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西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三)-2
菩提是覺悟,我們說開智慧。智慧要從善中來,修善得福,「福至心靈」。福厚的人,智慧就開了,所以不要認為修福只是在搞人天有漏的善法,由有漏的善法能夠獲得智慧,有智慧能夠覺悟,所以說善法是善道的根本,是覺悟的根本,是學佛的根本。
[故名善法],因此菩薩所修的這種法就叫做善法。
接下來我們來學習科判的丁三部分:
丁三、出善法體相
這一部分佛說出來十善業道到底是哪十條。請看經文:
[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瞋恚。邪見。]
佛把十善業道具體列出來,「十」是指十大類,每一類裡面都具足無量無邊的善法,因為起心動念無量無邊。
[何等為十]?哪十種呢?
第一、[永離殺生]。
「永離」兩個字一直貫穿這十個綱目,永離殺生、永離偷盜、永離邪行,一直貫穿下去。
殺生的「生」,指有情眾生。因為有情眾生都有血氣、有靈知,和人類是有一樣感受的,不能夠傷害他們;不單不能殺害他們的身命,對他們的思想、感情都不能傷害。
念念都為眾生利益著想,保護他們,讓他們得到安全,念念都能這麼做,叫做「永離」,算是真的把殺心斷除乾淨了。
永離殺生屬於無畏布施,讓眾生沒有畏懼、沒有恐慌、沒有不安。《菩薩戒》要求菩薩戒弟子見到眾生有苦難,必須方便救護,如果見死不救,還未能永離殺生。
我們提倡放生,包括贖買物命,也包括支持在家居士開素餐廳,這是從源頭上放生。通過各種方法,幫助大眾斷除殺業。如果看到世間眾生被捉被殺被吃的苦,不去救護,袖手旁觀,既違菩薩戒,又違十善業道。對在家居士來講,或者你沒有條件自己去開素餐廳,也不一定常常有機會去放生,但是吃素,不殺生,這就是放生,這個比較容易做到。縱然未能全素,印光大師說即使吃一餐素都是功德,至少在這一餐之間,離殺的惡業。
第二、[永離偷盜]。
偷盜就是不與取。偷偷地拿走或是公開的搶劫,或是以強勢逼迫都屬於[盜]。
沒有經過主人的同意就把這個物品拿走,叫不與取;或者是沒有經過主人的同意就挪用,甚至搬動它,移了地方,都屬於盜。所以佛告訴我們,即使是在山林里砍樹,都要提前三天給它做祭祀,請樹神搬家。還有偷稅、漏稅,這是盜國家的財物,得罪的是一國的人,一國人民是你的債主,將來就得還,真的叫披毛戴角還。
還有更嚴重的偷盜,就是盜三寶物,盜三寶物的罪很重,《方等經》裡,華聚菩薩曾經講過,他說哪怕是犯五逆罪,殺父、殺母、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華聚菩薩說我都能夠救他,但是如果盜三寶物我就沒辦法救了。你看這個結罪多重,一絲一毫都不得了。
盜戒是非常微細的,希望每一個都能認真學習,日常行動的時候就有依傍,不會無端端的就觸犯了嚴重的過失。關於盜戒,關於三寶物等等這些,我們在專門的課程裡面給大家講,確實太微細,不是一下就能講完的。這裡只是簡略提到少許。
總之對於盜,一定要重視起來,不但不能盜,占人家的便宜的心都要放下,不止是行為上不盜,心上也要永離偷盜,寧願吃虧上當也不占人便宜。別人占我便宜可以,我歡喜接受,這是布施,我不能占人家的便宜,別人占我便宜我也不跟他計較,這樣子把盜心去除。
第三、『永離邪行』,邪行就是指邪淫,男女的情慾。對在家人來說,與夫妻以外的發生男女關係屬於邪淫,對出家人來說,要斷除的是淫慾。
淫慾的事,從一開始發生,往往是由於念頭方面的互相貪染,六根去攀緣對方男女的身體,眼睛見到美色,耳朵聽見首飾碰撞美妙的音聲,當然所謂美妙,還是因為有欲心,聽起來這種聲音就很美妙,如果沒有欲心,首飾碰撞有什麼美妙可言呢?鼻子嗅到對方身體的味道,用現代的話說,荷爾蒙產生化學反應等等,甚至欲心特別重的,看到或是想到不相干的東西,都會聯想到淫慾的事。
總之即使身體沒有做淫慾的事,但是仍然有哪怕些許情慾的念頭夾雜,就不能叫永離。淫念是做出不清淨行為的前方便,沒有斷淫念,如果因緣具足,可能會導致進一步鼓動身口去作惡。
