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仁禪法師:專修、雜​修、兼修的辨別


時間:2019/4/20 作者:定英~蔣德英~仁弘~新善

印光大師在《文鈔》裡說:「修淨業者,有專修、圓修種種不同。譬如順水揚帆,則更為易到。亦如吃飯,但吃一飯,亦可充飢;兼具各蔬,亦非不可。」也不是單單只修一個淨土的法門,只修《淨土五經》,並不是絕對這樣子。

「能專念佛,不持咒,則可。若專念佛,破持咒,則不可。」專門念佛,不持咒,是可以的;但只念佛,說絕對不可以持咒,這種說法也不對。

下面看:「凡夫妄想紛飛,若不加經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對於一般眾生的根機來說,加其他的經咒也不是不可以,如果不加經咒作為輔助,很可能就慢慢地懈怠下去了。

「倘能如喪考妣,如救頭燃之痛切,則於一行三昧,實為最善。」「考妣」也就是父母的意思。如果能像死了父母一樣,如救頭燃這樣痛切地一門精進念佛來修一行三昧,這實際上是最好的。「一行三昧」這裡主要是指念佛的修法,能夠這樣專修淨土法門當然最好。

然而,「若以悠忽當之,久或懈惰放廢,固不如兼持經咒為有把握。」印祖這後面幾句話非常要緊,如果我們單單念一句佛號或者一部、兩部淨土經典,時間久了可能就悠悠忽忽的,並不能真正相應。或者久了以後就懈怠了、荒廢了,這說明一句佛號專修你還不行,你還不是根基,專修對你現在的情況來說可能還不相應;這樣的話你不妨再加上其他的經咒,你再去念念《楞嚴經》、《法華經》,把這些功德回向西方也是可以的。

對於不同根基的人,我們要說不同的法,他不適合專修,那就讓他兼修其他的法門。當然正、助要分開,還是應該以念佛為主,其他的作為輔助,這個是完全可以的;或者甚至這麼說,你就是以其他法門為主,如果信願是真切的,回向功德,照樣可以往生。而信願是否真切,最好是仔細觀察自己的發心,你如果信願不真切,那就像善導大師講的,雜修就很難往生。

因為你雜修各種法,很有可能說明你對淨土法門的信心不夠;信願不夠真切,那肯定就難以往生。比如你經常去營求世間的福報,或者,修一些法求世間的圓滿,當然你的心就容易亂,心念很難歸一,無法在一句佛號上修這個三昧的定業——所以善導大師把這個念佛專修稱為正定之業。

念佛就是一種定,「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本身它是一種正定之業;你去修雜的東西,你的心也就散了、亂了,當然不是正定之業。這也是原因之一。

關於專修、雜修,通過分析應該能夠明白:

第一種情況是專修,一句佛號,淨土三經,正助合修,身語意專門修阿彌陀佛,這種專修是最好的;

第二種情況,以淨土法門為正業,為主修,其他經咒為輔助;

第三種情況,信願真切的話,也可以以其他法門為主,只要把功德回向,照樣可以往生;

第四種情況,信願也不具足,修其他的法門為主,這就是真正的雜修,這樣雜修的話很難往生。這種修法,又不是修正定之業,於淨土法常有間斷,而且跟世間名利會相應,當然難得往生。

我們可以把這四種情況跟自己的發心對照一下,自己當前的狀態跟哪一種比較相合,跟第四種相合是最不好的,第一、第二、第三種都是可以的,都是行得通的。

——摘自仁禪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講錄·信蓮盛開》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