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道德經》五大關鍵字,體悟道家大智慧


時間:2016/5/12 作者:妙音居士

一、道

「道」是《道德經》的核心,也是道家哲學最高的範疇。在道家學說中,道是宇宙的本體,道產生了世界;道既不是物質的也不是精神的。《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在《道德經》中,道既是本體,也是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則。萬物的生長、死亡都遵循著道。道是萬物產生的根本,是萬物生長、變化的動力,也是萬物滅後最終的歸宿。

二、一

在《道德經》中,道和一是同義詞。因為道是最原始的,產生世界的一。一有兩層含義,首先是說道是唯一的本源,不存在第二個本源。

其次,一說明道是一個整體,是不可分的,道是原始的事物尚未分化的形態。在道的層面,萬物混沌未分,沒有名字和分別。所以莊子說:「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意思是列舉細小的草莖和高大的庭柱、醜女和西施,寬大、奇變、詭詐、怪異等千奇百怪的各種事態來說明這一點,從「道」的觀點看它們都是一體的。

三、無為

「無為而無所不為」,是老子哲學的核心。什麼叫「無為」?世俗把它理解為什麼事都不做,或者解釋為「無所作為」,消極頹廢等等,不是望文生義,便是嚴重的誤解,跟老子的「無為」道德觀相去甚遠。

在《老子》中,「無為」分為道「無為」與人「無為」兩種。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章)按老子的說法,天地萬物皆為道所生化(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是「無不為」的。道是無意識、無目的的,它生化萬物是在為其提供根本依據的意義上說的,而且道並非游離於萬物之外,而是內在於萬物之中的,因此道的這種「無不為」並非表現為外在的力量,而是在萬物內部發揮作用的,所以是不露痕跡的,表現出來的倒是天地萬物的自為、自化、自成,因而道看似是無所作為的。

人的「無為」則不同。人的一切行為都是有意識、有目的的,他對事物的作用表現為一種外在的力量,所以人之「無為」不可能完全是無形無象的。人對事物的「為」,基本有兩種情況或類型:一是因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及其發展趨勢而因勢利導,二是根本違逆事物的自然本性及其發展趨勢而強行所為、妄自作為。顯然,老子是主張前者的。

由此可知,老子的「無為」決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也決不是消極的無所作為相反:「無為」是積極精進,講究最有效的「作為」。「無為」是順應自然規律。以柔弱為用、不逞強好勝、不爭名奪利、不勞民傷財。

四、自然

道家所說中的自然,不是一個名詞,不是指現在我們說的大自然。《道德經》上說「道法自然」,意思就是道的運動和變化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強調的是萬物自己發展,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道雖然是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但道不是強加於萬物的。道化育萬物是讓萬物自然而成。

道法自然不是說,道取法自然,而是說道自然而然生養萬物。就像聖經記述上帝創世:「事就這樣成了。」

五、玄德

《道德經》上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老子說,道創造了東西卻不占有,做出了功績卻不自恃功勞,養育了東西卻不主宰它的命運,這才是深妙的德。

人生一世,到撒手人寰的一刻,自己真正占有、真正依恃、真正主宰的是什麼呢?沒有!一切都只是一種經歷,你生養了孩子,孩子不屬於你,父母也不該主宰孩子生活;你做的事業,創造的公司,甚至讀過的書,這些都不是你的。明白這些道理,就能理解老子所說的玄德。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