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往生論注》2016第二講(1-3)


時間:2019/7/8 作者:慧悟

《往生論注》2016第二講(1)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看論文:【 我依修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這在我們的科判當中還是屬於序分的第二層次,叫發起序。這個發起序的偈子,是繼歸敬序之後有一個成上啟下的作用,來說明如何成就這個優婆提舍。成上就是成就上面三門,禮拜門、讚嘆門、作願門,來開起下面的觀察門和回向門。

“我依修多羅”,就是天親菩薩自敘,我作這個《優婆提舍願生偈》是根據佛的聖言量來抉擇、料簡、討論《無量壽經》的法義,這個偈子就要與經典的法義相應,才能夠成為優婆提舍,作為佛的十二分經其中的一個題材,也就屬於佛法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才有資格成為優婆提舍,這就成就這個優婆提舍的名。那成就上三門起下二門,這裡提出了“三依”,依修多羅是怎么一個依法?

這裡提出“何所依”,第二是“何故依”,第三是“云何依”。曇鸞大師闡發微言大義都很微細,層層剝筍。何所依就是所依的對境是什麼,所依的修多羅,佛所說的經教。何故依,為什麼要依修多羅。這就是表明修多羅是“真實功德相”,修多羅乃是釋迦牟尼佛契證諸法實相,證得一切種智,從實相般若當中生起來的文字般若。這裡是真實功德相,真實就是它的體性,佛證到了法界的真相,證得真相自然生起了功德相,這功德相就體現為佛得一切種智,這是他的智慧層面說。從他的德用方面說,成就大慈悲心。從他的功能作用上來說,又具有果地上的十種智力、四種無畏、種種辯才、十八不共法,具有諸如此類這些功德之相,值得我們去作依據。云何依,這就談依修多羅的方法,就從修多羅當中,從它的原理、宗旨,來提煉出五念門的修行方法,這五念門修行方法就是跟《無量壽經》修多羅的法義相應的,所以這個偈子就是成就上面三門,生起下面二門。

《往生論注》2016第二講(2)

以後法藏菩薩自己就得到了天眼通,他自己就憑自己的力量就能去一一觀察,一一觀察就把他方世界的淨土的所有的精華,好的一面全都攝受過來了。看到他方世界沒有三惡道,所以他要發我的剎土也沒有三惡道。他方世界有無量的光明,我的剎土也要無量的光明。他把這些精華都攝受過來了。然後以悲心又考察他方世界的穢土,像我們娑婆世界這樣的。我們娑婆世界的穢土有種種的缺陷,種種的污穢,他要把他方世界穢土的不好的東西,要剔除、要摒棄掉。所以他攝取精華的目的,是給一切往生者的快樂。剔除他方世界不好的地方,是拔一切眾生的苦,所以他的發願還是圍繞著拔苦與樂的這個核心來做的。那拔苦就是悲心,與樂就是慈心,也就是大慈悲心的一種表達。

阿彌陀佛在因地當中,為什麼會生起這樣的功德莊嚴、清淨的功德?是見到三界,穢土才有三界,“是虛偽相”,眾生的虛妄的心裏面顯現的相狀。就好像在做夢,做了一個夢,自己在夢中意識不到自己在做夢,等意識到了就醒過來了,那個夢也就沒有了。眾生都在無明大夢裡面,在夢境裡面,在虛妄相裡面,他認為很真實。實際上這是虛妄之相,由他的妄心顯現的相,“是輪轉相”。就在這個妄心當中造出的虛妄的業,得到了虛妄的三界,無盡的輪迴,他在輪迴裡面出不來。

