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師:趣品《圓覺經》之六  


趣品《圓覺經》之六

第五位,是彌勒菩薩

彌勒,是菩薩的姓氏,譯成漢語,就是:慈氏,他的印度名字呢,叫做:阿逸多,意思是「無能勝」,就是沒有辦法戰勝啊!因為菩薩常行「慈心三昧」,常修「慈心觀」,對於一切眾生呢?不起絲毫的嗔恨心,更不會殺害眾生,也不會吃眾生肉,所以呢,和任何眾生都沒有惡緣,您就根本沒辦法戰勝他,為啥呢?他就沒這個業呀!哎,這才叫不戰而勝啊!

這位彌勒菩薩,可是咱中華大國菩薩隊伍里的明星呀!您走遍大江南北,滿大街都能看到大肚子彌勒,張著大嘴,笑呵呵地,倆眼都眯成了一條縫啦!哎,看著就喜慶啊!賊符合咱中國國情。而且呢,供在哪兒都合適,什麼酒店、賓館,工廠、企業,大小店鋪,等等,時常啊,咱一推門,哎,就看到大堂正面,這位老兄啊,正朝咱開懷大笑呢!

——這位呢,是彌勒菩薩的一個化身,為了和咱大漢民族的芸芸眾生結緣,菩薩在五代時期,應現而來。哎,他是浙江奉化人氏,俗名張契此,自號長汀子,出家以後呢,法名就叫做「契此」。他為人豪放、瀟灑,總是笑呵呵地,喜歡和人家結善緣,從來也不生氣。

哎,這位契此老兄無論走到哪裡,身上都背著一個布袋,裡面的東西啊,掏也掏不完,像個無底洞似地。大家呢,都把他叫做「布袋和尚」。

這布袋和尚,他不是娘胎里生出來的,和寶志公一樣,來歷不明。其實呢,在佛教裡面,這叫做「化身佛」,就是佛菩薩的神通變化身呀!哎,他不入娘胎,所以,幾乎也就不染污,保持了本來的修為境界。入了娘胎再出來,顯現八相成道而成佛的,那叫做「應身佛」,那是教主,是世尊,要廣說三藏十二部教典的,就好比釋迦牟尼佛一樣。

哎,話說這五代後梁時期,在浙江奉化的一座小村落,長汀村里,有一位漁民,名叫張重天,在一個冬天的早晨,他打夜漁歸來,猛一抬頭,看到上游岳林寺方向飄來了一塊浮冰,上面竟然端坐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哎呀!滴水成凍的大冬天,小傢伙竟然只穿著一件藍布小肚兜,笑呵呵地正看著張重天呢!

——張重天仔細一瞧,只見小傢伙長得圓滾滾、胖嘟嘟,那是腦袋圓圓,肚兒圓圓,小手小腳都圓圓,哎,圓圓的屁股下面,坐著一個圓圓的青布袋,哎呀!看得這張重天喜上眉梢哇,為啥呢?他還沒有兒子哪!這不天送貴子嘛!

——哈哈,沒二話,張重天就把小胖子領回了家,小胖子也滿臉歡喜,哎,本來就是一家人哪!

就這樣,小胖子做了張重天的義子,他自己取名,叫張契此,別號長汀子,哎,長汀村的兒子嘛!

成年以後,小胖子就出家了,法名呢?哎,也是自己取,去掉那個俗姓,就叫「契此」了。哎,再加上那個從來不離身的青布袋,就成了咱們的布袋和尚啦!

這布袋和尚啊,他這輩子就幹了一件事兒,啥事兒呢?笑!輕輕鬆鬆地,開懷大笑。為啥呢?歡喜呀!他滿心都是歡喜呀!他穿破衣,吃剩菜,打草鞋,走山路,一沒房子,二沒土地,才跟您討了一文錢,轉手再送給那乞丐,但是,他卻滿心歡喜——哎,咱中國人就缺這個,彌勒菩薩,化身為布袋和尚,給咱大家送歡喜來了,無窮無盡的歡喜呀!

為啥歡喜呢?有一幅對聯說得好:

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見相親,怎不滿腔歡喜;

世上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哎,各位兄弟姐妹,您仔細看,仔細瞧,仔細揣摩,一字一詞都不能錯過呀!咱比布袋和尚生活條件強多啦!咱咋就不歡喜呢?

