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定亮法師:觀照我們的起心動念


時間:2019/3/23 作者:明華居士

起心動念是我們要做一件事前發起來的想法,這些想法對我們生活是很重要的。我們做事前首先要有想法,有計畫,有行動,最初肯定是先起心動念。事情的好壞跟我們的念頭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這會大家一起共修學習善法,這時候的念頭就是善的。我們的凡夫的心就像猴子野馬,亂跑亂跳,沒有定性,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的人說我做善事就好,但是以佛的標準都是在造業。每天一醒來,我們可能就是在考慮怎麼多賺點錢;因為我們的傲慢,明明是自己錯了,但是就是不認錯,對錯不明,真假不分,就是痴迷;別人講一句,我們就火冒三丈,罵人。我們每天在貪嗔痴里輪迴。就算我們去掉了貪嗔痴,我們還有可能在無意中傷害到別的生命。

我們今天認識了佛法,接觸了佛法就要懂得觀照我們的起心動念,少造業。有時候別人來找我們的痲煩,其實都是有因緣的,沒有一件緣無故的,有可能是我們過去有意或無意間中傷了別人。所以佛制定了很多戒律來規範我們的言行舉止。戒律是用來保護我們的,我們只有持戒才會不造業,才不會讓別人心生煩惱。諸佛菩薩的心是大愛的,他關愛的不僅僅是人,而是所有的每一個生命。

我們要思考我們的心如何起,念該怎麼動。造什麼因得什麼果,我們的行為和我們起心動念的關係是很密切的。

在我的處事中,我常常會區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我們一定要理清這個關係。當別人做了對不起我們的事情,我們先要考慮下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是有意做還是無意做的。無意的話,我們就不能去計較。我們在生活中碰到一些恩怨是非,就是要理清別人的出發點和用意。

我們要慈悲,要學習諸佛菩薩的起心動念,他們的起心動念都是善的,沒有惡的。菩提是覺悟,是大覺,一切為善,為公,不為私。沒有一個佛菩薩是因為自己個人的幸福而成就的。現實生活中慈善家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們就是現代生活中菩薩。我們要按照佛菩薩的修善、修公,去惡、去私,這樣我們身邊就都是祥和的、開心的、快樂的。

開心快樂從哪裡來?都是從無私中來!我們的開心快樂絕不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人可以成就的。以前我們佛緣齋供餐的時候,無私奉獻的義工、歡喜來吃素的、發心供養的都是無私的,這些無私營造了我們和諧的氛圍。無私行為的前提就是有一個無私的起心動念。

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我們首先就是要觀照我們的起心動念。我們能利益到多少人,幫助多少人,這是我們的出發點。我們雖然有慈善的心,首先要把自己生活過好。諸佛菩薩也不支持說利益別人傷害自己,強調的是自利利他,先把自己搞好了,才能利益到別人。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