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往生語錄】使稱名之眾生往生者本願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者本誓也(三)
法然上人《四條問答》:
【問:本願與本誓其差別如何?
答:使稱名之眾生往生者本願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者本誓也。故四十八願是法藏菩薩當時之本願,依此願成就而成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之名號勝余佛之名號者,本願之故也。若不建立本願者,雖稱名號,不能破無明,不成為報土之生因,則與諸佛之名號相同,故阿彌陀佛誓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為成就此願,經兆載永劫之修行,今已成佛,此大願業力附隨故,勝於諸佛之名號,若稱念者,依阿彌陀佛之願力,決定往生也。是故聞阿彌陀佛之本願,無疑住於應得往生之道理,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應思決定往生也。
譬如身著香味所熏之衣,雖謂其源是彼香味,然而衣香熏身故,成為其人之香。本願熏力之香味熏於名號之衣,故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名號之衣熏身故,決定往生之人也。】
所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誓對眾生絕對的救度,大慈大悲就在於這兩句話「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如果沒有救度你念佛人往生,我就不成佛。從另一方面來思惟,法藏菩薩成佛以來已經十大劫了,所以早就在十大劫,六字洪名有度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誓願力,我們過去生,有沒有遇到阿彌陀佛的名號,我們不知道,就算遇到也是修不成就,沒有往生西方,除非諸位你是極樂世界再來人,如果你我是凡夫流轉而來,那我們過去生遇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一定沒有成就往生西方。這一生我們的煩惱,比以前是更重,那這一生假如再不好好的念佛,仰仗佛力,又要再像前生的念佛失敗嗎?所以一定要靠佛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誓言絕對的救度,那我們的解脫就有希望。
「故四十八願是法藏菩薩當時之本願」,站在因本來講,四十八願的每一願都叫做本願,站在根本來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有真實願、有方便願。第十八願因為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誓願力的絕對救度,所以是真實的本願。
「依此願成就而成為阿彌陀佛」,就是依四十八願成就而成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任何一願,如果有不成就,法藏菩薩就不能夠成為阿彌陀佛,所以法藏菩薩成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每一願都成就了,當然十八願也成就了。
「阿彌陀佛之名號勝余佛之名號者,本願之故也」,這兩句話,法然上人把阿彌陀佛的名號,跟十方諸佛名號的差別講出來。佛佛道同,諸佛果地的智慧、德能、神通、慈悲、道力都一樣,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通通一樣,但是願力不同,所以度眾生的法緣就會不同,因此大慧菩薩讚嘆阿彌陀佛,有兩句話,「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阿彌陀佛什麼第一?願力第一。因為法藏菩薩在師佛世自在王佛的佛前,說了四十八願之後,又說出三重誓願。三重誓願,每一重誓願都有四句話,其中第一首誓言成佛,法藏菩薩說:「我建超世願」,這句話就說出法藏菩薩所發的四十八願,是超世的大願。「超世」是超越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諸佛的意思,所以阿彌陀佛的願力第一。因此在《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讚嘆阿彌陀佛:「無量壽佛威神功德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既然佛佛道同,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讚嘆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最尊第一」?就是因為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的願力在廣度眾生,超越三世的諸佛如來,總歸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超世大願,超越三世諸佛如來的大願。