——啊?有人不讓您歡喜?

——嘿嘿,誰不讓您歡喜,您就炒它魷魚呀!

——啊?您捨不得?喔?還有求於他?嗯?他還有利用價值?

——嗨,原來是您自願的呀!喔,那您慢慢享用吧!拜拜!俺自己個兒歡喜去啦!

哎,這布袋和尚喜好雲遊,天南海北去行腳。可是呢?無論他走到哪裡,老百姓呀,看他總不太順眼,都不正眼瞧他,給他的白眼兒比較多些。您還別不信,當時確實如此,他自己作的一首著名偈語,就說得非常清楚: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

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

——哎,布袋和尚呢,出門行腳,靠乞食為生,吃的是千家飯,一個人獨自遨遊萬里。可是呢?人們看到他呀,常常翻白眼兒,正眼用黑眼珠看他的人呢,比較少呀!難得有人青睞他呀!文言文當中,青目,指的是黑眼珠。

哎,布袋和尚可不管這些,您白眼看咱,咱照樣歡喜,照樣在山高雲淡之處,打聽前方的道路哇!真是好不瀟灑!

——別說布袋和尚了,就是超然小子來到了大街上,俺看那忙忙碌碌的人們,正眼看俺的也不多,說風涼話的還不少,所以呀,通常,俺儘量不到那人多的地方去,哎,免得讓人家心裡不舒服嘛!唉,古往今來,看起來呢,這和尚的境況都差不多,在咱中國老百姓的心裡,基本上都被定位於盲流這個檔次。

——各位兄弟姐妹,有想出家的嗎?哎,那您可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嘿嘿,準備成為盲流當中的一員啊!

據《景德傳燈錄》記載,布袋和尚雖然談笑風生,卻處處飽含著禪機,他有一首著名的歌訣,非常精彩,歌曰:

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

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

騰騰自在無所為,閒閒究竟出家兒。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見纖毫也大奇。

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

心王本自絕多知,智者只明無學地。

非聖非凡復若乎,不強分別聖情孤。

無價心珠本圓淨,凡是異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無量清高稱道情。

攜錦若登故國路,莫愁諸處不聞聲。

到了五代後梁貞明三年,也就是公元九一七年,布袋和尚端坐在岳林寺東廊下的一塊磐石上,說了一首偈語: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說完以後,就安然坐化了。於是呀,大家才知道,原來,布袋和尚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呀!

更為稀奇的是呢,不久以後,竟然有人在別的州內,看到契此和尚仍然在背著布袋到處遊蕩,哎呦,您看,這死了還能復活,真是菩薩呀!

——於是,有好事的人,專門去查看了布袋和尚的遺體,一看呢?他的全身舍利,哎,就是肉身不壞呀!仍然完好地保存在岳林寺大殿的東堂上呢。

這下,可不得了啦,以前經常向布袋和尚翻白眼兒的那些人們哪,大家紛紛描繪他的畫像,像他平時一樣,敞胸露懷,眉開眼笑,喜慶啊!供奉在家裡,哎,正堂中央,請菩薩老人家受用香花果品。

——哎,就這樣,大肚子彌勒,終於成了咱中華大國菩薩隊伍里的明星。嘿嘿,要說布袋和尚這生前身後之事啊,真可謂是冰火兩重天——那待遇,是迥然不同啊!

第六位,是清淨慧菩薩

——哎,前面五位菩薩的資料比較豐富,咱介紹得就詳細些。後面這七位菩薩呢?沒有什麼明確的事跡,咱就簡要介紹一下名字,哎,幾筆帶過就行啦。

清淨慧菩薩,顧名思義,這位大菩薩的顯著特點就是智慧清淨。

——哎,有人問了,既然都是等覺菩薩,哪有智慧不清淨的呢?

——咳,您真聰明,說的對呀!等覺菩薩哪有智慧不清淨的呢!但是呢,這位菩薩之所以叫做清淨慧,那是因為呀,在因地發心的時候,他就比較多地修學智慧法門,較早地得到了清淨智慧,用句行話,叫做「慧解脫」呀!

第七位,是威德自在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有人說就是大勢至菩薩的別名,也是金剛手菩薩的別名,確有道理呀!因為呢,這三個名字所強調的內容是一致的,都是有大威力的意思呀。

所謂威德自在,「威」是有大威力,「德」是有大善心,「自在」是運用自如。哎,這樣的菩薩太了不起啦!他可以恩威並施,善惡皆度,嘿嘿,沒他度不了的眾生啊!

