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思考題
1.複述並解釋人天禮敬願。
2.複述並解釋妙衣在體願。
3.複述並解釋樂如漏盡願。
4.複述並解釋樹現諸剎願。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不管學習《無量壽經》還是其它法門,大家都需要長期不斷地精進,要經常提醒自己不能懈怠。有些人年輕時很精進,到了晚年就不精進了;有些人兩三天比較精進,過了幾天就不精進了;還有人依靠暫時的因緣發起精進,比如遇到一些上師、發生車禍、罹患疾病後很精進,可是後來又忘記了精進。這樣虎頭蛇尾是不行的。
我們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藏地有一部歷史著作叫《青史》,這本書的作者是廓譯師,廓譯師在八十多歲高齡時還不斷地學習,曾經有人問廓譯師:「您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學完?」他回答說:「成佛的時候。」不過現在的很多人不是這樣。有些人大學畢業後找到一份工作,從此以後就再也不學習了,不要說佛教的知識, 甚至世間的知識都不學了。對他們來說,也許找到工作就意味著「成佛」了。其實這是不對的,雖然以前學習過很多年,但還要學習新知識。學習既是一種享受,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所以每個人都應該不斷地學習。
在這方面,我希望有些人不要無常修得太好了。現在有些人經常說:「不要修加行,修什麼加行啊,明天死了都不知道。」這種說法看似很有道理,實際上完全是錯誤的,可以說是思想不成熟的表現。聖雄甘地[1]有一句名言:「要像你明天會死去一樣活著,要像你永遠會活著一樣學習。」意思是,對生活要有無常的觀念(相當於噶當派的無常觀),既然明天有沒有都不知道,所以不要太耽著今天的生活;對學習則要有長期的打算,要像永遠存留在世間一樣長期學習。當然退一步講,哪怕我們明天死亡,今天也要努力學習,要像《薩迦格言》中講的那樣:「即使明早要死亡,亦應學習諸知識。」
總之,學習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我們應該不斷地學習,要儘量保持向上的積極心態,不要總是自閉、悲觀,如果整天處於消極失望的心態,這樣活著沒有什麼意義。
佛陀在《十住經》中說:「日夜常精進,聽受無厭惓,讀誦愛樂法,唯法以為貴。」意思是說,人應該日日夜夜恆常精進,要無有厭倦地聽受佛法、讀誦修行,對善法要有歡喜心,心中唯以正法為貴。
可是現在很多人不是這樣:有些人認為名聲最珍貴,一直為了名聲而奔波;有些人覺得財富最珍貴,一直在努力希求財富;還有些人什麼都不想,每天就像老豬一樣,吃飽喝足後就「呼呼」睡大覺。老豬每天能吃點東西就滿足了,然後就搖搖尾巴,靠在牆下曬太陽;而人是萬物之靈,思想應該和旁生有所不同,所以諸位還是要有一種精進。
當然,所謂的精進應該是在有意義的善法方面,不是在對今生來世都沒有意義的惡業方面。現在有些人通宵看小說,有些人熬夜看電視連續劇,還有些人白天晚上打痲將,以做非法之事將生活完全搞顛倒了。這些邪精進者本來非常可憐,但他們還認為過得很快樂。現在有些人覺得,逢年過節大家在一起聚會,做一些喝酒、打牌等非法行為,這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這就是顛倒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觀的體現。有時候我看到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感覺人們真是把瘋狂當做正常、把痛苦當做快樂。薩迦班智達曾批評此類惡相說:「愚者貪慾以為樂,實則行貪即苦因,如同飲酒以為樂,實則瘋狂當安樂。」
