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淺釋(3)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余。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遍娑婆國。退歸精舍。祗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檐廡。

阿難因佛說見性周遍,又生起疑惑了,故又向佛說:『世尊,假若這個見性本來像佛所說是周遍的,是我的真性而不是物象。既然是周遍,就應該圓融無礙,可是現在為什麼不是呢?好像剛才我得到如來賜給我神通力,帶我去遊覽四天王殊勝藏寶的宮殿。再到日月宮,從太陽宮殿和月亮宮殿遠望,視覺是十分周遍圓滿,能清清楚楚地遍觀娑婆世界,全無阻礙,但現在回到只桓精舍,就只能看見伽藍,即寺里的清淨講堂。再坐在室內堂中,又不能遠見,只能看見垂檐和廊廡了。'

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

世尊,這個能見的體性,本來是周遍虛空的。但為何現在坐在室內,忽然縮小,只能看見滿一室的東西?為什麼緣故,見性會忽大忽小呢?

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是不是這個見性會縮大為小?還是因為牆壁所隔斷而阻礙周遍的見性呢?我實在不明白此中的道理。願望世尊生出大慈悲心,為我分析清楚這個道理。

這裡順便給你們講個故事:

從前有一富翁,見兒子太愚蠢,因此特地請一個老師,來家裡教他。但又恐怕兒子太低能,讀書一定很辛苦,所以對教師說:『慢慢教導他,不必太嚴,每天只教一個字就夠了。'教師遵命,每日只教一個『一'字。不久富翁請教師用飯,飯後一同游花園,教師對東主說:『令郎並不愚笨,是很聰明的,現在已認識很多字。東主大喜,立刻請師當面試驗。師即於園中,畫一個很大的「一」字,問富翁兒子說:『這是什麼字?'答:『不認識。'教師大怒說:『每天我只教你這個「一」字,你到現在還不認識?'學生答:『你所教那個「一」字,沒有這樣大啊?'

阿難亦和這個學生一樣,以為在天空上,可以看見廣大周遍,但為何在室內就只見滿一室這樣小?故要請世尊解釋疑惑。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

佛告阿難,一切有情與無情世間,或大或小,或內或外,所有上下方圓,種種形象,都是屬於眼前的塵相,不關見性的事。故不應該說,見性有擴大或縮小。你應該知道,見性是隨緣的,在大見大,在小見小,見性是不變的,不會因塵相所阻礙而有縮小或阻斷。

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

譬如一個四方形的器具,裡面的虛空,當然是四方的。我現在問你:這個四方形的器具裡面,所看見的虛空,是定形的還是不定形呢?

佛不直接答覆阿難,見性有大小之問題,而先以方圓來作譬喻。同時以見性譬喻虛空,塵相喻器皿。塵相是有大小,而見性是無伸縮,就如器皿有方圓,而虛空無定形一樣。如果能到忘了塵相,見性自然能周遍無礙。

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

假若說方器中的虛空,是有定形的,那麼再放一個圓形的器具在裡面,空就不應該會圓。但空是隨圓現圓,是沒有定方的。如果說沒有定形,那麼在四方的器具中,應該是無四方形啊!但器方空方,又有定方了。

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為在。

你說不明白大小縮斷之義理,和不知見性在什麼地方。其實見性的義理,就和虛空一樣。虛空是隨器而現方圓之形,是沒有一定之相的。見性是隨塵相而有大小。若無塵相,見性是周遍無礙的。

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

阿難,假若要令虛空入無方圓之相,只要把方圓之器拿走,虛空的體性是根本沒有方圓的。但你不應該說,除器之外,還要除虛空,因為虛空哪裡有方圓之相呢?

虛空本無方圓,方圓是隨器皿而有,虛空亦不會為器皿所阻,而是依然和外邊之虛空相連線。你以為有器皿所在,便說虛空有方圓,亦就如你之見性,本來是周遍無礙,怎會被牆壁夾斷和縮小張大呢?

