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為什麼越來越多美國人選擇靠近佛教


時間:2019/3/14 作者:君合

著橙色僧袍的女禪師告訴我們,冥想時什麼都不要做,只需在椅子上靜靜待著,閉上雙眼,將注意力全部集中於呼氣吸氣。我從來沒打過坐,不過鑒於以往教堂里的經驗,我本能地低下頭。然後我突然意識到,這個過程要持續至少15分鐘,脖子還是應擺在一個比較舒適的角度為好。

我家住在維吉尼亞州北部,家門不遠處開了所禪修中心。第一次來這兒,很不幸又相當符合常理地,我並未達到涅槃的最高精神境界。因為我們身處大都市,外面時不時響起警報之聲,且冥想地點就在教堂的地下室里,上面的人們一直在廊道里談笑風生,更有好奇者一度打擾詢問我們是不是戒酒協會。禪師說,精神越專注於呼吸,外界對身心的干擾就會越小。

15分鐘的冥想體驗結束了,禪師開始讓我們討論一個話題——「放下怨恨」。這才是我來此地的真正目的,不然自個兒在家跟著APP打坐得了。我想走進佛教,了解更多佛學教義,知曉其如何改善我們的精神狀態,繼而揭開當今美國人對佛教開始親近追捧的疑團。

其實,不少學員並非為了追逐更深層次的精神涅槃,更多者希望能在認知上獲得快速、有效的治療。

通過冥想獲得精神治療

與我一起參加冥想的,有年輕人也有老者,但大部分都不是佛教徒。西方社會中患心理疾病者逐年增長,去教堂已證明不是個好選擇,因為做禮拜的人現在越來越少;去專業機構接受治療,雖有效但價格卻不菲。也許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吧。很多人另闢蹊徑,選擇走進佛教、體驗冥想,最起碼價格還是公道的。比如我的冥想課一節下來才12美元。

女禪師說,心懷怨恨對身心無益,就如同手握一根火棍,最後還是會灼燒到自己。不過,被別人傷害了,心裡的確難受啊。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應對呢?

這裡,我突然想起很多遇到過的例子。

一個40歲的洛杉磯男子現正處於事業停滯期。此前他已實現了自己大部分職業目標,瘋狂工作的背後是失去幸福婚姻、家庭的代價。他與妻子正鬧離婚,平時跟子女也鮮少見面。

「簡單來講,我遭遇了中年危機,」他通過郵件告訴我。

去年他試著接受了幾個月的傳統心理療法,效果並不那麼盡如人意。不過好在心理醫師給了他兩本佛學書籍,這讓他產生好奇。

後來他參加了好萊塢的一個冥想班,在那兒慢慢學會了如何控制情緒,改善人際關係。現在他感覺自己比以往更開朗,願意卸下堅強的偽裝,在家人朋友面前表現出真實、脆弱的自我。

雖是天主教徒,但並不妨礙他吸收採納佛教的哲學思想和修習方法。他說,走進佛教就如同走進一個無垠的宇宙。

美國人越來越熱衷於冥想

雖然佛教的歡迎程度很難用數字量化,但它在西方社會是真真切切地風生水起,尤其是美國。佛教類書籍一度霸占暢銷榜寶座,冥想中心亦如雨後春筍,在美利堅土地上紛紛湧現。現在手機套用市場的冥想APP枚不勝舉,10個成年人就有4個表示每周會至少打坐一次。

最近在華盛頓密集參加一個又一個會議,我突然發現,關於冥想的學術研究正呈現爆炸性的漲勢。這個曾經嬉皮士們秘而不宣的修習,如今倒成了普羅大眾們津津樂道的生活技巧。

現在很多社會名流和科技大拿親近佛教,有心理寄託因素,更多是趕時髦。不過對普通老百姓來講,佛教的主要吸引力在於改善心理健康狀態。這個古老的宗教正幫助人們應對迎面而來的種種箭頭、彈弓和推文。政府鬧劇三天兩頭上演,不少人的工作已遠遠超過負荷。這時候,一種新穎的修習方式正指導人們坐下、靜心,意識到凡事沒什麼大不了、沒什麼是永恆的。

佛教有四諦,即苦、集、滅、道,這第一條「苦」就被很多西方思想家闡述為接受苦難要好於規避苦難。

「佛教承認苦難無可避免,我們不應專注於如何躲開,而是如何應對,」24歲的新澤西人丹尼爾說。除了每天早晚各冥想一次,丹尼爾還會時常誦讀《金剛經》和《心經》,聆聽禪宗教義講座。

說起來,佛教經典的內容與冥想中心的體驗還是有些許差別,後者使人明白如何讓自己快樂,而前者卻闡明不得強迫自己獲得舒適。

我的私人健身教練加倫?伯納德說,一些佛教類書籍確實影響到了他,使他避免給生活蓋上過度悲觀的標籤。如從前女友過度到朋友,簡直如噩夢一般,但遵循著佛教教義,他學會慢慢放下了。