在世界上,每個人都在尋找快樂,既然想得到快樂,人們就應該打開慧眼,儘量多做有意義的事情。當然,在此過程中要長期處於如理如法的狀態,作為凡夫人的確有點困難。凡夫人產生煩惱很容易,一會兒生貪心,一會兒生嗔心,一會兒生嫉妒心,一會兒生驕傲心,一會兒生吝嗇心,各種煩惱此起彼伏地湧現;而產生善心則很困難,好不容易生起一點信心、出離心、大悲心、菩提心,很快又被煩惱和邪見蒙蔽了。這是凡夫人的普遍狀況,並非個別特殊業力者才如此。有些人經常輕毀自己:「我好痛苦啊,不像你們一樣,你們所有的人都很好,只有我煩惱深重、業障現前。」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凡夫人的狀況基本上都差不多。但無論如何,我們要清楚生活的方向,身心儘量處於如理如法的狀態。
其實一個人能否過如理如法的修行生活,與前世的福報有一定的關係。我經常想:有福報的人有長期聞思、修行、發心的機會,各方面的善緣自然會出現;而沒福報的人很難有長期聞思、修行、發心的機會,各種違緣會接踵而至。當然,雖說跟前世的福報有關,但也與自己今生的努力分不開,因此大家還是要儘量努力。(所謂「長期」,其實我在此處並沒有很高的要求。如今是末法時代,一個人很難說能不能活到七八十歲,只要拿出十年、二十年或者人生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用於學修正法,這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講到這裡,我想順帶說一個問題:不管學習任何佛法,大家都應該有所創新,不能一點創新能力都沒有。怎樣創新呢?我們不需要在出離心、菩提心或者無二慧等佛法的根本內容上創新,但是要在具體的方式上有所創新。否則,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以前沒有想到的很多情況會不斷出現,如果始終沒有創新,應對起來也許有一定困難。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追求解脫的心始終不能變。跟古人相比,現在人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人生目標和談論話題都有很大不同。拿我們牧區來說,以前人們談論最多的是:某人穿的衣服是什麼樣?某人戴的珊瑚是什麼樣?但現在人們基本上不談這些了,談論的話題變成:某人的手機是什麼樣?某人開的機車是什麼樣?某人的房子有多少層?如果我們的心也跟隨這些話題不斷地轉,今天他們談機車,我們也跟著談機車,過一段時間他們談小轎車,我們又跟著談小轎車,那自己的修行就徹底失敗了。在這方面, 我們需要有正知正念,要清楚什麼是最重要的目標,不要忘記生生世世的解脫大計。
佛教徒並不是悲觀的厭世主義者,也不是不懂得享受生活的愚痴者。通過長期學習佛法,我們對世俗生活的本質非常了解——生活就像一顆露珠,表面上看起來很美麗,但在無常陽光的照射下,很快就會消失得一乾二淨,什麼價值都不會留下。所以,大家應該看穿世俗生活的虛妄本質,尋找有真實意義的修行生活。
下面開始講《無量壽經》。其實在很多年前,我就想跟大家共同學習《無量壽經》,但這個因緣很奇妙,直到今年才有共同學習的機會。每次翻開法本,我內心都很歡喜,我並不是在這裡說假話,相信在座大多數人和我一樣,看到法本也會有一種歡喜心。不過也可能有個別人一打開法本心裡就很煩,而一看到那些亂七八糟的畫面卻興趣十足——眼睛睜得大大的,好像根本不需要眨眼,嘴也張得大大的,好像含著一塊水果,整個人都定型了,就像一個機器人一樣,這說明他們對某些對境有不可退轉的信心。
三十七、人天禮敬願:
若我成佛,周遍十方無有等量諸佛剎中所有菩薩[2]聞我名已五體投地,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若諸天人不禮敬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將來成佛,十方無量佛剎的所有菩薩聽聞我的名字,都要向我和我的世界五體投地頂禮,以清淨心修學菩薩的六度萬行,人天大眾對這些菩薩都要恭敬頂禮,如果他們不恭敬頂禮這些菩薩,我就不取正覺果位。
