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慈法師:《六祖壇經》第一講  


《六祖壇經》第一講

敬啟:我們已經逐步將崇慈法師於2007年正月開講的《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文字資料整理出來,和大家廣結法緣!由於法師法務繁忙,「太子佛道場」惠水九龍山九龍寺還在建設當中;加上其他工作原因,講經的光碟待稍後整理出來再製作流通。敬請期待!謝謝!

各位未來的菩薩,各位護法居士:大家新年好!阿彌陀佛!

我們在新年的開頭,在這裡開講《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可以說在我的心裡充滿了無量的喜悅,無量的讚嘆,無量的感恩和無量的慶幸。為什麼呢?因為《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是一部超越佛法、佛教這個狹隘範疇的經典。我們平常說佛法、說佛教,好像要信仰佛教的人士才講佛經,才談到佛經。我們這部《六祖壇經》是超越這個概念的。這部佛經之所以說她有一個特別跟其他佛經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她是中國的祖師所講的、唯一的一部被稱之為「經」的這樣一部經典。誰都知道,六祖大師是禪宗的六祖大師,《壇經》是禪宗的一部經典。但是我們要知道,《壇經》她既是禪宗的一部劃時代重要寶典,她更是一部影響中國佛教史、影響中國文化史、影響中國哲學史乃至影響世界佛教史的這麼一部巨著。所以她一千多年以來被佛門人士、文化人士、文人雅客、社會名流、王公貴族、平民百姓讚嘆不已,羨慕不已。所以這就是一部讓我們感到非常感天動地的寶典。這是一部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文化的經典。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文化,這部經裡頭就有非常準確的答案。為什麼這樣說呢?文化!六祖大師沒有文化,但是他最有文化!我們現在的人說「唉,這個人沒文化,我比他的文化水平高多了」,這個概念是一個很小的範疇,最多可以解釋為「我是高中,他是國小,我是大學文憑,他是高中文憑」,現在人說文化就這麼一個範圍。可是,按照中國的老祖宗給文化的定義,按照佛門看待文化,「文化」這兩個字本身就已經具備它的含義了,文化就是「文而化之」。真正的文化它要符合一個條件,哪個條件呢?「光天照地,繼往開來」,符合這八個字(的含義),符合這個條件的,才可以稱之為令人敬仰的「文化」。光天照地,就是它的影響、它的功用可以把天地都照亮了,它可以繼往聖開來學,繼往開來,承前啟後,這樣的才叫文化!所以《壇經》是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文化」的這樣一部重要寶典。由於《壇經》從古到今她的知名度、她的影響力非常之高,六祖大師已經被普天之下信不信仰佛教的人都耳熟能詳了。本來六祖大師是禪宗的六祖大師,但是普天之下的佛弟子只要一提六祖大師,不用說他是哪個宗派,都知道他是惠能大師,這一點非常令人驚嘆!其他宗派都要提這是某宗某宗的第幾祖,而六祖大師不用說,我們只要籠統地說《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或者說「六祖大師法語」,都會想到就是惠能大師。這麼一部了不得的經典,這麼一位了不起的祖師,他超宗越派,感天動地!那麼,這麼一部經典,就不是簡簡單單拿起來就能讀懂的,所以要了解《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我們先了解一下《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出世的背景,我們簡單地從三個角度來了解一下。

第一個角度,就是國家、社會角度。