大勢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金剛手菩薩呢?據說是大勢至菩薩在秘密教法當中的化現,也是密教的八大菩薩之一,代表著無限威力,可以降伏一切魔怨與逆緣。

所謂密教八大菩薩,是指: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彌勒、虛空藏、金剛手和除蓋障菩薩。最後這位除蓋障菩薩,也就是咱後文的第九位,淨諸業障菩薩。

第八位,是辯音菩薩

——啥叫「辯音」?

——哎,就是辯才無礙,擅長用音聲說法。菩薩說法呢,需要具備四無礙辯,所謂的:辭無礙辯,法無礙辯,義無礙辯和樂說無礙辯。這四條都具備了,那才是辯音菩薩呀!

辭無礙辯,就是運用語言、文辭沒有障礙;法無礙辯,就是分別法相清晰明了,沒有障礙;義無礙辯,就是疏通法義自如流暢,沒有障礙;樂說無礙辯,就是具有大慈悲心,能夠歡喜地為眾生說法,而不會厭倦與煩惱呀!

——具備四無礙辯的辨音菩薩,真是太了不起啦!可以廣度一切眾生啊!

另外,「辯音」還有通達音聲的含義,那就是指佛教裡面五明當中的「聲明」啦!成就聲明的大菩薩,可以證得「語音三昧」,一方面呢,通達一切眾生的語言,哎,什麼鳥、獸、蟲、魚,天、仙、鬼、怪,等等,菩薩都可以和它們交流。另一方面呢?菩薩也可以用聲音隨意說法,在三昧當中,菩薩發出的一切音聲,都是無上咒語,無論其內容,都可以廣度眾生啊!

第九位,是淨諸業障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也就是密教八大菩薩當中的除蓋障菩薩,為啥叫這名字呢?因為呀,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特別注重清淨業障的法門,業障清除以後,自然就會開悟、證果,獲得成就啦!

——啥叫「業障」呢?

——這裡是業和障的通稱,具體說來,業和障共有三種:業障、報障、煩惱障。

其中,業障是指過去業力習氣的延續,也就是思維分別,以及愛恨等等習氣的延續,給修行帶來的障礙。比如,如果您總是喜歡學習世間法,喜愛某些技藝,甚至痴迷於其中,從而,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學佛修行,也根本就學不進去的話,這就是業障,宿世習氣所造成的障礙。

報障呢?是指過去所造作的業,它產生了回報的力量,這股力量相當強大,讓人不由自主地隨波逐流,忙碌於生活雜事當中,從而,根本就無暇來學佛修行。或者,如果過去世曾經誹謗、嘲諷修行人的話,今生雖然也來修行了,但是,業報成熟了,自己也會遭受種種不如意的事情,造成修行當中的極大困擾。

另外,三惡道的眾生,或者遇不到佛法的眾生,也屬於一種報障,由於業報成熟,使它們遠離了佛法。

煩惱障呢?就是指自己今生現前的思維分別與執著,它就是煩惱,也是煩惱的根源。用分別心,執著地學佛修行,是不可能契入佛法的,更不可能通達,所以,是一種障礙。咱這部《圓覺經》裡,後文說得很清楚:「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咱後面再細說啊!

同時,有些人對於宗派和法門特別執著,或者對於境界特別執著,哎,也屬於煩惱障。嘿嘿,而且呢?還屬於自尋煩惱呀!

——知道了啥叫業障,那麼,淨諸業障菩薩是怎樣把業障清除的呢?

——哎,在漢傳佛教當中,有三類方法,都是懺悔法門。

——第一類啊,叫做「取相懺」,就是有相的懺悔法門。比如說:持咒、念佛、皈依三寶、發出離心和菩提心,禮拜佛菩薩、在佛像前發露自己的罪業而懺悔,等等,都屬於取相懺。它適合於普通的學佛者,比較方便,但是,需要持之以恆,功到自然成啊!