念頭沒斷,出不了欲界,即使是禪定功夫很深,將來只能往生色界天,不能出六道;要出六道輪迴,淫慾的念頭必須徹底斷掉。經里講「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生死的根本,第一個就是淫慾。生死輪迴哪裡來的?因為有這種念頭,看到有緣的父母交合,被邪念牽引就入胎。《楞嚴經》說:「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六道眾生只要其心不淫,以後就不會有生死相續。也就是不再入六道輪迴,
經中又講,「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淫機」就是淫念。淫念不斷除,就不能出塵。必須在行為上、在心念里都拔除乾淨,才有指望成佛、作菩薩。
佛戒對於邪行有全方位的防護,有輕戒,有重戒,輕戒是為護重戒。若能在戒法上重視起來,至少身口兩方面的過失可以不犯,進而意業也歸於清淨。
對於社會大眾來說,邪行也是社會動亂的根源。對於這生想要了脫生死的修行人來說,生活中不要太奢侈、不要太安逸,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飽暖思淫慾,苦一點、單調一點,保持清淨心。
下面講的是言語的造作,有四種:
第四、[永離妄語]。
「妄」是虛妄、不真實。妄語就是講假話,欺騙人,自欺欺人。只要心口不一,講出來的話就屬於妄語。
妄語這一條,在佛戒當中分為大妄語和小妄語兩種。
大妄語:未證聖果,說證得聖果,假冒聖人的地位虛妄地欺誑於他人,迷惑擾亂大眾的心理。或者為了名聞利養,虛妄地說天來,龍來,人來鬼來等等。
大妄語有:竊法的過失,聖人道果,不是普通凡夫眾生所能證得的,沒有證得而說證得,所以有竊法的過失。
大妄語還有誑人的過失,迷惑擾亂大眾的心,欺騙整個世間之人。
還有邪求的過失,之所以大妄語講這些事,還不是為了招名招利,屬於邪求。
還有滅法的過失,昏暗整個正法,而誣罔於當世。
之所以叫大妄語,是為了簡擇小妄語。
小妄語:凡是所說的言語,違背內心的想法,好比見言不見,不見言見等等,乃至不知言知,知言不知,這些都屬於小妄語。
妄語這一條,在佛戒裡邊含著下面我們將要講到的兩舌、惡口、綺語,都屬於口業。妄語這條戒一般人大多容易犯到,實在是由於我們從無始劫來就非常歡喜打妄語,所以存在第八識的種子就特別多,遇到外緣勾引,它又起現行。所以隨著五欲六塵的境界,動不動就虛妄地構造妄語。
想要逆生死流,所作所為都應是真實的,對眾生有利益的,假若還要打妄語來惱害眾生,造作惡業就會受苦,所以必須說出真誠的言語,來逆生死之流。
對治的方法有兩個:
一、就事行意志。
譬如境界現前,提起意志力,用智慧觀照不打妄語就能逆生死流,就能伏妄語的惡業。
二、用理觀的辦法。
修理觀,用般若妙智明白地來觀照,觀諸法當下都是實相。清淨、寂滅的相就是諸法的實相,就是真如實相,就是中道第一義諦。所以我們用般若妙智來觀照它,諸法當下都變成實相,罪業也是諸法之一,那罪業當下也變成實相了。我們所造作眾多的罪業,就好像霜露一般,太陽一出來,霜露馬上就消亡,實相般若的光一現前,眾罪的霜露就消亡。這樣觀照就是用理觀的辦法,就能夠徹底滅除我們的罪業。
第五、「永離兩舌」。
「兩舌」是指挑撥是非,斗亂眾生,在甲這邊說乙不好,乙這邊說甲不好,讓他們互相仇恨。挑撥是非,離間人家的友誼,離間人家的親情,包括勸人家離婚、勸人家父子不和、兄弟爭鬥、打官司,這都屬於兩舌。
兩舌的罪報很重,將來墮拔舌地獄,舌頭拔出來之後用鐵犁來耕。兩舌罪業裡面,造作最重的是破和合僧,在佛門修行團體裡頭挑撥是非,那是五逆罪,五逆罪的果報在阿鼻地獄。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又叫做《彌勒菩薩所問經》,這部經裡面記載著一段公案,過去拘留孫佛時代有一群比丘,持戒很精嚴,生起傲慢心。看到有兩位法師說法,法緣很殊勝,這些持戒的比丘心裡就產生了嫉妒,造兩舌罪業,搬弄是非,說那兩位法師行淫慾事,目的是離間法師和信眾,所以信眾就不聽法師的了,結果斷了這些信眾的法身慧命。他們的罪叫破和合僧,斷人法身慧命,所以墮地獄一千八百萬年。先是無間地獄裡受苦,然後輾轉在不同的地獄裡受苦,地獄出來之後得了人身,貧窮下賤,諸根不具。人間的一千八百萬年,地獄裡面無量劫。造作兩舌的惡業,講話只是一瞬間的事,將來果報卻無量,怎麼可以不畏懼?
