿彌陀佛。要專。所以清涼大師,人家稱他華嚴菩薩,他一生講《華嚴經》講五十遍,當然是華嚴菩薩。一定要專,不能夠搞得太雜太多。
也談到了教學,他也曉得現在弘法的人太少了。教學,我也有這個意思,我希望將來在一塊修學的人,各個人都專,但是不一定要跟我所專的一樣,不一定。你學《華嚴》也可以,學《法華》也可以,學唯識也可以,不管你學什麼東西,一定要專攻一門。你學什麼我也不反對,但是行門一定要專一。我這裡是修淨土,你要是修禪的,那不行,那我們沒法子共住,一個道場不能有兩種修行方法,所以這是我們唯一的一個要求,那就是我們都是要修淨土法門。
他又說了,現在有很多道場、很多法師提倡的教學是佛法、世間法樣樣都要學,這算是民意,為什麼也不學學他們樣樣都要學,多學一點不好嗎?才能應付得了這個世界。我說那些法師們都在做了,我就不要再做了。大通家有的是,專家太缺少了,我們這兒訓練專家,辦專科學校,他們辦大學,我們辦專科學校就好了。大學太多了,專科學校還沒有。這是說到「專」才能夠有成就。
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讀到「藥王菩薩本事品」,是真精進,是真法供養,這個時候他入了法華大定,入了定,定中見到釋迦牟尼佛在靈山還在講《法華經》。智者是隋朝時候人,距離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一千多年。諸佛菩薩的法會,你說還在不在?不在。我們到印度去看是一片荒山。祇樹給孤獨園的房子統統都倒掉了,還剩了一點足跡,你到那裡去看這些東西。菩薩境界裡道場還在,佛還在靈鷲山講《法華經》。既然佛還在靈鷲山講《法華經》,佛又何嘗不在祇樹給孤獨園講《阿彌陀經》?是一個道理。法華一會儼然未散,彌陀一會又何嘗散場?只是我們肉眼凡夫沒有福報,見不到,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什麼時候你見到?你要是什麼時候在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亂以後,以上的境界,就可以見到了。祇樹給孤獨園沒散。這是我在此地把這個訊息漏給諸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道場統統都沒散,法緣殊勝得不得了,這是境界上的問題。
蕅益大師引用這段文,它的重點是說明初、中、後的三善。這個意思就是說,不是他判釋《阿彌陀經》故意跟古人不同。其實智者大師判《法華》有例可援。換句話說,他是有師承的,他是有個模樣來翻版的。這種見解並不是他發明,並不是他所創的。智者大師判《法華經》前面一品,就是序品,而末後,《法華經》一共是二十八品,後面十一品半,他都判作流通分,這是講全經的判釋。
如果更細一點來說,它又把這部經分做『跡本二門』。二十八品經,後面十四品是本門,前面十四品是跡門。所謂本門,完全是如來的境界,講如來的境界是本門。前半部,前面十四品是跡門,是講佛示現在世間應化眾生的境界。本跡各有流通、正宗、序分。序、正、流三分都非常的完整。如果單就跡門來說,法師這個五品也變成了跡門的流通分,他說出這個意思。他在《阿彌陀經》裡面把六方諸佛判作流通分,才見到後善。這是下面這一段就說出來了。我們看底下這一段:
解【蓋序必提一經之綱。】
等於經文裡面的導論,這一段非常的重要。以後這些祖師大德們注經,在沒有註解經文之前,先說全經的玄義。玄義就是一經的綱領,特別提出來詳細的說明,給我們初學的人做一個導讀;稍為有一點程度,讀了導讀之後,就有能力研究經文了,所以導讀是比什麼都重要。但是序分是經文本身的導論。
解【流通則法施不壅。】
『壅』是障礙,『法』是大法,『施』是流通、施捨,我們講法布施,拿今天來講就是宣傳。宣傳、教學沒有障礙。由此可知,序跟流通是很重要的。我們一般人都把正宗分看得很重要,序跟流通好像是陪襯的話,好像是無關緊要的話,這是我們看錯了。佛經裡面沒有一句是廢話。所以大師在此地說:
解【關係非小。後人不達。見經文稍涉義理。便判入正宗。】