——取相懺,依靠的是佛菩薩的加持,只有非常誠心的人,才會有感應發生,依靠佛力,淨除業障。

——第二類,叫做「大乘方等懺法」,也就是讀念大乘經典,進行聞思修;或者一邊念,一邊隨文入觀,觀察經文裡的法義和境界。哎,依靠長期深入聞思修的力量,咱們的心,就會逐漸和法相融合,依靠法的力量,同樣可以淨除一切業障啊。

——第三類,叫做「觀無生懺」,也就是深入空性當中,觀察一切法無生也無滅,本來如幻啊!哎,所謂的業障呢?當體就是本來空呀!了不可得呀!

觀無生懺,不是大家都可以修的,而應當是在開悟空性以後進行。所以,它是悟道者的懺悔法門。

——哎,「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一切業障,都離不開咱們的心,所以,只要用佛法來轉化自己的心,放下分別與執著,漸漸地,所有的業障都會得以淨除的呀。

第十位,是普覺菩薩

菩薩嘛,咱都知道,全稱叫做「菩提薩埵」,意思是「自覺覺他」,就是不僅自己覺悟,還要幫助一切眾生都覺悟的人呀!

哎,這位普覺菩薩,同樣如此,而且,他發願要普遍覺悟一切眾生,沒有任何遺漏,所以叫做普覺呀。

第十一位,是圓覺菩薩

圓覺菩薩呢?有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這位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發願要獲得圓滿的覺悟,同時,要幫助一切眾生獲得圓滿的覺悟。

第二,這位菩薩已經獲得了圓滿覺悟,而且,完全可以幫助咱們大家,也獲得圓滿覺悟。只要,咱肯接受菩薩的教導呀!

——哎,另外,或許這位圓覺菩薩,就是依照《圓覺經》的圓覺法門修行,而獲得成就的吧!

第十二位,是賢善首菩薩

賢善首菩薩,顧名思義,就是一切菩薩賢者的上首,乃至於在大菩薩當中,他也時常位居上首呀!

——為啥呢?因為呀,他的功德已經圓滿,早已成佛,只是,暫時還沒有示現八相成道,暫時還沒有做教主而已,哎,這需要因緣的逐漸成熟啊!

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在《圓覺經》法會上,說法的是法報應三身一體的佛陀,而且是定中說法,也就是在三昧當中說法。因此,聽法的大菩薩們,哎,不僅僅是這十二位,還包括他們的諸多眷屬,也都是大菩薩,大家呢?都進入了同樣的三昧正受當中,共同安住在如來化現的淨土,安住在這個神通大光明藏,也就是一切眾生的清淨覺性之地,這個終極平等的法會呀!

(第一章文殊菩薩所問章)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哎,世尊說法之前,通常需要有菩薩來發問,以表示啊,對於佛和法的尊重。

在《圓覺經》法會上,首先問法的是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因為呀,非文殊菩薩之大智慧,難以發起如此殊勝圓滿之法會呀!

古代印度呢,非常注重禮節,當弟子或者學生,向老師問法的時候,先要向老師禮拜,喔,就是五體投地的那種跪拜,啥叫五體呢?哎,就是指腦門、兩膝和兩肘。

——說實在的,就如今來說,跪拜已經不太順應時代風潮了。哎,它不人性化呀!也不夠尊重人權呀!如果弟子真地尊重老師的話,我想,一個鞠躬和問訊,就已經足夠啦!

按照古代印度的禮節風俗,文殊菩薩從大眾當中站起身來,離開了自己的座位,先是五體投地地禮拜佛陀,然後還要順時針方向,就是右繞啊!圍繞著佛陀的寶座,安詳地繞三圈,表示對於佛陀的無比敬重。

——哎,那意思就是說呀,世尊啊!俺們大家都是以您為中心的呀!俺們永遠圍繞著您,跟隨著您。就像那萬物生長靠太陽一樣,您就是俺們的紅太陽呀!

——嗨,這可真不是吹捧,而是實情。啥實情呢?一切眾生的解脫,乃至於最初能夠發起菩提心,等等,所有的善根,都離不開佛陀的加持呀!甚至於,一切善法,唯有佛陀的加持,才能發起。在了義佛經當中,對此多有開示啊。

圍繞著佛陀,右繞了三圈以後,文殊菩薩又回到了剛才頂禮佛陀的地方,然後,雙膝跪地,哎,這叫做「長跪」,雙手交叉合掌,就如同大日如來的那個手印一樣,兩個手掌合在一起,手指頭互相交叉並且合攏。

也有人說,是兩個手臂,左右搭肩而交叉,似乎過去的西域各國有這種禮節,具體咋理解,哎,反正又沒留下照片,您自己看著辦吧。

——關於大日如來,哎,也就是法身毗盧遮那佛,在不少寺院裡,都有圓覺寶殿,當中呢?供奉的就是大日如來,兩側呢?左右分別供奉十二圓覺菩薩,一邊六位。所依據的呢?就是咱這部《圓覺經》啊!

