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宏圓法師:佛默示眾生在日常生活中住心無住


時間:2020/1/3 作者:淨土法門共修平台

宏圓法師:佛默示眾生在日常生活中住心無住

爾時,就是機緣成熟之時。佛將要開示般若大法,先以無言說法默示住心無住,降心離相,給大家做示範,啟發當機者代大家啟請。世尊,是佛的十種稱號之一。《佛說十號經》中說:「天人凡聖世出世間,鹹皆尊重,故曰世尊。」世間的六道凡夫,出世間的三乘聖人,也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九界一切眾生都尊敬佛,所以稱為世尊。食時,就是到了吃飯的時間。經中講,早晨是天人食,你看我們齋天都是天蒙蒙亮的時候,早晨齋天;日中是三世佛吃飯的時間;下午是畜牲食;晚上是鬼神食,鬼神吃飯的時間,像我們焰口都是在天黑的時候放焰口,沒有早晨放焰口的。按照佛制,比丘是日中一食,所以這裡的食時,是在日中之前,太陽在頭頂,我們今天說十二點以前,是日中之前。其實佛是根本不需要吃飯的,《法集經》中說:「諸佛如來,無有饑渴,大小便利,身乞裸損,疲乏病苦,為眾生故,示現乞食」,《涅槃經》中說:「為欲化彼,示現受用無量眾生所施之物,令其具足檀波羅蜜」,為了度化眾生,令眾生具足檀波羅蜜,檀就是布施的意思。所以我們要知道,佛示現吃飯是為了眾生轉慳貪為喜舍,是去慳貪的,由於這個布施可以修到福報。

所以師父曾經講過,我們的苦怎麼來的?我們的苦就是因為慳貪,你有慳貪了,你這個貪嗔痴的心、欲望的心全都出來了,我們都是因為慳貪的苦,我們要是想舍這個苦怎麼辦?就是要布施。有錢的可以財布施法布施,沒有錢的也可以隨喜,用心來布施,來擴大我們的心量,這樣就是布施。布施是幫助我們去苦的,千萬布施的時候不要高高在上,不能高高在上的,師父今天不是說教,而是我們共同來學習,所以能布施的人,說明是有福之人,沒有福的人,你想布施你都沒有機會去布施,生不起布施的人,所以我們常說是真沒有福的人。我們看布施,就是說我們這種沒有福的現象,有的是不肯布施,你叫他多去做一點的事情,本來是幫助他去舍慳貪,幫助他去去苦,他反而斤斤計較,不肯多付出一點,哪有福報?連這個苦都不肯舍。還有的是布施了,然後高高在上,沒有真正舍苦的心,你高高在上,不是為了舍慳貪,沒有舍苦的心,那你的這個布施沒有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不是我們這裡說的檀波羅蜜,到彼岸嘛,沒有從根本上去去根。我們今天講通俗一點,我們布施的時候一定要用慈悲心,還要感恩一切的眾生能夠接受我們的布施,感恩三寶感恩眾生肯接受我們的布施,幫助我們去這個病。我們看佛在這裡他以身作則,和比丘們一樣每天入城乞食,示現同類和大眾一樣,這樣讓比丘學習他的樣子來遵守托缽化飯的軌則規矩。

著衣,比丘有三衣:五衣、七衣和大衣,我們叫做袈裟。五衣也叫做務農衣,它是由五塊布縫製而成,在做日常雜物或者就寢的時候所穿的。七衣也叫做入眾衣,是用七條布縫製的,和大眾在一起的時候穿,比如和大眾一起誦經、打坐、過堂就穿這個七衣。大衣,梵語叫做僧伽黎,分三品,下品是九條、十一條、十三條,這些都是用九條布片、十一條布片、十三條布片所縫製的;中品的是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上品是二十一條、二十三條還有二十五條,現在我們所穿的袈裟大多都是二十五條衣,像師父這個就是二十五條衣。按照佛制定的戒律,凡是入皇宮見國王、升座講經說法、以及托缽乞食的時候都應穿僧伽黎,就是大衣。為什麼袈裟要分條呢?這就是仿照田的樣子形象,就像我們種糧食的時候要種到田裡,眾生要修福、要種福就要往福田裡種,比丘就是眾生的福田。像我們講《地藏經》當中也講過,於佛法中修小微的善法,小微的善,所以我們修福要在福田中修。比丘就是眾生的福田,所以又叫做福田僧,這個大衣也叫做福田衣。佛要和大眾一起托缽乞食,所以這裡的著衣二字是披上僧伽黎,袈裟,我們托缽的時候是要穿袈裟的。

持缽,缽也是梵語的略稱,全稱叫做缽多羅,譯為應量器,它是出家人乞食吃飯用的。佛所持的缽是在他初成道時四天王各獻一缽,佛以神力把這四個缽合為一缽,所以據說佛的缽上有四條明顯的痕跡,佛涅槃以後佛缽受到供養禮拜。

