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賢法師:華嚴經要義 第七章《華嚴經》精華舉例  


第七章《華嚴經》精華舉例

《華嚴經》卷帙很多,意義深遠,現僅就精華舉例:華藏世界、文殊一百四十一願、普賢十大願和二千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彌勒樓閣。

華藏世界

《華嚴經》的重點是無盡的法界緣起,法界緣起裡面講四法界、十玄門、六相,這是大綱,這是《華嚴經》的教義精華所在。法界觀是事事無礙法界,從現象界、事物界方面加以分析、觀察,不脫離現實,不離開森羅萬象,這其中包括心理現象、物理現象、自然現象,而這個法界觀就是根據華藏世界將其發揚出來的。華藏世界就是毗盧遮那佛在歷劫修行中,由於修菩薩行,所感的正報和依報。此依報既莊嚴,又偉大、崇高。

我們現在所講僅是根據經文提一下綱要,但此可言說的經文境界沒達到佛的果地,從文字上看還是有限量的,經文所講,仍是有限度的可思議的範圍,而佛的果地,是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的境界。

《華嚴經》裡處處講「十」,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無盡藏等,一切離不開十。十,是個無盡的數,重重無盡,代表無盡數,所以光從經文來了解,只能說是意識上的一個比量,很有限,不過從這裡面可以了解一個大概,根據《華嚴經》講:

華藏世界所有塵,

一一塵中見法界,

寶光現佛如雲集,

此是如來剎自在。

這說得很清楚,華藏世界,一一微塵,都有無邊的法界,都有無量的諸佛,都有無量的聖賢境界,所以「寶光現佛如雲集」,其中就是如來妙用自在的境界,這種境界是如來在往昔因中,為了救度眾生,捨棄頭目腦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而感得的一種果報。

澄觀大師在其《大華嚴經略策》中講到:「經雲世尊往昔,於諸有微塵佛所,修功德淨業,故獲種種寶光明華藏莊嚴世界海,又雲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別。莊嚴悉清淨,安住於虛空。是知雖有無盡莊嚴,一一皆稱法界。」這也說明這個原因:世尊在往昔多生累劫以來,是在像微塵數一樣無量無邊的佛面前,修行功德積累淨業,由此功德積累,最後感得華藏莊嚴世界海,現種種寶光明,非常殊勝。

「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別,莊嚴悉清淨,安住於虛空」,這說明華藏莊嚴世界海,彼此相望沒有差別,都很清淨,其境界像虛空一樣廣大,無量無邊,無盡莊嚴,都是由無盡的萬行之因所感得的。只要修萬行之因,真俗圓融,悲智兼運,就可同佛一樣,感得華藏莊嚴海,進入華藏世界。所以眾生心就是佛心,眾生與佛平等,佛可證,眾生可證,要有這種心。

以上就是以經文解釋因果關係,無因不成果,因果相應。

那麼,我們要如何淨心?如何修行呢?主要靠自己,由本覺到始覺,始覺到妙覺。本覺是一切眾生本來就有的自性清淨心;始覺是本覺被無明蒙蔽之後,又開始漸除無明,漸息妄心,恢復其固有的本覺;妙覺是終極徹底的覺悟,也就是佛的覺悟。我們人人都有一顆明珠,只不過明珠上面蒙了灰塵,被無明煩惱所障蔽,學佛就是把明珠上的塵垢打掃乾淨,由本覺到始覺,明珠發出光輝,恢復明珠的本來面貌,達到妙覺,就是成佛。

所以華藏世界的成因,是毗盧遮那佛在過去多生累劫以來修六度萬行,純粹利益眾生,現身塵剎,證佛果後,成就華藏世界海這個莊嚴依報。這個華藏世界,莊嚴美妙,非常之圓融、和諧、清淨,也就體現了佛果本身的功德。

下面就是華藏世界的相狀,根據文字記述,實際上我們凡夫第六意識的境界是很有限度的,根據經文記載,我們所能想像的也與實際情況差得遠,因為這是佛的境界,不是眾生的境界。

澄觀大師在其《大華嚴經略策》中講到:「此華藏世界有二十重,其最下一重到第二重近遠者,即一佛剎微塵數世界方至第二重也。從第二至第三第四乃至二十重漸漸增遠近數等也。今此娑婆即第十三重也。」

意思是說:此華藏世界有二十重,從第一重到第二重,其遠近距離,就是一個佛剎微塵數的世界。第二重至三重,二重為二佛剎微塵數的世界,三重為三佛剎微塵數的世界,乃至二十重,為二十個佛剎微塵數的世界。從低到高,從一重到二十重,逐步增加,漸漸上升,遠近數等,毗盧遮那佛就住在十三重,娑婆世界也在十三重,當然還有其他世界。形狀就像三角形,平的一面在上面,尖的一頭在下面,又像一把大傘,大傘是撐開的,由小到大。

