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傳法師:金剛經深義(禪修版) 5  


金剛經深義(禪修版)(5)

空海(惟傳法師)

當你真正體悟到「涅槃」,也就是「入空」,你的戲論就滅,意即「入空戲論滅」,你不會跟眾生起見諍,不會跟眾生在諍辯,你的心是寧靜,意即是涅槃寂靜,當你無諍、內心也不會拉拉扯扯,沒有那些貪、嗔、痴,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真正要體悟到這一段經文,一定要有深厚的聞思基礎,而且進入實修實證。當你證悟到活生生的佛法,經典是幫你在印證你真正看到活生生的佛法,記得!是經典來印證你的體悟,不是用你的印證去證明經典,不是去削你的腳來套這雙鞋子,是這雙鞋子來適合你的腳,若是來到「無我」的世界,你所體悟、體證的,是「佛佛道同」。

此次禪修第一天報到時,有一位學員過來問我:「師父啊!你有「慈悲」嗎?」讓我突然楞住了,奇怪!怎麼問我有沒有「慈悲」?於是問他:「做什麼?」他說:「我要泡羅漢果啊!」我說:「這樣有啦!我有「磁杯」啦!」原來他是要磁器的杯子,因為本來是用不鏽鋼的杯子,是密封型的,因為天氣很熱,怕說泡久了,還是熱度很高、不容易退,而塑膠杯子也不能耐高溫,於是要找一個「磁器」的杯子來沖泡羅漢果,但是他就當面直接問:「師父你有『慈悲』嗎?」因此我在當下的第一秒鐘,不知道怎麼回答,後來弄清他的「慈悲」的意思,我才說:「有、有!我有磁杯!」昨天這一位可愛的學員,很正經、很認真,遇到我迎頭就問:「師父啊!你的「慈悲」放在哪裡?」糟糕!我不曉得「慈悲」放在哪裡?我不知道怎麼找慈悲給他?好了!然後我就跟他講:「好了!你不知道『慈悲』放在哪裡,你要耐心找啦!打開智慧眼,你就可以找到啦!」因為在禪修的時候,也是來到很單純的心、很寧靜的心,沒想那麼多,就覺得說就直接問啊!他也不是開玩笑,也很正經的問,就是因為他一本正經的問我,害我還要去找個「慈悲」給他。

佛教界裡面認為至高無上的【金剛經】,甚至有人認為是經中之王,一般在講述【金剛經】都會變得很嚴肅,而且又是在禪修時期,怎麼講、講、講到中間,竟然有這麼多的笑話?!有人也許會認為「這個人講經說法不正經,沒有正經八百啦!我們要的是大師相很莊嚴,然後一板一眼,這樣才更具有威嚴相、法師相……」如果這樣,請你再好好仔細體會「不可以身相見如來」。

「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須菩提也有一點懷疑,覺得講得這麼深奧,是超越語言名相,不是一般人所能夠理解,難道以後會有人能夠了解、能夠相信嗎?佛陀就告訴須菩提:「莫作是說!」不要認為以後沒有人會了解,不用擔心啦!「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佛陀就告訴須菩提:當我佛陀大般涅槃五百年後,有持戒、修福者,因為累積相當多的善根、福德、因緣,當他們聽聞到【金剛經】很高深的法理、義理之後,就能夠「生信心,以此為實」很快就能夠體悟,很快就能夠相應,體會到裡面的奧妙、高深,能夠體會到的人「當知是人」。

「不於」不只是「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佛陀就自信滿滿講說:你不用擔心!就算我佛陀滅度五百年後,一樣會有人可以理解【金剛經】的深義,這種人是善根、福德、因緣具足,這樣的人以前不只在供養或是親近一位佛陀,他是二佛、三佛、四佛……,已經種過很多的善根,而且「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這是一個形容說真正要聽懂【金剛經】深義,體會到裡面玄奧、奧妙的人,真是善根、福德、因緣要具足,心靈品質已經來到相當高的境界,他的智慧已經來到相當高的成熟度。為什麼能夠具有相當高的成熟度呢?因為他已經培植過很多的善根、福德、因緣。因此,今天大家有因緣聽聞【金剛經】,又能夠聽懂,你們這些善男子、善女人、修行人,已經種植過很多的善根、福德、因緣,不要小看自己,不要低估自己。

本來只是一個形容,但是這樣的形容,有時候容易有點副作用,為什麼你好幾世以前,跟隨過這麼多的佛陀、覺悟者,怎麼還沒有來到大徹大悟、解脫自在?還只是在培養善根、福德,還只是在修福?如果真正有魄力、有決心,親近真正有智慧者的覺悟者,很快就可以走上解脫道,來到解脫自在。而不是說經歷過了無量千萬佛,卻還沒有解脫自在,只是在修一些福報,變成好像過去世混得太兇了,沒有好好精進,遇到那些智慧者、解脫者,你還是在那裡「啊!我只是來護持啊!我只是來種種善根啊!來聽聽啊!做一些行善!做護法、護持,這樣就好!……」。護法、護持、行善是培養善根、福德、因緣,但不要只是停留在那個階段,所謂培植善根、福德、因緣,目的是為了聽聞正法,來到解脫自在。經文這裡是一個形容,形容這樣的人是隨時隨地都在跟眾生廣結善緣,都是福慧雙修。