據法顯大師記載,東晉時候,佛缽流傳到布路沙布羅國,就是現在的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一個省會,流傳到這個地方。曾有月氏國的國王,在字典上查是月氏,但是這個字應該念肉知,像我們到九華山去看月身寶殿,其實它是肉身寶殿,這個字念肉。月氏國的國王降伏了白沙瓦,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白沙瓦沙布羅國,得到佛缽,他想運回他的國家,但是用大象、四輪車等這些大的載物都不能移動,於是就在當地建塔和寺院來供養佛缽,稱為佛缽寺。雖然佛用的是石缽,但是因為石缽太重不太方便,所以佛制規定弟子們不可以用石缽,只可以用鐵缽和瓦缽。我們下面在座的法師都有這個經驗的,我們在受戒的時候戒和尚會問,鐵缽瓦缽,都會問問的。

入舍衛大城乞食,佛所住的是祇園精舍,它在舍衛城東南五六里,由城外到舍衛城有五六里的路,所以說是入,入舍衛大城。就像我們今天說進京,進京叫入京,我們到滄州去都說入滄。舍衛城是波斯匿王的都城,地廣人多,城內居住九十萬人,在過去人口稀少,九十萬人是非常之多了,所以稱為舍衛大城,我們剛才講過了。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這個次第乞是非常關鍵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是不分貧賤、不分貴富、不分淨穢,以平等心挨家挨戶的去乞食。佛制托缽不可以超過七家,次第乞,不分貧賤次第乞,不可以超過七家,只能乞七家,如果到第七家托空缽,還沒乞到,那就要好好的反思自己沒有福報的份,回去要好好的修行。所以今天我們出現種種的障難都是怨別人,你們一發生矛盾都來找師父,師父師父,這是兩個小和尚,師父師父他誹謗我。你們都沒有好好的去懺悔,如果沒有這個因緣,你自己的德行高,別人都應該是尊重我們的,即使有人誹謗我們,我們要找自己的缺點和毛病,一定不要去指責別人。其實我們從佛經裡面要學到它的內涵,我們去行,而不只是滑嘴而過,讀了。讀經是給自己聽的,不是給別人聽的,是給自己聽去做的,信解行證,你要去行,自然你就會得到佛所說到裡面的真理。所以說發生任何的問題不要去指責別人,反思自己,我們剛才談到了六和敬,任何的問題用佛法來反思自己。這個次第乞給我們講的是非常關鍵的,就像托缽只能托七家有兩個意思,一是乞食不分貧賤,最多七家,沒有執著;二是教導眾生不去強求因緣,托不著反思自己,不要去強求給自己帶來痛苦。你一旦看明白了,看破了,別人罵你你沒有痛苦,別人打你你也沒有痛苦。你看明白了你反而高興,還帳想,你又了了一份債,又找到了自己的毛病和缺點,趕緊進步。所以會修行的,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會修行的,喊破喉嚨也枉然,在世間得不到,跑到佛法裡面搞迷信來增加自己的欲望。所以這個次第乞非常的主要。

次第乞已,這個已就是缽已滿,比丘們托的缽有大缽中缽小缽,都是隨著自己的飯量而選用合適的應量器。托缽乞食的時候,如果第一家沒有供滿,就再到第二家去,或者第三家去,一直到七家,一直到缽滿為止,到了第七家托不著,就托空缽,就要反思。我們剛才講了,佛以身作則,他來到舍衛城不分貧窮富貴,挨家挨戶次第乞已,這就是隨緣。所以我們法師們一定雖說是乞,但是一定要隨緣的。當時的迦葉尊者,大迦葉尊者托缽的時候只向窮人乞食,他認為窮人今世貧困都是因為前世的慳貪,他向他們乞食幫助窮人去修福田,免除他們將來的貧窮。須菩提尊者的做法正好相反,他是乞富不乞貧,須菩提見到房屋矮小破舊他不去托缽,他寧可走遠路向富人家去乞食,別人問他這樣做的原因,須菩提說富人是由於前世多行布施,所以今生獲福,如果今生不去布施只顧著去享受,那他將來福報享完了就會貧窮的。所以他們倆人雖然有慈悲心,但是這個慈悲心我們大家想想,不平等是不是?一個照顧富人一個照顧窮人,沒有平等心。所以世尊呵責須菩提和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等。所以我們修行一定要修平等心,不但眾生平等,給大家說還要做到冤親平等,對你好的人你要生起慈悲心來,對你不好的人你同樣也要生起慈悲心來,因為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他們用種種不同的手法,種種不同的境緣來成就我們的,這才是我們修行人。

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世尊從王舍城回到本來的住所,也就是祇樹給孤獨園,回到精舍,將所乞的飯吃完,然後把衣缽收好,洗淨雙足,展開座具,安坐下來。從表面上看,佛的日常生活和大眾、和別的比丘和我們沒有什麼兩樣,其實我們剛才講了,卻和大眾完全不同。世尊在出入往返、行住坐臥、穿衣吃飯這些日常的生活當中,都是隨緣任運自在,絲毫的不著相不分別。不著相妄心就不起,這就是降伏妄心的方法。

摘自宏圓法師《金剛經》講義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