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時間:2018/9/4 作者:仁澤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整體大圖)

此圖正中為西方三聖像,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均結跏趺坐於大蓮花座上。正中的阿彌陀佛,雙手結禪定印,掌上置有蓋蓮台。阿彌陀佛寶髻高聳,端身正坐。兩旁觀音與勢至都以微側身傾向正中的阿彌陀佛。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局部一)

佛壇前方是蓮座菱形格交織而成的「琉璃寶地」,有聖眾菩薩羅列兩旁,均盛裝華服長衲曳地,瓔珞玉佩垂掛,其手中各捧香、燈、果、花、塗(塗香)、樂(樂器)以為供養。左右兩側又有二位手持網羅幢的菩薩(或天人),遙遙對立,畫中呈側姿。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局部二)

阿彌陀佛的頂上有二重寶蓋,上飾垂縵、珠寶。三聖像的四周兩側是聲聞弟子,左右各八尊,其中造形較特殊者,如長眉、持錫杖、頭覆斗篷、面現梵形,手持貝葉經,體態碩大等等。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局部四)

琉璃寶地之上,尚有跪地的菩薩(或天人)、著僧服的比丘、俗家打扮的在家佛弟子等,那是以後側視觀。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局部五)

西方三聖像的後面,也就是畫面的上方部分,為妙華宮殿、眾寶樓閣,和一些浮在虛空中的景物。如虛空寶閣、尊勝寶幢、多層佛塔、空中經行思道的行者、飛空而至的他方菩薩等等。間隔在其中者,尚有七重行樹。眾寶樓閣前的蓮池,池中蓮花大如車輪。七層寶塔四周是圍繞經行的聲聞弟子聖眾。

在琉璃寶地的正前方,也就是畫幅的下方部分,畫的是一大蓮池海會圖,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光現花幢、光現寶幢,和分十四支出水的摩尼寶珠,寶珠的光中出現化鳥。大蓮池所表現的主題是九品往生,最前一排,面向西方三聖像,作背後觀的行者是聞法受記、上品上生、花開見佛等等。

整體觀之,通幅《極樂世界莊嚴圖》,人物眾多,景物繁複,但通過設計者細緻的安排,形成一幅結構嚴謹,左右對稱,敷色鮮艷,樹木宮殿與聖眾菩薩之間,虛實互補,列序有秩,將《阿彌陀經》等淨土諸經所闡述的極樂世界勝妙景觀,鉅細靡遺的呈現出來。

我們從淨土三經中,獲悉西方有一尊偉大的阿彌陀佛,和那裡有一個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的美妙,天下沒有一個詞兒足以用來形容它,它就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三十九願所說的那樣:

『我作佛時,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極樂世界淨土聖境由於極樂世界之美,就連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所以,我們現在從淨土三經中去看極樂世界,所看到的只是億萬分之一而已。換句話說,只是一個粗略的認識。儘管如此,已足以令人稱羨、驚嘆不已了!

●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即畜生、餓鬼、地獄)。慳貪是餓鬼的因,嗔恚是地獄的因,愚痴是畜生的因。極樂眾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自然俱足,根本無貪;全國都是菩薩諸上善人,互相愛護,根本無嗔。一切眾生,恆聞妙法,心開意解,根本無痴。因無貪嗔痴的惡因,故無三惡道。

●也沒有婦女。極樂世界是一個絕對清淨平等的世界,人人六根清淨,無有愛欲情事,而且人人的身形樣貌都跟阿彌陀佛一樣,具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故無有婦女。

●極樂世界,廣大無邊,就是十方無量世界的眾生一齊往生到那裡去,也不會有人滿之患。

●氣候溫和。沒有四季、寒暑、陰雨的變化,永遠是那麼涼爽舒適,令人心曠神怡。

●地勢平坦。世間的地有崇山峻岭,也有萬丈深淵,那是世人的心不平,故地不平;極樂世界的人,心地清淨平等,因心平故地亦平。

●黃金為地。實際是七寶為地,黃金為七寶之首,舉其首已攝其餘矣。七寶者,金、銀、琉璃(青色寶)、玻璃(水晶)、硨磲(青白色寶)、赤珠(赤色寶)、瑪瑙。世間也有七寶,但都是些凡品,若以之與極樂世界的極品相比,簡直天淵之別。

●有宮殿樓閣。其宮殿樓閣非常的奇特,能隨人之意而大、而小,可在地上,也可浮於空中,全由一寶、二寶乃至七寶自然而成,其富麗堂皇更勝過六欲天主之天宮百千萬倍,那是往生之諸上善人的居處,也是大家聚會講經說法的地方。剛剛往生的人,先在蓮胞之中靜修,等到花開時,證得法身,就可進住樓閣了。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極樂世界淨土聖境●有色樹。在樓閣外面的空地上,有一行行排列得很整齊的色樹。所謂色樹,即由一寶乃至七寶和合而成的色彩繽紛的樹。其樹有的高一百由旬(由旬有大中小三種,大由旬約八十里,中由旬約六十里,小由旬約四十里),有的一千由旬。樹的上空還彌覆著由金縷珍珠百千雜寶所結成的羅網,美觀極了!最神奇的是,這些色樹,微風吹來,就如百千種樂器,同時演奏,令人想起三寶的功德而念佛、念法、念僧(其所念之三寶乃自性三寶,非我們所念之住持三寶)。

