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於
舊金山佛教講堂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九年四月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A1.總釋名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
現在又講《金剛經》。我們現在講這個《金剛經》要簡單一點,就不要講這個七種立題、五重玄義,都不要講它。我們現在就開門見山,就講這個總釋名題,就講第一,就是總釋名題;第二、講譯人;第三呢,是別解文義,分出大科,分出這麼三種講法。
「金剛」:什麼叫「金剛」呢?怎麼又「金剛般若波羅蜜」?什麼叫金剛呢?我告訴你,就是那個金剛心。金剛的心也就是那個金剛性,也就是那個金剛的般若。金剛的心也就是金剛性;金剛性也就是金剛般若。說出來這麼多的名,合而言之是一個。
為什麼要說這麼多名呢?你不知道這一個,知道那一個;你不知道那個,就知道這個;你那個、這個都不知道,你又知道這個般若。所以多舉出幾個名字來,你張三也就是那個張和,也就是那個張老三。這麼說好幾個名字,你就認識他。這金剛也這樣子。
那麼金剛怎麼說是自性呢?我們這個自性,是永遠不壞的。我們這個金剛自性也就是金剛心,金剛心也永遠不壞的。我們這個金剛般若,就是實相般若。這實相的般若也是永遠都不壞的,永遠存在。
所以這一部經的名字,這「金剛」是個比喻;「般若波羅蜜」是法,這一部經就是法喻為名。在七種立題裡邊就是法喻為名:以金剛來做比喻,比喻般若。
那麼這個講法固然是對,可是不如我說它是金剛心、金剛性、金剛般若。這個般若就是金剛,不用比喻。這個心也就是金剛,不用比喻。這個性也就是金剛,不用比喻。這個就是什麼呢?金剛,不要比喻,比較直接了當。這個講法,是很少人這麼講的。可以說是這樣,一般的法師,要是對金剛般若波羅蜜沒有認識的,都不這樣講。怎麼樣講呢?都作為法喻為名。我現在,是不是不以法喻為名?不是,也是用法喻為名。可是我把它合成一個,這個法也就是喻,喻也就是法:法喻是一個。分而言之,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合而言之,也就是《金剛經》。所以普通中國人叫它叫《金剛經》,沒有般若波羅蜜。那麼再可以說,也就是《般若波羅蜜經》。那麼這法,我常常對你們講,應該講活了,不要把它講得死板板的。
所以現在把它講成一個也可以,講成兩個也可以,甚至於講三個、講四個都可以,這沒有一定法!《金剛經》裡邊說:「無有定法,是名般若波羅蜜多!」你要把它講成死板板的,好像那個釘是釘,卯是卯,總有一定的:那就成一個不活動了。
我們講來講去,究竟「金剛」的這個意思,我還沒有明白。你講一個也好,兩個也好,三個也好;你講了這麼多個,但是我還沒明白!這怎麼辦呢?那好了,我現在再給你把它解釋解釋。金剛具足三個意思。
三個意思是什麼呢?第一個就是堅固;第二個就是光明;第三個是銳利,也可以說鋒利。
什麼叫鋒利呢?就像那個刀刃,非常鋒利,非常快,切金斷玉,削鐵如泥:這都是金剛。削鐵如泥,砍到鐵上,就好像砍到那個泥上一樣,一點也不能擋得住它。金剛的體,是堅固的,金剛本體是堅固的,不壞的。它不可能為一切所壞,它壞一切所不能壞的;壞一切所不能壞的,就是什麼呢?摧伏天魔,制諸外道。
天魔外道這種邪知邪見,是不容易制伏的,可是你有這個金剛的體,就把這個天魔外道都給它破壞了,這金剛體是堅固的。
金剛的相是光明的,金剛,它是透明體的,光明的。光明而不為一切黑闇所破壞,而它能破壞一切的黑闇。所有世間一切的黑闇,你有金剛都可以把它破壞了。說那是破壞主義,你破壞這黑闇,才能得到光明!這是破壞邪法,而不是破壞正法。你把邪法破了,正法才能久住;你邪法不破,正法就不能久住了。所以,這是破壞一切的黑闇。金剛的用,它的功用,是銳利的。這個銳利得,也是無堅不摧,無邪不破。