我想到《楞嚴經》中《楞嚴咒》的咒心,在我當小沙彌的時候,師父教我們念「摩訶悉怛哆般怛囉」,據說這個咒心威力很大,《楞嚴咒》本來是降天魔,而咒心的力量與之相等。

楞嚴咒心「摩訶悉怛哆般怛囉」,翻譯成漢字,「摩訶」是大,「悉怛哆」是白,「般怛囉」是傘蓋,具體名稱就是「大白傘蓋」。這個大白傘蓋是形容佛的法、報、化三身的功德。「大」形容佛體,法界、真如、法性,體很廣大,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白」形容佛在相方面的功德,相很清淨、很莊嚴、很方正,一般白形容乾淨;「傘蓋」形容佛心、佛體的妙用,可以廣生善法,廣度眾生,所以大白傘蓋就形容毗盧遮那佛的體、相、用。

我讀華藏世界時,讀到這一段,覺得很適合,就像一個傘蓋,形容佛的體大、相大、用大,毗盧遮那佛在中間,就以他為核心。二十重從下到上,一重至二十重,重重相連,廣博嚴淨。

澄觀大師在其《大華嚴經略策》中又繼續講到:「於華嚴藏最下,先布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此風輪上,持普光摩尼香水海。海出蓮華,名種種光明蕊香幢。華持剎海,其蕊香華內有蓮台。台上有金剛輪圍山,周匝旋繞,裡面即是大地,四方均平,清淨堅固。於中有不可說佛剎數塵香水海。一海一種,一一種中,各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其一一海間,各有四天下微塵數香水河,右旋圍繞。然其地面,體是金剛。眾雜妙寶,以為嚴飾。一一境界,皆具世界海微塵數清淨功德之所莊嚴。」

這說明周圍環境,下面是風輪,此華藏世界是在十重風輪上。此風輪上,是普光摩尼香水海,海出蓮花,名光明蕊香幢,蓮花周圍就是金剛輪山,裡面就是平面大地,平面大地莊嚴妙好,七寶所成,寶光燦爛,這中間又圍繞很多香水海,香水海之間又有香水河,都是在蓮花包圍中,所以叫華藏。在這個境界之內,佛剎重重相連,奇妙無比,廣博嚴淨。

宋溫陵白蓮寺比丘戒環集之《大方廣佛華嚴經要解》說到:「華藏世界品者,別答佛海波羅蜜海之問也。此品說毗盧無盡法界妙莊嚴境,由依法身智體普賢願行,修五位十波羅蜜之所感報,是謂佛海波羅蜜海。經雲:此華藏莊嚴世界海,在十重風輪上香水海蕊香幢大蓮華內,有無數香水海塵數世界種,相依而住,號世界網。中心一世界種有二十重,此娑婆界在第十三重,即毗盧如來所居,有十世界種圍之。次十之外,又有百世界種周匝,而裹以金剛大輪圍山,計一百一十一世界種,各有所表也。十重風輪持香水海,出大蓮華剎塵相依者,表大願風輪持大智海,出生無邊妙行之華,嚴持身剎為佛淨土也。中心一世界種,表佛位總攝一切遍一切為萬法之本。次十者,表五位一因一果。又次百者,表五位因果各具十波羅蜜。其內十一世界種各二十重,表五位升進及佛位各具十因十果也。一一世界有微塵數佛,皆毗盧如來往昔親事,經於一界舉一佛,各表當位升進之果也。其百世界種極外一世界種,各有四重,各有四佛,表四攝法,意明十度萬行以利行愛語同事四攝為外防也。其世界網各具一切勝妙莊嚴,皆佛智行遍周攝化所感,其間亦有雜染世界者,表佛慈攝化不捨於此。故經雲:雜染及清淨,斯由業力起,菩薩之所化,言世界種世界海者。種以出生之多,海以包攝之多,數三千大千至恆沙,為一世界種,恆沙界種為一世界性,恆沙界性為一世界海,此等皆藏於蕊香幢大蓮華內。故名華藏世界。」

這裡說的是十重風輪之上,有香水海,其中有大蓮花,大蓮花中間有二十重,二十重周圍又有十重,十重周圍每一重又有十重,在外還有四重。從數字來表的法義是:外十重代表菩薩的五位因果,因位、果位各五位,五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修菩薩行要經過五位,從因到果;五位有其因有其果,故稱十重。

十重外面各有十重,代表菩薩從五位因果之中各修十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智,叫十度萬行。

外面還有四重,代表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以十度自利利他,以四攝法饒益有情,這就是普賢菩薩修的。普賢菩薩在無量劫中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眾生無盡,悲願無盡。

《華嚴經》的中心就體現在一佛三菩薩上:一佛就是毗盧遮那佛,三菩薩就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實際上四位一體,毗盧遮那佛就代表佛的果體,萬德莊嚴;文殊菩薩代表智慧的根本之體,法界智、根本智;普賢菩薩代表用差別智即無漏有分別智,以此為體發揮悲心的妙用;彌勒菩薩代表即將成佛的果體。這個思想組成了《華嚴經》的中心。

雖然《華嚴經》是給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講的,實際上是給後世發菩薩心的眾生講的,只要有這個心,修這個行,種這個因,就能得這個果。人人都可以入華藏世界海,人人都可以成毗盧遮那佛,這個思想是很偉大的。所以華藏世界海不是我們所想像得到的,只能從文字上初步體會。這種勝妙莊嚴,都是佛在因行中修悲、修智,修十度萬行所感的果報。在華藏世界中還有婆娑世界,婆娑世界是一種染污世界、五濁世界,這說明佛菩薩不捨眾生,在污泥中度眾生的悲願。

