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怎樣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更容易獲得加持?


時間:2017/7/15 作者:定臻

《普門品》云:「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這句經文就是分說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得名的第一句,隨後是大水和羅剎難。《普門品》以大火、大水和羅剎難來代表觀世音菩薩解除千萬億眾生承受的諸般苦惱,所以這三個是分說解釋,也是總說代表。把前一句經文拆解完畢,餘下的部分就都是效驗了,隨後都是具體的事例,每個事例都可以返回到上一句的總綱,也都可以和此三句的分說並在一起來理解。

這句經文依然是經文的常用結構:一、如果有人在什麼樣的一個環境,遭遇到什麼苦難厄逆,這是一個先決條件;二、你要如何行做;三、獲得什麼結果。只是這句把這三部分的次序稍微打亂了,如果恢復到正常結構應該是:假如有人被大火吞沒,因為他能奉持觀世音名號,由菩薩巍巍神力的原因,大火不能焚燒他。這樣一理,依然是,我們遇到了什麼樣的苦難困厄,需要求助菩薩幫忙,然後如何落實行做,獲得結果。這句結構調整把行的標準前移,這說明什麼情況?為什麼要如此說呢?

1.提前把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這個行為養成,遇到事情就不會害怕,很容易升起稱念菩薩聖號的心,獲得加持。

恢復次序的結構,先是遇到困難,然後去落實行做,再獲得結果。在遭遇大火這樣的事情中,我們能不能升起稱念菩薩聖號的心?能不能福至心靈去念菩薩、求菩薩幫助?這恐怕略難!而如果非要強調遇到事情再念佛菩薩求幫忙,這就有點太功利了,也太投機了。從這句結構的調整,我們發現一個隱秘的問題:不能總依賴於常有的思維!(我遇到痲煩了,才想起求菩薩幫助。)這句就是要顛覆這個想法態度的,所以把行做放在前面,你能奉持菩薩聖號了,如果落到大火之中,因為你之前稱念菩薩的原因,可以不被大火焚燒。這就強調了一個未雨綢繆的部分,你要提前念!

我們不知道何時何地會發生什麼樣的突發事件,所以才會在那個時間出現在那個地方,承受了對應的災難痛苦;如果我們能提前知道,當然正常人就不會再走到那裡,一定會避開的,這是有情眾生趨利避害的普遍心態。因為無常隨時可能來臨,如果事事都要等到無常來臨再做對應調整,這很痲煩。我們能否想起在關鍵時刻念佛菩薩?這對學佛許久的人都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或許現在沒事了,大家都可以拍著胸脯說自己沒問題;待事情來了,就拍大腿後悔莫及了。

本句經文隱秘的傳遞了要未雨綢繆的信息,你要提前念啊,要養成念佛菩薩的習慣,要養成遇到事情按因果、按佛法、按各種觀法去對待的自然反應。這些摸底考試、期末、期終考試都考的不錯,可能大考時也會表現差不多;而如果中途沒有作答過,想遇到一個問題馬上就能滿分作答,這就有狂妄之嫌了。亦如之前說《普門超度》就是在預演我們自己的往生,沒事能念佛菩薩聖號,養成遇到事情依靠佛法、依靠佛菩薩解決的自然反應;在遇到急難危重突發情況時咱們就能略有保障,因為平素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可能在這個時候會發揮效用。

所以平時養成什麼習慣了?各位自己捫心自問,能摸到一頭汗那是很好的;摸不到一頭汗,可能就沒摸到地方。換而言之,我們反省自己是否養成念佛菩薩的習慣了呢?如果沒有這個習慣,那麼我們在遇到事情時,到底是什麼習氣在當家做主呢?摸到汗了,是因為發現自己還是貪嗔痴當家,還是傲慢疑惑做主,而沒有真正的把佛菩薩、佛法當成自己的主心骨,當成自己的真依靠。若這時厄逆之事來臨,生死懸一線間,我們能有什麼把握?還敢說「我決定往生無疑「嗎?我們這餘下的時光,其實就是要好好的運用,幫助自己在臨終一刻、在厄逆加身的一瞬,能自然的依靠佛法的力量,而不再是隨順自己的貪嗔痴的無明業力,這才是餘下生命要提起絕對注意力的地方,如果這個地方在餘生里都不能去練習和養成敏感度,自己的生死當如何書寫?