像這樣的人「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真的也是這樣啦!如果你的智慧不夠高,要跟你講述解脫道,就像這一、二年來,我們也常常遇到這種情況,有些學員一聽聞到,相應很快,於是從好遠的地方跑來聽課,當我們這些法寶逐漸在流通,很多人就是設法要請去聽聞,但是有的人就算得到這些法寶,或是就算他來上課,上沒幾節,也是一樣不相應就離開,有的人原先是相應,但是上到一段時間,因為跟他的內心所期待的,有很大的落差,甚至有的人還會起嗔、起煩惱,上到一半課程之後會起恐慌,因為跟他原來的信仰、思想、觀念不一樣,他原來所緊緊要抓取的,竟然一直要把他動搖,一直在否定這些,於是就變成很恐慌,我們對於這些現象,都是隨順眾生的因緣。有人拿到我們的法寶之後,還是不知道珍惜,有人把法寶轉送給他,或是最初他請了這些法寶,後來聽聽覺得不相應,有極少部分的人,大概一百個人會遇到一個又寄回來,這些我們也都尊重。

有的是好心的朋友,得了這些法之後送給他,結果他不相應,覺得這些對他來講,也是煩惱啊!然後又不知道怎麼處理,我們對於這些情況都隨緣。這一次禪修在座學員,有人是專程從澳洲回國參加禪修,為什麼他有這樣的動力?這八、九天的禪修,值得他花這麼多的錢,花這麼多的時間來投入,為什麼呢?他本身是一位醫生,難道他閒著沒事嗎?他的工作很忙啊!為什麼他設法克服工作上的障礙,又遠從南半球飛到北半球來?所以,我們所講的這些,也只能夠跟有緣人結緣。空海是把佛陀的精髓、佛法的精髓、佛陀的本懷,把空海所體悟到的,如實展現、呈現出來,跟大家分享,有緣的人就會很珍惜,而不珍惜的人,我們也隨緣,不去下論斷,因為他還有更好的因緣、更多的因緣。

包括【金剛經】,也是不隨便講述的,如果沒有相當深厚的聞思基礎,也只能聽聞一些名相、知見而已,無法聽到裡面真正的深義,整套課程安排方面,【金剛經】是放在後面再講述,當大家具有深厚的聞思基礎,又有前面幾次禪修基礎,慢慢看懂這些實相之後,聽聞【金剛經】,就會知道裡面的「無上甚深微妙法」,就能夠發現:哇!裡面之深、之妙。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如果真正聽懂、體悟到「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凡所有相都是虛妄,諸相非相」就不會有那些「我相」了,因為你會徹證、親證「無我」,包括這個人、這個我,也是剎那生滅變化,空海也是由各種因緣聚合而成,也是符合緣起甚深,不但是緣起,而且當下又一直在生滅變化。不只是空海,包括在座的每一個人,當下都是一直在剎那生滅變化,只是你有沒有覺察到而已,否則就會抓住一個很實在的我,就是我相、我見、身見。如果能夠體會到這些真理實相,我相、我見……就會破除,我執、我慢就會消失。如果真正能夠體證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全部都會掃除掉。如果有「自我」,後面就會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來到「無我」的境界,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會隨著消失。

當你在夢中,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即有「眾生相」,當你醒後呢?「空空無大千」,來到「無眾生相」,都是實際的,不是抽象啊!【金剛經】都是講實相,空海也都是講實相,不是灌輸一些抽象概念、哲學名相,如果尚未親證,實相對你而言,還只是一個概念,有時候你是可以理解,認為:「嗯!我理解到了,喔!原來是這樣」,但是這裡的經文說證到這樣的人,就不再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裡我是覺得要稍作保留,為什麼呢?當你真正體悟到前段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相非相」,可謂有相當大的開悟,已經體悟非常深,但是何時才能真正做到「無我」?要真正做到才算,體悟與真正做到之間,還是會有落差,所謂「理可頓悟,事必漸修」。

在禪修期間,在禪堂裡面聽聞空海講經說法之後,就認為「哇!開悟啦!」體會到「無我、無人相、無眾生相……」好高興!但是,當禪修結束、回到滾滾紅塵,在遭逢歷緣對境之際,能不能繼續展現你的體悟、證量,穩定度是來到遍一切處,你能夠嗎?能夠經歷得起滾滾紅塵的洗滌嗎?當你真正做到,尤其是遭逢相當鉅大的利害衝突之時,也能夠展現出無我、無私,經歷得起滾滾紅塵的洗滌,才是真正做到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所以,不要以為說「喔!我開悟了!我理解到了!什麼事情就一了百了、一悟百悟……」不錯!是可以開悟,智慧方面是可以提升到很多,但是空海的界定是要來到真正做到,而且要經歷各種考驗,接受滾滾紅塵的洗滌,才是證明深入骨髓、真正做到。如果你的開悟只是在禪堂裡面,於是向人家炫耀,這些都還不算;有時候這一種的開悟,還會增長你的我慢,這樣就不對了。所以,是要真正做出來,才是真正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真正體悟到前面所講的內容,一樣會來到沒有法執,不會執取一個固定不變的相,但「亦無非法相」不會否定現象界的存在,來到「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不會執著於過去固執不變的形相、法相或一個相,因為明了現象界的一切都在流動生滅變化,不會執著一個實在又不變的相,不會有這種觀念,但是也不會落入斷滅空、斷滅論,不會否定現象界的存在,叫作「亦無非法相」。如果能夠做到「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才會真正走在中道上,但是這很不容易!因為眾生通常是「扶得東來西又歪」,眾生很容易從一端跑到另一端,指明你是執著這一端、這樣不對、不可以,這樣是錯誤啊!結果你又跑、跑……跑到另一端去。「中道」就像中間一條線,而眾生通常是在中道兩邊跑來跑去、跑來跑去,但是唯有你真正去修,知道自己原來都沒有正確走在中道上,才能夠慢慢校正、校正、校正,當你越校正,距離真正的中道就越來越近,到後來才會真正走在中道上,意即向初果、證初果,二果、三果……過程,當你真正走在中道上,就是來到四果阿羅漢的世界。所以,要來到「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不容易!這是真正走在中道上,不執「有」、也不執「空」,那個「空」是斷滅空的「空」。