講到這個金剛心,我們一般人不要誤會了,以為是我們胸腔裡邊這個心。這個心,是個肉團心。這肉團心,沒有什麼用。這肉團心,它的形相猶如一個倒掛的一朵蓮花這麼樣子。白天,它就開了;晚間,它就合上。合起來,像一個倒掛蓮花一樣;開,什麼時候開了呢?這個心裡邊有孔,那個孔竅白天它就開了;晚間睡覺的時候,那孔竅就合上了。
所以這個心,是個肉團心,沒有什麼用處。那麼還有一個心,叫妄想心。妄想心又叫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心。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它的識:眼有眼識,耳有耳識,鼻有鼻識,舌有舌識,身有身識,意有意識,這叫六識。在這個第六意識,一般人以為肉團心是他的心,這是第一個錯誤。
第二個錯誤,又以為他這妄想心是他的心,就好像《楞嚴經》上;聽過《楞嚴經》有這麼一段文,你們還記得不記得?這一段文是這樣說的:「佛告阿難。此非汝心。乃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認賊做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這一段經文,有的人記得嗎?這一段經文,是很要緊的。
這一段經文就是說的這個第六意識盡打妄想;他妄想這本領非常大。他這個打妄想,忽東忽西,忽南忽北,忽上忽下。他不要坐火箭,就到了月球去,不要藉著火箭的力量。他這一個打妄想,月亮在那兒,跑到那個地方去了。一瞬間打妄想又到了西天;一瞬間打個妄想又到了東土:什麼地方都可以打。你想到日本,你打著妄想,日本那個街道,就現在你這個眼前了。你到過德國,到過法國,到過你所到過地方,你這一打妄想,也到那個地方了。現在一般人研究到月球去,這由什麼造成的?就都是由這個妄想。現在打這個妄想,就要實現這個妄想,這都是從第六意識發生出來的。所以,這第二是妄想心。
阿難就認為妄想心是他的心了;對佛講,但是佛就告阿難,「此非汝心」:這個不是你的心哪!那麼是什麼呢?「乃是前塵。虛妄相想。」這是一種前邊的塵相,「虛妄相想」;虛妄的那個相,是由你那個妄想生出來的。「惑汝真性」:迷惑你自己的真性,把你自己的真性迷惑了。「由汝無始」: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你都認為它是心了,「認賊作子。」你認賊作你的兒子囉!「失汝元常」:把你自己本來固有的寶珍,都丟了。原來常住不壞的那個寶貴的性,寶覺,明心,都失去了。「故受輪轉」:所以就在六道輪迴裡頭出頭沒,這麼樣子,總也無有了期。這一段文就是說這個妄想心。
那麼第三是什麼呢?真如心。這個真如心,也就是實相的般若,也就是實相。這個真如,這個心,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你說它大,沒有再比它大的;你說小,也沒有再比它小的了。沒有法子再找到比它小的,也沒有法子再找到比它大的,這叫真如,真如心。這個心,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真心,這心有這三種。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這兩個字已經講一個大概。現在講這個「般若」。什麼是般若?「翠竹黃花,無非般若。」這個綠的竹子和這黃色的花,都是般若。般若是印度語,在五種不翻之中,它屬於「多含不翻」。因為翻過來中文,祗可以翻譯一個意思,而不能翻譯它這樣多的意思,所以不翻。那麼多的意思有多少呢?有三種般若。這三種般若就是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那麼般若翻譯成中文就是智慧。智慧祗有一種的意思,所以就保留它原來這個梵語來尊重,不翻;尊重這個般若,所以就不翻它。那麼般若有多少呢?般若,光這個《般若經》,那就有很多。本來是說有八部,但是詳細地分析來,它有十個種類的般若。十個種類的般若都是什麼呢?
