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於八十三年八月廿八日全國供佛齋僧大典
無論是出家眾或在家居士,發心修行、學佛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得到解脫,能成就道果,圓成佛的智慧。要想圓滿成就這個目標,就必須找到正確的方向,找到對自己能契合的法門,還要有大善知識的引導以及個人切實的信受奉行,才不會繞遠路或是走錯路。
佛法的法門雖然很多,歸納起來有方便法門、感應法門、究竟法門,從修行的方法又可分為:漸修與頓悟兩個法門。
漸修,就是漸次修證,是漸進的、有次第的修證,所以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佛經講,一個人若想超凡入聖,從證到阿羅漢果、緣覺果、菩薩果,一直到圓成佛道,圓成佛的智慧,修證的過程與時間各不相同:
證到阿羅漢果位,最快是三生,最慢是六十小劫;
證到緣覺果位最快是四生,最慢是一百劫;
證到菩薩果位就有種種層次上的差別;從「初發心菩薩」發大願、起大行,由凡夫位不斷的修六波羅蜜,修到有一些相應,稱之為「賢位菩薩」;由賢位菩薩再繼續不斷的修,一直到登地,稱之為「登地菩薩」;登地菩薩從初地繼續不斷的修,一直到十地,他的願行與功德已經與「佛」相等了,就稱之為「等覺菩薩」,從等覺菩薩到「妙覺」位,這就圓成佛道了。整個過程漫長而且遙遠,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是「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修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佛陀非常慈悲,另外告訴我們一個縮短修證時間的方法,而且是最究竟的法門,這個法門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頓悟」的法門,是一超直入如來地的法門。頓悟,悟什麼呢?悟到自己這念心、悟到覺性、悟到人人都有佛性、悟到人人都能成佛。簡而言之,「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菩提心,見性就是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成佛是成法身佛。頓悟了心性,就縮短了修證的時間。
報身與化身是「方便」,法身才是最究竟的
佛法講,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法身好比太陽的光,報身就如太陽的形象,化身像太陽的影子。太陽照到屋子就有屋影,照到樹就有樹影,照到人、石頭、動物…等,都各有其影,就如同佛的千百億化身,隨緣應現。但是,影子是短暫的,因緣過去,影子就沒有了。
佛法上說:「人有誠心,佛有感應」,與什麼佛相感應呢?是與法身佛感應。與法身佛感應,就起了報身或化身的作用;報身與化身是佛為方便度眾生而應緣隨現,因緣過了,化身與報身仍然歸於法身。所以,法身佛才是最真實、最究竟的。修行學佛,最終的目的就是要體悟到最究竟、最真實的,才是道業圓滿。
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修行必須了解什麼是法身?如果不清楚、不明白,就會走遠路,走錯路。法身沒有形象、沒有去來、沒有生滅,法身就是寂然不動、清楚明白的菩提心、涅槃性。契悟了這個道理就是契悟了無上的知見。契悟了這個心性,就是佛、就是道!