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面。若築牆宇。能夾見斷。穿為小竇。寧無續跡。是義不然。

假若好像你剛才所問:入室的時候,就把見性收縮成小,但當你舉頭看太陽時,難道你是把見性拉長,到達太陽的邊緣嗎?又如建築牆壁,能把見性隔斷,那麼把牆壁打開一個小洞,何以見性並沒有截斷或連續的形亦呢?這證明你所說的縮小和夾斷的道理,是完全不對的。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

一切含有靈性的眾生,從無始直到現在,都被無明所遮蔽,因此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認自己是物體。因失去真心,便為外境之物象所轉移,所以就在萬物中,見大見小。

什麼是「為物所轉」?為物所轉即是背覺合塵,和物合股,混合在一起,見到什麼境界,便執著什麼境界,執著一生,便失去主宰,隨境遷移,愈移愈遠,好像迷路,愈迷愈錯,動被物礙,見大見小,便給物象所轉了。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

「若能轉物」,什麼叫轉物?轉物便是背塵合覺,不被外境物象所轉移。要明白一切外境,皆是自己心裡所現,「一切唯心造」。既然是自己心裡所現,為什麼要被它所轉移?要跟它跑?明白這個道理,就找到自己的真心,便能背塵合覺,和如來一樣,得到楞嚴大定,就有光明,身和心都能圓滿光明,隨處都是不動道場了。

當人迷時,妄認四大為自身相,便被四大所縛而不圓,妄認六塵緣為自心相,就被六塵所障而不明,這便是認物為己。又妄認諸法心外實有,這便是迷己為物。所以動被物轉,若能轉物,則身為法性身,圓照周遍,心為妙明心,靈明洞徹。萬物身心,本來一體,所謂「天地與我同根,萬物皆我一體」——哪還有什麼執著?不執著便能如如不動,了了常明,和如來一樣,隨處都是不動道場,隨處都是圓照周遍法性身。

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在一根汗毛端上,可以遍含十方國土。汗毛尖端這樣小,怎可以遍含十方國土呢?佛法就是這樣妙,這就是小中現大——在最小的地方,可以現出最大的十方佛剎國土。若開了佛眼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亦可以大中現小,在下面經文:「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坐在微塵這樣微小里,可以轉大法輪。為什麼能這樣?這便是見性圓融自在無礙之妙用。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

阿難對佛說:「假使這個現前而能周遍看見萬物的見精,必定是我的妙精明性,現在這個妙性,清清楚楚地現在我的眼前。但既然是我的妙性,為何反在我的身體外邊呢?」阿難先疑見性與萬物混雜,現在又疑見性與身心各體。

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辨我身。

既然現前這個能見的就是我的真性,那麼我的身心,究竟又是什麼呢?而且我現今的身心,確實有分別的能力,也都有實在的作用。但見性實在沒有分別的功能。既不能分辨我身,又怎能分辨萬物呢?

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

如果說這個見性,實在就是我的真心,它能令我看見我的見性,那麼見性就應該是我了,而這個身體反而不是我啊!

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惟垂大慈。開發未悟。

那就等於如來,先前向我問難時,我說:「見是物,物能見我」。如來斥責我是錯謬之說。我實在迷惑,希望世尊發大慈悲心,開示我未明白的道理。

阿難為何屢次發問,還不明白?可以說是迷中倍迷。其實阿難並不迷,只是要做個模樣,令眾生觀察體會,便能明白見性的道理。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

佛告阿難,你現在所說:「見性是在你的前面」,這個義理是錯誤的。

阿難認為見性與身心是異體,故有見性在前之疑惑。佛不直答,而只以萬物是一體以破之。

若實汝前。汝實見者。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

假若見精,是在你前面,你實實在在可以看見,那麼這個見精,一定有個形狀,自然亦可以指得出來是在什麼地方了。

且今與汝坐祗陀林。遍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恆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