加倫?伯納德說:「我告訴自己,儘管很痛苦,但這是獲得精神極樂的一種歷練。」

佛教,承載著全球幾億人到達極樂世界的希冀。不過在美國,與基督教徒或天主教徒不同,很少人打小就是佛教徒。成年後,當他們接受新宗教理念、解放思想的同時,我們也應意識到,這種世俗宗教的實踐往往與宗教原生教義有很大區別。我的採訪對象們,都在閱讀不同的書,遵循不同的理念,彼此對教義的闡述並不一致,且與經典原旨有些也大相逕庭。

在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佛教專家大衛?麥克馬漢的理論基礎上,我加以延伸。確實,西方對佛教教義的闡述是很淺層面的,與博大精深的經典原意差之千里。佛教里的不少價值觀、道德觀對美國人來說,並非賴以生存。就如同「自助餐廳的天主教徒」一樣,不少人僅僅關注於佛教的部分哲學、修行元素,但對其他如拜佛、轉世之說並不會苟同。

至於冥想實踐,從佛教經典原義中脫離開來,現在就像個乾巴巴的海綿,但凡有意義的價值觀,就如各種顏色、口味的營養之水,皆可充盈其中。有一點不得不提,傳統的僧人才不會拿冥想做生意嘞。

科羅拉多的酒吧服務生詹森說,佛教對那些把它當哲學或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來說,理解起來要容易很多。實際上,不少冥想中心也在強調,不是佛教徒也可以練習冥想喔。

「自助餐」式佛教必定是非傳統的,但它的靈活性卻讓參與者們更容易對抗抑鬱等心理問題。美國的心理醫生數量還不夠可觀,大多數縣裡就算有那麼幾個也是診費高昂,走向佛教就成為心靈治療的不錯替代。

海邊冥想

有些正在看心理醫生的人,同時也會親近佛教。

一家冥想中心的主管伯恩說,人們看心理醫生和去冥想中心的出發點是相同的。不少心理醫生甚至把冥想作為理療的一部分。如德克薩斯的心理醫師萊頓就常常鼓勵病人坐下來,讓各種思緒停一停,而不是繼續陷入思想的怪圈。

其實,很多冥想師更像是心理醫生,他們提供種種方案,帶領學員走出精神的泥潭。

瑪麗?利茲?奧斯汀是位冥想指導師,她常常對學員說:「對結果的過分依戀,是導致痛苦滋生的根源。」她還有個理論,即「萬物皆可行」。意思是,即使有些事情看起來糟糕,但結果未必就壞。舉例來講,她的公公身患癌症,情況可以說相當糟糕。但另一方面,身邊的每個親朋好友都給予了病人相當多的關愛,這種時候就往往能看出很多人性中閃光的東西。

前面提到的冥想中心主管伯恩就出了這麼一本書《正念改變習慣》。書中他提到,人需懂得「無常」。生活中的種種情緒、經歷,包括極端的痛苦、焦慮,都是流動變幻的,結局只有一個,即結束。

萬物無常

「無常」,在學員塞西莉亞?薩阿德眼裡,是個相當迷人的概念。閨蜜三年前輩診斷出患有癌症,但她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的鎮定沉著讓塞西莉亞?薩阿德印象深刻。「我們談了很多,她總是引申到佛教的無常理念,」塞西莉亞?薩阿德說,「現在,當遇到喘不過氣的時候,無常會讓我在痛苦中相對平穩地挺過來。」

此刻,冥想課上,禪師開始用毫無抑揚頓挫的聲音為我們朗讀佛教書籍。書中提到,別人傷害我們無非處於兩個原因:要麼天性使然,要麼形勢所迫。無論哪種,對其發脾氣都是徒勞無功的。就如同水本為濕,你不可能會因為一場傾盆大雨而去詛咒雲彩。

然後,她讓我們再次閉上雙眼,讓內心放下怨恨。因為很難集中注意力,我笨拙地挪了下身子,不情願地睜開雙眼。外面的溫度高達30度,但不大的地下室卻坐滿了人,這種空間的飽滿讓人感覺有些振奮。居然有這麼多人願意跌跌撞撞穿越炎熱、黑暗,獲得如何減少悲傷的基本生活智慧。

在主日學校里,當一個孩子在祈禱時睜開雙眼,其他孩子就會告發他,不過這也暗示他們都睜開了眼睛。仿佛也淡淡地影射一個道理,有時候傷害別人,終究會傷害自己。

不過我現在睜開眼睛,卻沒人告發我,我心裡居然有些小確幸,還有些小同情。

來源:美國《大西洋月刊》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