而且這個輪迴不是短時間的,是永劫的輪迴,“是無窮相”。今生為人下輩子做畜生,畜生又做人,做人可能生天,生天又下了三惡道,三惡道可能又生到天上,就在這個輪迴裡面,像井桶子一下子高、一下低,總之離不開這個井口,“如蚇蠖循環”。蚇蠖是一種蟲,是飛蛾前面的幼蟲,它身體很細長,蚇蠖怎么走的呢?它就縮下身子再伸直一下身體,再縮一下,再伸一下,叫屈伸。在那裡一伸一縮,基本還是在原地打轉,很難往前走多少。就好像人往前走一步又退一步,走一步又退一步,那能走到哪去呢?眾生的輪迴就是這個樣子,並且“如蠶繭自縛”。

這表明眾生是邪知邪見,邪知邪見就好像這個蠶。蠶吐絲,吐絲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它要作繭,但是常常作繭自縛。好像保護自己,但是困在裡面了,困在裡面很難逃命。別人把繭往開水一煮,就嗚呼哀哉了。眾生不知道真正的快樂、幸福在什麼地方,也不知道真正保護手段在什麼地方。常常講如蠶吐絲、如蛾赴火,飛蛾赴火奔向光明,誰知道被火燒死了,這叫愚痴,他不了解怎么出來的方法。所以在法藏菩薩眼裡就生起大悲哀之心,悲憫一切眾生,是用自己的無明的惡業,締造了這樣虛偽無窮的三界。這三界整個的是顛倒的、不清淨的。

所以法藏菩薩悲心就發願,要安立這些三界的眾生“於不虛偽處”,不虛偽處就是一真法界處。“不輪迴處”,就永遠擺脫生死輪迴寂滅之處。“於不無窮處”,就在這個解脫的彼岸,來得到“畢竟安樂大清淨處”,稱為畢竟安樂,不是一般的安樂了。畢竟安樂唯有大涅槃才能夠當得起了,也唯有大涅槃的境界才是大清淨處,才能給與一切眾生究竟的安樂。是由這樣的大慈悲心,就發起了這個清淨莊嚴功德。這個已經不是談因地當中發願,而是談果地上已經成就了。這種成就就是清淨的特質,不可破壞、不可染污,因為它本身是法性的一種表達,法性是不可破壞的、是不可染污的。不像我們輪迴的對境,這個三界是染污之相,是由於我們有煩惱才生起了這三界,是破壞之相。是由於我們念頭生住異滅,所以我們感到的這個三界,也必然就有無常敗壞、成住壞空的相狀。

所以就要觀察,“觀”就是觀察,“彼”就是彼岸的西方極樂世界。“觀彼世界相”,極樂世界這個名稱的安立,也是為度三界眾生所施設的,如果從究竟的清淨來說是常寂光土。但為了接引眾生,要建立時間和空間的坐標。“世”就是時間,“界”就是空間。如果離開世界、時間和空間,想接引我們還在時空態里的眾生,佛就沒有辦法對接。所以就得要指方立相,有一個距離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剎之遙遠的西方,指示這個相,這個相還有空間的距離,這就是界。然後還要說時間的概念,“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又有時間的概念。建立這樣一個時空態,這就叫世界相。但這個世界相本質上是清淨的,是從實相空性裡面升華出來的,他的特質就有大安樂的特點。這個清淨相具體的展開,會在下面十二個偈頌裡面加以詮釋。

這裡從總相來說是“勝過三界道”,這個“道”就是通達的意思,透過這個道能通達一個地方去,用這個道來表明因果的法則。造了什麼因就會結相應的果,這叫由因推果。還有由果溯因,獲得這種果,一定是酬答因地的某種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這就叫道,所以這個道表示因果的法則。

在這三界裡面的因果是怎么表達的呢?三界首先是欲界,我們都屬於欲界。有形體、有飲食男女的欲望,這就有以須彌山為核心,一四天下,四大部洲。有人、也有畜生、也有餓鬼、也有地獄這些。那上面五戒十善做得好的,那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兜率天、夜摩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就屬於欲界的範圍。

