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心如牆壁,什麼東西也干擾你不到,你看你開不開悟呢?
我們在禪堂裡面行、坐,就是搞實踐。毛澤東講:「實踐出真知。」如果我們不在這裡坐,不在這裡參,你怎麼知道那個心是什麼樣呢?所以達摩祖師一來到中國,就將那個楞伽經印心,藉教悟宗。要好好地學習,好好地做。現在我們不是學習嗎?一面學習一面做,參學參學,就是一面參一面學。
我們辦佛學院研究教理,教是講道理的,你懂了道理,就好好去做。同煮飯的一樣,煮飯要下多少米?要放多少水?你多了水也不行,少了水也不行。多了水呢,就成稀飯;少了水呢,飯就不熟。就是這個道理,就是」實踐出真知」。
藉教悟宗,要悟到你的心地法門,你就得參。你懂得一個道理,他怎麼樣講呢? 「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六根對六塵,根塵無偶,這就叫「外息諸緣」嘛。你眼睛看東西,卻視而不見,好好地照顧自己的心,看著自己的心。」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惟讀聖賢書」,兩個耳朵呢,不要聽外頭的事,一心不亂地讀書,還不是這個道理?「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裡不要打妄想。外頭的這些緣,貪嗔痴,貪吃的、穿的、用的,這就是攀緣。不要攀緣外面的東西,心裡不打妄想,「心如牆壁,可以入道」!達摩祖師給我們做了榜樣,他在少林寺五葉峰山洞裡打坐,心如牆壁,什麼東西也干擾不到他。如果你做到了,看你開不開悟?
參禪與念佛,當然是有點差別的。念佛呢,就是念,就在那裡念,念得一心不亂;參禪呢,要曉得迴光返照,自己在這裡起疑情。古人講:「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念佛是誰?」 「誰」就是疑情嘛,這個 「誰」不是疑情是什麼東西呢?念佛是哪一個?好像我掉了一個東西,到處尋:這個東西掉到哪裡去了呢?一直尋這個問題,總在那尋。尋到啦,尋到啦!喔,它是在這裡!用功參話頭就是這個道理嘛。我們就是無量劫來把這個心失掉了,迷失了。迷失了這個心就叫做」凡夫」,所謂生死凡夫!如果你找到這個心,那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