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誰是觀自在菩薩?誰的觀能自在,誰就是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的稱號,絕非某聖賢的私有財產。怎樣才能觀自在?能「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能觀自在。觀自在有兩個涵義,一個是能如實地觀照心與境,一個是能隨意地觀照心與境。般若≈智慧,就是正確地知見與決斷,偏重於決斷;波羅是梵詞,漢意是「到彼岸」;「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就是能功夫很深地決斷到彼岸的方法很久很久了;「彼岸」是哪岸呢?彼岸的文學色彩很濃厚,實則是指涅槃一一無限地明白世出世間真相的境界。
2.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很顯然異於空的五蘊,其自性是空的,五蘊的顯現與自性的矛盾,說明了五蘊與空的不一不異,說明了現實是五蘊與空的合和雙運。單純的執著空,那是對豐富多采的恆沙情界的否定;單純的執著有(五蘊),佛及十地菩薩之位的聖果,焉能可期?幾千年來的修行實踐告訴我們,聖果雖然難取,但也確實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所以啊,空有二邊的執著,均是錯地。「有」易為世人理解,「空」卻不易!所以,這裡強調五蘊皆空;我佛說空,為醫有病,然而空醫有病,無藥醫空!
苦是什麼呢?有求皆苦。有生必滅,有淨必垢,有增必減;世間有情,在生與滅、淨與垢、增與減的過程中,事之不如意的地方,即是通常所謂的苦;在此意涵下,如若五蘊皆空,自然度過一切苦厄。
3.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就是舍利弗,又名鷲鷺子,人言其母目美,與鷲鷺有一拼;因母而得名的該賢,智慧猛利,佛稱其聲聞第一。佛法的羅漢果時代、不還果時代、預流果時代的果三段去時已遠,修三段的戒時代與定時代也成過去;現在正處於慧時代,修慧易於成就,在這修三段的慧時代,文殊是我們的目標,舍利弗是我們的榜樣;修行時,多向舍利弗學習,由聞慧到思慧再到修慧,是現時修法之正途。
色與空的二「不」二「即」,開示了色與空不一不異的雙運關係;這裡的色偏重於外現上的六根之對境,特別眼根之對境;受想行識偏重於內現上心意之對境;無論是外現還是內現,按照楞嚴經的觀點,均是因妄念故,在清淨元明體上起現的晦暗;晦暗既然依妄起現,那就不實,無異於空;然而晦暗顯然非空,色與空之二「不」二「即」所表徵的不一不異的雙運關係,就是這樣成立的。以後,為方便故,依妄起現的晦暗,我們皆廣而稱色,不管它是內境還是外境。很多人在自己的修行實踐中,都體悟到夢境與現實並無什麼本質的不同;因此之故,我們對內境之色與外境之色不作區分。
4.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此處的諸法空相,是指上文色受想行識五蘊與空連「不」帶「即」的雙運關係。諸位學人,諸法空相的六不特點,裡面含藏了無邊妙義,此處準備略而言之;如若廣說,窮劫不盡。
A 不生不滅 外境上的色塵,與內境上受想行識之意塵,是不生不滅的;那麼量如恆沙的諸佛世界,以及幽冥之處的無量罪獄,其生滅何來由致?心經的不生不滅之說法告訴我們:第1,恆沙佛國及無量罪獄之生滅,其本質是妄念的生滅,不動佛眼中的世界,那是常寂淨光,億萬斯年!何曾有過生滅?只有福報匱乏者,方見生滅;福報越是匱乏者,眼中的生滅越速。地獄中鬼方死方生頻現生滅,福厚天人壽逾長劫難現生滅,福如不動佛者壽至無量沒有生滅。第2,生滅是什麼?生滅表徵的就是時間。不動尊者眼中的世界,既然常寂淨光億萬斯年,那裡還會有時光的流動?那裡還會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之分?如此一來,就會有很多問題,譬如說由一粒屑小之籽到一株參天大樹,沒了三世之別的時光流動,那就需尊者的心花妙用來成就由籽到樹之功用;尊者的心花妙用,就含藏在三世無別所構設的特別因緣里。再譬如,既然三世無別,那麼佛法流轉的果三時、修三時與教三時,其別何致?等等。
