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佛的密藏是什麼?跟諸位說,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號功德的究竟,知道的人實在太少。像善導大師講的,許多菩薩都不知道。他要知道了,他決定念佛,他為什麼還要修其他的法門?不知道!不曉得這個方法是成佛最快速、最穩當、最圓滿的方法。是因為不知道,他才不肯修。知道了,誰不願意修這個法門?
在我們中國歷史上,你看看許多不是淨土宗,其他宗派的祖師大德們,到晚年對於這個法門了解了,認識清楚了,他全心去念佛,把其他的統統放下,專心念佛,求生淨土。到晚年,他們真的搞明白,真懂了。真懂,沒有一個不修這個法門。這是「諸佛密藏,究竟明了」,死心塌地念佛求生,決定沒有二念,這是搞清楚了。
一句「阿彌陀佛」,叫自己從凡夫圓滿成佛。成佛之後,普度眾生,用什麼方法?還用這一句「阿彌陀佛」,這是大勢至菩薩的法門。所以夏蓮居在《淨修捷要》裡面提出淨宗初祖是大勢至菩薩。這是我從前沒聽說過的,我看到這一句,我非常佩服。他能說得出來,不簡單!真的,大勢至菩薩是淨宗初祖。這個初祖是法界初祖,在虛空法界裡面第一個提倡專修的,成功最快的,就是這個法門。
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成佛。這大家知道,菩提樹下二七日中宣講《華嚴經》,佛示現成道講的第一部經。《華嚴經》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淨宗初祖。東晉時代,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念佛堂」,領導一百二十三個人專修念佛法門,是我們中國的初祖。都是講專修專弘。純到極處,是大勢至菩薩,那叫真精進!
我們把這些事理都搞清楚了,我們「疑」才真正能斷掉。斷掉之後,現相是什麼?一部《阿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其他統統都不要了,這個才叫你「疑」真正斷掉了。還想念個《金剛經》,還想去拜個《大悲懺》,給諸位說,這都叫雜修,這不是精進。天天很努力很用功,我常說這叫雜進,不是精進,是雜進。換句話說,你的成就,就要打一個問號了;換句話說,沒有把握。
你要是精進的話,在一般人來講,三年到五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是真有把握。我這一生沒有白過,我這個事情辦成功了,就是經上講的「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兩句話真能做到。但是諸位要曉得,學大勢至菩薩才行,你才真正在這一生當中「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你要是搞雜進,就靠不住了。那就要看臨命終時,你的機緣如何;沒有把握。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留意的。
我們現在念佛,沒有嘗到法味,念念就念忘掉,念念「阿彌陀佛」就想起別的東西去了。這個不要緊,功夫不得力,你要繼續努力的去念,要繼續努力、要認真。剛才講的,凡是障礙的東西統統要捨棄;換句話說,要專心、要一心、要清淨心、要真誠心、要恭敬心。這樣去念,你念個半年,在一般講的時候需要半年就能嘗到味道,嘗到法味。法味嘗到之後,往生西方的信心就有了。自己就有信心,你越往下去念,信心就越堅強,所以往生的時候,預知時至!
功夫要是更深更好,那就不是「預知時至」,是可以「隨意往生」。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早去也行,想晚去也行,也可以,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生死自在」。所以功夫深的人,可以達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說老實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問題就是你肯不肯乾,肯不肯專念。最怕的就是覺明妙行菩薩在《西方確指》裡所說的,念佛最忌諱的是夾雜。所有一切功夫不能成就,都壞在夾雜上。夾雜,簡單講就是不專心。剛才講,一面念佛,一面想念咒,一面還要看別的經,這叫夾雜,所以你功夫不得力。怕夾雜,這是一定要曉得。
『度諸有情,演說正法』,諸佛菩薩教化眾生,雖然說一切法門,我們要曉得,他所說的一切法門都是誘導大眾;換句話說,都不是正說,是方便說、是誘導你。真正的「正說」是什麼?正說就是教你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這才是正說。所以《華嚴》拐彎抹角,費那麼多事情,到最後還是叫你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一般凡夫要不經過那一番說,他不相信!你直接跟他講念佛就行了,不信!不能接受!所謂「難信之法」,就難在這個地方。
所以我們要曉得佛菩薩慈悲,苦口婆心,善巧方便,種種方法誘導,讓我們入這個境界。真正入這個境界了,明白了,對於佛菩薩的恩德才真正生起感謝的心。不是這樣委曲婉轉,怎麼能夠認識?怎麼能夠死心塌地去學這個法門?唯有這個法門一生成就。不用這個法門,這一生在佛門裡面種一點善根而已,來生還照樣搞輪迴。底下這一段,很值得我們做參考的
善財童子修什麼法門?念佛求生淨土,他修這個法門。但是參學呢?什麼法門他都參學。參什麼?如如不動!我還是念我的阿彌陀佛,你參禪,我並沒有跟你學。你那個禪我都懂得,我念我的阿彌陀佛。你那個密,我也都懂得,我還是念我的阿彌陀佛。絕定沒有受干擾!這是「定」,就是念佛三昧成功,一心不亂!我去參訪,我樣樣清楚,樣樣明白,這是「慧」。有定有慧,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不是說我跟那個學,就跟那個走了!不是的,他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
我們怎麼知道他是念佛的?我過去講《華嚴經》講了十六年,我這個念佛法門是從《華嚴經》上學來的。難信之法!我從前也不相信。我對淨土的信心是從《華嚴經》上得來的。
有一天忽然想到一個問題,想到什麼?善財學什麼?他修哪個法門?仔細把《華嚴經》從頭到尾細細看一遍,才恍然大悟,他修的是「念佛法門」。怎麼知道的?他的老師是修念佛法門。他的老師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在《華嚴經》上念佛求生淨土,文殊跟普賢兩個人都發願求生淨土,善財是他最得意的學生,最得意的學生一定傳授最得意的法門。
文殊菩薩發願求生淨土,文殊是菩薩當中智慧第一,他選擇的法門一定是第一殊勝,傳給他的學生。所以我們就知道善財必定是跟老師一樣,念佛求生淨土的。然後我們再細細看,看他參學,第一個是德雲比丘。德雲比丘這第一個善知識,教給他的是念佛法門。我們中國人常說:「先入為主」,第一個老師很重要!再看最後的一個,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就曉得自始至終,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我在《華嚴經》上看到這個事實,才知道這個法門不可思議,重新來觀察,重新來肯定,這才真正發心念佛了。以前雖然在李老師會下十年,天天勸我念佛,我也不敢違背,但是不甘心,不情願,所以真的叫「難信之法」。我還是要把這個事情真的搞清楚了,搞明白了,才肯相信,才肯把這些經教捨棄掉,專修了。
為什麼是福慧雙修?你想想盡虛空遍法界這些人,哪一個人的智慧能比得了阿彌陀佛?哪一個人的福報能比得上阿彌陀佛?我們在淨土經論里去觀察,阿彌陀佛的智慧、福報,不得了!連釋迦牟尼佛都讚嘆他,「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光就是智慧,「光中極尊」,就是智慧裡面極尊;「佛中之王」,所有一切諸佛裡面,智慧、福報最大的是阿彌陀佛。
念阿彌陀佛的人,若能真心念、誠心念,真誠就能感應道交。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這「一念相應」,把阿彌陀佛的智慧,變成我自己的智慧;把阿彌陀佛的福德,變成我自己的福德。佛念久了,不知不覺,阿彌陀佛的福慧我們都沾上光了,都跟他融通變成一體了。所以念佛人修行的時間短,成就不可思議,道理在此地。把阿彌陀佛無量劫所修行的變成自己的,這個方法妙極了。所以,「寂定明察」(也就是福慧雙修),我們在一句佛號當中就能完成。
在這一個社會、這一個時代,我們今天所處的這個時代是亂世,真的是天下大亂的時代,生活非常的艱苦。世界有許多落後的地區,我們就不必說了;像美國這種先進的國家,我們仔細觀察這邊大眾的生活,還是苦,真的苦不堪言。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如果我們還以一部分時間用在「解」上,實在講是相當可惜!應當把力量集中在行門上,這一生當中取得決定的成就。就像古時候祖師所說的「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這是下定決心一門深入,不求解了;時間精力都用在行門上,這是求得決定成就的唯一方法。所以你選擇正確了,就心安理得,心安就是定於一門。
『求道和正』,這是講修學的態度。用什麼態度去修行?要「和」、要「正」。此處的「和」就是我們通常講的「中道」,不緩不急,用這種心態。「正」是決定與佛的教誨相應。像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有深信切願,這是「志願安定」。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修學這個法門,一定要以經典的理論方法作依據,那就「正」了,修學就沒有錯誤。
『淨定安樂』是我們現前所得到的受用。我們的心清淨,心安定,真正得法喜充滿,確實就像世間人講的幸福、快樂、美滿,真的能夠享受得到。所以修淨土殊勝的利益,不僅是在往生之後,沒有往生之前就已經得到了
《金剛經》上講的「降伏其心」,跟這句意思是相同的。我們惡念起來了,立刻要有智慧、要有警覺,馬上把它中止下去,這叫「降伏其心」。一切惡念,第一個念頭起來,不怕;連第一個念頭都不起,你已經是聖人,不是凡夫了。凡夫自然會起惡念,為什麼?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它會起來的。這一起來,就覺悟了,古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一覺,這個念頭就控制住了。念佛人,馬上把念頭轉到「阿彌陀佛」,那就是大覺;不管什麼念頭,惡念一起來,第一個是惡念,第二個就是「阿彌陀佛」,就轉到「阿彌陀佛」了,這就叫修行,這就叫功夫。在禪宗裡面講,這就叫「覺照」。所以功夫得力不得力,就在這裡看。我們能這樣做,功夫就得力了,要能夠「降化」。「降」是把它壓住,「化」是轉變過來;要能把惡念轉成善念,把惡念轉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善中之善,再沒有比這個念頭更善的了,轉要會轉。
有一些學佛的同修,有一個很大錯誤的觀念,認為佛菩薩靠得住,我靠他就行了。佛在這裡講得很清楚,「無誰代者」,「誰」包括佛菩薩,佛菩薩也不能夠代替!《楞嚴經》上就說了一個很鮮明的例子。阿難尊者是佛的堂弟,釋迦牟尼佛的堂兄弟一共八個人,世尊是老大,阿難是老八,最小的小弟。阿難多聞第一,不修行,腦子裡打妄想,「你們要修,你們不修不行,我老大哥是佛,到時候他就把三摩地、奢摩他給我了,我不要修的,有靠山」;遭到摩登伽女之難後,才曉得大哥靠不住。這就說明了一定要自己修,所謂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沒有人能代替的!