六祖大師他生在唐朝,我們要知道那個朝代那個國家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唐朝,我們都知道是我們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當中堪稱盛世的一個朝代。唐朝,公元618年建立,907年滅亡,被推翻,它的歷史將近三百年。將近三百年的一個封建王朝,它在中國歷史上留下很多很多令人炫目、令人讚嘆的一些篇章。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這個朝代,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歷史上,能稱之為盛世的朝代不多,極其盛世的朝代更少,那稱得上極其盛世的朝代,唐朝算一個。所以我們當說到這方面的時候,經常提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唐朝是繼隋朝之後的一個朝代,隋朝是繼南北朝的一個朝代。我們說隋唐隋唐,其實隋朝時間並不長,它就兩個皇帝,隋文帝、隋煬帝,兩父子,三十七年時間,就亡國了。說南北朝,我們現在讀過國中、高中的,可能都知道這麼一句詩,說佛教,那個時候的佛教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佛教寺廟很多,出家的僧尼也很多。那麼,唐朝,它國家統一,國家強盛,國家富裕,老百姓的日子非常好過,稱得上政通人和,也稱得上繁榮昌盛。用古時候的話說,叫「威加四海,八方來服」。如果我們現在要打個比方說的話,可能那時的唐朝比現在的美國強大多了。那是公元600多年的時候,就那麼強大。那時候中國周邊的這些國家,有些國家還不是國家吶,算中國的一塊領地;有些國家雖然算國家,但是是中國的附屬國。什麼叫附屬國呢?就是附在中國這個強大的帝國身上的這麼一個小國家。附屬國的地位是很小的,談不上什麼強大的地位,沒有軍隊、沒有很多自主權,什麼事情都要匯報給中央政府,由中國給他決定。誰要欺負他,中國就派軍隊去,就給他干預了。東南亞、東北亞這些個國家那時都這樣的情況。這個是歷史知識。由於國家強大,整個國家的人民也就揚眉吐氣。六祖大師生活的這個年代,恰好是唐朝的一個盛世時期到另一個盛世時期所跨越的階段。唐朝出現了兩個盛世時期,叫「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貞觀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時候,叫「貞觀之治」,貞觀年間嘛。開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時候。而六祖大師生活的那個年代段落、時間段落剛好在這兩個皇帝兩個盛世段落期間。那時候中國強大,日本、韓國還有這邊的許多國家都派人到中國來留學,來學習中國的先進經驗,一邊學習一邊取經,一邊也把中國的好東西順便捎回去不少,有很多東西就是那個時候從中國傳出去的。那個時候對佛教是什麼態度呢?國家、社會非常安定、非常祥和,那麼他怎麼管理,怎麼面對佛教信仰這個問題。我們暫時把話說回來,這個老百姓有這麼兩句話叫「寧做太平雞犬,不做亂世人民」,可見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平安祥和重要到什麼程度。寧願做太平時候的雞和狗,都不願做亂世時期的人。那個亂七八糟的年代,戰火紛飛的年代,窮困潦倒的年代,乃至於寄人籬下的年代,那個時候的人不如太平時期的雞狗,這是老百姓總結出來的經驗。既然有這麼重要,太平年代的唐朝,它怎麼樣面對佛法信仰的問題,這個我們要清楚。我們要知道那個時候有這個名詞——「國師」。就是皇帝以皇帝的名義、以朝廷的名義聘請國師,禮請特別德高望重的高僧,請他做國家的師表,國家的老師,大家都向他學習,以他為人格楷模。然後朝廷對佛教實行了非常完善的「試僧制」管理。什麼叫「試僧制」?簡單地說,它就相當於佛教的科舉制。我們都知道封建社會的科舉制,要做官,要得到功名富貴要去考試,要成為佼佼者,拔尖就脫穎而出。那麼,佛門那個時候的管理,怎麼管理呢?就是試僧制,就是科舉制。由於有了試僧制,所以才有了這個東西——度牒,非常完善的試僧制,才有這個度牒。度牒就是剃度出家的一個憑證。度牒是誰給的呢?朝廷給的。不是佛門給的,是政府給的。給了一個憑證,你就可以出家,你就獲取了出家的資格。戒牒是佛門給的,度牒是朝廷給的。我們都知道玄奘大師,《西遊記》裡面的唐僧。我們中國人有點遺憾,記住了《西遊記》裡面的唐僧,沒記住歷史上的玄奘大師。真正的玄奘大師那是另外一碼事,那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高僧。