「何以故呢?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前面四個相,「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如果你的內心還在取相,有這些法執、我執,有自我、有身見,這樣「若心取相」,就是以「自我」抓取你所要的那些相,以及尚未了悟真理實相,表示都還在「自我」的世界裡面。只要還在取相、抓取相、有自我,後面這些都跟著會出來。「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相」,包括執取各種法門、各種佛學上的名相也是,光在經典裡面一直鑽研「無常」、「無我」,摭取一些佛學名相與人見諍,都是身相、身見、我慢的展現,表示還沒有真正來到「無我」。如果你執著某種法門,認為自己的法門已經用了一、二十年,才是最好、最高、最優秀,法執不放,表示還沒辦法超越,還在人我是非,還在身見、身相很深濃的世界裡面,「取法相」即是告訴眾生:還是我見、身見不斷。

「何以故呢?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前面是說取相、取法都不對,表示還在「自我」的世界,還在執著人我相,有的人聽到這樣就想說:「這樣喔!我不該有那種法執、不該有那些法相,有為法的功夫都還很差勁啦!還要有修,功夫都很差啦!要來到無修、無為法,我們不用方法……」結果呢?很多人就排斥別人以「有為法」,瞧不起別人以「有為法」,又落入到「取非法相」這一端。前面是講說你在執著人、我相,在抓一個偶像、上師相、師父相……,這樣是不正確的。有人就講說:「我們應該是來到自依止,哪裡需要親近善知識?!我自己可以來嘛!……」這樣又是落入另一邊去了,這裡面是「我慢」在展現,不知道你是「自我」不肯臣服、不肯低頭,你的身心不柔軟,但是你自己卻看不到,還是一樣「取非法相」,在人、我、眾生相的世界裡面,還是在「自我」很牢固的世界裡面。

如果聽到人家講說「要用四念處的修法,一步一腳印的走,要觀察身體的動作,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都要清清楚楚觀察,要練習經行-提、移、落、觸……」有的人就認為:「啊!那算什麼!這是小兒科啦!都還在有為法的階段,喔!我們不必那些啦!我們是『無為』、沒有方法,不用的……」很多人就排斥「四念處」的修法,認為那些是小乘人,是不了義的,還是在「有為」的世界,言下之意要否定你所採用的這些「有為法」,但是卻不知道他是在展現我慢,不知道他是從一端、跑到另一端去,然後在那裡炫耀。如果「若取非法相」否定現象界的這些,否定那些有為法,一樣是落入斷滅論、落入斷滅空,「即著我、人、眾生相」,一樣只是從一邊跑到另一邊而已。

「是故」佛陀就下一個結論,「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不可以執著「有」,也不可以執著「空」,不可以執著一個實際不變的實有,也不可以落入斷滅論、斷滅空。如果大家有《阿含解脫道次第》這本書,請看49頁,第八章-「五陰」這一篇的第九節,佛陀就曾經說過「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著諸境,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

【金剛經】正是把【阿含】裡面很深奧的部份,予以較為具體而詳細的解析,沒有【阿含經】就不會有【金剛經】,就沒有其他的大乘經典,因此佛陀看得很清楚,一般眾生、世間人顛倒,習慣「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不是執著實際的「有」,不然就是落入否定,落入頑空、斷滅空。一般眾生遇到各種境界,就是在那裡黏著,不是黏著「有」,就是黏著「空」。但是,不管你黏著「有」或是黏著「空」,一樣都在展現自我、我慢,如何才能夠走在中道上呢?「如實正觀世間集者」「集」也是緣起,能夠真正看到緣起,因緣聚集之後產生的現象,「如實正觀世間集」,則「不生世間無見」就不會落入斷滅空、落入斷滅論,不會否定現象界的一切,不會消極、不會悲觀。

「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果真正體會到所謂的「無常生滅變化」,「則不生世間有見」就不會執著恆常不變。如果能夠了悟真理實相,一直不斷在生滅變化,就不會一直抓、抓、抓、抓,抓名、抓利、抓信徒、抓山頭……。能夠真正有所體悟、體證到,就能夠如同「如來」,「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如來」就是能夠如同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來看清它的實相,真正能夠做到這樣,就是「如來」,真正的「如來」是有智慧者,他是「離於二邊」,離開、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走在真正的解脫道、中道上。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諭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一般眾生就是在「此岸」、苦海裡面,修行就是要超越苦海、渡到彼岸,然而這些也都是一個權說、形容,從此岸到彼岸,就像中間是一條很巨大、很寬廣的河流,也是一個「苦海」,你要超越、到達安全的彼岸,是不是要有一些工具?古早時代是利用竹筏,現在可以利用豪華遊輪或是飛機,像進出國內外都可以搭飛機,必須利用交通工具,幫助我們橫渡太平洋,竹筏協助我們從此岸渡到彼岸,因此竹筏就是有為法、方便法,也是一種藥物。