《地藏經》上給我們講修福、講超薦修福,那是怎麼一回事情?這要搞清楚,若不搞清楚,就變成迷信。經上講得明明白白,這是我們家的老人過世了,我們給他念經;他要不過世,我們就不念經了。念經誰得?自己得;所以說七分功德,六分自己得,他只得一分。他那一分是怎麼得的?是因為他走了,給你這個緣分叫你念經,他就沾這一點光,其他的都得不到。所以你念七遍了,他算得一遍的福。實際上是不是真的得一遍的福?不見得。他只得個緣而已,叫你念經、叫你修行、叫你成就的,是這麼一個道理。你念的人還要誠懇、還要真心,他才有利益。
所以超度佛事有理論、有方法,確確實實能使惡道的家親眷屬,脫離惡道,生到人天善道,這是真的。但是如果說是超度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們諸位想想看,我不必說了,能不能做到?如果要能做到,我們還要修什麼行?念什麼佛?佛菩薩大慈大悲,天天給我念,超度一下我們都去了。所以,讀這個地方要曉得,佛講真話,沒欺騙我們,「身自當之,無誰代者」,求生西方淨土是自己的事情,佛菩薩不能代替,要能夠代替的話,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統統都生西方。要不生西方,佛還叫什麼慈悲!佛就不叫大慈大悲了。
佛也沒法子,佛只能夠把方法、理論教給我們,事情還得我們自己乾,這是正理。所以不像其他宗教說是信了就得救;我們佛門是信了不得救,解了也不得救,一定要行,行還要功夫相應才得救,不相應還不得救,這個才是給你講真話。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如理、要如法,不求神通,不求感應,它自然會來。求,就錯了;有求的念頭,我們的心就不清淨了。不求自得,因為你種的是這個因,它當然得這個果報。我今天種瓜,我天天希望得個瓜,那個希望真是冤枉,多此一舉;它當然結瓜,它總不會結成別的,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時節因緣到了,自然就成就,就能夠滿你的願。這也就是我們中國俗話說的「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就對了,這一句也是這個意思。
是啊,哪一部經都好。就跟藥店一樣,你看藥鋪里那麼多藥,哪一味藥不好!每一味藥都好。可是你要用,對症才能治病,不對症是病上再加病。這就是佛法的難處。今天蕅益大師為我們介紹的是淨土念佛法門。這個法門,特別是在這一部經裡面我們所看到的,這個經沒有人祁請。釋迦牟尼佛開這一付藥方時,沒有人生這個病。他開了這付藥方,這付藥方是什麼呢?所有一切病統統都治。這跟其他的方子不一樣,可以治當時所有眾生的病,也可以治未來一切眾生的病,這未來就包括我們。這就搞清楚了,原來這一個法門,才是佛對我們說的,為我們開的。我們採取這個法門,依照這個法門修學,哪有不成功的道理。諸位要是看看中國佛教的歷史,看看自古以來修學佛法的成就,你就會發現,修淨土成就的人最多了。這證明,世尊這一部經,確確實實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所開的,不是單獨給某一個人開的,不是單獨給某一類人所開的。所以說在一切方便之中,就是在無量法門裡面,要講求最"直捷"的(這"直捷"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最積極的),最"圓頓"的(圓是圓滿,頓是頓超,是不要經過次第的,一生當中可以成就的),這叫頓超的法門。佛法裡面通常也講頓漸兩門,普通一般叫漸修,好像我們讀書一樣,有國小、中學、大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按照這個順序來修,這個時間要很長,這叫漸修。頓修可以躐等的,可以超越的,不必依照這個順序,從國小一年級就可以超越到博士班去。我們現在講,那都是屬於天才兒童。這個法門是佛以他的本願功德協助我們,我們可以在一生當中超越,超越無量的法門,超越菩薩五十一個階級。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一樁事情。那麼怎麼會超越呢?這也得要簡單說說,否則的話,諸位要多聽別人講演佛法,對淨宗就會產生懷疑了。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真的難信,因為他的方法太簡單了,他的功德太殊勝了,叫人一接觸,不敢相信。(阿彌陀經)
你說,真正相信,真正肯修,這個人的福報有多大。我們六道當中任何一個人,不要說人間帝王,天王也不行,也比不上他。所以在《無量壽經》上我們讀過,真正成佛機緣成熟的人,是過去無量劫來你所修行的善根成熟了,現前得到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冥冥當中的加持,使你接觸到這個法門,立刻就能解,能信,能願,能行,這個談何容易呀。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珍惜,決定不能在這一生當中空過了,那就太可惜了。這是說字。
《要解》裡面告訴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是修什麼方法成佛的,這個也是古來大德沒有提醒過我們的。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提醒我們,這個就在《彌陀經》上,《彌陀經》上說,佛告訴舍利弗尊者說,"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佛講的,"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成佛,就是念阿彌陀佛,修這一個法門成佛的,原來就出在這個經。這個經,我們天天念它,我們卻疏忽了。大師這一點醒,啊!我們這才明了,"說此難信之法",這個難信之法就是持名念佛的方法。所以佛是念佛成佛的。佛把念佛成佛這個方法教給我們,一定我們自己成佛的機緣成熟了。佛這一點醒我們,我們立刻就得到受用了。這個把說字介紹出來。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導師,在《無量壽經》裡面,我們讀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我們知道他四十八願是怎麼來的。去年我們在此地講《無量壽經》,都跟諸位報告過,願願都是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是十方世界所有一切諸佛所讚嘆的。為什麼一切諸佛都讚嘆呢?因為一切諸佛都有一個共同的大願,就是度眾生成佛道。雖然有這個大願,但是事實上幫助眾生困難重重。眾生根性不一樣,嗜好不相同,所以是用的無量無邊的法門。四宏誓願里說,法門無量誓願學,佛是用無量法門來度無量眾生,就沒有想到,阿彌陀佛那真是叫高度的智慧,太巧妙了,他用一個法門就普度一切眾生。所以令一切諸佛不能不佩服,不能不讚嘆。佛佛道同,諸佛如來不像我們凡夫,凡夫看到你有一個好法門,就嫉妒你,想方法來障礙你,這是凡夫。諸佛不一樣,你這個法門好,好,我們大家都捧你,把我的學生也都送給你,諸佛如來是這樣的。所以一切諸佛如來都把自己這些學生統統都介紹推薦到西方極樂世界,像我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一樣。我們為什麼不念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勸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呢,就是這個道理。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好,釋迦牟尼佛也分享阿彌陀佛的成就。釋迦牟尼佛既然分享阿彌陀佛的成就,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例外,統統都分享阿彌陀佛的成就,所以都勸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西方世界就無比的殊勝莊嚴了。
那麼西方世界怎麼去呢?這個條件太簡單了,就這三個字:信,願,念佛。你真的相信了,願是你真正肯去、真正想去,只要你一天到晚老老實實念這句阿彌陀佛,就行了。你看這麼容易,這麼簡單,你只要專心修學,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你。這個是他的本願,四十八願裡面我們看到的。我們這個業報之身快要報完的時候,他就來接引我們。
"永階不退",這句話非常重要,因為我們修學任何一個法門,在一切諸佛剎土修行,都是進進退退的,所以修行的時間很長,很難成就。西方世界最大的長處,就是決定沒有退轉。這個世界就好比是諸佛如來在法界裡頭辦的一個大學,阿彌陀佛是校長,諸佛如來勸大家都到這個學校裡面去求學。到了這個學校,只有升級,沒有留級的,沒有退學的。你說這個學校多好。升級,在這個經上也說的很有道理:有人升得很快,有人升得比較慢一點,那是你個人到西方世界用功勤惰的關係。你很勤奮,很認真,那你就很快速的往上提升。你要是稍微懈怠一點,那麼你的進度就比較慢一點,但是絕對是進步,不會有退步的,只是進得快慢而已。這麼好的一個地方啊
這個淨宗法門方法比較特殊,人人可以學。他不教我們住在定,他教我們把心住在阿彌陀佛上。住在阿彌陀佛,比住在定上是容易多了。一天到晚心裡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才叫你的心住在阿彌陀佛上,這個就是修淨土,這個就叫心裡真正有淨土。古人講,"有禪有淨土",怎麼叫有呢?心裡頭除了阿彌陀佛之外別的都沒有,只有一個阿彌陀佛,你叫有淨土。有淨土,你就決定生淨土,就決定得生。這心裡有了阿彌陀佛,其他的統統沒有了,也許同修要問,我還要上班,我還要做事,我家裡還有許許多多的事,那怎麼辦呢?是不是通通都不要管呢?不是的,世間事情樣樣都做,見到就做。做得圓圓滿滿,心裡頭沒有。諸位要知道,這就是佛常講的,"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絕對沒有破壞世間法,不但不破壞世間法,而且成就圓滿的世間法。《華嚴經》裡面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理是講的心性,事就是講的一切萬相。心性跟萬相沒有障礙,心性永遠是清淨的,事相再繁雜,也不會破壞心性的清淨。何況清涼大師又說,事事無礙。事與事沒有妨礙,那就是一切都不妨礙啊。所以說是心裏面有阿彌陀佛,心定在阿彌陀佛上,六根格外的聰明,格外的伶俐。為什麼呢?他沒有妄念,他沒有妄想,所以眼見耳聞比一般人一定來得聰明。你做事一定做得更圓滿,做得更周到,心越清淨。今天修行,要這個修法,要抓到這個綱領。這個修行方法,適合於現代開放的社會。要用過去保守的方法,今天人不能接受,今天環境不適合了。所以在這個時代,我們用什麼方法度自己,用什麼方法幫助別人?一定要用開放的胸懷,一定要用大乘圓頓的教學,才能收到非常殊勝的效果,使大家都能夠歡喜地接受,幫助他的生活更美滿,幫助他的心情更調適。
拿我們現在的話來講,這個迷就是感情,情呀,迷情。智是理智,這個照就是理智。情越深,迷的就越重,就很難見到事實的真相。我們世間人害怕了,世間人都喜歡這個情要深才好呀!一旦要是情沒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意思呢!大家都怕這個。其實諸位不曉得,世間人那個情,是從迷妄裡面生的,所以那種情它的真相是虛情假意,不是真的。為什麼呢?它會變化。會變,當然就不是真的,唯有從理智裡面生出來的那是真的,永遠不變,這個就是真情。諸位要記住,世間沒有真情,你們千萬不要上當,世間決定沒有真情,都是假的,虛情假意。我們不會被人欺騙,自己也不要欺騙自己,這個才叫有智慧。那麼,什麼時候才會有真情呢?實在講,佛在大小乘經裡面都跟我們說過,他說你證得阿羅漢果之後,才能相信你自己。換句話說,阿羅漢的情就比較真,就不是假的了。為什麼呢?不會變的,不會隨著自己感情變,不會隨著外面境界變,那是真的。這個真的情,佛法裡頭不用這個字,換了個名詞,叫慈悲。諸位要知道,慈悲就是真的情,不會變的。所以我們用一個慈悲,用一個情與愛,來辨別真與假。情跟愛都是假的,都是會變的,都不是永恆的;慈悲是不變的。為什麼呢?慈悲是從寂照裡面生出來的。寂就是清淨心,照就是清淨心的起作用。佛教里常講,"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個不變就是寂的意思。本來無一物嘛,它怎麼會變呢。有一物才會變,無一物當然就不變了。照就是隨緣,像一面鏡子一樣,它不變,但是它照的時候,隨著外面的境界。
"次勸發願以導行",像佛在這個經上講的,"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像這些話,在本經裡面說過三次,一而再、再而三地勸勉我們,勸勉我們應當要發願,要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要問為什麼呢?到西方極樂世界有四種利益。第一種利益是壽命長久,無量壽呀。我們這個世間壽命太短了,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就,時間不夠用。所以辦大事業,一定要長壽。西方世界無量壽。所以成佛,你看釋迦牟尼佛講,成佛在我們娑婆世界需要多長時間?要三個阿僧祗劫,這個時間太長了。但是西方世界的人無量壽,對他來講,三個阿僧祗劫不算什麼,那時間不長。譬如我們人的壽命,算一百歲吧,成個佛要多少時間?三天,那還算什麼呢,根本就不算什麼。所以這個原因,我們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第二個好處是見佛。佛是最好的老師,真是全知全能。我們在這個世間,遇一個善知識很不容易。縱然是個善知識,他為我們講的東西,跟佛相比那還差得遠。所以佛才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親近最好的老師,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是第二個好處。第三個好處,聞法。在西方極樂世界,經上講的,六塵說法,我們聞法的時間幾乎不中斷的。這是任何一個世界所沒有的。西方世界聞法沒有中斷,所以他不會退轉,他只有進步,不會退步。第四個好處,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同學好,朋友好。哪些人做朋友呢?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在西方極樂世界是同學,是同參道友呀。跟這些人天天在一起,你怎麼會墮落,怎麼會退步!所以有這四種好處,你要是想通了,那你就會下決心,非去不可。這四種好處,娑婆世界一個都找不到,所以這是勸我們要發願,一定要去。你想去了,真正發了心了,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那要修什麼法門才能去呢?念佛。就是這一句佛號,所以非常簡單,非常容易。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你千萬不要以為,這一句阿彌陀佛恐怕不行吧,恐怕力量不夠吧!這太簡單、太容易了,連三歲小孩都會念,這就能到西方世界,一生就能成得了佛嗎?你要這麼懷疑,那就錯過了,那真叫大錯特錯了。名號功德真正不可思議,我在去年講《無量壽經》跟諸位講過,跟大家分析過。那麼這句佛號要怎麼個念法?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就是把念佛的方法教給我們,念佛要淨念,著重在這個淨字。怎樣才做到淨呢?我心裡有妄想,就不淨;心裏面有雜念,就不淨;心裏面有懷疑,就不淨。要用清淨心去念。所以不懷疑,不夾雜,這才叫淨念。底下是相繼,相繼就是不中斷。所以要記住,不懷疑,不夾雜,不中斷,這就成功了。念的方法,大聲念,小聲念,默念,都可以。你怎麼樣念得舒服,你就用什麼方法念。最重要的就是做到淨念,這個是不變的一個原則。你念六個字也好,念四個字也好,都可以。這個經裡面講,"執持名號",名號就是四個字。南無兩個字是梵語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歸依的意思,恭敬的意思,也就是歸依阿彌陀佛,恭敬阿彌陀佛,禮敬阿彌陀佛,是這個意思。如果真正決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學蓮池大師,那個恭敬客氣話不要了,就念四個字。蓮池大師自己念佛是念四個字,教別人是念六個字。人家問他為什麼你教別人念六個字,自己念四個字?他說我自己這一生當中,決定求往生,所以客套都省掉了。我教別人呢,別人未必想生極樂世界,加一個歸依、恭敬客氣一點,跟阿彌陀佛結個緣。所以看看你是念四個字,還是念六個字,自己決定了。
釋迦牟尼佛講經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你去查一查,沒有一部經上是這樣說的。經論裡頭沒有說過,十方諸佛世界裡也沒有這回事情,唯獨西方世界特殊,特別呀。
較彼頓悟正因。僅為出塵漸階。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者。不可同日語矣。
這一段是拿禪宗做個比較。為什麼不用其他的法門做比較呢?因為在一切法門裡面,禪宗是最快速的,禪宗是頓教,頓悟,其他各宗是屬於漸修。但是禪宗不容易。禪宗頓悟正因,這叫開悟了。悟了以後,並不就成佛呀。理雖頓悟,事須漸除。理是明白了,煩惱習氣不是一下就斷得了的,那還得慢慢去斷。他斷得比別人快一點就是了,比別人順利一點,這是真的,但是他不能在一生當中就斷乾淨了。那個很困難,很困難。所以他要生生不退。禪宗徹悟之後,生生不退不容易。在中國佛教史裡面,大徹大悟的人,來生退轉的,就太多太多了。禪宗裡面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叫三生石,這是講的圓觀法師。這位法師很了不起,他能知道過去未來,還是免不了來生去投胎。這一投胎,他很難得,他沒有隔陰之迷,他前生的事情記得清清楚楚,可是還要輪迴。來生做人,也是輪迴。從老再換一個身體,換一個小孩的身體,繼續再修。換一個身體,他也沒有機會跟等覺菩薩在一起呀,也不能圓證三不退呀。所以,禪宗大師到第二生,因為他前生修持,有福有慧,所以到第二生,享福,大富大貴,聰明、才智外洩的非常之多。那麼他再死了之後,再一次投胎,就越投就越迷了,們可以先,逐漸退轉了。所以,要保持不退,那談何容易呀。這就是佛所說的了,要三個阿僧祗劫,要無量劫才能成就。他跟淨宗帶業往生,不可同日語,不能為比呀!
