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不管你修什麼,你要拿你的功德回嚮往生極樂世界


時間:2019/9/21 作者:清淨自在

「乃至十念」,你多念當然更好,到臨終有十念相繼就可以往生。《寶王論》裡說:「臨終有一念都能往生。」所以持名往生稱為易行之法,其餘的修行都是難行之法。唯有淨土法門是橫出三界,其餘是豎出三界。例如,一個蟲子長在竹子裡頭了,要從竹子裡頭出來,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在竹子裡一節一節地咬,咬來咬去,出去了,這是豎出三界,咬很多節;淨土法門是橫出三界,橫著咬,當然費點勁,竹子皮硬一點,但就在一個地方釘住,咬一個窟窿,就出來了,這是易行道。

再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十方都有淨土,此土也是淨土,為什麼釋尊獨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呢?這就顯示出阿彌陀佛大願王超勝獨異的特點。十方與此界都有淨土,但是不容易生。例如考大學,各校的錄取標準不同,這個暑假有人考首都醫科大學考了四百五十分沒考上,可是四百五十分考其它大學就都可以考取了,首都醫大要求四百九十分,它的錄取分數高。又如《藥師經》中說,若人念藥師佛名號或《藥師經》,藥師如來在這些人臨終時,派八大菩薩護送往生極樂世界,這也是要求的分數高,往生藥師佛國土是不容易的。諸方淨土若不是斷了見惑思惑生不了,甚至需要在破無明後方能往生。但是阿彌陀佛那裡,投考者能有一百五十分就都要,當然交白卷是不行的,一個學生考一百五十分,一般都能達到;而且一旦考進這個學校,便沒有降班、沒有開除,保證個個是博士,是大科學家,都大成功,保險你成功,這就是說個個成佛啊!所以阿彌陀佛是大願王,他招收極廣,教育極精,凡有來者,必定成功。所以這個學校我們要去。

這又有一個比方,咱們考大學,你高中畢業考大學,這是最正宗的,所以,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等於高中畢業考大學。修其它,你持咒、修密、參禪、念經,也都可以往生,這是什麼呢?這是同等學歷,沒有高中畢業,你有同等學歷,也可以報考,你也能考上。但是一個大學裡頭,班上問問,多少是高中畢業,多少是同等學歷呢?當然是高中畢業生多。所以大家要百分數多,那就是念佛,但是不排除其它。有的人就絕對了,認為你不念佛就往生不了。一般是如此,你如果不上高中,你要具備高中生的同等學歷,難啦。你要有智慧,你或者一邊工作,一邊還自修,還要無師自通,難!但不是不可以。

我常說你們修什麼都可以呀!我從不勸人放棄他所修的本門,另換一個。但是我常勸:不管你修什麼,你要求往生極樂世界,拿你的功德回嚮往生。如果不願入彌陀大願之海,要在這一生中出生死,我就可以說一句很大膽的話:「絕無希望」。

相信西方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是我心所具,是我心所造,「十法界」就是從我們一念心中所流現出來的。真正相信,當下承認、承當了,就成為自己的見地了,這就算了達了。

要知道一切事物沒有滅的時候其實就是虛妄的,表面像肥皂泡似的是個球,但根本就沒有球的存在,當你認為存在的一剎那,其實當體便是虛妄的!不要等肥皂泡滅了才看出它的虛妄性。一切都如夢幻,一切就是指「諸法」,它包括了世間、出世間的一切事情。有的人修定得了點境界,出現了一些奇異功能,於是便覺得這是得了真實受用,其實這樣認為就耽誤了大事了。要知道一切皆如夢幻,你依然還在諸法的範圍之中,所以是非有非無的。

實際上,夫妻兒女只是一台戲。在台上您是母親,下了台您是誰?所謂母子,其實都是戲,都是假的,您是過於認真了。《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現在所遇到的一切,好的壞的,通通都是肥皂泡,馬上就要幻滅的。老實說來,您的兒子在當前年青人中還是不錯的,您是「愛之深,責之切」,演變至今,幾乎形同水火了。您現在應當認清目前是演戲,您在演「三娘教子」,其實您本非「三娘」,您只是您自己,這次您演「三娘」,下次您演什麼還不知道。希望您看破這台戲,往生極樂,蓮花化生。