在欲界之上就是色界,色界就是有形色沒有欲望的,這就要修禪定。修禪定一般就講有四禪,修行禪定首先要離五欲、除五蓋,如果五欲心很熾盛是得不到禪定的。離五欲、除五蓋入大喜初禪,就叫離生喜樂地,能生到初禪天。初禪還是有覺有觀,進一步離覺觀,攝心深入內清淨,得更微妙的喜樂,這就入第二禪叫定生喜樂地。進一步把這個喜樂,深心的喜樂也離開,有這個喜的感覺心還是散的,禪就要攝心一處讓它靜定下來,這個喜的心態也離開那就得遍滿樂,就得第三禪叫離喜妙樂地。還有一個樂,有樂都有苦的對待,那還是妨礙禪定,所以要離開一切苦樂的對待,離開一切憂喜的情緒,以及出息、入息也離開,這樣就更為清淨微妙,這樣就入到第四禪,叫舍念清淨地,這個四禪天就有十八重。

再上面就是無色界,沒有形體也沒有欲望,但是有微細的心識。所以這裡有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在聲聞教,世間禪定當中認為,非想非非想是最高的境界,最大的快樂,但是他還沒有離開心意識,壽命八萬大劫之後還是要輪迴的,沒有離開生死。

這三界在佛菩薩眼裡,都是生死輪迴的凡夫流轉的暗宅。為什麼暗?我們無明,我們的光明的佛性被無明遮蓋了,分別、煩惱遮蓋了。遮蓋得很厚重,內心就是大黑暗,宗門下稱為黑漆桶一個。在黑暗的宅子裡面,雖然天人和三惡道眾生,他的苦樂有一些差別,生到天上快樂一點,生到三惡道就痛苦一些,在人道裡面福報大的人快樂一點,福報小的人吃飯都有問題、苦一點,可能短壽和長壽有暫時的差別。這是眾生的善惡、苦樂、福禍的差別相,但這差別相,本質上還是在三界裡面,在三界的黑暗的宅子裡面,共同的特點都是有煩惱。有煩惱這裡面“倚伏相乘”,善惡福禍是加減乘除的。樂極就生悲的,苦盡就甜來的,是這樣的禍中有福、福中有禍的。但這種因果的錯綜複雜,總的來看它是循環而沒有邊際。這就是雜生,“雜生觸受”,就是我們的八識的心夾雜著善惡業的種子,然後以我們有限的六根,來見聞覺知這個暗宅的相狀,這些都是顛倒的。

我們很多人搞哲學理論、搞科學理論、搞這個體系那個體系,他不知道整個就在無明暗宅裡面,能夠了解什麼呢?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在山洞裡面、洞窟裡面,還要分析牆上的影子是多少,給它一個規律,建立一個體系,連這個影子怎么來的本源都不知道,就來研究那個影子認為是真理,這都是顛倒。所以我們是“四倒長拘”,就是無常計常、無樂計樂、無我計我、無淨計淨,是長劫地被種種顛倒所拘限。所以我們的行為造作,無論是因行還是果報,總的來說都是虛偽,三界都是這個樣子。

這就善導大師說三界沒有一個安樂之所,“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所以不僅對人道要厭舍,對三界、天人一概要厭舍,它總的特點都是虛偽、都是顛倒。根據眾生的苦難的相狀,法藏菩薩要給眾生的這種安樂、這種真實,不虛偽處、不困轉處、不無窮處,畢竟安樂大清淨處。這是給與眾生究竟的安樂,這個安樂從哪來?是從法藏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裡面出來。是由他的正觀就是實相的觀照,這箇中道,真俗二諦圓融的正觀所生起來,這是他因地的願是這樣發的。

