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父母生前當孝敬,且當度脫父母之靈識,使其永出苦輪,常住正覺


時間:2019/5/12 作者:王習訓

惟我釋子,以成道利生為最上報恩之事。且不僅報答多生之父母,並當報答無量劫來四生[1]六道中一切父母。不僅於父母生前而當孝敬,且當度脫父母之靈識,使其永出苦輪,常住正覺。故曰釋氏之孝,晦[2]而難明者也。

雖然,儒之孝,以奉養父母為先者也。若釋氏辭親出家,豈竟不顧父母之養乎。夫佛制,出家必稟父母。若有兄弟子侄可托,乃得稟請於親,親允方可出家,否則不許剃落。其有出家之後,兄弟或故,親無倚托,亦得減其衣缽[3]之資,以奉二親。

所以長蘆有養母之芳蹤,(宋長蘆宗頤禪師,襄陽人,少孤,母陳氏鞠養於舅家,及長,博通世典,二十九歲出家,深明宗要,後住長蘆寺,迎母於方丈東室,勸令念佛求生淨土,歷七年,其母念佛而逝。事見淨土聖賢錄。)道丕有葬父之異跡。(道丕。唐宗室,長安人,生始周歲,父歿王事,七歲出家,年十九世亂谷貴,負母入華山,自辟穀,乞食奉母,次年往霍山戰場,收聚白骨,虔誦經咒,祈得父骨,數日父骨從骨聚中躍出,直詣丕前,乃掩余骨,負其父骨而歸葬焉,事見宋高僧傳。)

故經云: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4]菩薩功德等。親在,則善巧勸諭,令其持齋念佛求生西方。親歿,則以己讀誦修持功德,常時至誠為親回向。令其永出五濁,長辭六趣。忍證無生[5],地登不退[6]。盡來際以度脫眾生,令自他以共成覺道。如是,乃為不與世共之大孝也。[(正)佛教以孝為本論](《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線裝書局,2014年版)

註:

[1]四生:一胎生(十二因緣經作腹生),如人類在母胎成體而後出生者。二卵生,如鳥在卵殼成體而後出生者。三濕生(十二因緣經作寒熱和合生),如蟲依濕而受形者。四化生,無所依託唯依業力而忽起者,如諸天與地獄及劫初眾生皆是也。(《佛學大辭典》)

[2]晦:義理深微;隱晦;含蓄。

[3]衣缽:三衣與缽也。二者為僧之資物最重大者。(後略)(《佛學大辭典》)

[4]一生補處:原為「最後之輪迴者」之義。謂經過此生,來生定可在世間成佛。即指菩薩之最高位——等覺菩薩。(後略)(《佛光大辭典》)

[5]無生:參見「無生法忍」條。略雲無生忍。無生法者,遠離生滅之真如實相理體也,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動,謂之無生法忍。於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後略)(《佛學大辭典》)

[6]不退:參見「不退地」條。不退之位地。不退,音譯阿鞞跋致,謂不退墮於惡趣及二乘地,且所得之證法不退失。不退有三種、四種之別,其位次雖依諸宗而異,然一般皆指菩薩初地以上之位,即三不退中之行不退,四不退中之證不退。(《佛光大辭典》)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