當你在生病之時,服用一些藥物來調理、治療,藥物的目的是要幫助我們成為健康者,變成「不必吃藥」,當你病癒、健康之時,就要把那些藥方放下,不要執著、成為藥癮,竹筏是協助你去渡河,不要一直執著在竹筏上面,不肯放下竹筏,表示你還是沒有上岸、還在河流中,你要放下竹筏,才能夠上岸。一個真正上岸的人,是放下這些竹筏,它只是一個渡河工具。當你真正上岸之後,就會自然放下。一個真正上到彼岸的人,本身可以不需要這些竹筏,但是他不會否定它,竹筏可以幫助有需要的眾生。今天得到病癒而身體健康,可以不需要吃藥了,但是這些藥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

如果你還在苦海裡面,卻排斥、否定那些竹筏,還是在苦海裡面浮沉。真正要上岸,就是要透過一些工具,真正走在解脫道上,就不會執著那些法。當你需要之時,就會透過這些方便法幫助我們上到彼岸。但是,上岸之後,也不會否定它;在還沒上岸之前的過渡時期,你不會否定,但是也不會緊抓不放;當你靠近岸邊,你就會放下。所以,種種法門都只是一個竹筏,是協助你不要緊抓著不放,不要緊抱著不放,不要炫耀認為「我的法門才是最好、最高、最究竟……」就像小孩子在向人家炫耀「我們所吸的奶嘴,是世間一流的、名牌的,比你們所吸的奶嘴還要好,羞羞臉!還吸沒有品牌、沒有牌照的「奶嘴」……」不要在法門上面與別人計較是非、好壞、高低,就算你吸的「奶嘴」是世界最有名大師座下、最有品牌的,你還是「小孩」啊!不是向人家炫耀我們「奶嘴」的牌子是最高、最好、最優秀。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如知我說,如筏諭者,法尚應舍」這些法門、這些藥物、這些竹筏,是在有需要的時候協助你,但是不要執著不放,到一個情況就要放下,叫作「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所謂「非法」,一個是還沒有到達,根本還沒有渡河,還在生死苦海的世界裡面,還在「我慢」展現,就排斥那些「有為法」,這是錯誤的、這是不對的。另外「非法」的意思,有些藥物不但不能夠幫助你健康,還有更多的副作用、更大的毒癮,類似這些就不是有益的藥,叫做「非法」,早就應該放掉,能夠幫助我們健康的藥物,到一個時段都要放掉,何況那些對你健康沒有益助的藥物呢?!更是早就要舍掉。

無得無說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金剛經】真是不容易解讀、不容易理解,佛陀鼓勵大家要好好修行、來到解脫自在,要上到涅槃彼岸,鼓勵大家成佛,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有一天,佛陀又從另一個角度來否定我們的觀念,講說:我釋迦牟尼佛、我如來,有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就問須菩提:你認為我佛陀有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嗎?我佛陀有在說法嗎?須菩提就說:如我了解佛陀所說的法義,是沒有一個「定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這一句話含意很深,從語言文字上是沒辦法了解,我們常常講說:此人得道啦!此人開悟了!此人成佛啦!用「得道」的名詞,說:「喔!此人得道了!」就會想說:他應該得到很多東西,家裡可能藏有很多的珍寶、珠寶,一定像六祖得到五祖的衣缽,五祖一定給他很多很多的「私房錢」,於是就想要搶奪回來。

【六祖壇經】的惠明後來不是一直追嗎?追、追、追……後來追到六祖、追到惠能,然後就告訴他:要把五祖所給你的那些寶都拿出來,你不可以帶走!於是六祖就說:「好啊!五祖只是給我一個缽、一件衣服,我放在這裡,你要就拿走啊!」當他一看,認為:「就只有這樣嗎?」他沒有拿很大的鑽石給你嗎?我們寺里可能有鎮寺之寶、祖師相傳的寶物,他不是有拿給你嗎?把這些珠寶拿出來……」六祖說:「我沒有啊!我只是得法,沒有得到什麼寶啊!要就給你啊!」當他看了這些,六祖身上真的沒什麼東西可以給他,也沒什麼東西好搶,就這樣走了。因此,所謂的「得」,是用世間的語言,本來是沒辦法宣講這一種「得」,不得已講出來,讓眾生認為有一個「得」。但是這個「得」,眾生會用二元對立、有得有失,有實際得到的一種「得」,來理解、來推論,認為此人得到什麼,然而這一種「得」的觀念,是落入在有形、有相,真正的悟道、真正的開悟、真正的得道,所得的是無形無相,任何人也搶不走,你叫我拿出來,我也拿不出來給你,我沒有藏私,但是可以透過一些方便法,告訴你如何去得到這些寶。