《華嚴經》的法界觀就是據此發揚出來的,這就是事事無礙法界,世界與世界相連,大小相容,重重無盡,而且這些境界都是廣博嚴淨、莊嚴和諧。建立法界觀就是要在毗盧遮那佛的那種廣大、真實、平等、清淨、慈悲的心體之下,把有情世界和器世界融通起來,把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差別相、矛盾相消滅,統一起來,融合起來。所以在器世界中,一切事相大小相入,一多相融,長短相入,大不離小,小不離大,一不離多,多不離一,長不離短,短不離長,互不相離,這就是一個人生宇宙充滿和諧的世界,應這樣觀察。

在講六相時,比喻人體是一個總體,外有四肢百骸,內有五臟六腑,大大小小的器官不少,缺一個也不行,別說臟器肢節,就是一根毫毛、一顆牙齒也不能缺,缺了就有問題,拔一毫毛而動全身。所以一個人體要正常,就要保持和諧。從人類來說,就要互相分工合作,彼此相對,平等尊重。

現在我們中國講究建設和諧社會,其實《華嚴經》講的就是一個和諧的宇宙觀、法界觀,消滅差別相、對立相。世間的辯證法難免差別對立,佛法的辯證法是消滅差別對立的,這是不同的,所以大家了解華藏世界,再回想前面講的法界觀,就可體會。

文殊菩薩一百四十一願

在《華嚴經·淨行品》裡面,文殊菩薩提出一百四十一願,體現出文殊菩薩從智海中,結合生活對眾生的悲願。

文殊菩薩在四大菩薩中是智慧第一,說明要從智慧中去了解佛果的功德,堅定信仰,發菩提心;從信仰中結合行動,就是從身、口、意三業中把自私心、無明煩惱心逐步對治掃除,就可以從淨願成為淨行,則在生活中、塵勞中就不受染污,當前一切行為:生活工作,對人對事,都成為清淨的修行。

文殊菩薩指示:堅定信仰以後,發菩提心,從願力和實踐中,使行為清淨,以事入理,以真向俗,達到真俗圓融,理事無礙。文殊菩薩的一百四十一願,是針對在家菩薩、出家菩薩講的,在家的菩薩共十一願,出家較多,共一百三十願,包括出家、受戒、披剃、坐禪、托缽乞食、經行、起居坐臥各方面。

其中十善業道戒通於在家、出家,作為菩薩應該以大悲心為首,根據十善業,不作罪,不思罪,同時不離世間,不捨世間,要把出世道運用在世間法中。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講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法華經》講:「一切世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事業皆順正法。」所以說在家菩薩、出家菩薩並不是離開塵世來生活,只不過身心不同,特別是心要不同。身在塵世,心在山林,心要清淨,以這種心處理各項工作,過生活,處理事物就屬於正道,故文殊菩薩最初講「要善用其心」。

在《淨行品》中,智首菩薩問如何修行,如何修心?文殊菩薩答覆:「善哉佛子,汝今為欲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憫世間,利樂天人,問如是義。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恆不捨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

這段《華嚴經》的原文中有最重要的四個字:善用其心。不善用其心,一切行為都是邪的、惡的、不正確的、不善良的。若善用其心,在行動上就是正確的,就像大海航船的舵手一樣,航船不翻船,必須靠舵手,能夠掌握方向,才能順順利利地到達彼岸。假如舵手方向迷失,船就觸礁,容易沉沒,就有危險。所以文殊菩薩告訴智首菩薩首先要善用其心,這一百四十一願都是在善用其心的前提之下發的願望。下面再引幾段《華嚴經》的原文:

「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是說在家菩薩,雖處家要有正確觀念,處家不戀家,要認識家也是變化的,知家性空。為何是變化的呢?終究要分散,從幾千年歷史看,哪個家保下來了?不管家庭以及其他什麼物質,都是空的,因此要看淡放下,應盡的責任盡了,盡到心力就算了,不要一天到晚都在想,有些人到了呼吸上不來的時候還在想,那不划算。想得開就逍遙自在,想不開就披枷戴鎖,故說「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當願眾生,善事於佛,護養一切」,鼓勵兒女要孝養父母,以孝為第一,但是還要發願:恭敬佛寶,善事於佛寶。父母是我的肉身父母,但佛是我們的法身父母,並且要度我們的父母,還離不開佛法,離不開佛,因此要念念恭敬佛,要供養、承侍。

「妻子集會,當願眾生,怨親平等,永離貪著」,在家難免有妻子,妻子集會,說明有緣,緣有順緣,有孽緣,順緣還好一點,孽緣就會有生不完的氣,此時你就要會想:這都是緣,隨緣滿了就行,要做到冤親平等,不要再結冤,這樣你就不受系縛,貪愛心也就可以淡薄下來,冤親平等,永離貪著。

「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穩」,五欲:財、色、名、食、睡,佛家講生活要少欲知足,穿得暖吃得飽就行了,用不著貪,貪起來,過於追求,欲為苦本,就像箭射到身上不得了,要拔出欲箭,就不要有貪心,這樣才安穩。這個紅塵世界,一般人追求五欲,就造成很多混亂,痛苦不堪,有些搞得家破人亡,都是因為欲造成的,在家人要知足常樂,生活能夠維持就行了。

