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早起赴學,路遇一人,倒臥雪中,捫之,半僵矣。遂解己綿裘衣之,且扶歸救蘇。
有一年的冬天,非常寒冷,下著大雪。馮琢庵的父親早起去學堂,在路上看到一個人倒在雪堆里。他心善,沒有不理那個可憐之人。他用手摸了摸那人的胸口,還有一口氣,但是半身都凍僵了。他趕緊脫下自己的衣服,把他包起來,然後扶回家,救了那人一條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人的功德大,所以,感應也來得特別快。
馮太史的父親晚上做夢,仙人告訴他:你救人一命,出於至誠,我派韓琦做你的兒子。韓琦是北宋政治家、詞人,有《安陽集》五十卷。《全宋詩》錄其詩四首。等到生下琢庵,就取名為琦。「琢庵」是他的字,名叫「琦」。他父親給他起這個名,就是因為這個夢。果然,他的官做到了太史,就是從前的翰林。
台州應尚書,壯年習業于山中。夜鬼嘯集,往往驚人,公不懼也。
浙江台州有一位應尚書(「尚書」就是現在的部長),壯年時在山中寺院裡讀書。古時候許多讀書人寄住在寺院,因為寺院可以給讀書人提供很好的學習場所。古時候一個縣通常只有一個學校 — 縣學,所以好的讀書環境很難找得到。大戶人家請老師在家裡教自己的子弟,稱為私塾,但是藏書的數量都不會太多。寺院的藏經樓有大規模的藏書,藏經樓就是我們現在的圖書館。寺院的藏經樓不僅僅收藏佛教經書,儒家、道家、諸子百家,各種書多有收藏。出家法師真正在做學問,真正在修養自己身心、德行,所以他們是非常好的老師。
古時候讀書人都願意到寺院親近法師,寺院有豐富的藏書,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隨時可以向法師請教。而法師教導他們都是義務的,這是佛教所修積的功德善行。
曠野之處,一到晚上,有很多魑魅魍魎聚在一起,非常得嚇人。膽小的人都不敢住,應公為人光明磊落,心地正直,所以他不怕這些邪魔鬼怪,依舊在山中讀書。
有一天晚上,應公聽到鬼在談話:某某家的婦人,她的丈夫在外,很久沒有回家,大概她的公婆以為兒子客死他鄉了,她的公婆就逼她改嫁。婦人不願意,就起了自殺的念頭,明天會到這個地方來上吊。這是吊死鬼要找替身,他要找不到替身,就沒有辦法去投胎。這在佛法里說得少,道教講得多。凡是橫死的、自殺的,都要找替身。所以自殺很痛苦,這個事情萬萬做不得!自殺的人每七天要重複一次,所以非常痛苦。上吊,每七天他要再去吊一次,什麼時候找到替身才能脫身;跳樓自殺死的,每七天他要再去跳一次。身心太痛苦了。所以人再怎麼不得已,都不能有自殺的念頭,這是絕對錯誤的行為,萬萬不可!找到了替身,投胎,還是隨業流轉,苦不堪言!