所謂得道啦!成佛啦!但是佛陀又會從另一個角度解析,你認為我有得到「正等正覺」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無所得,真正大徹大悟、得道的人,是來到「無所得」,但是我講一個「無所得」,大家又會以語言名相來理解「無所得」,「既然沒得到什麼,我來這裡修行幹什麼?!我還來這裡求什麼?求解脫、求成道、求成佛?幹嘛!又不是頭殼壞去!……」於是又落入語言名相的「無所得」,「沒得到什麼啊!還傻乎乎的修幹嘛!……」眾生又會從有得、得失的一種二元對立的名相觀念,理解所謂的「得道」、「無所得」,【金剛經】就是在否定眾生二元對立的思想觀念。

舉例來講,假設地球人類是活在三度空間,眾生的智慧是用二元對立的頭腦觀念理解,然而佛陀、老子他們是超越三度空間、來到高度空間,智慧是超越地球人所能夠理解的二元對立知見、名相,以及智慧程度。對於他們所講出來的話語,眾生、地球上的人,還是以二元對立的名相與理解度,理解他們的語言,這樣是不正確、錯誤的。如果佛陀或是老子他們不講出來,你們不知道、又無法理解,講出來之後,又以三度空間的一種理解力,去理解高度空間的智慧,如果沒有清楚、正確解讀,導致錯誤的理解都不知道。一般眾生沒有打開視野、打開心胸,不知道自己是停留在有限的智慧,在理解無限的真理實相,還是停留在空洞的語言、哲學名相,或是活在二元對立的觀念知見。

【金剛經】就是要破除眾生二元對立的觀念知見,說一個「得」、「得道」,不要又把「得」,變成很死板的「得」;說「無所得」,不要落入斷滅空的一種理解。我已經儘量用大家能夠理解、聽得懂的語言,跟大家溝通、講述,明了真是不容易理解到,但是我已經儘量在講述,但是有些方面真的要你們自己不斷慢慢提升上來,有一天可以真的體悟、體會到,什麼叫作「無所得」。

為什麼「如來說法」,卻說「如來沒有在說法」呢?佛陀不是講經說法49年嗎?為什麼連佛陀自己都講:「你們認為我有在說法嗎?」須菩提就講:「如我所了解的,佛陀沒有在講經說法」為什麼呢?「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這一段可以請大家參考《阿含解脫道次第》,就比較容易體會這一段所講的意思,在261的「涅槃、無為、空」的第十節,【雜阿含】的334經,【佛光版】的334經,【大正藏】是296經,佛陀有講到他所講的種種法,只是用一個緣生法來代表,「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這兩行非常深、非常重要,後面262頁第十一節這裡,【雜阿含】337經,一樣有提到「佛告比丘: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

【金剛經】很多深義,也都是在解釋這兩行、這兩段,佛陀就講:我跟大家講述的這些真理實相,包括無常法印、緣起、緣起法則,還有無我、涅槃寂靜,都只是現觀到法界、大自然整個存在的真理實相,不管我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出生,大自然法則、真理實相都永遠存在,就算我佛陀沒有來此地球誕生,地球上的一切,都是符合大自然的運轉法則,一樣都是無常、生滅、變化,就算我佛陀沒來出生,法印一樣都存在。就算我佛陀來地球出生,這些大自然的法則也不會因為我而改變,它一樣都存在,包括我佛陀本人,一樣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一樣都離不開整個大自然的法則。

我佛陀只是發現到這些原本就存在的真理實相而已,只是發現到不是我所創造,因此佛陀講「非我所作」,不是我創造出來的,不是我發明出來的,如果是我佛陀發明,就可以去申請專利了,這樣其他人就不可以宣講,包括空海也不可以宣講,因為已經在兩千五百年前就申請專利了,我創造、我有智慧財產權啊!但是,這個法則不是我創造的,也不是我發明的,它本來就是「法爾如是」的存在,我只是發現到而已。一般眾生活在苦海裡面,是因為沒有發現到存在的真理實相而已,所作所為與真理實相的運轉法是背道而馳,然後自討苦吃,造成很多的苦,深陷在苦海裡面,我今天佛陀看眾生,由於不了解真理實相,興起不忍之心、悲憫之心,自然由衷發出菩薩心、大慈大悲之心,就跟大家講述我所體會到的真理實相。所以,【阿含經】就講「彼如來」我佛陀是「自覺此法」,發現到存在的真理實相,我只是覺悟到、發現到,成就「等正覺」後就大徹大悟,「為諸眾生分別演說」才跟大家介紹、敘述大自然存在的真理、法則、實相,讓大家可以了解、可以去親證、可以去檢驗、可以去證明:我所講的對不對?