「見性成佛」的「見」是指契悟的意思,不是用肉眼所見的見;「成佛」的「成」是形容詞,是指契悟了本具的佛性,契悟了菩提心。佛不是用肉眼而見,如同《金剛經》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有能見就有所見,能見、所見的佛就不是真實的。什麼原因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看見的一切,都是「能見」與「所見」,既然是能見、所見,「能」「所」是相對的,相對的境界就屬於眾生見,不是佛知佛見。真正的「見」是「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這念心就像一面鏡子,漢來漢現,物去不留影,沒有「能見」、沒有「所見」,這就是本具的菩提心。
佛不是修成的,修成的東西一定會壞掉。佛經上講,心外一切物質都離不開成、住、壞、空,有成一定有壞,這是現象界的軌則。例如:用種種因緣和方法修成的房子,經過一段時間,一定會壞掉。這個世界將來也會壞掉,有成相就有住相、壞相,最後滅掉歸於空性;換句話說,只要是有生成,最終一定會壞滅,這是一種定律。人也離不開這個軌則,有生就有死;從母親肚子裡的胚胎到出生,無論活多少歲,七十歲、一百歲、一千歲、一萬歲,最後還是難免一死。就如同古代的彭祖活到八百多歲,最後還是會死亡、滅掉歸空。
修行學佛,就是要在生滅當中體悟到不生不滅的道理,什麼是「不生不滅」呢?世上一切形形色色都離不開生滅的現象,只有這念心性才是不生不滅。悟了這念心,依據這個道理去用功、修行,才知道行、住、坐、臥、穿衣、吃飯、起心動念都是道,時時刻刻都在「道」當中;「道」就是菩提心。古德說:「挑柴運米都是神通妙用」,因為道就在日用之間。修行,離不開日常生活,更離不開四大、離不開眼、耳、鼻、舌、身、意。悟了以後,凡夫心就是佛心;沒有契悟,心是生滅、是煩惱,身體是四大、五蘊的假合,生滅變異;契悟了,才知道四大本空,煩惱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最寶貴的,這個才是我們的真生命。
不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都離不開我們的「身心」;離開了「身體」就沒有辦法修行,離開這個「心」就更沒有辦法用功。未悟時,這個身心離不開四大、五蘊生滅變異的現象,這就是眾生;契悟了心性,四大是空,煩惱心就是菩提心。同樣的心性,「悟」時與「未悟」時的作用,就是不一樣。人人都有的這念心,人人隨時都在運用這念心,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剎那、剎那都在起心動念,都在生滅。雖然在用,卻始終未曾體悟到這念心。
什麼是「生滅心」?例如早上起床,起床的念頭生起;起床後穿衣服,穿衣服的念頭生起,起床的念頭便滅了;穿衣服後又穿襪子、鞋子,穿衣服的念頭又滅了;依此類推,從早到晚,念頭一個一個不斷的在活動、不斷的生生滅滅。我們不妨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從早到晚,心裡的念頭像波浪一樣不停的生滅,即使睡著了,心念還在活動,否則怎麼會做夢呢?晚上的夢來自於白天的起心動念,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的種種妄想,也是由攀緣外境而來,由於種種攀緣而有貪、瞋、痴的現行。修行,就要做「不做夢的人」,不做惡夢,好夢也不做;白天不做夢,晚上也不做夢,不僅一日一夜不做夢,還要一年、十年也不做夢。能做到,就是如來住世、活佛住世,佛與如來不是心外求得,這念心本自具足。能了解這個道理,就能體悟到自性的菩提心。
佛經上說,人從早到晚共有八億四千個念頭,也就是說有八億四千個生滅,「人生」就是眾多的生滅所累積而成的,所以稱為眾生。既然是生滅累積而成,一切的念頭、事相生起又滅掉了,滅掉了以後現狀就不存在了,看不到、摸不著;古人說「人生如夢」,人生的的確就是個夢境。
我們不妨仔細的觀察,從早到晚,心念就像波浪一樣不停的活動、不停的生滅?這念心何嘗停息過呢?即使睡著了,這個心還是在活躍、生滅,否則怎麼會做夢呢?晚上的夢來自於白天的起心動念,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的夢則是由攀緣外境而來,由貪、瞋、痴種種攀緣所現形。例如:貪財的,拚命賺錢,做發財的夢;貪名的,藉由種種方式打知名度,做成名的夢;想要房子,就做買房子的夢;想買車子,就做買車子的夢。如果不知覺察,人生往往就是這樣一個夢接一個夢,不斷的輪轉生滅……。所以「人生如夢」並不是形容詞,是實實在在的狀況;因為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生滅,念頭生滅就猶如夢境一般。