這條發願講到,無量菩薩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後,都向阿彌陀佛及其剎土頂禮,並且以清淨心修菩薩行。這裡面蘊含著一個重要的道理——聽聞任何佛法以後,不能只是得個傳承,也不能僅把道理放在書本上,應該在實際行動中有所體現。學習這條發願後,大家也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頂禮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如果沒有佛像、唐卡等所依,可以內心觀想並向西方頂禮。
小時候我家隔壁有一個老太太,每天下午她都一邊念《極樂願文》一邊向西方頂禮,一直堅持了好幾十年。漢地有些出家人和居士不斷地拜佛,有些人甚至把木質地板都拜破了好幾次。在拉薩大昭寺門口,每天有許多人頂禮覺沃佛。在印度金剛座,每天也有許多人在頂禮世尊。我們應該學習這些人的信心和毅力。
現在能自由地頂禮三寶,大家應該珍惜這樣的機會。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連一尊小小的佛像都很難找到,要在佛像前頂禮就更困難了。當時我家隔壁有一位老喇嘛,每年大年三十他都把珍藏的度母、阿彌陀佛等唐卡擺出來,讓村裡的小孩子頂禮。每次快過年時,我們都急切地數日子:什麼時候可以頂禮唐卡呀?因為平時根本見不到那麼精美的唐卡,所以一看到唐卡上美麗的花朵、供品、佛像,就感覺非常莊嚴。(以前的修行人和現在的人確實不一樣,以前的人不管處境再怎麼危險,他們還是願意頂禮佛陀。)
根據這條發願,如果我們虔誠頂禮阿彌陀佛,無數的人和天人也會向我們頂禮。這一點在現實中也能看出:在漢地的有些寺院,出家人不算太多,文化也不是很高,但因為他們穿著佛陀傳下來的法衣,口中念著阿彌陀佛的聖號,就能感召無數信眾的恭敬供養。肉眼能看到的人都如是恭敬他們,肉眼看不到的天人、夜叉、羅剎等非人就更不用說了。
大家不要把這些說法當作神話故事。有些學佛的人有個毛病:剛從紅塵里出來時信心特別大,每天不吃不喝地求學,聽課時就像阿羅漢入定那樣快樂,那種虔誠的眼神和開心的表情真是無法形容;但是他們的信心很不可靠,日子久了就慢慢變了,最後什麼佛法的境界都不信了。大家要注意這個問題,千萬不要變成這個樣子。
看一個人要從長遠看。有的人剛開始聽法時一直熱淚盈眶,從上課到下課一直雙手合掌,兩個眼睛一直盯著法師,但十年後還能這樣嗎?不一定。也許他對聽法沒什麼感覺了,覺得聽也可以、不聽也可以,即使勉強去法師面前聽法,內心也沒有真正的動力。這種退化、變質的現象很不好。其實,剛學佛時沒有很大熱情也是可以的,但最重要的是要有長期的信心。
對於聞思教理的人來說,應該把經論中學到的佛法用於生活中。藏地有一個很好的習慣,佛法不完全是一種宗教信仰,人們已經很自然地把它融入生活。這個習慣對於解脫非常重要,其它地方的佛友也應該有這種習慣。當然,如果從前沒有這個習慣,一下子變成這樣也有一定困難。但我希望大家今後往這方面努力,儘量將佛法融入日常的生活,乃至臨死之前都不改變。
不管做念佛、出家等任何善法,有時候也需要大眾的認可,如果誰都不認可這些善行,都以奇怪的眼光看待這些善行,那佛法就很難在世間弘揚開了。雖然念佛、出家的人是非常偉大的,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疏》中也說:「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也」,可是由於受政治環境、文化習俗的影響,很多人卻把念佛、出家的人看作最迷茫、最可憐的人。在漢地的很多地方,有些家庭出了一個出家人,全家人都覺得特別不幸。當這些出家人回到家中時,家人都反覆叮囑:「你千萬不要出門,否則祖宗的臉都丟完了,以後我們就沒法在人前抬頭了。」有些出家人探望父母時,甚至不得不戴假髮、穿在家衣服。所以世間人確實很可憐,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金子、什麼是廢鐵。當然,隨著佛法的逐漸弘揚, 現在社會大眾對佛教也稍微有所認識,很多人對出家人的態度也不像以前那樣過分了。