實實在在遇到這個良好的機緣,這個就是一時。《彌陀經》上所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個一時就是因緣,就是機會。我們真正遇到了。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裡頭尤其說得好,說得我們真的心服口服了。他講到西方極樂世界九品往生,九品往生需要什麼樣的資格呢?我們有沒有份呢?像從前古大德說,上品往生的是菩薩,中品的是阿羅漢,那完了,我們都是下品了。善導大師不是這樣講法的,他說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而有差別。這個我們服了。假如我們遇到的緣好,我們也能上品上生。所以說不關什麼菩薩羅漢凡夫,總在遇緣不同。我們今天遇的緣,實在說是第一殊勝,無比的殊勝。只要我們能夠領悟,能夠深信不疑、依教奉行,上輩往生人人都有份。《要解》裡面所說的,《無量壽經》所說的,《觀無量壽經》、善導大師所講的,把這些事情、這些道理都講得非常的清楚,非常的透徹。這個緣真的不容易呀,所以人人在緣上來講,都是上品之緣。那麼現在問題呢,就在善根與福德了。善根是什麼呢?是理解,是深信不疑,這是善根。福德是我們真正發願,我們一心一意要想見阿彌陀佛,要想生極樂世界,二六時中老實念佛,這個是福德。什麼人最有福?願意見阿彌陀佛,願意生極樂世界,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的人。這是第一大福,沒有人比他的福報更大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世間這些富貴是假的,古人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在這個世間,這一切財富威勢權力地位,死的時候一樣都帶不走,全是假的。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那是真管用,到臨終的時候佛來接引,帶我們到極樂世界去,這是真的。同時要曉得,人生苦短,這個世界不值得留戀。一定要覺悟,一定要把這個機會抓住,決定不能放鬆。如果我們想幫助家人,幫助親戚朋友,幫助父母兄弟,你就格外要認真念佛。經上講的很清楚,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你就充滿了智慧,具足了大的能力,你的家親眷屬無論在哪個世界,無論在哪一道,你都看得見他。他在那裡有什麼聲音的時候,你都聽得清楚,你就有能力幫助他了。如果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一點用處都沒有。這個報身終了的時候,各人隨各人的業力去流轉,誰也不能幫誰的忙。唯有生到淨土,他有能力幫助一切眾生。
文殊菩薩特別代表的是智慧第一,大乘菩薩裡面智慧第一。文殊師利確確實實是發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華嚴會上看到,他跟普賢菩薩兩個人同時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文殊、普賢是華藏世界的毗盧遮那佛的助手,我們中國人稱為華嚴三聖。這個地位不可思議,非常的不尋常。他都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確實值得我們深深地去思考。前面的這些阿羅漢要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我們還不難懂: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斷兩種生死,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導,一生成就,我們可以理解的。文殊、普賢是華藏會上的等覺菩薩,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幹什麼呢?換一句話說,沒有必要了。可是我們在《華嚴經》上,依然見到這兩個人發願求生。華藏會上的候補佛,等覺菩薩,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換句話說,只有一個目的:成佛。成佛在華藏世界成佛還不行嗎,還要到西方世界呢?大概西方世界成佛快速,穩當,所以才到那裡去。這就說明,西方世界如果不超勝華藏世界,他們兩個去就一點價值都沒有了,一點意義都沒有了。這兩個人去,我們也明白了一樁大事,什麼大事呢?佛法修學,在我們這個世間,無論你學哪一宗,無論你學哪一個法門,你將來的歸宿都是華藏世界,都是以這個地方為歸宿,是你修學真正成就了。你要不成就了,還是搞六道輪迴。這是講你真正成就了,你最後的歸宿在華藏世界。你到了華藏世界之後,你再遇到文殊、普賢,他們還勸你念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拐了好大的一個彎子才去了。你想想看,你要到華藏世界去做菩薩,這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像佛講的,至少是三個阿僧祗劫,吃盡了辛苦,到最後還是老實念佛,去見阿彌陀佛。我們現在很幸運,一下就遇到這個。我們這一生就去了,他們要搞幾個阿僧祗劫之後到西方極樂世界,再跟我們碰頭。一碰頭,我們在西方世界已經是老資格了,他是剛來的。諸位好好地想一想這個問題,你才知道這個法門的可貴,這個法門的殊勝。所以說是無量無邊的法門,殊途同歸。今天不管人家學什麼法門,我們聽了,"阿彌陀佛",好,你學你的,你有本事,你慢慢學你的。他不清楚,我們清楚。我們走直路,一下就到了。他去繞圈子,繞大圈子,不曉得繞到哪一生哪一劫才繞到。我們曉得,將來統統都是歸到這個地方。所以這個道場,這個國土,是十方一切諸佛所讚嘆的,一切諸佛都勸眾生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那麼也許你要問,那為什麼諸佛如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這一部經就好了,何必要四十九年講那麼多,說那麼多廢話呢?諸位要知道,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眾生機緣不成熟,跟他講這個法門,他不能相信,不能接受啊。這個法門,前面蕅益大師說得好,是對什麼人說的呢?成佛機熟,是對這樣人說的。你這一生成佛的機會到了,給你說這個法門。所以這個法門是對佛說的,不是對菩薩說的。那些人是菩薩根性,那佛就跟他講大乘經,教他去做菩薩;小乘根性,那就跟他講小乘經,教他去做阿羅漢去;人天的根性,連三界都出不了,教他來生做一個好人,得人天福報,如此而已。唯獨這個法門,是對成佛機緣成熟的眾生而說的。所以,世尊出世才說了無量的法門。無量法門,這一個法門是最精、最純,最為第一。我們今天得到了,也沒有生歡喜心,好像很平常,換句話說,我們成佛的機緣還沒有成熟。如果真成熟了,得到這個會發無量的歡喜心。無量劫來去找這個門路沒有找到,這一下,一下遇到了。這一生當中,我們這個身在娑婆世界六道輪迴叫最後身,來生做佛了,不是做菩薩,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一生成佛。所以文殊、普賢,他不在華藏世界成佛,他要到極樂世界去成佛,我們細心去想一想這個道理。我從前也曾經跟諸位說過,我對於這個法門採信了,就是讀《華嚴經》,看到文殊普賢,看到善財童子,他們一個個都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就認真地去反省,仔細地去思量,這才明白了西方世界的殊勝,才回過頭來把經教捨棄掉了,來修學這個法門。如果不是這些人給我的啟示,雖然老師苦口婆心地勸導,還是很難接受。在華嚴、法華、楞嚴會上看出門道了,才認識清楚,得來實實在在不容易。所以這兩個人勸願。阿逸多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我們娑婆世界第五尊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他現在是候補佛。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過去了,將來他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那麼他什麼時候來呢?現在有人造謠,說釋迦牟尼佛退位了,彌勒佛現在掌天盤,現在是彌勒佛的時代了。這叫胡說八道。佛在《彌勒下生經》裡面告訴我們,彌勒菩薩什麼時候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佛講了,以我們這個世界時間來算,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這是經上說的概略的數字,實際上詳細的數字諸位可以能夠推算得出來。他現在在兜率天,兜率天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也照我們人間這個例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照這樣計算。兜率天的壽命是四千歲,四千乘三百六十五,再乘四百,這個數字就是正確的。他在兜率天壽命盡的時候,到我們這個人間來示現成佛,這個年代是這樣子來的。彌勒菩薩,我們在《無量壽經》上就看得更清楚、更明了了。《無量壽經》前一半,阿難尊者當機;後一半彌勒菩薩當機。彌勒菩薩現在在哪裡?說實實在在話,彌勒菩薩也在極樂世界。兜率天,那是他住的地方,他的家,西方極樂世界是學校。他天天上學,在學校的時間比在家裡還要多,這個我們要知道的,所以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就見到彌勒菩薩。我們這個世間有一些人跟彌勒菩薩感情很厚,一定想生彌勒淨土,將來彌勒下生成佛,他們就做彌勒的大弟子,就像釋迦牟尼佛身邊的舍利弗、目犍連一樣,他們想這樣做法。但是到兜率天親近彌勒佛不容易,沒有那麼簡單。兜率天去的條件要修定,你沒有那個定功去不了。夜摩天以上都要修定。四王天、忉利天,修福可以升天;夜摩以上單單修福不夠,還要修定。兜率內院的條件更高了,彌勒菩薩是唯識學專家,他是學法相唯識的,他們的修行方法是修唯心識定,根據法相唯識的理論修這個定。這個定修成功了,才能夠到達兜率天,修不成功去不了。難啊,非常非常難,比起念佛求生淨土的話,那就困難太多太多了。所以我也曾經教給一些對彌勒菩薩感情很深厚的,我說不要修這個定,我有辦法教你見彌勒菩薩。什麼辦法呢?念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一到極樂世界去,彌勒菩薩天天到西方世界去上課,我們拉著彌勒菩薩,今天我到兜率內院去參觀,好不好?彌勒菩薩一定歡迎,走,跟我一道去。你看,走近路啊,不修唯心識定也去了,也見到了。這個實在值得我們考慮,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之後,諸位要曉得,我們是彌陀弟子啊。彌勒菩薩也是彌陀弟子,我們跟彌勒菩薩是學長學弟的關係,身份大大不同。你在這裡修唯心識定,去到兜率內院,他是老師,你是學生,是晚一輩。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跟他是平輩,大大的不相同。這一些事實真相都應當要明白,要了解,然後你才知道,這一個法門實在是無比的殊勝,真實不可思議。
大小乘經典裡面標榜的都是戒、定、慧,慧是佛法終極的目標,戒跟定都是手段,都是方法。因戒得定,可見得戒的目的是要得定,定的目的是要開智慧。所以智慧才是佛法修學真正的目標。可以說,佛法是智慧的方法,佛學是智慧的學問。我們今天稱佛教為教育,佛教是智慧的教育,這是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要認識明白的。在菩薩眾之中,哪一位菩薩智慧神通德能也是平等的,也沒有高下的。為了表法起見,每一個菩薩特別標榜一個特長,像文殊菩薩標榜的智慧第一,意思就在此地,顯示這個法門確確實實需要高度的智慧。聲聞眾當中舍利弗智慧第一,菩薩眾當中文殊師利智慧第一。不是高度的智慧,這個法門很難理解,很難接受。所以一定是叫著智慧第一的人,他成佛的機緣成熟了,所以才能將這個第一法門、殊勝無比的法門傳授給他。這是在此地代表這個意思。我們聽到這個法門之後,能夠生起大歡喜心,能夠發大願、依教奉行,那麼我們的智慧(這個智慧是抉擇,就是選擇這個法門),這一個選擇,我們跟文殊師利菩薩跟舍利弗尊者沒有兩樣。這是至高無上智慧的選擇,其他地方我們比不上文殊菩薩,比不上舍利弗,選擇法門來說我們不比他差,跟他是一樣的。換句話說,將來我們的成就也是相同的。在序分裡面一定要能體會到這個意思。"非勇猛實智",實智是真實的智,這個是揀別不是世間人那個聰明智慧,世間人聰明智慧不能解決問題。這是真實的智慧,才能夠親證,才能夠了解佛所說的這個法門。所以菩薩眾當中,文殊排在第一。 第二位是彌勒。