我們下手的最好之處便是《金剛經》的四句偈中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就是從文字般若進入實相般若下手之處,我們只有從這兒下手才對。小孩子吹的肥皂泡,用吹泡管一吹,吹出幾十個泡來,五顏六色的,很好看,但是請問誰認真地曾把肥皂泡像藏錢一樣放到保險柜里去的?因為它馬上就破滅了嘛!是不是?這是最好的比方!其實,功名、富貴、妻子兒女……種種一切都是肥皂泡!都要壞滅的!因此你有什麼可執著的?啊!你搶了我的肥皂泡,我就跟你拚命!其實,這個肥皂泡不搶也是要破滅的。泡如人的身影,沒有實際!因而也就沒有什麼可分別的、可執著的、可計較的、可留戀的了,道理就是這樣!但是大家就是過不去,「看得破,忍不過!」說起來都很高明,遇見了實際問題卻很難。老實說,我們只有勤勞,只有常常提起,用《金剛經》這幾句話來時刻提醒自己。有的時候難免就隨境所轉,當你隨境所轉的時候,要猛提「如夢幻泡影」,這就在「觀照」。我們只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至於《金剛經》深入到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家還辦不到,但是有一個殊勝的方便法,能夠起到暗合道妙的作用。一再說過,要真入「諸法實相」是多麼的難!只有地上菩薩才有份,但是有一個最殊勝而方便的法,是什麼呢?以我們眾生的生滅心要入「諸法實相」,就是以念佛最容易!是殊勝的方便!這就叫「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我們怎麼能達到「無住生心」呢?你越想「無住」,你就越是在「有住」,你一生心就是分別,完全沒有一點《金剛經》的味道。但當你是真正在念佛的時候,你念得綿綿密密,念到最後不知誰在念,也不知道念的是什麼,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正當這個時候,你什麼都放下了,也就「無住」了!但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朗朗現前,這個心是「生」的,不是斷滅的,所以既「生心」又「無住」,這就暗合道妙了!這是一個殊勝的方便法。「十方同聚會,各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所以我們就從這能照破、看破這些「有為法」,不為它所束縛,契入「實相般若」,這就「心空」了!也就「及第」了,即當選了!

人不能都出家,出家也不能離開衣、食、住、行與社會聯繫,所以要抓綱,一綱舉,萬目張,一領提,全衣順,所以在頭腦中要有出生死這條綱,萬變不離其宗,萬目皆隨於綱,世法和佛法就打成一片。例如,要做好工作,為了什麼?如果其目的、動機落在佛法上,那麼你所做的工作,也就是佛的工作;反言之,如果你在佛教道場中,忙得腳跟不點地,可是,內心深處,是個人打算,是利用佛教求名、求利,那就是在欺騙佛,表面是佛教徒,實質上何異於魔子魔孫!同樣,整天拜佛燒香,所希望的只是消災延壽、富貴榮華、妻兒子女、人間福報,這就叫做愚中倍人。不明佛法是愚痴,知道佛法還是這樣,故曰倍人。既是在家人,當然有無窮無盡的世間事,只要從出世法出發,並落實到出世法上,世法又何嘗有妨礙呢?但是當有不同的機會時,選擇什麼,這是檢驗自己最好的儀器,是自己有沒有真實發心的真實表現。老是為了世間而犧牲出世間,那還談得到什麼發心呢?

生了病不相信我念佛就能好,要找個氣功師給你治病,那你就認為氣功師的力量比你這個佛號的力量大呀。你這個信心應該打個問號!所以都是要深入、要深信。

求福求壽求平安等等,總之都是向佛伸手,求之又求,始終是個伸手派。觀音大士曰:「先以欲鉤牽,後令入正道。」有求必應,是以欲鉤牽也,而其真實目的,是希望行者發心,從求佛變為學佛,從伸手變為助手。

「有大福德始念佛」(註:夏蓮居老居士《深妙禪偈》中第一句)。第一句就像獅子咆哮,震驚百獸,普告一切輕視淨土的人,不要認為齋公齋婆愚夫愚婦都能修淨土,就輕視淨土,修淨的人更不可認為自己根器低下,沒有水平修其它法門,沒有辦法,只好修淨土,應知唯有「大福德」的人,才能信受念佛法門,你才會念佛啊,所以我們要增加信心。《大乘無量壽經》說:「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你不是在過去的多生多劫裡頭修了福修了慧,對於這個法門你想暫時聽一點都不可能。所以第一句就很好:「有大福德始念佛」。你應當鼓起勇氣,振作精神。我們應充分自信,這個極殊勝的法門我們現在能遇到了,自己也應該珍重自己。

「談玄說妙不相干,三字真傳老實念」。口談玄而心實未明,語高妙而行為卑劣,縱然口若懸河,著作傳世,喚得佛學大師光榮稱號,於人於己有何實益,對生死大事一絲毫也不相干。所知愈多,理障愈深,這比煩惱等事障更難排遣,總之是作繭自縛,欲升反墜。真實履踐的人,必不肯這樣務虛,而是奮發無上菩提之心,稟遵釋尊慈教,於彌陀願海之中,唯修念佛;在念佛妙法,唯修持名念佛;在持名念佛之中,唯有老老實實單念一句名號。不求一心,不求除妄想,不貪淨境,不參是誰(以上四者稱為念佛四大秘訣),只是南無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這就是無上深妙禪,這才是釋迦牟尼佛的真傳。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蕅益大師說:「一句佛號是釋尊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唯有老實念佛才是一代時教的真傳。

