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貪、嗔、痴的狀態下,做任何事情都是惡;如果在不貪、不嗔、不痴的狀態下,做任何事情都是善。即使密宗最高的境界也是一樣,這是大乘、小乘、顯宗、密宗共同的善惡標準。
蓮花生大士曾講過,境界比虛空高,取捨因果比麵粉還細。即使修密法也要斷一切惡業,善惡因果是不虛的,是自然規律,誰都無法改變。
雖然現在有很多修密法的人,但真正合格的人非常少,比白天的星星還少。白天幾乎看不到星星,我們通常以此做比喻,即罕見之意。所以,如果是真正合格的修密法者,應該有正知正見,不以盲引盲,否則最後都要一起下金剛地獄,那個時候誰也救不了誰。
入密乘是非常難的,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裡講的,如同蛇鑽入竹筒一般,或上或下——要麼即身成佛,要麼下金剛地獄,沒有其他選擇,所以真正的密法不是誰都可以修的。
我們做任何事情應該首先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如果是在不貪、不嗔、不痴的狀態下肯定是善,如果在貪嗔痴的狀態下就是惡。但因時等起、彼時等起不一定會相同,因時等起是最初時的動機,彼時等起是後面的動機,就是正在做或者即將要做的某種事情的心態。
平時我們也會做一些善事,但卻是糊裡糊塗的,不知道是善還是惡,多數是處於無記的狀態。
小乘有自己的善惡標準,比如知足少欲,就是真正的出離心。有出離心的攝持都是善,否則都是惡,這是小乘的標準。
大乘有菩薩乘和金剛乘。按菩薩乘的標準,只要相續中有利他菩提心,完全是為了他人,那麼做任何事情都是善。若沒有這種利他菩提心,在自私自利的狀態中,做任何事情都是惡。
金剛乘就是清淨觀,如果觀一切清淨,在這樣的狀態中做任何事情都是善;如果有絲毫不清淨的念頭,不相信一切法當下均是清淨的真諦,都是惡。所以阿底峽尊者也說,他入了密乘以後時刻都在犯戒。意思是很難保持這種境界,很難把一切都觀為清淨。這也是一些特殊的善惡標準。
小乘、菩薩乘、密乘都有各自的標準及要求。
——摘自《俱舍論》講記(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