玄奘大師就是被破格錄取的。按照年齡他還沒到,就是沒有到獲取度牒的年齡,可是他的智慧到了,國家規定要18歲才可以去考,考和尚,去考當和尚,不是你想當就當。考,考上了,然後你拿到一個憑證。玄奘大師就是13歲被破格錄取的。他的智慧一鳴驚人,把那個主考官都嚇了一跳,所以破格錄取。度牒就是這麼回事。直到清朝這個度牒制度才被取消。這個乾隆皇帝他做了一件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的事情呢?他取消了度牒。他說度牒這個東西限制了人們嚮往佛法的自由,把它取消吧。這一取消弊端就來了,很多弊端。當然沒有取消之前它也有很多弊端,我們看小說,比方你看《水滸傳》裡面就有販賣度牒偷盜度牒的現象,那是國家混亂的年代,社會動盪的年代。過去沒有照片,那個犯罪分子,他犯罪了,他要逃避,怎麼辦呢?反正殺一個也是殺,殺兩個也是殺。把那個和尚殺了,把身上的度牒——朝廷給的一個身份證拿過來。比方說把我殺了,這個犯罪分子跟我年齡差不多,殺了我以後,他出去見人就說我叫崇慈(眾笑)。你看那個《水滸傳》裡面就是這樣乾的,販賣度牒偷盜度牒,乃至於殺僧人拿他的度牒來冒充,這些現象都有,它都出現在動盪的年代。唐朝沒有,所以它的管理非常好。這是一個背景,國家社會狀態和對佛門的態度,怎麼管理的。

第二個背景:文化背景

說到文化,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自豪,這絕不是「夜郎自大」。中華民族,中國的老祖宗是非常偉大的。偉大的民族創造偉大的文化,偉大的文化再反過來養育、滋養偉大的民族。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創造的,中華民族創造的這箇中華文明呢,又不斷的滋養、孕育這個民族。這個事實勝於雄辯。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埃及,巴比倫。巴比倫在哪裡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的巴比倫在哪裡了,只知道有個巴比倫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消失了,為什麼消失了?巴比倫的人沒有死光的,不是他的人死光了,是他的文明沒有了。文化沒有了,文化上徹徹底底的滅絕了,這個民族也就滅絕了。印度文明,現在印度人反過來跟中國人學了,尤其是佛門、佛教;談印度文明必須要談到佛教文明,可是現在的印度人還談得出多少佛教文明呢?談埃及文明,埃及文明在哪裡呢?如今的埃及不是以前那個埃及,如今的希臘也不是以前那個希臘了。所以只有中華民族中國這個國家,她千年萬年。她有巨大的包容性,有巨大的融化能力,而且有巨大的感悟能力,你悟不透的他悟透了,你消化不了的他消化得了,這才是她偉大之處。中華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分若干時期,若干亮點時期,春秋時期就是一個特別特別亮的時期。那是一個產生巨人的年代,產生文化巨人的年代。這也是我們必須要了解一部分,才會由此而了解《壇經》,乃至了解佛教。春秋是周朝末年,周天子名存實亡進入了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產生了一大批讓全世界都仰著看的文化巨人,就是諸子百家。諸子百家當中,儒家、道家為傑出代表。我們現在話題不用拉這麼寬,不用去拓展那麼大的面積,我們就簡單的、非常皮毛的了解一點點。儒家、道家文化是我們中國老祖宗創造的。過去的高僧,他是精通儒家、精通道家乃至於精通諸子百家,而後精通佛法。當這些高僧大德他的著作他的開示,他講的很多美好的東西,我們如果一點都不知道,那你怎麼能領會它的意思呢?「現在」很難讀懂「過去」,可能有個問題出在哪裡呢?就是用心的不同。過去人呢,他是從不同的角度心繫天下,他為自己的成分很少,他為天下的成分很多。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叫做「假作真時真亦假」!那麼反過來說,真作假時假亦真吶。假得太多了,所以連真的也懷疑是假的了,這很自然,可以理解。儒家、道家,這個道家不是道教,這要分別來說。到漢武帝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說漢武帝這個皇帝,他把這些諸子百家都「靠邊」了,他特別推崇儒家思想。