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種福田,就猶如我們有種子,但沒有田地可種,就沒有糧食吃。我們施捨的善根猶如種子,而弘法利生的僧人,就是我們播種善根的福田,他能把我們有限的福報,變為無限的福海。可是,現在世間有些人對供養僧眾有很多知見上的誤區,或者有些人雖然對寺院或僧眾做了一些供養後會產生很大的傲慢心等不淨念頭,很容易種下惡業。施主所思若不淨,雖行善法亦罪惡。
在《蓮師傳》中,蓮花生大師曾教誡施主,供僧的因緣果報和注意事項:施主勿為貪慾縛,以供應令福田喜。於具信所供奉物,無有貪心享用後,為得圓滿菩提因,施主福田共回向,二者福德亦圓滿。施主所思若不淨,雖行善法亦罪惡。
昔裴休丞相,送子出家,子是翰林,拜溈山佑祖,名法海,訓以《警策箴》云:「衣食難,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細膩。清齋薄粥但尋常,粗布痲衣隨分際。別人睡時你休睡,三更宿盡五更初,好向釋迦金殿內。」溈山老人要他每天挑水供養大眾。有一天,他挑水挑得太累了,心裡說,和尚吃水翰林挑,縱然吃了也難消。回來時,溈山老人問他:「你今天說什麼話?」法海答曰:「沒有說什麼。」後來溈山老人揭穿他心裡的話,並說:「老僧打一坐,能消萬擔糧!」
在憨山大師少年的時候,有次他在家門口偶然看見幾位腳僧,肩挑著瓢笠等什物,遠遠地走來,便跑去問母親:「他們是什麼人呀?」「那些是行腳的掛搭僧。」他聽了暗自高興,又到門外去看,見行腳僧來到樹下,把擔物放在樹邊,然後向他母親問訊化齋,母親忙著去烹茶燒飯,對僧眾非常恭敬。行腳僧吃過齋飯後,挑起擔物,舉起一隻手向他母親致謝,母親見了急忙避開,恭敬地對僧眾說:「勿謝!」僧眾便徑直上路去了。當行腳僧去遠後,他不解地問母親:「僧眾如何如此無禮,吃了齋飯也不說一句感謝的話?」「僧眾要是感謝我們,我們就求不到福了。」母親解釋說。聽了母親的話,他心裡暗自想:「這樣看來,僧眾的確是人間最高尚最偉大的人了!」從這以後,便時刻發心想出家修行。
在《經典禪語》公案:日本的誠拙禪師主持鎌倉圓覺寺期間,法席大盛,因此需要資金擴建經堂。江戶的富商梅津聽說此事,便決定捐獻五百兩黃金。一天,他親自帶著這筆捐款送到誠拙禪師的手裡,禪師接過錢,隨口說道:「好罷,我收下了。」梅津對大師這種態度十分不滿。三兩黃金足夠一個人過一年舒服日子,而他捐的是五百兩黃金,卻連一個「謝」字也沒有得到。梅津於是暗示說:「大師,那隻袋裡裝的是五百兩黃金啊!」誠拙依舊平淡地回答:「數字你已經對我說過了。」梅津被禪師的平淡激惱了,憤憤地說:「大師!即使我是個富翁,五百兩黃金對我來說也不是個小數目呀!」誠拙禪師聽後淡淡一笑,問:「梅津先生,因此你要我向你致謝是嗎?」梅津脫口而出:「那當然了。」大師不由得板起面孔,說:「我為什麼應該感謝?施者才應該感謝!」這絕對不是擺架子!
唐太宗問玄奘大師:「我想供僧,但聽說許多僧人無有修行,應當如何?」大師開示說:「崑山有玉,但是混雜泥沙;麗水產金,豈能沒有瓦礫?土木雕成的羅漢,敬奉就能培福;銅鐵鑄成的佛像,毀壞則會造罪;泥龍雖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須祈禱泥龍;凡僧雖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須恭敬凡僧。」唐太宗聽後恍然大悟說:「我從今以後即使見到小沙彌,也應如同見佛一般。」
南北朝的僧稠大師,有一天,齊國的文宣帝特地來拜訪他,他卻坐著不肯到門外迎接,弟子們就對他說:「今天來的是皇帝,請師父屈駕到門外去迎接一下吧!」僧稠大師仍然坐著,連動都不動一下,齊文宣帝並不因此而責怪僧稠大師。
皇帝走了以後,僧稠大師說:「告訴你們,並不是我喜歡在皇帝面前擺架子,不去迎接他。因為過去在佛陀時代,有一位賓頭盧頗羅墮尊者,就因為到門外七步去迎接優填王,致使優填王失國七年,才又恢復王位。我身為人天師範,我不願出去迎接齊文宣帝而使他損了福德,我坐在這裡,祈求他國基鞏固,對他已經是太尊敬了!」現在的泰國,不管你身份如何,只要出家披上袈裟,雖是國王將相,也要對你頂禮致敬;同樣的,假如地位尊貴如僧皇的出家人,只要脫去袈裟,也就跟平民一樣了。
梁武帝曾問志公禪師:「僧道修行,信是好事,如何又要去化緣?」志公說:「我佛釋迦如來,有大慈大悲,憫念眾生,猶如赤子,平等救度……若是好僧道人,早晚之中,務要勤參三昧,苦下殷勤之心,勿起懈怠之意。看見常住淡泊,或是庵堂佛像朽壞,應當發起勇猛精進之心,募緣修整,乃是化緣者之功德也。古人云:難行能行,難做能做,方是出家之佛子,學道之好人。是以天寬地闊,男女善心者多。若不去化他,縱有錢米,他也無處下手作福田,乃是僧道有過,枉在空門,為人無慈悲心,不肯引他出苦。僧道善人,化到你家。汝若慳吝不捨,是自己當面錯過了也。」
在經典中記錄有阿難的總持因緣:「阿難過去生是修持何種德行,今世得以有如此殊勝果報,能將佛陀所宣說的微妙教法,全部憶持不忘?」佛陀慈悲開示:「無數劫前有位比丘和一沙彌住在一起修行。師父要求非常嚴格,除了須托缽外,每天還規定弟子精進用功。一天,沙彌托缽時間結束得晚,想到又要耽誤功課,於是不禁落下淚來。恰逢一長者經過,見此便上前關心詢問。沙彌如是回答。長者聽後,決定以後每天做供養,以便讓沙彌專心用功。」佛陀告訴大眾:「故事中的比丘即是定光佛,沙彌即是我,供養飲食的長者就是阿難。阿難由於過去生誠心護持修行人用功辦道,修了大福報,所以今生才能聽聞法音一字不失」。
菩薩行者於護持他人修行中,不僅開闊自己格局,超越自我限制,無形中也成就了菩薩道業。所以,僧眾把供養的財物都用上了,這對施主是非常有利的。(當代佛教網--佛教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