後人不曉得三分的義趣,看到經文裡面,裡頭講了有些理論在裡面了,就把它列到正宗分里去。
解【致序及流通。僅存故套。安所稱初語亦善。後語亦善也哉。】
這一段是大師敘說序、正、流三分等量齊觀的道理,這是相當的重要,確實是許多人疏忽了。他把這個道理說明之後,所以他的判法跟各家的判法都不一樣,這是諸位從科判裡面能夠發現。《要解》有它特別的地方,有它的道理。好,這個序交代完了之後,我們就看經文了。經文一開端就是序分,序分裡面有通序、有別序。請看經文;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註解裡面是:
解【如是標信順。我聞標師承。一時標機感。佛標教主。舍衛等。標說經處也。】
這是通序當中的六種成就。所謂「通序」是通一切經,這個地方我們也無須細說。諸位看圓瑛法師的《講義》,或者看寶靜法師的《親聞記》,就明白了。我們在此地所說的還是大意。
佛經跟一切宗教的經典,乃至於世間一切的典藉,有一個最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它的經文一開端就是『如是我聞』。這個不一樣,這四個字含無量義,這四個字就是真經。可以說千經萬論講的是什麼?「如是」。那部大藏經擺得那麼多,就是「如是」這兩個字的註解。幾時你要真正把「如是」這兩個字懂得了,你就成佛了。所以這兩個字把它擺在第一個,也就是說一切經講的什麼?講的是「如」、講的是「是」。所以在六種成就裡面,它擺在第一位。為什麼擺在第一位?佛在大經或者是大論裡面都說「信為道源功德母」,又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你要不信,你就不能入。這個「入」就是理解。你要不信那就不能理解,這個意思是很深,這個意思是相當深,也相當有味道。
你對這個境界有懷疑,懷疑是不理解,真正理解了是沒有懷疑。也許說正確的、對的我不懷疑,那說錯了的,我懷疑了。真正「入」進去的人沒有什麼錯誤、正確的,沒有,為什麼?你說有正確的、有錯誤的,是二邊,這是二法。你們念過《壇經》,六祖曾經說過「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所以真正入進去的時候,這一切法裡頭沒有什麼對,沒有什麼錯誤,「兩邊不立,中道不存」,唯如即是。這個理是有相當的深度,諸位總得要慢慢的去體會。
我們今天不能向深處去講,我們只有淺說。就字面上最淺顯的地方來解釋「如是」,那就是指這部經。這部經是佛講的,但是佛當年講經的時候並沒有把它寫成教科書,沒有把它寫成經典,這部經是佛滅度之後,弟子們把它整理出版,流通了。出版是現代名詞,那個時候不叫出版,反正流通了就是出版了。佛並不在世,佛滅度了,經典怎麼來的?佛的這些弟子,弟子當中第一流優秀的弟子,他們在老師的座下有修有證,不但是理解,他有修有證,那當然見解是絕對正確的,沒有錯誤。在結集經典必得推選一個人來覆講,你過去聽老師所講的,你再重複講一遍,講一遍,同學們大家來作證明,你講的沒錯,把它記下來流通到後世,經典是這麼來的。
所以當時的結集有五百個阿羅漢,大家推阿難尊者來覆講,為什麼推他?阿難跟佛最接近,是釋迦牟尼佛的侍者,伺候佛二十年。阿難尊者的前面二十年沒有聽到的經,佛非常慈悲,佛為阿難單獨給他講。從前所講過的,阿難沒聽到的,佛還給他補講一遍,換句話說,佛講一切經是阿難聽得最完整的。阿難的記憶力又非常好,只要聽一遍,他永遠就不會忘記,所以大家推他來覆講,五百阿羅漢在底下聽。
結集經是很莊嚴的一樁事情,阿難話說出來了,底下筆記,如果五百阿羅漢有一個人提出異議說,阿難,這句話我當年沒聽佛這麼說,這句話就要把它刪掉。可見得所留下來的,凡是聽過佛所講經的人,它所聽的印象當中決定沒錯。所以不是開會過半數就通過,是一個人反對就不能通過。這是佛經的結集有這樣的嚴謹,這是我們應當要相信。所以阿難說「如我所聞,如是當說」,我所說的一定跟我所聽到的完全相符合,不敢增加一個字,也不敢少一個字,這是我們能信得過的。所以這個「如是」是『信順』的意思。「我聞」是『師承』,「我」是阿難尊者自稱,「我聞」,這是代表親聞,不是傳說,是親自聽說的,聽佛這麼樣講,所以這句是說的「師承」。