在我出家的那座寺院,裡面沒有大雄寶殿,正中央呢,就是一座圓覺寶殿,裡面供奉的呢,就是大日如來和十二圓覺菩薩。哎,有一次去師父的房間裡,幫助整理書架,嘿嘿,發現了一本《圓覺經》,字大,適合讀誦,毫不猶豫地向師父討了回來。哎,就是我一直聞思修用的這本啦!雖然,在出家前,就看過《圓覺經》,但是呢?一直沒找到合適的經本,哎,這次終於如願以償啦。

當文殊菩薩繞佛三圈以後,又回到了剛才拜佛的地方,然後,他雙膝跪地,雙手交叉合掌,恭敬地向佛陀問法。哎,所謂的「白」,就是中國古代指弟子和老師說話,或者孩子同父母說話,再或者臣子與帝王說話,就相當於「恭敬地說」,或者「恭敬地問」呀!哎,文殊菩薩問的啥呢?咱看下文: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問法之前,文殊菩薩先由衷地讚嘆佛陀:「大慈大悲的世尊啊!但願您呀,能夠為前來參加這次法會的,聽法的大眾們,講說一下:第一、啥叫做如來的「本起清淨」,什麼樣的修行,才是如來的「因地法行」呢?第二、同時啊,還要請您講說一下,各位菩薩們,應當怎樣在大乘佛法當中,發起清淨的菩提心,才能夠遠離各種修行的邪見之病呢?」

哎,這是文殊菩薩替咱大家,向佛陀請問的兩個問題。完了以後呢?文殊菩薩還特意強調了這倆問題的重要性,說啊:「您回答了這倆問題以後呢,就能夠幫助未來末法時代,那些求學大乘佛法的人,哎,就是咱們大家呀!讓咱們呢?不會再落入邪見當中啦!」

佛陀是大慈大悲的,哎,願意給予眾生無邊的快樂,這叫做大慈;願意解救眾生無邊的苦難,這叫做大悲。

——這種大慈大悲怎樣實現呢?

——就通過法的布施來實現。哎,佛陀應眾生的需要,義務解答菩薩們的問題,不求回報地,把自己覺悟的妙法奉獻出來。咱們大家呢?只要依照佛陀的開示來修行,都可以因此而得到無邊的快樂,因此而解除無窮的苦難啊!

啥叫「本起清淨」呢?

——就是在如來的清淨本覺當中,一旦發起妙用的話,所顯現的法門。哎,就好像從一座寶藏裡面,想要輸送出珍寶的話,必須要有一道門,通過它,才能夠把寶藏裡面的無盡財寶,運送出來,利益無邊眾生啊。

啥叫「因地法行」呢?

——就是一切如來,在因地修行的方法,因為這樣的修行,才成佛的。哎,咱把這招學會了,咱也照著去修行,那麼,咱也能成佛呀!

這個「本起清淨」和「因地法行」啊,是密切關聯在一起的,其實呢?它們就是同一道門。哎,同一道門,它有兩種作用,一個是出門,一個是進門。

——明白了吧?如來度眾生,是出門,是從法身當中發起妙用,哎,這就是「本起清淨」,就是妙用的法門。

——眾生成佛呢?是進門,是要證入法身呀!哎,這就是「因地法行」,也就是修行成佛的法門。

所以呀,這倆問題,文殊菩薩把它們放在一塊兒問,因為呢,它們就是同一道門,哎,如來出來接引,咱們往裡頭進,都要通過這道門呀!所以叫做法門。

——到底是啥法門呢?哎,一會兒咱看下文,咱洗耳恭聽世尊的解答。

關於第二個問題,所謂的「清淨心」,也就是菩提心,也就是自覺覺他之心,或者說成佛度眾生之心呀!問題是,這個心應當如何把握,才能夠不落入邪見當中呢?所謂的「諸病」,主要指的是種種邪見。

——哎,有人說啦,各種執著也是病啊!

