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科學家解釋量子物理學的奇妙世界,沒有固體,一切都是能量


時間:2016/8/14 作者:君合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雖然相關的主題一再地被重複寫成文章,還是無法強調出它的重要性。量子物理學世界是個透露出一個「這個世界並不是如既有知識所了解的結構」這種真相的怪異主題。(《金剛經》云: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我們所認識的物理實體世界,其實一點也不物理、一點也不實體,事實上,跟物理、實體根本差很遠。這個理論一再地被多位諾貝爾(從世界各地的多位科學家中脫穎而出)得獎的物理學家證明過,其中一位是NielsvBohr,丹麥物理學家,在幫助人們了解原子結構與量子理論這方面有很大的貢獻。

NielsBohr說:「如果量子力學沒有嚇到你,那表示你還沒搞懂它。每一個我們稱為「真實」的東西,都是由不真實的東西組成的。」(《金剛經》云: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十九世紀初,物理學家開始探索能量與物質結構之間的關係。在此過程中,科學知識的核心牛頓宇宙物質理論(Newtonianmaterialuniverse)開始崩塌,人們開始了解物質只是虛無的,一切都只是幻覺。科學家們開始認識到宇宙中的所有東西都是由能量構成。(《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儘管量子理論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它所提出對自然的真實定義可能還是會被認為過於隨便、讓人無法理解甚至是令人憤怒。」(擷自Discover2001年第22期37~43頁,T.Folger的「QuantumShmantum」)

量子物理學家發現物理原子是由能量漩渦(不停地旋轉、振動)組成,每一個漩渦都放射出自己獨特的能量樣式。因此,如果我們真的想要觀察、了解自己究竟是什麼,答案是:我們是由能量與振動組成,並放射出個人特有的能量樣式(這是真的,而量子物理也一再地向我們證明這件事)。我們本身的存在比我們所知道的還多,該是時候正視自己了。(《金剛經》云: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痴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痴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

如果用顯微鏡觀察原子的組成,可以看到一個很小、無形的、像龍捲風的渦流,以及一些無限小的能量漩渦,稱為「夸克」與「光子」,是組成「原子」的成分。當再進一步接近觀察原子結構的時候,卻看不到東西,你會看到一個物理空間。原子沒有實體的物理結構,我們看不到實體結構,實體的東西其實沒有實體結構!原子是由無形的能量組成,而不是由有形的東西組成。(《金剛經》云:「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與天文教授RichardConnHenry說:「不要再反抗,接受這個不容爭辯的結論。宇宙不是物質的而是心智與心靈的」(內容取自精神宇宙)。(《楞嚴經》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

這真是個難題,不是嗎?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們是由物理實體所組成的,我們的世界是個獨立的存在。這個新發現指出「宇宙並不如牛頓物理學所說是由實體物質組裝起來的,而是起源於(愛因斯坦、MaxlPlanck、WernerHeisenberg以及其他人研究的)非物質能量波之間的纏繞組合。」(《圓覺經》云:「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

三界上下法,我說皆是心,

離於諸心法,更無有可得。

意識在量子力學中扮演的角色

到底「我們的實體物質其實根本就不是實體」是什麼意思?這可能有很多意思,而科學家們如果繼續用之前既有的知識以及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來局限範圍,就無法繼續探討像這類的概念。正如NikolaTesla的假設性說法:「當科學家們開始用非物理現象來研究的時候,其進度會比之前幾個世紀的進度更往前跨一大步。」

幸運的是,許多科學家已經有了躍進式的進展,而且已經對我們在量子物理學所發現的意義與影響提出質疑。其中一個較有潛力的新發現是「觀察者創造現實。」(《楞嚴經》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

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新物理學的基本結論也認同觀察者創造現實這種說法。身為觀察者,我們都參與了自己個人創造的現實。物理學家們被迫承認宇宙是個「精神」結構的事實。先鋒物理學家JamesJeans爵士寫道:「知識之流目前正朝著非機械現實的方向走;宇宙的存在目前看起來更像是巨大的思想而非巨大的機械。對物質領域來說,心靈不再是偶然出現的入侵者。我們反而應該將其視為物質領域的創造者以及領導者。」(擷自Nature2005年第436期29頁,R.C.Henry的「精神宇宙TheMentalUniverse」)

一個可以用來說明「意識在物理實體世界(我們知道它其實沒那麼實體)所扮演之角色」的好例子是雙縫實驗。這個實驗被多次用來探討意識在讓物理現實成型時所扮演的角色。(《楞嚴經》云: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雙縫實驗

雙縫實驗的光子系統被用來測試意識在量子波函式塌縮的時候可能扮演的角色。干涉圖樣在雙縫實驗的光譜能量預期會比單縫實驗的光譜能量下降,當注意力都集中在雙縫上而不是遠離它。研究發現與意識相關因素,如:冥想、經驗、影響注意力的電皮質標記等,以及物理相關因素,如:透明度、吸收等,與雙縫實驗中干涉圖樣的預測路徑大有相關。

這只是個開始。我在今年早些時候寫了另一篇文章,裡面描述更多,是關於意識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物理實體的世界。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這有什麼重大意義?

這項信息的重大意義是讓我們清醒,去了解我們是由能量組成的,可以放射出我們獨特的能量特徵。感覺、思想與情緒扮演了重要角色,量子物理學幫我們看清我們如何去感覺的意義。如果人們內心都是處於愛與和平的狀態,無疑地可以影響我們身邊的外在世界,也會影響其他人的感覺。

NikolaTesla「如果你想知道宇宙的秘密,就用能量、頻率與振動來思考。」

研究已經顯示出一些從內心和平散發出正向情緒操作的人以及其身邊的人會得到非常不同的經驗。在亞原子層級的振動頻率是否會影響物理現象的表現?如果會,會改變哪些?我們知道如果原子要改變狀態,它會吸收或放射出造成狀態改變的電磁頻率。不同狀態的情緒、認知和感覺會造成不同的電磁頻率嗎?答案是肯定的!已經被證明過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