言歸正傳,今後大家一方面自己要好好念佛、禮佛,另一方面見到別人念佛、禮佛,不管對方是什麼水平,我們也應該對他們恭敬供養、頂禮承事、讚嘆隨喜。
三十八、妙衣在體願:
若我成佛,國中眾生所須衣服隨念即至,如佛命善來比丘,法服自然在體,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將來成佛,國中眾生所需的衣服只要憶念就能立即現前,就像佛陀說「善來比丘」後,依靠佛陀的福德和加持,不需要染色、裁剪等勤作,比丘自然法衣在體一樣,如果不能這樣,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在娑婆世界, 做一件衣服非常痲煩。我們學院有些道友首先沒錢買法衣,不得不借錢或者化緣:「我要買一件法衣,你可不可以給我卡上匯三百二十五元?」好不容易弄到一點錢,可是又買不到法衣。即使買到也不稱心,或者長了,或者短了,或者顏色不行,或者不結實。有了一件法衣不行,還要有第二件,於是又要去折騰。法衣穿一段時間髒了,又要去洗,在藏地冬天洗衣服很痲煩,考慮半天到底洗還是不洗:洗衣服那麼冷,而且也沒有水,如果不洗,法衣又越來越臭,唉,老天爺,到底該怎麼辦?為了穿衣服,有些人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煩惱。
但極樂世界不是這樣。不管需要什麼顏色、什麼尺寸的衣服,只要一想就會自然現前。如果衣服穿舊了或者不需要了,只要一想就會馬上消失,就像在電腦上把廢軟體刪除到「資源回收筒」一樣,「嘩」的一聲就沒有了。依靠現代電子技術,能在電腦上實現很多奇妙的事情;同樣,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在極樂世界也能實現妙衣自然在體等奇妙的事情。只不過娑婆世界的眾生福德淺薄,所以不能擁有這些幻化的資具。
當然,娑婆世界也不是完全沒有福德所感的稀奇現象。《華嚴經》中說,善財童子出生的時候,家中自然出現各種珍寶和伏藏,因為這個緣故家人給他取名善財。《福力太子因緣經》中說,往昔有個名叫福力的太子,他出生時大地六種震動,空中降下七寶雨。這些稀奇的現象都是福報現前的果報。《護身命經》中對此講得很清楚:「修福受樂報,所欲皆自然。」
對凡夫人來說,資具自在很有必要。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果沒有衣食等順緣,我們的道業就很難成就。有些人本來想好好修行,可是因為沒有生活來源,所以一直無法安心修行。有些道友來佛學院後一直找不到住處,今年求我加持:「請您加持加持,看能不能買到一個房子?」明年又求我加持:「我還沒有買到房子,請您再加持加持。」雖然年年要我加持,可是如果自己沒有福報,我再加持也有困難。
《折疑論》中說:「衣食可以資身命,身命可以資道業。」 因此,對修行人來講,基本的生活條件確實是需要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遇到種種生活的壓力。單單拿穿衣服來說,有些貧困學生沒錢買衣服,即使有一點錢買衣服,也不能像有錢的學生那樣買名牌衣服。有些有錢的學生雖然買得起名牌衣服,也要經常換衣服洗衣服。總之,這個世間有很多實實在在的痛苦。如果想徹底擺脫這些痛苦,就應該往生極樂世界。對關心自身長遠安樂的智者來說,這是必不可少的選擇。
三十九、樂如漏盡願:
若我成佛,諸眾生類才生我國中,若不皆獲資具心淨安樂如得漏盡諸比丘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將來成佛,其它世界的眾生才生到我的國中就具足一切資具,而且內心非常清淨快樂,就像獲得漏盡通的比丘一樣,如果他們不能這樣,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極樂世界的菩薩一切資具都能圓滿,而娑婆世界的眾生資具則很難圓滿。這一點只要觀察世間人的生活就會知道:一會兒高壓鍋壞了,一會兒又一個東西壞了,今天需要這個,明天需要那個,每天因為各種情況而痛苦不堪。那天我遇到一個人,她說:「我天天在家裡忙個不停:早上起來就要做飯,吃完早飯要洗碗,休息一會兒又要做午飯,吃完午飯大家說一會兒話,然後又開始洗衣服,洗完衣服稍微坐一會兒,念一百遍觀音心咒,然後又開始做晚飯。每天都是這樣周而復始地忙碌,沒有一點意義。還是你們出家人好。」我安慰她說:「其實我們出家人也要做飯洗碗……」