就是現在我和你,坐在只陀林中,周遍來觀察。近的地方好像園林、河渠,和大殿廳堂。高的地方,直達到日宮月宮,遠的地方對著恆河。你現今在我的師子座前,凡是屬眼可以看見的,都可以用手指指陳出來。這種種相狀,是分明清楚的,好像陰暗的地方是樹林,光明的地方是太陽,阻礙的是牆壁,通達的是虛空,甚至一草一木,纖塵毫毛,大小雖不同,但都有他們自己的形相,都可以指示所在的地方。

若必其見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

假若你仍認為見性現在是擺在你面前,那麼你應該確確實實地用手指出,什麼東西、什麼形狀是你面前之見性。

見性是不生不滅,無去無來,怎可指陳?

阿難當知。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

阿難,你應當知道,如果虛空是見,既然已成見,就不應該有虛空的名字,那麼虛空在哪裡啊!如果物象是見,既然已是見,那麼什麼是物象呢?

這裡譬喻萬物一體之義,即是說如果空是見,物是見,那便無空無物,遂成一體。既然成為一體,就不能再執著是見了。

汝可微細披剝萬象。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

你可再用心,仔細推想,剖開萬象,研究清楚,分析出這個最精明、最淨妙的見元即見性,和其他各種物象,歷歷分明,沒有疑惑地指陳出來,給我看看。

阿難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山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

阿難至此已明白,便說:「我現在這重閣講堂里,遠望直到恆河,上觀直到日月宮,凡我舉手所能指得到,和縱目所能看得見的,都是物象,卻沒有能見的自性存在。」

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

世尊,如佛剛才所說:「要我仔細在萬象中,剖明指出能見的自性,但我只是有漏,證初果的聲聞,怎能指出?即使有智慧如菩薩,亦涌在萬象當前,剖析出這個妙精靈見離開一切物象,別有能見的自性存在啊!」

佛言。如是如是。

佛即印可阿難說:「是的,你說得對。在萬象中,不可以指出能見的自性,就是離開一切物象,亦沒有能見的自性可以指出。」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

我再告訴你阿難,就如你所說:沒有見精,離開一切物象,另外有一個能見的自性存在。亦像你所指出,在萬物之中,亦是沒有一個能見的自性存在。

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祗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

「現在再告訴你,你和如來,同坐在只陀林里,觀看園林花苑,乃至日月宮,種種物象的差殊,一定沒有能見的靈性,可以被你所指出來的。你再向一切物象當中,作深一層的研究,那個物不是見呢?」

上文說物不是見,現在又說那個物不是見。楞嚴經就是這樣,反覆質問,所以要細心研究,才能明白,否則便會迷亂不清。

阿難言。我實遍見此祗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

阿難被佛一問,又糊塗起來了。前文本來已經明白,物不是見,現在又不知佛的意思,因此就說:「我現在實在是到處都看見,所有這隻陀園林中的一切物象。但只不知,物象之中,什麼才不是我的見性?」

只一個見字,便來回審問,反覆追究,無非要顯見性的道理。現在有點迷惑,摸不著頭緒,但下面便會解釋清楚。

何以故。若樹非見。云何見樹。若樹即見。復云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

阿難要證明什麼不是見,因此又說:「什麼緣故呢?因為假若樹不是見,怎麼能夠看見樹?如果樹就是能見的自性,那又何以叫作樹?由此類推,假若虛空不是見,怎麼能夠看見虛空?如果虛空就是能見的自性,那又何以叫做虛空?」

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

阿難已至辭竭意盡,有口難言,有舌難說,故又搬出第六意識,妄想心,來詳細思維,答覆佛的審問:「我再三思維,在這些萬有現象當中,仔細研究,明白髮揮,認為無一不是能見功能自性所顯現的。」