第六、「永離惡口」。
「惡口」就是言語粗魯,沒有禮貌,甚至毀謗人,出言不遜。這種行為是因為沒有教育所致,哪怕學過《弟子規》,都懂得如何講話,懂得尊敬人,懂得自重、自愛。
有些人,粗魯、沒有教養,美其名曰不拘小節,是豪爽的表現。殊不知惡口的業,今生的果報是粗鄙無知,不能獲得大眾的尊重敬仰,也可能帶來殺生破家等等禍事,這些現世的果報還算是輕的,來世的惡報墮三途受苦。如果在佛門裡面造惡口業,罪更重,如果毀謗的是一位大修行者,大成就者,有很大的功德,能夠利益很多眾生,毀謗他,說他怎麼樣怎麼樣,那是必墮無間地獄的。
佛經上中有一段故事,迦葉佛時代有一位年少比丘,跟一位老比丘在一起。老比丘已經證得阿羅漢果,年少比丘並不知道。老比丘念經的聲音比較難聽,年少比丘就嘲笑他,說你念經的聲音跟狗吠一樣,這屬於惡口。老比丘告訴他,我已經證得阿羅漢果。年少比丘知道毀謗阿羅漢的罪業,一定是墮阿鼻地獄的,他很害怕,馬上向老比丘懺悔。結果因為懺悔免去了他墮地獄的罪報,但是惡口的餘業,還是使他墮五百世狗身。
第五百世的時候,到了釋迦牟尼佛時代。這隻狗的主人是個商人,很殘暴,有一天因為生氣,把狗的四隻腿都打斷,丟棄在一條溝渠裡面,狗很痛苦。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見到,用神通觀察,知道了這隻狗的因緣,很同情它,就化出一缽飯送到狗的面前供養這隻狗,然後給狗皈依、講經說法。狗聽了之後覺悟,覺悟七天以後離開了狗身,投胎到做了一戶人家的兒子。舍利弗知道他投胎的地點,待因緣成熟的時候,就去度這個年輕人出家。後來這個年輕人跟舍利弗出家了,證得阿羅漢果,他自己看到自己過去五百世做狗的因緣。只是因為一句惡口的過失,報應多麼慘烈。
第七、「永離綺語」。
「綺語」就是花言巧語,虛浮、無義的言語,誘惑人,讓人起邪思、淫念的言語都屬於綺語。哪怕是開玩笑,引人邪思,引人不正,也屬於綺語。
現在媒體裡播放的內容,跟古人從事藝術工作的原則是截然不同的。孔子編訂《詩經》的時候,原則就三個字,「思無邪」,思想沒有邪念。《詩經》當中也有愛情方面的詩歌,很美好的語言,卻不會讓人產生邪思邪見,藝術是升華思想的,不是教人墮落的。綺語使人墮落,自己墮的更慘,墮到地獄裡面,什麼時間那些不良的影響全部消失,才能從地獄裡出來。
宋朝有位黃山谷,他喜歡做淫詞艷賦,寫情詩、寫讓人起邪思的文章。另有一位畫家叫李伯時,很擅長畫馬。有一天黃山谷和李伯時去拜見圓通秀禪師。禪師跟畫馬的李伯時講,你因為畫馬,念念想著馬,將來就有可能墮到馬腹裡面去了,一切法由心想生。旁邊的黃山谷聽了以後不以為然,還笑,禪師見到他很不當一回事,就怒斥他。黃山谷說,難道我將來也會墮馬腹中嗎?禪師說:你寫這些淫詞艷賦,誘惑人起邪思,將來比墮馬腹中的果報更慘,會墮到地獄。黃山谷知道秀禪師已經開悟了,他聽了他的話很害怕,從此絕筆,不再寫淫詞艷賦。
從善如流,還能得救,要永離綺語。開玩笑的話也不要隨便講,話不講則已,講出來的話必是利國利民,導人以正。