不能太依靠感受、依賴感應、依靠神通,這些都靠不住的。越是關鍵時刻,越是重大危急,這些感應神通等等準確度都會受更重的影響,我們越是關心,準確度就越是受影響。所以在思維問題時也是一樣,要拿捏思維問題力量的度:太過強烈,思維容易陷入僵局;而如果沒有力量,思維又沒有動力,容易散掉。所以調整這個力量的度,也就是定力要練習的細節,你要自己品:以什麼樣的力量去思維問題,會幫助問題獲得更好的展開和深入?而以什麼樣的力量會讓思維瞬間崩盤?什麼樣的力量會讓思維無法跟進?

換回到稱念聖號上也是一樣,我們以什麼樣的力量和出發點來念聖號?過去說現在我們學佛並非是靠根,而是靠識。靠根門檻很高,以此來學佛,我們一生壽終能不能觸碰到這個門檻都很難說,所以對普通的在家的居士而言,靠根的修行明顯就很難走通了。靠識也就是靠分別性去學佛,這對我們來說本身難度就不很大,你知道什麼是對的,這樣去落實就可以了;知道什麼是錯的,為什麼是錯的,就儘量避免就好。這就是戒、就是定、就是精進、就是般若了,只是這裡也依然有個門檻,你得能遇到相對正確的。能完全正確這很難,在世的所有學佛人有一個算一個,誰敢說自己一定理解的教義是完全正確的?玄奘翻譯完經文,還要祈請佛菩薩冥受機宜,驗證自己是否翻譯的有失佛意;鳩摩羅什大師也需要以舌舍利證明自己。古德尚且如此,何況你我末法深重的眾生一枚?

所以讀懂佛經在末法時期尤為重要。學佛都想找個依靠,找個善知識有事沒事的問個這問個那,可是善知識也需要養成的,以印光大師為例,他早期的內容和中晚期的回覆就有不同,那麼我們能說早期的就不是他說的?所以我們要知道善知識也是需要養成的,而我們能遇到什麼樣的,這就要看我們的善緣如何了。所以這也不能完全指望,能指望、能依靠的就只有最最實在的經文了。

誠如這句經文把慣用結構一改,我們雖然讀著感覺有點蹩腳,為什麼這樣說、而不是如以往那樣說?這一思維,馬上答案就出來了,埋藏其中的義理瞬間就跳出來了,就差一思維的距離。如果我們還有:遇到事情才想起求菩薩的心態,在這句讀明白後,就要試著調整了,要打提前亮,提前把這個行為養成,習慣養成,然後遇到事情就不害怕了。就算被大火吞噬,因為我之前有念菩薩的習慣,我不害怕。

2.以發菩提心的角度稱念菩薩聖號,可以提高獲得加持的機率

說下我的經歷,在那次跑寺院道場返回的途中,大巴在山路上剎車失靈,我的座位在後車輪上面的位置,剎車失靈聽的非常清楚,車速瞬間就飛起來,在盤旋的盤山道上就開始畫龍了,前面傳來念菩薩聖號的聲音,全車都在稱念,我沒念,一句都沒有,我也不害怕,那麼當時在想什麼?這車是很破的,這個車速大概一百多邁,撞山石上肯定會完蛋;撞前車可能傷亡更重。我沒想這些,我只想一個事情:如果我沒有價值了,就請帶我回去,我隨時候命。

當那個事情是對我的一次考試,我私覺得作答還可以,不一定滿分,但是也會很高分的。亦如我常常問各位:為什麼菩薩從地獄裡救你出來?救你的價值體現在哪裡?救你和救別人有什麼不同?如果救你還不如救別人,為什麼要求菩薩救你呢?所以發菩提心就成了一個分水嶺,沒發菩提心前,我們修的再好、境界再殊勝,對菩薩而言我們是被救度者,關係很清晰;而發了菩提心,關係就轉變了,不再是被救對象那麼簡單了,我們晉升到和菩薩是同一行列,他們站前排,我們在後面些,我們在走他們的路,所以我們和菩薩間不再是單純的救和被救關係,而成為真正的道友,成為真正的兄弟,菩薩成為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對象。

就像你出了事情,如果兄弟都不幫,朋友就更差一層了,如果認識的人都幫不上,不認識的就更不能寄希望了。沒發菩提心前,我們對菩薩的認識是單一方向的,我們認識菩薩,而菩薩不一定認識我們;發菩提心就轉變為雙方向的,我們認識菩薩,同時菩薩也知道我們,這時你求他幫忙又當如何?發菩提心就令獲得幫助的機率陡然上升,如果我們以發菩提心的角度稱念菩薩聖號,那麼心裡當如何用功?如想著,菩薩啊,你是我的大哥啊,小弟求你幫忙了,這是攀緣。在人世間套近乎拉親戚可能有用,一說是老鄉,感覺很親近的。但是以我因地的凡夫稱念果地的菩薩為大哥,這種行為就不合適。至誠的求菩薩,就能獲得幫助,不要套近乎,對菩薩而言,你有套近乎的時間,還不如多稱念、多奉行。