為什麼佛陀說我講經說法49年,卻根本沒有在講經說法?意即包括佛陀本人都沒有任何我慢。沒有「我」在講經說法,沒有我是、我能,這是第一層意思,沒有任何的我慢,因此沒有「我在講經說法」的一種觀念知見。第二、雖然佛陀有在講述真理實相、這些法則,但是這些真理實相、這些法,不是我佛陀私人的,也是代表「無我」,這個法不是我的,這些法則本來就存在,就算我不講,它也存在啊!講了,也不增啊!不講,也不減啊!講與沒講,都一樣不增不減。對法界來講,我講與不講,法界都是不斷在流動變化、不增不減,因此也是說「我沒有在說法」,最重要是他講的背後沒有我慢。再來,沒有「我」在講經說法的觀念、概念,這些法不是我私人創造發明的,「我」講也等於沒講,因為這些法本來就存在。

如果真的智慧夠高,自己可以體會、理解到,不一定需要我宣講;如果還沒有因緣真正了悟、大徹大悟,我只是透過一些語言、方便法,就像一個「指月的手指」,協助大家去看到,這樣而已。所以,說法的人沒有「我在說法」的觀念,只是顯示這些法不是我的,即是「如來無所說法」的意思。當須菩提理解佛陀所講,就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真理實相本來就不可言說,對照於【老子道德經】的「道可道,非常道」,第一個「道」是真理實相,「道」是一個假名詞而已,但是真理實相存在「可道」,雖然可以用一些語言名相來詮釋,但是我所講出來的,請不要執著在我所講的語言名相上面,因為這些不是實際存在的實相,實際存在的實相本來就沒有名稱,也不需要你貼上名稱,就像一個蘋果放在這裡,蘋果本身是沒有名稱,它就是一個實相存在。

所謂蘋果,中國人稱呼是蘋果,日本人稱呼LINGO;台灣人說是「椪果」,美國人稱呼apple。各種名相是為了溝通方便起見,把它貼上去的一個標籤,對實相而言,它是沒有名相,也不需要任何名相。一個不認識字的人,當他看到蘋果,雖然貼上很多的標籤,他也不知道,但是他卻知道蘋果可以吃,如果你一直在乎標籤,只懂得中文的人,上面貼上阿拉伯文,就會在乎怎麼可以貼上「豆芽菜」上去?怎麼可以使用ABCD、我看不懂的字上去?怎麼可以用其他名稱?一直在乎名相,結果就落入見諍不斷。

所謂「道可道」,貼得上標籤、語言名相,講出來、貼得出來的標籤、語言名相,就不是真正實際存在的東西;實際存在的東西,不需要語言、不需要名相,我佛陀雖然跟你們講經說法、宣說「無常法則」,但是拜託你們不要在經典文字堆裡面,一直在找「無常法則」,然後還講說:奇怪!我怎麼不知道什麼叫作「無常法則」?我怎麼還沒有親證呢?我怎麼體悟不到「無常法則」?佛陀講經說法,本來就是要大家去看到活生生、實際一直在剎那生滅變化的大自然法則,結果很多佛學專家,甚至就讀佛學院好幾年之後,還不知道何謂「無常法則」,還體悟不到。眾生一直在語言、文字、名相上面鑽研,一直在分解標籤的異同,一直探討為什麼日本人稱呼LINGO,為什麼台灣人稱呼「椪果」?奇怪!為什麼跟我們所講「蘋果」不一樣?你們到底是哪一條筋拐到?

佛陀的講經說法,本來協助大家去看到真理實相,但是眾生後來編輯經典之後,結果有好、也有壞,好處是多少有把佛陀所講的重點精華集中,壞處是眾生被經典、語言、文字、名相卡住了,大家就成為「佛學專家」、「辯論專家」,於是一直在見諍不斷,迷著、也死在抽象的名相。在死的文字上面,我們看不到實相,才會有見諍,看不到實相、沒有實證,才會己大人小、己高人低、己優人劣,如果真正了悟真理實相,所謂「入空戲論滅」,真正大慈大悲憫眾生,真正到達「無諍」的世界。所以,佛陀所說的法「皆不可取」,不要以有限的觀念,然後執取、抓取名相。「不可說」本來真理實相就是不可說、也不必說,然而勉強說了,就不要執著在名相上面,要去看到不可言說的真理實相。

「非法,非非法」跟你宣講無常法印、三法印,不要到刻印章的商店裡面去刻三個印章,一個是無常法印,一個是無我法印,然後蓋這個、蓋這個、蓋這個……,炫耀自己懂得無常法印,「我的無常法印比你的還大啊!……」拜託啦!所講的這些法則,不要把它變成很死板,想要看到真理實相,超越二元對立的語言名相,要體悟到「非法非非法」,不要執著實有,也不要落入斷滅空、斷滅論。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一句話又很深奧,但是我現在已經口渴了,需要向世間乞討甘露水來喝,無我啊!不是我能。當我們能夠喝到一些甘露水,就是心存感恩。「一切賢聖」大徹大悟的人,不是一般世間人所界定的聖人、賢人,是指真正大徹大悟、有智慧的人,因為一般眾生所界定的聖、賢,如果還處在二元對立的世界,還沒有來到大徹大悟的人,「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都體證到究竟法,體悟到真理實相,都體證到所謂無所得、無修、無證。真正大徹大悟的人,都來到「無為法」的世界,因此「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他們所體悟的終極核心內容是相同的,但是讓耶穌以中國話講述,他就不會講啊!他還是以他當時的語言在宣講,佛陀還是以佛陀的巴利語在講,老子還是用當時的中國話在講,空海還是用現在的語言在講,因此語言上就有差別。

雖然每個人體悟到相同的終極核心,但是跟眾生詮釋、解析、解釋之時,每個人的偏重會有所不同,每個人所用的語言也會有所不同,每個人所用的名稱、表達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會有所差別。每個人所指導的善巧方便會有所不同,不管這些方便法有何不同,他們所體悟的終極核心都是相同,證量都是來到無我、無私的世界,他們是來到無為法的世界,無所得、無修、無證的世界。然而,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因為語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跟個人成長所在的語言文化背景有關,你會用當地人所能夠了解的語言來講,會用當時代背景的人所能夠了解的溝通方式跟眾生溝通。如果你執著在語言名相上面,就會認為「耶穌所講的『上帝』與老子所講的『道』是不一樣,那是基督教的『上帝』,那是老子所講的『道』,跟那個無關,我們是『道』……」然後,佛教徒呢?