在世出世間法的修學,諸位要曉得,成就與否決定在師承。你要說是沒有老師就成就的,這個話講不通。我們在《壇經》裡面讀到,永嘉大師他開悟了,遇到了玄策,玄策就告訴他,你雖然開悟了,還得要請一個人給你印證,如果沒有高人給你印證,那就是說沒有老師給你指點、給你印證,你這個開悟是不作數。他說得很好,佛在經上說,威音王以前說無師開悟的,行,能講得通。威音王以後沒有師承,自己開悟的,統統是天魔外道,你就曉得師承的重要。所以永嘉大師聽了之後,趕緊到曹溪拜六祖作老師,求六祖指正他。自古以來沒有不重視師承的,師承的「師」是得法的老師。
諸位要曉得,我們這個皈依,哪個老師給我們做皈依的,這個不要緊,皈依師等於說是證明你入佛門的,他除了這個之外,對你不負任何責任。你出家剃度的老師,剃頭的老師也沒有關係,常言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那是接引你入佛門的,這個師父也沒關係。所以佛法裡面,諸位聽說重視什麼?「法子」,法弟子,傳法的弟子,這就是師承了。傳法,傳的什麼法?不是我把書傳給你,這你自己也可以買得到。我把這一代一代的祖師譜牒傳給你,你自己翻開大藏經也可以抄一份。傳法是教你開悟,而你真的開悟了。傳的這個法門,你沒老師傳給你,你沒接受,你沒得道,那個不算傳法。傳法是要開悟,是要修行證果,這叫法子,是真正的「法子」,這是真實的師承,所以師承不容易。
在今天這個社會裡頭,師承就更難了,雖然有高明的老師,不見得有學生肯跟他學。為什麼不肯跟他學?不聽話,現在學生知見太多了。知見太多了,說得不好聽的話,就是邪見太多了,邪知邪見,老師沒有法子給你糾正。糾正,你不服氣,為什麼?不合自己意思,不能接受。其實佛法給諸位說,什麼意思都沒有,有了意思那就是煩惱,有了知見就叫邪見。幾時你什麼意思也沒有了,什麼知見也沒有了,你就是正知正見。
底下,『一時標機感』,「機」是眾生的根機,「感」是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感應道交,這個時候叫「一時」。再跟諸位說得明白一點,佛的心是一心,諸佛如來各個都是一心不亂,我們自己也是一心,一心與一心才是感應道交。諸佛如來是一心,我們是三心二意,怎麼搞法也不能感應,也起不了感應。所以學佛學什麼東西?學一心。八萬四千法門統統修的是一心,名稱它不叫一心,叫的名稱很多,其實都是一心,一般我們講禪定。諸位想想,你三心二意哪有禪定?禪怎麼說?定怎麼說?《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不取於相」叫禪,禪的意思是不著相,定的意思是不動心。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個境界就叫做「一心不亂」,淨土裡叫一心不亂,禪家叫禪定,教下叫止觀,那個名詞佛經裡頭有一百多種,同一個境界。本經是直接教你修一心不亂的,「一時」就是一心不亂的時候,這個時候感應道交。
所以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讀到一心不亂了,靈山一會他見到了。時間距離一千多年,地點那距離得更遙遠了。智者大師在天台山,是在中國的浙江省,靈鷲山在印度。他就坐在禪堂上的時候,靈鷲山的釋迦牟尼佛在講《法華經》,那個現場就現前了。你看他坐在那裡沒去,佛那裡也沒來,不去不來,自然就現前了,不可思議。我們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不但是靈山一會,這算什麼,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國土的西方世界,阿彌陀佛現前了,這個境界更不可思議。由此可知,諸位就可以能夠明了我們修的是什麼、學的是什麼。