前面我曾經給諸位同學報告過,文殊、普賢在華藏會上居等覺菩薩的地位,為什麼還要求生淨土?在此地我們又看到,彌勒菩薩、不休息菩薩、常精進菩薩,這三位菩薩也是等覺菩薩,都要發願求生淨土。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求生淨土的好處第一個是不離見佛,時時刻刻跟佛在一起;第二個是不離聞法,見佛當然就聽佛說法,聞法不間斷;第三個,能夠親近海會大眾,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你能夠親近供養。如果是以這三樁事情來看,我還有點不服。為什麼呢?像對我們來講,是講得通的。對等覺菩薩來講,等覺菩薩有能力,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他想去就去,你何必到極樂世界呢?這三個條件都很難叫我們心服口服,還不能夠顯示出極樂的殊勝。《華嚴經》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隨普賢求生淨土,顯示出無比壯觀的大場面,那真正叫我們警覺了。實在是說明,見佛聞法、親近諸善知識,沒有一分一秒的間斷,這是西方世界的特色。等覺菩薩今天想親近這個佛,去聽法了,明天想到那個世界去見佛聞法,當中總有間斷的時候。縱然間斷的時間不長,他還是間斷。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見佛聞法,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是一分一秒都不間斷的。這樣的殊勝,他方世界沒有啊。這個是顯示出極樂世界是第一。以我們娑婆世界做例子,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出現成佛,時間很短。釋迦牟尼佛在世的世壽只有七十九歲就圓寂了。他老人家在世,為我們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連頭帶尾,中國人喜歡虛數,就算五十年吧。釋迦牟尼佛活八十歲,講經說法五十年,滅度之後世尊的法運只有一萬二千年,也不算長。一萬二千年之後,這個世間沒有佛法了,佛法中斷了,一直要等彌勒佛到我們世間成佛,彌勒佛講經說法,這個世間再有佛法出現。彌勒佛什麼時候來呢?要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他才會來。這箇中斷的時間,太長太長了。其他諸佛剎土跟我們娑婆世界差不多,很相似。唯獨西方極樂世界特別,他那邊人壽長,人人都是無量壽。這個無量壽,雖然在理論上講他還是有量的,因為將來阿彌陀佛滅度,觀世音菩薩就繼承佛位,所以他不間斷的。阿彌陀佛入滅了,觀音菩薩馬上成佛,就接上了。那麼阿彌陀佛什麼時候滅度呢?這個數字我們算不清。你們念《無量壽經》就知道了,《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西方世界的壽量,佛還舉了一個比喻:目犍連神通很廣大,能夠在一日夜之間,就是二十四小時,就把我們娑婆世界所有一切眾生多少數,他都算出來了。以這樣大的智慧,用一天一夜的時間,就能夠算得很清楚。娑婆世界是個大千世界,現在講是銀河系,確實不是我們人的力量能夠做得到的。他說,假使十方世界的眾生,這不是說一方,是十方世界的眾生,統統都成了辟支佛,神通能力都像目犍連,共同來計算,算阿彌陀佛的壽量,都算不出來。雖然是有量的無量,那個數字太大了,沒有法子計算。阿彌陀佛壽這麼長,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壽命都是這麼長。這個真的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所沒有的。所以我們要想長壽,你不到西方極樂世界都算是短命,都不能算是長壽,唯獨西方世界是真正的長壽。佛常說,菩薩大眾都長壽,自己也長壽,所以永遠不離三寶,佛法僧是三寶。這才顯示出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發願求生。生到這個地方,那就是"速疾圓滿菩提"。這一句話就是講快速成佛,因為菩提路上一絲毫的障礙都沒有。在我們娑婆世界成佛,或者是他方諸佛剎土裡面成佛,都有進退,進進退退。說實在話,進得少,退得多,因此時間就要很長。西方世界只有進步,沒有退步,所以他成佛就非常的快速。所以等覺菩薩發願往生,是為了快速成佛,就是為這個原因去的。那麼我們自己也想自己道業快速圓滿成就,阿彌陀佛提供這個修行場所,實在是最理想不過了。這是菩薩眾,下面是天人眾。
大眾俱,這個大眾是指"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等",這個大眾包括我們世間四眾弟子,出家男眾、女眾,在家的男眾女眾。參與這個法會的,除了這個之外,還有鬼神。這是把九法界的眾生,統統包括盡了。上從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顯示出這個法門無比的廣大,正是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只要能夠相信,只要能夠發願,只要能夠念佛,沒有不往生的。所以這個法門確確實實是平等的法門,是九法界眾生平等修行的法門,平等成佛的法門。說上平等修行、平等成佛,那是一切經裡面所沒有的。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唯獨此經有,其他經上沒有說過。所以這個經典、這個法門,確確實實是如來度眾生脫輪迴、了生死,成佛道的第一經。我們有幸遇到,是非常非常的難得。
過去慈雲大師,他是清朝乾隆時間的人,慈雲灌頂法師,著作非常豐富,留下來的大概有四、五十種。他將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苦樂做了一個比較,講修行的難易,他說了十種,用這個苦和樂來較量。他說,我們這個世界縱然得人身,很難遇到佛,遇不到佛是苦。西方世界,往生到那個地方去,華開見佛,見佛是樂,親近佛是樂。我們這個世界很難聽到佛法,不聞法是苦。西方世界六塵說法,換句話說,你想聽哪一個法門,想學哪一個法門,都能夠稱心如意,都不難,佛菩薩親為指授。第三,在我們這個世間惡友牽纏苦,我們想修行,我們想念佛,有許多人障礙我們,有許多事障礙我們,我們不能稱心滿願地來修學。到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不但沒有人障礙你,每一個人都鼓勵你,都幫助你,這個多好!兩個世界比較,真的我們這個地方修行,實實在在說,除了念佛求生淨土之外,任何一個法門都是障礙重重,一生當中非常難成就。這一個法門障礙比較少一點,用一句佛號,我可以念出聲,我也可以在心裡頭默念。跟家人大眾相處,他們討厭我們去學佛,我就心裡念嘛,我口不念出來,不要惹人痲煩,不要傷一家人的和氣。自己可以潛修,一樣能成就。這是這一個法門的殊勝。
然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也。
這一句解釋,我們每一位同修要牢牢地記在心裡,這是一切經論法門裡面所沒有的。所以這個經在一切佛經裡面稱為第一經,就是這個道理。一切法門裡頭最殊勝、最不可思議也在這一句當中。同居眾生正是指的我們自己,我們今天能生極樂世界、能見阿彌陀佛,我們沒有斷煩惱,換句話說,兩種執著都沒有破,這叫做帶業往生。這個業就是我執、法執,兩樣東西我們帶著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並沒有把它斷除。我們所用的方法是信,願,持名。對於西方極樂世界、對於阿彌陀佛我們決定相信,沒有一絲毫的疑惑,這叫信。我們一心一意的嚮往西方極樂世界,一心想見阿彌陀佛,這是願。用這樣的信、願來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叫做持名。如果沒有信、願,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不叫做持名。持名念佛,底下講了,善根福德同佛,同哪一尊佛呢?同阿彌陀佛,同釋迦牟尼佛。本經後面說了,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念佛成佛的。也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佛最後修行成佛,都用這個方法。所以唯有信願念佛,這個善根福德才能達到究竟圓滿。你修其他的法門,不錯是有善根,是有福德,善根福德不究竟、不圓滿,唯有念阿彌陀佛,你的善根福德會圓滿。你要問為什麼念阿彌陀佛善根福德就會圓滿呢?這個問題諸位要是深入《無量壽經》,本經的《疏鈔》跟《要解》你要是熟透了,這個答案就明白了,確實不可思議。"圓淨四土",著重在圓字。圓是圓滿,一絲毫欠缺都沒有。換句話說,這種殊勝的功德利益,除了成佛之外,等覺菩薩淨土沒有圓,住樂受樂也沒有圓。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破,所以他不圓滿。試問問,我們念阿彌陀佛、帶業往生,生到西方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們的享受居然是"圓淨四土,圓受諸樂",那麼我們要問,蕅益大師說這個話,是不是過分了?真的是這樣嗎?誰能相信呢?諸位學佛,對於佛的經論研究得不多,我這一說你們都點頭,都相信了,這是你們有福氣,不容易。如果佛經念多了,看到蕅益大師這個話,哎,蕅益大師太過分了,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哪有這個現象!一定會起疑惑。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蕅益大師說的話是真的。我們怎麼能夠肯定他是真的?諸位去念《無量壽經》,你去念四十八願,《無量壽經》第六章四十八願,你念念看是不是這個意思。所以確確實實有經典做依據,蕅益大師的話不是隨便說的。我們今天能夠遇到這個經典,遇到這個法門,這正是古人所講的,"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一日"。我們今天遇到了,能夠逢到了,這是最值得我們慶幸的。只要這一生當中把握住機會不要失掉,決定成功。我們所得的樂是圓滿究竟之樂,所斷的苦是斷得乾乾淨淨,一絲毫也不會剩下的。這才是天上人間第一等的大福德之人。
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六道,沒有十法界,只有兩種人:一個佛,一個菩薩。所以這個世界就非常非常的特殊了。這是說明阿彌陀佛與諸菩薩大眾的住處。西方世界是平等的世界,《無量壽經》四十八願是淨土宗最原始的根本經典,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十方世界的眾生生到極樂世界之後,身體相貌跟佛完全相同。諸位要知道,我們這個相貌是福報。你看有福的人是個有福的相,聰明人有個聰明相,長壽人有個長壽相。相貌是果報啊。假如每一個人生到了那裡去,相貌都跟佛一樣了,那麼他們的福報一定跟佛一樣大,他的智慧、壽命一定跟佛相同。果然不錯,四十八願講的一點都不錯。所以蕅益大師在這裡講,我們信願持名,善根福德都與佛相同。所以這個信願持名真正不可思議,這個是世出世間所有一切的業因都不能夠跟他相比的。念佛人是真正有福,念佛人不但天地鬼神恭敬你,十方諸佛讚嘆,一切菩薩都敬重。我們為什麼不修呢?為什麼叫些鬼神笑話呢?甚至於招來一些侮辱呢?這個是大錯特錯了。
這裡是總說西方世界的殊勝。殊勝究竟從哪裡來的,這一段說得非常清楚:一個是自功德深,一個是他賢聖遍。這是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的,我們發願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實際上也就是為了這兩樁事情。在這個世界我們想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非常困難,這個困難就是障礙太多了。用現代的話來說,我們修學的環境不好,處處都有阻撓。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是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使我們自己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來得容易。第二,他那裡人事環境非常殊勝,諸上善人聚會一處,這個是其他諸佛國土裡面都找不到的。西方世界沒有一個作惡的人,沒有一個有惡念的人,這個是非常非常之難得。這殊勝莊嚴在一切佛剎當中,極樂世界是第一等。
那麼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功德從哪裡來的? 剛才說過,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使我們帶業往生的凡夫借阿彌陀佛的功德,變成了自己的功德了。經上常講難信之法,這也是難信的一種。
這是大師為我們分析四土莊嚴的因緣。同居土是我們最關心的,因為我們能夠去的,實在講就是凡聖同居土。同居土是"增上善業所感",增是增加,上是往上。這個增上的善業,就是我們所說的"止於至善",這個善達到了極處,沒有比這個更高了,這種善業所感得的凡聖同居土。至善,善到了極處,我們普通的凡夫能修嗎,能成就嗎?什麼樣的善才是增上的善業,也就是至善的善業,第一善業?這一點我們不可以不知道,那就是信願持名。所以真信,切願,老實念佛,就是增上善業,世出世間的善業沒有比這個更善的。為什麼呢?因為這一個善,能叫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橫出三界,往生淨土,不退成佛。諸位想想,還有什麼善能夠跟它相比呢?何況佛在這個經上告訴我們,信願持名、老實念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念佛就是多善根。所以念佛人真正不容易。我們肉眼凡夫看到人家念佛不在意,以為這沒什麼了不起。諸佛菩薩看到念佛人肅然起敬,因為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看看這個人馬上就要成佛,怎麼不尊敬他呢!念佛人,龍天鬼神擁護啊。所以這個是增上善業,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個就是老實念佛的人,他能夠生凡聖同居土。
就一般而論,境界不同,凡夫只能見同居土,同居土以外的見不到 。即使用科學儀器也見不到,也探測不到。聲聞居方便土,他能夠見到下面,同居土他能見到。菩薩能夠見方便土跟同居土,唯有佛果是各種淨土統統見到。這個是一般的講法,但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一樣,因為它四土圓融。這個是為什麼諸佛菩薩都勸人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其他諸佛世界不行嗎?諸位必須要知道一個事實,其他諸佛世界,四土不圓融,唯獨西方淨土,四土圓融。憑我們這個本事,凡聖同居土大概還是中下品。他方世界還是到凡聖同居土,連方便土都接觸不到。可是到了西方世界就不一樣,從上阿羅漢、菩薩、佛都見得到;從橫的來說,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諸佛是諸佛的四種淨土,也都能見到。因為你能夠見到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你就能見到一切諸佛的四土。這個真正不可思議。所以一切諸佛勸你往生西方,對得起你呀。如果不勸你到西方極樂世界,那說老實話,諸佛菩薩有私心,對不起人,把最殊勝的上上乘法瞞著你,不告訴你,告訴你第二等、第三等的,這個不能叫大慈大悲。除非你不能接受,你沒有這個善根福德,那是另當別論。你有這個善根福德,不這樣教導你,那的確是對不起你。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留意這一層。