當然他有他的目的,他有他的想法,這我們不必用太多的精力去想它。儒家思想是以孔子為代表,孔子是我們的聖人,他是文化巨人,他的成就絕對不是我們一般人可以用三言兩語就能夠亂下定論的,簡單地說:他比我們偉大很多萬倍。因為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經過漢武帝把它定位以後,然後經過兩漢、兩晉、南北朝到隋唐,經過這些朝代以後,再加上佛法傳入了。佛法什麼時候傳入的呢?兩漢之交,西漢末年東漢初期傳入中國。佛法是外來文化,中國人不了解。講外語,講印度語。初傳入的時候,肯定有互相摩擦,你不了解我,我不了解你。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和尚,「和尚」這個名詞都是到後來才給定位的,翻譯成「和尚」,有時候寫和尚的尚是高尚的尚,有時候寫上下的上,和上。但是最初翻譯到中國來的時候,並不是翻成和尚,它是翻譯這個讀音,當初翻譯過來的時候不是和尚,翻譯成這個——烏闍,為什麼翻譯成「烏闍」呢?因為它讀音就是那個讀音啊。印度的翻譯家,印度的高僧來到中國,對中國的漢字他了解得不多,他就找兩個漢字來代替一下,翻譯這個讀音——烏闍,中國人一看,烏闍,什麼叫烏闍?莫名其妙,這就痲煩啦!看不懂,看不懂你就很難讓人家接受啊。諸如此類就太多啦!還有「沙門」,我們現在說沙門,都知道是出家人了。可是佛法剛剛傳到中國來的時候,沙門不是翻譯成沙門,那翻譯得可嚇人了。翻成什麼呢?翻譯成「喪門」,中國人一看,嚇了一大跳。因為印度的高僧,他對中國的漢字,了解就這兩個字,發音剛好合適,就拿來作譯音,他可不知道中國人忌諱這兩個字。中國人說喪門星,辦喪事。沙門兩個字是印度語的音譯,意思是出家修行的人,心地清淨的人,你翻譯成喪門,中國人一看,我不要!(眾笑)這些笑話很多很多。它有摩擦,有諮詢,有討論,乃至於有辯論,有爭論,這很正常。最後互相溝通了,清楚了,喔,原來沙門是這麼回事。中國人沒接受之前,喪門是幹什麼的,做喪事的,我家沒喪事。懂了,就接受了,慢慢的文化交流了。佛法來到中國,有這麼一個傳說,「漢明帝,夢金人,求聖教,遣蔡愔」,就是東漢的漢明帝,做了一個夢。說到這個漢明帝呀,我們這裡簡單地插一句,這是歷史知識。我們講漢明帝也好,漢哀帝也好,唐太宗也好,這個「太宗、明帝」這個字眼,是他死了以後,後人給他的一個封號,不是他活著時候的封號,更不可能唐太宗自己給人家

說「我就是唐太宗呢」,這簡直豈有此理。是他死了以後,根據他在世的時候他的功績,他給國家,給社會,他的成就在哪方面,給他定一個位,叫太宗,或者叫明帝,或者叫哀帝。一般每個朝代到最後完蛋了,就叫哀帝了。很悲哀嘛,要下台了嘛,就叫哀帝了。(眾笑)唐哀帝,唐朝到最後也是個哀帝啦。那個宋朝的宋神宗,為什麼叫宋神宗呢?他神頭神腦的,一天到晚神兮兮的,(眾笑)這個定位就定得非常好。這就是死了以後給他的封號。那麼漢明帝他做了一個夢,夢到金光燦爛,佛菩薩在他的大殿裡面放光。他醒了以後覺得很不可思議,這個夢是什麼意思呢,他就問這些文武大臣。文武大臣就給他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夢,西方有偉大的聖人,名字叫佛,非常偉大,他的教義對世間人的教化非常好,我們可以去把他們這種教育方式、這個道理請過來。漢明帝說好,就派了中郎將蔡愔,蔡愔這個人是個不大不小的一個官,就派他帶著禮品、檔案就去了,去了以後就把印度的高僧請到中國來了,有這麼一個記載。當然了,在漢明帝之前,也有其他很多高僧通過各種渠道來到中國,之後更多高僧來了。「白馬馱經」怎麼來的呢?就這麼來的。漢明帝夢金人,做這個夢以後,派蔡愔去請高僧過來,印度的高僧迦闍摩騰、竺法蘭這兩位高僧,帶著大量的佛經,用白馬馱著經典就來到了中國。來到中國以後,這箇中國人吶,禮義之邦,很客氣,招待在當時的外交部。古代的外交部它不叫外交部,叫鴻臚寺,鴻臚寺就是外交部。說到寺,寺就是官府機構。過去中國有九個寺,九卿嘛,就是九個部長,每個寺裡面有個部長,那個寺是官府機構,衙門,那個官員就相當於現在的部長。比方說大理寺、光祿寺,一直到清朝還在用,大理寺正卿,那就是正部長,就是這意思。高僧來了,住在鴻臚寺裡面。但是不能老住在鴻臚寺裡面,這外交部要辦公啊。所以為了把高僧長期留在中國,就另外修一個寺,叫白馬寺,就是現在的洛陽白馬寺。白馬寺就是中國的第一寺,第一個佛教寺院。