『佛』是老師、是教主,是我們的根本老師,這個地方的「佛」就是指釋迦牟尼佛。『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講經的處所。這部經在哪裡講的?在「舍衛國」講的。其實「舍衛」是一個城的名字,並不是國名,是一個城的名字,就是波斯匿王的首都。舍衛是印度話,翻成中國話叫「豐德」,它有四個意思,這個國家拿現在話來講就是物質的文明、文化的水準非常之高。古人稱我們中國叫「支那」,「支那」不是中國話,是印度跟西域人稱中國作支那,以後日本也稱我們叫支那國。支那的意思就是文化水準非常高,物產非常豐富,是這個意思,有點跟古印度「舍衛」這個意思是相同的,舍衛是梵語。註解裡面說,這個國家人「多聞」,「多聞」就是有學問的人很多。「解脫」是修行證果的人很多,這很難得。第三個是這個國家財寶多,就是物產豐富。第四是「五欲」,五欲拿今天的話來講,生活程度高,生活水準相當之高。它具足這四種條件,所以稱之為舍衛。
當時佛陀在世的時候,這個國王是波斯匿王,這個國王是釋迦牟尼佛的護法,也是虔誠的佛弟子。所謂「佛弟子」這三個字,我們也要把它認清楚,我們自己是不是佛弟子?換句話說,我們能不能符合佛弟子的標準。佛弟子第一個要明白佛法的道理,佛所講的道理我們都一無所知,這不是佛弟子。佛所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我們是不是真正的明白了?如果佛教給我們的方法,我們也一無所知,佛所講菩薩道上種種的境界,我們有沒有搞清楚?如果說理論、方法、境界都一塌糊塗,我們在這裡皈依了一下,或者受了幾條戒,這叫佛弟子了,告訴諸位,這是冒充佛弟子,有名無實。我們自以為是佛弟子,佛不承認。自以為是佛弟子,這個話不是我在此地故意說得這麼難聽,你們諸位去看看那個小乘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經上講得清清楚楚,什麼叫真佛弟子,什麼叫假佛弟子,佛說得很清楚。所以我們自己要想想,我們符不符合佛弟子的標準,也就想想我們現在這個行持,佛承認不承認我是他的弟子。波斯匿王對於佛法的理論、方法、境界通達,而且依教奉行,他是真正佛弟子。
這個道場是「祇樹給孤獨園」,道場怎麼建立?給孤獨長者就是須達多,這個人非常慈悲,喜歡幫助貧苦的人,所以大家送他一個稱號,叫他「給孤獨」。他對於孤獨之人能夠布施、能夠照顧他,所以送他這麼一個好的稱呼。當時他聽說釋迦牟尼佛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在各地教化眾生,他聽了之後(在這個地區他也有很高的地位,他有財富),他就想把釋迦牟尼佛請到他自己的地區,來講經說法教化眾生。當時佛的團體就不小,不是說我請釋迦牟尼佛一個人來講經,這個不行。跟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的團體,一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有這麼大的一個團體。你要請他來了,第一個考慮是住的問題,得要有一個很大的地方,能夠容納得下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居住的場所。
所以他就找大的處所,找了很多地方都不合適,最後看到祇陀太子的花園相當之大,於是乎就跟祇陀太子商量,「我要買你這個花園」,祇陀太子就說,「你買我的花園幹什麼?」「我要請釋迦牟尼佛來講經」。祇陀太子開了個玩笑,他說「聽說你家的黃金很多,你要想買我的花園可以,要拿黃金來鋪地,鋪多少,我賣給你多少」,開玩笑的話。誰知道須達多長者家裡黃金是真多,他真的回家去打開倉庫,就派人來把黃金拿出來鋪地。就有人去報告祇陀太子,太子到了一看,「我跟你開玩笑的,還當真的」。這一看,祇陀太子也曉得是一樁了不起的大事,否則的話,須達多長者雖然有錢,怎麼肯用黃金鋪地。