思惟如意足,就是理得。所以我用這幾個字,是很容易懂的。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了,清楚了,不迷惑了,心就安了,心就定了。這個思惟,就是理明白了,理透徹了。說到這一層,可以說是一個人真實幸福的來源。心安了,理明白了,世間最幸福的人。在一生當中,活得最有意義、最有價值,這一生沒有空過,無過於念佛往生之人,那是決定真實的。不但在這一生當中超越了三界,而且在一生當中圓成佛道。這個即使在佛法裡頭,任何一個法門都不能跟他相比。所以這個是無比的殊勝,真正是第一殊勝。但是問題在如何我們把心安在念佛法門上。這真的是個大問題。這麼好的法門,我們跟人家說,人家搖頭,不相信,不能接受。他以為大乘經論裡面還有更好的法門,還有更殊勝的法門。這個原因在什麼地方?理他沒有明白。但是理要搞明白,真的不是一個容易事情,那是要有極特殊的因緣。因,自己有善根,在這一生當中遇到好的老師、好的同參道友,這是緣。師友是增上緣,自己的善根是真正能夠信老師,對老師真正能夠信賴,能夠依靠。同學經常在一起切磋琢磨,時時刻刻有所發明,這是友的殊勝。師跟友的殊勝,這個才能成就。但是這個事情,在一生當中可遇不可求。真的像佛在這個經上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真的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這個多因緣,就是你這個因緣不間斷,這就是多因緣。我們親近一個好的老師、同參道友,有很長的時間,幫助自己真正得到成就,至少這個理明白了,真正明白了,沒有疑惑了,心定了,這個師友才離開,這個可以。假如還有疑惑,心還不定,決定不能離開師友。這個是因緣。如果我們的善根福德沒成熟,有沒有方法促成呢?善根福德,說老實話,每個人都有,只是有淺深不同。有人善根福德很深,那成就容易;有的人善根福德比較上淺一點,比較淺一點可以促成,但是這個就是要有緣分。如果遇到好的老師、同參道友,確實能夠幫助你在這一生當中成熟了,善根福德成熟了。那麼現在我們要問,如果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遇不到善知識,怎麼辦?這個的確是問題,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就像《楞嚴經》上所說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去年在此地講的《清淨明誨》,如果我們這個緣分不好,遇到的是邪師,受他的誤導,那這個問題就非常嚴重了。俗話常說,先入為主。先接受了邪知邪見,以後遇到正知正見反而排斥,換句話說,沒有能力辨別邪正,沒有能力辨別真妄,沒有能力辨別是非,甚至於善惡利害都沒有能力辨別,這個一生虧就吃大了,這個是非常可怕的一樁事情。因此我們在這個時代修學不能不謹慎,不能不小心。
一切諸法,真妄、邪正,很不容易辨別,因此往往我們選擇法門就選錯了。選錯了對我們損失很大,至少我們的時間精力都浪費了。如果覺悟得快、回頭得快,那還算相當幸運。假如是執迷不悟,不知道回頭,那這一生都空過了,一生都不會有成就。由此可知,這個關鍵實在是非常之大。沒有智慧,如果真正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他也能成就。有善根的人,他能信;有福德的人,他肯修,所謂是一種老實忠厚人,這種人容易成就。特別是淨宗這個法門,自古至今念佛往生的,一大半以上都是憑著善根福德而成就的,也就是說他心地真誠、恭敬,所以聽到這個法門,雖然他沒有深入去了解、去研究,但是他相信聖言量,相信佛菩薩不會騙人,相信這些祖師大德也不會騙人。教我念這句阿彌陀佛,我就老實念。這個老實,就是成功的秘訣。
這一句佛號實實在在不可思議。一切諸佛都念阿彌陀佛,用意就在此地。所以不管說多少法門,佛講《華嚴》,最後念佛;佛說《法華》,最後也念佛;乃至於性相各宗,歸根結底統統念阿彌陀佛。在中國,禪宗那麼樣的盛行,我們看看禪門日誦,禪宗用的課誦本,他晚上也念《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這是祖師大德們真正明白了,真正透徹這一個事實的真相,所以沒有不念佛的。凡是學佛不願意念佛求生淨土的,這是祖師說的話,他的佛法沒通啊。換句話說,沒有真正明了。如果真的通達明了了,沒有一個不念佛求生淨土的。這個都是事實。
像蓮池、蕅益大師,乃至於印光大師,這是近代的,年青的時候都是涉獵許多大乘佛法,我們以這個標準來看,他們是別教的根機。但是到了晚年,他們的根性成熟了,將所有一切修學的那些法門全部都捨棄,都放下了,專修念佛法門。這一專呢,就變成圓教了。由此可知,圓頓根機,確確實實我們在歷史上所見到的,是可以培養的,可以養成的。真正覺悟了之後,唯獨念佛往生這個法門是真實的,其他的都不要了。為什麼呢?絕不願意再在那上面去浪費寶貴的光陰了,沒有一個不專修了。所以蓮池大師到了晚年,他老人家所說的,"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再不搞了;"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自己一部《阿彌陀經》,一聲阿彌陀佛,晚年就是這個了。蕅益大師亦復如是,印光大師也是這個樣子。所以真正到成熟的時候,必然是一門專精,這是我們從歷代祖師大德那個地方所看到的,回頭得越快越難得,越快越殊勝啊。換句話說,將來你往生的品位越高啊。所以佛門裡面無量無邊的典籍,是接引初學的,因為初學的根性非常複雜,是接引的。真正自己明白了,了解了,覺悟了,所謂覺悟就是真正知道這個世界苦,下定決心要離開六道輪迴,這一生當中決定要求生淨土,要見阿彌陀佛,這個人就是真正覺悟了。真正覺悟了,也能看得出來。從什麼地方看呢?他那個樣子,一定是一天到晚一句佛號
說實在話,我早年學佛,對淨宗興趣不大。李老師是學淨宗的,我在他會下十年,我尊重他,對淨宗不毀謗而已,只能做到這個,叫我一天到晚念佛,修這個法門,不行,還不肯乾。一直到華嚴會上,看到佛教等覺菩薩成佛的方法有這一招,我這才一下醒悟過來了,回頭再看這個法門,跟從前看法不一樣了,才曉得這個法門真正不可思議。佛教等覺菩薩那些理論與方法不是我們凡夫能做到的,教念佛求生淨土見阿彌陀佛,這個方法我們也可以做得到。換句話說,我們採取這個法門,豈不叫一步登天了!而後才知道,為什麼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讚嘆這個法門,那就是諸佛如來真正的大慈大悲。前面講了這些,按照你這些根性,你成佛至少要三大阿僧祗劫。所以這些法門之外有一個特別法門,這就是念佛法門。這個念佛法門,這些東西通通可以不談,都不需要,只要你肯信,你肯願,你願意去,這一句佛號你老實念,就成功,萬修萬人去。這個法門理很深,蕅益大師這個《要解》裡面給我們已經透露無遺了,方法巧妙極了,信願持名,一生成佛。
佛法沒有別的,自始至終就是斷煩惱。伏、滅是兩個階段,先要伏,然後就滅了。我們可以說,拿《要解》的標準,等覺菩薩都是伏,到如來果地上才滅了,這個是智慧能力圓滿地恢復了。小乘羅漢斷了見思煩惱,塵沙、無明統統在。大乘菩薩塵沙煩惱也斷了,無明破個幾品而已,沒有完全斷掉。可見得他對於見思、塵沙,他斷了;對無明,他伏著。所以我們煩惱斷不掉,要有能力把它伏住。這個能力,一般通途法門是定力,用定力伏住煩惱。在念佛法門裡面用佛號。這一句佛號淨念相繼,一句佛號接著一句,一句接著一句,煩惱不起現前了,不起作用了。用這一句佛號,這個方法來伏煩惱,比用定功容易。定功必須要修持得到禪定才有這個能力,才有這個受用。念佛人用念佛這個方法比修定容易,換句話說,得到這個受用比修禪的人來得快速,這是這個法門的殊勝之處。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的全體,都在一句佛號之中。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見到許多一生就專持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他自己曉得他什麼時候走,他不生病,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你們剛才同學有問我,自己學佛了,家裡老人不學佛,看到很難過,你問我怎麼辦。那怪你自己學佛不認真,你學佛沒有成就啊。香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中,何東居士,就是何世禮將軍,這是英國英王封他爵士。何世禮一家虔誠的基督教徒,他的母親念佛。雖然他是虔誠的基督教徒,畢竟是念過中國的古書,對母親很孝順。母親很開明,家庭裡面信教自由,彼此互不干擾,所以他家裡有佛堂。他們夫妻兒女星期天都上教堂去了,老太太在家裡念佛。老太太度他們一家人,方法實在太高明了。老太太往生,叫他兒子通知他的親戚朋友,他哪一天走。這個大事呀,家庭裡面開宴會。這個時候,他把他兒子媳婦叫過來,他說,我們家庭宗教自由,雖然信教不同,相處非常的融洽。但是我今天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至少你也跟著大家念幾聲佛,送送我,算我們母子一場。這很合情合理呀。他這個兒子媳婦小孩跟著大家念佛,不到一刻鐘,一刻鐘是十五分鐘,他老太太是打坐,坐在床上就走了。何將軍親眼看見他母親念佛,沒有病苦,打坐,曉得什麼時候走,還跟大家告別。這個事情在香港轟動了一時,報紙雜誌裡頭登了很多,影響很大。何世禮將軍看到這個樣子,全家念佛了。這就是他度他一家人,你看這方法好不好?我做榜樣給你看,這個不是假的呀,這個裝不出來的呀,真功夫啊。我們在台灣,看到站著走的、坐著走的,在台北市,李季華老居士,大家知道的。那箇舊金山的甘太太那一天在場,他還敲引磬念佛,他做維那。老居士在念佛團,那個念佛團是他創辦的。他八十多歲了,他有幾個小孩都在美國,就是夫妻兩個住在台灣的。他是兩個月之前就曉得他哪一天走,所以抽出空來看看這些親戚朋友,見最後一次面,告別。走的這一天,還徵求太太同意。他太太不知道啊,他跟他太太講,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你一個人會不會感覺得很孤單寂寞?他太太說,你要能去,那最好了,你不要管我了,馬上就同意了。不知道那天晚上就走了。這個是先徵求太太的同意,他太太同意了,沒有問題了。到了念佛團,那一天是共修會,他老人家上台講經,講了一個半鐘點,講完之後給大家說,我要回家去了。人家以為八十多歲了,講累了要回家了。哪裡曉得,下了講台,隔壁一個小客廳,他在小客廳沙發上一坐,就走了。那一天甘老居士在場,親眼看見的。我有一個老朋友,徐醒民居士,以後到台中親近李老師,他那個時候是新生報的記者,剛剛學佛沒多久,那一天他也參加了這個法會,第二天寫了封限時信給我,我在台中,他說真的,一點不假,我親眼看到的。所以這種境界必須要真正去做。念佛並不是說一天一定要念多少,蕅益大師在此地沒有這樣說法,說的是念佛功夫之淺深,沒有說念數量多少。功夫淺深從什麼地方看呢?心愈清淨,功夫就愈深。所以假如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你的妄想煩惱還照樣起來,那個沒用處,那就是古人所說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一定要能夠看破,要能夠放下。這個放下,大家不要聽錯了,放下不是你把工作放下,不是你把每天的事務放下,不是你把責任放下,不是的。你把心裏面的妄念放下,煩惱放下,憂慮放下,牽掛放下,是放下這些,心清淨啊。剛才說,清淨心生智慧。你有了智慧,無論是處事,待人,接物,你會做得非常圓滿,會做得恰到好處。世間人把事情做錯了,那是糊塗,迷惑,沒有智慧。所以佛法自始至終是求智慧。
名一定有實,有一個實體,我們才給它起個名字。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就是依法界全體而起的,因此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法界全體。諸位要明白這個意思,那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你就會恍然大悟。所以有些同修來告訴我,我們現在念這句阿彌陀佛,念《無量壽經》,念《彌陀經》還不夠。你過去學佛念的大悲咒,念的《心經》,那個十小咒,《普門品》、《地藏經》,現在都不念了,那地藏菩薩會怪罪你呀!這個都是用我們凡夫的心去測量佛菩薩,佛菩薩也像我們一樣,得罪了要怪你。這個心態,說老實話,對於諸佛菩薩就大不敬。你把佛菩薩看扁了,看成跟凡夫小心量一樣,所以這個念頭就是罪業,就是造業啊。佛菩薩哪有那麼小器!現在我們了解了,原來一句佛號無所不包,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統統都在裡頭了,一個也沒有漏掉。這個是真正微妙不可思議,所以諸佛菩薩都讚嘆阿彌陀佛,諸佛菩薩都念阿彌陀佛,就是這個道理。
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
這個名號不但是法界全體,即眾生本覺理性。《華嚴經》上說得很好,情與無情共一體,眾生跟佛是一個理性。性就是真如本性,理是理體。理體是什麼呢?就是法界體,就是法界全體,是阿彌陀佛。法界全體是諸佛如來,法界全體也是一切眾生,法界全體也是我自己本人。這個是真正的事實,所以念這一句佛號,是念法界全體,是念一切諸佛菩薩,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哪有漏掉的呢?決定沒有漏失。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夠了,什麼樣的經什麼樣的論,什麼樣的咒,都在這一句佛號之中,這一句佛號圓圓滿滿的都包括了。我們念這一句佛號多方便,何必要念那麼多,念那麼雜,念那麼亂,沒有必要啊。所以說:持名。即始覺合本。
這個事實真的很少人知道。我們起一個念頭念阿彌陀佛,這就是始覺,你開始覺悟了。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本覺。本覺是什麼?本覺就是本性,就是真如本性。始覺合本覺,這就是菩薩心。凡夫沒有始覺,雖有本覺他不覺。本覺雖然存在,但是在事相上他不覺,這叫凡夫。菩薩在事相上覺悟了,他對於這些道理、對於這個事實真相明白了,清楚了,能把始本合起來,這叫真修,真正修行。念佛這個法門,是真實修行裡面最殊勝、最巧妙的一個方法,是任何方法所不及的。念佛成佛。始本不二。
那麼什麼叫相應呢?在這個地方,我們把相應這兩個字意思多少也明白了一些。相應,是與這個理相應,是與這個事實相應。什麼是事實呢?法界全體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法界全體的德號,就叫阿彌陀佛。當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時候,理事一如,念這一句佛號當中,有圓滿的理,有圓滿的事,這就相應了。念念喚醒自己,自己跟法界合而為一,跟諸佛如來合而為一,跟一切眾生合而為一,這就相應了。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這個佛是真佛,是圓滿的佛,念念相應就念念佛了。前面曾經講過,念佛人相應,就得佛的氣分了。有個同學問我,氣分這兩個字的意思不甚明白,什麼叫氣分。我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阿彌陀佛心很清淨,我的心現在一天比一天清淨了,就得阿彌陀佛清淨的氣分。阿彌陀佛慈悲,我現在也慢慢學著慈悲了,那麼跟阿彌陀佛慈悲的氣分就相應了。如果今天這一段你要是聽明白了,那就真的相應了,真的接近阿彌陀佛的氣分。為什麼呢?始本不二,性相一如啊。生佛不二,理事不二。我們念佛的時候,逐漸逐漸體會這個境界,契入這個境界,這就叫得佛的氣分。這個理與事真搞清楚,我們對於這個法門,對於一心念佛、信願持名,就決定不會懷疑。這樁事情真搞清楚了,真搞明白了,疑斷掉了,信也就生起來了。這個信是真信,比那個正信還要高一等。通常我們講正信,現在變成真信了。正信有兩種,一種是依聖言量,佛所講的我相信,我不懷疑。另外一個是經教裡面理論明白了,我這個信是有理論依據的,這不是迷信,這叫正信。真信那是跟佛氣分接觸到了,接觸到了才真信,自己真正契入了,比正信又要提升了一層,叫真信了。