菩提心稱念聖號就不再是狹小於求自我利益感應之類了,而是為眾生利益稱念聖號,亦如觀世音菩薩聖號巍巍神德,若有眾生聽聞見形皆得無量利樂。所以我稱念聖號,希望周遭的眾生能聽聞到;希望周遭的眾生聽聞到,也能一起稱念;希望周遭眾生能一起稱念,幫助他們周遭的眾生也一同稱念,這就類似多米諾效應一樣,就類似《維摩經》中的無盡燈法門一樣了。如此聖號一念可遍及十方虛空,上達佛所下貫地獄,十法界一同領受慈音。這樣的一句聖號都可能是度無量無邊眾生的,同樣是這幾個字為什麼可以念到這種效果?差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如果我們想利益眾生,菩薩聖號當然可以,我們利用菩薩的聖號利益眾生,這不正對嗎?並非我們念聖號就要這樣觀,如果建立了菩提心,念阿彌陀佛的佛號,又當如何?我們介紹了很多種念聖號的方法,但是方法永遠都是要在基礎上煥發作用的,如果基礎找不到,方法就會大打折扣,這是我很少提方法的原因,並非方法不重要。

3.以真實的清淨信心稱念聖號,能獲得菩薩及時的幫助和加持,從而讓事情順利起來。

要提醒各位,千萬不要以疑惑心去考菩薩,比如我不信念菩薩聖號就會不被大火燒,於是自己點火,自己跳,然後念聖號。這是自取其死,因為疑惑心在前,菩薩的加持雖然普遍恆常,我們念聖號可以取得了和菩薩的連結,因為疑惑心在,就像電線和電源電燈都連線好了,開關沒打開,燈還是不能亮起來。不要去考驗菩薩,菩薩不接受考驗,我們所謂的考驗完全是疑惑心作祟,也是傲慢心作祟。如果你沒傲慢,你能想著去考菩薩嗎?你還自己設題,自己預設答案,菩薩該你的、還是欠你的?

這就如有的同修問問題,你自己有答案了,找別人問,僅是希望對方回答的複合你的固有答案罷了。這哪裡是問問題?這是愚痴對不對?我們既然不能考驗菩薩,那麼憑什麼就能把生死大事交付到菩薩手中?憑什麼就能如此虔誠的相信和奉行呢?如果我們平素里能堅持奉行一段,就會看到改變,這個改變可能是潛移默化不容易察覺的;可能是非常迅猛伶俐的。在堅持的過程中,要找到契合自己的方法和節奏,從而幫助自己能常態化奉行,如果我們就是有事了念兩嗓子,沒事了想都不想念都不念的,這種心態得不到加持是很正常的,不應該抱怨。挖井也好,鑽木取火也好,不堅持也是不能成功的,何況求菩薩幫助?

心態對了、基礎對了、方法對了,堅持下去,你必然看到改變和效果。可能不一定是從你最關注的事項上改變,但如果其他的事情都能改變了,也就是傳遞了一個信息:咱們堅持的是對的!所以學到對應的心態,建立對應的基礎,掌握運用對應的方法手段,這是我們想見效果必須具備的條件。就像某同修說自己被困在路上,車拋錨又在下雨,我說可以做超度啊,為什麼不做一把呢?或許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我們要得《普門品》的利益,這句經文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你要打提前亮,要未雨綢繆,要早些就奉持聖號,而不能只在事情攔路時才想。這樣才能保障在遇到問題時能及時的被處置,及時的收穫幫助,從而讓事情順利起來。若在平常都在這種神奇的體驗和感受中,我們還能想起考驗菩薩的事情嗎?知道這些都是拜學佛修行稱念菩薩聖號所得,還有心考驗菩薩嗎?就不會這樣想了,而會很簡單的相信,信得會很純粹,沒有半點疑惑,這就達到了求生極樂的那個信的標準了。從《普門品》裡我們若升起真實的清淨信心,也是掃除了往生極樂的另一大障礙,從而幫助我們更順暢、更大成功機率的往生極樂。

今天的部分就到這,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部落格《普門品析》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