以上四條,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講口業,底下三條講意業,要永離貪慾、瞋恚、邪見。在佛法裡面,貪瞋痴稱為三毒煩惱,毒害我們的心靈,也毒害我們的身體。
貪慾,對財色名食睡五欲,貪得無厭,永無滿足。
瞋恚,順著自己的意思就起貪心,不順自己的意思就起瞋恚。
愚痴,不信因果、不信正法,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迷惑顛倒,做起事來猶豫、胡塗,不是輕信別人的謠言,就是自以為是,隨任自己的念頭造作惡業。
貪瞋痴三毒感應的果報,就是這些天災人禍。佛法里跟我們講貪慾感招水災,瞋恚感招火災,瞋恚感招風災,總之,貪瞋痴是災難的根源。
整個宇宙、眾生都是自己這一念心變現出來的,環境惡劣,生活艱難,到底是誰的錯?自己不善的心被貪嗔痴的念頭充滿,招感多災多難的環境,招感造作罪業的眾生,除此之外,沒有別人對不起你。
商朝的開國帝王湯王說:「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十方眾生受苦受難,造作罪業,這是我自己的罪。只能自己斷惡修善,把貪瞋痴徹底拔除,自救的同時也實現了救人。自己的苦難解除的同時,解除了眾生的苦難。在純淨的善心所現的境界裡面,根本就沒有惡的環境,也沒有惡的眾生遭受苦難,大家都生活在善環境裡面。
這是《十善業道經》裡佛給我們講的深意,自度就是度他,自己斷貪瞋痴,就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六祖《壇經》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自度方名真度。「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儘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心外無法,眾生在心中,一切染污心,皆為心中眾生,唯有度盡心中眾生,方名真度眾生。
下面的內容是佛繼續來說明持守十善的功德,是一條一條分開來說的。
丙二、明果德分十:
一、明離殺生功德二、明離偷盜功德三、明離邪行功德四、明離妄語功德五、明離兩舌功德六、明離惡口功德七、明離綺語功德八、明離貪慾功德九、明離嗔恚功德十、明離邪見功德
丁一、明離殺生功德
[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
這一大段是講第一條永離殺生所得到的果報。佛的教學藝術,整個經文就是一篇論文,有論點,還必須要有論據。佛提出的論點是必須要修十種善業,然後清楚地說明了為什麼必須要修這十種善業。這就是論據。論據的意思很明顯,每一個善業都會有殊勝的果報,
先講第一條永離殺生。果報可以[成就十離惱法],「惱」就是煩惱,十種離開煩惱的方法都能成就。十離惱法是什麼?