——您說的沒錯!不過呢?執著和邪見,是分不開的,無論您執著啥,其實,都是一種偏見和邪見呀!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各位兄弟姐妹,咱來看看啥叫做虔誠吧!

——您看,以文殊師利這樣了不起的大菩薩,七佛之師啊!哎,在向佛陀問法以後呢?還要再次五體投地,進行禮拜,意思是說啊,請您一定慈悲,一定回答呀!

不僅如此,這個問法的儀式呢,竟然還要有條不紊地重複三遍,從頭到尾,一絲不苟呀!嘿嘿,您看看啥叫做禮儀之邦吧!您看看啥叫做虔誠吧!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當時啊,看到文殊師利菩薩如此虔誠恭敬地,替眾生請法,世尊於是告訴文殊菩薩說:

「太好啦,太好啦!善男子,你們呀,能夠為了法會當中的各位菩薩,詢問如來因地修行的方法;並且呢,同時也為了讓末法時代,一切求學大乘佛法的眾生,能夠得以安住正法,自利利他,而不會落入邪見執著當中。現在請你們仔細傾聽,如來就要為大家解說。」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聽到如來說法的允諾,當時啊,文殊師利菩薩充滿了歡喜地依教奉行,和在座的菩薩大眾們呢,一塊兒靜靜地聆聽。

——哎,咱學佛,應當充滿歡喜呀,千萬不要愁眉苦臉地去學。為啥呢?嘿嘿,四祖道信禪師說得好:快樂無憂,是名為佛呀!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於是,佛陀告訴大家說:「各位善男子,如來呢,作為無上法王,擁有一個廣大的總持法門,名字呢,叫做圓覺。裡面呀,能夠流淌出一切清淨真如,一切菩提,一切涅槃,以及種種波羅密妙法。」

「而且呢,這個圓覺法門,能夠教導並且傳授給一切菩薩,告訴他們啊,一切如來都是從本來清淨當中,發起了圓滿覺悟的願心,以此作為成佛之因;然後呢?還要依靠圓滿覺照清淨覺相為修行方法,以覺照的力量,永遠斷除無明,才能夠成佛啊!」

——哎,這段經文,是如來概要地解答文殊菩薩所問的第一個問題,也就是:

第一、啥叫做如來的「本起清淨」,什麼樣的修行,才是如來的「因地法行」呢?

——咱前面說過,這個「本起清淨」和「因地法行」就是同一道門,同一個法門啊!只不過呢,法門運行的方向不同,如來出門發起妙用,眾生入門修行成佛。

世尊呢,開宗明義,直接就告訴文殊菩薩,也告訴咱們大家,這個法門呢?就是圓覺,它也是一個無比廣大的總持法門。

所謂陀羅尼,翻譯成漢語就是「總持」,哎,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呀!意思就是說呢,這個法門,可以把一切妙法都包含在內,八萬四千法門都在其中啊!這個圓覺法門,對於佛陀來說,可以從中流淌出一切清淨真如,一切菩提,一切涅槃,以及一切波羅密妙法,幹啥呢?廣度眾生呀!哎,這是出門。

——啥叫清淨真如?哎,對於一切事物,都沒有染污,就叫做清淨;真心無念,不生不滅不變異,如如不動,就叫做真如呀。

——啥叫菩提?哎,就是覺悟之心,以及覺悟之法,還有覺悟之境界呀!

——啥叫涅槃?哎,涅者不生,槃者不滅,親證一切法本無生滅,如幻不實,就是涅槃呀!有人說啦:你這個和尚又胡說,你自已還有生有死呢?那一切法咋會不生不滅呢?

——嗨,咋說您呢!咋總是往現象裡面去鑽呢!您這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啊!沒錯,超然的身體有生有死,可它太局部啦!最多算一棵樹吧。超然的心呢?比這廣大得多呀!最終,身體死了,心它不會死呀!您自己,何嘗不是如此呢!哎,咱的心,本來不生不滅,就是涅槃呀!身體,是由它造出來的呀!

——啥叫波羅密?哎,就是到彼岸,從生死苦海的此岸,到達涅槃解脫的彼岸呀!一般說呢,有六波羅蜜,或者十波羅密,等等。哎,都是名相,您自己查去吧。

哎,以上是如來出圓覺之門,流淌出一切妙法,廣度眾生。咱們大家呢?要想成佛,咱就要進入圓覺之門。咋進呢?依據如來的開示,也依據圓覺法門的教導,咱得反其道而行之呀!