就把高僧請到白馬寺長期居住弘揚佛法,就這麼來的。那是漢朝時候的事,白馬馱經。後來陸陸續續更多的高僧來了。直到梁武帝時候,達摩祖師來了。梁武帝,那是南北朝時期了,宋齊梁陳那個時期了。梁武帝蕭衍,這個皇帝,他篤信佛教篤信佛法,他對佛法很有研究,對很多經典他都有研究。他有一個太子叫昭明太子,也是很精通佛法理論的。那時候高僧輩出啊,印度的高僧不斷地來,中國的高僧不斷地湧現出來。經歷了這麼多朝代以後,到了唐朝它就形成大氣候了,有這麼一個大氣候。天下的道理走到哪裡都是這麼回事,國家強大了,文化偉大了,成就高了,人家就羨慕你,佩服你,學習你,讚嘆你,向你學習向你致敬。如果你不行,你怎麼自己夸自己,也不行。唐朝就是一個很實在的例子。所以文化在那個朝代,它形成一個大氣候。來中國留學的人,學什麼呢?當然學很多東西啦。其中重點就是學佛學,學漢學。大的他也學,這些宏大的東西他也取經;細微的東西,乃至中國人的吃喝拉撒,他都學。你看喝茶,中國唐朝時候的茶道,登峰造極了;中國人的寶貝太多了,好東西太多了,所以隨便取一些取到外國去發展一下,就很厲害。那個時候從皇帝大臣到庶民百姓,都有相當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樣的薰陶。有這樣的底子,這就好辦了。所以學東西先有底子了,就好培養了。我們把它歸納一下,「三股氣蘊養中華」,哪三股氣呢?儒,道,釋,就是這三股氣,這三股氣蘊養了中華大地。儒家思想,正氣;道家思想,清氣;佛門思想,和氣。中國人活出了「三口氣」!不是爭一口氣,爭氣,爭氣,爭了三口氣。這「三口氣」對個體的人也好,對大的民族也好,它的功效實在不可思議。儒家:認識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怎麼取,怎麼舍;「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處處見到這方面的說法,天長日久就養成一股正氣了。道家有一股清氣,怎麼個清法呢?就是不同濁流,乾乾淨淨飄然出塵。所以過去有很多隱士,他隱起來了,他跑到山林裡面去,很超脫;他對世間這些名利啦爭鬥啦,看得很淡了,所以他當了隱士了,這些思想源於道家。然後呢,佛門,和氣,佛門這個和氣,它是建立在有正氣有清氣,然後和氣。它既有大智若愚的和,也有正邪分明的和。它這個和不是和,和稀泥那個和。這個字可以讀多音。你和氣,和稀泥,那就完了。和平,祥和,和睦,和諧。前面說了,和而不同,作為一個君子都是這樣,君子跟君子相處,他是和而不同。意見,你的意見跟我的意見,保留,但是我們很和睦,互相尊重,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就同而不和,小人在一起,我也沒意見你也沒意見,大家都沒意見,是不是沒意見?有沒有意見呢?老百姓有這麼兩句話,形容小人跟小人相處,「開始一杯茶,最後一對蠟」,開始喝茶,你好我好大家好,喝茶;最後一對蠟,點一對蠟,幹什麼?賭咒,指天發誓地賭咒,你咒我我咒你,你要怎麼樣怎麼樣,我要怎麼樣怎麼樣,兩個都罵對方,等於自己罵自己。佛門這個和,和光同塵,和而不同。這是那個年代,有這個文化做底子。我們要知道,當我們在讀高僧大德的傳記的時候,讀高僧大德的著作的時候,裡面經常提到說儒家思想不怎麼樣,道家思想不怎麼樣,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呢?他是站在高之又高的境界上,精華當中取精華,他才這樣說。我們現在可不能這樣說了,因為我們現在連底子都還沒有。就好象他已經是博士境界了,他可以說大學不怎麼樣,高中也不怎麼樣,國中也不怎麼樣,他可以說。我們現在連國小都還沒讀,都還沒畢業,我們就說大學不怎麼樣,博士也不怎麼樣,這不是腦子有問題了嗎?什麼樣的話,該站在什麼樣的位置,該在什麼時候說,由什麼樣的人來說,那都不能亂。尤其是一些非常非常厚重的、智慧的話,一定要會聽,不在於會說。會說的不如會聽的。你怎麼會說都不一定說好,而會聽這個人可是大智慧的人了,為什麼呢?會聽的人甚至可以把反話把貶義的話都聽出對自己有所啟示有所啟迪。會聽的人,哪怕別人說的是一句無心的話,並沒有怎麼深奧的東西在裡面,可是他會聽,他從裡面聽出一些很智慧的東西,然後對他自己有所幫助,這就好。所以我們了解一下那個時候的文化背景,六祖大師生活在那個年代。

第三個背景,就是佛教狀況背景。