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
眾生見到你身心安穩,沒有恐懼,叫無畏布施。因為永離殺生,沒有殺心,眾生都不會感覺到危險,害怕,喜歡和你親近,相信你不會傷害它們。
並不是做出殺害的事,才會發出危險的氣息,還沒有做殺害的事之前,氣息早就跟隨著你了。《太上感應篇》當中講到某個人早上心裡想著慈悲,幫助別人,就有人看到他身後跟著的都是金甲武士,善神護法。可是出去生了煩惱,心中的善念轉成了惡念,回來的時候,那個人再一看,跟著他的都是惡神惡鬼之流。
這就是隨身帶著的氣息,也叫磁場。有很多故事都是講一些慈悲的修行者,和大自然當中的小動物和諧相處的事。我們平時也能夠看到身邊的實例,小孩子是最容易和小動物和諧相處的,他們思想純潔,沒有害他之心,眼睛都是那麼清澈乾淨,小動物不怕他們。
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
對於一切眾生常起慈悲。不單只對動物,對植物,礦物,一切事物都平等恭敬,起真誠的愛心,絕對不會有一絲毫傷害它們的念頭。「清淨比丘不踏生草」,心地清淨、慈悲的修行人,連青草都不忍心踩踏。現在公園裡的綠地上有一些牌子,上面寫著[小草正在睡覺,請不要踩疼她],大家看到了,也會生起慈悲,寧願繞遠一點路,也不去破壞草坪。慈悲的愛心,本來就是一切眾生具足的,被惡習蒙蔽不能顯發,那個牌子上寫的話,還有青青綠錄的小草小生命,都是善意的,能夠喚醒內心深處的良知。所以用一些充滿善意的,柔軟的語言,效果可能還要好過強硬的語言。
語文課上,講到提示性的、警示性的告示的寫法。一般來講,有兩種不同的情況。
(一)、高危險的,必須強制執行的。
例如:高壓電,禁觸。水深5米,禁止游泳。此處連續彎道,禁止超車。
(二)、提示性的,要用禮貌的語言,使對方感覺到被尊重,從而聽從。
比如:橋面有冰,請您走防滑台階,以免摔傷。為了飛機安全,旅途平安,請您關閉手機。包括小草正在睡覺,請您不要打擾。
這些警示之所以起作用,正是與內心良知相合的結果。用善來喚醒善,效果是非常好的。我們看到近幾年,交通宣傳告示都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原來都是強制性的,比如說超速罰款,現在改成了您的家人正在等您平安歸來,為了他們,請遵守交通規則。
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
這是斷除瞋心。嗔的習氣不容忽視,不能單單只把它歸為脾氣不好,性子直,還有人給自己找理由說:別看我脾氣不好,但我心好啊!實際上要認識到瞋心事實上就是殺心,一個人發起脾氣的時候殺氣騰騰,嗔心生起來,實際上是殺心生起來,殺心,無論如何不能稱為[好心]。不能給自己的嗔心粉飾太平了,掩耳盜鈴的稱為[好心]和[直心]。
殺心沒斷,慈悲心就不足。凡夫一不順自己的意思就會發脾氣,嗔怒的火一燒起來,惱害眾生的念頭就隨之生起來,控制不住行為,由念頭鼓動身體,還要加上嗔怒的惡語,都在造作罪業。
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個《水滸傳》人物,魯智深。他有著傳奇的一生,前半生大家都知道了,水泊梁山第十三位好漢,十員步軍頭領第一名。脾氣很大,拳頭很硬,殺人很多。由嗔引殺,再由殺更引嗔,惡性循環。好在這個人還是善根,福德,因緣。後半生真正開始修行,認真的學佛,懺悔,成了一位名符其實的「和尚」,出家僧人。
他後半生的修行特別認真努力,但是一直都沒有達到開悟的境界。有一次夜宿杭州六和寺,聽得錢塘江潮信而頓悟,於是沐浴更衣,端坐圓寂。留下一首偈:[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徑山大惠禪師對魯智深有一段點評的法語:[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兩隻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咄!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
兩隻放火眼,嗔的煩惱,一片殺人心,殺的煩惱,這些煩惱縱然象魯智深那樣強烈,只要悟到了[我是我],也就是悟到本來面目,再重的放火眼,殺人心也都隨潮而去,無處找尋了。這是真正斷除瞋恚。
明白道理的人,知道一切事都有因果,不會怨天尤人,哪怕人家傷害我、欺侮我、辱罵我,甚至要害我的命,都知道這是前生因果的報應,他能夠歡歡喜喜的受報,不會起瞋恚。安士高大師,開悟的菩薩,兩次到中國來還命債。他都是事先知道主動來還的,心甘情願被對方殺死。