這是說明佛的光明無礙。現代的科技使我們知道,光確實有許許多多種,我們稱它做光波。我們眼的能力所能夠見到的光是很有限的,比這個波度長的我們見不到,比這個波度短的我們也見不到。所以這個眼的能力非常有限,在無數光波裡面只能接收到這一小段。像無線電電波一樣,我們這機器不太靈光,只能收到一個頻道,其他頻道都收不到,這個現象確實是如此。那麼佛的光度呢?他是圓滿的,這是真正不可思議,他是圓滿的,在任何一個頻道裡面都能夠收得到。所以這個光它叫圓光,才叫做無障礙。"約人民言",這是對我們來講了,"由眾生與佛緣深",所以眾生接觸到佛光,佛光是遍照。佛門也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所以佛法對這個緣字看得很重,一定要有緣。緣深的人,這一生就得度了;緣淺的人這一生都不能得度。但是佛的本願,是要度一切眾生的。緣深的,這一生幫他成就。緣淺的,幫他再加深。沒有緣的,要跟他結緣。佛用這種方法,叫普度眾生。沒有緣的人,這一生當中偶爾聽到一句阿彌陀佛,這就結上緣了,生生世世希望把這個緣給他加深,一直到他成熟。緣成熟了,那一生就得度了。我們跟阿彌陀佛,可以說無始劫以來所結的緣,到今天也有了相當的深度,這個深度是不是到了成熟的深度,那就很難講了。如果要在這一生成熟,我們必須在緣上特別加強。用什麼方式加強呢?信願持名,用這個方法努力加強,這一生當中很可能就圓滿,就成功了。所以要懂得,一般人之所以不能見到佛光,不能體會到佛對於一切眾生的真實功德,都是因為業障深重,所以見不到,所以體會不到。消除業障的方法很多,大乘經裡面所說的種種法門,種種的修持,無非都是幫助我們消除業障的。消除業障最有效的方法,無過於念佛,但是很少人相信。為什麼不相信呢?業障太重了。清朝初年乾隆年間,慈雲灌頂法師,這個在清朝一代也是很有名氣的一位法師,他的著作很多,有幾十種,在日本卍字續藏裡面收集了不少。《觀經直指》裡面明白地告訴我們(《觀經直指》是《觀無量壽經》的註解,他作的),世間人業障、罪障很重,所有一切經法、懺法都消除不掉的,業障重到這個程度,都沒有辦法消除的,最後還有這一句阿彌陀佛,能夠消除得掉。這一句話是很不容易說出來的,他對於這些法門,要是認識不清楚,不能夠透徹了解,他怎麼曉得這一句佛號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力量。所以我們今天想求消除業障,斷煩惱、滅罪業,不必求其他的經咒,這一句阿彌陀佛就好了。一切經咒力量達不到的,沒有辦法的,最後還得求阿彌陀佛。那我們為什麼不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呢?為什麼不去相信這一句阿彌陀佛呢?所以只要一心稱念,念念無間。這個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修學的方法,實實在在講,大勢至菩薩講絕了,也就是教給我們這個佛號要怎樣念,才有效果,才能收到效果。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只要照他這個方法,就收到效果了。都攝六根這一句,不要去研究它。你只要真正做到淨念相繼,給諸位說,那個六根自然就收攝了,就都攝了。所以最重要的是四個字:淨念相繼。淨要注重,淨是清淨心。我們對它有懷疑,疑在裡面,心不淨了,真的沒有疑惑。假如裡面還有夾雜,這心就不淨了。譬如說有個念佛的人,這個老修行現在聽到這個法門好,現在念佛了。過去是又念《金剛經》,又念《地藏經》,又念《藥師經》,現在通通不念了,心裡恐懼:不念《藥師經》,生病的時候藥師如來不保佑了。不念《普門品》,就沒有辦法消災了。好像把這些諸佛菩薩都分配了,哪些菩薩管什麼,哪個菩薩管什麼,樣樣都要念到,不念到不行,不能得罪一個。這就夾雜了。懷疑、夾雜,這個心態去念阿彌陀佛,不靈了。為什麼?他不淨啊。淨念,完全沒有懷疑,完全沒有夾雜,一心念。一心不是二心,念佛還想到別的,那就是三心二意了,那不行。相繼,是一句佛號、一句佛號不斷,這就行了。念念無間,那個效果,大勢至菩薩講的很好:先前當來,必定見佛。佛的光明遍照,你怎麼接觸不到呢!一定接觸得到的,要緊的是淨念相繼。這是我們常講的: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個就是淨念相繼。要這樣子去念佛,才有感應,這個經上講的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這一句可以說是總結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而我們把彌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也就是這一句名號。能念是我們的心想,所念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一切法。那麼現在理論我們懂得了,事實也曉得了,轉變的方法也知道了,這善根福德因緣,因緣這一項可以說我們是圓滿具足了。我們肯不肯去做呢,那就是福德了。肯去做,世出世間第一福德,沒有比這個福報更大的了。第一善根啊。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你要問,信心、願心、真正實行的那個心從哪裡來的,就是理論、事實、方法你統統明白了,信心生了,願力現前了,死心塌地念這句佛號了。
下面這兩個段落,勸願勸行。正宗分三個段落,前面勸信,我們介紹完了。這個勸願勸行非常重要,所以蕅益大師在沒有介紹之前,先有幾句話交待。這個幾句話太好太好了,說出西方世界殊勝之所以,它到底哪個地方殊勝,就是殊勝在"帶業往生,橫出三界",這是它的殊勝處。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帶業往生、橫出三界,我們決定這一生不能成就。這是真的,為什麼呢?沒有這個法門,那麼一定要自己斷煩惱,見思煩惱斷盡,就是前面講證得小乘阿羅漢果,或者是大乘七信位的菩薩,別教是七住菩薩,才能夠出三界,才能夠超越輪迴。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可以說現在這個世間一個人也做不到,找不到一個人,你知道這個事情多難。禪與密號稱捷徑,倓虛大師說過,倓老高壽,往生的時候九十多歲,他說過很多次,他一生當中看到參禪的這些大師們,聽到的,他說得禪定的有,他見過,也有聽過;開悟的,他一生當中一個也沒有見到,也沒有聽到。諸位要知道,參禪不開悟,不能出三界。得禪定,不過是生四禪天而已,那得禪定的。由此可知超越三界了脫生死是多麼困難的一樁事情。密宗,黃念祖老居士你們在錄音帶上應該聽到,大陸最近四十年,十億人口,這裡面學密成就的,黃老居士說只有六個人。不成比例啊!所以他晚年專弘淨土,勸人念佛。假如諸位細細再看看他的老師夏蓮居老居士,諸位細讀,要認真、要仔細去讀他的《淨語》,夏蓮居老居士的《淨語》,你會發現,老居士過去學過禪,也學過密,也學過教。到晚年,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其他東西徹底放下,一天到晚佛不離口珠不離手。你看看《淨語》裡所說的,多少人說他迷在佛號裡頭,他聽了無所謂。你說我迷我就迷,迷能往生就行了。你們不迷的,不迷的不能往生,不迷的人照搞輪迴。夏老居士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那真叫徹底回頭。這都是我們要仔細留意去觀察,對我們自己信願一定有幫助。這是我們的增上緣。
這個地方,世尊叫著舍利弗,也就是叫著我們,勸勉我們要發願,"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應當要發願,求生淨土。前面說過,《華嚴》是世尊一代時教的根本法 輪,所謂一切經都是華嚴眷屬,《華嚴》是根本。這個根本歸宿卻在西方極樂世界,歸宿在《阿彌陀經》。一般人不能相信,總是善根未熟。善根熟了,一聽就相信,就接受了。善根還沒有熟透,蕅益大師苦口婆心為我們開導,把這些疑難一層一層替我們解開。我們明白之後,應當發願求生,這才不辜負蕅益大師。這個地方佛又特別勸勉我們求生淨土,當然淨土的殊勝就在上善聚會,這個實在太難得了。我們現在學佛善友少,我們同參道友善友少,惡友多。什麼是惡友呢?使我們對這個法門懷疑,不能專修,這個就是惡知識。善友是一味勸導我們,鼓勵我們放下萬緣,專修這個法門,這是善友。我們同學當中,還有勸你《華嚴經》好,不能不讀,《法華經》也不錯,要多看看,這不是真善知識,你要知道。為什麼呢?分心了,也就是夾雜了。縱然你很努力進步,我們前面講過,你是雜進,不是精進。精是純而不雜,像古大德一樣。古來淨宗的大德,一生就這一部經就夠了。那叫真善知識,叫真精進,那就是"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不但世緣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才行,專到極處。這樣的人,沒有一個不往生的。在我們自己這一生當中,我們曾經見過,曾經聽過,這個聽說那都有事實,決不是傳聞,決不是虛構的,往往有這些鄉下老太婆,不認識字,什麼經也沒聽過,就念這麼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個三年五載,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預知時至。給諸位說,那些人那叫真正善根成熟,他一生專進,他一點都不雜。這個是知識分子、士大夫階級不能夠相比的。所以古人常講,唯上智與下愚不疑。上智,文殊、普賢這些人是上智,他們對於這個事實真相完全明白,完全了解,所以一心念佛,一心無二用。不錯,文殊普賢講了很多經,他為什麼講那些經呢?看到你根器沒成熟,你不能接受這個法門。你想學般若,給你講般若;你想學方等,給你講方等。這是不得已。根熟的眾生,他什麼都不講,專門叫你念佛。這在我們中國歷史上能看到的。法照禪師,這是唐朝時候人,他的緣不錯,在五台山見到文殊菩薩。他見到大聖竹林寺,文殊菩薩的道場。諸位看看法照禪師的傳記,你就明了了。聽文殊菩薩講經,聽完了以後向菩薩請教,末法時期眾生根性已經不如過去的人,應該修什麼法門,才能夠得到利益?文殊菩薩教給他念佛。他向他請教,念哪一尊佛?文殊菩薩給他介紹念阿彌陀佛怎麼念法,文殊菩薩還念了幾句,親口傳給他。這就是五會念佛。他離開了五台山之後,禪不要了,專修念佛法門,到處教給別人念佛,所以成為五會法師。這五會念佛是文殊菩薩傳給他,他傳下來的。但是五會念佛這個音調已經失傳了。現在有流行的五會念佛譜,那是後人編的,照這個意思來編的,不是菩薩所傳的。這就是說明,文殊菩薩觀機,看到法照機緣成熟了,沒二話說,就教他念佛。那麼換句話說,他還跟你講其他的經典,那意思很清楚,你這個根機沒成熟,你不能接受當生成佛的大法。世尊在此地告訴我們,為什麼勸你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呢?"得與如是諸上善人",如是就是前面講的不可算數、無量無邊的那些一生補處菩薩,諸上善人就是指這些人。你到那裡跟他們"俱會一處"。同參道友裡面來說,能夠跟補處菩薩在一起,補處就是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一流的呀。到那個地方去,跟他們是同學,每一天在一起,這些人時時刻刻照顧你,你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所以在西方世界,在我們現在想像、推想當中,大概三劫、四劫,或者三劫都不到,他就證得補處的果位。你要問為什麼,因為這麼多補處菩薩天天跟你在一起,這些人提攜你,幫助你。
西方世界凡聖同居跟十方諸佛世界凡聖同居土完全不相同。蕅益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講,今是現在,現在以無漏不思議業,這個無漏不思議業,說這些聖人,大概我們沒有問題。如果說我們去往生的人,恐怕有懷疑了。旁邊有幾個小字,就是為我們破除這個疑惑的。多善根福德因緣,這經上不是說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諸位要知道,一個造五逆十惡的人,他肯相信,他肯念佛,他能往生,這個人就是具足多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小看。往生有兩種,《無量壽經》跟《觀無量壽經》裡面說得很詳細。去年我們在此地講過《觀經》上品上生章,善導大師為我們開示得很明白,如果不是多善根多福德,你跟他講他不能相信。他一生造作惡業,那是另一碼事情。他能相信,這是多生多劫善根成熟,否則的話不可能相信,信了之後立刻就發願,就求生,這是福德。肯去、肯念,這是福德,這是多福德。怎麼多呢?心性極致,那怎麼不多呢。心性無量無邊,你念一聲就是一聲無量無邊的福德。念兩聲,兩聲無量無邊的福德。你不肯念,沒福啊。不想去、不肯念,沒有福德。因緣是有善知識把這個方法介紹給你,這是緣,這是因緣。心性極致,名號功德,彌陀本願的加持,那就是無漏不思議業,通常我們用一個字代表,叫淨業。淨業就是無漏不思議業。這個法門叫修淨業,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感得佛與這些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是這麼一樁事情。要不是無漏不思議業,怎麼能跟這些等覺菩薩天天在一起呢。
這是事實。教網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沒有說過這個事情,沒有辦法收西方極樂世界。剎是什麼?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這種事情,唯獨西方世界特別。所有一切佛剎裡面都沒有,沒有這種情形。這是什麼原因?前面說過,心性之極致,這是我們能念的心,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彌陀本願威神的加持。如果不是這樣,那簡直就是講不通。但是這個完全是事實,從這些事實裡面我們就真正了解淨土法門、極樂同居超絕一切諸佛剎土。所以一切法門以這個法門為第一。若說成就,這是一切法門都不能跟這個法門相比的。一般講天壤之別,用天壤之別來形容,有過之而無不及。任何一個法門比不上這個法門的成就,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今天有幸遇到,只要依照這個經典理論方法去修學,我們過不了多久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同居土裡面的大聖人了。這不是普通人啊!
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有漏的福,所以福德少。有漏的福,福報裡面摻雜著對於這個世間的貪嗔痴慢,摻雜著這些東西在裡頭,所以雖有福,沒有德,叫有漏的福業,福德少。
皆不可生淨土。這都是往生淨土的障礙。 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
這是明顯清楚地告訴我們,善根福德要怎麼修。深信切願、執持名號,那就是多善根多福德。這是真的,是決定的事實,是世出世間最大的善根,最大的福德。如果不是第一善根福德,你怎麼能修學第一法門,你怎麼能在一生當中得到第一成就?