又會跟基督教徒起見諍、起衝突,佛教徒就認為:「我們佛陀是否定上帝的,佛陀是無神論,佛陀講的才是究竟的、才是最高的,你們是還在拜偶像啦!……」基督教呢?就會認為:「看到佛教的展現,你們是迷信啦!還是多神信仰啊!你們還否定上帝,你們無神論,你們是大我慢啦!我們真正有體會到上帝,上帝會加持我們、保佑我們,要信奉我們的上帝,才會得到永生啦!……」結果宗教與宗教之間,就是見諍不斷,鴻溝更是不容易超越,主要都是卡在眾生對語言名相的執著。真正的耶穌、佛陀與老子他們,絕對不會有爭執的,而是不了解的那些教徒、信徒在爭執。耶穌所講的「上帝」與現在的基督教徒或是天主教徒他們所了解的「上帝」,是有差距的、是不一樣的。耶穌講的是實相,一般教徒所理解的,是信仰、觀念、理念中的「上帝」;耶穌所講的是實相,就像佛陀講說「空」、法界,佛陀是在詮釋實相,但是佛教徒把「空」落入在空性、性空,這個空、什麼空、什麼空……,把無常、法界落入語言名相裡面鑽研,又看不到實相。

老子所講的「道」,本來只對法界實相的一個敘述,但是那些修道的人躲在深山裡面,然後就一直要修……,在膜拜鬍子長長、頭髮白白的,穿著道袍的,要去膜拜仙人、要去求道,修到有一天說:「我得道啦!」結果拿著一支「蚊甩仔」,因為在山中蚊子多嘛!本來是在山中蚊子多,要趕蚊子、趕蒼蠅,結果後來竟然形成是權棒,拿著一支趕蚊子的「甩仔」出來說:「我得道了!」眾生不曉得「道」的內容,結果當然修、修到最後,自認為說「他得道了!」事實上,你所講的「道」,所認為的「得道」,跟老子所講的「道」,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只要還有「我慢」,就表示尚未真正了悟真理實相。如果真正了悟真理實相,則「佛佛道同」,他們所用的語言、名相、詮釋方式會不同,都是在破除我們對語言名相的執著,提醒我們不要一直在二元對立的空間裡面,在那裡鑽研、在那裡打架,在那裡諍辯。真正看到實相,就會來到「無諍」,然而要看到實相,就要不斷的提升心境。心靈要成長、心靈要淨化,有一天就能夠了悟真理實相,所謂入空戲論滅、無諍,而且會展現出大慈大悲。

依法出生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個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財寶去布施,這樣是不是很多呢?須菩提就回答:真的是很多。為什麼很多呢?因為這樣的布施,並沒有執著布施的功德,沒有貪著功德,這樣的布施反而得到更多的福德。佛陀當然是要勉勵大家,如果有人能夠對這一部經受持全部,甚至只有四句偈,能夠受持全部或是只有部分,然後為他人講解,就是法布施,比你用全部的所有財產去布施所得的福德都還更多,要知道這一部經的重要。以下就要強調這一部經的重要,「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所有的覺悟者、大徹大悟者,「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以上所講的無上甚深微妙法、究竟法、第一義諦……「皆從此經出」在強調這部經的重要。

「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如果沒有正確解讀,容易形成本末顛倒,不容易理解,假如從文字上的每一個字去解讀、去解開,所得的結論是錯誤的,從經文上變成先有【金剛經】、才有佛,然後才有法。那些佛所講「無上正等正覺」的那些法,「皆從此經出」,如果依文解字而本末顛倒,認為「經文就是這樣寫啊!」當你來到實修實證,就會發現這樣的說法與表達方式是有問題,這一段內容是要強調這一部經的重要,空海沒有否認這一部經的重要,但是這樣的說法很容易產生顛倒。要了解:是先有釋迦牟尼佛,還是先有【金剛經】?當然是先有釋迦牟尼佛的大徹大悟,然後再講經說法,後人再記錄下來,歷史、事實上是這樣嘛!不是說佛陀在以前就拿著一部【金剛經】宣說、講經說法,不是這樣啊!事實上,是先有釋迦牟尼佛,然後他講經說法,何況佛陀本身並沒有寫書,是後來的人再加以編輯出來,我們要了解先後次序。

佛陀以前在講經說法,並沒有講說是他的老師給他一本【金剛經】,然後照本宣科,不是這樣啊!佛陀講經說法是依據什麼呢?是依據法界的真理實相、大自然的運轉法則、我們身心內外的實相,佛陀是如實觀,觀察到這些實相之後,把它敘述出來,因此是有先後次序,不是先有佛陀的講經說法,然後才有這些真理實相,先後次序要弄清楚,是先有法界大自然的真理實相,不管佛陀有沒有出生,不管佛陀有沒有講經說法,真理實相是法界常住、永遠存在,只要宇宙存在,真理實相就是如此在運轉,不管佛陀有沒有出生。所以,是真理實相在先,它本來就存在。佛陀出生之後,因為他的智慧滿高、領悟力滿高、觀察力很深,看到眾生所看不到的這些真理實相之後,佛陀「自覺此法」,然後「為諸眾生演說」,因此才講經說法,後人根據佛陀所講的,然後才編輯出來。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先後的次序。