佛言。如是如是。

佛又印證說:「是的,無一物而不是見性所顯現,這話是對的。」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

於是在會,未證無學果位的大眾們,聽佛所說,是物又不是物,是見又不是見,即無是見和無非見的兩種道理。大家聽後都茫然,不知這義理要點,究竟在哪裡。因此都驚惶悚懼,把以前的寶見意見都失去,現在全不知道什麼才對,什麼才不對。

無學是菩薩果位,即已到不必再學的果位。

如來知其魂慮變懾。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黎。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諦思惟。無忝哀慕。

如來知阿難和大眾等,神魂驚慌,恐懼而不安定。於是心生憐憫,就安慰阿難和在會大眾說:「諸好孩子,你等不必驚疑和恐怖。我,無上法王所說的話,是真語,是實語,是依照真如道理來說的,一點都無誑妄虛偽,不像外道末伽黎,只用四種不死的不正確理論來迷惑聽眾。你等應該用正思維來詳細諦察研究,不要辜負我哀憐你等之心,和你們仰慕我之意。」

無上法王:佛成無上道,為諸法之王。

忝:辜負之意。

末伽黎:梵語譯作不見道,六種外道之一,其母為拘舍黎。

四種不死:亦變亦恆,亦生亦滅,亦垢亦淨,亦增亦減。此道理皆模稜兩可,沒有決定性,和佛之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恰恰相反。佛說無是見,無非見,意思即是非雙遣,是非都沒有,但這不同外道之混亂而不正確。故佛所說都是真語,是確實可信,不必驚疑的。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

這時候,文殊師利——譯作妙德、妙吉祥、法王子——佛為法王,故菩薩名法王子。此時,文殊師利菩薩,為憐憫在會諸有學四眾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即在大眾中,從座位站起來,向佛頂禮,及用雙手來托佛足,表示最恭敬。在佛之足下來說話,亦叫托足禮。我們拜佛時,雙手反掌,要觀想托佛足,以表示敬意,這亦表示身業清淨。拿掌恭敬,合十指為一,即專一亦即一心恭敬,這是意業清淨。而白佛言——這是口業清淨。我人所造之罪業,多數由口而來,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禍即災禍,不吉祥;惡口、兩舌,說是說非,都會招來災禍。所以要很小心,身、口、意業,都要時時清淨。

文殊菩薩三業既清淨了,便對佛說:「世尊,在大講堂里的大眾,都不明白如來所說的精見,即見精和色空諸物象,究竟是見還是非見,究竟是無是見還是無非見這兩種義理。」

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

世尊,假若這前緣,即前塵之色空等物象是見性,那麼就應當有個目標,有個表現,才可以指陳出來。但根本是無形狀,可以指示出來的。假若不是見性,就應該一無所見,不能看見,但它又能見色見空。所以大家都不知道,無是見,無非見,這二個義理的歸宿處,就有驚疑和恐怖,不知如何才對。

非是疇昔善根輕鮮。惟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這些恐怖的原因,並不是他們往昔所種的善根太小太淺。希望世尊慈悲,再明白髮揮,物象和見性,究竟是什麼東西?在它們中間,既無是見,又無非是見,究竟是什麼意思?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佛告文殊師利菩薩,和大會諸大眾:「十方如來及諸大菩薩,常住在自性寂靜,楞嚴大定中。對於這個能見的自性,和見性所緣的各種現象,以及心理思想所發生的色相,都清清楚楚地知道有如虛空中的花,都是虛幻不實的。現在要找見是物,見非物,這都是向外馳求,根本找不到的。」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

這個能見的自性,和所緣即所見的物象,原本都是菩提妙淨明體。既是一體,便沒有是和非,怎可以在這裡來找是見和非是見呢?

