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繼承衣缽之後為了躲避惡人的追尋,就跑到了現在的大庾嶺,大庾嶺它有個地理特徵叫一山有四季,兩岸梅花開。往往是靠廣東的一面梅花開完以後,靠江西的一面再開,它是南北方地理上的分界線,也是由中原到南方去的通途,六祖慧能就跑到那個地方去躲起來。
然後在五祖弘忍的門下,有一個叫慧明的是四品將軍,看來身強馬壯,用最快的速度追上六祖慧能,慧能把他的衣缽放在石頭上人躲在草莽當中,慧明追上之後說慧能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我並不是搶你的衣缽,於是慧能從草莽中走出來,慧明給他頂禮,說你要傳佛法給我,這個人是個道器很有道心。於是慧能講了一句話,沒有講這句話前面靜了片刻,這個就有文章了,你在沒有聽法之前你先把自己的狂心停下來,如果你的心裡頭波瀾壯闊,心裡有我見有我執,法師的法不可能流到你的心田中。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明上座是慧明,古代人文雅的稱呼,在善與惡的後面是什麼,這裡就說善和惡是人類基本的道德判斷,一個地區人認為是善的東西,在另外一個地方人不一定認為是善的,參佛的人不僅僅停留在道德的層面判斷善和惡,如果明心見性的話,不思善不思惡,如果思善思惡是二元對立,善惡、好壞、黑白、長短是二元對立的,真正參佛悟佛的人,叫不分別,平常心,平等心,真如,佛性。
哪個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在善噁心下來的那一瞬間,你的那個心才是我們要修行的心,因此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哲學上來講就是要消解今天的二元對立,因為我們心中永遠有二元對立,因此我們產生身心分離,好人壞人,善人惡人,男人女人,黑的白的,長的短的,可以無窮的分下去。最好短平快,直通心地法門,一步到位是最好的,但是有很多的人在佛學的文字上大作文章,這要特別小心了,只有當你的心回到原本清靜自然的狀態,不思善不思惡時才是你的本心,如果你不斷判斷善惡,你就不能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這樣以來,在六祖慧能以後,我們把開悟又叫本來面目,徹見本來面目,找到無位真人,我們給了很多的名詞概念,萬變不離其宗講的開悟境界是一個而不是二個。大家在心經里看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在其它經典里也會看到,但不會這樣去說,講了一籮筐的概念,概念後面的東西就是一個,空有不二,在這裡叫本來面目。
慧明聽了這個話以後言下大悟,慧明是一個將軍是一個粗人,他聽了這個話以後言下大悟。因為他有處境,古代人出家的心非常真,出離心發起來時和佛菩薩無異,古代人有道器有道心,有這樣大丈夫的氣概。至於後來我們暫且不論了,你每天都會感受到你身邊的這些事情。總而言之,古代人在沒有修道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像今天種莊稼,因為我們很功利會在莊稼上下很多功夫,而古人在地上,功夫已經下的很深了,因為這樣的原因從佛陀時代到六祖慧能,有很多人見到法師以後三兩句就開悟了,善來比丘鬚髮自落,那個時候人的慧根非常之鋒利,這是我們今天生活在文化殘片信息殘片,各種污染信息壓力下的人沒法想像的。古人可以做到「朝聞道而夕死可矣」早上聽了道,晚上死都無所吝惜,我們現在的人有太多太多內在糾結,沒有辦法一下掃清,像霧霾一樣,你說拿鼓風機吹一下霧霾就散了嗎,吹不開的,這對今天的人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騰訊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