「五宗八教一句收,切莫念外覓方便」。蕅益大師的話:三藏十二部經論、一切戒律、禪宗一千七百則公案都在這一句裡頭,還說一切禪定也在這一句裡頭。可見這一句佛號具足一切功德,即是總持陀羅尼,所以絕對不要在念這一句之外還要找什麼竅門,找什麼更方便的道路,那只是庸人自擾。

真用功的人,世界萬物一切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變,變得更適合於你,更適合於你的修持。假如別人和你是怨憎會,你念來念去那人就變得不再可怨可憎了。我們要知道一個地方有人用功,這一方都得益,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念佛只是消極自了。一個念佛用功的人造福一方,不但造福一方,他造福地球啊!不但造福地球,他造福法界呀。這一切沒有不可轉換的,所以大家有什麼煩心的事,就歸到好好念這一句就對了。那為什麼他老跟你作對呀?因為你用功不得力,你要得力了,他就不跟你作對了。自身他身,世界一切都會潛移默運發生變化,所以古代參訪的人到一個地方,怎麼能知道這個地方有沒有大德,就看這個地方的山水樹木,如果有得道之人這一切都不一樣了。

「懇切綿密」。懇切,懇懇切切,我念佛就如在佛前,或如在大海驚濤駭浪之中乞求佛菩薩的救度,這樣每念一聲,都是從至誠的內心發出來的,是在呼叫,是在求救,懇懇切切「南無阿彌陀佛」。要一句跟一句,這就是綿密,也就是淨念相繼。在已有定課的人,首先要求在定課之中很綿密,這時候不要打閒岔。再進一步的話,那就不僅僅是在定課之中很綿密,要能貫徹到隨時隨處,都要常常提起這一句。這個事情難不難呢?事實上誰阻止你不準你念?你要念就念嘛,完全自由自主,所以說不難。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十分稀有。隨時隨地都有一句佛號,要能到這樣,成片也就沒問題了,那就快要事一心了。淨土法門好就好在這裡,世人能夠做到,不是高不可攀的。要你開悟,那就難了,不是人人都能的,你也有可能性,但要做到就千個萬個難得一個半個,恐怕一億之中也難得一個半個。在中國你能數出十個開悟的人嗎?念佛往生就不是這樣了,誰都可以念。要綿密,老有這一句,事情是可以做到的,問題是自己不肯念。煩惱一來,人就不肯念了。生氣、著急是煩惱,歡喜也是煩惱,我很高興呀,今天來了很多賓客,大家狂歡呀,談得很好呀,這就是煩惱,它打你的閒岔。其實煩惱中照舊可以念,只是自己不肯念。若能綿綿密密、懇懇切切地念下去,自然會成片。所以念佛往生的事例時時可以聽到。

唐張拙秀才有一名言「欲斷妄想重增病」,因為「欲除妄想」,正是「去一添兩」。正當念佛,又在希求一心,或卜度分別計較自己念得是否一心,這早已不是「老實念」,而是有為法了。

我們凡夫應該怎麼樣?就應當老實念。這「老實念」三個字非常好啊!所以夏老師說:「三字真傳老實念」。有一位美國來的,拿著這句話問我:「三字真傳,哪三個字啊?」我說:「不告訴你了嗎?老實念。」三字真傳就是老實念,他以為……這也反映了一個什麼問題,也就是不相信「老實念」就是三字真傳。

「句句念能真,決定出娑婆。」這兩句中,須解釋的只是一個「真」字。所念句句都「真」,決定出離娑婆,往生極樂。怎樣叫做「真」?現從最平常處解釋:若要念得真,只要真的念。不是偽裝欺人,不是走走形式,不是另有目的,不是妄求非分,不是形存實亡(所謂扛空槍),懇懇切切、老老實實信願持名,就是真念。再簡單一點,這一句你自己清清楚楚全部聽到了,就是真的念了。

這八句:「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淨剎。」全有了:理呀,事呀,正呀,助呀。救命的一句:「求生淨剎」,堅決求生,這願要切!願要切,你念不念?你自然要念,那就行啊!相反哪,念得很好,你願不堅,還在留戀娑婆呀,不見得去得了。留戀娑婆,你喜歡誰是留戀,我討厭誰,也是留戀哪。愛和憎是一件事——情見,總之是娑婆世界人的情見。你心裡老討厭,討厭得不得了——同樣是留戀娑婆,這是娑婆世界的東西,你老是想著它,你老討厭它,你還是想著它。你幹嘛老惦著它?這就是留戀娑婆,你放不下,放不下,這就叫留戀。不是說誰跟我好得不得了,我就是捨不得他,叫留戀。一切事,你只要放不下,皆是留戀。所以要求生淨剎,那就不要放不下。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