雖然世間的眾生都希求快樂的生活,可是只有做到內心無有貪執、知足少欲,才能真正擁有快樂的生活。《大般涅槃經》中講過有漏和無漏的因果,有漏的因果是集諦和苦諦,無漏的因果是道諦和滅諦。往生極樂世界者都滅盡諸漏,現前了無漏的智慧,雖然他們具足一切資具,可是一點貪著都沒有,所以能恆時處於快樂之中。
《佛本行集經》中說:「世間罕見知足人,少欲無求不受苦,所有哭泣恩愛者,多是貪著聚資財。」的確如此,在哭泣恩愛等世間的一切痛苦中,大多數都來源於對資財的貪著。雖然有些人的痛苦跟身體、感情有關,但從總體上看,大多數痛苦還是跟資財有密切的關係。但到了極樂世界以後,這些痛苦都沒有了,一方面所需的資具能夠自然現前,另一方面不需要的貪嗔痴等煩惱一點都沒有。所以,想想生活中種種令人生厭的事情,我們真的應該羨慕極樂世界,應該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現在有些人在生活中遇到了痛苦,如果他們以痛苦作為鞭策,在發菩提心的基礎上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應該很容易往生。
確實就像剛才這個教證所說的那樣,如今真的是「世間罕見知足人」,尤其到了大城市這種感覺更為強烈。其實一個人並不需要很多東西,可是因為內心始終不滿足,所以即便擁有世界上所有的財富還是覺得不夠。因此,希望大家徹底放下對有漏財富的貪執,儘量過一種回歸自然的簡單生活,同時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四十、樹現諸剎願:
若我成佛,國中群生隨心欲見諸佛淨國殊勝莊嚴,於寶樹間悉皆出現,猶如明鏡見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將來成佛,國中眾生只要想見到其它清淨佛國的殊勝莊嚴景象,在寶樹間就能出現這些景象,猶如在明鏡中見到自己的面像一樣,如果不能這樣,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極樂世界的眾生只要動一個念頭,當下就能在寶樹間見到其它佛國的莊嚴景象。他們不需要通過望遠鏡往東方看半天,最後才模模糊糊地看到一點:噢,是不是現喜剎土?對對對。剛看到一點又馬上看不見了:什麼問題,是不是我的機器有問題?擺弄了半天,最後還是什麼都看不見。開玩笑,極樂世界不可能是這樣的。
極樂世界到處都是金、銀、頗梨[3]、琉璃、赤珠、瑪瑙、玉[4]等七寶樹。不像我們這裡到處都是光禿禿的,連一棵樹都找不到,即使偶爾有一棵樹,很快也被山羊啃光了。更為稀奇的是,這些寶樹間能現出其它各個剎土的景象,就像在明鏡中看自己的面容一樣清晰。當然,不僅極樂世界的寶樹,那裡的無量殿、水池中也能現出其它剎土的景象,不管你想看哪個剎土,當下就能現前。
如果詳細地描述了極樂世界的功德,大家一定會生起強烈的歡喜心。其實在面對知識分子時,我們很需要從道理上詳細講解,否則,如果什麼道理都不講,光是說「極樂世界很殊勝,你要好好念阿彌陀佛」,有些人不一定會念。如果讓這些人長期學習,詳細了解淨土的道理,他們就會明白極樂世界的超勝之處,那時自然就會念佛了。
在極樂世界,不管想見到什麼,都能當下如願以償。如果你想見到其它清淨剎土,在寶樹間就能現前淨土的景象,如果想見到在娑婆世界的眷屬親友,只要一憶念也能在寶樹間見到。有些人可能想:見到這些景象有什麼意義呢?當然是有意義的,極樂世界的菩薩並不是喜歡偷窺別人,他們的一切所見實際上都是增上道行的方便。
