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康寶鑑》一則事例:徐信善和楊宏是同窗好友,他們一道去趕考,住在一家旅店當中。有一天,遇到一位會看相的高僧,說楊宏將來會大貴,徐信善要貧窮。當晚,楊宏偶然看見旅店有一位少女很漂亮,就想拿很多銀兩去向少女求歡,被徐信善嚴肅地勸阻了。第二天,高僧又遇徐信善,驚訝地說:「何以一夜之間忽然生出陰騭紋,換賤相為貴相了,今後你要享大富貴」又看楊宏的相,說:「你氣色不如昨天,雖然和徐信善都會富貴,但名次在他後面」發榜時果然如此。
可見「動淫心沒有果報」只是斷見的說法。前一則事例中,宋不吝沒有構成邪淫事實,但一念邪心就已造下意業。如果這一意業既不增福,也不折福,那就應成業力空亡,但這無法成立。實際上,起淫心折福很大,宋不吝原本福薄,一念淫心,就使他功名消盡。
只要起心動念,就一定落在罪福中,惡念是罪,善念是福,徐生一念止淫,轉賤為貴,楊生一念起淫,轉貴為賤,都是由業決定的。一夜之間,就使兩人的面相大為改變。所以起心動念不是對相續沒有影響,而是影響很大。我們一天當中有無數念頭,念念在福德上有加減乘除,所以懂得念念調整為善心,極為重要。——益西彭措《因果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