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讀黃念祖老居士
《無量壽經講記》心得報告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大德,大家好!慚愧學生張有恆恭敬匯報的主題是「研讀黃念祖老居士《無量壽經講記》心得報告」。
在二00八年十月間,後學接到鍾茂森博士(現為定弘法師)轉來貴州高明龍居士所整理黃念祖老居士,於中國佛學院開講《大經解》之《無量壽經》講座錄音稿件,囑後學進行該《無量壽經》講座講記的校正,並謂此乃是傳諸後世之工作。當時,後學認為自己乃具縛凡夫,障深慧淺,何敢校正念老大德之講記?
惟有鑒於淨土法門乃是十方三世諸佛「稱性極談,如來正說;三根普被,聖凡齊收;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大聖垂慈,特留此經」,幫助眾生一生成佛的不可思議法門。為報四重恩,故敢不揣愚陋,略盡綿薄,希望藉此念老《無量壽經講記》,有助於未來的學佛大眾,對淨宗之修持方法、理論、境界有更清楚的了解與認識。能從「信」而發「願」,從願而導「行」,以信願持名念佛,同入彌陀願海,共成佛道。
因此,後學遂以誠惶誠恐與戒慎恐懼的心,答應鐘博士與高居士的要求,並預計以年余的時間完成。如今,總共三十七講的《無量壽經講記》(約八十萬字),已經校正完成,並出版流通。此期間,後學深感念老為報夏老師,暨十方三世上師三寶與法界眾生之深恩,閉門謝客,全力註解弘揚此經之苦心。誠如念老在《大經解》後記所說:「寧可書成而失命,不願輟著以自保」。此種為法忘軀之捨己為人的菩薩精神,實令人讚嘆之至!
念老的《無量壽經講記》完成之後,後學特別啟請師父上人慈悲題字及寫序,師父上人序曰:
「淨土法門殊勝微妙,易行難信。以其易行,故萬修萬人去;以其難信,故萬中難得幾人生。由此可知,信心為往生之關鍵。上智下愚信心不移,自在往生固無論矣;其於為數最多之中等根性者,信願不堅,念力不固,皆因教理不明所致。理愈明則信愈堅、願愈切、行愈專、往生愈易、品位愈高矣。由此可知,明理為起信之關鍵。
餘年廿六學佛,歷二十餘年始於淨土法門生信者,亦因明理之故。及今學佛六十二年,講經五十六載,一生所得無一非明理生信之明證也。是知明理於淨土法門之重要性,大矣哉!
《無量壽經》乃淨宗第一經,詳明法藏因地修行,四十八願成就,極樂依正莊嚴,菩薩真實功德,三輩往生正因,娑婆濁世惡苦,邊地疑城警策,十方菩薩往生等,極樂淨土之脈絡全貌,可謂明晰羅列矣。是亦可見蓮宗初祖廬山遠公同蓮社百二十三人,個個往生,無非由此大經而明淨土之理所然耳。
然而,《無量壽經》存世五譯差互頗巨,令行者有遍讀為艱、單持掛遺之困,是以《無量壽經》於中國塵封千年,持誦者稀,良足憾憾!幸民國夏蓮公苦心孤詣十載,會集五譯,精當詳贍,推為善本。令人持誦即易明淨土之妙理,生信即速具願行之資糧,是為法門之幸,眾生之幸!
黃念老抱病注釋《無量壽經會集本》六年,廣羅經論,圓成《大經解》。融顯密禪教律之精華以釋大經,事理圓通,讀之令人茅塞頓開,拍案叫絕,實為明達經義、斷疑生信之絕佳捷徑。
念老復於中國佛學院開講《大經解》,深入淺出,通俗易明。是其悲心懇切,乃能剖析者再,化繁為簡,轉難信為易信也,是欲令眾生明理之愈易而信願之彌堅也。明之又明,乃至於洞見唯心淨土;堅之又堅,乃至於徹悟自性彌陀。則其為真實之利也,又不止於裨益眾生信願持名、往生成佛而已,兼於當下即得入佛法藏,究竟彼岸,開真實之慧,證真實之際矣,真諸佛如來度生成佛之第一經也!其於護教利生之功德,堪稱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貴州高明龍居士,發心整理念老講稿,輯成《無量壽經講記》,成書後復歷十餘年審慎校改,其嚴謹負責可知矣。台南張有恆教授,協助校正,用心備至,復加註明相關原典資料於按語,前後歷五年方告圓成。是皆為助佛弘揚、普利有情之大行,真正功德無量!