上面幾段都是針對在家菩薩的,下面還有幾段針對出家菩薩的:

「脫去俗服,當願眾生,勤修善根,舍諸罪軛」,就是說出家人將世俗服脫了,就願意眾生,多修善法,才能脫離苦厄。

「剃除鬚髮,當願眾生,永離煩惱,究竟寂滅」,在剃度時,要發願,願一切眾生都遠離煩惱,達到究竟寂滅清淨的境界,鬚髮就像煩惱一樣,出了世俗家,還要出煩惱家、生死家,不然就不是真正出家,只是形式上的出家。

「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在端坐的時候就像坐菩提座,佛坐菩提座修道就成佛,也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坐菩提座,內心無所貪戀,無所執著,達到究竟解脫,完成佛道。

「洗浴身體,當願眾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在洗澡時,要發願,希望一切眾生達到身心清淨,不單是表面清淨,內心也要清淨,內外光潔,莊嚴首先要內心莊嚴,配合外表莊嚴,只講外不講內,不是徹底的莊嚴。

普賢十大願和二千行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專門有一品,是般若三藏翻譯的,後來加到《八十華嚴》裡面,就成為八十一卷,在八十卷中,也有專門的一品,講普賢二千行,所以結合起來講。

普賢菩薩是《華嚴經》的樞紐,為什麼呢?有信仰、有了解以後必須要結合行,信解行證要相應,如果解與行不相應,就不能證佛果,有行才能證得法身,才能實現真如的理體,所以在普賢菩薩身上,既代表願行,也代表佛的真如理體。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是相應的,文殊菩薩代表解,普賢菩薩代表行,文殊菩薩代表智,普賢菩薩代表理。所以華嚴三聖:中間是毗盧遮那佛,左邊文殊菩薩,右邊普賢菩薩,是配合起來的。

根據十大願來講,早晚課誦都有十大願,諸佛菩薩的願,就在十大願中,結合修行,饒益眾生。同時最重要的是十大願配合普賢菩薩的四無盡:虛空無盡,眾生無盡,眾生煩惱無盡,眾生業無盡,普賢菩薩的願也無盡,這很偉大。

十大願是: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這十大願不單是願,還結合行,願行結合,從學佛來說,不管在家菩薩、出家菩薩,都應以十大願作為自己的功課。除了功課以外,要結合行持。

一者禮敬諸佛。禮拜恭敬,是很重要的,這裡提到第一位來講,所以大家不要忽略,要拜佛、禮敬,而且要做到三業禮敬:身體禮,口念,心觀。禮這尊佛同時要觀想禮十方諸佛,從禮敬中消滅罪惡,消滅妄念,消滅散亂,這個功用很大的,大家不要小看禮敬。

解放前,四川省成都市有個昌圓老和尚,沒有文化,他從皈依以後到出家學佛,除了勞動以外就是禮佛,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就在禮佛過程中開悟。開悟之後,他雖然沒有文化,但能講法,當時省政府的那些官僚,從省長一直到各個廳長,都來皈依他。他的弟子很多,像隆蓮法師(1909~2006年,曾為中國佛協副會長、四川尼眾佛學院院長等職)就是他的弟子。

大家都認為磕頭很簡單,真是這樣的嗎?不是的!你若能堅持磕頭,就在磕頭中使你脫胎換骨,由五蘊身改變成為蓮花身,它的功用就有這麼大。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很講禮,禮儀三百,威儀三千,處處講禮,對父母要有禮,對兄長要有禮,對長輩要有禮,對朋友要有禮,對師長要有禮,各方面都有禮,走路要講禮,座位要講禮,無禮不成章,以禮法治國,所以中國文化能夠發展幾千年,就是講禮節,禮敬諸佛很重要。

二者稱讚如來。稱揚讚嘆,讚揚如來的功德,不能像俗人一樣毀謗、譏笑,那樣做是罪業,在語言中,平常與人談話,要稱揚如來。平常做佛事、念經、唱梵唄,都是稱讚如來,以如來之言行作為我之言行,這種語言就是最高的語言,最有功德的語言。

三者廣修供養。供養有:財供養、法供養。財供養就是十種資財: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法供養就是如說修行,佛如何說的,你就照著辦。《普賢行願品》裡講廣修供養,法供養有七種: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客群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許多人認為供養香花燈叫供養,卻不知法供養。《華嚴經》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四者懺悔業障。每天要懺悔,學佛法,走正道,必須首先洗淨自己身心的污垢,清淨三業,才能接受善法。懺悔是根本,我們做佛事,在家、出家受戒,首先就要懺悔,洗淨身心,才能接受善法,懺悔必須以四種心:真實心、慚愧心、畏懼心、勇猛心,要以這四心來懺悔。

真實心就是不虛假,在佛菩薩面前不能摻假,要真實懺悔,痛哭流涕,洗心革面。

慚愧心就是做錯了事,若再不懺悔,繼續這樣下去,就對不起自己、師長、父母,慚對自己,愧對別人。慚愧心是善根之一,唯識法相里講善心所就包括慚心、愧心,發了慚愧心就增長了善法,而且也是徹底斬斷罪惡根源的最好方法,他不會再犯了,因為有慚愧心。世間上犯罪的人,一進宮、二進宮、三進宮,哪怕最後被槍斃都不害怕,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慚愧心,沒有把病根挖除。