教界有很多法師,他們的修行都很了不起,譬如佛光山的星雲大師,舉辦佛學院,編《大藏經》、編佛學辭典,編了很多種佛書,廣度眾生,可以說願力非常的廣大;辦報紙、辦學校,還有辦電視台,可說能夠有弘法的渠道,星雲大師願力很大,而且做的很全方位。慈濟的證嚴法師,在蓋醫院救病救苦或救貧,也包括救災,就做得非常的盡心努力,也得到國際社會人士的肯定。電視弘法在十幾年前開始,台南新營的妙法禪寺住持心田長老就首創,在台灣用電視媒體請法師講經,一直到現在十幾年來,心田長老的這一份願力,就讓很多人在家裡觀看電視弘法,就把家庭變成道場,這樣的願力廣度眾生,也是非常不可思議。員林蓮社的鑒因法師,他在助念開示方面,就做得很成功,所助念過的亡者,超過三千個人,對亡者的開示非常的盡心。所以每一位法師,他弘法的宗旨、方向、願力,也會有不同。
所以每一個諸佛菩薩,在因地的修行,有相同的通願,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還有不同的別願,阿彌陀佛的別願四十八願,觀世音菩薩的別願十二大願,釋迦牟尼佛的別願五百大願,藥師佛的別願十二大願。所以每一尊佛在因地菩薩,所發的別願不同,成佛了,願力在度眾生的威神功德力就會不同,所以世尊才會讚嘆:「無量壽佛威神功德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所以法然上人說:「阿彌陀佛的名號,勝余佛之名號者,本願之故也」,這樣的道理我們了解了,那我們念這一句佛號,確實會感覺到非常的殊勝。
阿彌陀佛的名號,超勝諸佛的名號,就是因為阿彌陀佛的願力第一,所以我們就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我們念佛,靠阿彌陀佛的願力。譬如你非常景仰慈濟證嚴法師,你去參與她的活動,每個月捐一些錢給慈濟,參與救災救病救苦救難,那你不就是進入慈濟證嚴法師的心愿之中嗎?你的心就跟證嚴法師的心相契相應。譬如說,海濤法師對於呵護生命非常的盡心,經常舉辦各種大小的放生,對於放生救度眾生的生命,格外的致力,所以你如果出一些錢,去參加海濤法師的放生,你不就是進入海濤法師的心愿之中嗎?你的放生行為,就跟海濤法師的願力相同。信願在助念開示這方面也有一些經驗,也很樂意為眾生盡這份力量,為眾生效勞,所以當你如果有親人在臨終或者是過世,請我去為你的親人助念開示,那你不就是進入我的心愿之中嗎?你對助念開示這件事,能夠認同實踐,那你的心就和我的心相應。
一樣的道理,你對阿彌陀佛的願力,你有沒有跟他相應?有!你就會一向老實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你就會接受印光大師所勸勉的「老實念佛」,你就會一向成為念佛人。那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和阿彌陀佛願力相應,你念觀世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願力相應,你念地藏王菩薩,和地藏王菩薩願力相應,這是一樣的道理。你要往生阿彌陀佛的清淨報土,你念地藏王菩薩,那這樣就牛頭不對馬嘴了。所以,你如果要仰靠地藏王菩薩的願力,你就念地藏王菩薩的聖號,南無地藏王菩薩;如果你要修觀音法門,當然你要讀《法華經·普門品》,你不是讀《地藏經》,如果你要學習彌勒法門,你要念《彌勒菩薩上生經》《彌勒菩薩下生經》《彌勒菩薩大成佛經》,而不是念《金剛經》。
所以學佛一定要學相應教,念哪一位佛菩薩的名號,就跟哪一位佛菩薩相應。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的願力勝過余佛」,這樣的道理,如果沒有經過信願這樣的開示,你了解了,或許有的人會覺得:法然上人這樣的開示,可能過於讚嘆阿彌陀佛。
「若不建立本願者,雖稱名號不能破無明,不成為報土之生因,則與諸佛之名號相同。」阿彌陀佛的報土,你要往生,當然就要修報土的真因。報土的真因在這六字南無阿彌陀佛無為、無漏、無上的功德,所以你念其它佛菩薩的名號,不能進入阿彌陀佛的清淨報土。所以法藏菩薩,「如果沒有建立本願,雖稱名號,不能破無明」,不能破生死無明,則不成為報土之生因。這邊我們要分清楚「因」跟「果」,如果你修諸六度萬行,修不管哪一法門,想要往生極樂世界,你只要念佛、修諸餘行,然後回嚮導歸極樂世界,也一定都能往生。一向專念的信心行者往生報土,雜行諸行的人往生化土。這樣,報土的因與果,化土的因與果,你了解了,你就知道往生這一件事情。
「故阿彌陀佛誓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因為誓言「乃至十念」就絕對加以救度,所以阿彌陀佛的願力超過諸佛的願力,因此稱念阿彌陀佛的願力,能破無明、能往生報土,稱念諸佛的名號,不能往生阿彌陀佛的報土。如果你要往生藥師佛的清淨報土,那你當然要念藥師佛的佛號,修行到能往生藥師佛清淨報土的條件。
往生阿彌陀佛的清淨報土,是凡夫可以往生,不必到法身大士才能往生,這樣的道理是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跟我們講的。所以念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真的是太殊勝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