逢此《講記》出版之際,張教授以序相囑。余觀此乃淨宗丕興、眾生普度之大事因緣也。不敢以拙辭,爰綴數語隨喜焉。
公元二0一四年六月十六日,釋淨空,時年八十有八」
由師父上人的序文可知,「明理」是修持淨土法門非常重要的關鍵成功因素,這也是提醒我們聽經聞法一門深入,長期熏修,可以幫助我們明達經義、斷疑生信,真正做到夏蓮居大士所說,「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淨、妄消、真顯」,則個個往生有分矣!
此外,後學在校正《無量壽經講記》期間,亦學習到念老在《大經解》深入的意涵,以及《大經白話解》所未提及的微言大義,更堅定「信願持名」,「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心淨則國土淨」,乃末法時期,眾生往生淨土,一生成佛的必要條件。從念老的《講記》,後學也體會到不少《無量壽經》的真實義,幫助後學目前在復講《無量壽經》時,更能深入淺出的介紹給淨宗同修,讓大眾同沾法益,法喜充滿!
念老曾在講記當中,提及聽過夏蓮居老居士講過全經,而且在二十年隨侍之中,常常親近夏老師,聆聽到有關於禪宗、淨宗、密宗各宗的玄奧,深曉夏老師會集《大經》之深心,係為饒益末法時代的苦難眾生,幫助眾生一生成佛之慈航。因此,未來末法九千年,行人弘揚淨宗第一經,且多住世百年之版本,其必夏大士會集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乎!
佛在世的時候,我們有問題可以請教佛陀,現在佛已經入涅盤,那應以誰為師?除了「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外,佛亦在本經告訴我們,「於此經中,生導師想」,也就是依止這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因此,這部經就是我們當前的導師!善導大師亦云:「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因此,十方諸佛出現於世,只是要來說彌陀本願之海。因此,我們只要謙虛仰信,受持釋尊與彌陀兩土大導師之教誨,落實淨業三福,一心念佛,決定得生淨土也!
念老在講記中,特別讚嘆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所說的一句話:「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這句話是說,我們持名念佛,善根福德就跟佛相同。念老認為蕅益大師這句話,真得十方如來之髓,實應盡未來際頂禮膜拜此一句也。因此,我們對於「念佛即佛」之圓旨要能歡喜信受,常樂修行,而且要以此廣勸他人,這就是「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我們喜歡為人家說,高興為人家去演說,勸導眾生來發這個願,投入彌陀一乘願海,求生淨土,這才真是知恩報恩的正行!
所以,我們對於淨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理論,千萬不要生疑,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一方面,我們要常聽經聞法以明理,理明就信深、願切、行專;再一方面,就要好好念佛,道綽大師的《安樂集》說,念佛三昧能除過去、現在、未來貪瞋痴,一切諸障礙。修淨宗之學人,首當斷疑生信,深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如此,一念淨心成正覺,當下這一念清淨心,非常重要!因此,我們當發一念心愿,投入阿彌陀佛的無邊大願海中;同時,也把阿彌陀佛這個無邊大願之海,攝入一念心愿之中,這樣就能圓融體會「以念佛善根福德同佛」之要旨矣!
最後,仰願各宗的行人,雖然精進修持,但是若不以淨土為歸宿,專仗自力,那麼想在現生中坐斷生死,實無可能,何免輪迴?因持名念佛,是諸佛本懷,究竟方便,徑中之徑。不依此法門,就難於究竟自覺,亦難於普度眾生,速脫生死,以圓滿利他之勝行。是故,於自身則跋涉於艱險之途,於眾生則引導於坑坎之路,未契如來方便,難入一乘願海。
然而,吾人須知,淨宗雖稱為易行道,是與其他法門相較而言。若論其實,則知往生亦非易事。倘不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一向專念,而欲往生,無有是處。正如省庵大師所言:「西方佛國,非悠悠散善所能致;萬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脫。」是故在此仰願淨宗學人,慎莫初聞淨宗易行,便生輕慢,信心虛浮,志願弛緩。口持洪名,心戀塵緣,心懸世樂,欲其出離三界,欲免六道生死輪迴,不亦難哉!
以上是學生學習黃念祖老居士《無量壽經講記》的一點粗淺體會,不足之處,敬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大德不吝賜教!慚愧學生張有恆頂禮敬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