然後在果地上已然成為阿彌陀如來,他就以威神的力量,威神力、本願力來建構極樂淨土。所以現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清淨的剎土,已然建成了,於是就為法界所有的眾生,提供一個解脫的安樂之處。於是“胎卵濕生,緣茲高揖。”眾生或胎生、或卵生、或濕生、或化生,這是指三界輪迴的生命誕生的形式,就由於有法藏菩薩發了這個願,建構了一個清淨的剎土,就長辭這個三界了,“高揖”。“業系長維”,業系就是我們無量劫造作的善惡業,就像堅固的繩子把我們捆住,在三界六道出不去。但有這個淨土的建立,我們可以帶業往生,於是無量劫的惡業就斷除了,由於往生清淨剎土,永斷了。

那更為勝妙的是談“續括之權,不待勸而彎弓”,“勞謙善讓,齊普賢而同德”,“勝過三界,抑是近言”。什麼叫“續括之權,不待勸而彎弓”?這個“括”是指箭的末端,就是跟弓弦交合之處,這意思就是說箭已上弦了。一個弓箭高手、射箭高手他們練箭,不僅是技巧而是一個心性的過程,他要練到什麼程度?練到這把弓、這支箭、這個身體以及這個靶子的中心融為一體。這個箭是自己在射出去,不是要用技巧、用手臂的力量把它射出去。也就是說要練到無作,心性當中潛意識的力量出來了,這把箭就是你,所有的箭都是一個自我的整體。當然這時候箭已上弦,這把箭就不需要別人來勸你再射出去,它自然就射出去了,而且是百發百中,是由於你自性在射。

《往生論注》2016第二講(3)

這就在描述淨土的一個特點,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是持著這個名號去的。到極樂世界去,這個名號的那種清淨念還在相續。你是發菩提心來持這個名號的,在西方淨土,這個菩提心,這個菩薩大業那更為深入。它不需要勸,自然而然的,由於這個名號的法性,以及自己能念心的法性,以及極樂世界清淨的功德,使你進入到一個大海的狀態,一切都是無量、一切都是無作,一切都是法爾自然地去做。在這種狀態當中“勞謙善讓”,就是自然地就會精進地修行,不是說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這么七寶為池,種種資生用具就很享樂,好不容易來了。就好像現在好不容易考上大學了,天天睡覺吧,六十分萬歲。他不是這樣,他到那裡要“勞”,還要精進努力地修菩薩道。為什麼要“謙”?謙就有空性的感覺,這個精進是從空性裡面出來的,而且裡面還有“善讓”。

善讓是什麼感覺?一般講善巧地禮讓,一個禮的精神。這個“讓”就是這時候才知道,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威神願力的加持,那是不得了的。這時候就不會說我自己有多少能力,我自己修行才能得功德。這時候“善讓”就是深知,我們要成就佛果的三種力量。一種是阿彌陀佛名號的力量,就是法性、法力、法門的力量;一種是阿彌陀佛名號所內具的,阿彌陀如來威神願力的力量,威神願力加持的力量;再第三種是我們能念心自性的功德力,這時候到了西方淨土仍然還是在依怙著阿彌陀佛的力量,不是僅僅靠自己。他就能謙卑下來,他就能夠善讓,全都接納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力的加持。

所以淨土法門從相信阿彌陀佛,到往生以及往生之後修行,最終圓成佛果的全過程,都是有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力量的全過程加持。這個就體現為“勞謙善讓”,能這樣的去做,那就“齊普賢而同德”,就跟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功德力一樣了,甚至可以說“行超普賢登彼岸”。普賢行是代表大乘菩薩道的最高的境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修行等同於普賢的大行,能圓滿普賢的十大願王,十大願王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因行。所以說這都是極樂世界清淨的功德,法爾自然地令我們得到了這個勝妙。所以說極樂世界的清淨之相勝過三界,還只是淺近之言,實際上是勝過九法界的境界的。

請看下面:【 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 第二個就是量功德。這兩句是莊嚴量功德成就。一提這個量,這是因明學的概念。量一般是指認識事物的標準、根據。細分有能量和所量,談能量就是這個認知的主體,被認知的事物為所量。所以能量為見分,所量為相分。這裡的量主要是指空間的境界,就極樂世界的往生者,他所生活的空間,剎土的面積。