佛陀所有的講經說法,也有講述方便法,告訴大家如何透過一些有為法、一些技巧,體悟到那些真理實相,所有的八萬四千法門都只是方便法、都是一些藥物,協助你把心靜下來之後,目的就是要去了悟真理實相,如果你的觀念知見錯誤,糟糕!跟你講述一些方便法,結果就在方便法上面一直爭論,在那裡一直爭吵,又是本末顛倒,沒有去透過方便法,而看到真理實相,結果變成是為了修行而修行,以修行為目的,而不是以了悟真理實相為目的,大家的觀念要釐清。很多人變成是為了修行而修行,為了讓人家認為我是聖人,我是修行人而修行,以修行為目的,這是錯誤的導向。佛陀是要協助我們了悟真理實相,告訴你們一些修行方法,只是協助你透過一些方便法,把心安靜下來之後,然後去了悟真理實相,因此佛陀整個講經說法的過程,有講述方便法,讓你體悟「無上甚深微妙法」,體悟第一義諦,體悟真理實相,才能夠遠離顛倒夢想,目的以及先後次序要先弄清楚。

所以,真正法的核心,就是能夠幫助我們開發般若智慧的核心,了悟真理實相,整個佛法的核心是在「三法印」,「四聖諦」是一個過渡時期,讓你有次第的逐步上來,要來到涅槃寂靜、解脫自在,到達苦、集、滅、道的消失,一定是要體證「三法印」。佛陀所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三法印」,就是宇宙的真理實相、大自然的運轉法則,我們身心內外的這些實相,修行沒有來到這裡,都還在門外繞,都是在門外漢啊!

「皆從此經出」佛陀所講的精髓、精華,法的核心、最精髓的,是集中在這一部經,以後的人要體悟到真理實相,跟這裡所講的會有所印證。以後當你所體會到的,會跟這裡有所相應,就如同說你的智慧、你所體悟到的,也是從這裡流出去,要正確解讀經文裡面的意思,才不會錯誤,不要一直奉著【金剛經】,然後在文字堆裡面推敲,但是卻看不到真理實相,因此觀念要釐清,事情就好辦了!你就很有希望了。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眾生把佛教、佛法抓得很緊,抓得很死,當你自認為是忠實的佛教徒,只要別人批評佛教,別人不是我所信奉的經典,就認為別人是外道、是邪魔,一定要拿著「如是我聞」某某經,才叫作佛法,才叫作佛說,這一種觀念知見是不正確的。佛陀就叮嚀「所謂的佛法,即非佛法」怎麼理解呢?在「阿含解脫道」課程中有講:佛法,不是佛教所專有,「佛法」的名稱,是後人把「佛」與「法」聯合起來。事實上,「佛」不要從文字上面去解讀,是要從意義上面去了解,「佛」本來就是「佛陀」,一位覺悟者了悟宇宙真理實相,然後敘述出來的大自然法則,歸納出大自然運轉法則,以方便眾生循著途徑,然後去觀察到。

佛陀所講的這些法則,都是如實敘述宇宙的真理實相。覺悟、了悟實理實相、了悟大自然運轉法則之人,他們把它歸納、宣講出來,你不能貼上變成是佛教所專有……。其實這些佛法哪裡是佛教所專有,難道別人就不能夠發現此事實嗎?難道別人就不能夠去體證此事實嗎?一定要在佛教的框框裡面,在胸前與背後都貼上大大的「佛」字,才代表你是佛教徒嗎?才代表你所講的才叫作「佛法」嗎?不是啦!真理實相是永遠都存在,而且遍一切處。佛陀在印度之時,可以體悟到這些真理實相,老子在中國地區一樣觀察到這些真理實相,一樣可以講出這些大自然的運轉法則,雖然他們所用的語言會有所出入,如果你了悟他們所講的實相,就知道完全都是相同,他們所指的方向都是完全相同。因此佛陀這裡跟我們交代,「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要落入語言名相上,你要看到真理實相,貼上一個佛法的標籤,也是一種方便說、一種權說。

大家要用心慢慢去體會,現在所講的進度、深度,就像是在中鼎班延續再深入的水平,再往上、往前在推,我把大家都當作「天才」,你們的善根福德因緣都具足,大家要用心聆聽、體會。為什麼「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因為你頭腦、你概念中,所理解的佛法,一定是透過語言與文字、名相,但是真理不是語言、不是名相,它是實相,因此當我告訴你們說:「喔!這就叫作無常法印……」所謂的「無常法印」,不要去抓個語言名相,然後推敲語言「無常」是什麼,而是要去感受實際的存在,「佛法即非佛法」不用在語言名相上去找佛法,你要超越這些、看到實相。因此,佛法不是佛教所專有,也不是說他沒有自我標榜是佛教徒,所講的就不是佛法、就不是真理,不能用這樣來區分,只要人家講的是真的、是如實的,敘述法界、大自然的真理實相,就是真正的佛法。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