修行,就是要成為「不做夢的人」,不做惡夢,好夢也不做;白天不做夢,晚上也不做夢,不僅一日一月不做夢,還要一年、十年也不做夢。真正能夠做到這樣,就是如來住世、活佛住世,佛與如來不是從心外去求得的。你能了解、明白這個道理,就是明明白白的菩提心。菩提心又是什麼呢?《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無住心」就是菩提心。
那「無住心」又是什麼呢?「住」是指攀緣、想念、執著。這念心想到過去就住於過去,想到現在就住於現在,想到未來就住於未來,想到美國就住於美國……,想,就是有所住、有執著,有所住就有生滅。「無住心」就是心無所住,無所住就是這念心不攀緣、不執著。
有人會覺得很奇怪,《金剛經》不是告訴我們「不要生心」嗎?為什麼無住還要生心?生心不就是生滅嗎?這不是矛盾嗎?產生這種疑惑是因為對這句話還沒有契悟的關係。《金剛經》講,佛的心是無所住的,不想過去、現在、未來…,什麼都不想,這念心達到無想的境界。無想,就是心不攀緣,心不攀緣,心自然而然就「定」下來了。但是,在無想當中這念心如果感到無聊、打瞌睡,那就不是「正定」,真正的定是這念心不但無所住,還要清楚、明白、處處做主,沒有昏沈、無聊、無記,這當中就能啟發本有的智慧。「生心」指的是慧。「無所住生其心」,就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不二的這念心,簡稱為「無住心」,無住心就是菩提心。
「明心見性」是悟到本具的佛性,佛性就是覺性,覺性是本性本空、不生不滅。這個本性本空,不是虛空、空洞的空;在本性本空當中能生萬有,具足一切功德、智慧、妙用。這個不生不滅的覺性、心性,人人本具,只因為有妄想、執著、有所住,所以念念遷流,不生不滅的佛性成了生滅的眾生性,以致生死輪迴不止。明白這些道理,才知道心性的真實、珍貴、與無窮盡。心以外的一切,皆是緣起性空,一切法也是緣起性空;因為一切法是空無自性,仗因托緣而有。
譬如樹木的生長,除了插枝、壓條、種子種植……等內緣,還需要有陽光、空氣、水份、泥土、熱量這些外緣,因緣具足了樹才會慢慢的成長。人與動物也是如此,即使是人工受孕、複製,也還是因緣和合所產生,所以說,不論是有情無情皆是因緣和合而產生。沒有因緣,或是因緣過去了,一切法與現象也就沒有了,所謂緣去歸空。所以,見性就是見到諸法空無自性的道理。
修行一定要了解心性的道理,所謂「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不了解心性的道理,儘管拚命的修,修三大阿僧祇劫,還是講心性,最後還是要歸於自心。古德說:「無始劫來只這個,今日依然又這個;復將這個了那個,這個那個同安樂」。「這個」就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的菩提心、佛性。所以「明心見性」是最究竟、最實在的法門。無論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皆是遵循這些道理,而成就道果。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道理是有根據的;三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時,上半夜是契悟四諦法門,中半夜契悟十二因緣,下半夜悟到心性、悟到實相。釋尊上半夜證悟聲聞果,中半夜證悟緣覺果,後半夜證悟無上菩提佛果。為什麼後半夜是「無上菩提佛果」呢?在即將天明時,釋尊抬頭看到天上的那顆明星,就在那一剎那契悟了心性,悟到能看的這念心就是自己本具的佛性!悟到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只因這念心起了妄想、分別、執著而墮入眾生境界。
釋尊大徹大悟,隨即嘆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智慧德相就是人人都有的本心本性,因為有妄想、執著,所以看不見自己寶貴的心性。只要不打妄想、不執著,入道、成佛並非遙不可及,因為心性本具,是現成的。
在靈山會上,「釋尊拈花示眾」也是在曉示大眾明心見性的法門。佛的言行舉止皆有深意,並非無意而為;契悟本心的人不隨便講話,也不無意動作,佛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佛法,一舉一動都是我們修行的規則,儒家也講:「一言而為天下法,一行而為天下則。」明白了這個道理,佛的言行舉止與佛制戒律皆有其深義。
釋尊無言無說,以拈花示意「能起作用的這念心」就是佛性,大眾都有;當時會場聽法的大眾不明義理,只有迦葉尊者與釋尊心靈相通,會意微笑。拈花是心之用,微笑也是心之用,拈花的心與微笑的心,彼此平等,無二無別。大迦葉尊者契悟了菩提心,所以釋尊講:「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付囑摩訶迦葉」,以此印證迦葉尊者,並傳法予迦葉尊者,這就稱之為「以心印心」,開頓悟法門之始。迦葉尊者再傳阿難尊者,一直到達磨祖師共二十八傳;達磨祖師到中國再傳二祖,一脈相傳到六祖,祖祖都是單傳,傳承以心印心的法門。頓悟自心之後,還要繼續修行、養道;古德說:「悟後起修才是真修」,悟了這念心之後,要時時刻刻保任才是真修。