在世間,素質高的人所見、所聞、所關心的事情跟素質低的人完全不同。在修行人之中也有這樣的差別:修行差的人心中惦記的都是貪嗔痴的對境,不管說話還是做事,要麼與貪心有關,要麼與嗔心有關,要麼與痴心有關;而修行好的人覺得這些對境非常骯髒,沒有什麼意義,他們希求的都是對自他有意義的法。極樂世界的菩薩便是如此:要麼觀察眾生的痛苦,對眾生生起悲心並放光、說法救度他們;要麼觀察其它淨土的諸佛菩薩,之後前往那裡供養三寶、聽受妙法,從而圓滿福慧資糧。
大家應該清楚,極樂世界的一切境界都是凡夫人無法想像的,雖然我們狹隘的心無法容納這些現象,但這些不可思議的現象都是真實存在的。善導大師在《般舟贊》中說:「一到彌陀安養國,畢竟逍遙即涅槃。」 因此,只要到了極樂世界,就會過上與世間完全不同的生活。以前有一個人從偏僻的山區考到城市的高等學校,畢業後留在當地上班,他在自傳中說:我從鄉下骯髒破爛的小房子來到了繁華的城市,我的生活發生了天大的變化。同樣,娑婆世界的生活和極樂世界的生活也存在天大的差別。如果我們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和自己的精進力往生到極樂世界,那個時候一定會深深地感到:自己在娑婆世界的生活方式以及當時產生的貪嗔痴等分別念,這一切真是太可笑了。這種感覺就像一個老人回想童年的生活一樣。有時候回憶童年的經歷,我也感到很可笑:唉,那個時候自己太不成熟了,怎麼會為了一個玩具把別人打傷了?真是太不合理了!
這裡說極樂世界的寶樹間能現前其它剎土的景象,其實娑婆世界也有相似的情況,比如通過網路、電視等現代科技的方便,也能看到遠方的景象。不過娑婆世界的這些方便像雙刃劍一樣有利有害:有些品行高尚的人用這些方便利益眾生、學習佛法;有些德行不高的人依靠這些方便不僅讓自己永沉苦海,也害了許多人。而極樂世界的方便對自他都是有利無害的。所以穢土和淨土在某些方面看似相同,實際上卻有很大的差別。
四十一、諸根無缺願:
若我成佛,余佛剎中所有眾生聞我名已,乃至菩提,諸根有闕德用非廣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將來成佛,其它佛剎中的所有眾生聽聞我的名號後,從初發心乃至獲得菩提果之間,諸根無有缺陷且能力作用廣大,如果不能這樣,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可見,阿彌陀佛的名號確實是真正的如意寶,任何人只要聽到他的名號,生生世世都不會成為諸根缺陷者。所以大家以後應該經常在眾生面前念誦佛號,這對自他非常有必要。
諸根缺陷其實是很痛苦的。現在世界上有許多諸根缺陷的人。據統計,2006年中國有八千多萬殘疾人,現在是2011年,也許殘疾人的數量接近一億了。你們想一想:在全國十三億人中,有接近一億人是殘疾人,換句話說,十三分之一的人諸根不具足,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在這些人當中,有些是眼根不具足,有些是耳根不具足,有些是舌根不具足,有些是鼻根不具足,有些是身根不具足,這些人還是很可憐的。
《發菩提心經論》中說:「若人形殘,顏色醜惡,諸根不具,乏於財物,當知皆是瞋因緣得。」所以,諸根不具的原因主要是前世生嗔心。如果經常以嗔心示現醜陋的形象(人在生嗔心時,表情一般都會很難看,不可能一邊微笑一邊罵人打人),不僅來世會諸根殘缺,還會感得相貌醜陋。相反,如果能修持安忍,則會感得相貌莊嚴。誠如《入中論》所云:「忍感妙色善士喜」。有一位法師常說:「你們不要發脾氣,你們不是喜歡漂亮嘛,那一定要好好修安忍。」因此,如果大家想生生世世諸根具足、相貌端嚴,就一定要好好修持安忍。
當然,除了依靠自力修安忍,依靠此處阿彌陀佛的發願,也能生生世世諸根具足。弘一大師講過一個公案:民國時期有一個人雙目失明,後來友人勸他念佛,他念了一年佛就雙目復明了。所以阿彌陀佛的加持確實不可思議,只要精進念佛,不僅來世諸根具足,甚至今生殘缺的諸根也能恢復。所以在座各位如果罹患疾病或者身體有殘疾,一定要誠心誠意地念佛,只要不是無法逆轉的異熟果,都應該有好轉的機會。[5]
四十二、得淨禪定願:
