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了生脫死,豈可志大言大


時間:2019/7/11 作者:王習訓

觀想[1]一法,非理路明白,觀境熟悉,無躁妄欲速之心,有鎮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則損多益少。

至於實相念佛,乃一代時教,一切法門,通途妙行。如台宗[2]止觀[3],禪宗參究[4]向上[5]等皆是。所謂念自性天真之佛[6]也。如是念實相佛,說之似易,修之證之,實為難中之難。非再來大士,孰能即生親證。

持名[7]一法,乃即事即理,即淺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門也。於持名識其當體實相,則其益宏深。

外[8]持名而專修實相,萬中亦難得一二實證者。能得蘇東坡[9]、曾魯公、陳忠肅、王十朋[10]等之果報,猶其上焉者。了生脫死一事,豈可以志大言大而成辦乎哉。[(正)復吳希真書](《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線裝書局,2014年版)

註:

[1]觀想:謂依十六觀經作觀,或專觀白毫,或但觀丈六八尺之佛身,或觀廣大法身,及具觀十六種觀。(《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下•彌陀聖典序》)

[2]台宗:參見「天台宗」條。隋智者大師入寂於天台山,故曰天台大師。天台大師所立,名天台宗。(中略)智者曰:傳道在行亦在說。於是講說三部:一、玄義,是說一家之教相者;二、文句,是解法華之經文者;三、止觀,是示一心之觀行者;一宗之教觀備於此。(後略)(《佛學大辭典》)

[3]止觀:參見「止觀宗」條。天台宗之異名。因彼宗以止觀行為本也。(《佛學大辭典》)

[4]參究:在禪宗,即指參訪師家,致力體得佛法。禪家排斥單方面之知解,以親至師父處參學,求其開示之參禪為一生之大事,亦即強調在正師之處參禪學道。(《佛光大辭典》)

[5]向上:禪林用語。指由下至上、從末至本;反之,從上至下、從本到末,稱為向下。禪宗以自迷境直入悟境、上求菩提之工夫,稱為向上門,又稱逆卍字,屬於自利門;反之,自悟境順應而入迷境,示現自在之化他妙用,稱為向下門,又稱順卍字,屬於利他門。若未兼具向上門及向下門者,皆非真悟。(後略)(《佛光大辭典》)

[6]天真之佛:參見「天真佛」條。法身佛之異名。謂眾生本具之理性,天真獨朗者。(後略)(《佛學大辭典》)

[7]持名:謂一心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下•彌陀聖典序》)

[8]外:排斥;拋棄。

[9]蘇東坡:五祖戒禪師(五祖寺名,師戒禪師為五祖寺住持,故稱五祖戒),於宋初名喧宇宙,門庭高峻,若龍門然,死後為蘇東坡(有事跡可證)。東坡以前世慧力,其文字見地,俱不平常,而復不拘小節,其守杭時,尚常邀妓自娛,可知戒師並初果尚未能證。(《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第二•復化凡居士書》)

[10]曾魯公,陳忠肅,王十朋:曾魯公,陳忠肅,王龜齡,史大成(曾陳王三公,皆宋名臣,史公清初狀元,四公皆信佛,唯忠肅悟入甚深,以前世皆為高僧,故雖處富貴,猶能不昧本因耳),今世之孝子賢孫,皆此類也。(《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復泰順林介生居士書二》)

王十朋,字龜齡,號梅溪。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愛國名臣。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