那個時候佛教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國家社會、文化,當然了,我們這裡把它劃成三個角度來說,這三個角度不是割裂的,它互相交融在一起。國家社會肯定有文化,文化裡面肯定有佛教,佛教離不開國家社會,不能割裂,割裂了就話都說不通了。佛教內部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從兩漢到唐朝,佛法經過了六七百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到唐朝的時候佛法已經從印度傳入中國六七百年了。唐僧取經,那是唐朝。唐朝之前就已經取經,不少的高僧去印度取經了,不少的印度高僧也來中國傳經送寶了。達摩祖師,梁朝時候的人,在唐朝之前,一二百年之前。傳入中國六七百年以後,佛法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佛法。為什麼這麼說呢?是為了方便大家聽懂,這也是事實。佛法在印度是印度的特色,在中國是中國的特色,這並不是什麼時髦說法。簡單的說,在印度講印度話,在中國講中國話這不是中國特色嗎!印度塑佛像,他是按照印度人那個審美來塑造佛像的,中國人塑佛像按照中國人的美,最美最美、最高山仰止的相貌來塑造佛像,日本人塑佛像就是日本人心目中最偉大的相貌,這很正常。所以中國特色的佛教形成了,大量經典翻譯出來了,很多宗派也建立起來了。我們可以舉例,比方說我們現在很多居士大家都在修行的一個法門,叫淨土法門——淨土宗,淨土宗是東晉時期慧遠大師創建的,廬山慧遠大師,江西廬山,東晉到唐朝好幾百年了。還有天台宗,天台宗就是法華宗,智者大師創建的,隋朝時期的智者大師創建的。還有許多其他宗派相繼創建。禪宗,也是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以後逐漸創建的,只是說沒有象唐朝時候規模那麼大,但也有一定規模了。很多帝王都皈依佛門,很多帝王信仰佛法信仰得非常虔誠。最出名的梁武帝,唐太宗,包括那個隋煬帝楊廣,楊廣這個人挺有意思的,他是個暴君,又說他是個畫家,還說他是個文學家,他信仰佛教還信仰得蠻虔誠的,是個複雜型的人。很多帝王信仰佛法,帝王一信仰,王公大臣也跟著信仰,佛法是自己要信不信,而不在於別人信不信。所以帝王信也好、大臣信也好、社會名流信也好,誰信都沒關係,我自己有沒有認識到佛法?我們應該清楚的考慮這個問題。看上去一派繁榮的景象,看上去一派大家都信佛的景象。可是,問題最怕是「可是」,這個講話講到「可是」的時候,一般都是有問題的時候。可是呢,在這個繁榮的背後,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情況,這個情況用什麼話來總結呢?我們借用一句話,用玄奘大師的一句話來總結來概括。唐太宗有一天曾經問玄奘大師。我們再稍稍多說兩句吧。玄奘大師我們以前講經講過,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高僧。他到印度取經回中國,唐太宗李世民曾經當眾勸他還俗當官,給他高官,玄奘大師非常清醒,婉言謝絕了。這個唐太宗不是假勸而是真勸,不是假給官而是真給官。這個現象有意思吧。我們現在也試一試,你來試一試,你們誰來勸我回家當官吧,勸我也可以,也可以勸別人試試,千萬不要一勸我就不見了?!因為玄奘大師有非常非常清醒的智慧,清醒的頭腦,所以唐太宗愈加欽佩玄奘大師。他向玄奘大師請教說,當今這個僧界,僧界就是僧人界別,就是佛門裡邊這些出家人的狀況怎麼樣,玄奘大師用八個字來回答說,「龍蛇混雜,凡聖交參」,龍和蛇混雜在一起,凡和聖摻和在一起,這是玄奘大師的原話。那個時候是像法時期。唐朝時期,按照佛法的三個時期算是像法時期。佛陀住世時的那一千年是正法時代,一千年以後第二個一千年是像法時代,第二個一千年以後還有一萬年是末法時代。唐朝正好是像法時代,像法時代的玄奘大師回答皇帝這八個字。其實這八個字並不是什麼貶義詞,它就是一個很客觀的中性詞,正法時代可以說都這樣。問題在哪裡呢?在於比例和裡面的含義。「龍」占多少比例,「蛇」占多少比例,凡占多少比例,聖占多少比例,什麼樣的「龍」,什麼樣的「蛇」,什麼樣的凡,什麼樣的聖,問題在這個地方,有很大的差別。這是玄奘大師回答唐太宗的。末法時代可能這句話體現得尤為突出了。