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內在的境界有多高,常人是很難鑑別出來的,只能通過這個人的為人處事來判斷。因為一個人的為人處事就是他內在境界的顯現。可是修行人犯的都是一個通病,就是喜歡一個人獨自清修。「清修」在某個階段固然很重要,但是不能一貫都是這樣修。
尤其是出家人,佛門裡的儀規一定要學習。我個人的體會,過去一直住大叢林,什麼也輪不到自己操心。沒住過小廟,沒學過這些儀規,現在自己來建廟,感到什麼都不會。過去人們學習這些都是住在小廟裡被逼出來的!在大叢林裡你連學的機會都沒有,輪不到你。
現在大家都還年青,都是小和尚,能學的都要學。往往沒學到的時候覺得這件事情沒有用途,實際上一件事情你掌握了以後都能用得上。
佛門裡的這些儀規,是和眾生聯繫的一種方法。平時,在家的信眾們都沒有時間到廟裡來,往往都是在佛菩薩的節日才來。如果佛門裡沒有這些儀規的話,很難讓信眾生起信心。
古人定的這些儀規是很有道理的,它有很多的用處。將來大家要出去弘化一方的時候,會感到祖師們定的這些儀規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必須要去學習。
一個佛教團體,如果沒有一些儀規,就顯得缺少佛教文化底蘊,像是沒有根一樣。通過儀規,可以來規範我們的身心。沒有儀規,壞的習慣不知道,想要培養一個好的習慣非常吃力!尤其是像我們這個道場,住的都是年青人,年青人的思想本身就比較活躍,行為舉止不太注意,讓信眾看起來,就顯得沒什麼規矩。
老和尚就比較注意規矩,在宣傳佛法上,行持上都做得比較到位。將來我們這兒再來了老和尚,要留一、兩個給我們年青人做做榜樣。眾生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態,喜歡跟老和尚學習(不是指年齡而是指出家時間),實際上一個人的智慧與年齡沒有多大的關係。
我自己對佛門裡的儀規懂得太少,過去不做事情感受不到這一點。你們女眾好像比我們男眾在儀規方面懂得多一些。
不當執事,體會不到它的重要性;當了執事,才體會到它的重要性。是一個團體就必須要有統一的儀規來規範我們大家的身心。
修行的方法,一個是從里往外,一個是從外往裡。作為薄地凡夫,從里往外很難,只有先從外面學習這些儀規,規範了自己的身心,慢慢地往裡滲透。尤其是弘法、領眾的時候,必須要學會儀規。過去的獨覺佛、羅漢,他們住山的時候可以不學這些,一旦他出來領眾、弘法,就必須學習這些儀規。
懂得儀規的人在場合上是不一樣的,這就像我們修行見地明白就不會迷失方向一樣,在場面上不至於暈頭轉向。
尤其是在座的有想出家的,你三年以內必須要把這些都學會。因為你出家以後就懈怠了,學起來就慢了。任何知識,三年以內沒學會,三年以後再學,就夾生了,要一鼓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