畏懼心,畏懼我再不改悔,前途不妙,死了墮地獄、餓鬼、畜生,應該懸崖勒馬。

勇猛心,勇猛就是勇氣鼓起來,快刀斬亂痲,從現在開始,絕對不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要用這四種心來懺悔,至於懺法有兩種:事懺、理懺。事懺就是針對某種罪懺悔,理懺就是達到內心清淨,消除煩惱,從根本消除罪惡。

五者隨喜功德。見善隨喜,見別人學法、禮拜三寶、護持三寶、周濟貧窮、戒殺放生,不管大善、小善、大功德、小功德,要生起歡喜心,敬仰別人,稱讚別人,而且跟別人學。不要障礙別人、嫉恨別人、誹謗別人。

六者請轉*輪。請佛說法,請轉*輪,就是使眾生的法身慧命得以延續,佛不在,對大德高僧、大善知識,也要請求他說法。法是人天眼目!法是指路明燈!法是苦海中的航船!非常重要。

七者請佛住世。要請佛常住世間,佛住世間就是眾生的福報,眾生法身慧命才能延續,世界才有光明。佛不在世,要請佛的經典住世間,佛的經典是法身舍利,也等於佛,所以要尊重經典、恭敬經典,要學法,要尊重法,弘揚佛法,流通佛法。

八者常隨佛學。佛就是佛陀、如來,如來在因位時是怎樣行的,如來在果位怎樣以悲心利益眾生,說法度生,我們都要學。

九者恆順眾生。在生活上、行動上各方面,要隨順眾生,滿足眾生的各項要求,滿足眾生的願望,解決眾生的困難,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上有四種: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

第一於諸病苦為作良醫。對於病苦的人,要使他得到醫藥,救治他的病苦,要施醫施藥,侍候他,醫治他。問候病苦是最大的福田,菩薩戒里有這條。

第二於失道者示其正路。別人失路要為其指點路,或者別人迷失了正道,走入了邪道,要指點他,將其挽救過來。

第三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是在暗夜中能夠指導別人看到光明,不迷失路,別人不懂佛法,要能對他解釋真理,使他能夠覺悟。

第四於貧窮者令得伏藏。別人貧窮,缺乏資產,衣食困難,要想法為他解決,挽救他,使他免於困難,作菩薩的心要處處想到這些。

十者普皆回向。以你功德回向給眾生,進行法施,回向有三種: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是將自己的功德布施給別人,不要占為己有;回事向理,就是將自己的修行,能夠由此而悟入真理、悟入真道,由世俗諦入勝義諦;回因向果,把這種因行回向能夠證得無上菩提,而且願眾生都能證得無上菩提,不管從利益方面、功德方面、說法方面,還是從成佛的願望方面,都想到眾生,都回向眾生。

普賢願行在《華嚴經》中很關鍵,是修華嚴妙行的樞紐,因為儘管前面講了建立信仰,發菩提心,具般若慧,但是佛法所講之信、解、行、證是前後貫通相應的,缺一不行。特別是在行上,學佛的人最重要的是行,所以說普賢願行是關鍵,是樞紐。

為什麼呢?有這麼幾句話:修一切行,就是六度萬行;除一切障,就能夠除一切障礙;積一切德,可以培積一切功德;成一切功,功行就逐步成就;見一切性,從性中證得佛性,毗盧遮那佛的真如性;證一切果,從行到果,先後就有連帶關係。從這幾句話可知行的重要,不能行,就不能除一切障,就不能積一切德、成一切功、見一切性,最後就不能證一切果。

這個行就是根據如來的真心,融通在行上,真俗圓融,悲智兼運,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只有這樣,才能夠證佛果,才能夠證入一真法界。所以普賢菩薩既代表行,又代表所證的一真法界的理體,有首讚揚普賢菩薩法身的偈:

普賢法身遍一切,

能為世間萬象主。

無始無終無生滅,

性相常住等虛空。

普賢菩薩既代表行,從行中證得毗盧遮那的理體,也就代表毗盧遮那佛的法身。此法身廣大無邊,遍滿虛空,充塞法界。由法身的妙用,可以生起諸法,生起妙用,生起善因善果。此法身不是有為法,是無漏法,時間無始無終,空間無生無滅。「性相常住等虛空」,其體性,其相狀,常住在世,廣大無邊,等同虛空。

四川的峨嵋山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峨嵋山在《華嚴經》中叫光明世界,為什麼叫光明世界呢?因為峨嵋山頂現佛光,這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朝拜峨嵋山就想看到佛光。佛光很奇特,有些人在佛光里看到菩薩相、青獅白象等。還有萬盞明燈朝普賢,也代表光明,這是峨嵋山的奇景,這說明普賢菩薩由於他的行,他的果,智光普照,萬德莊嚴。