●樹現佛剎。極樂世界的色樹,還能在樹與樹之間映現十方佛國莊嚴美好的人、事與物,讓觀賞的人好像在鏡子裡看到自己的面相一樣清楚。

●有七寶池。有無數由七寶所成的水池,其面積由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猶如大海一般,而且皆以金沙鋪地,不同我們這裡全是砂石污泥。

●有八功德水。在無數的七寶池中,還盛滿了具有八種不可思議妙用的水:一、澄淨,非常澄清潔淨,一點雜質也沒有;二、清冷,即清淨涼冷,永遠保持同樣的溫度;三、甘美,即甘甜味美,非常可口;四、輕軟,即水的性質輕浮柔軟;五、潤澤,即滋潤滑澤,有益身心;六、安和,即安寧和平,沐浴其中,安穩舒適;七、除患,即喝了這種水,不但可以止渴,還可以除飢;八、增益,即喝了這種水,或在水中沐浴,可以增長善根。除此之外,其水還有三種的特色:一、隨意,即水能隨人之意,或增,或減,或冷,或暖;二、說法,即當池水往復激盪時,能發妙音,宣講妙法;三、進道,即入水浴已,使人道業猛進。

●有寶花。在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在八功德水之上,有著無量無數『微妙香潔』的蓮花。微者,七寶所成,此方絕無;妙者,其色無量,又能放光:香者,異香遠聞,四時不散;潔者,出自德水,體至潔淨。其花大小不一,由一由旬乃至百千由旬,這是因為念佛的眾生有勤怠之分,故蓮花便有大小之別。這些蓮花,就是我們將來往生之花胎,誰在此世界信佛念佛,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即長出蓮花一朵,上標其名,將來往生時,即在此蓮花中化生。極樂世界的一切景物均不生不滅,惟獨蓮花變化無常,如人念佛努力,七寶池中的蓮花就愈念愈大,如改信其他法門,或停止完全不念,此花即隨之而枯萎,可見它沒有一定的形狀,變化而有,唯心所現。

●有珍禽。極樂世界尚有百千種奇妙雜色之鳥。鳥屬畜生,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哪來這許多的鳥呢?原來這些鳥兒都是阿彌陀佛欲使法音不停宣流,而以不思議神力變化出來的。這些化鳥到處發出柔和優雅的聲音,宣講人人心中所欲聽到的佛法,實在微妙極了!阿彌陀佛變諸鳥,蓮宗九祖蕅益大師說:『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於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所謂『無不具』,即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開悟時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無不造』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常作天樂。極樂世界,時常天樂鳴空,隨各人之意願而聽到自己所喜歡的音樂。

無比莊嚴、清淨、美妙的極樂世界組圖,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盡說其美妙

極樂淨土聖境●天花繽紛。那裡還晝夜不停地從天空飄落曼陀羅等眾妙天花,又天花一著地,不須灑掃,自動消失,世間那有此等美事?

●極樂世界,下從地起,上至虛空,一切萬物,皆放光明,不但人有光,連七寶、宮殿、樓閣、寶池、色樹、蓮花等等都放光,故極樂世界,不須日月,自然光明。

●極樂世界,不但是一個光明的世界,而且是一個極其芬芳的世界,因為那裡的一切,都是無量寶香和合而成的,所以在在瀰漫香氣,處處散發芬芳。

●極樂世界,不但沒有不善的事,連不善的名字都聽不到,這是因為那裡的人、事和物,無不盡善盡美的緣故。

●又極樂世界,處處皆有花台,上坐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諸行人,說微妙法,所以那裡的人,不但隨時都可以見到佛菩薩,還可以隨時聽聞到妙法,這是娑婆眾生所夢寐以求的事啊!

像這樣一個美妙絕倫的世界,可以說宇宙中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了!畢竟它是阿彌陀佛集十方諸佛剎土之美好於一身的佛國,自然樣樣皆奇特稀有,與眾不同了!

除此之外,佛教向來強調『因果』,而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在因地時發了願,後經無量阿僧祇劫修諸功德,以不思議願力、功德所成就的淨土,因此它極符合『有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因果定律。所以,它絕對不是無中生有的、純屬虛構的神話故事。

若問極樂世界為何要如此之莊嚴美好?答案是:佛願如此。佛要未往生者,生稀有想,棲神淨域,一心念佛,求生其國;若已生者,一切俱足,不作他想,一心求道,直至成佛。

有人或還會問:極樂世界的眾生,六根所對之境,一一無非樂受,豈不妨礙道心?答案是:這就是極樂世界之妙,其處眾生雖受諸樂,但無有樂想,常在寂靜之中,這是彌陀願力加持所致。彌陀第十二願里說:『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這即是說,往生的人,六根已不入六塵,所以六根清淨,一塵不染。也因此雖受諸樂,並不妨道。

(轉載)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