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感情篇)
1. 不要一直攀緣,這樣以後會糾葛不清,人愈單純愈好,不要複雜,不一定要找人陪,可以把心靈寄托在修行上,若造下因果,會影響到下一世;可以一直念經、念佛、持咒,好好修行,較不會執於要再找伴。
2. 上天會留校察看,則表示還有機會,系要看您的心性是否有改善,要努力轉心性,只要好好做,遇事要先忍辱,就能有機會;要對父母孝順,對子女不可暴力,上天才不會動怒。
3. 家庭要照顧圓滿,方能有餘力去打拚事業;要改善自己的口氣,要多對另一半噓寒問暖,心性方面,舉止行為要改善。
4.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抵不上家庭的失敗;家要先照顧圓滿,做好自己的份內事;家齊國治,天下就平。為人子女,就是要孝順父母,父母看重的是子女孝順的心和尊重,故要對父母晨昏定省、虛寒問暖;為人另一半,要照顧好對方;為人父母,就是要好好教養小孩,小孩子尚弱小,禁不起大人的拳打腳踢。
5. 亂世,更要做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是互相的,家庭是兩個人的事情,教育子女更是兩個人的事情。
6. 要珍惜父母恩,珍惜夫妻、及與子女的緣份;為了家庭的和諧,不管對錯,就是求一個圓滿,過去的就過去了,好好努力經營現在。
7. 假使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過去世傷害過別人,閻羅王會將倆人判在一起,傷害愈重者,磁性愈強;當討報機制啟動時,感情會變質,可用因果債、功德還,來處理化解這樣的討報機制。
8. 兒孫自有兒孫福,煩惱子女並不能解決子女的問題,反而會造成子女的心理負擔;要用正確的方式來幫子女,以身作則,引導子女修行。
9. 感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是一種感受而已,沒有感覺就沒有感情了;有磁性互相吸引,就是有感覺,條件更好的不要,就是要這個人,這就是夫妻相欠債的業力牽引。
(修行&渡眾篇)
1. 一點風吹草動就影響到心情,表示修得境界還不夠;修行要修到如如不動,莫因一陣風來,就東倒西歪。
2. 世間是苦海,人因還債而來,故要好好修,方能脫離苦海;改名,僅是未修行時的一個助力,非究竟法,修行遠比改名更重要,心轉,境就轉。
3. 心若不清淨或被外境撼動,則更要念佛、念經來訓練定心,而修行要修正法,不要人云亦云,以免掉入外道的陷阱而不自知,要以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典來修,可以《金剛經》、《藥師經》和《地藏經》為修行基石。
4. 修行,系修正行為,走錯路就要趕快導正,若衷心改過,心性導正了,干擾就少了,運自然也就跟著轉了,佛菩薩亦會協助渡過難關;災難多為心不正所招感,若心性轉,散發的祥和之氣,上天會感受得到,災難就會比較少。
5. 讀書有考試,而修行的考試遠比讀書的考試多,時時刻刻都在出考題。
6. 當人有權勢時,潛藏的魔性就會被誘發出來;修行,系將不好的行為導正,有執著的習性就會鑽牛角尖、想不開,因此要念經、持咒,而不是生氣。
7. 看高僧大德的文章,依心裡所感覺的,自己的看法、想法進行心得分享,並省思之後要如何改善,這樣修行才有意義。
8. 過世的台語是「過身」,從這身換到別身,本世結束,換來世;修行就是要把生死置諸度外,莫執著在生死裡面,否則會被綁住,反而無法出離,阻礙修行。若越怕死,就越容易死;若不怕死,則雖然最終還是不免一死,但心性的提升是無可言喻的。
9. 人來世上,系來還債和修行的,即使是仙佛下凡,仍是要重頭修起。
10. 修行除了明心見性外,還會提升智慧型,方能究竟解脫;智慧,就是能看清事物相。
11. 修行,圓滿最重要,不管事情對或錯,都要處理圓滿,讓人不起煩惱跟執心,不然下一世對方又會來討報。
12. 煩惱,不能解決問題;執心過重,放不下、想不開,無濟於事,徒增痛苦而已,故要好好修,好好念經。世間之物都是借我們用而已,到最後都要回歸大地,來也空空,去也空空。
13. 渡眾,要看對方有沒有福報與機緣是否已到。
14. 修行是潛移默化的改變,看起來每天都差不多,時日久了就差很多。
15. 修行,還沒達到證悟之前,都是需要訓練的;證悟了,修行才有成果。
16. 修行系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做錯、有沒有改善,佛菩薩都會巡視,上天也會看您對待他人的方式,還有他人對您的感受。
(業障篇)
1. 不要介入別人的家庭,若介入或破壞別人的家庭,都是會產生因果的,會讓未來世的感情不順,容易破裂;對方要造業,是造他自己的業,您介入人家的家庭,是您造的業;若過去世曾為夫妻,本世相遇會有不同的感受,但若本世對方已有家庭,切莫執著,可以互相關心,但要止乎於禮,不可越過界線。
2. 討報機制啟動後,就會開始不順利。
3. 過去世遭逢亂世,戶政不周延,法律執行不確實,因果觀念不盛行,容易因貪嗔痴而犯法,把燒殺擄掠當作家常便飯,導致累世業報也較多。
4. 身體疾病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是業力所造成,有私報,也有公報;公報系寫在八字裡,是上天的懲罰;私報系當初傷害對方,對方來討報時,使自己磁場亂、生活不如意、或身體病痛。
5. 這世界上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因果,會相遇都是因果造成的,安排得比計算機還要精密,除非有特殊任務者,則未必是有相互的因果關係;每個人都在因果討報圈中,要造善因,才能得善果,若沒有修行,不知道因果,沒有消業行善,就跳不出來,故要修行方能跳脫因果圈。
6. 感情因素並不是非常狹隘地只有愛情,也包括親情、友情等。
7. 幫人家是一回事,介入他的家庭是一回事,不能混為一談,功跟過是分開算的。
8. 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各人造業各人擔,種如是因,得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受;上天會觀察,雖然過去世造業,但本世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做壞事,上天、佛菩薩、地府都會一直巡視幫您打分數。
9. 投胎要因緣俱足,一家人不是討債、就是還債,不是報恩、就是報仇。
(福報/補功德/祖德篇)
1. 福報如銀行儲蓄存款,若沒有了,再多張提款卡也沒用;福報耗盡、運低,所遇的人事物就會不順利。
2. 福德、祖德補好,較易找到好工作,使經濟不虞匱乏。
3. 吉不擋凶,業障要先還,再補福德資糧,成效方能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