根本是一真,根本是絕對,沒有對立,既然是一真,是絕對,就沒有是,沒有非啊!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我再問你,就像你這個文殊,還有另外一個文殊嗎?有一個是文殊,還是沒有文殊?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文殊具足大智慧,一問即悟,就答:「是的,就如世尊所說一樣,我就是一個真文殊。於我真文殊外,並無是文殊和非文殊。什麼緣故呢?若有一個是,便有一個不是,那麼就成二個文殊了。可是我今日,並不是無文殊,而是無是文殊和非文殊,所以在我文殊體中,實在是無是和非二個相的。」

這裡大家應該明白,見性亦一樣,沒有是見和非見的。見性只是無上覺道這一真心,是沒有是和非可以建立的。

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

佛說:這靈妙光明之見精,和一切竊塵,亦都是這樣的。

楞嚴經愈說愈廣,其中道理真是奧妙無窮,不但見性是妙明真心,就是空塵,亦都是如來藏里的妙真如性。

空塵:即指物象,物象雖多,空塵二個字是足以包括物象的。

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

究竟見精和物象,本來是什麼東西呢?既然無是,又無非,那當然是一個既微妙又光明,無可再上的菩提覺道,又清淨、又圓滿的本源真心。這個真心,是人人本具之「一真心體」,但因一念無明,便從真起妄,轉妙明為無明,轉真覺而成不覺。因不覺便起妄念,就被色空諸物象所轉,就連聞性和見性都不明白了。

這是一念錯,便念念皆錯,認真為妄,生出種種分別計執。中國古語說:「只因一著錯,輸了滿盤棋」。因走錯了一步棋,便輸了滿盤棋。

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本來是一個月,但因眼有病、捏目,便看見有二個月,遂生出分別心,分別誰是真月,誰是假月。文殊,你應當知道,但只有一月真,中間是沒有是月和非月的。

若有是非,便有對待。但菩提覺道,一體真心,是沒有對待的。是絕諸對待的。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

是故你們今日,對於見精和空塵諸物象,雖經過種種發明,思忖研究,說是道非,都是妄想所現,縱然經過歷劫尋求,亦不能於其中間,找出是和非啊!

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這個真正見精,妙不可思議光明覺性,不明白時是可以使你有所指示,但又不能成立所指的道理。好像你先說見是物,後來又說見不是物,究竟是物不是物,根本是沒有是和不是的,所以你所指出來的,完全是錯誤,根本是不可以指的。

若能明白,見精和空塵諸物象,本來是一體——一真法界,便無自他的分別,哪有是和非可指呢?

所以大家都應該知道,迷、悟、真、妄,只在一念之間。一念迷,則妄計心生,是非蜂起;一念悟,則妙覺湛然,是非全清。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

阿難向佛說:世尊,誠如您法王所說,這個覺緣即見性,是遍滿十方盡虛空界,湛然清淨,常住而不動,沒有生滅變化的。

見性是不變隨緣,故非自然;隨緣不變,故非因緣。自然和因緣都是識心分別,妄情計執。

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冥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遍滿十方。有何差別。

梵志,即大梵天后裔,認為梵天祖公是宇宙主宰,人死後都要回到梵天去,梵天是清淨之意,即婆羅門種。

娑毗迦羅,是黃髮外道,認為宇宙本體是冥諦,即冥頑不知,和投灰外道等,印度一種專修苦行的外道,過裸體生活,時常投身灰土,或塗灰身上,又有修睡釘床外道,說是能修成金剛不壞身。還有修薰鼻、自餓,或持牛戒、狗戒等,他們都說真我遍十方,又說有大我、小我和無定我。阿難問:「究竟佛說,見性遍滿十方,和外道之真我遍滿十方,有什麼分別呢?」

一切外道,修無益苦行,好像睡釘床,釘子刺不透。那麼牛和象之皮很硬,釘子都刺不入,難道牛和象等都有道了?其實天天練,當然皮就堅硬,所以刺不痛、刺不入,這不是有道,乃是有功夫的表現,一味盲修瞎練,終究不能得益的。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