阿彌陀佛在因地為什麼要生起這樣的量功德呢?這也是見到三界,我們所生存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狹小。但在我們凡夫的肉眼,覺得這個三界很大,這個宇宙有多少星球、多少太陽系、多少銀河系、多少河外星系……我們看大得不得了,佛眼所看很狹小,心量不一樣。

比如我們這個地球那就更狹小了,裡面有種種破敗的城市、有種種懸崖峭壁、有種種泥土高疊、有種種江河溝壑;或者居住的宮殿樓觀也非常的狹窄;或者有些土地,耕田也不寬廣;或者想走康莊大道,但常常都是羊腸小路;甚至路都沒有,充滿荊棘;或者想去做某個事業到遠方去、或者拜訪一些親戚卻有山河隔斷、障礙。就好像愚公移山,為什麼要把太行、王屋二山移掉?就是堵在門口,到城裡去不通達,所以要把這兩座山移掉。

或者這個地球有種種國家,國家當中有種種國界,國界占在那裡戰爭氣氛很濃,動不動為了國界的土地來打仗,這都是菩薩眼裡看到的我們所處的國土,地球的種種拘促、障礙之事。我們這個地球是很狹小的,但我們眾生都認為很大,也確實由於我們太小了,於是世界顯得很大。但地球會越來越小,隨著南北極的融化,海平面的升高,我們的土地將會越來越小,生存資源將會越來越緊張,未來的地緣政治為了爭奪國土,乃至於爭奪一點飲用水都可能會打仗。

法藏菩薩就生起了這個莊嚴量功德的大願,就發願,我所住持的國土,要像虛空那樣的廣大無有邊際。它是一種國土的面積,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在大乘經典當中常常用這兩句來表達佛心,佛的心是什麼狀態?用所有的比喻都不貼切,唯有用虛空來表達。表達國土的廣袤用虛空來表達,這裡恰好表明著極樂世界的心土不二的。他的空間的廣大無邊際,是由於阿彌陀佛的心廣大無邊際,如虛空廣大無邊際,這叫依正不二。

所以這樣就在事相上建立,這個像虛空一樣廣大無有邊際的是給我們眾生一個定心丸。如果沒有說極樂世界像虛空一樣廣大無邊際,我們還生起疑問,我天天念阿彌陀佛,我去也可以去,但是那個國家的國土怎么樣?如果又像地球一樣也很擁擠,去了我想蓋個房子也沒地方啊,他擔心沒有住的地方,人口擁擠。那廣大無邊際告訴我們,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眾生往生,雖然很多,但是“有若無也”。

這裡很奇妙,因為極樂世界往生者的身體,就不是我們四大的身體。我們四大的身體這個血肉之軀,就占有體積,就有一種障礙。我坐在這把椅子上,其他第二個人坐不上來。但極樂世界眾生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他的身體是空性的,他的構件是光與磁的組合,光和光之間是融合的。這個屋子裡面有光,一盞燈光、第二盞燈光、一百盞光、一千盞光,都在這個空間當中可以包容。描寫廣大無有邊際也是來說明這個虛空的,為什麼如虛空是由於廣大無邊際。為什麼廣大無邊際它就像虛空?於是這就是一個無窮大的剎土。數學上的無窮大,無窮多的人進這個無窮大的旅館,這個旅館都住不滿。所以通過這個量給我們一個放心,我們去了無論多少人去,都能很好地安立而且很寬綽,有七寶宮殿還有七寶池,還有一個很好的花園,寶樹、寶網、寶欄、樓閣、亭榭都有,那活得很自在了。所以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無量無邊的眾生、往生者,若已經往生的、若現在往生的、若未來往生的,雖然數量無量無邊的阿僧祗不可計數的,但畢竟到極樂世界“常如虛空”,終沒有擁擠住滿的情況,所以這個剎土就是法性土,因為法性是沒有界限的,於是這個剎土也沒有界限。