於是乎就向他打聽,釋迦牟尼佛是個什麼樣的人,你為什麼這麼尊重他?為什麼要請他來講經?他就把釋迦牟尼佛給他介紹一番,祇陀太子也感動了,「那好了,這功德我們兩個人做」。須達多說,「不行,我要一個人做,我還是用黃金來鋪地,買你的房子」。祇陀太子說,「不行,一定要我們兩個人做,功德不能讓你一個人,我也要得一份」。最後商量的結果,須達多很固執,堅持不肯。祇陀太子一生氣,「好了,那這樣好了,你用黃金鋪我的地,我地賣給你。我這個花園很多樹木、花草,這個你不能鋪,你鋪不上去,那這個是我的」。這個須達多是沒辦法,「好,樹木花草統統是你布施供養的,地算是我供養的」,所以這個地方就叫「祇樹給孤獨園」,是這麼一段掌故。
這個掌故,給諸位說,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佛法如果沒有這些有地位、有身分、有財富的這些國王、大臣、長者來護持,佛法就不能流通。諸位要曉得,我們只知道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我們問一問,祇陀太子跟給孤獨長者的功德可不可思議?同樣不可思議。佛的功德甚大,祇陀太子跟給孤獨長者,他們兩位的功德跟佛一樣大,你相信嗎?沒有他們兩位,佛雖然有智慧、有德能,派不上用場,等於零。所以你要做世出世間第一等功德之事,我們有個場所,請法師大德來講經,他有多少功德,我就有多少功德,沒有兩樣。一切布施當中,你們在《金剛經》上讀過,「法布施第一」。
我今天建立道場請法師來講經說法,法師固然是法布施,我算不算法布施?當然是法布施。好比我在這裡辦學校,我辦了個學校,我請高明的人來做教員,來跟我教學,這功德是誰的?是辦學校的那個人。在我們中國,武訓稱之為聖人,他是個要飯的,他不認識字,他辦了三十多所學校,他請了社會上很多有學問的人來教化眾生,他是這三十多所學校的主持人,哪個人功德能比得上他?後世人稱他為聖人。
祇陀太子跟給孤獨長者給我們示現這一個典型,給我們做出這個模範,所以要曉得護法的功德跟弘法的功德是一樣的,決定沒有差別,這是我們一定要認清楚的。不要認為弘法的功德大,護法的功德小,那你就錯了。這也正是我們學習之處。今天佛法的弘護是要大家團結,是要大家一條心,佛法才能夠復興。佛法的復興,眾生有福。今天佛法可以說衰到了極處,不是法衰,是人衰。法怎麼會衰?人衰。人衰在哪裡?人都是貪圖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圖這些,那佛法就沒有了。
今天下午有一位居士來見我,他就提到了,他自己有個房子,有個小道場,大概可以坐七、八十個人。他來給我說,我沒讚嘆他。我告訴他,不要多事,應當要團結,一個人搞一個小地方,自以為做功德,沒有功德。你看祇陀太子明白這個事情了,合作,跟給孤獨長者合作。祇陀太子不會說,我這個地方賣給你,我還有大的地方,我再建個道場,這個功德是我的,沒有這樣做。大家把力量集合起來建一個大道場,這樣才能夠弘法利生。是集合成一個,不是叫你分散,不是叫你一個人搞一個人的,那是錯誤了。
今天我們的毛病,道場林立,一個個小道場,太多了。佛教里不是沒有人才,人才太多了;不是沒有財富,財富也太多了,統統都分散了,所以我們今天比不上外道。外道他能團結,他有組織,他能夠合作,所以力量遠遠的超過了佛教,形式的力量超過了佛教,可是他沒有內容。換句話說,他不能解決問題,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不能斷煩惱、不能證菩提。這是佛弟子應當警覺的。
向下注解裡面將六種成就是再深一層的來探討,這是很有必要。剛才我略略的提了一提,千經萬論都是講這個「如」,為什麼千經萬論都是講「如」?大師這個注子你一看就明了了:
解【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
我們再看看一切大乘經,你看一切大乘經,古來祖師大德的註解,這個注子一般大概不是採取天台的五重玄義,就是採取華嚴的十門開啟。我們從辨體一章來看,一切大乘經皆以『實相』為體,這個「體」是什麼?理論依據。這部經典它是根據什麼道理來說的?這個體是講理論依據。理論依據要搞不清楚、不明白,我們的信心就不能建立。理論依據搞清楚了,我們相信了,沒話說了,我們對它才沒有懷疑。一切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體,換句話說,都是依據「實相妙理」而說出來的。實相妙理古今不變,逾時間、超空間,這叫「如」。換句話說,一切大乘經典說的是什麼東西?說的是個「如」。所以這個如字你要是通達了,千經萬論你全都通達了,難怪古人說「一經通,一切經通」,為什麼?一經講的是個如,一切經統統講的是如。如是什麼?如是真心、如是法界、如是本體、如是佛性,如也就是如來藏,就是一真法界,《華嚴》裡面講的不思議解脫境界,都是說這個,名詞不同,境界是一樁事情。