若我成佛,余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若不皆善分別勝三摩地名字語言,菩薩住彼三摩地中於一剎那言說之頃不能供養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等諸佛,又不現證六三摩地者[6],不取正覺。
如果我將來成佛,其它剎土中的所有菩薩聽聞我的名號,都善能分別殊勝三摩地的名字、理論,並且能安住於此三摩地中,依靠三摩地的威力一剎那供養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的如來,如果不能這樣,我就不取正覺果位。
一般的大資糧道菩薩都可以依靠自力雲遊各個剎土、供養無量的佛陀,更何況極樂世界的諸菩薩呢?他們禪定、智慧、供品都已經自在,尤其是依靠阿彌陀佛的加持,獲得了此處所說的殊勝禪定,安住於這種禪定中更是能一剎那雲遊各個世界、供養無量諸佛。
《十住經》中說:「勤行於精進,得百千三昧, 悉得見諸佛,相好莊嚴身。」其它大乘經典中也說,修行精進的菩薩能得到無量無邊的三摩地,安住三摩地的同時能前往十方世界面見無量諸佛菩薩,為了圓滿資糧而供養這些佛菩薩,之後生起前所未有的功德。和這些大菩薩相比,我們現在則很矛盾:安住的時候不能供養,供養的時候不能安住;發心的時候不能入定,入定的時候不能發心……凡夫位的修行就像黑色和白色的繩子搓在一起一樣,要實現現空雙運有一定困難,但是到了諸佛菩薩的境界,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諸佛菩薩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華嚴經》中說,一剎那可以含攝無數大劫,一個微塵中可以顯示無數佛剎。《維摩詰經》中記載:有一次維摩詰居士示現生病,佛陀派諸大弟子去維摩詰家問病,可是這些弟子都說自己不堪能問病,最後佛陀派文殊菩薩去問病。於是文殊菩薩帶著很多菩薩、聲聞眾去到居士家。當時維摩詰居士住在一間丈室里,舍利子見室中沒有床座,心想:文殊菩薩和大眾怎麼坐呢?維摩詰居士知道他的心念,便以神通力從他方佛剎搬來三萬二千個獅子寶座,維摩詰的屋子沒有變大,寶座也沒有變小,可是這麼多寶座都能擺在屋子裡,文殊菩薩和諸眷屬各自坐在寶座上,然後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交流佛法。
對世間人來說,這種境界恐怕是很難理解的。不過在如今這個網路時代,很多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現象都可以呈現在眼前,世間尚且如此,依靠出世間諸佛菩薩的禪定力、智慧力,當然也可以實現很多不可思議的現象。因此,如果能多聯繫網路、衛星等現代科技成果進行思考,我覺得會比較容易對諸佛菩薩的境界生起信心。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 聖雄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運動領袖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尊稱,他提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以和平方式實現了印度的獨立。
[2] 藏文譯本中說是眾生,實際上和此處的說法一樣,因為發了大心的眾生就叫菩薩。
[3] 頗梨:為七寶之一。意譯水玉、白珠、水精。又作玻璃、頗胝、頗置迦、破置迦、薩頗胝迦、娑婆致迦、塞頗致迦、窣坡致迦。其質瑩淨通明,有紫、白、紅、碧等多種顏色。
[4] 關於七寶樹,其它經中也有硨磲、琥珀等其它說法。
[5] 前世的定業是很難轉的,如《極樂願文》雲:「除非異熟業果外。」
[6] 其它譯本中沒有「六」三摩地的說法,康僧鎧譯本中此願為:「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