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 楞嚴經節選
一念無明生三細,三種最微細惑,不容易覺察
第一種微細惑,以最初一念無明妄動,將整個如來藏真空,變成晦昧空境。空是同相,界是異相。即是說,在還沒有空之同相和界之異相的時候。因妄能是轉相見分(即第二細惑),既有見分而諸法未成,無有所見,就以業相為所見。但業相只是一晦昧之空,無一物可見。而見分定欲見之,見之既久就出現境界相第三細惑,即空晦暗中,結暗為四大之色。這和瞪久發勞而見空華一樣。熾:即火光熾盛貌,如在黑暗中,火光熾盛顯現,境界相即異相。第一異字是虛字,就是不同,第二異字是實字,即異相之境。即是說對和它不同的熾然所成的境界相。因對異相之境界,又立同相之虛空,即依能見故,而妄生虛空和世界。虛空是同相,世界是異相。一同一異,互相發明,就成眾生界。眾生之境不同,眾生形貌各異故說無同,但眾生知覺本同,故說無異。」
前面已明一念不覺生三細,即業相、轉相、現相。以下解釋境界為緣長六粗。什麼叫六粗相?(一)智相:屬俱生法執,即與生俱來有分別能力,這不是究竟智,只是智之形相。(二)相續相:屬分別法執,時時思量,相續不斷。(三)執取相:屬俱生我執,周遍計度,計我我所。(四)計名字相:屬分別我執,要立假名妄相,循著假名而執妄相。(五)起業相:由計名字相而生起業相,造種種業。(六)業系苦相:由造業受報,而為業纏縛受苦。
「境界相,從無而有,從真空而生晦空,而成世界,而有眾生。於是在識藏海中,便成境風擾亂。由妄境而引起妄心、妄緣。因境界之相而生勞相,即勞慮分別心,成為第一粗,智相。分別是好是不好,是愛和不愛,將妄境執為心外實有,而不知是自心妄現,還以為有智慧,能分別是好是壞。因不停思慮,勞慮過久,就生出第二粗,相續相。更加不停地相續計度、考慮,就發生貪取塵念。總想執取為己有,就成第三粗,執取相。因種種顛倒妄執相,以致心水渾濁不清,而生第四粗,計名字相。由無明、三細、四粗,從迷入迷,妄上加妄,而引起諸業相,即第五粗,起業相。塵是染污不淨,勞是擾動,塵勞即煩惱。八萬四千塵勞,亦即八萬四千煩惱。因性覺妄起無明而生三細,復緣境界而起塵勞煩惱。妄因既成,依正苦果即現,故說起為世界。起即動之意。靜極生動,故生起山河大地。寂靜無相則為虛空,這即依報世間,亦好器世界。虛空沒有什麼,都是一樣故曰同。世界有色法相法故曰異 ,在虛空裡,本無所同異,因執有異而生出世界。那些形貌不相同而體性實無異的眾生,業果相續,隨於五陰三界中,無法出離,而成第六粗,業系苦相。故於無為法中,便真的變成有為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