「是」是什麼意思?是就是如的起用,從體起用,這叫是。從體起用,這個作用是廣大而無邊際。所以說哪一法不如?哪一法不是?無有一法不如,無有一法不是。只要你悟入了,都是「頭頭是道,左右逢源」。當你迷惑了,沒有一法是如,沒有一法是是,那就是全盤都錯了。一覺悟是無有一法不如,無有一法不是。佛與凡夫就是迷悟之間,悟了叫佛菩薩,迷了叫凡夫。在無量無邊的大用當中,在此地就舉一種。前面講那個如,那是講本體的,周遍含融,無有一法不包攝在其中。下面講「是」,專就我們這個法門。這個意思諸位讀一切經都不例外,要明了這個意思。講到「是」是講到當經,講到這部經。講到如,如是講教理,教理是通一切法,不但通一切佛經,一切世出世間法統統包括在其中。「是」是講教義,教義是局限我們這一部分的,不是全體,但是這一部分相當的廣大。
解【依實相理。】
諸位要記住這句,『依』是根據,念佛是有理論依據,不是沒道理的,所以念佛人不明白理怎麼行?不明白這個道理,你這個佛號念了,念久了會懈怠,念久了會厭煩的。如果你明白『實相理』,愈念愈有味道,不疲不厭,愈念智慧愈增長,愈念前途愈光明,真正念得法喜充滿,你得要明理,這部《阿彌陀經》不簡單。
這部經像我們現在這個講法,要細講大概總得要講上三、四個月才能圓滿。我們《阿彌陀經》這部經講下來,像現在一個星期講三天,不中斷,得兩年才能講完。我們第二遍講圓滿,你看看我們的錄音帶,三百三十五個帶子,三百三十五天把一部《阿彌陀經》講完。《阿彌陀經》要是小看了它,那是錯誤了。本經的方法是:
解【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
這是決定不錯,這叫『是』。所以這個「是」是就本經、就本法門來說。本法門在理論上是依實相之理。旁邊這個小注說「悟此者少」,這句話是一點都沒錯,多少學佛人把淨土看輕了、疏忽了,哪裡知道這個法門在一切法門裡面是無上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裡面,告訴諸位,這叫第一法門。你們諸位有福報,能夠聽到諸佛如來第一經。幾個人知道?沒有福報的人怎麼會知道?
我在美國講過幾次,那邊的人原先都是學禪的、學密的,一窩蜂搞這個,沒有把淨土看在睛眼裡面。一提到淨土,那一本《阿彌陀經》算什麼?輕視了。到我在美國這麼一說,大家都覺悟了。我說什麼?我那部《阿彌陀經》才講完,講了多少時間?講了三百三十五天,一天講一個半鐘點,大家聽了嚇一跳,這就不簡單了,才不敢輕視了。所以國外的同修邀請我講《彌陀經要解》,明年到美國去講《彌陀經要解》。
香港來了幾位同修住在此地,他們也邀請我到香港講《彌陀經要解》,過去都沒瞧得起的,現在大家都一窩蜂的請我講《阿彌陀經》,我很高興,為什麼?我畢竟在國外講佛門第一經。講《華嚴》、《法華》、禪宗、密宗,不希奇。第一經,十方諸佛之所讚嘆,我們擺在面前不知道這個的寶貴,那真叫有眼無珠。就好比許多珍寶放在一起,這個珍寶價值最高的,你不識貨,你沒把它瞧在眼裡,那個不值錢的玻璃球,你把它當寶貝,你看錯了。
我過去也曾經講過多少次,講這部經的道場,這是世出世間第一道場,比《華嚴經》殊勝。《華嚴經》雖然是一乘圓教,《法華經》是一乘圓教,講了怎麼樣?得不到受用,沒好處。這部經學會了之後,當生成佛。諸位要記住,你要想當生成佛,你一定要把理論搞清楚、方法搞明白,境界明了了,依教奉行,這一生決定成就。好,我們今天就講這個「如是」,「如是」這裡頭的意思實在是太豐富了,簡單跟諸位介紹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