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人們遇到一個修行比較好的人,就認為他修得相當好了,認為他開悟了,明心見性了,成佛了,其實不然,都是大家認為的,是大家把他看高了,認為他見性成佛了,他自己沒說自己開悟,明心見性,成佛,也沒覺得自己見性成佛,就證明他不一定到那個層面,但大家都不那樣認為,都認為他修行很高,用很高的標準衡量他,一旦發現他有些現象和那個很高的層面不相符,就會產生疑惑,從心中否定那個人。
若那個人的修行真的很好,對那個人尊重恭敬,可以做自己的善知識,多親近他,會對自己的修行有所幫助,若因某種因緣,對那個人產生了疑惑,否定了那個人,就會失去善知識,那個人說的再怎樣好,一句話都聽不進去了,而且,還會很牴觸。
該怎樣看待他人呢?用自己和他人比較,若他人比自己修得好,就不要否定他人,他人就可以做自己的善知識,他人若沒有自己修得好,那也正常,他還沒修到和自己一樣程度。
一個大眾公認修行很好的人,倍受大眾關注,同時也倍受大眾尊敬,假設,某一天,這個大眾公認修行很好的人生病了,大眾就開始質疑,他修得那樣好,怎麼會生病呢?到底他修得真好,還是假的,若真修得好怎麼會生病呢?那麼,到底修得好與不好,從哪裡看呢?
要從心性上看,真正修得好的人,不等於就不生病了,同樣是生病,修得好的人不會把病放在心上,有病和無病是一樣的,不會影響其人的心性。
一般修行人生病,時刻想著自己的病,擔心自己的病,甚至,會把小毛病,想成很嚴重的病,把心都放在所生的病上面,影響自己的心,障礙自己的心性。
由此可知,修行好的人,無論遇到任何境界現象,包括生老病死,都不會影響自己的心,不會障礙自己的心性,這樣的人修行程度就好。
若是遇到任何境界現象,包括生老病死,樣樣都放在心上,擔心害怕,就是影響自己的心,障礙自己的心性,這樣的人修行程度就不好。
修行程度好與不好,要從遇境界現象上看,不影響心性的修行就好,影響心性的修行就不好。
要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身體是業報身,業報身都有生老病死,也就是說,都會生病。生病多少,大小,與前世的業力有關。無論是否修行人,在正常情況下,該得啥毛病,就得啥毛病,該得多少病,就得多少病。該不生病的就不生病,學佛人有一輩子不生病的,不學佛的,也有很多人一輩子不生病,是否生病主要與前世業力有關。
在同樣業力狀況下的兩個人,生病與否,病態輕重與否,就與修行與否有關係,與修行程度有關係,不修行的人,該生病的時候一定會生病,病情輕重與前世業力完全相應。
真修行人就不一樣了,同樣的毛病,大病會化作小病,小病會化作無病,甚至,不生病,真修行人病情輕重與前世業力不相應,與現前業力相應。
在同樣得病的狀況下,真修行人得病較輕,不修行人得病較重。
真正修行人,因為心清淨,心無掛礙,因果和業力得到一定的轉化,不易衰老,與同齡人相比顯得年輕,而且,壽命會有所延長,但不是不會衰老,身體一樣會衰老,會死。
真正明心見性的人,身上不會有眾生,沒有眾生的業力干擾,也不會受外境干擾,業力不是專指眾生,疾病也不一定完全是眾生現象,有些人的生老病死與自己所造作的眾生業力有關,有些人的生老病死與眾生業力無關,是業力,也是自然規律。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病態都是眾生干擾的,有些人的病態與眾生有關,有些人的病態與眾生無關。
禪宗三祖僧璨大師,一身病,業障非常重,他明心見性後,不等於就不生病了。
釋迦牟尼佛前世小孩的時候打魚頭三下,成佛後,還會頭痛三天,頭痛三天就是得頭痛病三天,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也會生病。歷代祖師大德們,都是開悟見性者,他們中也有很多人都生病,不等於他們修的不好。
因此,不要用是否生病來驗證修的好與不好,修的好與不好,與是否生病沒有直接關係。
若是被業力眾生所干擾,得了與眾生有關的業障病,這樣人的修為不會太好。正常性的生病,不能證明修行不好。修行好與不好,不要看是否生病,要看心性是否清淨,是否開悟,是否見性,真正開悟見性者修得好,開悟見性者不一定不生病,真修行好的人,一定有法,這法不是學來的,是自性流露出來的,是自性法。有自性法的人,遇任何人事境界現象不動心,在人事境界現象面前,不被干擾心性的人,修行好,沒有法,被干擾心性的人,修行不好,愛看他人是非,說人是非的人,心都外馳,這樣的人沒有修行,修行更不好。
總之,看他人是否如法,對他人品頭論足,到處說人是非者,都是在心外馳,這樣的人沒有一個修得好的,他們說的話,都不要聽,不要相信,若聽信他們的,就會被他人障礙了,也就和他們一樣了,這一點我一定要覺悟。
點我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