在第三十八品的《離世間品》,進一步提出了普賢菩薩的二千行,《離世間品》就是專門敘述二千行。離世就是雖然在世間,而不被世間的污泥所染,修菩薩行就必須有這個條件,就像蓮花一樣,不被污泥所染,但是不捨污泥。這就是蓮花行,也就是菩薩行。

在這一品中,法會中有個普慧菩薩提了二百個修行問題來問普賢菩薩,哪二百個?就是根據十信行、十住行、十行行、十回向行、十地行、因圓果滿行(即等覺和妙覺行)來提出的。在十信行中提出了二十個,十住行提出了二十個,十行行提出了三十個,十回向行提出了二十九個,十地行提出了五十個,因圓果滿行提出了五十一個。因圓果滿稱為等覺和妙覺,等覺三十二個,妙覺十九個。普慧菩薩一共提出了以上二百個問題,來問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很慈悲,不厭其煩的根據二百個問題,每個問題發揮開來又答覆了十個,這樣一共答出了二千個關於修行的問題,從十願到二千行,數字很大,當然這只是代表數字。佛法為了對治八萬四千塵勞,修八萬四千大行,那是最高的數字,普賢菩薩為何叫大行?即體現大悲大願的精神。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善財童子,可能大家都知道,觀音菩薩的左邊是善財,右邊是龍女。《西遊記》將善財說成紅孩兒、哪吒太子,那是神話。實際上華嚴會上的善財童子是很有根器的,是菩薩現身。龍女出自於《法華經》,法華會上,龍女在八歲示現成佛。所以學佛人,不要輕視一切人,一切眾生,平等平等,不分別男女、老幼、尊卑、貴賤、貧富等等,也不要分別畜生等各種動物,一切有靈知、有感情、有心識的眾生都是佛性平等的。社會上從過去到現在,輕視女性,從佛法來講是錯誤的。《法華經》特別提出龍女成佛,龍女曾經親近、禮拜過觀音菩薩,所以成為觀音菩薩的侍者。

五十三參,代表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這裡體現出兩層意義:一是學佛的人要依止善知識,要廣學多聞。二是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學問,都要學。善慧地菩薩得四無礙解,首先就是法無礙解,即是通達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在《瑜珈師地論》裡講要遍學五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這些都要通達。

有些人不了解,認為學佛就是拜佛、念佛就行了,還念什麼經哪?念佛不學經,學佛不學經,這是錯誤的理解。學佛就是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善財童子就是一個榜樣。

他生長在印度的福城,當他降生的時候,滿室祥光,滿室珠寶,有這個吉兆,這就代表他來歷不凡,特別有福報和慧根。成人以後,皈依三寶學佛,遍禮明師。

在福城,一次他謁見文殊菩薩,文殊菩薩首先叫他發菩提心,其次叫他從此南行,參訪各種善知識,廣學經教。善財童子根據文殊菩薩的指示,開始南行,最後一直到彌勒樓閣,經歷一百一十個城,在參訪的經歷過程中,參訪的善知識有菩薩、聲聞、緣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仙人、婆羅門、梵行者;還有撐船的船師、看病的醫師等,可以說各行各業都有。

遇到觀音菩薩,菩薩教他修慈悲大行;遇到羅漢,教他清淨行,解脫行;遇到船師,教他好好掌舵,看風向;遇到醫師,教他辨藥性,開藥方。因機對治,類似於此的內容很多,不勝枚舉。這裡特別要指出的是:在修行五位之中,這些大德除了以言說開示以外,還有以行動表示五位之法: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

第一,十住。德雲比丘就是代表十住的。怎樣為住?就是說學佛人信仰佛以後,心要安住,安住於禪定境界,在禪定境界中觀照不二,同時不單坐著才是禪,行也可以叫禪。你坐好了,坐慣了,就可養成靜的功夫,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語默動靜無非是禪,處處都在禪中,「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德雲比丘一時坐在樹下,一時東南西北慢步經行,所以德雲比丘是代表住的境界。

第二,十行。以善見比丘為代表,在行動中體現修行妙境。他也是在林中慢步經行,出於自然,表示妙行無住,行而住,住而行,無住而住。

第三,十回向。其中有個鬻香(優缽羅華)長者,是位居士,等於我們現在做香燭的,和合諸香,香做成功以後,供養三寶,叫藥香長者。他代表以悲智心,運用悲智雙修,真俗圓融,以此回向一切眾生、一切法界,具體講就是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即是代表要有和合精神。

第四,十地。參婆珊婆演底主夜神等十人。十地菩薩從初地開始,菩薩的精神純粹是利他,菩薩萬行,純為利他,這是菩薩的功德、菩薩的殊勝,所以十地菩薩以大悲為主。大悲能夠長養諸善法,能夠出生佛種,萬行殊勝。

「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這幾句話是密宗《大日如來灌頂經》所講,儘管是密宗經典所講,實際貫通於顯密,一切佛法都貫通。作為一個學佛的人,這三句要貫通,其中大悲為根本,是很重要的。