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
散心是以散漫之心,這個心念佛,福善就不可稱量。但是諸位要曉得,這不一定能往生。為什麼說它福德不可稱量呢?不可稱量是多,多到不可思議。這個散心稱名,雖然這一生不能往生,他跟西方極樂世界種下了緣,結了緣。將來他什麼時候能夠一心執持名號了,他就決定得生。他跟阿彌陀佛結了緣了,跟阿彌陀佛、跟西方極樂世界結上緣,那個福善就不可稱量。但是他什麼時候得生呢?那就看他什麼時候用信願執持名號,那他就得生了。"況一心不亂哉",這一心不亂就是具足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
信、願、行,在淨土宗稱為三資糧,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的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行,一定要三個條件統統具足,真信,切願,執持名號。古人說,信願持名是善中之善,是福中之福。這個道理非常之深。因為理很深,這個事只有諸佛如來才明了,才知道。即使法身大士,已經見了性的菩薩,對於這個事與理還不很清楚。要不是佛為我們說出來,我們怎麼會曉得呢!我們是凡夫,業障習氣很重,佛雖然跟我們說明白了,我們還不一定能相信。那些大菩薩們,他們的業障習氣少,智慧多,佛給他們一說,他們就相信了。所以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接引華藏世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容易,世尊在這個世間弘揚這個法門,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難啊。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這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如果我們也相信、不懷疑,也能接受了,那就是佛在《無量壽經》上所說的,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的修行,善根福德今天成熟了。如果不成熟,你對這個法門不會接受的。由此可知,無量劫所修積的善根福德今天成熟,人數當然不多。如果人數多,那就不可以說為難信之法了。實在講,善根福德因緣在這個時期成熟的人,是屬於少數。
故使感應道交。文成印壞。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垂接引。行人心識。不往而往。托質寶蓮也。
這是能往生的人。哪些人能往生呢?善男子、善女人,這是經上所說的。那麼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的標準,無論在家出家,這個在家出家不相干,貴賤老少也不相干,六趣四生亦復如是。六趣是六道,四生是講胎卵濕化。換句話說,六道所有一切眾生都包括了。像《物猶如此》裡面所記載的,畜生往生的很多很多。倓虛大師給我們說的,民國初年諦閒老和尚頭陀寺的大公雞,念經往生。雞是畜生,是卵生的。四生是胎卵濕化,卵生的。那麼那個大公雞念佛往生,它也是善男子、善女人,它也是善。下面他就說出了這個條件了:"但聞佛名"。這個聞是講的聞慧。聞,聞了不相信,不肯發願,等於不聞,那可不叫善男子、善女人,這個諸位要曉得。聞了就信,就發願求生淨土,他這就用一個聞字來代表,這個就是多劫善根成熟。這個意思,世尊在《無量壽經》裡面跟我們講得很透徹。像經上所說阿闍王子那個五百人,那個五百長者,佛說了,這一批人在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這善根不錯了。供養四百億佛,你就曉得他修行了多久。這一次又遇到釋迦牟尼佛了,很難得了,真是大善根。在這一生當中得人身,跟釋迦牟尼佛生在同一個時代,以居士身親近釋迦牟尼佛,聽佛講經說法,聽了之後心裏面很歡喜。大家心裡都有一個願望,將來自己成佛了,希望跟阿彌陀佛一樣,就動了這麼一個念頭。釋迦牟尼佛知道了,把往昔的因緣說出來。諸位要曉得,他並沒有發心這一生當中發願求生淨土,他沒有發願。這就說明了,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這個善根還沒有成熟。那麼換句話說,這一生當中聽到這個法門、聽到阿彌陀佛名號能生歡喜心,能信能願,一切放下,決定念佛求生淨土,他的善根決定超過阿闍王子,超過他們。這樣的人不多,所以我們自己知道這個法門好,念佛求生淨土,有的時候勸人,別人不能相信、不能接受,不肯認真修行,你自己要曉得,他沒有那麼多的善根。這個佛都度不了,我們憑什麼本事。釋迦牟尼佛都不能夠度阿闍王子五百長者,都沒辦法,他善根不足。經上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這個緣是什麼呢?就是善根福德沒有成熟,佛不能度他。佛能夠度的,尤其是這一生能夠度他成佛的,統統是多劫善根成熟,那才叫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像諦老頭陀寺的公雞,那都是善男子。它雖然是一隻公雞,它也會念佛,也站著往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五逆十惡是什麼?是他這一生迷了,並不是過去世善根沒有了。過去世善根有,很多,但是這一生當中沒有遇到佛法,迷了,所以造作五逆十惡,造這個罪業。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開導他、勸勉他,他一聽就相信,立刻就接受,就能夠念佛求生,像唐朝張善和這樣的人,這是臨終的時候才聽到佛法,聽了就相信,信了就發願,立刻就念佛,念的不到十聲,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就現在面前了,他就往生了。這樣一種惡人,為何會有這樣的感應?是他多生多劫善根這個時候成熟。成熟,那就是善人。所以善惡的標準,不是用我們平常一般觀念來衡量的。這個是要觀察他累世的因緣,皆名善也。
至是到了極處了,簡單容易到了極處,直捷穩當也到了極處。沒有比這個更簡單,沒有比這個更容易,沒有比這個更直捷的了。這真正是一切法門裡面第一殊勝法門,這個我們要知道。許多人就是因為看到這個法門太容易、太簡單了,不敢相信。你要問,這是什麼緣故呢?那就是此地所講的,他的善根沒成熟,不敢相信,還要用其他法門,或是觀想,或是參究,或是密咒來幫助。哪裡曉得越幫越亂,錯了,大錯特錯。這個法門真的找到了,真的明了了,那確實所有一切經論通通放下,這是正確的。真正做到一門深入,不需要第二部經,不需要第二個法門。這個心定了,心立刻就清淨了,清淨心它就相應。下面這幾段都非常重要。
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
這個是這一生當中又修一點遠因,這一生當中不能往生,那麼再看將來哪一生哪一世又遇到這一個法門了。善根現前,信願行三個條件具足,那就恭喜你,那一生就成就了。這是我們要知道,要警惕的。我們這一生中善根沒熟,有沒有辦法把它提前成熟呢?有辦法。你自己能夠精進,能夠努力,確確實實使我們沒有成熟的善根加行,這一生當中可以成熟,就在你自己肯不肯認真去乾。古德常講,放下身心世界,放下萬緣,一心專念,就把我們沒有成熟的善根培養成成熟了,這是我們自己能做得到的。當然這裡頭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緣。我們能遇到這個法門,能遇到蕅益大師的《要解》,跟我們講得這麼清楚,這麼透徹,使我們的疑惑都斷除了,這叫因緣。遇到這麼好的因緣,善根福德差一點,因緣好也能把善根福德提前,在這一生當中成熟。
諸位還要曉得一樁事實,三學、三慧、三資糧,把它展開來,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經中所謂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不可思議?原來是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就收在這一句名號裡頭,無量法門、一切經教,就在這一句名號之中,持這一句名號就是持一切法門。佛在經上說,念這一尊佛就是念一切諸佛,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生十方諸佛剎土,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不能夠一心去執持,還要把心分一部分去研究這個、研究那個,去學這個、學那個,這就不是真信,就不是切願,不是一心執持。這樣修法,一生再精進,實在講那不是精進。我常講的,那是雜進,亂進,都是遠因,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來生還是繼續不斷去搞六道輪迴,這真叫可惜。後面這一句說:然有事持理持。
這個一心執持名號,可以分做事跟理這兩大類,念佛人可以分為這兩類的人。什麼叫做事持呢?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
特別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最簡單,也很容易懂,所以在中國流通最廣。如果說是念經,大概要以念經人數來說,念《阿彌陀經》的人最多。真正相信《彌陀經》裡面講的"有世界名曰極樂",相信有極樂世界,這是佛說的,決定不是假的,"有佛號阿彌陀",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他就發願求生淨土,就一心念這個佛號,這叫事持。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這是理論,對於西方世界這道理他並不懂,他只相信真的有這個事就行了。這樣的人能不能往生呢?能往生。
但以決志願求生故。 堅決地誌願求生淨土。如子憶母。無時暫忘。
這是說他求願往生的心非常懇切,像兒子時時刻刻想著他的母親。這是古時候的比喻,現在兒子不想母親的人很多。現在年頭跟從前不一樣了,從前,尤其是長年在外面旅行的人,時時刻刻想到自己家鄉的父母、故舊,或常常有思鄉。現在人沒有了,現在人把故鄉都淡忘掉了。這是一類講事持的。
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
為什麼那個往生的人他不動心呢?他把這個世間通通舍掉了,這個世間與我不相干了。好也好,歹也好,與我都不相干。我只是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乃至於身體與我都不相干。你讚嘆它,毀謗它,不相干。我借這個身體念阿彌陀佛,我要生極樂世界。不但你毀謗讚嘆不相干,打它罵它也不相干。為什麼呢?不帶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去的時候這丟掉了。諸位要記住,沒有這個功夫就去不了。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起碼的功夫,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功夫,最低限度的功夫。心真的定了,願真正懇切了,連身體都不要了,何況身外之物呢。所以看到榮華富貴,決沒有一絲一毫羨慕之心,沒有得失之心,那才叫功夫成片,才叫做一心不亂。這叫事一心,不亂是不為見思所亂。這個見思要記住,見惑裡面,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思惑裡面,貪嗔痴慢疑。這是講這十大類,細分無量無邊。通途的法門,不要說斷見思,伏見思都非常困難。只有在什麼時候呢?入定,所以定是叫定共戒。入定自然就不犯戒了,他身心定了。所以定當中就有戒,戒裡面沒有定,定裡面有戒。換句話說,定能伏見思,能伏煩惱,不能斷煩惱。伏煩惱看你伏的程度,伏的功夫愈深,你將來生天的等級愈高。天有二十八層天,這看你的定功,功夫高的就往上升,淺的就在下面,但是不能出三界,出三界要斷見思煩惱,定只能伏不能斷,所以出不了三界。四禪八定叫做世間禪定,意思就在此地。淨土這個法門叫帶業橫超,有伏煩惱的這一點點功夫就能往生。伏煩惱要定,所以叫念佛三昧。我們這裡不說定,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就是定,就是平常講的功夫成片,最起碼的往生條件。所以真正求願往生的人,要把這個世界真的放下,不要把這個世間拉拉雜雜的東西放在心上。世出世間法如果放在心裏面,統統是障礙。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臨命終時最後的一念或者最後十念是阿彌陀佛,那就決定往生。但是這個機緣相當不容易,所以說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有些人平常念佛念得很勤快,臨終不念了,臨終貪戀這個世間,那就壞了。還有臨終業障現前,這都是痲煩事情。什麼業障?病苦是業障,業障的事情多了,太多太多了,障礙你臨終不能念佛。這都是要在平常要知道預防的。什麼方法預防呢?修福。臨終不得善終是福薄,往往在那個時候把佛號忘記掉了。所以一定要修厚福,深厚的大福,臨命終時沒有病苦。平常不念佛,是因為他沒有聞到佛法,臨終的時候,這個時候忽然聽到佛法,聽到之後就發心,就發願,這樣的人能往生。但是這樣的人,真的是萬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這也不是沒有原因,前面說過,多生多劫的善根在這個時候現前,都不是偶然的。所以我們不可以僥倖,僥倖沒有不失敗的。何況臨命終的人遇到佛緣能往生,他至少要具足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他神志清楚。這就很不容易,很多人一病的時候就糊裡糊塗,他什麼都不知道,家親眷屬都不認識了,那個人你教他念佛他沒有法子了,他不能往生的。所以頭腦要清楚,就是臨走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大福報。第二個,在這個時候遇到善知識,遇到一個人勸他念佛求生淨土。臨終那一剎那,怎麼會那麼巧碰到這個人,這個難得。第三個條件,他一聽就沒有懷疑,立刻就接受,馬上就照辦。所以即使一句佛號,他這一句佛號裡頭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圓滿具足,他才能往生。這很不容易。所以底下說:
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
宿世的善根成熟,哪有偶然的。我們凡夫眼睛看到是偶然的,其實不偶然。他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善根這個時候成熟,
所以一切諸佛度眾生了生死、超越三界,一生之中圓滿無上菩提,就是這個念佛往生的法門。除這個法門之外,沒有第二個法門,所以這個法門叫獨一無二。你要相信,你要接受,一切諸佛都恭喜你,你這一生成就了。你要不肯接受這個法門,不認真學這個法門,雖然在佛法裡面也用功精進,諸佛看起來,點點頭,也嘆息:不曉得你到哪一生、哪一劫你才能有一點成就。這是我們要深深警惕的。為什麼呢?我們自己本人就是。大乘經看多了就知道了,我們這一生當中,有緣遇到佛法,遇到大乘佛法,特別是遇到淨宗法門,都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來所修積的善根。無量劫的修行到今天還是這個樣子,這個結果。無量劫修行的結果,這自己清楚,自己明了,這很可怕。那麼換句話說,無量劫之後呢?大概還跟今天差不多。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一投胎、一輪迴,前生的事情忘得乾乾淨淨,就像這一生一樣,一切都要從頭來起。好處,那可以說是善根福德深厚,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個法門,那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你看我們這個世間學佛的人有多少,修行人有多少,幾個人遇到這個法門,幾個人能夠相信、能夠接受這個法門?這就明了了,我們過去生中比他的善根福德深厚,遇到了,他們沒有機會遇到,遇到他也不相信。這就證明,我們的善根福德比他深厚。但是要想想,這一生錯過了,無量劫之後我們的成果大概跟這一生差不多,我們的機會必定也會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個法門再不相信,再不接受,那就無量劫之後再加無量劫。這生死輪迴太苦了,何必去受這些冤枉罪呢?這是諸佛如來為什麼要勸勉我們,世尊在這裡一而再、再而三地勸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利益太大太大了。
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
我們台灣的同胞過年的期間,你看許多寺院庵堂,拜萬佛懺,拜萬佛;拜千佛是三千佛。拜千佛,拜萬佛,實在講佛是無量無邊,不知道漏掉多少。十方佛,恆河沙數,你才拜一萬尊,你想想看你漏掉的有多少。怎樣才能夠叫一尊佛都不漏呢?念阿彌陀佛,一尊也不漏。這個事實,知道的人不多。為什麼說我們念一尊佛阿彌陀佛就把所有一切諸佛都念到了呢?我們在這個經裡面看到了,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不念阿彌陀佛。我們念阿彌陀佛,所以一切諸佛都念到了。沒有一尊佛不講《阿彌陀經》,所以我們念這部經,這部經的經題底下就有了,《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一切諸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我們念這一部經,一切諸佛都護念,豈不是統統都念到了嗎?所以拜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統統都拜到了,一個也不漏。這個真是大喜事啊。這是蕅益大師給我們略說這五樁事情不可思議。