因為有這樣一些客觀現象出現,所以自然而然在這之前,在這之後,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也是《壇經》裡面多次提到要讓我們警覺的一個事情,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情,這個彎繞不過去,一定要面對的事情,什麼事情?就是「法難」!「法難」是什麼?就是佛法的災難,就是佛法遇到的劫難。這是不得不面對的。在六祖大師之前,在六祖大師之後都出現了,非常有名的「三武一宗」。「三武」就是三個皇帝都帶一個「武」字,簡稱為「三武」。魏太武帝,北魏時期,也就是南北朝時期,南朝北朝是對頭,對頭就是同時出現的,南朝出現了,北朝也出現了,以長江為界,你打我我打你。北魏,西魏,東魏,北齊,北周,那是北朝的五個朝代;南朝宋,齊,梁,陳這四個朝代;北魏出了一個皇帝叫北魏太武帝,他發動了一次「滅佛」運動,消滅佛教的運動。怎麼消滅呢?經書要麼燒毀要麼查封,佛像要打掉,寺院改做其他用途,出家人統統回家,財產充公,就是這樣的運動。這個運動是暗無天日的,不是幾個和尚受損失,那是全國上下都受損失。北魏太武帝發動了一次,北周武帝也發動了一次,這兩次在六祖大師之前。由於這兩次的滅佛運動,可以說從巨觀到微觀起了非常大的震撼效應,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反思,佛門的高僧大德也在反思。在這之後,又發生了兩次,唐武宗,就發生在唐朝了,唐朝的中後期,唐武宗發動了「滅佛」運動。再到後來呢,唐朝滅亡以後,五代十國,進入宋朝那個過渡期,又出現了一個「滅佛」的皇帝,叫後周世宗。後周,梁唐晉漢周,就是五代時期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如果我們套用一句話說,就相當於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面說的一句話,叫做「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復後人哀後人而已」。什麼意思呢?前車之鑑後人來總結,「哎!悲哀啊,悲哀啊」,總結完了以後自己還不吸取教訓,又讓後人來對他說「哎!悲哀啊,悲哀啊」,「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復後人哀後人而已」。這也是一個總結,這個總結也在佛門。為什麼會發生「三武一宗」滅佛呢?原因多方面,總結下來不外乎兩個方面,一個內憂,一個外患。內憂憂什麼呢,就是我前面說的「凡聖交參」。再說明白一點,佛門出了很多「獅子蟲」。釋迦牟尼佛說的,佛教本身本體像一頭智慧的獅子,比喻成一頭智慧的獅子。獅子是不容易被征服的。但是誰可以把它征服呢?它自己身上長蟲,出敗類了。「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就是吃獅子的肉,喝獅子的血,獅子最後「轟」的倒下了,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因為有內憂,然後還有外患。外患是什麼呢?挺有意思的。個外患,皇帝信佛法,大臣信佛法,大家都來信佛法,寺院經濟膨脹了,發財了,有錢了,有錢了就有問題了。所以有這麼一句話,我們在佛菩薩面前拜佛的時候,在信佛的時候,不妨想一想。想什麼呢?「師父啊,我早就看空了,我都不愛財了」,真的不愛財了嗎?「我撿到十塊錢,我都送警察了」,你撿到十萬塊錢送不送警察呢?「眼睛是黑的,銀子是白的,放在口袋裡是蠻可愛的」!(眾笑)我出家沒多久的時候,我有一次回四川,有一個我的老鄉,大概距離我家就一兩里路吧,他碰到我了,「嗨,你們出家每個月多少錢的工資?」我跟另一個師父剛好同路,我說「我八千,他一萬二」!?「是嗎?那可好了,我也去出家了」!!當大家都在信仰佛法的時候,就變成一個趕時髦了,湊熱鬧了。當這個師父成為一個「明星」的時候,「師父,請給我簽個字吧!」,「冬粉」就多了,多了以後師父就不清靜了,腦袋就要發熱了,這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搞忘了自己是幹啥的了。歷史上這些非常傷痛的教訓,一直在那裡警示我們。這正常嗎?不正常。不正常該咋辦呢?要面對。怎麼面對呢?當時由於寺院經濟非常富裕,我們舉一個例,梁武帝非常信仰佛法,他信佛信到痴迷的程度。