大部分人認為修行就是修六波羅蜜、修戒定慧、修善斷惡、念佛、持咒、禮誦、拜懺…等等,這些都屬於「加行」;「加行」就是「加功用行」。不斷的加功用行,待福德因緣成熟、業障消除,時節因緣成熟了,在看經、聽法時,「剎那」就契悟了本心。古德也說:「修行一萬年,悟在剎那間」,剎那就是師父在說法,諸位在聽法的這念心,當下即是,動念乖真。契悟了本心,這念心就是道,這時候才知道「原來道不是修出來的!」。這念心人人都有,悟了以後才知道原來一切都是現成。
在達磨祖師未到中國之前,曾派佛陀跋陀羅和耶舍兩位弟子先到中國來。當時的佛教界還不知道有頓悟法門,聽兩位尊者宣說「頓悟自心、直了成佛」,人人都可以成佛的法門,不相信也不認同,要將兩位尊者驅逐出境。當時的廬山有位慧遠大師,德行很高,修行很好,備受朝廷尊祟;朝廷特別下令,所有政治、軍事都不可以干擾廬山的清淨地。於是兩位尊者就到了廬山。慧遠大師早先已得知尊者被驅逐出境的訊息,兩位尊者上山時,慧遠大師就問:「兩位尊者到中土,所傳的是什麼大法,以致遭到驅逐出境呢?」
兩位尊者回答:「我們到中土是要傳佛的心印。」
慧遠大師問:「什麼是佛的心印?請兩位說一說。」
佛陀跋陀羅尊者說道:「請大師仔細看!」
於是尊者伸出右手握成拳狀,「大師,這是拳頭。」尊者又放開拳頭,手心朝上,「大師,這是手掌。」手掌又翻轉,「大師,這是手背。」然後又握成拳頭,這幾個動作在瞬間一氣呵成。
尊者問:「請問大師,這夠不夠快?」慧遠大師很有修行,知道尊者必有所指,回答道:「確實很快!」
佛陀跋陀羅說:「還有比這更快的,大師想不想知道?」尊者說:「煩惱即菩提!」
慧遠大師當下豁然開悟,不禁讚嘆:「這實在是太了不起的法門!」於是挽留兩位尊者在廬山住下,並請兩位尊者翻譯「禪門經」。兩位尊者合力將「禪門經」翻譯成中文完畢,同一日、同一時辰在打坐中「坐脫立亡」,生死自在。
頓悟法門自六祖大師以後,開始普傳;不只傳出家眾,也傳在家眾,所傳的就是這念心性。心性無男女相,無出家相、無在家相,契悟了心性就與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同一鼻孔出氣。
過去,曾有位女眾居士提出一個疑問,說道:「師父,弟子曾聽某位法師講經時說,女人不能成佛,請問是真的嗎?我們女眾天天在做功德、供養三寶、精進用功,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那位法師並沒有說錯,只是沒有交代清楚。那位法師所講的女眾不能成佛,指的是如同釋迦牟尼佛一樣,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丈六金身的圓滿報身,那是釋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歷經很長的時間才成就的圓滿佛相、圓滿報身,成就法、報、化三身如來。不止是女眾,就是男眾或出家眾也無法在此世成就。雖然如此,釋尊仍然慈悲的告訴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只要契悟了心性,這一生就可以成就如來的法身。
俗語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不是形容詞,立地成佛還不算快,最快的是這念心寂然不動,當下即是佛。悟到這個道理,就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是密宗所說的「即身成佛」;就是淨土宗說的「花開見佛悟無生」;當中所指的「佛」,都是這念心。
《起信論》講:「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當下這念心沒照顧好,有了「能」、「所」的相對境界,心中產生分別,「心意識」就落入眾生境界。相反的,這念心絲毫不染塵境,就是《金剛經》所講的「無住生心」。如同佛法中提到「花開見佛悟無生」「花」是指蓮花,譬喻這念心要如蓮花一般出污泥而不染;這個五濁世界如同污泥,我們雖然生活於這個世界,但是心不染著任何境界,這就是出污泥;這個不染著的心便稱為白蓮花。花開見佛悟無生,是指這念心開悟了,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見到本來清淨、本無生滅的心性。
佛經中提到:「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佛法中一切法門都是為了契悟心源,都要回歸到心性;所以,明心見性是最高、最真實、最究竟的境界,沒有第二條捷徑可以到達。「萬法歸一」「一」就是指這個寂然不動、了了常知的心性,見到本心本性就是佛,就是「不二法門」。任何法門都是講這個道理。佛性本具,人人都能成佛,千萬不要小看自己!