《華嚴經》的「華」就是蓮花,蓮花就是莊嚴佛果的因花。華藏世界就是蓮花藏世界,很形象。以事物來表現,風輪之上是香水海,香水海里是大蓮花,大蓮花就把華藏世界包完了,中間是二十層,從一到上,像傘蓋一樣,毗盧遮那佛就在中間,娑婆世界也在其中,圍繞著中間的二十層,邊上又有十層,十層邊上又有百層,百層邊上又有四層,一重就代表一個佛剎、微塵數世界。在層層佛剎之中,有金色、銀色的寶階和大地,有香氣充滿大海,在邊上還有像金剛一樣的金剛山,保護起來,外魔不敢侵,災害不能犯,就是這樣一個境界,非常形象。

這個世界就在大蓮花包圍之中,這個大蓮花就是普賢的萬行因花,以大悲為主,故大悲為根本,很重要。學佛就要修大悲心,沒有大悲,菩提心不能增長,沒有大悲,就不能結合行,就不能成佛果。所以十地就是因為菩薩有大悲心,可以長養善根,長養佛法,菩薩萬行,由此而生,就像大地能夠生長萬物一樣,故稱之為地。

第五,等覺。等覺在此處,以摩耶夫人為代表,善財童子此時參訪到摩耶夫人處。摩耶夫人是佛母,她代表的是佛體、佛的智慧、佛的大悲,在這個位置上,真如理體、大智妙用、大悲殊勝,這三法合為一體,有此三法,如來就誕生,生長於如來,所以摩耶稱為佛母就是這個意思。

善財經此以後,到了彌勒樓閣,即第五十一參彌勒菩薩,第五十二參文殊菩薩,第五十三參普賢菩薩。善財參見佛菩薩,除了學知識以外,還表法。五十三參也是表法,要經歷五十三個階段,圓因圓果。

彌勒樓閣

下面向大家介紹一下彌勒菩薩。一般人只知道佛教的四大名山,不知道還有另外一個名山,寧波奉化四明山,那裡有個雪竇寺。雪竇寺在唐代末年五代時候就是彌勒降生應化的地方。現在每個大廟,一進山門的天王殿,塑的就是彌勒像。這尊彌勒像,滿面笑容,大肚子,提個布袋,就是五代時候彌勒應化的布袋和尚形象。

當時彌勒降生以後,就現此相,法名契此,經常手提布袋,笑嘻嘻的化緣,有一次他向一位高僧化緣,高僧就說:「你要化緣,你站著我問問你。」

高僧問:「什麼是本來面目?」彌勒菩薩不開腔,把口袋放下來。

高僧又問:「什麼叫向上一著?」彌勒菩薩還是不開腔,將布袋提起來就往前走了。

高僧說:「這不是一般人。」

彌勒為什麼不回答呢?他當然會答,但他那樣做是表法。彌勒經常背個布袋要錢,要東西,但很滿足,從不多要,很知足。他有很多奇異事情,臨終時坐在石頭上說了一首偈:

彌勒真彌勒,

分身百千億。

時時示世人,

世人自不識。

他圓寂以後,大家才知道他是彌勒菩薩下生。雪竇寺供奉的彌勒像就是他下生時的相,至於在兜率內院的相是天人相,北京雍和宮有個很高的彌勒像,就是天人相。天人相的彌勒菩薩與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差不多,頭戴天冠,身披瓔珞。

彌勒翻譯成中文叫慈氏,因為他在修菩薩行的時候,發願修慈心定,覺得世間眾生太可哀憫,世世生生修慈心定。慈與悲是聯合起來的,慈能予樂,悲能拔苦,解決眾生的苦難,不厭其煩。他又叫阿逸多尊者,為何叫阿逸多?翻譯成中文叫無能勝,就是慈心定很殊勝,無可倫比,所以叫無能勝。他在佛的法會中、大乘經典裡面都出現。

敘述彌勒菩薩的事跡,大乘經典一共有三十多種,就像觀音菩薩的事跡一樣多。佛在世的時候,彌勒菩薩也在世,他的具體稱呼就是「一生補處彌勒菩薩」,住在欲界天的兜率內院。兜率天分內院和外院,外院是一般天子、天女住的,內院就是菩薩住的,這個內院很清淨莊嚴,是一個佛土。

據經上記載,世界經過成、住、壞、空,到了空劫,大地不存在,欲界天、色界天都難免遭災。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颳三禪,天人都要受災,只有兜率天內院還存在。據古佛給彌勒授記,將來在一生以後,就繼承釋迦牟尼佛的位置為佛,時間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這是根據人間時間來算的。

他成佛以後,就成為賢劫中的第五尊佛。那時的人間就與現在不同,人民皈依三寶,奉行五戒十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人豐衣足食,互相尊敬,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和諧相處,是人間的淨土。將來彌勒下生就是這麼一個淨土,此時彌勒菩薩成佛,在龍華樹下舉行三次大法會,稱為龍華三會,一共度二百八十二億人,這就是佛經記載的彌勒菩薩的情況。

善財童子最後到達了彌勒樓閣,彌勒菩薩讚揚他經歷了一百一十城,參訪了一百一十位善知識,其中最重要的是五十三參,經過這些善知識的教導,不辭厭倦,不怕艱苦,而發菩提心。

《華嚴經》中讚揚善財發菩提心的內容很多,以二百二十一條比喻,來讚揚菩提心的功德,這在《華嚴經》的最後一品,占了很大的篇幅。讚揚善財童子發大菩提心,成於大慧,住於大悲,救護眾生,因此在一生內,能夠以甚深智慧入於法界,成就十波羅蜜的萬行。