第一是《大般若經》。這《大般若經》有多少?有六百卷。我以前不講過嗎?玄奘法師翻譯《大般若經》的時候,桃開六度。那個桃花在這一年之中,開了六次。不是說六年開了六次;要六年開六次,那是很正常的。在這一年之中,桃花開了落;落了之後又開;開了又落。那麼大約兩個月開一次,一年十二個月開六次,兩個月一次。雖然我沒有看見,但是也不會相差太遠,這叫「桃開六度」,翻譯《大般若經》的時候。《大般若經》,就有六百卷。
第二,《放光般若》。放光,佛放光而說這個般若。有多少卷呢?有三十卷。
第三就是《摩訶般若》。這摩訶般若也是大般若,但是這個叫《摩訶般若》,和那個《大般若》又不同了。這個有多少卷呢?也有三十卷,這第三是《摩訶般若》。
第四,叫《光贊般若》。由佛放光而讚嘆說這個般若,這是第四。
第五,叫《道行般若》。道,就是道德那個道;行就是行為的那個行,行走的那個行。《道行般若》,這是第五。
第六,《學品般若》。這個《光贊般若》、《道行般若》、《學品般若》,這每一種有十卷,這合起來也是三十卷,這就六百九十卷了,這是第六。
第七,叫《勝天王所說般若》,這有七卷。
第八就是《仁王般若》--《仁王護國般若經》,有兩卷。
再第九是《實相般若》。有這個《實相般若》,一卷。
第十是《文殊般若》,一卷。這合起來大約是七百零一卷。這是《般若經》。
不是說,知道這個般若有這麼多夠啦!那麼,他在什麼地方講的?講了多少處?有多少法會講過般若?這我們也要知道的。我們研究般若部,對於這些個問題,雖然是一些個皮毛,但是也都應該明白的。那麼這個《般若經》,說的有四處說般若部;四個地方說般若,有十六個法會,都是說這個般若的。
四個地方是什麼地方呢?第一就是王舍城,鷲峰山王舍城,就是室羅筏城。鷲峰山就是靈鷲山,這兒說了七會。第二就是給孤獨園,說了七會,就是現在這個經的,這個地方,這是第二。第三呢,是在天上說的。什麼天呢?他化自在天;在他化自在天摩尼寶藏殿,說了一會。第四是在竹林園白鹿池的旁邊,說了一會。這合起來是四個地方,說了十六會。
你看!王舍城靈鷲山七會,給孤獨園七會,這十四會了;他化天,摩尼寶藏殿一會,這十五會。再加上竹林園,白鹿池的旁邊,說了一會。這統統是十六會,四個地方,這是般若。我們要知道這個般若有多少種、有多少會所說的,這是應該知道的。
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在哪一個地方所說的呢?是在哪一會呢?這要應該知道的。這是在第二次,在給孤獨園。你看那個經文上不是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所以我說這個在第二會,沒有錯的,絕對不會錯的!為什麼?如果錯了,我也不講了。那麼第二處的第三會;這是在第二處的第三會所說的這一部經。
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在這個《大般若》六百卷裡邊的第五百七十七卷。你要不相信,也可以去查一查看,這第五百七十七卷。那麼這是這一部經的來源,它的歷史。
那麼般若,由這個文字般若而起觀照的般若;由觀照的般若,而達到實相的般若。什麼叫文字般若?就是我們看這個經文,這不有文字?這叫文字般若。那麼文字般若,你要沒有觀照的智慧,你光有文字,你看來看去也是不懂的。你不懂就是沒有般若了;沒有般若就是沒生出智慧了。這智慧本來是你有的,但是你沒有栽培灌溉,沒有用般若的水來灌它,所以它就不生出來;不生出來,你就沒有觀照的智慧。你沒有觀照的智慧,沒有觀照的般若,你就不明白實相的般若。你必須要有觀照的般若,以這個正觀的智慧來觀這個般若,然後才能達到這個最後的目的,這實相般若。
般若大約的意思是這樣子。
恭錄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