他在國家貧困的時候,老百姓沒飯吃的時候,他還調撥大量的金錢去塑造一個一丈六尺高的純金的阿彌陀佛像。這可取嗎?大家想一想,這樣的信佛是佛菩薩肯定的嗎?佛法是關懷眾生,佛菩薩渡眾生是讓眾生過上幸福的日子,這是佛法的本懷,這是佛菩薩的本意。民不聊生的時候,社會動盪的時候,拿這麼多錢造一個純金的阿彌陀佛像在那裡,我們恭敬佛的人看到佛菩薩像在那裡,「阿彌陀佛」,這是佛像,磕頭禮拜,可是一萬個人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半的人都在惦記著,那是金子啊!哪天我找個鋸子把頭鋸下來賣多少錢,鋸只胳膊賣多少錢,他看到的可不是佛像,他看到的是一團黃金啊!很多想逃避稅的人,逃避兵役的人,逃避徭役的人,混跡佛門,這事南北朝時期有,東晉時期有,隋朝時期有。因為有這樣,所以給佛門帶來了很多反面的東西,藏污納垢了。正好!欲加其罪還何患無辭呢,更何況還有這些弊端的東西,讓人羨慕又嫉妒的東西,讓人從心裏面極度不平衡的東西。人非聖賢,人也非草木,「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可是當他往不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他就越來越「過」越來越「過」,那就不是孰能無過了,那是非常有過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當這個情發展到一個很不象樣子的時候,那就是亂七八糟的情了,他就要乾出一些很不成體統的事情了,這是學佛要知道的。這些人逃生佛門混跡佛門,這些正好是藉口,所以奸臣讒言,給皇帝上奏摺,「啊,這個佛門裡面怎麼樣怎麼樣」,正好,皇帝也愛錢哪!是不是!梁武帝四次捨身同泰寺,歷史上記載的嘛。皇帝當得惱羞成怒,當得氣急敗壞,他沒辦法,跑到廟裡去出家。捨身了,舍掉天子這個位,跑到廟裡當和尚去了。喔,這下大臣可嚇壞了,怎麼辦呢?國不可一日無君,拿錢贖吧,這皇帝值多少錢呢?「萬乘之尊」值多少錢呢?拿十個億吧,拿現在話說我們拿十個億吧。用十個億的錢給這個寺院,然後把皇帝贖回來。這皇帝當了沒幾天,腦子又發熱了,又去出家了,大臣們再拿十個億吧,又贖回來。喔,這下寺院發財嘍!發財了就不是好事情了,發財了就惹禍了。這些「法難」的產生,與其說它是奸臣的讒言,與其說它是壞人動的一些腦子,用的一些陰謀詭計,那都是外面的,這些都不要緊,要緊的是自身的問題。自身如果不出問題,他怎麼奸臣也好,怎麼讒言也好,都不會出問題。自身出問題了,肯定出問題,所以內憂比外患重要啊!我們要想一想啊,為什麼要信佛?為什麼要出家呢?是啊,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為什麼要去出家呢?如果你們哪個要出家的話,我就要問你了,你放著漂亮衣服不穿,放著雞鴨魚肉不吃,你幹嗎要出家呢?你為什麼要出家,我為什麼要出家?出家應該追求什麼?應該把什麼東西擺在第一位?把什麼東西擺在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乃至於沒位?如果這些問題不想清楚,糊裡糊塗就出家了,那可真是出「冤家」了。太冤了!出家要承擔如來家業。如來的家業怎麼承擔?如來是什麼家業?佛陀的家業,如來的家業,眾生的慧命。我們說承擔如來家業,如來家業是什麼家業啊!喔,傳給我一百萬!?傳給我一百萬,怎麼辦呢?如果真是傳給我一百萬,那就要出現「分贓不平,打破腦門」。這些問題必須要面對哪!必須要思考。歷史上有「三武一宗」,我們就在二三十年前有「文革」,文革是「四人幫」搞的。我們不去討論它,我們要面對的是一個什麼問題呢?我們從佛法這個角度,如果再來個「文革」,我還信佛嗎?再來個「文革」,你還出家嗎?我們的信仰在心裏面占多少位置?是啊,玄奘大師,唐太宗皇帝都親自勸他,還俗吧,給你一個高官了。現在這個時候,如果突然有一個人說「師父啊,你別當和尚了,我給你一百萬吧」,「好啊好啊,太好啦」!什麼問題都可以輕談,這些問題要重視。如果不把這些問題搞清楚,想清楚,你讀不懂《壇經》,你看不懂六祖,你不知道六祖他偉大在哪裡。看《壇經》,就這麼看嗎,拿起來咣啷咣啷的讀!!——從這三個角度我們知道了,六祖大師誕生的背景,《壇經》誕生的背景,接下來我們才可以進入正題講《壇經》。認識《壇經》,認識六祖,我們下一講更精彩。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