然後是善財讚揚彌勒的功德,篇幅也很長,讚揚彌勒以後,就恭敬頂禮,右繞彌勒菩薩,說:「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我現在誠懇地希望大聖(對彌勒菩薩的尊稱)把樓閣門打開,我想進樓閣。

經文上記載:「爾時彌勒,前詣樓閣,彈指出聲,其門即開,命善財入。善財心喜,入已還閉。見其樓閣,廣博無量,同於虛空。」當善財提出請求以後,彌勒菩薩就到門前,彈指出聲,隨著指聲,彌勒樓閣門就開了。門打開以後,善財歡喜,進入樓閣,進入後,門就閉了。

當善財進入樓閣以後,所見境界很奇妙,樓閣之內,重重樓台,莊嚴宏偉,種種妙寶,種種奇異,種種殊勝不思議境界。頃刻之間,他置身在眾樓閣之上,也就是說到處都是樓閣,到處都是善財,分身各處,禮拜諸佛。其實這時他已進入禪定境界,在禪定中,分身各處,禮拜諸佛,這個境界是微妙不可思議的。

不久,彌勒就又彈指,讓善財出三昧定:「善男子起,法性如是。此是菩薩知諸法智因緣聚集所現之相。如是自性,如幻如夢,如影如像,悉不成就。」這句話很重要,說明學佛要在禪定中,修如幻三昧。

《金剛經》最後有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眾生迷,就是迷在境界中,執著我有,執著境界有,因此生起種種妄念,心隨境轉,自己不能做主,因此無明煩惱障蔽,造業不止,受苦不止,在生死中輪轉。

能夠了達外境如幻,從中就可以見空,見如來的法性。故《圓覺經》說:「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這個如幻三昧,相當重要!大家注意,如能真修如幻三昧,把一切看空,一切放下,慢慢就知道了,心就能作主,不會隨境轉,六根就會為自己所用,不會被境界所用,這點很重要的。

一切法界,菩薩觀之也是如幻,從幻中才能了解真如境界,才能證真,假如不知道如幻,執著真以為真,在空中執空,著諸空相,那又錯了,知空而不執空,三空:我空、法空、空空。不要執空,達到究竟寂滅的境界,這才是真如即一真法界。

要這樣必須修如幻三昧、無相三昧,相而無相,無相而相,真俗圓融。所以最後這一段,彌勒告訴善財的話,對於學佛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能夠知幻就知空,故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就是中道實相。

當彌勒告訴善財以後,接著又叫他回見文殊菩薩,文殊菩薩讚揚善財以後,又叫他回見普賢菩薩,這是什麼意思?彌勒代表自性根本智果,文殊代表自性光明的智體,由智體發妙用,才可以見到智果!普賢代表自性差別的智用,以差別智用才能發出無盡的大悲大願,以此為因,與真如相應。有因有果,有體有用,因果不二,體用不二,三位一體,佛與眾生都是三位一體的。

有智果,有智用,有差別智,有根本智,由根本智發生差別智的妙用就是悲願,眾生都有。但是眾生為什麼在生死中,就是被無明煩惱障蔽,不能恢復。諸佛是背塵合覺,眾生是背覺合塵,假使能夠背塵合覺,像《華嚴經》這種次序講的:由智慧妙用深信佛的果德,信了以後發菩提心,安住於般若智慧,修福德智慧資糧,以後入見道,入見道以後入十地修行,分分斷障,分分證真,一直到等覺進入妙覺,證得毗盧遮那佛的果體。

了解這個道理後就知道《華嚴經》是佛為悲憫眾生而講的,因此才留下了這部珍貴的法寶,使我們能夠建立菩薩圓融和諧的宇宙觀,以佛的廣大、真實、平等、清淨、慈悲的體,來融通我們的心,也像佛一樣,在眾生境界中,達到理事無礙,在生活工作、一切行動中,以佛心為心,以佛行為行,指導自己的行動。能夠如此,也就是修普賢行,最後就能入於一真法界。人人都成佛,眾生都成佛,則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人間淨土、就是圓融和諧的世界!這是佛的慈悲。

所以文殊菩薩顯般若是由用歸體,普賢菩薩顯大行是由體顯用,彌勒菩薩顯佛果入大圓鏡,清淨無礙,朗照法界。本經要點就是這幾個意思。

講到這裡,回顧從八月二十七日到今天一共是九天。《華嚴經》卷帙很多,八十卷,三十九品,四萬五千頌,依照經文講可能要一年二年乃至若干年,現在九天講完了經文提綱,因緣很殊勝。這次沉香閣紀念應慈老法師圓寂四十周年,舉行法會,講經也是重要的活動。從開講以來,諸位居士們很整齊,用心地聽,師父們做佛事,也很嚴肅,念誦很整齊,法音繚繞,很感動人。還有我們常住老和尚、監院師、知客師等各位師父都很辛苦,關懷大家的生活。對於我關懷很細緻,很耐心,我在此表示感謝,同時祝願大家在佛光加持下,身體健康,平安吉祥,同登華藏玄門,共入毗盧性海!

(錄音整理:正航、正圓;文字編輯:正根)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