此皆導師大願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導師就是阿彌陀佛,"大願行之所成就",他的大願大行這些事情,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得很清楚,很明白。西方極樂世界怎樣來由的,大經就是《無量壽經》,同修們都念得很熟,蕅益大師這一提起,我們想《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就會很清楚,很明白。彌陀名號是這樣得來的,故名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這是將這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說出來了,我們真正能夠體會到念佛的殊勝。古大德常教給我們,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一個佛,這個相應的這個佛,不僅是極樂世界導師阿彌陀佛,實在是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相應。這種功德利益哪裡去找啊!還有什麼法門能夠跟它相比?實在是沒有了。我們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了,這個事實真相認識明白了,我相信這一句阿彌陀佛你不會中斷了。不止一天一萬、兩萬,不會中斷啊。為什麼呢?一切利益裡面沒有比這個利益更殊勝了。你不明了,那個歡喜心生不起來。這個世界悉檀的歡喜益必須真的明白了,真搞清楚了,歡喜心才生得出來,然後這一句名號就不會中斷了。
又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這個說法確實是很少聽到的,蕅益大師為我們說出來,我們細細去思惟,確實很有道理。這個行人,就是發心修學淨土法門的這個人,這個修行人。信願持名這四個字,是淨宗修學的關鍵,這就是修行的原則,非常重要。要真正深信切願,懇切的願望求生淨土,一心執持名號,我們能夠這樣的修學。全攝這個全,當然不是部分,是完全的,是圓滿的,就是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這個我們自己要修,那就太難太難,不知道要修到哪一生哪一劫,真正可以說是無量劫的修行。現在我們不必費這麼長的時間,我們可以把阿彌陀佛無量劫的修行功德,就用信願持名這麼一個巧妙的方法,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功德了。那麼我們想想,這個是不是事實呢?如果要是事實,這個便宜就占大了。 實在講,十方世界無量的菩薩修行,修得那麼辛苦,還不能有阿彌陀佛幾分之幾的成就。這個修淨土的人,以信願持名,很短的時間,這個殊勝的功德利益就超過一切聲聞、緣覺、菩薩。這個是事實。何以知道是事實呢?《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以及本經的內容講的很清楚,這念佛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與阿彌陀佛同壽量。阿彌陀佛是無量壽,生到西方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也是無量壽。再看看《無量壽經》上所說的,他的身體、相貌、種種受用,乃至於神通道力,都仿佛與阿彌陀佛差不多。這不是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那又是什麼呢?所以蕅益大師這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也是經文裡面所說的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下面蕅益大師更進一步為我們說明,唯恐聽了這一句還有疑惑,還不敢承當,不敢相信。
你不知道,你把《阿彌陀經》從頭到尾、恭恭敬敬地念一遍,就是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給你灌頂一次,你念兩遍就給你灌頂兩次。你不知道呀!一切諸佛如來給你灌頂,居然不曉得,沒有一點感激的心,來了一個密宗上師,不得了,趕緊要去。這成什麼話呢!這真叫做顛倒錯亂。所以諸位一定要明了,諸佛如來慈悲加佑,將這個頂法為我們說出來。所以念佛的人一天到晚都沐浴在佛光之中,都接受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灌頂,可惜自己迷惑顛倒,這種殊勝功德利益居然完全不知道。
難沮佛,沮是障礙,是阻礙,這是表弘護正法要勇猛精進,不怕魔障。魔障要知道,一定有。為什麼會有呢?我們生生世世造的惡業太多了,跟一切眾生結的冤讎太多了,這些冤家債主哪有不找痲煩的道理,這不能避免的。即使釋迦牟尼佛在世,也示現了許許多多的障礙。所以學佛要記住,不是一帆風順啊。你要是一帆風順,那你的福報比阿彌陀佛、比釋迦牟尼佛還大。這哪裡去找,找不到啊。你看六祖惠能大師,那麼了不起,還在獵人隊避難十五年,遭那個難,遭那個罪,不敢出頭。那是真正得到衣缽,真正是得道之人,不是普通人,真正的大菩薩,明心見性的法身大士。難道說他沒有福慧?他有,還有災難,還有冤家對頭,還要躲避。我們現在這個世界,妖魔鬼怪到處都有,處處給你找痲煩,處處障礙你,你一定要認識清楚。你學佛,佛為什麼不護念我?護法神為什麼不保護你?你再去怪佛,怪菩薩,怪護法神,你就大錯特錯了。要知道,障礙一定有的,要有智慧、要有定力來降伏它,所以要能夠降伏魔怨。所有一切障礙,我們能夠突破。這些冤家債主、邪魔外道不能阻止我們勇猛精進,那這就對了。所以要知道克服一切的難關,菩提路才能夠一帆風順。
日生佛。上面介紹的難沮佛,難沮佛代表的意義是能夠弘護正法,不畏魔王外道一切的障礙,一切的阻撓。下面日生佛代表的是教學相長。日,我們常講的慧日,也是代表智慧。唯有突破一切障礙、困難,智慧才能夠增長,正法才能夠常住在世間,利益一切眾生。
古德跟我們說這兩個世界成佛說法,把它歸納起來,至少有十種不相同。第一個,淨土你常常見佛,你不離開阿彌陀佛。縱然我們講帶業往生,在這個蓮華裡面,有很多人問,《觀經》上講的,下品下生要十二劫華才開,華開見佛悟無生,這才見到阿彌陀佛。那十二劫在華裡面怎麼辦呢?諸位要知道,在華裡面也見阿彌陀佛,見阿彌陀佛的應化身。也見到文殊、普賢、觀音、勢至,見到諸佛菩薩的應化身;也見到諸上善人,確實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四土一生一切生。三經合起來看,這事情我們就明了了,就沒有疑惑了。華開見佛,是見阿彌陀佛的報身,不是見應化身。華一開,那就是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可見得華沒有開的時候,那叫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華開是實報土,沒有開的時候,佛與諸上善人都見到,這個就是品劣的意思。而且華沒有開的時候,就有能力到十方世界去供養諸佛,到十方世界去度化有緣的眾生。這個是不可思議,這叫難信之法。所以不離開佛。第二,就是常聞法,聞法不間斷。三經都給我們說,西方世界六塵說法。不但佛說法、菩薩說法、諸上善人說法,鳥說法,樹也說法,乃至風吹羅網都說法,六塵說法。所以你不會迷惑,不會退轉。不像這個世間,聞法很不容易,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啊。第三,淨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你所接觸的人都是幫助你、提攜你,沒有障礙你的。我們這個世界,障礙我們的人太多,那就難了。第四,淨土沒有魔事,這個世間是群魔擾亂,這就難了。第五,淨土是無量壽,這個世間是六道輪迴,難易的差別可想而知。淨土圓證三不退那當然容易,而這個世界實在講進得少,退得多。你要不能往生,縱然這一世精進不懈,死了以後來生再得人身,繼續再努力,可是這一轉世,前世的功夫忘得乾乾淨淨,這一投胎來之後,什麼都要從頭來起。雖然阿賴耶識種子力量強,學得比較快一點,依舊是從頭來起的。總不能出生就開始學,不可能的,總得要到十幾歲、二十歲,換句話說,一耽誤就耽誤了十幾年、二十年,就中斷了。所以這是非常困難的一樁事情,真的是退得多進得少。淨土決定是一生成佛,他壽命長啊。我們這個世間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要無量劫,這兩個世界不能比啊。末後講,為濁世眾生說漸法還容易,大家容易接受,說頓法很多人不相信,不能接受。
講實相念佛、講觀想念佛,還有個道理。觀還真不容易,比較很難讓人接受。這個法門怎樣?這個法門不必那麼辛苦,只要信願持名,你就能夠證得三不退,實實在在說,相信這個法門真不容易。你們諸位同學在座不覺得,怎麼不容易?我們不是都信了嗎!如果你冷靜去觀察一下,去打聽一下,你看學佛的人有多少,有幾個人相信念佛的。這一觀察、一統計,這才真的明白,相信這個法門的少,學其他法門的人多。這個法門的確是少中之少,所以這個是奇特勝妙,奇是稀奇,特是特別,殊勝極妙,這個法門超出思議。超出就是不可思議,我們簡直沒有辦法去想,也沒有辦法去討論。為什麼呢?因為它是諸佛的境界,連等覺菩薩都沒有辦法思議,我們談什麼呢!這是第一方便,佛度眾生,所有一切法門都叫做方便法門,那麼這是無量方便法門裡面第一方便。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因為這個法門是能教凡夫立刻成佛,它不是第一方便,那誰是第一方便呢?所以為眾生說這個法門,那叫難中之難。我常常讚嘆諸位同修,你們的善根福德因緣都比我好。為什麼呢?你們這一學佛,居然就信了這個法門,這個很稀奇。我學佛差不多將近四十年才相信,你說難不難。最初接觸到,我初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是念佛人,他待我非常之好,我那時候二十六歲,他老人家七十歲了,很照顧我。我對於念佛法門不能接受,朱老居士介紹我到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是印光大師的學生,專修淨土的。我到台中去,是不是去修淨土的?不是的。去幹什麼的?聽說他講經講得很好,去學講經的。老師把這個法門介紹給我,我當然不能反對,但是不能接受,甚至於逼得老師說出這麼一句話來:自古以來多少高僧大德、多少有名、有學問的在家居士們都修這個法門,這些人都上當了,我們這一生上次當也無所謂嘛。李老師這樣勸我,我還是不肯上當,你就曉得這裡面有多難。我今天讀這個難中之難,我有感受,我感受很深。我怎麼樣才相信的呢?我在講席當中也跟諸位同修說過很多次了,我是從《華嚴經》裡頭相信的。民國六十年,我在台北講《華嚴經》,講《華嚴經》就不深入去研究,我講了十七年,到最後這才看出來,文殊、普賢,這是華藏世界的候補佛,這不是普通人,他們求生極樂世界,這是我怎麼都想不到的。那麼極樂世界一定有可取之處,否則的話,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候補佛,有什麼道理要求生淨土。這是給我帶來一個很大的反省的因緣,然後我就密切去注意善財童子,他修的是什麼法門?這個一仔細去一看,原來他老人家修的念佛法門。我這才領悟到了,善財是文殊的得意門生,這個得意門生,老師一定傳真傳。文殊菩薩發願求生淨土,那麼他傳給善財的必定是這個法門。那還能傳別的嗎!傳別的,怎麼說是他的得意的傳法弟子!一定傳給他是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然後看他出去參學,果然相應。出去參學第一個善知識德雲比丘,教他念佛法門。這第一個老師非常重要,我們中國人常說,先入為主。他第一個就是念佛法門,到最後一個是普賢菩薩,你看善財,善財的老師文殊,最後一位善知識普賢。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善財一生圓滿成佛,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我是這一個因緣才認識淨土的,才了解這個法門,回過頭來才留意淨土三經。原來對這個三經看不起,沒有看在眼裡,這才真正搞明白了。這就是善根福德不夠,擺在面前不識貨,當面錯過。所以我自己很慶幸,很幸運。過了三、四十年,還能把它找回來,還認識它,這個很不容易。有很多人一生都錯過,真的不容易。所以我非常感激《華嚴經》,不是《華嚴經》我沒有辦法入淨土。所以讀到隋唐大德,他們說,《華嚴》、《法華》也不過是《無量壽經》的引導而已,我讀這一句話,比一般人感受要深得多。我很贊成,很同意,因為他說的就是我走的路子。我是《華嚴》、《法華》把我引導到淨土來的,真是難中之難。所以學教的這些法師能夠歸到淨土,在歷代上不多,實在是相當不容易。也正因為如此,
九界裡第一個是菩薩,包括等覺菩薩,一直到地獄眾生,九法界。九法界裡面這些人,連等覺菩薩包括在內,如果沒有佛力加持,靠自己的力量,說老實話,不要說他理解了,他不可能相信。換句話說,《彌陀經》上講的這個,沒人相信啊。我們今天一聽到就點頭,都相信了,你憑什麼相信?諸佛本願威神加持。今天我們凡夫能相信這個法門,實在講,九法界眾生能夠相信、能夠接受這個法門,第一個是他自己的善根,自己善根成熟了;第二個是阿彌陀佛與一切諸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你才會相信。當然佛是大慈大悲,哪有不加持的道理。如果你的善根沒有成熟,加不上啊。必須自己善根成熟,佛力加得上,你才真信,你才真願,那一句阿彌陀佛一天到晚不中斷。連等覺菩薩包括在內,都是這樣。
真正的佛道,不論是哪個宗派,不論是哪個法門,最後決定勸你往生極樂世界,這真善知識。我們中國近代,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這個老和尚我跟他沒見過面,我在香港讀到他一部《方便開示錄》,這是他老人家一百一十七歲時候講的,他是一百二十歲走的。這一次講演之後,以後他就沒有再講了,這是他最後講的東西。這都是講開示,一共有二、三十篇,篇篇都是勸人念佛求生淨土,只有一兩篇講到參禪,可以說這一本書十分之九勸人念佛,這是真善知識。他們曉得只有念佛,你決定成就,參禪靠不住。黃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大德,他在密宗的身分是金剛上師,他不傳密,他勸人念佛。包括那些學密的人,他都勸他們要加持《無量壽經》、《彌陀經》與蕅益大師的《要解》、《普賢菩薩行願品》,他勸學密的人一定要加持這三種經,發願求生西方淨土,他自己是念佛往生的。真正善知識都是勸人念佛往生淨土,不會勸你修別的法門,勸你修別的法門決定靠不住。
虛雲老和尚是往生彌勒淨土的,他為什麼不勸人修彌勒淨土?這個道理我們要知道。彌勒淨土他去得了,我們去不了,水平太高。彌勒淨土要修唯心識定,這個功夫成就才能往生,唯心識定要不能成就,你去不了。古時候,無著菩薩兄弟三個人,無著、世親、師子覺,這三個人是兄弟,師子覺和無著都是修彌勒淨土。三個人約好,哪一個人先往生,要回來報告一下訊息。師子覺先去了,去了之後好多年訊息渺茫,沒訊息。第二個無著菩薩往生了,往生沒多久真的回來,告訴他弟弟天親菩薩,世親就是天親菩薩,告訴他到彌勒淨土了。天親菩薩就問他:「那師子覺呢?」「師子覺到了兜率天,在外院就迷了,外院天女很多,他就不見彌勒菩薩,就跟那些人混去了,退轉了。」你想想看,天上的五欲六塵那種享受快樂,超過我們人間太多太多,入那個境界哪有不迷的?這一迷,完了。所以天親菩薩覺悟了,他求生西方淨土,他就不求彌勒淨土。你才曉得好不容易修成定,境界現前還會動心、還會墮落,你自己有把握能保得住嗎?保不住,那真叫一失足成千古恨,不曉得再過多少劫,你才會遇到一次機會,很可怕!
我們明了這些事實真相,這一生的緣一定要抓住,決不能輕易放過。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咬緊牙根忍一忍,決不要貪圖,決不再造這些罪業,老老實實的念佛決定得生,這個重要!所以一切犯這些過失的人,這一生不能成就的,事實真相不了解,沒能徹底放下,才把大好的機會當面錯過了,非常可惜!你沒有遇到,那情有可原,遇到了還當面錯過,這個損失才大,我們講世出世間損失,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我們把這個事情總算搞清楚、搞明白了,這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佛力加持,我們才有這個機緣。希望大家要認真、要努力,爭取在這一生當中作佛、作菩薩,這才是真正究竟圓滿。
佛的圓滿智慧照一切眾生,知眾生成佛緣熟。
這一句非常重要,不可以輕易的看過去。這個法門是對什麼人說的呢?對眾生成佛緣熟的人說的,因為聽的人聽了他就相信,就發願,就肯乾,這個人就成佛了。所以這個法門不是教菩薩的,不是教你成菩薩,不是教你成羅漢,不是教你成辟支佛,是教你這一生成佛。你把這個法門去勸你的親戚朋友,他們不相信,你心裡很難過,你難過什麼呢?仔細看看他像不像個佛。他成佛的機緣沒到,佛來了他也不相信。我們跟他講有什麼用處!跟他講,他不相信,這是正常現象。他要相信了,那才奇怪。成佛緣熟的眾生少啊,少之又少,不多啊。不成佛的那些眾生,是造作罪業的眾生,那個人多啊。這些事實,我們都要了解。我們自己聽了生歡喜心,真正肯發決定的大願,一心持名求生淨土,我們自己要慶幸自己,原來這一生我成佛緣熟了,所以有這樣殊勝因緣,遇到這部經典、遇到這個法門,這是得諸佛如來本願威神的加持。這個經典方法就是加持我們,我們接受過來,就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