各位兄弟姐妹,要修行,咱得先確定目標,目標在哪兒呢?哎,就是清淨真如流淌出來的那個地方——如來的圓滿覺性呀!

——所以,首先,咱得把如來「本起清淨」當中的那個「本」找到,至少也得認識到吧!哎,那就是如來的圓滿覺性,同時呢?也就是咱每個人的本來心性呀!這兩者是不二的呀!這就叫做了義大乘呀!

明白了這一點,就好辦了,哎,釋迦老子離咱不遠呀!於是,咱有了足夠的信心,咱要成佛,咱要見佛性,咱要證法身,咱要圓滿覺悟呀!

——哎,這就是菩提心,也叫做圓滿覺悟之心。

——咱把如來的圓滿覺悟境界,放進了自己的心裡,當做了自己的目標。哎,行話呢,這叫做:以如來果地覺,為自己的因地心呀!而且必須得如此,因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啊!咱種的是如來圓覺之心,自然也就會成就如來圓覺之果呀!

——於是,咱就開始修學大乘佛法啦。咋修呢?

——哎,咱還順藤摸瓜,咱修六波羅蜜,咱開悟涅槃,咱實證菩提,咱回歸清淨真如,哎,最後,咱就進了圓覺大門,成就了圓滿覺悟的佛果啦!

——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也都是「因地法行」。但是呢,有點兒複雜,咱不太好掌握。所以呀,世尊大慈大悲,給咱指了一條捷徑,哎,直挺挺的成佛之路呀!那就是:

——圓滿覺照清淨覺相,永遠斷除無明。

咋叫圓滿覺照呢?啥是清淨覺相呢?

——哎,咱觀照的時候,要做到內覺不見心,外照不見相,嘿嘿,這就是圓滿覺照啦。

弟兄們,您向內覺醒自己的心的時候,哎,也就是覺知自己的心的時候,請問,您的心有相貌嗎?

——喔,沒有。那好,那咱就不應當執著於有一個心,可以覺知呀!哎,這就叫做內覺不見心。其實,就是要在往內覺知的同時,放下對於心的執著呀。

姐妹們,您向外觀照的時候,您見到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等等形相了嗎?

——喔,您見到了。是啊,要是見不到,那就是瞎子呀!

——哎,但是,咱在觀照到這些相的同時,咱必須得知道,它不是咱心外的相呀!它離不開咱的心,也離不開咱的觀照,它呢?是咱心裡的相,是咱觀照出來的相呀!

——因為,這個世界啥樣?人人所見不同呀!哎,有人說它美好,有人說它糟糕,還有人呢,說它像水泡哇!

——所以,咱見到的,咱觀照到的,並不是事物的本來狀況,而是呢?咱心裡的樣子呀!換句話說呢?是咱的心,顯現出來的這些相呀!它並不真實呀!

——哎,一旦咱觀照到了這地步,咱就不會執著於所見到的相啦。因為,咱已經知道,它是心相,不是實相,不值得,也不必要去執著呀!哎,這就叫做外照不見相。其實,就是在往外觀照的同時,明白了一切相的虛假如幻呀。

當咱這樣圓滿覺照,哎,內覺不見心,外照不見相,這時候,咱再來深入觀察一下,就在此時,就在當下,如來的圓滿覺性在哪裡呢?或者說,咱的本來心性在哪裡呢?

——哎,咱用圓滿覺照,去照到那個本來心性,它,就是清淨覺相啊!就是如來的圓滿覺性啊!

——您不用為照不到而發愁,哎,只要您熟練了圓滿覺照的方法,習慣了內覺不見心,外照不見相,就這樣內外不住,心境一如,哎,時間一久,功夫一到啊,咱的心,和境界之間的對立,就消融了,嘿嘿,您就會朗然獨覺啦!

——有啥好覺的呢!內覺、外照,當體就是清淨覺相呀!它光亮亮,圓滾滾,空而明,照而虛,內里無一物,含容遍大千。嘿嘿,您還到要哪兒去找呢!

接下來,啥叫無明?怎樣永遠斷除無明呢?咱繼續聆聽世尊的解答。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