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沒有建立一個人生觀,自己沒有中心思想,受環境的轉變。有的人沒事做時,會很痛苦,就是因為自己沒有中心思想的修養。如果自己有中心思想而退休閒居,就沒有關係,否則的話,閒居時就很可憐,這情形就是子張這個話,「焉能為有?焉能為亡?」子張認為要做到「執德能弘,信道能篤」,自己有中心思想才可以。能處有處無,坦然自在。
——《論語別裁》
你看莊子說的話,「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儒家說己立而後立人;佛家講先求自度而後度人,都是一樣。所以古今中外聖賢的哲學,都是同一個路線,沒有兩樣。這是重複我們前面講過的,前面講得太匆促了,所以現在重複一下。
我經常和朋友談天,說他們有個大問題,儘管活了幾十年,自己的人生觀沒有方向,都跟著環境在轉,這個就是犯了莊子所說「所存於己者未定」。譬如說,我一輩子要做一個睡覺的人,只要有覺睡就好,什麼也不管,他的人生觀是睡覺,也總算確定了,說睡得都快餓死了,沒有飯吃也不管,因為求仁得仁嘛!那也可以,死後給他一個諡號,也稱他靈公吧!或者稱為神公吧!就怕連這樣神經性的人生觀都沒有確定,只是跟著環境亂轉,這是很悲哀的事,要千萬注意!
譬如人的職業,都是求生存,當皇帝也是職業,討飯也是職業,是職業的不同,而不是事業的不同。中國文化這個事業是什麼呢?孔子也在《易經·系傳》上講,「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一個人不管是當皇帝或者討飯,或者做工,你的一生所作所為,「舉」,就是你的動作,「措之天下之民」,使社會能得到你的福利,受到你的恩惠,而得到一部分的安定,這樣的成就叫事業。我們看一部二十五史,多少皇帝,多少宰相,多少狀元,現在我們腦子報得出多少個?二十個都報不出來!原因是什麼?他們沒有事業在人間,人世間那幾十年,馬馬虎虎過去了,只是個職業而已。尤其古代那些太子當皇帝的人,對於歷史上這一類人,我給他名稱叫做職業皇帝,他天生要當皇帝,那沒得辦法,誰叫他七字不好,八字好呢!
清朝時候有一個笑話,有一個人去做縣長,字都不認識,一二三四五六七,他寫到七字的時候,應該向右邊彎,他寫成向左邊彎。站在他旁邊的衛兵說,大老爺,你這個七字寫錯了,七字是向這邊彎過來,你怎麼向那邊彎?這個當官的縣長受不了,他把筆一丟說,格老子七字寫不好,八字好,你還是當兵,我還是做官,你管我寫不寫錯字!那些職業皇帝,他就是八字好,可是他沒有事業,在歷史上沒有貢獻,為什麼沒有貢獻?因為「所存於己者未定」,自己人生觀沒有確定,「未定」兩個字特別注意。一個人把人生觀確定了以後,富貴貧賤沒有關係,有地位無地位,有飯吃沒飯吃,有錢沒有錢,都一樣,人生自然有我存在的價值。
——《莊子諵譁》
哲學上有個名稱叫「人生觀」,我常常說現在這個教育錯了,也沒有真正講哲學,因為要講真正的哲學,人生觀很重要。我發現現代許多人,甚至到六七十歲,都沒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我常常問一些朋友,有的很發財,有的官做得大,我說你們究竟要做個什麼樣的人,有個正確的人生觀嗎?他們回答,老師你怎麼問這個話?我說是啊!我不曉得你要做個什麼樣的人啊!譬如你們做官的人,你想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這是人生的兩個典型。發財的呢?我也經常問,你們現在很發財了,你究竟這一輩子想做什麼?可是我接觸到的發財朋友,十個裡頭差不多有五雙都會說,老師啊,真的不知道啊!錢很多,很茫然。我說對了,這就是教育問題,沒有人生觀。
我九十幾歲了,看五六十歲的都是年輕人,這是真話。有些人都五六十歲了,他們還覺得自己年輕得很呢!我在五六十歲的時候也精神百倍,比現在好多了,現在已經衰老了。但是五六十歲也算年齡大了,卻還沒有一個真正正確的人生觀;換一句話說,看到現在我們國內十幾億人口,甚至全世界六七十億人口,真正懂得人生、理解自己人生目的與價值的,有多少人呢?這是一個大問題,也就是教育的問題。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