這裡又施設了一個問來說了,這問是來自《維摩詰經》。當時維摩詰居士示疾,釋迦牟尼佛派文殊師利菩薩帶了很多菩薩,如舍利弗、大目犍連這些聲聞眾去探疾。實際上這也是維摩詰居士示現一個度化眾生的方便,來說身體的無常、苦空,通過這個有病的身體,要有得如來身的願望。要想得如來身,就得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他是這么一個示現。

當時維摩詰居士知道文殊菩薩帶著很多菩薩、聲聞要來,就把房間撤空就剩了一張床,他就坐在床上,這房間不大,方丈。一丈見方才多少?十幾米。現在我們說方丈一看很氣派,實際上方丈是很小的。舍利弗去了之後就生了念頭,我們都來了也沒有坐的地方,他只是動個念頭沒有座位。維摩詰居士就馬上知道,你是來求法的?還是來求座的?舍利弗趕緊說“我是來求法的,不是來求座位的”,於是維摩詰居士就跟他講了求法怎么求,要不著一切法才為求法。

然後雖然教化一通之後,還是要善巧方便,在事相上攝客群生,所以維摩詰居士就問文殊師利菩薩,說,你他方世界去得很多啊,了解很多剎土,廣游啊,在你看來哪個剎土的座位最好?文殊師利菩薩說,大概距離我們這個世界,三十六恆河沙國的距離,有一個世界叫須彌相,那個剎土有一尊佛叫須彌燈王佛,他那裡座位很好。那個座位高有八萬四千由旬,一由旬四十里,他那座位很高了。維摩詰居士聽到這個就以神通力,向須彌燈王佛借了三萬二千個座位,一個座位就八萬四千由旬,這裡就不可思議了,就在這個方丈裡面放了三萬二千個師子座,師子座是沒有縮小的,房間也沒有放大的,但是廣狹相容都能裝得下。不僅是這個房間沒有障礙,他所住的毗耶離城也沒有障礙。

當時文殊菩薩這些都是有神通變化,就馬上變身很大,變成四萬二千由旬,都能夠坐在這個座位上,在那端坐。舍利弗、大目犍連這些聲聞坐不上去,太高了。那怎么辦?維摩詰居士教他一個方法,你們向須彌燈王佛頂禮、祈求,這一頂禮、祈求都坐上去了。維摩丈室包容三萬二千個師子座綽綽有餘,由此來說,何必在這裡說極樂世界的淨土沒有邊際?才能說他廣大呢?廣大無邊際代表心性、法性的情況,它是超越對待法的。因為我們這個世間講廣大,它就是比較法裡面出來的。

這裡像“畦畹”,這個 “畦” 面積概念,相當於五十畝面積,“畹” 是相當於三十畝的面積,一般比較畹小,三十畝的畹是小的,五十畝的畦是大的,所以我們這裡講大和小是相待比較而言。現在談極樂世界的這個廣大,就不是一個大小對待來說的了,只是直接說空。空是現量,像虛空,這個虛空裡面沒有什麼大和小的對待而言,它超越了對待,但是它也能夠包容對待。也不妨礙方丈這么小的空間,能包容更多的東西、更大面積的物品。

進一步來說,《維摩詰經》是表達菩薩的不可思議,它是小不可思議。十來米的空間包容這么多三萬二千師子座,這叫“在狹而廣”,就是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能夠含攝廣大的物品,它也可以廣狹相容。但是極樂世界從本質意義上來說,來論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功德、果報,就是“在廣言廣”,就不是在一個狹小空間包容廣大,而是本身就是廣大,能夠包容廣大。這些都是非常超越的理念,表明極樂世界的這種面積,國土廣袤、無有邊際,能夠容納所有的眾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