B 不垢不淨 不垢不淨,是聖者的證量;垢,是獄鬼的證量;淨,是天人的證量。米勒日巴尊者有言「觀察別人的過失,會成為自己墮落的惡因」,可為獄鬼證垢量作注;反之,聖賢不見眾生過,非其閉目塞聽也,乃因已證淨量的心中無過也。再者,有一偉大的宗派,見地非常之高,可稱佛法之極巔,非常適合現在佛法流轉修三時的慧時代,然而卻以「淨觀」來自我標榜,誠其白璧之瑕也。證量垢淨之程度,與福報大小有關;聖者的證量不垢不淨,也非不垢不淨,實乃證居中道,無關垢淨,跳出了論垢說淨的境界。譬如說有一塊水晶,垢者所見乃晶中之暇,淨者所見乃除暇之晶,聖者則是沒有水晶。眾生界就是法界,然而獄鬼所見是各種駭怖,畜生所見是弱肉強食,人道所見是苦樂參雜,修羅所見是殺征攻伐,天人所見是喜樂祥和等等;同一個法界,為什麼所見不等,垢淨有異呢?與心中的掛礙有關,法界眾生心中掛礙什麼,見到的就是什麼;這說明了一個道理,境無自性,所見己心,此處之心,實為妄心。
C 不增不減 真如實相的法界不會增減,眾生界就是法界,眾生界也是不增不減。由此可知,有情眾生現呈生滅的表象,是妄念造成的,其實從未生滅過。無論恆沙諸佛怎樣的佛事不已,改變不了這個事實;因此之故,金剛經有言「……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已,而實無一眾生得度者」。在三世無別的意義下可以知道,世間有情所處的群體,生生世世沒有變過,今世新友實乃前生舊識;例如,威音王佛教下的弟子,誰敢說不是法華會上的匯情,誰敢說不是龍華會上的聚眾?然而,在恩怨情仇債務往來的心執推動下,在有情群體中各自飾演的角色要發生改變。
有情眾生在飾演自己的角色時,很少能體會到其它角色的心相續;更為不易的是,更難跳出這些角色之外,來看他人之耍戲。例如,人處在某一生命壯態時,會把該壯態視作自己生命的全部,體會不到壯態的局限與不足;只有走過這個壯態之後,才會省悟當初的局限與不足。生命壯態的新舊之別,並無什麼本質的區分,只不過飾演的角色不同而已。這說明有情眾生生命壯態的演化有這樣一個,可稱為角色停駐的規律,也就是說把正在經歷的局部當作生命整體。由於角色停駐規律的存在,有情眾生會把自己所處壯態的生命,當作眾生之全部,而把新晉的飾演與自己角色相類的生命,當作增加的原先沒有的成員;並自信滿滿地說,眾生界怎麼會沒增減呢?你看,地球上已經70億人了,原來那有這麼多?真是只手障目不見虛空。
5.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是故」意為由於這個原因,也就是上文所述五蘊與空具有六不特點的不一不異的雙運關係。十八界間的關係是,六根通過六識來反映六塵,六塵通知過六識來接受六根的指導;它們有則同現,滅則俱無,在此意義下,各善知識謂之根塵同源。根塵同源涵容了各種微幽的知見。例1,由根塵同源可以知道「心物一如,內外無別」的道理;自然界中,無論如何的江山易主,花謝花開,但大地長存虛空不變;於是,由「心物一如,內外無別」的道理,我們可以知道生命不滅佛壽無量。例2,山清定有德居,地癩其民必蠻,這都是「心物一如,內外無別」的體現。例3,身患癌症,分段生死的終結之症者,由「心物一如,內外無別」的道理,我們可以知道其人常居之境必潔極或穢極,或其它怪況,等不利於物命生存。例4,外道賣卜者有外應之說,即凡遇來買卜者,賣卜者依據買卜者的神色、面向、執物、攜具等,可以棄卦不用而論吉凶;即然行文至此,不妨說個佛家的小秘密,善知識凡臨事之時,必依心中所感,其後事情的發展超不出善知識心中所感;背後的道理就是「心物一如,內外無別」。例5,十八界構通內外諸色,是因緣生滅的物質基礎,因緣的聚散生滅必須通過十八界構通內外諸色來體現;善宿經年深明佛理的學佛人,多少都有些神通,這些神通非由它致,而是所明佛理的必然結果;如供聖之食有療胃之效,供聖之花有美顏之效,建廟安僧有華屋之報,等等僅對供奉人有效,對其它人只是滑稽之行;知道了箇中三昧,便可用之饒益日常生活,譬如若耳有聽障,便可恭心浴聖,特別地用潔聖之耳的物水來清潔自己的具障之耳,療效非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