平常心是如如不動,智慧心是了了分明,禪所講的就是這念心性,禪告訴我們不論得意、失意,好境界、壞境界,這念心絲毫不動,隨時都保持平常心、智慧心便能得到解脫。不只學禪要如此,學淨、學密也要如此。任何時刻都保持正念、清楚、明白、如如不動、處處作主,就是佛。
打坐時,看到好境界不要執著,看到壞境界也無需害怕,因為一害怕心就散掉了。這些境界都不是外來的,是我們心意識的貪瞋痴所轉變,是一種幻境,不理它,用平常心去對待,這些境界都會過去。不僅打坐如此,世間事業也要如此;事業成功,不要得意忘形;失敗也不要灰心、懊惱,要向內檢討、反省。不要怨天尤人,要從失敗的經驗當中記取教訓,增長智慧。除了檢討、反省、改進之外,還要保持身體健康與心靈的平靜。了解這些道理而且能做到,無論是道業、學業、事業一定都會有成就。明白這些道理,更要廣傳「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使大眾都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
身體是物質所構成,人的身體時時都在變異和老化;細胞時時在生滅變異,生滅的過程,醫學上稱之為新陳代謝、細胞老化。仔細思惟,我們從念國小、中學、高中、大學、研究所,乃至於在社會上就業、結婚,身體的高矮、形狀、臉孔,甚至於內在的想法,都在變化。在這些變化當中,那一個階段能完全代表自己?那一個階段是真實不變的自己?更何況身體會壞掉、滅掉,壞滅以後身體就不存在了,自己又在那裡?所以由此可知身體只是暫時假合的物質,唯有這念心才是真實的;但是,為何這念心才是真實的呢?
想想看,小時候能看、能聽的心與年老時能看、能聽的心,是一個還是很多個?如果是多個,每個階段中見性與聞性應該會變異生滅?但是,從小到大能見、能聞的心始終都存在,所以我們每個階段都能見、能聞,也會記得每一個階段所學的知識,乃至於更遠的兒時趣事。明白這些道理,便能體悟到心的不生滅性,這念心是我們的真生命,認識這念心才知道生命是無窮盡的。
契悟了禪心,便知道真正的生命是無量壽、無量光,具足無量的智慧和神通,這念本心本性就是我們的如意珠,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佛法中提到:「眾生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念心雖然人人都有,但是誤認四大假合的形體為實有,執著房屋、田地、名利、六親眷屬……。這些妄想、執著、如同塵境蒙敝了心性,令清淨心不現前。所以,契悟了這念心,就能從煩惱中解脫,體悟到清淨自性,便是禪宗講的「本來面目」,淨土宗講的「常寂光淨土」,教下講的「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但是,悟到這念心不是就了了,還要保任;古德說:「悟後起修方是真修」。在水邊林下保養聖胎,或是在大眾當中行利他之六度萬行,藉事練心,靜中養成,動中磨鍊,動靜閒忙不離當念,從利他當中完自利;時時刻刻保持這念心,不起分別、妄想,就是保任。
《華嚴經》講:「不起凡夫污染心,即是無上菩提道。」經上又說:「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下種。」不論是修禪、淨、密、律、教,修行學佛就是要成就無上菩提,任何法門在「因地」如果不能契悟菩提心,修行就會繞遠路,甚至走錯路,以至無法成就。菩提心是什麼呢?菩提心在那裡呢?要如何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呢?
不用外求!菩提心就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心,師父在這裡說法,各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不用另外去找!人人都有菩提心,菩提心是本具的。只要有信心,直下承當,這一生就能得解脫,就能契悟無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