實際上能真正做出來深信因果、坦然接受是很不容易的,說起理論上是知道的,這種知道不算真正的知道。對於發生在自己眼前的因果事件,平時可以進行模擬練習。用跳出事件外面的視角來看事情,雖然這個事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你可以讓自己跟這個事脫離,就好象你站在自身之外看發生的一切。
比如有個人來找碴,來罵你。你知道這是因果的顯現,沒有無緣無故的事,你要練習跳出事外。於是你就想像著自己是個觀眾在看這一切。你也看到有個人氣勢凶凶來罵人,你也看到被罵的人那個人不起嗔怒,靜靜地來了結這一段緣。罵了一會,消氣了,罵人的走了,被罵的也沒什麼實際損失,觀眾很高興,看到了一位修行者,也看到了一幕因果劇。在看的過程中,儘管我們凡夫不能觀察到前世到底是什麼事情鑄成了這段因果,但是可以想像被罵的這一位,前世也這樣氣勢凶凶罵過別人,這一幕就是前世的重演,這樣一想一切都是公平的。這是很有趣的練習。可以常常練,在事件之外觀察。
還有一個有趣的練習,就是用觀空的方法練習,用最簡單的晰空觀來觀察。分解任何一個物體,最後都是由微粒變成空,只是波動產生的相,沒有實際存在的實體,什麼東西都能空掉,順便把學校里學的化學方程式都複習了一遍,一分解,不是碳,就是水,還可以再分解,分解到最後就沒了。
修行並不是枯燥的,在寂靜中思維,體會萬法,體會生命的本質,這種體會、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記識之學帶給你的體驗,你會了多少教理名相,背了多少經典戒條,了解這些也是重要的,但是我說的這種不是記識之學的體驗。
我的一位朋友,同行,也是大學教授,發郵件給我,就幾句話:「師父,近來可好?一直修學佛法,是否仍然會感覺到佛是佛,法是法,我是我,他是他?」
什麼意思呢?修學佛法,理論套用於實踐是不容易的,佛是佛,法是法,我是我,他是他,不能圓融,不能萬法歸一,還是分離的。
我回答一個字:「然」。承認了,是這樣的。
他回答兩個字:「瞭然」。我知道了。
那怎麼辦呢?聞、思、修,常常思維所聽聞的,思維、體會萬法的本質,生命的本質。能夠做一些觀想的練習,能夠完全放下來,哪怕十分鐘,體驗自他無有界限,界限逐漸消融。沒有二法,沒有自他,沒有對立,甚至什麼也沒有。貪,嗔,痴沒有生起的本體。
四、[身常無病]
五、[壽命長遠]
這兩條就是現在人都希求的健康長壽。健康長壽從無畏布施當中來。學佛的人,斷殺吃素、講經說法,叫大家也一起永離殺生、永離惡業,修無畏布施,修大福報。這是「身常無病,壽命長遠」的因。
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
「非人」是指人道以外的眾生,一般是指鬼神。永離殺生的人有慈悲心,鬼神尊敬,他來守護你,所以平時災難少。修行人出門,很多鬼神等看不見的眾生守護擁護,這是離殺生的果報。
第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
永離殺生,不論醒著還是睡著,都是安樂的。因為自己沒有惱害眾生的念頭,也就不怕被人惱害。所謂[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 ]。惡夢的由來也源於今生、前世惡境的映射,殺生是對眾生最大的惱害,能夠禁止不犯,就沒有這樣的惡境映射。
《地藏經》上說:[眠中叫苦,慘淒不樂者,皆是業道論對]。這是在告訴我們惡夢的原因,同時也告訴我們對治的方法,至誠懺悔,斷惡修善,這樣也就可以消除夜夢不安的狀況,獲得寢覺快樂。
第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
用慈悲心戒殺,懺悔,冤親債主都能夠自動化解。
第九、[無惡道怖]
不造惡業,當然就沒有墮惡道的恐懼。
第十、[命終生天]
這是單就不殺的果報來講的,命終能夠往生天道。
[是為十],這就是永離殺生所獲得的十種果報。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
對於念佛人來說,將永離殺生做為淨業三福的資糧求生淨土,果報是成佛的。成佛的時候,可以得到佛那樣隨心自在的壽命。我們淨業行人都是去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的大願之一,就包括使我們都獲得無量自在隨意的壽命,這是與經典的教言對應的。由此可見,修善業的第一條不殺生,佛就在後面明確指出善業要回向菩提,意味著後面的九條都是一樣,成佛才是修十善業所獲得的最最殊勝的終極果報。
關於不殺生,我們已經在《太上感應篇》當中講了許多護生的善報和殺生的惡報,我們提倡戒殺放生,提倡素食,在源頭上放生,衛生、衛性、衛心,提倡與外部的環境和諧共處,達到五蘊的身心健康的狀態,所謂[天人合一]。敬請大眾去看《太上感應篇》,在這裡就不再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