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夢參長老:佛教的忍辱波羅蜜和阿Q精神有什麼不同


時間:2016/5/15 作者:君合

夢參長老,當代高僧,出生於1915年,現在五台山真容寺靜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覺醒」,他認為自己沒有覺也沒有醒,再加上是作夢因緣出家,遂自己取名為「夢參」。夢參長老早年曾因不願還俗被捕入獄,又在獄中宣傳佛法,結果被判刑十五年及勞改十八年,1982年才平反出獄,夢參長老用一生印證了何為「忍辱波羅蜜「。

當你碰見一個人無理地咒罵你、毀謗你,也許與你素無瓜葛,可是他無緣無故的就來殘害你,你應該怎麼辦呢?沒有學佛的人,遇到這種情況當然會不服氣,就想要報復,去跟他比力氣、勢力、金錢!學佛的人要學會忍!忍他、讓他、不理他,因為這些事物都不是常在的,我們剛才講「無常」,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無常當中都會變化不定的,能這樣想會幫助你看開一點、放下一點,不要太執著,什麼事都不要太硬碰硬,對你沒有好處,對眾生也沒有好處。假使你能忍一時之氣,當時好像是被人欺負了,可是一個學佛的人知道,那是消災免難,當你用佛法來面對一切的人、事、物,也是如此!

遭受意外、被人陷害、被人誤解或者遭人縱火等種種災害,假使你內心不平、氣恨,想盡種種辦法報復,已經是不可能挽回的,你又能怎麼辦呢?我們佛教就是講懺悔,懺悔自己的業重,起碼這樣子能夠讓你安定下來,安定什麼呢?安定你的心靈,知道因果不滅、因果循環,自己作的業自己消,任何事情能照著佛所教導的教理去想、去做,你會得到很大的受用,當你都能受用了,你就知道修行的工夫進步了。

像魯迅寫《阿Q正傳》,形容我們中國人就是阿Q那一類的,人家打他了,他假使念過《金剛經》,唉呀!這我消業障了,那就正確了。他不這樣想,他怎麼想?他說「兒子打老子」。其實也是想法,也不煩惱了,但是是兒子打老子。我看《阿Q正傳》時,我看到這,我就想他怎不會想老子打兒子,幫我消業障,不就完了,那多好!兒子打老子,那就不行了,那想法不同了,他還勝利了,他心裡勝利了。「阿Q精神」,也是我們佛教忍辱波羅蜜的精神,釋迦牟尼佛就是這種精神。我們要做的就是忍辱波羅蜜,所以要把修行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來,隨便你做那一行,都可以運用到你的生活當中。

總之,我們所學的要跟我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我們的行為舉止也必須與我們說過的話相結合,這樣子你就不會去說傷人的話,到達了一定程度,你就不會想罵人。聽到罵人的話,你聽到的不知道是什麼語言,你想罵人也罵不出來。你知道該罵人的話,什麼都罵得出來,這就是你已經達到自然而然、不造作的境界了。那個業只是口,如果你念念的那個心都不曾離開佛、法、僧三寶的話,心裡的惡念頭就不容易生起,也沒有機會生起,不論遇到什麼環境,你都要導引使它生起善念。

「喜」就是歡喜,就是你對人內心永遠保持歡喜,這就很難了。任何的憂愁事,任何的煩惱事,你知道這都是假的,是現象,會損害你的慈悲心,損害你的智慧心,這就要觀照了。當你觀照的時候,自己就能看得破,看一切事物是無常的,能夠忍受,不去爭不去計較,能看破這個就不容易了。看破了、明白了,還得放下,不要去執著,這樣才能生起歡喜心。如果你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舍。佛教我們的方法,「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你要儘量發揮這個心情,受用會無窮無盡的。

把所學到的佛法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接觸人,一種接觸事。不論在人、在事上,你都得這樣用心,這樣處理問題,你會處理得很恰當。在病苦的當中,特別是在困境當中,你就會感覺到心的威力,體會到佛法的威力,因為佛法就是心法。

將佛法與日常生活結合,來驗證這個心,無非是訓練心的一個方法,都是在說明「煉心」。「煉心」應該在什麼地方練習呢?就在生活當中!就在你面對一切的人、事!處理之後你就會知道,你的心境是心如止水,還是波濤洶湧?是有功力,還是沒有功力?自己最清楚。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