南懷瑾先生在《圓覺經略說》中說過一個破自殺咒。要是有人受了氣,傷心想投水、上吊,心裡煩悶想自殺,都有鬼跟著,趕快念這個咒子。咒曰:大千世界,無掛無礙。自去自來,自由自在。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應公聽到鬼在這裡說話,他心裡就有了主意。第二天一早回家,趕緊賣掉幾畝田,得了四兩銀子,以這個婦人丈夫的名義寫了一封假信,連這四兩銀子,趕緊送到她的家裡。這些善人為了利他,就會想很多辦法。這都是以善心引起的行為。應公做官之前也沒有錢,他能賣田救人,相當的不容易。如果相信救人比田地更有價值,當然就會發心愿去做、去行善。
各種投資都會有風險,一失誤就會失去很多。和投資相比,行善積德是萬無一失的,這是世上最有保障的事情,不僅從不會虧本,而且有無量倍的酬報。所以,我們一定要多去行善積德。只要加強行善的意樂,這裡說的善事,我們樣樣都能行。這是有辦法培養的,不是誰天生就有這種素質的,能對業果引起勝解信,這些我們都能夠做到。
那婦人的公婆見到信,看到字跡不像是自己兒子的筆跡,心裡有些懷疑,但轉念又想:信可以造假,銀子不會假,總不能說無緣無故有人把銀子寄給我們,想想一定是兒子平安無事。就不再懷疑了。老夫婦就放了心,不再強迫兒媳改嫁了。後來,他兒子回來了,夫妻感情完好如初。應公做了一樁陰德,他做這個事情沒有人知道。
行善的機會到處都有,只看我們願不願去做。應尚書也可以不管這件事,但他的利他心很強烈,這種關頭,不允許自己見死不救。凡事用良心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對照後面的果報,我們可以知道,這是種下了後來做尚書的福德。所以,「盡力行善」是人生最智慧的選擇,也是唯一的光明之路。
佛陀在《海龍王請問經》中說道,「譬如一切聚落都城市埠方邑國土王宮,一切草木,藥物樹林,一切事業邊際,一切種子集聚,生一切谷,若耕若耘及諸大種,皆依地住,地是彼等所依處所。龍王,如是此諸十善業道,是生人天,得學無學諸沙門果,獨覺菩提,及諸菩薩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處。」把十善業道比喻為大地,一切植物、動物、人類、山河湖海,所有的建築物都要依止大地才能存在。同樣,善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所依,通過行善,今生、後世自他的各種福報都可以圓滿。出世間成就聖果,都是在善心上修。所以,佛陀要人修善心,有很深的道理。
有一天晚上,應公又聽到兩個鬼說話。一個說:我本來找到替身了,無奈這秀才壞了我的事。這個秀才指的就是應公。旁邊的鬼說:「你為什麼不禍害他?」這個鬼回答:「上天認為這個人的心善,任命他做陰德尚書,我哪裡能害得到他?」
人行善,正氣凜然,邪不壓正,鬼也無法近身,善真正能護持自己。
應公聽到鬼的對話,行善更加地努力了,因為他得到了對善的證明,知道這件事情做對了。於是,增強了行善的勇氣,善一天比一天修得多,德一天比一天積得厚。
遇到饑荒,他就捐出稻穀賑災、救人。財富自己受用,也沒有太多的利益,拿去賑災,可以化為無量的功德,救濟眾生的同時,也充實了自己。他遇到親戚有急難,會委屈自己,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不怕痲煩。身居高位,還能這樣為他人的利益東奔西走,應公的利他心真得很真。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被別人誹謗、侮辱,製造違緣陷害,他都能反躬自責,不埋怨別人、不抱怨別人。這是學大禹,絕不怪罪報復別人。我自己做得不夠好,不能令眾生生歡喜心,過失不在人,在自己。只有這樣反省,才能夠增長自己的德行。所以對於那些橫逆之事都能夠「怡然順受」。「怡然」是歡歡喜喜,逆來順受。這都是應公積善積德的事實,所以他後來做了尚書,做到部長。
這種高尚品德也是由思惟發展出來的。我們在道理上想不通,情緒就會起來,如果思惟到別人打罵是成就自己的安忍波羅蜜,就不會起嗔。或者是觀察對方是身不由己,受煩惱的折磨才這樣做,這樣我們就會生起悲憫心。還可以思惟:遭受損害是自己前世損害人的報應,現在安忍正好可以消業障,也就能怡然順受。
密勒日巴尊者教導我們說:原諒那些傷害你的人,他們冒著下地獄的危險來成就你,所以諒解並用慈悲心去祝福他們。因為即便過錯是別人的,業障一定是自己的。
由此可見應尚書的道德深厚,所以,他的子孫「登科第」即考中進士的很多!
文章選自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編著《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